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点分析研究 文学专业_第1页
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点分析研究 文学专业_第2页
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点分析研究 文学专业_第3页
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点分析研究 文学专业_第4页
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点分析研究 文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点摘要当代文学巨著《平凡的世界》,其语言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小说体现了作家质朴平淡富于哲理性的语言风格。路遥通过语言成功地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语言符合其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此外,幽默俏皮、接地气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为作品语言增色不少。浓郁的地方色彩也是作品语言的一大亮点,方言土语、叠词以及语气助词“哩”的巧妙使用不仅透出一位文学大师的语言功底,还向我们展示出陕北地域文化内涵。关键词:质朴平淡;哲理性;地方色彩;修辞手法AbstractThecontemporaryliterarymasterpiece"ordinaryworld",hasaveryhighattainmentsofthelanguage.Thenovelreflectsthewritersimplephilosophicallanguagethroughlanguagestyle.LuYaosuccessfullycreatedaseriesofvividcharacters,thecharactersandlanguagecharacters.Inaddition,humorousexpression,thengas,theuseofrhetoricaldevicesforlanguageworksconsiderably.Oneofthehighlights,richlocalcolorworksislanguagedialect,reduplicatedwordsandtoneword"miles"notonlywithacleveruseofliteraturemasterlanguageskills,butalsotoshowusthenorthernregionalcultureconnotation.Keywords:plaininsipid;philosophy;localcolor;rhetoric前言路遥,原名王卫国,当代中国陕西作家。出版作品有《人生》、《平凡的世界》、《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早晨从中午开始》等。他秉承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想象丰富,叙事完整,善于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其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曾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并且多年中一直处于经久不衰的地位。这部百万字长篇小说以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为创作背景,主要描写城乡边缘部人民的生活。路遥关注乡土与农民,他通过对黄土高原双水村中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人生观念。同时,还塑造了形形色色丰满立体,具有理想化倾向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身上就显示着一种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奋斗精神。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强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敢于同命运做斗争,但在思想境界、人生态度和爱情观念等方面两人存在着很大差别。家境贫寒的孙少安小学毕业不得不回家当农民,给父亲打下手。由于吃苦耐劳、关心集体利益、责任心强,年纪轻轻的他便胜任了村里大队队长这一职务,从而带领大家伙全力搞生产,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面对光景败落的家,他选择拼命劳动、默默无闻,一路上克服着重重困难,始终扮演着家里顶梁柱的角色。连他的爱情,也是从实际考虑,放弃与自己青梅竹马的润叶,选择了能帮上自己还不要彩礼钱的贺秀莲。在改革大潮中孙少安善于抓住机遇,拉砖、办砖厂,把生意搞的有声有色、红红火火,让一家人不再为吃穿发愁,过上幸福的生活。孙少平的人生经历更是曲折与艰辛。他上学期间食不果腹难以温饱,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上大学的机会只能回到双水村教学。其后,不满现状的他下定决心外出做工。他将自己“伪装”成地道的揽工汉模样,隐瞒着知识分子这一事实情况,忍受恶劣的生活环境,从事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只希望自己能够立足于城市,并能有一番作为。他在城里劳作的同时依旧保持着对书本的热爱,通过读书去了解更广大的世界。书就是他的精神食粮,也是他和田晓霞的共同爱好。少平天性善良,上学期间就勇救“跛女子”侯玉英,揽工期间也是仗义帮助弱女子小翠。他拥有着高尚的灵魂,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金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从“中国农民生活的全景展示”、“为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两个感人至深的普通创业者的形象”、“客观描写与主观展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三方面充分肯定了《平凡的世界》所做出的贡献。这部作品震撼和感动了众多的读者,不光是情节的引人入胜,作家对苦难的抒写,并将苦难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更为难能可贵,这也是路遥的特色。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形象,我们也可以清楚的了解作品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修养。《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与路遥的语言表达方式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质朴平淡富于哲理性翻阅《平凡的世界》这部经典巨著,其语言总体上是质朴的、朴素的,没有让人读来晦涩的词语,也少有复杂的语句。即使是朴素的语言也难以掩盖其写作上高超的技艺。还可以发现文中有着许多语言优美、富于哲理、寓意深刻、引人深思的语句或文段。(一)语言质朴平淡庄子说过:“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3]庄子这句话说明了朴素而称美于天下,朴素则可以使天下谁也不能与它争夺美。路遥就是这样一位“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文学大师,在他的《平凡的世界》中不乏朴素的话语。来看这句话,“他在这期间获得了无数新奇的印象,甚至觉得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炭烟味闻起来都是别具一格的”。[1]这句话是孙少平的内心感受,在大多数人眼中普遍的场景却是孙少平驻足流连之地。他不爱与同学打成一片,经常一个人在城市中逛荡,探寻城市中无数的新奇印象。他觉得自己所处的村庄平淡无奇,城市里的任何都会引起他的好奇。也许正如那句口号所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即使家庭潦倒生活贫困但孙少平仍然对他的生活充满着希望,向往大城市,渴望新生活,憧憬自己无限的未来。其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寡淡无味,是深重的感情与丰富的思想通过朴素的语言道出,是一种不事雕琢、浑厚淡泊的风格。东晋陶渊明著名的《饮酒》第五首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4]其语言貌似平淡,实质上音韵深远。平淡是作家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也是难以轻易达到的境界。就如宋代诗人梅尧臣在《读邵不疑诗卷》中说的:“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下面,将对《平凡的世界》中表现朴素、平淡的语句进行细细的咀嚼。一起看下面这段话:“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1]这是作品的第一段话,寥寥几句叙述了时间、地点与天气情况。这段雨雪交加的场面描写,写景中抒情,作者运用简单精炼的词语、质朴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意境。诗一般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读来别样的舒心与淡然,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中,让人眼前一亮。这段文字不仅自然地引出下文,还使作品的语言更具表现力、感染力,同时也是作者质朴平淡创作风格的一种体现。再看这段:“少安和润叶走在一起,就像他有时引着兰香在山里劳动一样,心中充满了亲切的兄妹感情。真的,他看待润叶就像看待自己的亲妹妹一样。人活着,这种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多么重要,即使人的一生中充满了坎坷与艰辛,只要这种感情存在,也会感到一种温暖的慰藉。假如没有这种感情,我们活在这世界上会有多么悲哀啊…”[1]这段朴实无华的语言揭示了美好的感情是难能可贵的,人作为感情动物,孙少平也不例外。生活水平的差距让他们两人的交集越来越少,但走在一起时,他们还是向以前一样的对待彼此,并且这种感情带给他们一种“温暖的慰藉”。孙少安与田润叶并非真正的亲人,但在孙少安心里润叶从小和他一起玩耍一起长大,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过了朋友,是“充满了亲切的兄妹感情”,像亲情一样牢固。他们俩亲密的感情仿佛亲情一样,不管对方怎样都会在身边给予关心和爱护,所以这样的情感是极为珍贵的。作者如此描写不仅使内容明白晓畅,还显得情感平淡真挚而又意味深厚。品味平淡语句知其真滋味。其次,品味作品不仅能够让读者站在作家的立场上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还可以领悟作品所表达的丰富思想内容与深厚情感(二)语言富于哲理性这些智慧真理时至今日还不绝于耳。针对作品中出现的大量哲理性语言,笔者将其概括总结为关于劳动、人生、苦难、知识这四个方面来进行阐释。关于劳动的哲理性语言(1)“只有劳动才可以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1](2)“他知道,人的痛苦只能在生活和劳动中慢慢消磨掉。劳动,在这样的时候不仅仅是生活的要求,而且是自身的需要。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比得上劳动更能医治人的精神创伤了。”[1]《平凡的世界》这部励志长篇小说中描写了诸多普通劳动者,劳动作为书中一个不可多得的主题,路遥以作家的立场和积极的态度不遗余力的讴歌了劳动者群体。这表明了他的人生观和个性,其次还弘扬了满满的正能量。他真挚地表明读者,人靠双手劳动是极其光荣的事情,劳动的益处数不胜数。比如,劳动可以强健身体,使人更加自信;可以让人获得尊严,治愈内心的创伤;劳动还会让人发掘自身潜能,只要坚持劳动就可以迈向成功,实现理想。法国笛卡尔曾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观点,我思考故我存在!他用这一理论证明了“思考的我”的存在,表明“思考的我”的真实性。而当代作家路遥则将劳动这一主题推向了绝对化高度,颇有“劳动故我在”的意义。他曾说过,“如果不能重新投入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一个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将终结”。[2]劳动是生命,是美德,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强调劳动的必要性了。关于人生的哲理性语言阅读作品中,我们会发现路遥讲述了许许多多的人生目标及生活哲理。(1)“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1]上面这段话没有华丽的辞藻、精炼的修辞,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风华正茂的孙少平在上学期间就开始自我审视,对人生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但不平庸!他不愿成为一只井底之蛙,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固步自封,活在狭小一成不变的天地之中。懂得满足,立足当下,勇敢的争取,努力的奋斗,不论什么结果,尽全力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是孙少平的人生观。人生路上,我们都应该具有这种拼搏的动力,不忘初衷,不失本心。要相信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2)“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1]作者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总是关注那些可望不可即的人与不着边际的事。反映了大众对演员的个人行为过度在意,喜欢去窥探别人的隐私却对普通人很少关注甚至麻木不仁。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演员自然光彩夺目,不过,普通人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各种心情,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此句言浅意深,发人深思。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艺术源于生活,不要丢弃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要放下浮躁与喧嚣的心,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自己高尚的美德,做平凡世界中不平凡的自己。关于苦难的哲理性语言路遥对于苦难的书写情有独钟,他多次述写人物面对苦难、战胜苦难、摆脱苦难的过程,仿佛让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并且形成了一套“关于苦难的学说”。(1)“他慢慢懂得,人活着,就得随时准备经受磨难。他已经看过一些书,知道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了不起的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受许多的磨难…”[1](2)“青年,青年!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的绊脚石,而绝不会置人于死命。人啊,忍、韧、仁…”[1]的确,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有时平静的生活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困难、挫折。年少的孙少平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在生活的暴风雨来临时,他不轻易抱怨、咒骂上天的不公,而是怀着昂扬向上的心态,坚定自己的内心。他努力让自己更加成熟与强大,在未来生活里成为一家人的保护伞和精神支柱。路遥的童年和成长过程里就经受过许许多多的艰难,所以,这一苦难主题也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苦难是一个沉重的主题,它悲凉、深沉、回味无穷。《平凡的世界》以其文中主人公的痛苦体验,向我们出示了他解决苦难、战胜苦难的方式。”[6]作品中表现的苦难意识告诉我们:面对苦难,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5]苦难也是一种财富!关于知识的哲理性语言作品中有关知识的哲理性语言,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1)“一个中学生就要开始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世界目前发生了写什么事,这是很可悲的…”[1](2)知识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1]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了读书学习的重要。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的知识量,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还可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所以,路遥告诉我们知识可以改变自身,重塑自我!学习知识不仅会培养我们去做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还可以使我们不断完善自我,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帮助的人。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多关心时事政治,如果只抱着不闻不问的态度,最终就会沦为死读书读死书的恶性循环中,变成书呆子。这些哲理性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文学大师”的思想境界。“好的作品,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处处闪现着作者对生活的真知灼见。”[7]二语言幽默俏皮接地气为什么《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受到大众热烈的欢迎?笔者认为这和作品接地气的语言描写是有一定联系的,也和作家喜欢亲近人民,积极融入人民生活当中的原因是分不开的。阅读《平凡的世界》时经常会遇到让人捧腹的语段。这种幽默俏皮的语言出于作家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聪明才智。幽默不同于说笑,是创造性的语句,艺术加工的语言,幽默的语言方式大多也很俏皮。路遥这样心裁别出、风格独具的巧妙言语给人以亲切感,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一)语言幽默俏皮书中有一段是田福军和张有智去公社视察,周文龙主任下去抓人,他俩在公社灶上吃饭时看到周文龙父亲在随意的大吃大喝的情景。这里写道:“那位穿黑棉袄的‘太上皇’如入无人之境般挖了一大碗肉片子,又抓了三个白蒸馍…”[1]这幽默诙谐的语句极富讽刺意味。“太上皇”一词反映出周文龙父亲的自大与狂妄,同时将矛头直指公社主任周文龙,批判了他徇私舞弊、道貌岸然、专政腐朽的丑陋恶习。孙少平在揽工期间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看下面这段文字:“孙少平已经适应了这个底层社会的生活。尽管他有香皂和牙刷,也不往出拿;不洗脸,不洗脚,更不要说刷牙了。吃饭和别人一样,端着老碗往地上一蹲,有声有响地往嘴里扒拉。说话是粗鲁的。走路拱着腰,手背抄起或筒在袖口里;两天腿故意弄成罗圈形。吐痰像个弹出膛一般;大便完和其他工匠一样拿圪塔当手纸。没有人看出他是个识字的人,并且还当过“先生”呢。”[1]这段话简直是对揽工汉形象的完美写照!路遥对这些底层社会劳动者的用餐习惯、语言表达、行走姿势等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比如像他们日常不注重卫生,吃饭蹲着并且要发出声响,说话粗鲁大声,走路也是罗圈形…这些显著特点让揽工汉形象立即浮现在眼前了。其次,孙少平离开了双水村可以依靠的港湾,独立生活,正视自己。他通过“伪装”自己这个方法向外界证明了自己的吃苦精神,让我们隔着书本都能感受到他无穷的斗志。这段质朴的语言透出强烈的幽默特色,作家能够抓住人物的突出特点,描述符合对象身份,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二)语言接地气路遥听民声、知民情、懂民意,自然也受到人民大众的追捧。作品中接地气的语言读来,有时像一番入情入理的家常话,有时像一部娓娓动听的老故事。文以载道,言为心声。这种接地气的文风背后有底气,语言也有力量。还有一些接地气的语言读来十分地生动活泼。例如,小说里实行生猪交售任务时,大家决定采用孙玉亭方式-抓纸蛋。路遥戏称这会议为“集体占卜活动”,每个村民都十分紧张,生怕自己运气不好抓到养猪的任务。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多处细节描写以此来表现众生相。如“颤抖的手”、“笑得鼻子涎水都顾不得揩”、“脸像黑霜打了一般”…更加可笑的是,这个办法的创始人孙玉亭每次都能“中彩”,几乎每年得到一个养猪任务,于是,“回家常常让贺凤英骂得狗血喷头”。这段话语言质朴、通俗、接地气,场面滑稽有趣极富表现力。此外,作者还在小说中将孙少平校园里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这三类主食戏称为亚洲、欧洲、非洲。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幽默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幽默接地气的语言在小说中不胜枚举。总体上看,作品语言自然流畅,韵味无穷,具有强烈的亲近感。幽默艺术仿佛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这正是作家运用语言的功力所在。三语言符合人物身份与性格特征语言描写作为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其次,人物语言也要与其身份相契合,这样才会加深作品的真实性,让读者信服。(一)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语言方式及习惯,当作者对这些语言进行叙写时就彰显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语言成功地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成熟稳重、理智冷静、爱憎分明的孙少平,活泼开朗、大大咧咧、好学上进的田晓霞,聪明机智、乖巧懂事、孝顺大人的孙兰香等新知识青年形象;也有勤劳朴实、无私奉献、忠厚老实的孙玉厚,精明强悍、大公无私、独当一面的孙少安,一心一意、勤劳纯朴的孙兰花等普通劳动者;还有自私强势、老谋深算的田福堂,正直友善、德才兼备的田福军,忠于批斗、热心革命的孙玉亭等官僚干部形象。这些人物的语言简洁、形象生动,十分切合实际,真实自然不做作。例如作品第一部四十三章中描写了高中即将毕业,郝红梅偷手帕被抓一事。孙少平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去请求侯玉英父亲侯生才能够放过同学郝红梅。我们知道在此之前郝红梅与顾养民关系要好而冷落、疏远孙少平,而在这一刻他心里没有半点怨恨,不仅不计前嫌更是乐于去帮助曾经冷落他的女同学。他不愿看到因为一个错误而毁掉一个女孩子后半生的希望、美好的前途,他恳切的向主任诉说郝红梅犯下错误的原因只是因为家庭贫困,并保证他的同学是一个好人。孙少平的诚心诚意最终打动了主任放走了郝红梅。他并非完成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伟业,但在残酷的现实社会面前,孙少平的举动就像一股暖流柔软了我们的内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博大的胸襟,不拘小节的潇洒,不禁让人对他肃然起敬!我们看这段描写:“从一生下来到现在,五十二年来,他没有过几天快活日子。他之所以还活着,不是指望自己今生一世享什么福,而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几个子女。只要儿女们能活得好一些,他受罪一辈子也心甘情愿。”[1]这段描写是孙玉厚的一段内心独白。庄稼人孙玉厚自己穷苦了大半辈子,如今女婿“犯事”被拉到工地上“劳教”,他也被牵扯其中。此情此景中他心里却装的全是儿女和孙子,一天到晚都替这些娃娃们操心忙碌,还想着为儿女们的幸福生活而要去努力奋斗。这段语言描写真挚朴实,触动人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孙玉厚老汉浓浓的父爱跃然纸上。另外,这段文字也突出体现了他勤劳朴实、无私奉献、忠厚老实的性格特征。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来看孙玉亭这句话说:“谁反对社会主义,我就反对谁!别说是我的侄儿,就是我父亲现在活着,他反对社会主义,我也坚决不答应!”[1]这大义灭亲的话从孙玉亭口中说出是一点也不足为奇的。虽然在世人眼里他只是窝囊的活着,不顾家庭、不求上进、不肯吃苦、不愿劳动,但他本人却热心革命,不仅全心全力发展革命事业,对党忠心耿耿,还时刻关注着时事政治,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自始至终都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文中这句话就活灵活现得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再看田晓霞对她爸田福军说:“爸爸,你官大了,要注意群众影响哩!你看这么多人为你送行,这是尊敬你。你不能不识敬。你们三个坐小车可以,我也坐在里面就有点不像话了。”[1]父亲升职后金时不同于往日的情形被田晓霞一语道出,让我们开始对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女孩刮目相看,原来她不仅好学上进,也非常懂得人情世故。她了解父亲不拘于小事的性格,所以出现了不坐小卧车而去坐大卡车这让父亲不解的一幕,其实她是为了减少别人对父亲的非议,从而维护父亲的声誉。这件事突出了田晓霞机智聪明、细心观察的性格特征,侧面烘托出她理解长辈,孝顺父母的高尚品德。这些不同人物具有其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说明了作品语言符合人物身份与性格特征。四语言注重地方色彩浓郁的地方色彩也是作品语言的一大亮点,方言土语、叠词以及语气助词“哩”的巧妙使用不仅透出一位文学大师的语言功底,还向我们展示出陕北地域文化内涵。(一)陕北方言词《平凡的世界》语言上除了普通话,陕北方言也占有很大比重。看似相去甚远的两种文学语言融会贯通后,竟然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小说中金波叮嘱孙少平,有什么需要“言传”他一声。“言传”就是通知、告诉的意思,属于典型的方言词汇。其次描写家境贫寒、生活窘迫如“烂包”、“恓惶”、“刨挖”等,这些词在小说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陕北人还将蹲讲为“圪蹴”;称谈话、聊天为“拉话”、“谝闲话”…方言词汇用于描述人物上,有称某人厉害有能力的“残火”,作品中以此形容能人金俊武。有好吃懒做、不安分守己的“逛鬼”王满银。还有指代青年人为“后生”,妻子为“婆姨”,孩子为“娃娃”,姑娘为“女子”等等这些专有名词。作者将陕北人的语言用语充分的展现给读者,显得亲切而又真实。方言土语往往具有传神、富有张力等当代官话无法比拟的特色与韵味,使用的好,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8]例如,跛女子侯玉英陷入危险时,孙少平毅然决然冲进洪水中,“身上浸透了泥水,头发和脸也被泥糊得五麻六道”。[1]“五麻六道”即肮脏、乱七八糟之意,在此句中有着画龙点睛之妙用,形象地反映出孙少平在搭救同学的过程中被泥水冲刷的凌乱状态。另外,路遥爱用“麻缠”一词,孙玉厚老汉对田润叶说“你以后再不要麻缠我们家少安了”。[1]刘根民对孙少安抱怨工作方面的事情也使用到这个词。“麻缠”具有形容词的属性,即可形容感情上相互纠缠,也包含事情难办的意思。作家将他熟谙的陕北方言词精心提炼并巧妙地安排在小说中,首先,吸引读者注意,让人印象深刻;其次,方言对塑造人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地域文化色彩,使作品呈现出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体现出作品语言注重地方色彩。(二)语气助词“哩”的使用读过《平凡的世界》的人一定会发现路遥习惯在句末添加语气助词。例如“生活在这穷乡僻壤的人们,对天天能吃肉的人多么羡慕啊!”[1]和“五十斤粮票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1]在这两句中语气词“啊”表感叹,起着增加语言感情色彩,使语气舒缓的作用。除了“啊”,作品中还使用了“哩”、“吧”、“呢”、“嘛”等词来展现陕北地域文化特点。“哩”作为小说中作者频繁使用的语气词,具有浓郁的陕北特色,在全文中占据不可忽视的作用,通常出现在句末来加强该句语气,使小说更具感染力。(1)玉厚问老伴:“少安哩?”[1](2)少安在她头上拍了拍,说:“人家是个干部,在县城工作着哩!”[1](3)“钱什么哩…”向前吞吞吐吐地说。[1](4)“你受了这么大的麻烦,怎能连钱也不要哩!”她心里感到很不舒服。[1](5)金俊海说:“你先拿上。衣服被褥这些东西要提前准备哩…粮食怎样?这我实在没办法帮助你…我一年也要在外面买粮给他们补贴哩…”[1]比如第(5)句,孙玉厚为给少安的婚礼筹备粮食和钱,无奈再次向金俊海寻求帮助。面对孙玉厚的难处,金俊海的回答朴实而真诚。此句连续使用了两个“哩”,具有强调之意,陕北方言味儿十足,使得语言更为亲切、生动与自然。在那个年代,大多家庭都并不富裕,金俊海这种古道热肠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让人感动。(三)叠词的使用情况路遥写作中使用了大量的叠词,使作品的语言具有音韵美和口语化倾向。“同时达到了凸显思想感情的效果,表现了作者对语言情味的追求,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形象。”[9]下面将对ABB、A格BB形式的叠词进行举例分析。1、ABB小说中关于“雨”就有“密麻麻”、“细濛濛”、“湿淋淋”等这些ABB式修饰语,分别从触觉、视觉上表现了雨的形态。环境描写中也使用过许多ABB式的叠词。如“白皑皑的积雪”、“一排排青杨绿柳”、“冷嗖嗖的风”、“静悄悄的夜晚”、“阴沉沉的天空”、“硬邦邦的土地”…其次,作者对ABB式词的使用十分灵活,如“静悄悄”既可修饰“街道”,也可修饰“夜晚”。小说中ABB式词读来合口押韵,使语言富有节奏感,生动形象多姿多彩。2、A格BB小说中A格BB式叠词极具陕北特色,“格”无所指,在词语中就是一个衬字,起着调节音节的作用。作品中的A格BB式词有:蓝格莹莹、笑格嘻嘻、绿格铮铮、绒格墩墩、红格艳艳、弯格溜溜、水格灵灵等等。例如“瞧,这灵香头发黑格油油,脸白格生生,眼花格弯弯,身材苗格挑挑,走起路来,就像那水漂莲花,风摆杨柳!”[1]这句话连用的多个A格BB式词,都是出于揽工汉之口,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日积月累的劳动苦不堪言,他们只有在休息时候才能如此放松谈笑拉话,表现了他们对于姑娘的赞美与喜爱。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里使用过不少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便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将作家所描绘的情节更具吸引力。在这里将对小说中的比喻、拟人、夸张三种修辞格进行举例分析。1、比喻(1)“在这期间,全村所有的人都可以去打枣,所有打枣的人都可以放开肚皮吃。在这穷乡僻壤,没什么稀罕吃的,红枣就像玛瑙一样珍贵。”[1]路遥多次写到像“玛瑙”一样珍贵的红枣,陕北特产枣树受到了作者的喜爱。每当红枣成熟的季节,全村人都齐聚在枣树林来打枣,场面十分红火、热闹。(2)“少平顿时有点慌乱,脸红得像水萝卜一样。”[1]拥有艳丽红皮的“水萝卜”这里用来比喻孙少平紧张脸红的模样,想象丰富,形象生动。作者将这些陕北特色事物运用于句中,不但别出心裁,而且体现了陕北地方色彩与文化意味。2、拟人“风带着潮湿的柔情,开始亲吻这座城市。杨树和柳树的枝条已经泛出了鲜活,绿色的生命浆汁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地涌动。谁都能感觉到,春天迈着轻盈柔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