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2022年10月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100人上岸冲刺题3套【600题带答案含详解】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各地真题-综合能力拔高(共200题)1.生活中的清洁剂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用于清洁餐具和果蔬;二是用于衣服的漂白和瓷砖的清洗;三是用于排水管和卫生间的清洁。用于餐具和果蔬的清洁剂应该是:
A.含氧清洁剂
B.含氯清洁剂
C.含酸清洁剂
D.含氮清洁剂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含氧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SPC),过氧碳酸钠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去渍、除菌、祛味、彩漂的功能。并且还具有安全除菌、深层去渍、温和彩漂、祛除异味、降解农药等多种功效,安全、健康、环保。所以常被用来清洗餐具和果蔬。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含氯清洁剂多数用于衣服的漂白及瓷砖、排水管的清洁,有极强的去污、去霉功能。B项错误。
C项:含酸清洁剂是以胺类、添加剂为原料,经混合溶解而制成的一种洗涤剂。所以具有一定的杀菌除臭功能,能溶解时间长久沉积下来的物质(如建筑外墙清洗,楼盘清洗)等,且能中和尿碱性物质等顽渍斑垢,所以酸性清洗剂主要用途是用于家用清洗,卫生间的清洗等。C项错误。
D项:现实中没有含氮清洁剂。D项错误。
2.已知李明、李磊、李均、李斌四人具有血亲关系:李磊是李明的儿子,李均是李明的弟弟,李明是李斌的父亲,则李明、李磊、李均、李斌四人中年龄最大的是:
A.李明
B.李磊
C.李均
D.李斌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
第二步,李磊是李明的儿子,故李明>李磊,又李均是李明的弟弟,李明是李斌的父亲,则李明>李均,李明>李斌,故李明最大。
因此,选择A选项。
3.殷商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关于天文现象的记载,包括对日月出入、日月食、立表测日景、恒星、行星、新星、彗星的记录。这些卜辞材料说明殷代的天文学已经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而所有这些天文观测是与敬天的巫教分不开的。由此说明从敬天的巫教中已经产生了测天的天文学,其通天的宗教目的是一致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天文观测的方式受到了巫教敬天的影响
B.巫教盛行的同时,天文观测水平也不断在发展
C.殷商甲骨卜辞记录的天文现象代表了当时天文观测的最高水准
D.在巫教敬天的过程中,天文观测是占卜天意有规则可循、可靠的方法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从敬天的巫教中已经产生了测天的天文学。
论据:卜辞材料说明殷代的天文学已经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这些天文观测是与敬天的巫教分不开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天文观测方式受到巫教敬天的影响,不能说明天文学是否从巫教中产生,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明确项。说明巫教和天文学在同一时期不断发展,不能说明二者是否有关系,更不能说明天文学是否从巫教中产生,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说明殷代的天文学已经到了发达水平,但无法确定天文学来源的问题,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建立联系。利用占卜建立巫教敬天和天文观测之间的联系,说明天文观测是巫教占卜的方法,即天文学从巫教中来,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4.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
B.勠力同心,砥砺前行
C.再接再励
D.炽手可热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的“壁立千刃”的“刃”字错误,应为“壁立千仞”。C项“再接再励”的“励”字错误,应为“再接再厉”。D项的“炽手可热”的“炽”字错误,应为“炙手可热”。B项无错别字。
因此,选择B选项。
5.我国第一代计算机的诞生是在(
)年。
A.1946
B.1958
C.1959
D.1962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我国从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全部调机工作结束,进行了公开表演运算,从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故正确答案为B。6.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受教育人口的规模、教育投入水平、学校布局和软硬件建设、教育意识形态等方面都会发生深刻变革;农村教育品质的提升,会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素质,反过来又推动当地城镇化向纵深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城镇化水平越高,该区域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会越高。
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准确的是:
A.城镇化推动了农村教育整体水平提高
B.教育水平的提高会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C.农村教育品质的提升,会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素质
D.城镇化影响学校布局和软硬件建设、以及教育意识形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用两个分句分别提出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教育的积极影响,以及农村教育品质的提升又反过来促进城镇化进程。随后提出总的观点,城镇化水平越高,该区域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会越高。文段结构为“分—总”,主要讲了城镇化水平越高,该区域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会越高。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核心话题不准确,应是“农村教育水平”。C项和D项:均是分句的解释内容,偏离文段重点。
7.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构成了管理的核心要素。(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是组织存在发展的必要因素。管理与组织的这种密切相关性,决定了管理具有组织性的特征。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因此构成了管理的核心要素。
故表述正确。8.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单细胞寄生虫。有研究表明,受弓形虫感染的老鼠,其大脑掌控恐惧的区域会处于瘫痪状态,暴露在猫面前时也不感到恐惧。
由此可以推出:
A.弓形虫会损害老鼠的大脑
B.弓形虫会使老鼠变得大胆
C.猫将弓形虫用于诱捕老鼠
D.猫与弓形虫形成共生关系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指出老鼠受弓形虫感染后,大脑部分区域瘫痪,说明弓形虫对老鼠的大脑有损害,可以推出;
B项:题干中老鼠面对猫不感到恐惧不是由于其变得大胆,而是它大脑的恐惧区域瘫痪导致的,行为并不能反映自身的真实意志,排除;
C项:题干指出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寄生虫,但并未涉及弓形虫感染老鼠是否是猫的行为,排除;
D项:题干指出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寄生虫,二者是寄生关系,并不是共生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题干细节信息:①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单细胞寄生虫;②受弓形虫感染的老鼠,其大脑掌控恐惧的区域会处于瘫痪状态,暴露在猫面前时也不感到恐惧。
A项,细节信息②指出,老鼠受弓形虫感染后,大脑部分区域瘫痪,说明弓形虫对老鼠的大脑有损害,可以推出。
B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老鼠暴露在猫面前时也不感到恐惧,是因为其大脑掌控恐惧的区域会处于瘫痪状态,而不是因为它变得大胆,无法推出。
C项,细节信息仅指出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寄生虫,但是否用于诱捕老鼠不可得知,无法推出。
D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寄生虫,二者是寄生关系,并不是共生关系,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第一句说明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单细胞寄生虫。第二句说明研究表明受弓形虫感染的老鼠暴露在猫前面时也不感到恐惧。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可以推出,“受弓形虫感染的老鼠,其大脑掌控恐惧的区域会处于瘫痪状态”说明弓形虫确实损害了老鼠的大脑;B项中老鼠面对猫的时候不害怕不是说明老鼠大胆,而是因为老鼠得病了,因此排除;C项不符合推断,第一句话强调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单细胞寄生虫,不能推出“猫将弓形虫用于诱捕老鼠”;D项无法推出,第一句话强调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单细胞寄生虫,不能推出“猫与弓形虫形成共生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A。
【来源】《弓形虫可操控寄生老鼠大脑不怕猫》9.下列关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
B.螳螂、蝉和黄雀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C.螳螂和黄雀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蝉和螳螂属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蝉、螳螂和黄雀都是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消费者。
B项错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螳螂、蝉和黄雀均属于消费者,它们与生产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成分才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C项正确,螳螂捕蝉,黄雀捕食螳螂,这些捕食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
D项正确,蝉、螳螂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都分节,所以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0.从A市到B市的航班每周一、二、三、五各发一班。某年2月最后一天是星期三。问当年从A市到B市的最后一次航班是星期几出发的?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五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
第二步,从2月最后一天到今年最后一天,需要再过306天(全年剔除1月、2月),306÷7=43周…5天。则今年最后一天为星期三再过5天,即星期一,恰有航班出发。
因此,选择A选项。
平年闰年对计数无影响,从3月1日到12月31日共计天数为:平年365-31-28=306(天),闰年366-31-29=306(天)。
11.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控制几乎包括了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的一致所采取的一切活动。(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的基本原理。
控制就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控制职能几乎包括了管理人员为确保实际工作与组织计划相一致所采取的一切活动。
故说法正确。12.浴室的玻璃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淋水的一面会结下一些白色的物质,难以清洗。以下清洗方法能较好去除这些物质的是:
A.用食用碱洒在微湿抹布上擦洗
B.将酒精浇在抹布上擦洗
C.用钢丝球擦洗
D.在白醋中加入食盐用抹布擦洗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污渍去除。
第二步,浴室门用过一段时间后留下的白色物质是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水中的钙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镁和碳酸氢钙,碳酸氢镁不稳定,最终转化成氢氧化镁,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二者都极为稳定,且不溶于水,是白色沉淀。白醋里有醋酸,可以溶解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水垢是指硬水煮沸后所含矿质附着在容器(如锅、壶等)内逐渐形成的白色块状或粉末状的物质。醋中的醋酸可以分解水垢。如烧水壶有了水垢,可将几勺醋放入水中,烧一二个小时,水垢即除。因此在白醋中加入食盐用抹布擦洗可以很好地祛除水垢。
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知识点:食用碱加水浸泡水垢才能将其去除,A项撒在微湿抹布上擦洗水垢的效果并不好。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本题涉及的是清洗方法,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其中,日常用到的化学清洗有酸碱溶解、酸碱中和、有机溶剂溶解等。浴室门用过一段时间后留下的白色物质是水碱,即水垢,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水中的钙镁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镁和碳酸氢钙,碳酸氢镁不稳定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镁,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该二者都极为稳定,且不溶于水,是白色沉淀。醋里有醋酸,它可以和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因此就可以洗掉了。故本题选D。13.CPI是用来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的指标,CPI是指(
)。
A.商品价格指数
B.居民生活消费指数
C.居民生活价格指数
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故正确选项为D。14.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还全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经济增长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因此,本题错误。
15.心理记账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消费者在决策时可能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相应的心理记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典型心理记账的是:
A.损失10元钱给人心理带来的痛苦要比获得10元奖金带来的高兴更强烈
B.工会发放福利时,不再发实物而改发购物卡以使职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
C.相比丢了10元钱的人,丢了电影票的人更不可能会掏钱买票去看电影
D.王某出差经常选星级酒店,因为它比旅馆更可能提供免费网络和自助早餐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人们;
②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把损失10元钱的痛苦和获得10元奖金的高兴进行比较,属于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估价”,符合定义;
B项:工会是组织,不属于“人们”,不符合定义;
C项:丢电影票和丢10元钱给人们心里带来的损失感不同,两者比较得出更不会掏钱买票去看电影,属于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估价”,符合定义;
D项:王某认为星级酒店比旅馆更可能提供免费网络和自助早餐,所以王某比较之后选择了星级酒店,属于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估价和预算”,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心理记账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心理记账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等。A、C、D三项均符合定义;B项只是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并没有涉及职工的心理,不属于心理记账。故答案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心理记账的主体是人。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损失10元钱和获得10元奖金给人心理带来的感受是一种分类、估价的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B项,王某作为“消费者”认为“星级酒店”相比较“旅馆”而言更可能提供免费网络和自助早餐,体现了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估价和预算的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丢了10元钱还是丢了电影票,是消费者一种分类和估价的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主体是工会,工会不属于“人”而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6.战争∶活动∶武器
A.歌曲∶歌唱∶音乐
B.比赛∶广播∶电台
C.学习∶过程∶书本
D.步行∶锻炼∶骑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武装斗争“活动”,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战争”需要使用“武器”作为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音乐”不是“歌曲”的工具,排除;
B项:“电台”不是“比赛”的工具,排除;
C项:“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学习”需要使用“书本”作为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骑车”不是“步行”的工具,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17.“法之必行”的真正动力来自哪里?有人说靠监督,有人说靠激励,也有人寄希望于惩戒。这些都不无道理,但还有一点往往被人忽视,那就是法治精神的作用。常见媒体有这样的报道,一些考试尽管监考人员众多,监考规则严格,技术手段先进,却依然难以杜绝各种作弊行为。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果规则活在心中,自然会有“不逾矩”的行动约束。
以上文字意在强调:
A.“法之必行”可有多种动力来源
B.法治精神是民众守法的内在动力
C.规则本身并不能杜绝违规行为
D.法治精神是活在人们心中的规则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一、二两句引出论题,根据第二句中的转折词“但”可知文段的核心内容是“法治精神的作用”,后面媒体的报道和“如果……”一句则是进一步反证了“法治精神的作用”。本题考查的是隐含主旨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引申,即法治精神的具体作用,让规则活在民众的心中,使民众自觉守法,“法之必行”“动力”“活在心中”等措辞呼应“民众守法的内在动力”。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
A项是对文段第二句的总结概括,并非文段的主旨,排除;
C项谈的是“规则”,只涵盖了文段第四句的内容,没抓住文段的关键词“法治精神”,排除;
D项谈的是法治精神的内涵,没有引申到文段的中心内容“法治精神的作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了问题,即“法治必行”的动力源自哪里?接下来回答问题,通过“但”强调法治精神的作用,最后通过媒体报道的例子和“如果……再次补充说明法治精神的作用。文段的结构是“分—总—分”,重点为第三句转折后的内容,即发挥法治精神的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转折结构,介绍观点—批驳观点—进一步论述。分析选项可知,本题需要考生进一步引申。文段先引用了有些人对于“法之必行”的动力来源的观点。然后由“但”一转,指出这些人忽略了法治精神的作用。接着从反面论证了法治精神的作用。故文段强调的是法治精神才是“法之必行”的动力,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是转折前的内容。C项是反面论证部分的内容。D项没有点出法治精神的作用。
故本题选B。18.甲乙两人在周长为200米的圆池边散步,甲的速度15米/分钟,乙的速度10米/分钟,现在两人从同一点,反向行走,则第二次相遇在出发后:
A.12分钟
B.16分钟
C.20分钟
D.24分钟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
第二步,设第二次相遇在出发后x分钟,根据题意,可列方程:2×200=(15+10)x,解得x=16,即第二次相遇在出发后16分钟。
因此,选择B选项。
环线型n次相遇,共同行走的距离=n个环型的周长
19.从历史看,大国兴衰起伏,没有永远的大国,谁都可能成为大国。________其中有一条规律,就是________与大国直接对抗的,很难成为大国,________采取跟随战略的,则可能获得成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并且
竟然
然而
B.然而
要是
但
C.但
凡是
反而
D.同时
因为
所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第一空前“谁都可能成为大国”和第一空后“很难成为大国”可知第一空应填入表示转折的关联词,A项“并且”和D项“同时”表示并列,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其中有一条规律,就是________”可知,第二空应体现“规律”的特点,“规律”指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适性,C项“凡是”和B项“要是”相比,C项“凡是”更侧重普适性,排除B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反而”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20.无影灯效应:指通过诸多要素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机制,可把某问题的不完全或缺点部分减到最低限度,甚至消失,并最终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下列不属于无影灯效应的是:
A.某省为了杜绝医生吃医药回扣致使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医药采购监督力度,开设了专门的患者投诉电话热线,在各家医院的咨询服务台公布了卫生部门的举报电话
B.某城市为了形成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文明的有效机制,充分集中民众智慧,成立了公民监督委员会、公民听证会和环境保护组织等,让广大民众更好地建言献策并发挥监督作用
C.2012年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媒体充分获取和传播信息,信息和民意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立体传播,中国正在形成透明的信息空间和舆论力量
D.某地方政府为治理公车私用顽症,特聘多名义务监督员,并配有数码相机。监督员可随时抓拍发现的疑车并将照片发送到相关网络,被拍者须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无影灯效应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把某问题的不完全或缺点部分减到最低限度,甚至消失,最终解决问题”,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无影灯效应的目的是使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A项,采取一系列措施杜绝医生吃医药回扣的问题,是为了使问题得到解决,符合定义。
B项,采取一系列措施形成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文明的有效机制,是为了使问题得到解决,符合定义。
C项,只是对中国网民情况的介绍,没有体现问题,不符合定义。
D项,采取措施治理公车私用顽疾,是为了使问题得到解决,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通过诸多要素互相作用;
②把某问题的不完全或缺点部分减到最低限度,甚至消失,并最终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通过加大采购监督力度、开设患者热线、公布举报电话等“诸多要素的互相作用”,把杜绝医药回扣问题“减到最低限度,甚至消失”,符合定义;
B项:通过集中民众智慧、成立监督委员会和环保组织等“诸多要素的互相作用”,将利于绿色生态文明的问题“减到最低限度,甚至消失”,符合定义;
C项:该项未体现出任何“问题”,不能明确的体现出“把某问题的不完全或缺点部分减到最低限度,甚至消失,并最终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好解决”,不符合定义;
D项:通过特聘监督员、配相机抓拍、发送到网络、被拍者需解释等“诸多要素的互相作用”,将公车私用问题“减到最低限度,甚至消失”,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关键词。
诸多要素相互作用、整体性机制、不完全或缺点部分减到最低程度、甚至消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第二步:逐一验证选项关键词。
A项:回扣、看病贵体现了“缺点”,加大监督力度、开设热线、公布举报电话等措施体现了“诸多要素相互作用”、“整体性机制”;
B项:发展绿色生态文明体现了现有环境状况不佳的“缺点”,集中智慧、成立监督委员会和环境保护组织等体现了“诸多要素相互作用”、“整体性机制”;
C项:并没有体现出缺点、问题得到解决。文字只是对中国网民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没有提出问题。本选项为正确答案;
D项:公车私用体现了“缺点”,监督员、抓拍、网络、解释等反映了“诸多要素相互作用”、“整体性机制”。
虽然ABC三项都没有体现出“问题最终解决”,但是相比较C项,AB更符合定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1.①草原上大量的事例已经证明这些帝国都是昙花一现
②这些民族在历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③这种压力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地区历史的发展
④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大都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
⑤他们的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向东、向西流动时,对中国、波斯、印度和欧洲所产生的压力
⑥他们的历史重要性主要不在于他们所建立的帝国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⑥⑤③②
B.①⑥⑤③④②
C.④②⑥①⑤③
D.④①⑥⑤②③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6个句子并观察选项,可根据首句特征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可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逻辑关系确定分句间顺序。①中出现了指示词“这些”,说明其前面应存在该词所指向的内容,故①用作文段首句不合适,排除A、B;观察题干,选项②、④都包含“民族”一词,由“这些”可知,两者具有顺承关系,且②应紧接在④之后,排除D。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首句是①和④,①中出现了“这样的帝国”,代词在句内无指代对象,不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④主要讲述的是“游牧民族”,①主要讲述的是“这些帝国”,②主要讲述的是“这些民族”,根据话题一致原则,④后应接②。答案锁定C选项。
第三步,验证选项。⑥讲述“所建立的帝国”,后接①“这样的帝国都是昙花一现”,符合话题一致;⑤③均讲述“压力”,亦符合话题一致。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由选项入手,①、④句中,根据首尾句原则,①中出现代词“这些”,不适合做首句,由此确定首句为④,排除A、B两项。根据内容一致原则,④句中的主语是游牧民族,②句中的主语是这些民族,两者衔接的更加自然。
故正确答案为C。22.市场经济中,(
)作为最基本的投入要素,其价格是整个价格体系的核心。
A.技术
B.劳动力
C.生产资料
D.信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体制和制度知识。
第二步,市场经济中,投入要素即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四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这些生产要素进行市场交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而劳动力居于首要地位,并且是唯一活的、能动的要素,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价格成为整个价格体系的核心。
因此,选择B选项。
23.火星上是否有生物存在?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争论不休,也曾引起________。美国和前苏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行长期探测,美国先后向火星发射了系列探测器,前苏联也发射过相应的探测器。他们对火星上有巨石人面像、金字塔等类似城市遗迹先是________,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向公众披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轰动
秘而不宣
B.争议
不置可否
C.质疑
各执一端
D.反响
视而不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他们对火星上……先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向公众披露”可知,该空应与“向公众披露”相反。A项“秘而不宣”指守住秘密,不肯宣布,符合语境。B项“不置可否”指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C项“各执一端”指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D项“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三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和D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引起轰动”为常见搭配,且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可由“争论不休”判断填入词语含义,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填入词语是“科学家们争论不休”的结果,“争议”“质疑”仍然是在争论,排除B、C。
第二空,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向公众披露”相对,在此之前应是处于保密状态。“秘而不宣”意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秘而不宣”符合句意,排除D。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根据文段“先是……后期才……”可知,横线处与“披露”语义相反,“披露”指发表、公布,A项“秘而不宣”指保守秘密,不肯宣布,符合文意,锁定。
B项“不置可否”指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C项“各执一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D项“视而不见”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均与“披露”语义不相反,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引起“轰动”,搭配恰当,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无24.畅通:拥堵
A.结实:松散
B.详尽:简略
C.踏实:忧虑
D.男性:女性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畅通”是指道路畅行、可以顺利通过;“拥堵”是指道路狭窄造成拥挤,二者为反义词。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A项:“结实”是指强健牢固的意思;“松散”是指排列不紧密,二者不属于反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详尽”是指内容全面、无遗漏;“简略”是指内容简单、不详细,二者为反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C项:“踏实”是指切实、不浮躁;“忧虑”是指思虑、忧愁、担心,二者不属于反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男性”和“女性”属于反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
“畅通”和“拥堵”都是形容词,“详尽”和“简略”也都是形容词,而“男性”和“女性”是名词,所以B项跟题干的逻辑关系更为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25.2017年11月1日,(
)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我国首座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的城市。
A.成都
B.长沙
C.杭州
D.厦门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日凌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宣布,长沙市正式加入2017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的城市。B项正确,因此当选。AC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26.下列关于神舟十一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于2016年10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B.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C.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D.飞行乘组由两名航天员组成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神舟十一号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而非天宫一号。C项说法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神舟十一号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截至2019年底,神舟十一号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神舟十一号飞船航天员由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组成。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27.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从法律上可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所谓要约,是指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向另方发出的缔结合同的提议。(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故表述正确。28.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①当我们不爱的时候,假装爱,是一件痛苦而倒霉的事情
②假如别人不曾识破,那就更惨
③你骗了别人的钱,可以退赔,你骗了别人的爱,就成了无赦的罪人
④爱怕撒谎
⑤除非你已良心丧尽,否则便要承诺爱的假象,那心灵深处的绞杀,永无宁日
⑥假如别人识破,我们就成了虚伪的坏蛋
A.①④②⑤⑥③
B.④①⑥③②⑤
C.④①⑤③②⑥
D.①⑤④⑥③②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①句④句进行对比,④句引出“爱怕撒谎”的观点,①句是对④句的解释,A项和D项排除。
第二步,比较B项和C项。②句⑥句都是假设,⑥句谈别人识破,成了坏蛋,②句提及别人不曾识破,更惨,②句中有“更”强调程度重,所以,⑥句在②句前,C项排除。答案锁定B选项。
第三步,验证B项。语义连贯通顺。
因此,选择B选项。
29.《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自用工之日起(
)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十五天
B.一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合同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因此,选择B选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30.中国人喝酒喜欢“划拳”,规则是:两人同时出一只手中手指头0到5中的任何几个,猜中两人的指头数之和者获胜。若要对方喝酒,那么猜几获胜的概率最高?(
)
A.0
B.5
C.6
D.10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每个人有0到5共6种选择,则两个人划拳,共有种情况。
A项:要想两人数字和为0,满足条件的情况仅有(0,0),1种情况,;
B项:要想两人数字和为5,满足条件的情况有(0,5)、(5,0)、(1,4)、(4,1)、(2,3)、(3,2),共6种情况,;
C项:要想两人数字和为6,满足条件的情况有(1,5)、(5,1)、(2,4)、(4,2)、(3,3),共5种情况,;
D项:要想两人数字和为10,满足条件的情况仅有(5,5),1种情况,。故猜5获胜概率最高。
故正确答案为B。31.甲盗窃了一辆摩托车,交给朋友乙帮忙销售,乙明知是甲盗窃的赃物,仍将摩托车卖给了不知情的丙。乙的行为(
)。
A.与甲构成共犯
B.不构成犯罪
C.独立构成犯罪
D.与丙构成共犯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B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乙明知是甲盗窃来的赃物仍代为销售,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甲不再成立该罪,属于事后不可罚行为。
D项错误,在本题中,丙是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不构成犯罪。
故正确答案为C。32.5,13,25,41(
)
A.57
B.59
C.61
D.63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数列无明显特征,优先考虑做差。做差后得到新数列:8、12、16、(),为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括号内应为。故。
故正确答案为C。
33.下列哪组不属于夺命“急症”?
A.肺栓塞、哮喘
B.冠心病、毒品过量
C.脑出血、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D.阑尾炎、腹膜炎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可用采用常理法。哮喘、冠心病、脑出血是大家熟知的急症,显然可以排除A、B、C。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不属于夺命“急症”。A、B、C三项中的疾病都是夺命疾病。故本题选D。34.①警察局里顿时鸦雀无声
②三位女士为芝麻大的一点事闹到了警察局
③面对三位女士,警察局长没有任何办法
④三位女士都抢着说话,谁也不肯让着谁
⑤警官约翰喊道:“请年纪最大的一位”
将以上五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①
D.②④③⑤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句未交代鸦雀无声的“原因”,不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和B项。②句提及事情发生的“起因”,可以做首句。
第二步,判断②句后边是③句还是④句。④句“谁也不肯让谁”是③句“局长没有办法”的原因,故④在③之前,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35.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第一次参加文娱晚会的有26人,第二次参加文娱晚会的有24人。若两次文娱晚会中都没有参加的学生有4人,则两次都参加文娱晚会的有(
)人。
A.22
B.18
C.30
D.20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可得到:,解得都参加的人数为22人。
故正确答案为A。36.由于业务量增加,某服务中心计划增加登记、咨询、报送、投诉和综合5个业务窗口,拟安排的5名工作人员所熟悉的业务各有不同:小丽作为新人,只熟悉登记业务;小马熟悉登记和咨询业务;小高熟悉报送和投诉业务;老王除了综合和投诉,其他业务都很熟悉;老董所有业务都很精通。最终,5名工作人员被分别安排到5个窗口负责各自熟悉的业务。
关于人员安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董不负责综合业务窗口
B.小高负责报送业务窗口
C.小马不负责咨询业务窗口
D.老王负责报送业务窗口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涉及五个业务和五个工作人员,并给出多个条件,要求我们推出这两类元素之间的正确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列表进行解题。题干信息可整理为:①小丽只熟悉登记业务;②小马熟悉登记和咨询业务;③小高熟悉报送和投诉业务;④老王熟悉登记、咨询和报送业务;⑤老董熟悉所有业务。
根据题干信息,可得5人所熟悉的业务窗口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只有老董熟悉综合业务,所以老董负责综合业务窗口。由于小丽只熟悉登记业务,所以小丽负责登记业务窗口。结合小马的情况可知,小马负责咨询业务窗口。根据老王的情况,以及登记、咨询均已有人负责可知,老王负责报送业务窗口。结合小高的情况可知,小高负责投诉业务窗口。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整理题干信息如下:
(1)小丽只负责登记业务
(2)小马负责登记或咨询业务
(3)小高负责报送或者投诉业务
(4)老王不负责综合和投诉
(5)老董所有业务都很精通
根据题干填入确定信息如下:
此时综合窗口只能老董负责,排除A项;又因5个业务窗口,安排的5名工作人员所熟悉的业务各有不同,即一人一个窗口,所以老董再不负责其他窗口,此时投诉窗口也已经有四个“×”,故只能小高负责投诉窗口,排除B项。此时报送窗口也已经有四个“×”,故只能老王负责报送窗口,D项说法正确,当选。又因为老王不负责其他窗口,此时咨询窗口也已经有四个“×”,故只能小马负责咨询窗口,排除C项,且小马不负责其他窗口,填入:
故正确答案为D。37.与大多数考古发掘不同,三星堆的青铜器太过________和令人费解,它们带着一种严肃、狞厉、神秘、具象的美,迅速进入大众视野,没人见过这些东西,也没人解释得清。出土器物成为人们假想的________,相关假说与推测铺天盖地袭来,将原本就________的考古难题包裹得更加充满戏剧性。
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特
母本
扑朔迷离
B.突出
动力
波谲云诡
C.耀眼
雏形
不可思议
D.醒目
源泉
引人入胜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填入词语修饰“考古难题”。A项“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C项“不可思议”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A项和C项符合语境。B项“波诡云谲”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D项“引人入胜”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B项和D项均与“考古难题”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填入词语修饰“青铜器”的特点,通过“和”与“令人费解”构成并列关系,语义和感情色彩与其相近。A项“独特”指特有的,特别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正因其“独一无二”,所以才“令人费解”,A项符合语境。C项“耀眼”指光线或色彩强烈,使人眼花,不符合语境,排除。答案锁定A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母本”指一类事物的起源,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文段出处:《最美三星堆:3000多年前的神秘青铜器从何而来?》
38.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发现的一种最古老的、自成体系的文字,可以说是现代汉字的老祖宗。甲骨文已相当_______,如果认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图形符号是汉字的雏形,那么在它们与甲骨文之间,应该还存在一个_______的环节。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规范关联
B.成熟过渡
C.优美补充
D.完善缓冲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文段前文交代甲骨文是最古老的、自成体系的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是形容这种自成体系的甲骨文。用“规范”“成熟”“完善”均可以,排除C项的“优美”。
第二空,前文提示信息,在它们与甲骨文“之间”,应该存在什么环节,既然是“之间”,应该为“过渡”环节,意思通顺合理。“缓冲”一般说有“缓冲作用”“缓冲地带”等,“关联”可以说两者之间有关联,但不能说有“关联”的环节,搭配不当,排除A、D两项。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文段“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图形符号是汉字的雏形”“甲骨文是自成体系的文字”可知,由“雏形”到“自成体系”中间还有一个发展的阶段,只有B项“过渡”可以体现这种“中间环节”的意思。A项“关联”仅指存在相关关系;C项“补充”指填补不足,两项均无法体现“中间环节”之意;D项“缓冲”指使冲突缓和,文段没有体现图形符号和甲骨文之间“有冲突需要缓和”,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B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由“自成体系”“现代汉字的老祖宗”可知,“甲骨文已相当成熟”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备选词语差异较大,重点分析文意,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分析文意并辨析第二空备选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由文段中将甲骨文形容为“汉字的老祖宗”且与“雏形”相对可知,这里说的不是甲骨文优不优美的问题,排除C。
第二空,“过渡”指事情或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关联”指互相连接,互有联系;“缓冲”指使冲突缓和。“过渡”适用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图形符号”经过某个环节进一步演变为“甲骨文”的过程。
故本题选A。39.某企业年会上为活跃气氛特设抽奖环节,按1∶3∶6的比例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率为20%。已知12人获得一等奖,则该企业共有员工(
)人。
A.300
B.400
C.500
D.600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基本概率。
第二步,12人获得一等奖,根据1∶3∶6的比例,则获奖的人数为120人。设总人数为x人,根据题意有=20%,解得x=600(人)。
因此,选择D选项。
40.左边为立方体的外表面,右边哪个立方体可以由它折成?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空间重构。将展开图的六个面标上号,如图:
A项正确,分别是面E、面H、面I。
B项:展开图中面E和面J是相对面,根据相对面不相邻的原则,B项错误;
C、D两项中均可以以面E上与小黑点相邻的点为起点,在展开图和选项中同时沿着顺时针画边,在展开图中第二条边与面F相邻,而在选项中第三条边与面F相邻,故C、D两项错误。
41.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两人共谋要给丙一点教训,在去丙家的路上,乙因为家中有急事而返回家中,甲仍然入室殴打丙
B.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枪走火乙中弹身亡
C.两辆汽车相撞后一同冲向路边压死行人
D.甲、乙合谋抢劫丙的录音机,甲先将丙打伤,乙趁机将录音机枪走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在去丙家的路上,乙因为家中有急事而返回家中,甲仍然入室殴打丙,说明只有甲一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不属于“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不符合定义;
B项:甲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说明丙并不知道枪中有子弹,不属于“共同故意犯罪”,不符合定义;
C项:两辆汽车相撞后一同冲向路边压死行人,是意外事故,不属于“共同故意犯罪”,不符合定义;
D项:甲、乙合谋抢劫丙的录音机,甲先将丙打伤,乙趁机将录音机枪走,属于“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42.下列与港珠澳大桥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跨海大桥
B.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伶仃洋区域内
C.将深圳特区与香港、澳门连接起来
D.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半刚性沉管隧道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第一长的跨海大桥。
B项正确,港珠澳大桥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
C项错误,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立交,与深圳特区无关。
D项正确,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半刚性结构沉管隧道,具有低水化热低收缩的沉管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从而使沉管混凝土不出现裂缝,并满足隧道120年内不漏水要求。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43.国民经济就如同一湾湖水,封得太严,________了各条通道,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导致鱼虾灭绝,失去生气;唯有广开渠道,让各类市场主体如源头活水一般不断地为国民经济注入生机和活力,才能水草丰美、鱼虾成群。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阻断
B.堵塞
C.割断
D.阻塞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封得太严,________了各条通道,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唯有广开渠道”可知,该空表达“广开”的反义,且是一种主动行为。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阻断”指由于阻止而中断进程或进展;B项“堵塞”作动词时,意为受到阻碍,使其不通畅,无法正常运转,常表被动,如“通道堵塞”;C项“割断”指截断,切断。三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阻塞”可指水流、交通等因被某物堵塞而不能通过,能体现人为的堵住渠道,让市场这一湾湖水缺乏源头活水,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44.投资人在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申请书上没有注明是以个人财产出资还是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的,应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八条,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根据上述规定,投资人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的,必须在设立申请书中注明,如果没有注明,视为以个人财产出资。
因此,本题错误。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45.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
B.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
C.美国,中国,俄罗斯,加拿大
D.加拿大,俄罗斯,中国,美国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
第二步,国土面积排名:
第一是俄罗斯,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由194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俄罗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7.7%;
第二是加拿大,国土面积为998万平方公里;
第三是中国,国土面积9634057平方公里,领海约300万平方公里;
第四是美国,国土面积9631420平方公里。
因此,选择A选项。
46.在高山相夹的谷底,有时能直观地看到地形对云的________:气流翻山越岭被抬升形成波动气流,在气流的波峰与波谷之前,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在一些情况下,大气温度和高度呈反比,处于波谷处的温度更高,达不到云________的温度,而波峰处的温度可以形成云,这样就形成了有云和无云条带反复交错的波状云天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塑造凝结
B.制造凝集
C.打造凝聚
D.创造凝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第一空,由“:”提示的解释说明关系和后文可知,文意为地形会影响云的形状。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与文意不符的B、C、D。第三步,验证第二空。
第一空,由“:”可知,其后内容是对横线处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由“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可知,文意是说地形对云的形状产生影响,横线处所填词语应含有影响的意思。“塑造”指通过培养、改造使人或事物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填入能形容地形对云的形状的影响。“制造”“创造”“打造”均强调使某事物从无到有,而云是本来就存在的,只是地形会影响云的形状,排除B、C、D。
验证第二空,“凝结”是物理学、气象学中指水汽凝为云的专用语,恰当。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有时能直观地看到地形对云的________”可知,文中要表达地形对云的作用,再结合冒号后“气流翻山越岭被抬升形成波动气流,在气流的波峰与波谷之前,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可知,地形因素作用于云,改变了云的形态。A项“塑造”指用泥土等可塑材料制成人、物形象,可体现这一作用,符合题意。B项“制造”指把原材料加工成适用的产品制作,或将原材料加工成器物。其一,地形对云的作用,非原材料的加工过程,其二,地形对云的作用也未体现最终加工成某种器物,只是改变了云的形态,排除B项。C项“打造”为制造、创造的意思。创造侧重由无到有的过程,云的形态本已有之,语义不符,排除C项。D项“创造”指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出或者造出来,侧重“新事物”的产生,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文段“波峰处的温度可以形成云”可知,处于波谷处的温度高,达不到云的形成温度。“凝结”指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后出现冒号提示解释类对应,根据“气流翻山越岭被抬升形成波动气流,在气流的波峰与波谷之前,云也随之上下扭曲”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地形对云的形状产生影响。A项“塑造”指通过培养、改造使人或事物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可体现“影响”之意,保留。B项“制造”、C项“打造”、D项“创造”均强调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文段中云已然存在,强调的是地形对云的形状产生影响,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A项“凝结”能体现水蒸气变成云的过程,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47.耍猴是旧社会传袭下来的一种陋习,是以牺牲动物尊严为代价博取街人一乐的低级趣味,同时也是非法行径,因为所耍之猴多属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既是保护动物就不允许利用其搞经营活动。耍猴者常靠鞭挞、吆喝等使猴子就范,做出各种与其习性不符的类人动作。这不仅对这些可怜动物的生理、心理造成巨大伤害,而且对围观者,特别是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对冷漠无情、以强凌弱等熟视无睹,甚至取乐助威,我们人类与猴子同属灵长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些人如此热衷于羞辱生命,调戏生灵,这恰恰与西方的一句箴言吻合了:“人类是唯一会脸红,也该脸红的动物。”
下列说法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耍猴者训练猴子的手段残忍
B.耍猴是对猴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C.观赏耍猴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D.观赏耍猴的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项,文段说到“耍猴者常靠鞭挞、吆喝等使猴子就范,做出各种与其习性不符的类人动作”,可见,耍猴者训练猴子的手段是很残忍的,符合文意,排除。
B
项,对应文段提到的耍猴对“这些可怜动物的生理、心理造成巨大伤害”的内容,符合文意,排除。
C项,对应文段提到的耍猴对“对围观者,特别是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对冷漠无情、以强凌弱等熟视无睹,甚至取乐助威”的内容,符合文意,排除。
D项,文段说的是“耍猴”是非法行径,而不是“观赏耍猴的人”,理解有误,当选。
此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出处】
《耍猴--是娱乐大众还是虐待动物?》48.崎岖对于(
),相当于(
)对于悲痛
A.平坦;心情
B.山路;沉痛
C.坦途;欢喜
D.坎坷;悲哀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崎岖指山路不平,平坦指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二者构成反义关系,悲痛是一种心情,二者构成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崎岖可以用来形容山路,沉痛与悲痛都是形容一种难过的心情,二者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崎岖指山路不平,为形容词,坦途指平坦的道路,为名词,二者不能构成反义关系,欢喜与悲痛构成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崎岖指山路不平,坎坷指地面高低不平,二者构成近义关系,悲哀与悲痛构成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49.“大众娱乐”这个标签并非贬义,恰恰相反,要想让消费者_______地为娱乐埋单,其实很是考验创作者的能力。艺术家们或许会对商业叙事作品的生产者们开发出的一整套完备的叙事模式_______,但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A.乐此不疲漠然置之
B.毫不犹豫不屑一顾
C.心甘情愿嗤之以鼻
D.趋之若鹜冷眼相对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表达消费者是自愿、主动的为娱乐埋单之意,A项“乐此不疲”、C项“心甘情愿”均符合文意。B项“毫不犹豫”形容人在处理事情上没有片刻迟疑,非常果断,文段并非强调消费者果断,而是强调消费者愿意去埋单,故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感情色彩偏消极,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转折关联词“但”可知,文段表达艺术家们看不起的叙事模式恰恰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故横线处表达看不起、轻视之意。C项“嗤之以鼻”指用鼻子轻蔑地吭气,表示瞧不起,符合文意,当选;A项“漠然置之”指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文段并非强调不理睬,而是强调轻视、看不起,故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音乐不是万能灵药,救不了你的坏故事》50.如果,那么M的个位数字为:(
)。
A.0
B.1
C.2
D.3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则,故M的个位数字为一定为0。
故正确答案为A。51.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A.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B.没有和国际接轨
C.执法力度不足以震慑日益猖獗的侵权和犯罪
D.与知识产权制度配套的制度尚不健全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知识。
第二步,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十几年以来,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毕竟我国建立的知识产权制度时间不长,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还十分薄弱,知识产权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知识产权的管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当前,我国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建设不适应知识产权工作发展需要。2.知识产权管理中的行政执法力度执法手段不适应知识产权工作发展需要。3.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不适应知识产权工作发展需要。4.企事业单位对知识产权管理不重视。5.专利、商标审查能力仍不适应知识产权工作发展需要。
因此,选择B选项。52.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选择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没有明显数量特征,考虑属性类曲直性。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通过观察发现,图一到图五都是全曲线图形,所以问号处应选择一个全曲线图形,B、C、D选项都是由直线和曲线共同构成的图形,排除;只有A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53.下列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有(
)。
A.老马识途
B.母鸡哺育雏鸡
C.黑猩猩钓取白蚁
D.蜜蜂采蜜参考答案:A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A项正确,老马识途是后天学习的行为,马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不识途的,当马经过反复的走这条路的时候,就潜移默化地将这条路记住了,所以老马识途是后面努力学习的结果。
B项错误,母鸡“哺育”小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C项正确,刚出生的黑猩猩不会钓取白蚁,幼年黑猩猩会模仿成年黑猩猩钓取白蚁,这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D项错误,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看属于取食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不需要后天学习。
故正确答案为AC。54.用手推车将两箱货物A和B拉到仓库存储,途中要经过一段斜坡(如图所示)。已知货物A和B的质量均为m,斜坡的坡度为30°。当手推车匀速经过斜坡时,货物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货物B所受的合外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B.货物B对货物A的作用力大小为0.5mg
C.货物A所受的摩擦力比货物B所受的摩擦力大
D.手推车对货物A的支持力等于对货物B的支持力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项,由于货物B处于静止状态,故所受的合外力为0,那么方向不可能沿斜面向上,错误。
通过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与B受到的摩擦力均可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大小相等,由于A与B质量相同,且在同一斜坡上,故二者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也大小相等,所以物体A与B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此时A与B之间无相互作用力,B、C两项错误。
D项,通过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与B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的大小相等,由于A与B质量相同,且在同一斜坡上,故二者的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的大小相等,所以物体A与B受到的支持力相等,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55.研究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发现:现代人心理烦躁的原因可能是对生活节奏较快感到疲倦或不适应,也可能是多数人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带来的副作用,还有可能是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的心理负担过重。烦躁心理使社会秩序呈现不良形态,甚至传染他人引起情绪低落。
以上分析说明:
A.现代人心理烦躁可对社会产生影响
B.和谐社会不会引起现代人心理烦躁
C.人际关系是决定现代现代人心理是否烦躁的重要原因
D.加强身体锻炼,增强适应能力有助于减少现代人心理烦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援引研究人员的观点,指出现代人心理烦躁的三种可能的原因,尾句通过“使”得出结论,指出烦躁心理对社会秩序甚至他人有负面影响。综上,文段为“分—总”结构,主旨句是尾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和谐社会与心里烦躁的关系。C项: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人际关系是决定心理是否烦躁的重要原因。D项:过度引申,文段未提及身体锻炼与心里烦躁的关系。
56.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很明显,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有的分子拥有别的结构,也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并拥有很强的导热性
B.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它的分子中包含了大量的原子
C.有的物质导热性很强,但是其分子不具备Y结构
D.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其分子具备类似的结构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论点为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的必要条件。可以将题干结论转化为假言命题,要削弱该结论,只需使这一假言命题为假即可。题干结论: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物质具有导热性的必要条件。将其转化为假言命题:物质具有导热性→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该命题在前件为真、后件为假时为假。
A项,认可了“包含原子”与“导热性”之间的联系,对题干结论有一定加强作用。
B项,指出存在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此时题干命题仍为真,无法削弱结论。
C项,题干论据中指出X分子具备Y结构,可以串联起大量原子,则分子不具有Y结构就无法串联起大量原子,因此该项肯定了题干命题的前件,否定了题干命题的后件,此时题干命题为假,能够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存在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此时题干命题仍为真,无法削弱结论。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论点可翻译为:“导热性强→分子内含有大量原子”。根据鲁宾逊定律:“A→B”等价于“¬A或B”,所以本题论点等价于:或者不具有极强导热性,或者包含大量原子。
论据: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这句话可翻译为:“X分子→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并且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该选项可以翻译为:大量原子且导热性强,论点为“或关系”,根据其性质“一真则真”,可知论点成立,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论据。该选项可以翻译为:导热性不强且包含大量原子,论点为“或关系”,根据其性质“一真则真”,可知论点成立,具有加强作用。
C项:削弱论点。该选项可以翻译为:导热性强且不具备Y结构,论点的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