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研究某植物的光合特性,研究人员测定了植物A在光、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植物A细胞中所合成的ATP均能用于CO2的固定和还原合成有机物B.在黑暗条件下,植物A与一般植物不同,暗期植物对CO2吸收总量始终大于零C.在有光条件下,植物A与一般植物相同,细胞吸收的CO2被固定为三碳化合物D.若植物A中酸性物质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推测CO2能够在暗期转化为酸性物质储存起来,在光期释放出来参考答案:A【分析】分析题图,黑暗中,植物A仍然从外界吸收CO2,可推测其在黑暗中积累CO2用于光合作用。【详解】A.在无光的条件下,植物A细胞中所合成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不能用于CO2的固定和还原合成有机物,A错误。B.由图知,在黑暗条件下,植物A与一般植物不同,暗期植物对CO2吸收总量始终大于零,B正确。C.在有光条件下,植物A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一般植物相同,细胞吸收的CO2被固定为三碳化合物,C正确。D.据题意可知若植物A中酸性物质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推测CO2能够在暗期转化为酸性物质储存起来,在光期释放出来,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2.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兄弟的身高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0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0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同一株水毛茛,空气中和水中的叶形态不同是由不同基因型决定的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参考答案:C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两兄弟的身高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A正确;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为ii,其子代都是O型血(ii),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B正确;同一株水毛茛,空气中和水中的叶形态不同是由不同的环境导致的,两种叶的基因型是相同的,C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D正确。3.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参考答案:C4.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B.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葡萄糖C.细胞中的核酸都是遗传物质D.原核细胞中不含磷脂和固醇参考答案:AA.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器膜含磷脂和蛋白质,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包括中心粒和核糖体,中心粒含微管蛋白、中心体蛋白等,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构成,所以任何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A正确;B.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而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B错误;C.细胞中的核酸包括DNA和RNA,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D.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组成成分中含有磷脂和固醇,D错误;答案选A。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但最终有[H]的积累C.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D.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不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参考答案:D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心肌呈固态是因为结合水含量较自由水更高B.晒干的种子几乎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其原因主要是细胞中没有自由水C.血浆中的水分全都是自由水,没有结合水D.衰老细胞中的水分仍超过鲜重的50%参考答案:D7.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D.方法二中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项对,方法一得到的重组类型占1-5/8=3/8,纯合子占1/2×1/2=1/4;B项错,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比例为1,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1/4;C项错,方法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二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项错,方法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纯合二倍体,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考点:本题考查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过程。8.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组数目相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不同,染色单体数目不同,核DNA分子数目不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染色体组数目均不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参考答案:C9.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的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的基因型比为1:2:1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参考答案:B【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解答】解:A、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D错误.故选:B10.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儿和一个表现正常的儿子.若这个表现正常的儿子与一个患有该遗传病的女子结婚,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A.1/4 B.1/16 C.1/3 D.1/2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女儿和一个正常儿子,由“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正常夫妇都是杂合体,基因型都为Aa;患病女儿的基因型为aa,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正常夫妇的基因型都为Aa,所以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比例为1:2.因此,这个表型正常的儿子与一个患有该遗传病的女子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故选:C.11.甲学者将HIV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A、B、C三种化合物,乙学者将组成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B、D三种化合物。你认为C、D两种化合物分别指的是()A.尿嘧啶、胸腺嘧啶

B.胸腺嘧啶、尿嘧啶

C.核糖、脱氧核糖

D.尿嘧啶、腺嘌呤参考答案:C12.右下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参考答案:C13.用亚硝基化合物处理萌发的种子,发现某基因上一个腺嘌呤(A)经脱氨基变成了次黄嘌呤(I),I不能再与T配对,但能与C配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基因突变属于人工诱变,碱基对被替换B.连续复制两次后,含原基因的DNA分子占1/4C.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因D.突变性状对该生物的生存是否有害,取决于能否适应环境参考答案:B【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基因突变包括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人工诱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因A变为I后,I不能与T配对,故突变后的DNA分子中A﹣T碱基对被替换.因只一条链上一个碱基发生改变,故突变后的DNA分子连续两次复制后,有1/2的DNA分子仍含原基因.基因突变产生其等位基因,突变的性状有害还是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解答】解:A、据题意可知:用亚硝基化合物处理萌发的种子,发现某基因上一个腺嘌呤(A)经脱氨基变成了次黄嘌呤(I),这属于人工诱变,碱基对被替换,A正确;B、因只一条链上一个碱基发生改变,故突变后的DNA分子连续两次复制后,有1/2的DNA分子仍含原基因.B错误;C、基因突变是有范围的,基因突变产生其等位基因,C正确;D、突变的性状有害还是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DNA的结构、复制以及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4.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选用醋酸洋红溶液属于碱性染料B.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可观察到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在细胞中央D.可观察到后期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包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参考答案:D【分析】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应该选择分裂旺盛的部位进行实验。该实验中解离液处理后细胞死亡,故一个细胞不能观察到连续分裂的过程。【详解】可以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溶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A正确;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在细胞中央,C正确;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不含有两条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D。15.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形态相同的个体群集能降低被捕食的风险”。为探究此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项圈相当于该草原上的雌鹿B.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雌鹿和雄鹿C.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均相同D.若丙组平均时间大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参考答案:C16.下列有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B.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C.在细胞生命历程中,溶酶体参与细胞凋亡过程D.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参考答案:C纤维素蛋白是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不是纤维素,A错误;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而性激素固醇类,B错误;在细胞生命历程中,溶酶体参与细胞凋亡过程,C正确;中心体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错误。17.在一群羽毛为蓝色的鸟中,偶然发现一只灰红色羽的雌鸟,欲探究该种鸟羽毛眼色的遗传方式,实验设计如下,用该灰红色羽雌鸟与蓝色羽雄鸟交配.(1)若F1的性状表现为灰红色羽:蓝色羽=1:1,且雌鸟、雄鸟个体中两种性状均有,则此突变基因位于是(常、Z、W)染色体上,亲本灰红色羽雌鸟的变异类型是

(显性、隐性)基因突变.(2)若F1的性状表现为灰红色羽雄鸟:蓝色羽雌鸟=1:1,则此突变基因位于是(常、Z、W)染色体上,亲本灰红色羽雌鸟的变异类型是

(显性、隐性)基因突变.此条件下,

(能,不能)通过杂交实验判断突变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上是否含有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原因是

.(3)若F1的性状表现为灰红色羽雌鸟:蓝色羽雄鸟=1:1,则此突变基因位于是(常、Z、W)染色体上,亲本灰红色羽雌鸟的变异类型是(显性、隐性)基因突变.参考答案:(1)常

显性

(2)Z

显性

不能

由于该变异是Z染色体显性突变,W染色体上不管是否含有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均表现为隐性性状(3)W

显性

【考点】伴性遗传.【分析】已知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即ZZ表现为雄性,ZW表现为雌性.如果控制羽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无关;如果控制羽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解答】解:(1)若F1的性状表现为灰红色羽:蓝色羽=1:1,且雌鸟、雄鸟个体中两种性状均有,即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无关联,则此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又由于羽毛为蓝色雄鸟为纯合子,而与突变体灰红色羽雌鸟杂交后,后代仍有灰红色羽,说明蓝色为隐性纯合子,因此亲本灰红色羽雌鸟的变异类型是显性基因突变.若F1的性状表现为灰红色羽雄鸟:蓝色羽雌鸟=1:1,即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联,并且雌雄鸟中均出现该性状,说明此突变基因位于是Z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雄鸟为杂合子,因此亲本灰红色羽雌鸟的变异类型是显性基因突变.由于该变异是Z染色体显性突变,W染色体上不管是否含有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均表现为隐性性状,因此此条件下,不能通过杂交实验判断突变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上是否含有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若F1的性状表现为灰红色羽雌鸟:蓝色羽雄鸟=1:1,即只有雌鸟中会出现灰红色羽,说明此突变基因位于是W染色体上,亲本灰红色羽雌鸟的变异类型是显性基因突变.【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各种表现型的相应的基因型,进而再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1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有叶绿体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C.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有细胞核

D.能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一定有内质网参考答案:C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叶绿体;硝化细菌等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无线粒体;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原核生物无内质网,但也可以合成蛋白质。19.如表格是某同学对光合细菌和人体肝细胞比对情况,其中“●”表示“有”,而“○”表示“无”.根据所学知识,该表格中正误情况是()

核膜染色体(质)光合色素核糖体液泡溶酶体光合细菌○●●○○●肝细胞●●○●○●

A.光合细菌栏有3处错误,肝细胞栏有0处错误B.光合细菌栏有2处错误,肝细胞栏有2处错误C.光合细菌栏有2处错误,肝细胞栏有0处错误D.光合细菌栏有3处错误,肝细胞栏有1处错误参考答案:A【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解答】解:(1)光合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核膜、染色质、液泡和溶酶体均没有,但含有光合色素和核糖体,即光合细菌栏有3处错误;(2)肝细胞为结构完整的动物细胞,其细胞有核膜、染色质、核糖体和溶酶体,但不含光合色素和液泡,即肝细胞栏有0处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光合细菌属于原核细胞,肝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0.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C.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TP中D.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参考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答案解析】C酶的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极少数的酶的本质是RNA,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A错误;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也可以使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不论蛋白质是否完全水解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都会呈现紫色反应,所以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酶的催化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B错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来的能力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少部分转移到ATP中,C正确;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D错误。21.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A.无法继续合成B.可以进入高尔基体C.可能被加工成熟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参考答案:D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孔雀开屏和蜜蜂舞蹈都属于动物行为信息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是单向的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D.花香引蝶、警犬嗅寻毒品,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参考答案:B【考点】G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答】解:A、孔雀开屏和蜜蜂舞蹈都属于动物行为信息,A正确;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错误;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开花授温度的影响,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C正确;D、花香引蝶、警犬嗅寻毒品,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D正确.故选:B.23.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人口是使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B.温室效应改变全球降雨格局,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变湿润C.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等都能引起水体污染D.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因此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参考答案:B控制人口就是使增长率为零,即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A正确;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增温,会使干旱的地方更干,湿润的地方更湿,所以会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变得更干燥,B错误;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等都能引起水体污染,C正确;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D正确。2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①能自主复制

②不能自主复制

③结构很小

④蛋白质

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⑦能“友好”地“借居”A.①③⑤⑦

B.①④⑥C.①③⑥⑦

D.②③⑥⑦参考答案:C解析:质粒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的DNA分子,它能“友好”地“借居”在宿主细胞中。25.科学家发现,细胞可以转化成一种侵入性、液体状的状态,以随时在身体的狭窄通道内移动。这种转化是由化学信号——溶血磷脂酸(LPA,一种磷脂)触发的。目前,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通过阻断LPA信号,停止胚胎细胞的运动,而这一类似机制或许能在癌细胞侵袭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下列有关癌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是因为相关基因发生了重组B.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C.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比较旺盛D.溶血磷脂酸进出癌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参考答案:A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选项A错误。癌细胞易扩散的原因是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选项B正确。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比较旺盛,选项C正确。溶血磷脂酸属于磷脂,其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选项D正确。26.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无效,尿中仍然含有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①肾小管、集合管病变,对葡萄糖重吸收功能下降②接受胰岛素刺激的受体细胞功能异常③胰岛B细胞受损④胰岛A细胞受损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答案:B27.如图为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C.⑤内存在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参考答案:C28.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情况所得到的F2基因型结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配子YRYryRyrYR12

YyRrYr

3

yR

4yr

yyrrA.表中Y、y和R、r基因的遗传信息不同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C.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6/16或10/16D.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参考答案:D29.右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如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氨基丁酸和1molCO2)。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A.曲线1表示的是谷氨酸的浓度变化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0分钟时完全分解

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参考答案:C30.题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参考答案:B【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数量变化.分析题图曲线可知,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点的种群增长率最大.【解答】解:A、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正确; B、“S”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在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最大,超过该点增长率下降,因此a~b段种群的增长率下降,B错误;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正确; D、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既能使植物等生产者被啃食的较少,又可以保持该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对种群“S”增长曲线的分析,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分析题图曲线,找出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曲线是解题的关键. 31.下列哪一项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是相同的?

A.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B.酒精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C.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观察叶绿体”中的作用D.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参考答案:答案:A32.16.在南极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按能量传递规律,若虎鲸靠吃海豹来增加1Kg体重,最多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

)A.

1Kg

B.

10Kg

C.

125Kg

D.

1000Kg参考答案:D33.在a、b、c、d四种不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图。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参考答案:C34.实验室里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于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有

)A.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C.丙可能是死细胞

D.甲可能取自于茎参考答案:A35.玉米叶肉细胞中DNA的载体是 A、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C、染色体、中心体、核糖体

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参考答案:D36.硝化作用是指将氨转变成硝酸盐,反硝化作用是指

A.将氨转变成分子氮

B.将氨转变成亚硝酸盐

C.将硝酸盐转变成分子氮

D.将亚硝酸盐转变成硝酸盐参考答案:C37.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

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B.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不一定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参考答案:B38.下图表示某湖泊中鲫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t3时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密度大约是t2时的一半B.与a点相比,b点时更适合对该鲫鱼种群进行捕捞C.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都是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D.t1~t3时间段内,鲫鱼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题图为种群数量的“S”型曲线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A点对应与K/2之前某点的增长速率,t2时刻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根据时间关系可知b点对应与K/2之后某点的增长速率,此时种群数量依然是增长状态,出生率大于死亡率。t3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达到相等的状态,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数量。【详解】A、t3时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密度达到了K值,t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一般认为此时种群数量为K/2,故t3时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密度大约是t2时的2倍,A错误;B、a点与b点时虽然种群的增长速率相同,但b点比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要大,所以b点比a点更适合对该鲫鱼种群进行捕捞,B正确;C、据分析可知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都是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C正确;D、t1~t3时间段内,尽管种群增长速率在下降但是鲫鱼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D正确。故选A。39.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可将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下和无光环境中进行实验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鉴定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D.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在于抑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参考答案:C40.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提取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提取植物芳香油都必须用蒸馏法②水蒸气蒸馏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③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④萃取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B.①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方法有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不同的原料应用不同的方法来提取,①错误;②水蒸气蒸馏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进而分离芳香油的方法,②正确;③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的方法,③正确;④萃取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获得芳香油的方法,④正确.【考点】提取芳香油.【分析】植物芳香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有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蒸馏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萃取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液中;不同的原料应用不同的方法来提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和耐储藏等优点。下图是“白菜——甘蓝”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他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上述过程中,实现①②过程常用的物质为。(2)过程③叫做_____

__技术,该过程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过程。若用化学法,所用化学试剂名称

,该过程中获得的融合细胞的基因型

(3)过程④是细胞壁的再生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

_____。(4)已知白菜细胞中含2M条染色体,甘蓝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则杂种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若对白菜和甘蓝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能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应含

条染色体。(5)通常情况下,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是不能成功的,原因是

。若使有性杂交的后代可育,请写出培育的大致过程?其基因型分别是,属于倍体。(6)⑤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该过程先诱导细胞分裂形成

,再由它分化形成杂种植物幼苗。(7)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的优点是

。参考答案:⑴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原生质体融合聚乙二醇(PEG)

AAaaBBBB、AaBBccDd、ccccDDdd

(3)高尔基体(4)2M+2N

M+N(5)存在生殖隔离

取白菜和甘蓝杂交所得的F1种子播种,待幼苗长出后,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

AABB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