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上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P74~75
教学目标:
1、经验主动探究、操作画圆等活动,理解圆的本质特征。
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相识圆心、半径并知道其作用。
3、培育学生的视察、操作、抽象、概括等实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圆的本质特征。
教具打算:
圆规、课件、三角尺
学具打算:
圆规、直尺、A4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丰富表象,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
1、寻宝嬉戏:
师:小胖得到一张纸条,珍宝藏在距离小胖3米远的地方。请你在这张纸上点上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小胖,这个珍宝在哪儿呢?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纸上1cm表示1m,请你表示出距离小胖3m远的珍宝可能所在的位置。
揭题: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们今日的学习,齐读课题。(板书:圆的相识)
2、对比相识:
师:图形不同他们的特点也不一样,所以确定他们大小所须要的数据也不一样,我们今日学习什么?圆的大小原委是谁确定的呢?
二、尝试画圆,揭示圆的本质特征。
1、相识圆心,半径
师:请你在空白纸上,画出3个圆,可以同样大,也可以画3个大小不一,边画边体会,圆的大小有谁确定?
师:要画出大小一样的圆,有什么窍门,怎么样保证画出的圆的大小完全相同?
(能不能说得更详细一点)
师:只要保证圆规两脚的距离不变,画出的圆大小就一样的,同意吗?
师:要想画出大小不同的圆,有什么窍门?
师:圆规开口的两个脚或者两个针尖的距离不一样。
师:这样看来,圆的大小是谁确定的呢?
师:圆规开口的大小确定圆的大小。
师:我们就以这个圆为例,针尖在这里,圆规两脚的距离,指的是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书空)
师:你能用一条线段把他表示出来吗?(呈现作品
师:像这样,一端在圆的中心,一端在圆上的线段,数学中把他叫做什么?
师:中间这个点叫圆心,用字母0表示,连接圆心0与圆上某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
师:找到圆心O,标上半径r。
总结:现在看来,圆的大小是由半径确定的,半径越长,圆越大,半径越短,圆越小。
2、探究圆的有多数条,半径都相等
师:小组探讨,看看那个小组相识最深刻,方法最多元。
师:先解决第一问题,半径真有多数条吗?
师:圆的半径有多数条都相等,都相等吗?拿出理由啦,没有理由的都只能成为猜想。
师总结:得出结论了圆的半径有多数条,同一个圆里面半径都相等。
3、深化对比
真因为这样,200多年前,我们宏大的思想家墨子,说了“圆,一中同长也”
,一中指,同长呢?正因为一中同长,虽然有多数条半径,但只要几条就能知道圆的大小?
师:莫非以前的这些图形不是一中同长吗?
4、相识直径
师:在圆里面,除了半径能确定圆的大小,还有一条线段也能确定圆的大小,找一个圆画出心目中的直径。
展示作品:直径
师:是不是圆里面的随意画一条就是直径?怎样的线段是直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师:穿过圆心,两个端点在圆上。
半径有多数条,长度相等,猜猜直径有什么特点?
师:直径有多数条我们就不在探讨了,和我们刚才的半径多数条的想法差不多,那为什么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呢?除了测量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说明?
师:同一个圆里面,直径是半径的2倍。
想圆猜物。
师:那我就来点线索,当我线索出来的时候,第一独立思索,其次,同桌前后快速碰撞,猜一猜我带的是什么?
半径:15cm
师:细致视察这个钟面,你在这个钟面上,你找到圆了吗?他指完了,还有别的圆的,你可以接着补充?
师:哪根针转出的圆大?
说明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圆的大小和半径有关,既然圆的大小和半径有关。谁确定了圆的位置?
师:他在没有圆的地方,他发觉了3个动态的圆,这就是数学的洞察力。
直径:135cm
师:数据太大了,我再给点提示。
师:全球最大的摩天轮,知道在哪儿吗?伦敦眼,杨老师为了上好这节课,特地跑了一趟伦敦,拍了张照片我就回来了。话说那天去啊,杨老师和杨老师的挚友一起去的,他知道杨老师是数学老师,就给杨老师出了一道题,他说我们俩这次做摩天轮分开来坐,而且坐得越远越好,他蹭蹭蹭的爬上去了,你猜我在哪儿?
师:谁能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一下,我原委坐在那儿?
原来我在直径的那里,他在直径的那里。
师:当我们把这些线段连起来,圆里面发觉了很多的线段,细致发觉,哪条线段最长?(直径最长:原来小小的嬉戏里面,蕴含着朴实的道理,直径是一个圆里面最长的线段)
总结回顾
师:最终,千金难买回头看,距离小胖3米的珍宝为什么是圆呢?又真的是圆吗?
师:你能说说球和圆有什么区分?
学习到这儿,我们的数学课将要结束了,杨老师希望在座全部的同学都能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你会在生活中发觉更多的圆,了解更多圆的奇妙。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闭莆彰挥欣ê诺牧讲交旌显怂愕脑怂闼承颍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2比醚生经验探究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分。
3痹诩扑阒信嘌学生的计算实力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4绷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呢?学生视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
1苯淌Γ盒∶鳌⑿『旌托∏浚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须要多少钱呢?(文具盒每个7元)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老师板书:7+7+7=21(元)或7×3=21(元)
2崩罾鲜σ怖吹缴痰辏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须要多少钱呢?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毖生独立列式解答。
2币导学生汇报
老师板书: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老师:谁来说—说,他们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1:他们都是先算的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
学生2:他们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老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尝试练习
老师:你知道下面两题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同桌相互说一说。
老师:能正确算出答案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保接着播放课件)小青他们要为班上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作为奖品,付给售货员阿姨101元,应找回多少钱呢?
老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呢?
学生:先算出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共要多少钱。
老师:你知道怎么算买13个文具盒的钱吗?
学生:7×13
老师: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老师板书:101-7×13=101-91=9(元)老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老师:这两道题又该先算什么呢?说给同桌听一听。52+12×4110-117÷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老师:请同学们细致视察,这些算式里都有哪些运算?计算时是先算的什么?
学生:有加法、减法,也有乘法、除法。先算的乘法和除法,再算的加法和减法。老师:谁能小结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它的运算依次是怎样的?请同桌相互说说。指名学生说。
老师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5苯淌Γ合胍幌耄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依次是怎样的?735-43+21823×32÷8指名学生说说,然后计算出得数。
老师:像这样,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依次应当是怎样的呢?请同桌相互探讨探讨,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指名说说运算依次。小结假如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运用
1钡7页,练习一,第1题。先说说运算依次,再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钡7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集体探讨。
3钡7页,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的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凹凸和有效的教案有着不行分割的联系。下面要为大家共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你会喜爱!
一、教学内容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相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详细生活情境中理解和驾驭这两组数量关系。
[2.相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育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实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实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相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详细生活情境中理解和驾驭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育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实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实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例4)
(二)探究发觉
1、教学例4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觉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假如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假如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依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教学例5
出示例题,独立解答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师:说一说第(1)题中汽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怎样求路程?(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觉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假如求速度,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假如求时间,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依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三)巩固发散
教材P52-P53做一做,指名汇报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
总价÷数量=单价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相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并在详细生活情境中理解和驾驭这两组数量关系。相识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敏捷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角的计算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洁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2.在独立探究中驾驭角的加减计算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积累对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能进行简洁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洁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测量∠1的度数并说说你是怎样量角的?
2、今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角的计算。揭示课题:角的计算。
新课探究
探究一
已知∠1=45度,∠2=90度,求∠AOB=?
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书写格式。
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AOB的度数只要用∠1的度数加上∠2的度数。
练习:书P73/1练习
已知∠1=650,∠2=150,求∠AOB=?
已知∠3=∠1+∠2,∠1=180,∠2=730,求∠3=?
探究二
已知∠AOB=63度,∠1=30度,求∠2=?
(1)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2的度数只要用∠AOB的度数减去∠1的度数。
已知∠AOB=1520
已知∠AOB=1520,∠1=700,求:∠2=?
已知
已知∠3=∠1+∠2,∠3=800,∠2=500,求∠1=?
课内练习
1、练习一填空
(1)若∠AOB+600=平角,则∠AOB=()度;若周角-∠1=600,则∠1=()度。
(2)从12时10分到12时20分,分针转了()度。
2、练习二下面都是用两块三角板组成的角,算一算它们各是多少度?
3、练习三计算下列角的度数。
如下图,已知∠1=650,求∠2的度数。
如上右图,已知∠1=600,求∠2的度数。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进行简洁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角的计算
解:∠
解:∠AOB=∠1+∠2
=450+900
=1350
解:∠2=∠AOB-∠1
=630-300
=3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79、80页上的例2、例3,议一议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五第3~6题。
【教学目标】
1.以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为基础,自主迁移出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2.驾驭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学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培育学生迁移类推实力和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教具学具打算】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20×40=18×20=16×50=240×3=105×3=208×2=301×2=209×4=
学生可能有的用口算,有的用笔算,假如用笔算的可进行板演。
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那么中间、末尾有零的又该怎样计算呢?今日我们接着探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学生独立思索,解答,抽一个学生板演。
(2)汇报思索过程及结果,在视频展台上展出学生计算的竖式,可能有以下两种:240240×30000×307300730
7300
(3)探讨:这道题和我们前面探讨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有什么不同?以上两种算法哪种更简便?这道题为什么可以这样来计算?
学生探讨,老师赐予必要的指导,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进行探讨。假如学生探讨有困难,则可用以下的教学设计。
老师:其次个竖式把240和30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24乘3,另一部分是两个0,24×3和240×30的结果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老师:哪一个算式的乘积小?
学生:24×3
老师:算一算24×3的结果。
学生算出24×3=73。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73与7300相比,缩小了101倍,为了保持积的大小不变,我们把积扩大了101倍。
协作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如下板书:老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计算过程?
学生:略
老师:你认为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刚好巩固,算一算课堂活动的第2小题的前两小题:230×40,380×87。
2.教学例3。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题目。
(1)依据题意,学生列式:108×18。
(2)引导学生视察算式有什么特征?
学生:因数中间有0
(3)学生独立思索
计算,抽一学生板演。
老师巡察,重点围绕竖式的书写,从而归纳出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要点。
3.结合两个例题,小结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老师:在这两个题目中,王师傅每分行240m和列车平均每时行108km都叫做什么?
学生:速度
老师:30分和8时都叫做什么?
学生:时间
老师:要求路程,你发觉了怎样的数量关系?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点评:这个教学片段主要展示学生以已有的学问阅历为基础,自主迁移出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并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这个过程主要由“发觉、探究、小结”三个环节构成。这三个环节层层相扣,体现了学生探究新算法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4.课堂活动。
(1)怎样用竖式计算34×386?
学生按书中的程序计算完成后,通过两个竖式的对比,探讨得出: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时候,为了计算简便,我们更习惯于把位数多的因数写在上面。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的后面两个小题:65×408,207×20。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老师巡察指导。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4~6题。
(本案例由袁登维供应,由彭承志点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一、指导思想:
以《数课程标准》为指导,培育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的学习看法、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始终对行为习惯的培育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看法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不在家,平常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看法不端正,导致学习成果不志向,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及重视。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相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相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相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相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驾驭大数读写的方法,相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相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终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究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相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阅历。
5、其次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相识,平行线与垂线的相识,平角、周角的相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洁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详细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洁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漂亮图案。
7、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依据方向(随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相识了8个方向和简洁的路途等学问,这些学问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相识四周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洁的折线统计图。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相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能正确理解和区分“计数单位”和“数位”两个概念。
2.驾驭数位依次表,类推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了解数位的意义,利用数位依次表体会“位值”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经验较大计数单位的产生过程,感知位值制。
2.让学生经验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的过程,加深对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的相识。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和对国情的了解。
2.在认数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
重点难点
重点:相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驾驭数位依次表;能结合实例详细说出“位值”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理解和区分“计数单位”和“数位”这两个概念。
课前打算
老师打算PPT课件
学生打算计数器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1走进生活,走近大数
1.提问:同学们喜爱做嬉戏吗?请看大屏幕,看图猜一猜,这是我们祖国的哪些地方?(课件出示北京、西藏、四川、河南、新疆、黑龙江的情境图,学生依据图片绽开竞猜活动)
2.师:我们的祖国不仅风景美丽,而且人口众多,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
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师:这些数你们相识吗?能试着读一读吗?看到这些数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说一说,读一读)
活动2提出疑问,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结合我们已经学过的万以内数的相识,说下你想学习哪些有关大数的学问?有哪些感爱好的问题?
(学生自由说一说)
预设
生1:我想学习怎样读这些大数。
生2:大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生3:它们各是几位数?
生4: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生5:这些大数分别是由几个数字组成的?
2.导语:同学们想学习的有关大数的学问和感爱好的问题值得我们一起去探究,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亿以内数的相识”,去找寻答案吧!(板书课题)
操作指导
在这个板块中,要结合班级学生的详细状况进行引导,假如有的学生预习实力、学问迁移实力强,可以正确读出大数,老师要赐予充分的确定。假如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这些大数感到困难,那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学问,帮助他们完成学问的迁移。
板块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活动1
相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课件出示计数器。
出示探究提纲:
(1)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是多少?一百零一零一万一百零一零一万地数,10个一百零一零一万是多少?一千万一千万地数,10个一千万是多少?请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2)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分别是什么?
(3)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然后在小组内沟通,最终全班展示汇报探究成果。
预设
生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零一零一万,10个一百零一零一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2: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有百万、千万、亿……
生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活动2相识数位依次表,了解数级和数位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3页数位依次表,引导学生独立尝摸索究。
出示探究提纲:
(1)你看懂了什么?
(2)试着说下个级和万级分别包含哪些数位?每级有几个数位?
(3)说一说19612368这个数中每个数字分别在哪个数位上,各表示多少。
(4)什么是计数单位?什么是数位?
2.学生充分探究后小组沟通,集体汇报。
预设
生1:目前学到的数位依次表分三级:个级、万级、亿级。
生2: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每级都有四个数位。
生3:19612368中,前一个“1”在千万位上,表示1个千万。“9”在百万位上,表示9个百万。前一个“6”在十万位上,表示6个十万。后一个“1”在万位上,表示1个万。“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3”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后一个“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8”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
生4:个、十、百、千、万、十万……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根据肯定的依次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小结:数位是计数单位根据肯定的`依次排列时所占的位置,从低位起先每四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和亿级。一个大数中同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同。
操作指导
在板块二的教学中,运用多种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如计数器等模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赐予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机会,把思维表象与思维表达联系起来。
板块三课堂练习,巩固学问
1.完成教材4页“做一做”1题。
先让同学在小组内完成,再找同学汇报。
2.完成教材4页“做一做”2题。
(1)生独立填写数位依次表并回答问题。
(2)老师巡察指导,并抽取几名同学进行展示汇报,集体订正。
3.随意写一个亿以内的数,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
独立写数后同桌同学相互说数的组成,再找两桌同学汇报。
4.学问拓展。
师:打开教材看4页“你知道吗?”,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并在集体沟通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预设
生1:我知道了每秒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须要3年2个多月才能画完1亿个点。
生2:我知道了假如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生3:通过这些,我感受到一亿的确是个大数。
操作指导
在这个板块中,练习方式要敏捷多样,要求学生既要动手操作,又要动口表达;既可以独立完成,又可以与别人合作完成。每个学生在不同的练习方式中加深对学问的理解,同时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板块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师:说一说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谈学习收获。
预设
生1:我知道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生2:我学会了填亿以内的数位依次表。
生3:我懂得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各不相同,例如:百位上的7表示7个百,千万位上的7表示7个千万。
生4:我知道了我们的祖国不但风景美丽,而且人口众多。
2.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8页练习一1、2题。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相识
例1数位依次表
教学反思
1.结合详细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大数的概念,体会大数的意义,从而建立数感。大数常常出现在新闻、经济、科技等方面,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可学生对大数却缺乏体验。因此,在教学时,充分运用主题图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
2.借助动手操作理解数的意义。在万以上数的相识教学中,相识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揭示数位和数级的概念非常重要。通过拨珠数数帮助学生相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这些计数单位所占的数位,体会“位值”的意义。
3.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要遵循学一程,展一程,点一程的规律,当学生独立自学和小组沟通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敬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刚好、精确地进行点拨,使学习的过程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通过分类相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当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
第一关:精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
其次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顺当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特别好客,派了许多代表来迎接我们。(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
1、哟,它们长得很相像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分的,你们发觉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像,但事实上大大小小、形态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探讨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探讨,给三角形分类.谁情愿上来展示一下你的探讨成果?
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学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
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
三、实践应用
1、画三角形。选择你最喜爱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个直角
出示一个钝角
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填一填
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爱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探讨些什么?
1、对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驾驭教材了吗?)
“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相识,能够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学问,相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探讨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这两种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了有力的学问支撑。三角形是最简洁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学问阅历,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学问打下了基础。
2、初读教材,我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我的问题肯定也是学习者的问题,我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许会给学生供应启示。)
三角形有几种?课前收集资料
3、设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依据自己学生的状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索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
1.一个三角形,假如有两个内角是锐角,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吗?
2.等腰三角形肯定是锐角三角形吗?
4、我认为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参里设定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相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难点:理解并驾驭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5、我要给学生传递什么信息?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驾驭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确定!)
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视察、动手操作、分组探讨等多种方法,采纳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语言表达实力和自学实力。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学问的连接点,由三角形的相识,引出课题“三角形分类”。接着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探讨沟通,找寻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终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
6、我要怎样布置预习?(有充分的预习,才有课堂的真正自主!)
三角形分几种?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7、我有哪些资源、工具可以利用?(激励思索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决问题。)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三角形平面图、固体胶、剪刀等。
8、我预设的教学程序有哪些?(模块式主题,不用详述。)
(1)复习铺垫
(2)揭示课题
(3)探究新知动手操作
(4)巩固运用深化理解
(5)全课小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76页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初步相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正确运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相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究实力,能发觉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视察活动初步相识圆。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圆规画圆。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一次性杯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在我们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圆。(媒体)
举例:你还在哪些地方望见过圆?(学生介绍)
师举例动态的圆:水滴落在安静的水面泛起的一个个圆形的水纹,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圆。(媒体展示动态的圆)
揭示课题:生活中到处有圆。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学问。(板书课题:圆的初步相识)
尝摸索索:
(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
师供应的工具:线、图钉、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备圆规。
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沟通画法:
利用圆形物体画圆
利用线、图钉画圆
利用圆规画圆
我们来看看体育老师和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是怎么画圆的?
比较各种方法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最标准?(用圆规画的圆最标准)
(二)尝试用圆规画的圆,并相识圆心、半径。
介绍圆规的构造。
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沟通画法
先用铅笔在画纸上点一点,再把圆规两脚分开肯定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点上,捏住圆规的把手,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固定的点旋转一周。
小组探讨用圆规画圆的要点。
(板书:定圆心、定半径、绕一周)
老师示范画圆
小结:
在圆中固定的那一个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上全部的点到圆心O都有相等的长度,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圆心、半径)(在黑板上的圆中标出圆心和半径)
(三)尝试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
学生操作
汇报沟通画的过程
同桌相互检验
(四)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请学生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两个圆。
出示同心圆,看了这两个圆你有什么想法?
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这是因为两个圆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那这两个圆呢?
这两个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是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因为它们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通过视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
圆心确定了圆的位置,半径确定了圆的大小(板书)
总结:
在今日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拓展阶段:
通过今日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知道了许多有关圆的学问。用圆可以设计出各种漂亮的图案。(出示媒体)弯月、五环、小花,你想不想也来试试!那我们就来试试吧!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相识
定点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定长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绕一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借助情景相识线段,射线,直线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相识直线、线段、射线
难点:体会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分与联系。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一根线)
生活中,到处有线存在,你能否说说在哪里看到线的存在。
(多媒体演示:各种线,引出有限和无限)
创设情境,感知直线、射线、线段
相识线段
演示:将红外线手电筒的光线射到墙壁上。
问: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大约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
请你们画一画这条线大约的长度。
这个长度是固定的吗?如何来表示这条线长度的固定性呢?
小结:科学家想到要把这条线堵住,截住,就用两个端点,把它固定住。像这样的线就是我们已学过的线段。谁来说说线段的特点.
相识射线
演示: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天空,你看到线了吗?
用手势表示一下你看到的线?
请你再一次画一画这条线。
怎样表示这条线是向一边无限延长的呢?
为什么不在另一边画端点?
师:像这样的线叫射线。
射线有什么特点?
练习:把线段怎样变更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引出:一条线段,将它的一端无限的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射线)
能否在射线上找到一条线段?
线段与射线有什么关系?
相识直线
刚才把一条线段额一端无限延长,可得到一条射线。如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结果是什么?
(引出将一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直线)
1.说说直线有什么特点。
练习:能否在直线上找到一条线段和射线?
说说射线、线段和直线的关系?
师:今日这节课我们相识了线段射线直线,他们有什么区分?
长度(无限或有限)端点度量与直线的关系
线段
射线
直线
巩固练习
下面哪些线是线段、射线、直线
2、推断
一条直线长5厘米。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黑板的边长是一条射线。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没有端点。
射线比直线短。
数一数,下列共有几条线段
总结:今日学习后,对线你们有什么新的相识?
板书
长度(无限或有限)端点度量与直线的关系
线段
不行延长两个端点可以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
一端可无限延长一个端点不行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直线
两端可无限延长无端点不行度量是一条直线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一、激趣引入
老师:同学们,看!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玩具?(每只手拿出一个溜溜球)
学生:溜溜球。
老师:想来玩玩吗?
学生:想。抽两个学生上台玩溜溜球。
老师:(问玩溜溜球的同学)你发觉了什么?
学生1:溜溜球的绳子很有弹性,可以伸很长很长。
学生2:在玩的时候线总是直的。
老师:这节课我们就用溜溜球来探讨线段、直线和射线。
(板书课题)
[点评:玩具“溜溜球”与线段、直线和射线都有相通之处,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用“溜溜球”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又能体现“在玩中学”和“在学中玩”的思想,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二、教学新课
1.发觉线段、直线和射线。
老师:溜溜球真顽皮,一跳就跳到了我们的纸上,(课件显示两个点)变成了两个点。你们能用一条直直的线把这两个点连在一起吗?
学生:能。
老师:但请留意,开动脑筋,尽量想出和别人不同的连法。请拿出你的卡片在小组里一边探讨,一边连。
老师巡察指导,学生操作后交到讲台上。估计学生操作的结果也许有四种状况:图43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体现了数学内容的抽象过程,体现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问的紧密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相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老师:同学们连线的结果也许分为三类。我们先探讨第1类。(拿出一张学生连成的线段放在视频展示合上)像这样连的同学请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老师:我们把它画到黑板上。(老师在黑板上画线段)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从1个点动身画一条直直的线到第2个点。
老师:(课件依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
学生:是。
课件出示图4?4:图4?4比较一下
老师:这4条线段中哪一条线最短?
学生:第①条线最短。
老师:对,在两个点之间可以画许多线。但只有我们画出来的这条线最短。在数学上,这条线叫“线段”。
(板书:线段)线段两端的点叫“端点”。
(课件闪耀端点)
老师: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
学生:能。请一个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量。
老师:通过量,我们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我们接着看第2类。
(拿出学生画出的直线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像这样画的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把直线画在黑板上)
老师: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两端延长后得到的。
老师:这条线段的两端还能延长吗?
学生:能。
老师:对,还能延长。(课件再无限延长两端)这样无限延长后,就成了一条“直线”。
(板书:直线)
老师:老师刚才我们量出了线段的长。你能量出直线的长吗?
学生:不能。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是无限长的。
老师:同学们开动脑筋一画,就画出了线段和直线。我们接着看第3类。看还画出了什么?
(拿出学生画出的两条不同方向的射线)像这样画的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把射线画到黑板上)
老师:你又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
老师:(课件依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
学生:是。
老师: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射线”。
(板书:射线)
老师:你能找诞生活中的射线吗?
学生回答(略)
老师:相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分吗?
学生探讨后回答。……
[点评:从学生探究出的表象动身分类探讨线段、直线和射线,从一般到特别,结构明显、层次清楚,学生简单理解。学生成为参加探讨的主体,更能体验胜利的喜悦和学习数学的欢乐。]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2—P113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例2
二、设计理念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化课程试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特地支配“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学问和方法找寻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时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洁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找寻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简单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找寻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实力。
三、活动目标:
1、学问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洁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相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找寻解决问题方案的意识。
2、实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找寻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阅历,渐渐养成合理支配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四、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卡通园片、纸片、、、等。
五、活动设计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王阿姨到小明家来了。(多媒体出示)请同学们细致视察课件上的图,你了解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须要做哪些事?分别须要多长时间?(多媒体出示沏茶的各项工序图)
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
师:小明须要做这么多事,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到茶的方案。
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
小组的同学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案,这里课堂生成的资源可能许多,老师要留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过程。展示出各小组不同的设计方案。(学生用的自己的方法表明整个过程)
4、学生比较选择并选出最合理的支配方法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案中,通过视察比较,找出自己认为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的方案。
5、小结:刚才的方法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约时间,那么我们在做一些事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
(设计意图:客人到了,先为客人沏杯茶,这是常见的款待客人的礼仪之一,也是孩子们熟识的,因此我调整了教材的内容例1和例2的依次,浓郁的生活气息把学生请进款待客人的详细环境中,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阅历讲一下沏茶所要做的事情,再现熟识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活动二:探究新知,探讨问题1、出示例1,呈现探讨问题:请王阿姨喝完茶,小明的妈妈打算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饼款待她,(多媒体出示例1图)
(1)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假如只烙一张饼,须要多长时间?
(3)假如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
(4)学生回答后并共同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老师边叙述,课件出示表格)
(5)那假如烙4张、6张、8张、10张呢?
自主设计方案(自主设计方案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
A、假如妈妈、王阿姨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须要烙几张饼呢?
B、请你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当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烙饼?”先用你们小组内打算好的卡通圆片,摆一摆,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填在表格里。
C、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这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学资源肯定许多老师要留意倾听,同时让学生们也要留意倾听其他小组的不同方案。
D、学生比较并选择最合理的支配方法
E|老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和最短时间。
F、拓展延长:想一想,假如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7张呢?9张呢?这里让同学先独立思索,然后小组沟通,最终集体沟通。同时把表格填完整。
3、小结:同学们,今日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常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支配事情,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活动三:结合生活,实践应用
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支配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2、一个小女孩遇到一个问题,看我们能不能帮她解决?出示做一做2
3、谁来告知大家你根据怎样的依次呢?(也可进行探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在课堂中设置学生感爱好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
五、生活回来
回家后,请你给妈妈烧壶水,给爸爸沏杯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后反思:
这一节课通过简洁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来感受数学的趣味。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敏捷运用教材,促使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比较常见熟识的沏茶这一生活现象作为教材入手,调整了教材内容,细心设计了先为客人沏茶再为客人吃烙饼的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着给王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王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常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学生处于主动思索主动动脑的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
2、给学生供应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子。信任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详细事例让学生视察、操作、探讨和沟通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详细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多次为学生供应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日常的沏茶的问题入手到探究烙饼的过程及方法,再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思索、探究是学生在操作实践,使学生沟通比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子。
3、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了面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相识。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究沟通的成果,集中再现烙3张饼的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烙3张饼的过程,验证了学生的发觉,提升了学生对烙3张饼的理解。最终让学生烙多张饼的方法,在组织沟通中师生相互又调整了教学的节奏,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小伙伴的发觉。学生在活动中经验了发觉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活动充溢探究与创新,还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上述活动即是探究数学学问,又是运用数学学问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主动探究数学学问,又是运用数学学问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主动探究的前提,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时间上的处理前段放长了一些,因此后面在小结时有些匆忙。没有让学生细心视察表格发觉每多烙一张饼就多用3分钟这一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计算饼的张数只要乘3就是烙饼的最短时间的结论。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验量角器产生的过程,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意识.
2.相识1度的角,能正确的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3.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体验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探究过程,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驾驭用量角器量角这一技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验量角器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出示三个滑梯)玩过吗?
生:玩过
师:大家都玩过!想玩哪个?
生1:第三个,这样可以滑的快一些
生2:第一个,我想滑的慢一些,我会胆怯
师:视察一下,这三个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1:有高有矮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它们的角度不同?原来角也有大小啊?生活中我们一般以2号滑梯为标准,今日这节课我们以2号滑梯所形成的角∠1为例一起探讨:角的度量(板书)
二、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1.明确测量标准要统一,为“度”的出现作打算
师:∠1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学具来表示它的大小,老师为大家打算了∠1和一些学具,在1号学具袋中,请小组长打开,小组合作,借助学具表示出∠1的大小。
学生动手测量
师:量完了吗?谁能到前面来介绍你是怎样量的?
生边操作边解说: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们这个方法特别好,老师帮你把它记录下来(板书:角顶点边)
师:得到是结果是:3个(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测量结果吗?
生:2个。
师:还有吗?
生:1个
师:我们测量的都是∠1,但测量结果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把你们的小角举起来看一下
生:我们用来测量的角大小不一样
师:也就是标准不统一,所以测量同一个角的结果不一样,要想获得统一的测量结果应当怎么办?
生:用同样大的角来量
2、引出半圆
师:好办法!下面我们采纳统一的标准角在小组内再来测量∠1的大小,这个统一的标准角就放在2号学具袋里,请小组长打开
生操作测量
师:哪个小组沟通一下?说说你们小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测量的?能边操作边解说吗?
生: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哦,你在测量的过程中也留意到了(指板书)角的顶点与量角工具的顶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一边对齐!感谢你的沟通!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钝角,你能量出它包含了几个这样的标准角吗?谁到台上量一量?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我刚才留意到这个同学在测量这个角时,把这个半圆又绽开了一部分,(问生)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三个小角不够了
师:你真聪慧!
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个角,大家看这是个什么角?(生:平角)谁来测量一下这个平角?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把这个半圆全绽开了!数数你的测量结果
生:8个
师:操作特别规范,请回
师:我们刚才用统一的标准角测量了几个角的大小,想一想,这几位同学在测量每一个角的操作过程中,留意了些什么?
生: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展示:这些同学都把角的顶点对齐了半圆的这个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中心点(板书),我们刚才说了,测量时角的哪一部分和中心点对齐?(生:顶点)
师:看来这个量角工具真是便利啊,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晰,老师把这个工具搬到课件上,再用它来量一个角(课件展示,一锐角不能量)老师也留意到了角的顶点和量角工具的中心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这条线对齐。用这个测量工具测量这个角,同学们觉得合适吗?(不合适)怎么办?小组探讨一下
生:把半圆多折几次
师:你的意思是说把半圆平均分的份数再多一些,对吗?
3、引出并相识量角器
师:你的想法真好,已经特别接近科学家们的思想了!其实早在许多年前科学家们已经独创了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量角器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都是1度,记作1°(板书)我们来看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就是一个1°的角(课件演示)你还能再找一个1°的角吗?
生1:1刻度线到2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生2:101刻度线到101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师:你能找一个3°的角吗?
生:0刻度线到3刻度线之间就是3°的角
师:谁到黑板上来写一个3°?
生写
师:你写的真规范,请回
师:我们把0刻度所对应的这条线叫做0°刻度线,假如用量角器来测量角时揣测一下0°刻度线与角的哪一部分对齐?
生:角的一边(板书)
师:我们来读一下刚才那个角的度数。
生:39°
师:你是怎么读的?依据角的哪一部分读出的39°
生:角的另外一条边
师:好方法!老师帮你记录下来(板书:另一边度数)
师:再来尝试一下(课件出示两个角)
生读数
师:在3号学具袋中就有一个量角器,请同学们打开,细致视察手中的量角器与屏幕上的有什么不同?
生:还有一圈数
师:哦,也就是量角器有两圈数字,视察手中量角器这两圈数字有什么区分?(屏幕给出内刻度线)
生:内外圈数字相反
师:也就是说:外圈从左向右顺时针数内圈从右向左逆时针数
师:多了一圈数字,也就多了一条0°刻度线,为了区分,我们把中心点左边外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外0°刻度线,把中心点右边内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内0°刻度线。
师:大家对量角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借助量角器读出下面这几个角的度数呢?请看大屏幕
(30°的角)
生:30°
师:你是怎样读数的?读的是哪一圈刻度?
生: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我读的是内圈刻度
师:再来读一个角
生:130°
师:这个钝角是多少度?
生:150°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什么时候读外圈刻度?小组探讨一下。
师:大部分小组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哪个小组来沟通一下
生:角的一边对齐外0°刻度线就读外圈刻度,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就读内0°刻度线
师:同学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借助量角器读出角的度数!
5、用量角器测量角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吧!同学们细致视察,老师在量角时留意到了什么?
生: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生边说,课件边出示)
师:想不想亲自量一量?(想)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量角器测量这张练习纸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并做好记录(练习卡上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开口不同,边长不同)起先!
学生起先测量
师:都测量好了?谁来沟通一下测量结果?
生:这个直角是90°,这个钝角是130°,这个锐角是60°这个平角是180°,这个周角是360°
师:你能不能演示一下这个钝角的测量过程
生:把量角器转一下,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所以是130°
师:你能再演示一下这个周角的测量过程吗?
生:转半圈是180°,它转了一圈就是两个180°,也就是360°
师: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周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觉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等于四个直角(师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
师:感谢你聪慧的小伙子
师:回忆一下刚才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中,经验了怎样的步骤?
生: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师补充板书)
师总结:这位同学总结的真好!在用量角器测量角时,就应当留意到这几点(指板书),也就是:中心对顶点,0线对一边,他边看度数,内外要辨别
7、画角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量角器除了量角还可以画角呢!想试一下吗?(想)请尝试着用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
生尝试画角
师:谁上台来沟通一下?你能把你的画角过程演示一遍,画一个40°角吗?
生:我先画一个点,再画一条线,在40°的地方点一个点,在连起来
师:操作特别规范
师:我们一起回顾刚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定制衣柜品牌代理合作协议2篇
- 2024事业单位内部劳务派遣用工合同3篇
- 2024版年度电商平台优惠券发放协议3篇
- 2024厦门离婚协议书起草与婚姻关系终止合同2篇
- 2024年标准电池销售协议模板细则版B版
- 2024版不动产抵押借款合同绿色金融贷款合作框架协议3篇
- 2024年度创意创业成果展合作合同2篇
- 2024台湾个人消费借款合同范本6篇
-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
- 2024版办公楼土建劳务施工合同争议解决合同2篇
- 高铁站前广场及配套道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
- 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
- 外研社英语教材(一年级起点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 寝室体温登记表
- 概率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宁波大学
- 零星维修工程施工方案(定)
- 国开电大《法律咨询与调解》形考任务3答案
- 装饰工程保修单
- 浙美版初中美术-《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课件1课件
- 英语人称代词练习题(语法填空)-PPT
- 招商银行-陈翔老师-基于数据驱动的招行数字化应用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