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公天下”变为“家天下”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社会历史的倒退D.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解析: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而私有制的产生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从生产力的标准看,王位世袭制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历史的倒退。答案:C2.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夏朝建立后,原来的禅让制就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的继承不再是“选贤任能”,而是只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被看作是国王一家一姓的私产,只有王室家族的人才有王位的继承权,不管这个继承者是否有德、有能;而非王室成员,不管是否有能力,是否受人爱戴,均不能继承王位。原始社会的“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先秦时期的王位继承法主要是父死子继,其次还有兄终弟及;所以A、B、C三项是正确的;而D项王位只能父子相传是错误的。答案:D3.商朝时,下列官员可与商王一起掌管政务的是()①侯②伯③相④卿士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商朝在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作为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故选D项。答案:D4.西周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C.巩固周王朝统治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熟练掌握。此题考查分封制的目的,由教材知识可知是为了巩固政权,众诸侯拱卫周室,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又能开拓疆土。A项不是削弱贵族而是加强。B项不是主要目的。D项并不排斥异姓诸侯,只是同姓诸侯比例较大。故选C项。答案:C5.“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A.封建主的彼此猜疑B.分封制的固有弊端C.周天子的穷兵黩武D.东周时期的文化凋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巩固统治,但是后来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削弱周天子的权威,所以本题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6.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同学是周朝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天无所事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主要掌握分封制的对象,根据基本知识,A项属于先代贵族,是分封对象。C项是功臣,受分封,如姜尚。D项是王族,是分封的主体。B项平民不是分封对象。故选B项。答案:B7.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题干中的信息“西周礼制”即西周的礼乐制度。“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即殉葬有明显的等级,不能逾越。“春秋时期诸侯九鼎殉葬”可见西周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下降,礼乐崩溃,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故选C项。答案:C8.下列对鲁国宗法等级关系的排列,正确的是()A.天子―诸侯―士―卿大夫B.天子―卿大夫―诸侯―士C.诸侯―卿大夫―士D.卿大夫―士―诸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的能力。本题涉及分封制的概念,根据基本知识可知,分封制是层层分封,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士之下是平民。题干鲁国是诸侯国,其国君爵位是侯,所以不可能是天子。排除A、B两项。D项明显错误。故选C项。答案:C9.“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材料中的关键词有“疑”即不使王位或其他爵位的继承产生疑问。“疑生争,争生乱”意思是有了疑问就有了斗争,有了斗争就生祸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是结局。所以在王位继承上有明确的原则,就会熄灭其他人的念头,起到稳定的作用。迷惑性大的是C项,但当时不是中央集权。故选D项。答案:D10.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诛不孝,树嫡长子,妾妻有别”均是典型的宗法制的思想观念,所以,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足以证明齐桓公是在极力维护宗法制,当然齐桓公极力维护宗法制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去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项。答案:B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这里强调的是家族观念,是宗法制的体现,故本题选择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B12.《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是“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从其中的“祭宗祠”我们可以看出()A.礼乐制度是封建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B.宗法观念在明清时期依然有一定的影响C.分封依然是封建政府维护统治的举措D.血缘宗族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题干关键词是“祭宗”“宁国府、荣国府”(贾姓贵族),可见与此相关的是血缘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血缘政治,影响到民间则是家庭血缘关系。故选B项。此题与C项分封制无关。D项未看到变化。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材料二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左传》
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所说,这种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3)依据材料一、二回答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后世统治者可以效仿西周分封治国吗?请说明道理。解析:第(1)问根据“裂土田而瓜分之”,即可得出这一制度是分封制。第(2)问根据“以藩屏周”即可概括目的。第(3)问作用依据教材知识回答,道理可结合其消极作用回答。答案:(1)分封制。(2)为了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不可以。因为分封制下,诸侯有很强的独立性,如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从长远来看,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14.阅读下列图表:图一图二请回答:(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图一是根据资料设计的示意图。据此,你认为西周在分封对象上有什么突出特点?举出几个这样的封国。(2)图二是大宗、小宗示意图,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两种制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18584-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st methods for on-card biometric comparison applications - Part 2: Work-sharing mechanism
- 2025至2030中国益生菌补充品市场供应渠道与未来销售渠道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相册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牙钻机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珩磨油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特殊需要的婴儿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教育心理学学生情感教育的核心
- 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华邦健康知识培训
- 商业培训中如何利用教育大数据提升教学效果
- 2024年09月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秋季校园招聘(8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作文4篇范文:“尊重”“诚实”“创造性”“美好生活”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度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真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快递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基本乐理》师范与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相关知识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 2025-2026年中国台球产业消费趋势报告
-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新高考II卷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