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相较于《GB/T 17167-199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 适用范围扩大:新标准将适用对象从“企业”扩展到更广泛的“用能单位”,不仅包括了工业企业,还涵盖了商业、服务业、行政机关等各类用能主体,提高了标准的普遍适用性。

  2. 强制性与推荐性的转变:原标准为推荐性标准(GB/T),而新标准变更为强制性标准(GB),意味着其规定成为了用能单位必须遵守的要求,增强了规范的法律效力和执行力度。

  3. 内容更新与细化:新标准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分类、配备原则、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例如,明确了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要求,根据不同能源种类和用能情况给出了具体的配备指导,以及增加了对能源数据管理、计量体系建立与运行维护的具体要求。

  4. 节能减排导向:考虑到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需求,新标准强调了能源计量在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作用,要求用能单位通过完善能源计量管理来支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5. 技术进步的反映:鉴于近十年来能源计量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标准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自动化、智能化计量手段,鼓励采用先进的计量技术和设备,提升能源计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6. 管理体系的健全:新标准对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更加系统化的要求,强调了持续改进和定期审核的重要性,以确保能源计量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7. 法律责任明确:作为强制性标准,GB 17167-2006 明确了不合规的法律后果,增强了标准执行的约束力,促使用能单位更加重视能源计量工作的合规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6-06-02 颁布
  • 2007-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_第1页
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_第2页
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CS27.010F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167—2006代替GB/T17167—199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eneralprincipleforequippingandmanagingoftheemeasuringinstrumentofenergyinorganizationofenergyusing2006-06-02发布2007-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7167—2006本标准的4.3.2、4.3.3、4.3.4、4.3.5、4.3.8是强制性条款,其余是推荐性条款本标准代替GB/T17167—1997《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本标准与GB/T17167—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增加了非工业企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要求:对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进行了调整;-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进行了调整。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交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湖南省节能监测中心、中国计量协会治金分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万路、王顺安、何相助、贾力、李爱仙、辛定国、叶元乔、康治清。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规范性引用文件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6422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8603—2001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能源计量器具:measuringinstrumentofenergy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equippingrateofenergymeasuringinstrument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需要量的百分数。住: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是指为测量全部能源量值所需配备的计量器具数量。3.3次级用能单位sub-organizationofenergyusing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能能源计量器具配备41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本标准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能源计量范围: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a)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b)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C)用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e用能单位、次级用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