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全套税收原理_第1页
财政学全套税收原理_第2页
财政学全套税收原理_第3页
财政学全套税收原理_第4页
财政学全套税收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财政学全套税收原理学习目标在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您大致可以了解以下内容:◆了解税收的定义、起源及其发展

◆了解课税原则及最适课税理论◆会借助无差异曲线等工具分析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效应◆掌握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涵义,会应用局部均衡法分析税负归宿第1页/共59页第一节税收的基本概念一、税收的定义与特征税收在历史上也称为税、租税、赋税或捐税,它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地、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胡怡建编著,《税收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p1。与其他类型的财政收入相比,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形式特征。税收的固定性又称为税收的规范性。第2页/共59页二、税收的起源与发展(一)税收的起源国家行政强权的建立私有产权的存在(二)税收的发展1.自由贡献时期2.请求援助时期3.专制课征时期4.立宪协赞时期第3页/共59页三、税收产生和存在的理论观点(1)公需说。17世纪受到德国旧官方学派柯劳克等的倡导,到19世纪,因为得到庸俗经学家的鼓吹而被发扬,时至今日,仍为不少西方学者所信奉遵守这种学说认为国家的职责在于增进社会福利,而履行这一职责需要经费开支。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征税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而社会成员则有义务为公共支出分担费用。第4页/共59页(2)利益税。这一学说的核心在于认为人民从国家的活动中获得了利益,因此人民为了回报国家就有义务缴纳税收。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国家的各种活动都对人民有利,人民应按各人所享利益多寡来交纳赋税”。该学说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法国的孟德斯鸠则认为“租税是市民欲求财产安全或欲求由财产而享安乐,乃分割其一部份供给国家”。第5页/共59页(3)交换说。交换说把国家和人民看作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把个人对政府纳税看作是契约上的一种等额交换。19世纪初,法国蒲鲁东提出“税收是国家勤劳的代价”,认为“赋税是交换的代价,国家以一定成本产生勤劳,卖之于人民,故人民应用交税来偿付代价”。实际上,人民缴纳的赋税往往与他们从国家所得到的并不相等,因而很难达到一种等价交易,只是理论上的一种理想状态。这种学说的实质是把国家生产看成是税收产生的条件。第6页/共59页(4)义务税。又称为“分担说”、“牺牲说”等。19世纪德国的劳吾提出“租税是根据一般市民的义务,按一定标准,向市民征收的公课”。20世纪初美国的裴伦认为“所谓赋税,乃是用强迫方法征收人民的财富,以供全国居民谋普通利益之用”。义务说认为纳税为人民应尽的义务,谁也不得例外,认为国家是万能的主宰,人民为国家而存生,国家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是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国家可以强制公民纳税,纳税是人民应尽的一份义务,与个人享受多少或能否享受到某种利益并无关系。这一学说是建立在以社会契约说为基础的“交换说”基础上。第7页/共59页(5)经济调节说。又称为“市场失灵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伴生物。这一学说认为市场机制存在失灵领域,例如不能提供公共品、无法解决外部效应问题、难以公平社会产品的分配以及实现充分就业等,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成为本身难以克服的顽疾,这些都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予以克服,因此税收成为了政府反周期调节经济的最为常用的手段之一。第8页/共59页第二节课税原则与最适课税一、课税原则课税原则又称为税收原则,是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鉴别税制优劣的准绳。课税原则制定的合理与否主要看两方面:一是否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长期高效稳定增长;二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课税原则也不同。第9页/共59页(一)古典课税原则1.配第的课税原则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其最著名的代表作《赋税论》与《政治算术》中比较深入地研究了税收问题,第一次提出了课税原则(当时称之为“税收标准”)的理论。配第的课税原则是围绕公平税负这一基本观点来论述的。第10页/共59页2.斯密的课税原则斯密是历史上将课税原则上升到理论高度,明确而系统地进行阐述的第一人。(1)平等原则(2)确实原则(3)便利原则(4)最少征收原则第11页/共59页3.瓦格纳的课税原则(1)财政收入原则。充分原则弹性原则(2)国民经济原则。慎选税源原则慎选税种原则(3)社会正义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节省原则第12页/共59页(二)现代课税原则1.税收效率原则(1)税收效率原则的含义税收效率原则要求政府征税活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尽可能地使征税的成本等于纳税人所纳税额,减少其他非税款形式引致的额外负担。税收经济效率税收行政效率第13页/共59页税收中性税收的额外负担指因政府征税活动带来的大于税收收入部分的费用损失,这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干扰了由市场决定的纳税人消费、生产等方面的选择行为,进而使得资源配置偏离了最优状态引起的。经济学家们认为要减少税收的额外负担,就应该使税收保持“中性”。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也就是不能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第14页/共59页2.税收公平原则(1)税收公平原则的含义税收公平就是指纳税人所承担的税负要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保持均衡横向公平纵向公平(2)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受益原则纳税能力原则第15页/共59页纳税能力原则客观说客观说主张以纳税人拥有的财富量作为测量其纳税能力的标准。第一,收入尺度。第二,消费尺度。第三,财产尺度。主观说主观说主张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作为测定其纳税能力的尺度。均等牺牲(等量绝对牺牲)比例牺牲(等量比例牺牲)最小牺牲(等量边际牺牲)第16页/共59页二、最适课税理论现代的最适课税理论是建立在英国经济学家拉姆赛1927年发表的经典性论文《对税收理论的贡献》的基础上,使用数学的最优化方法和福利经济学等理论进行的再研究。目前,从最适课税理论的内容及发展看,它侧重于规范性研究,指出最优税制应具备的特征包含人们的价值判断。第17页/共59页(一)最适课税的涵义最适课税理论也称为最优课税理论或最优税收理论,用于研究税制设计应当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在既达到一定的公平目标并取得一定的税收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得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的理论。最适课税理论从纳税者的福利变化和政府税收收入角度入手,核心是寻找公平和效率两者之间的平衡,以最大化社会福利。第18页/共59页在税收思想史上,亚当·斯密的平等、确实、便利和最小征收费用四原则是最早衡量税制优劣的主要标准,在最适税收理论中被简化成如下三种要求:(1)税收公平的要求;(2)减少征收费用的要求;(3)减少抑制性效应的要求。第一个要求反映的是税制公平的思想,第二、第三个要求反映的是税收效率的思想。亚当·斯密之后,经济学家用额外负担作为评判效率的标准,认为有效率的税制应当使课税所造成的额外负担最小。第19页/共59页政府课税的额外负担第20页/共59页税收额外负担的度量马歇尔式的消费者剩余(基本工具)税收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用

A+B面积来表示减少的生产者剩余用C+D面积

来表示政府获得的税收为A+C,

B+D部分是一种净损失,即超额负担(亦称为哈伯格面积)希克斯式度量等价变量指的是由于收入减少而导致的福利损失,由于课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相当于减少了消费者的收入,造成消费者福利损失。补偿变量是指要使消费者维持在最初的效用水平而必须对其进行补偿的数量。根据这一定义,税收的额外负担等于政府所筹措的税收加上对消费者的补偿。第21页/共59页(二)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最适商品课税最适所得课税直接税与间接税的配合最适税收征管第22页/共59页第三节税收的经济效应一、税收与生产活动政府征税会引起商品相对价格体系和厂商可支配资源数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厂商的生产行为,这种影响可归为税收对生产活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23页/共59页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第24页/共59页税收对生产行为的替代效应第25页/共59页税收对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第26页/共59页二、税收与消费选择政府征税会影响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和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抉择,税收对消费者的这种影响可以分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第27页/共59页税收对消费选择的替代效应第28页/共59页税收对消费选择的收入效应第29页/共59页三、税收与私人储蓄储蓄是经济主体为满足未来消费而放弃即期消费的一种资金安排。由于储蓄是投资的资金来源,因而储蓄规模对投资数量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并影响经济增长。税收的储蓄效应就是税收对纳税人储蓄行为的影响,税收的储蓄效应同样可以区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第30页/共59页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收入效应第31页/共59页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第32页/共59页四、税收与私人投资储蓄主要取决于家庭,投资则取决于产商一般地,影响纳税人投资行为的因素有:投资的预期收益(指税后投资收益)、投资成本及投资的意外风险等,税收主要是通过影响前两项因素进而影响纳税人的投资行为。第33页/共59页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第34页/共59页五、税收与劳动供给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则指政府对劳动收入课税后,实际工资率降低(工资率是劳动的单位时间价格,即闲暇的机会成本),劳动与闲暇之间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表现为,当政府对工资收入课税时,劳动者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为了维持税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准,必须减少闲暇时间,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从而使劳动供给增加。第35页/共59页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第36页/共59页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第37页/共59页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总效应分析第38页/共59页第四节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的均衡分析一、税负转嫁与归宿(一)税收负担的概念与衡量指标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所承受的经济负担,通常用税收收入与可供征税的税基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示。政府征税是对私人经济部门利益的侵犯,所以,税负是国家征税给纳税人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第39页/共59页税收负担涵义1.绝对税负与相对税负2.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3.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第40页/共59页衡量税负的指标体系1.全社会税收负担率。通常包括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和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两个具体指标2.企业税收负担率3.个人税收负担率第41页/共59页(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涵义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利用市场供求关系,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进价格等办法,将应纳税款转给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行为。税负转嫁出去后,并不会凭空消亡,最终还是要由一定的人来负担,这就是税收归宿。税收归宿就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或税负转嫁的最终结果。第42页/共59页(三)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也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将税负向前转嫁给购买者。2.后转。又称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生产要素的购进价格将税负向后转嫁给供应者。3.税收资本化。也称税收还原,指要素购买者将所购资本品(主要是房屋、土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未来应纳税款在购入价中预先扣除,由要素出售者实际承担税收负。4.消转。消转亦称为“税收转化”,即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低于纳税前的,自行消化税收负担。第43页/共59页二、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西方经济学界把供求弹性原理应用到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分析中,认为课税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能否转嫁及转嫁程度的关键因素。第44页/共59页(1)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与归宿需求弹性是指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了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间的比率来表示。根据需求弹性的大小,可以分为完全无弹性、完全弹性、缺乏弹性和富于弹性四种情况来考察税收转嫁与归宿。第45页/共59页第一,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指商品需求不受价格影响。当税收使商品价格上升时,不会影响纳税人的购买量,在这种情况下,新征税收就会全部向前转嫁,由购买方来承担。第46页/共59页第二,需求完全弹性需求完全弹性指需求对价格的变动极端敏感,价格的轻微变动,需求量就能变为零。在这种情况下,新征税收就不能通过提高价格将税负向前转嫁给需求者,只能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由要素供给者或生产者自己承担。第47页/共59页第三、需求富于弹性需求富于弹性说明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提高时,需求量会大幅下降,但不会减为零(完全弹性是富于弹性的一种极端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向前转嫁较困难,只能较多地向要素供给者转嫁或由生产者自己承担。第48页/共59页第四,需求缺乏弹性需求缺乏弹性说明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提高时,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大,也就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