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管理办法_第1页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管理办法_第2页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管理办法_第3页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管理办法_第4页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管理办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治理方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加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监视治理,特制定本方法。〔以下简称环境事故是指: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并造成不良影响的突发性大事。第三条环境事故的报告、应急、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必需坚持实事求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第四条环境事故调查由直线领导组织,各级直线组织具体负责。其次章 事故分类和分级第六条 依据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油田公司环境事故主要分为六类:〔一〕水环境污染事故;〔二〕有毒气体集中事故;〔三〕辐射污染事故;〔四〕溢油事故;〔五〕危急化学品及废弃危急化学品污染事故;〔六〕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第七条 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程度及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形,环境事故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环境事故,包括以下各项之一:130〔重伤〕1002、因环境大事需疏散、转移群众 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区域生态功能严峻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峻污染;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峻影响;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展人为破坏大事,或Ⅰ、Ⅱ类放射源丧失、被盗、失控3〔3〕急性死亡;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峻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二〕重大环境事故,包括以下各项之一: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局部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1以上、54、Ⅰ、Ⅱ类放射源丧失、被盗或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三〕较大环境事故,包括以下各项之一:1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3、Ⅲ类放射源丧失、被盗或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9〕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1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Ⅳ、Ⅴ类放射源丧失、被盗或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耀。第三章 事故报告与披露地主管。部门报告。〔一〕发生一般环境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于30分钟之内向质量安全环保1告,并抄报专业公司。〔二〕发生较大以上环境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向质量安全环保向集团公司办公厅、安全环保部及所属专业公司进展报告。允许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业主单位应按本方法要求上报。口头初报,随后书面报告。书面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状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量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实行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状况。第十二条 发生变化的,应当准时续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准时补报。第十三条 油田公司事故信息披露依据有关规定,由党工委办公室负责。第四章 事故应急第十四条 发生环境事故后,应按《油田应急治理方法》执行。第十五条 故后,油田领导或事故单位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当马上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援,不得擅离职守。〔一〕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事故,油田主要领导和生产、应急、环保等相关应当马上赶赴事故现场。生产、应急、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应当赶赴事故现场。证据。第五章 事故调查第十七条 故发生后油田公司要成立内部调查组承受并协作政府及上级调查组调查处理。查组调查处理。〔一〕内部调查组职责经济损失状况,尤其要查明治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规章制度的缺陷。并从中确定主要责任者。强治理工作和修改完善规章制度。4、事故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的责任时,应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事故有关的状况,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推诿或拒绝、阻止。事故再次发生。第六章 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第十八条全部环境事故均应依据“四不放过”原则进展处理。备案。其次十条 入油田公司绩效考核对于瞒报谎报事故以及不协作事故调查的,对相关单位和人员从重或加重处理。其次十一条 地方政府有关政策法规,依据事故报告结果进展赔付。进展监视检查。第七章 事故统计与归档HSE资料:〔一〕事故快报〔初报、续报;〔二〕事故调查报告;〔三〕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四〕环境监测报告;〔五〕询问笔录;〔六〕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物料泄漏量;〔七〕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八〕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状况和设计资料;〔九〕处分打算和受处分者的检查材料;〔十〕有关该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十一〕调查组人员名单。第八章 附 则其次十五条 本方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其次十六条 本方法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