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一、选择题1.《左传》中记录了一段春秋初年郑恒公与商人的盟誓,大意是:你不要背叛我,我也不搞强买强卖,更不会强抢你的货物。你有什么大宗生意,我也不想过问。这说明()A.统治者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B.统治者争取商人支持C.商人没有市场交易的自由
D.商人摆脱君主的控制2.“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基于此言论,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A.农商并重
B.重农抑商
C.农本商末
D.闭关锁国3.汉初,因“除钱律,民得铸钱”致使民间私铸钱币一度得到发展,部分郡国“即山铸钱,富埒天子”。汉武帝时期下令全面禁止民间铸币,“盗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犯者不可胜数”。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出西汉时期()A.律法松弛导致金融混乱
B.经济特权助长王国势力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冲击4.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大将军霍光以昭帝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讨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问题。这次盐铁会议()A.反映了汉朝朝议的民主作风
B.说明政府干预市场色彩浓厚C.体现了汉朝人才辈出的盛况
D.标志着汉朝专卖政策的开始5.《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以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
B.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C.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
D.三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6.《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矣”。这一景象说明当时()A.经济交流消除了民族隔阂
B.区域间经济交流频繁C.中国的商品得到西方青睐
D.丝绸之路已全面畅通7.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手工业发展
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C.大一统局面形成
D.科举制度全面实施8.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掌管百工技的少府监,每年十月,从刑部都官司的官奴婢和官户中挑选一部分人为工户,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选,代表着当时各行业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实行对手工业者的集中管理
B.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最高C.职业教育以师徒传承为主流
D.官营手工业生产带有季节性9.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关于唐代“草市”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它是自然形成的乡村城市
B.它有“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C.它后来演进为地方性商业中心
D.它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10.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说明唐朝时(
)A.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源
D.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11.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使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产生这种传习方式的原因是()A.为避免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手工业发展促使专利保护意识增强C.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
D.政府引导社会力量重视工商业发展12.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南宋以后()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
D.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13.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此种情形反映了当时()A.坊市界限未被打破
B.宋朝已放弃抑商政策C.政府放宽市场管理
D.政府不再征收商业税14.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表明当时工匠()A.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
B.摆脱了官府对其人身控制C.封建义务由力役变银差
D.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15.明代时,“河间(今属河北)行货之商,皆贩缯、贩粟、贩盐、铁等。贩缯者,至自南京、苏州、临清;贩粟者,至自卫辉(今属河南),并天津沿河一带;贩铁者,至自沧州、天津;贩木植者,至自真定;冀诸贩瓷器、漆器之类,至自饶州、徽州。”这表明()A.抑商政策松动促进长途贩运贸易
B.商品交换突破地方市场限制C.经济发展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D.手工业的区域分工相对平衡16.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17.史书记载,明太祖意识到通过海路,也可以与番邦交通,如果不禁止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恐怕大家都会不思劳作,纯事商业。为此,朱元璋()A.实行海禁政策
B.秉承抑商政策
C.派郑和下西洋
D.废除丞相制度18.有学者指出,明清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该学者意在()A.说明徽商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强调程朱理学对乡村渗透C.指出明清缺乏社会转型的动力
D.描述明清徽商的豪奢生活19.乾隆以后,一些经营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请用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这最能表明()A.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
B.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C.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20.清代海关货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数倍于正额的附加征课。1810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3278.463两银。清政府的税收政策()A.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B.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C.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反映了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一、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西汉“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使富商大贾周流天下……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宋元时期,古代商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坊市不分,“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发展迅速。明清时期,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许多商业新名词,如商帮,票号等。材料二晋商崛起于明,兴盛于清初,从清中叶开始转向衰落。晋商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组成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的商帮集团。“合伙”是晋商普遍的经营方式,伙计不出资,但作为企业经营者,享受分红权利(即身股制)。晋商用乡不用亲,招收学徒必须有担保人,担保人对被保人的一切行为负责。晋商实行票号密押制度,“山右(山西)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晋商利用明政府施行开中法的机遇,凭借政府特许的贸易垄断权获利丰厚。晋商经商致富后将大量资本投向土地,还家盖房置地的现象较为普遍。晋商经营方式一般采用东伙合作制(股东与掌柜、伙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经营者随意改变经营项目而不向出资者声明的侵权行为,在身股制下,票号内部易产生论资排辈现象。晋商票号实行无限责任的股份公司经营方式和总经理负责制,一旦票号被挤兑倒闭,出资者也就随之倾家荡产。——摘自刘建生主编《明清晋商制度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经济发展的表现都有哪些?试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得以发展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晋商兴盛和衰败的制度原因。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清时期,“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商业。商朝出现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工商食官”制度的逐步瓦解,各地涌现出许多商品市场,私营商业应运而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西汉“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使富商大贾周流天下……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宋元时期,古代商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坊市不分,“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发展迅速。明清时期,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许多商业新名词,如商帮,票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手工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商业得以发展的条件有哪些?以明清商业为例简述这一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不是中国人兴建的,也不是中国人推行的,而是境外对中国的丝绸有需要,才形成了丝绸之路。所以查中国的古籍,是找不到“丝绸之路”这个词的。1860年前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亚考察,提出“丝绸之路”概念。他结合考察情况,又对照中国历史,提出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存在着这样一条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贸易。当时汉武帝为了打败匈奴,他想派张骞去现在的阿富汗一带去跟大月氏联系,大月氏本来在燕山这一带的,后来是被匈奴赶过去的,跟匈奴有世仇,因此汉武帝希望能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但张骞被匈奴扣住了,一呆呆了十年,后来逃脱,来到大夏,找到了大月氏。但大月氏已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不想再打仗了。这时,汉朝已经打败了匈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带了很多人,浩浩荡荡,也带上了中国的丝绸、金银财宝,沿途散给这些小国,巩固汉朝对这些小国的影响。后来中亚、西亚的人发现丝绸是好东西,然后把丝绸带到了罗马帝国。罗马那边有钱,但没有丝绸,所以有非常强大的需求。因为丝绸适合长途贩运,并且利润高,所以李希霍芬把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了贸易和利润开辟过这条路。在这之后,每当有战乱,或者西方的需求变小了时,这条路也就不通了。因此从有了这条路后,往往是通的时间短,断的时间长。因为当时的自然条件恶劣,而运输代价是很高的。到了安史之乱,唐朝从中亚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长安附近,丝绸之路基本上不存在了,变成了中亚内部的一条路。而这时,阿拉伯人掌握了航海技术,到了广州、宁波这些地方。海运一通,丝绸之路的价值就没有了,因为海上运输量大,除了丝绸,还增加了茶叶、陶瓷等日用品。所以丝绸之路并不是始终都有那么多的价值。——葛剑雄谈丝绸之路概括丝绸之路兴起和衰败的原因,并为搞好“一带一路”建设献一策。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从“我也不搞强买强卖,更不会强抢你的货物。你有什么大宗生意,我也不想过问”,可知不符合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诸侯国君不限制商人活动,反映出统治者争取商人支持,故B项正确;从“你有什么大宗生意,我也不想过问”,可知商人可自由交易,故C项错误;从“你不要背叛我”可知商人没有脱离国君的控制,故D项错误。【答案】B2.【解析】材料与农商并重无关,故A项错误;古文意为,市中店铺中多一个经商的人,田地里就会少一个耕种的人,可见统治者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正确;材料建立在“农本商末”基础上,更进一步明确扬弃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与闭关锁国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3.【解析】由题干得知,汉初民间私铸钱币得到发展是因为废除了禁止民间铸币的律法,非律法松弛,故A项错误;郡国“即山铸钱”得益于“除钱律,民得铸钱”,并非源于经济特权,故B项错误;汉初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增加,以致“盗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犯者不可胜数”,故C项正确;汉初实行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汉武帝全面禁止民间铸币,即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措施之一,故D项错误。【答案】C4.【解析】霍光与桑弘羊等共同辅佐幼主,为了进一步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霍光以昭帝召开盐铁会议,以使人们认识到这些理财措施的弊端,为压制桑弘羊提供社会舆论的支持,据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君主专制而非民主作风,故A项错误;材料中“讨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说明政府干预,故B项正确;材料中“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难以表明整个汉朝人才辈出,故C项错误;汉武帝用桑弘羊为财政大臣,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而材料中“汉昭帝”在汉武帝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B5.【解析】“去本就末,不循古道”指的是弃农经商的现象。材料没有反映出政府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变化,故A项错误;“州郡吏民及诸营兵”说明了人员的广泛性,证明人们的商业意识浓厚,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政治滋生腐败,故C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吴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没有体现三国,故D项错误。【答案】B6.【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商业发展情况,没有涉及民族隔阂,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方诸国来洛阳贸易和定居的繁盛情况,反映的是区域间经济交流频繁,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方诸国来洛阳贸易,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丝绸之路情况,故D项错误。【答案】B7.【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和手工业为商业提供了产品,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历来是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所以这些地区商业的发达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便利了南北地区的交通运输,但其主要是促进了运河两岸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大一统局面形成为商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整个国家商业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并不局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故C项错误;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商业发达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答案】A8.【解析】对手工业者的集中管理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最高与史实不符,技术水平最高的是官营手工业,故B项错误;“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选”表明手工技术的传承是师徒相传,故C项正确;官营手工业生产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答案】C9.【解析】根据所学,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到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大多在水运方便的地方,富室大户往往在这里聚居。“草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故A项错误;“草市尉”属于南北朝时期草市的状况,故B项错误;“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故C项正确;它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在宋朝时出现,故D项错误。【答案】C10.【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政府征收茶税,不是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政府开始征税,农民大量种植茶叶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故B项正确;当时仍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因此茶叶不是主要财源,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南北经济交流,故D项错误。【答案】B11.【解析】“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这样做可以减少对自己的竞争,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故A项正确;古代没有专利技术,故B项错误;这种自我保护不全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其目的是显示政府的优越,不是重视经济效益,故D项错误。【答案】A12.【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不难得知,由于棉花于宋末元初传至中原地区,这直接导致了此后的古代中国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棉花逐渐取代木棉成为人们衣被原料的主要材料,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的标志是南方人口的增多以及南方赋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而非棉花的普遍种植,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府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这并不直接代表“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故D项错误。【答案】A13.【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城市中“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目中“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相符,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故D项错误。【答案】C14.【解析】材料说明明朝工匠若不愿服役的可纳银代役,但“不愿者,仍旧当班”,说明当时工匠并没有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故A项错误;元朝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朝“不愿者,仍旧当班”,说明官府依旧对工匠存在人身控制,故B项错误;元朝实行匠籍制,明政府可纳银代役,说明工匠服役由力役向银差转化,故C项正确;明政府纳银代役的措施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潮流,但材料是问出银代役政策下工匠的变化,答非所问,故D项错误。【答案】C15.【解析】从材料无法推断明代抑商政策松动,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长途贸易的发展,商品交换突破地方市场限制,故B项正确;长途贸易的发展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C项错误;长途贸易的发展反映出手工业的区域分工不平衡,故D项错误。【答案】B16.【解析】商人实际上的经济地位远比一般农民优越,与“有效提高”不符,故A项错误;“抑商人而存商业”,重农抑商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但古代中国商业一直在发展,与“成功地抑制了”不符,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与“退私商而进官商”相符,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并不能“支持这一观点”,故D项错误。【答案】C17.【解析】根据题意明太祖意识到海路的开通会导致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而导致大家不思劳作,纯事商业,为此而采取的措施就是实行海禁,禁止老百姓私下贸易,故A项正确;秉承抑制商业政策与材料的重点(强调海路)不符,故B项错误;派郑和下西洋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废除丞相制度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18.【解析】材料表明徽商坚持“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坚持传统的儒家思想,没有涉及徽商政治地位提高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徽商坚持传统的儒家思想,没有强调程朱理学对乡村的渗透,故B项错误;徽商坚持“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坚持传统的儒家思想,表明社会转型动力不足,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徽商的奢侈生活,只说了徽商的投资方向,故D项错误。【答案】C19.【解析】“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可知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农民交租的形态,故C项错误;清代国家政策为重农抑商,与材料经济形态不符合,故D项错误。【答案】A20.【解析】题干中提到海关货税十分繁重,可以有利于减少外国商品进入中国,从而体现出了闭关锁国政策,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产品出口国外,故B项错误;1810年中国的民族工业还并未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中体现不出清政府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21.【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结合隋唐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相关史实,总结隋唐经济发展的表现;第二小问条件,结合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政治局势、政府政策、经济基础、货币发展等相关因素,总结中国古代商业得以发展的条件。(2)兴盛原因,从材料二“晋商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组成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的商帮集团”,可知通过建立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组织,激发群体力量和竞争实力,通过尊崇传统义利观和道德观,建立管理制度,从“伙计不出资,但作为企业经营者,享受分红权利(即身股制)”,可知通过建立股份制的资本运营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扩大企业资本和实力,从“晋商用乡不用亲,招收学徒必须有担保人,担保人对被保人的一切行为负责。晋商实行票号密押制度”,可知通过建立严密的近代金融体制,拥有了很好的信誉度,从“晋商利用明政府施行开中法的机遇,凭借政府特许的贸易垄断权获利丰厚”,可知通过利用政府特许的贸易制度,实行垄断经营致富;衰败原因,从材料二“晋商利用明政府施行开中法的机遇,凭借政府特许的贸易垄断权获利丰厚”,可知官商结合下的垄断贸易,因失去封建统治者的政治依托而衰败,从“晋商经商致富后将大量资本投向土地,还家盖房置地的现象较为普遍”,可知传统重农抑商意识制约企业发展等,从“晋商经营方式一般采用东伙合作制(股东与掌柜、伙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经营者随意改变经营项目而不向出资者声明的侵权行为,在身股制下,票号内部易产生论资排辈现象”,可知合伙制下产权、经营权不明,封建家族制打压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从“晋商票号实行无限责任的股份公司经营方式和总经理负责制”,可知无限责任等经营方式风险较大。【答案】(1)表现:①大运河开通促进南北经济交流;②农村集市贸易发展③柜房、飞钱出现;④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条件: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②国家政局稳定有利于商业发展;③交通条件的改善便利商品流通;④货币的统一和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⑤中央政府相对开明的经济政策保障了商业的运行环境。(2)兴盛原因:通过建立股份制的资本运营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扩大企业资本和实力;通过尊崇传统义利观和道德观,建立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严密的近代金融体制,拥有了很好的信誉度;通过建立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组织,弘扬家族式的忠诚意识和乡人观念,激发群体力量和竞争实力;通过利用政府特许的贸易制度,实行垄断经营致富。衰败原因:官商结合下的垄断贸易,因失去封建统治者的政治依托而衰败;无限责任等经营方式风险较大;合伙制下产权、经营权不明;封建家族制打压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传统重农抑商意识制约企业发展等。22.【解析】(1)根据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得出官营手工业衰落;由材料一“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得出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材料一“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说明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从材料一“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得出地区性分工明确;根据材料一“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和“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得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工程授权委托书格式样本3篇
- 搬运装卸合同3篇
- 安徽离婚协议书新版本3篇
- 房屋买卖合同法律条例3篇
- 文艺演出服装道具租赁合同3篇
- 工业试验设备安装工程合同书3篇
- 房屋买卖建筑工程保险合同3篇
- 体育场馆建设土石方工程施工合同
- 铁路维修机械台班施工合同
- 创意园区物业客服人员聘用合同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模板(六套)
- 色卡-CBCC中国建筑标准色卡(千色卡1026色)
- 2024-2030年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形势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培训
- 泵站工程设计(共138张课件)
-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件 7.1认识新能源汽车
-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 信息素养:效率提升与终身学习的新引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浪潮销售在线测评题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知识培训
-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