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11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26b232f3fcdc47702a08d25e15d805/a126b232f3fcdc47702a08d25e15d8051.gif)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11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26b232f3fcdc47702a08d25e15d805/a126b232f3fcdc47702a08d25e15d8052.gif)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11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26b232f3fcdc47702a08d25e15d805/a126b232f3fcdc47702a08d25e15d8053.gif)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11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26b232f3fcdc47702a08d25e15d805/a126b232f3fcdc47702a08d25e15d8054.gif)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11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26b232f3fcdc47702a08d25e15d805/a126b232f3fcdc47702a08d25e15d80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11篇[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5个生字只识不写。熟悉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育学生观赏美的安康情趣和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好课文。
[教学预备]投影及投影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五个生字,熟悉绿线内只识不写的五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一段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出示投影放大图,观看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它正往哪里走?
3、板书课题:23夕阳真美读题
4、小结图意,解题
5、质疑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认读状况,帮忙正音。
3、指名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美的段读该大家听。)
5、逐个相机评价
6、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思索这一段讲了什么?
7、沟通。
8、同桌互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索:你读懂了什么?
2、沟通:理解“日落”与“黄昏”的关系。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日落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傍芒蓝伏余
2、指名认读
3、生自学,沟通识字方法。
4、口头组词。
5、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6、反应写字状况。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并组词。
其次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另外五个生字,理解有绳子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育学生观赏美的安康情趣和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预备]生字卡、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多形式地复习生字和词语。
2、沟通,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讲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想哪一自然段你认为写的最美?(沟通后依据学生的答复逐段学习。)
(一)学习其次自然段
(1)默读,思索有几句话?每句话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
指名学生读,思索你知道了什么?
沟通后齐读第一句话。
(3)学习其次句
自由读,思索读懂了什么?
(4)学习第三句
生自由读,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是多么的壮丽)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好这一句。
(5)小结并齐读其次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沟通
(3)四人小组合作,依据课文所描绘的语言用自己的画笔在纸上画出来。
(4)齐读课文三、四两段,再一起评一评图画作品,看谁画得符合课文的描述。
(5)自由地、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
(6)指导背诵
座位上练背、指名背、齐背。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多美的夕阳啊,爷爷满面红光的望着奶奶说,生接读——夕阳真美啊!
2、自读课文,有什么不懂的提出?
3、指导朗读好。(读出爷爷奶奶的开心心情)
三、熟读成诵
指导学生按夕阳“西斜—下沉—落山“的挨次练习背诵,先引背,分段背,再有感情地背,竞赛背,从而到达成诵。
四、学习生字
1、认读:壮慢沉涨更
2、口头组词。
3、自学生字,沟通识记方法。
4、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5、反应写字状况。
五、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看日落,边看边讲,然后让学生把课文中没有描述到的景象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下来。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风光,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读背课文。
教具学具预备: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上面的一课《秋游》,知道了秋天的风光很美,今日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说太阳落山时天空风光很美。新课文题目是——
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投影
1、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的?它正朝哪里走?
2、太阳四周的云有哪些颜色?
3、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
由学生按以上挨次观看画面,仔细组织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结图意。
5、学习课题里的生字。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状况。
a、指名读词语。
b、了解词语把握状况。
c、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段指名读。
5、理清脉络,说说每段的意思。
6、谁来把5个自然段分成三局部。把意思概括一下。
四、精读训练
1、指名读第一段。
2、“日落”是什么意思?
3、这一段里的“黄昏”和“日落”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说“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而不说“我带着爷爷和奶奶去看日落”?
5、小结。
6、布置作业:读抄词语。
其次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连续精读课文
其次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西斜“是什么意思?“刺眼”是什么意思?
3、其次句话说了什么?
4、第三句话写的是什么?请学生上台来画“连绵起伏的西山”?理解“余辉”的意思?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理解“壮美”。
5、小结。齐读。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
去掉“渐渐”,体会意思有什么不同。
3、其次句说了什么?为什么后面用了省略号?这里的“……脸”说的是什么?“身边的云”是什么意思?靠近太阳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这景象美不美?这样的美景是谁造成的?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结。齐读。
第四段
1、默读。
2、“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白什么?
3、其次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轻轻地走向……”?这时太阳已经看不到了,只看到什么?
4、小结。齐读。
齐读二、三、四段。
第五段
1、指名读。
2、爷爷脸上的“红光”是哪里来的?爷爷说的话说明白他的什么心情?感情读。
3、有感情地齐读。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用生动、详细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你们读了有什么感受?
四、练习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
一、检查练习朗读状况。
指名三人感情读,教师相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掩书仔细听。
2、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3、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4、指名试背。
5、同桌交互背。
6、齐背。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育学生观赏美的安康情趣和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课前预备:
1.观看实践:
组织学生在黄昏到柳堤观看夕阳。
2.教学用具:CAI课件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有关夕阳的影像资料。
2.一曲悦耳的音乐,将我们带入了漂亮的黄昏。课前,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柳堤观赏了夕阳,谁能给我们说说你印象最深,觉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阳是什么样的?
3.学生谈见闻和感受。
4.进入新课,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实践观看时收集到的信息并进展沟通,以学定教,自然导入
课题,不仅激发了他们观看生活的兴趣,还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特别自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检查复习
嬉戏:摘云朵
合作复习
开火车读生字
4.看录像,听范读
5.读自己最喜爱的课文段落。
[设计意图:把每一个生字的字音读准,这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步,让学生将所学的学问在嬉戏中进展复习稳固,孩子们学得快乐,调动了参加学习的积极性。范读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学生通过细看录像中的景象,静听课文的范读,能清楚的把握每个自然段所描绘的情景,为他们的自主学习供应“拐杖”。]
(三)有感情地朗读,激活画面。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教师也特别喜爱课文的第2自然段,留意听教师读,待会儿请同学们给我评评?
2.师生评价。
3.轻声读读这段中你最喜爱的一个句子,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些什么?
4.指导朗读。
A: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线。
师:读这句时,你似乎看到了什么?这时太阳的样子像什么?
师:这时的光已经不再刺眼,我们能很清晰地看着太阳,你看到的和课文里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呢!真会想象。
师:全班同学一起读读这句话。
B: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非常壮美。
(1)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小手比画比画?(2)大伙评评,究竟谁比画的是连绵起伏的山?为什么?
(3)(手势表示)对,一个接着一个,一起一落,这就是“连绵起伏”。
师:我们广西也是山水之乡,你在哪儿也见过“连绵起伏”的山呢?(放课件:广西连绵起伏的山)
师:一起读读这句话1
5.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读。
[设计意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别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加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看、联想、发觉和制造等多种力量的培育,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实地体会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制造方法自学第3、4自然段。
1.引读:太阳渐渐地往下沉——
2.那么美的风光,这么美的课文,你还有别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好玩吗?
3.学生反应。
4.制造方法,合作学习。
5.展现成果。
句式联系:
太阳渐渐地往下沉。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
火红的天空非常壮丽。被染成五颜六色的云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6.有感情朗读第3、4自然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进展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觉,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仆人。]
品尝第5自然段。
1.(放课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们观看得真认真!不仅夕阳红了,爷爷奶奶的脸也红了,他们的心更红了呢!板书:更红)我们祝福他们的生活也像夕阳一样地美妙、幸福1
2.假如你就是课文里的这个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回归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夕阳真美》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不露痕迹地表白,摒弃了以往归纳、升华中心的生硬,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渗透德育,教学效果很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夕阳给我们带来了漂亮,夕阳更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我们赞美夕阳,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
2.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这么荚的课文,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与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回归板书,总结全文,课外延长。
1.(回归板书,总结全文)日落任沉着,余辉照晓丛。山河多壮美,人老心更红。
2.漂亮的夕阳,曾令很多人沉醉,进而为它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4
教学内容:
指导背诵、写字
教学过程:
一、检查练习朗读状况
指名三人感情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
2、听录音
3、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4、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5、指名全文试背
6、同桌二人交替互背
7、全班齐背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壮、蓝、芒、伏、更、余、沉、涨、傍、慢
2、指名认读
3、对比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留意什么。
4、全班沟通: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范写并指出留意点
四、作业练习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分别组成词语
皮()夕()运()摇()
披()多()远()遥()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天空()的太阳()的云朵
板书设计:
夕阳真美
西斜收起光线山坡余挥壮美
往下沉脸涨红染云黄红紫
西山背后脸更红天涯留霞光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5
教材解析
《夕阳真美》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美而富有变化的风光,语言生动形象,自然流畅,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是一篇培育学生喜爱大自然感情的好教材。基于上述因素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定了如下细节: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熟悉15个生字(其中10个要求会写)1个偏旁和理解课文内容。
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描写的意境,进而感受夕阳的美。
力量目标:培育学生动口、动手力量和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力量。
品德目标:培育学生观赏美的安康情趣和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熟悉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感受夕阳之美,进而入情入境地朗读,真正到达学生与文本,与编者的沟通,从而到达熟读成诵。
教法、学法运用
教法:一堂胜利优秀的课应面对全体学生,充分表达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因此,我采纳以自主学习法为主线,结合情境法、探究法、赏读法……使学生轻轻松松学学问,扎扎实实积存语言,快欢乐乐悟真理。
学法:学生以“质疑——解疑——伸移”为主线,结合学习迁移法,使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乐学,会学。
教学过程整理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关注学生体验
师板书(夕阳)让学生认读后说说你见过的夕阳是什么样的?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点出夕阳风光非常迷人,绝美无伦,随后再板书(真美)。
(课伊始,通过师生交谈,拉近师生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已有学问的相关体验。在此根底上开头设计学生学习的环节,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会易学、会学。)
二、课题质疑,制定目标,培育探究力量
读好课题后,请学生谈谈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随即板书有关问题。
(在这环节中鼓舞学生多提问,对于能紧扣题目提问的学生应赐予充分的表扬,以作为石生学习课文的目标之一,信任长此以往,学生探究的意识、力量都会有肯定程度的提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培育自主学习的力量
过度:小朋友们提出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了不起,信任大家肯定有力量解决自己问题的力量,既而让学生翻开书本,在书中查找答案。为了使大家能正确地找到答案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读课文,读准文中的每个字音,读完后请坐好。
a自读课文b(多媒体出示15夕阳图),指名学生领读夕阳图背后带有拼音的字宝宝。c开火车读去掉拼音的字宝宝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读一读,学生兴味盎然,顺当地扫除了认读生字枯燥乏味这一难点。)
2、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中的每一句话。
a自读课文b挑一段自己喜爱的读给其他小评委听。
(注意学生读、听有利于培育良好的习惯,提高课堂效益。)
3、说说通过刚刚的朗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这一环节意在对课文作一个整体回归,进一步激发情趣后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轻轻松松学,不懂就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
四、细读课文,积存稳固,培育创新力量
过渡:看小朋友多了不起,刚刚有些问题自己提出来,又自己解决了,那剩下的问题大家肯定能来一起解决。
(一)出示第一小节黄昏,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齐读,你读懂了些什么,引导说出时间,人物,事情。
(二)过渡,他们初见的日落,是什么样的呢?请读其次个小节。读了这小节,你了解些什么?引导说出时间:西斜。
风光:天空……非常壮美。
理解:连绵起伏,教师随机做手势,让学生上黑板画出山的连绵起伏,引导学生读好连绵起伏,读出意境,。此时,教师引读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
师:西山被夕阳披上了的漂亮的衣服,谁来为西山穿这件衣服,引导学生画好收起刺眼的光线的夕阳和黄红相间的彩衣,读好相关语句,从而让学生真真实切感受景美、人美,继而多媒体出示西斜太阳的美景,冲击思维,让学生评评夕阳的风光。师随即点拨这就是“壮美”。(三)学法迁移,学习第3小节
过渡:刚刚小朋友们读得入情入境,让教师也看到了夕阳西斜的美景,那谁能告知大家你读好的小隐秘。
学法:
1、边读边想。
2、读好关键字,再读句。
(出示第三小节)学生自度自悟。
争论沟通:我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读好夕阳的得意,如:脸涨红了。
夕阳的五彩,如:染成了黄色、红色……
(四)共同赏读,自探自悟
(出示第四小节)1、学生练读。2、指名读。3、请其他学生说说听懂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听懂的?引导读好“绚烂”、“轻轻地”、“遥远”一词。
五、画面观赏,感情升华,培育审美情趣
播放一组夕阳的风光,说说你的感受,用词来赞一赞。看看书中是怎样来赞美夕阳的?齐读“夕阳真美啊!”
六、利用板书,指导背诵,内化语言
七、学写生字。重点学好“将字旁”
八、布置课后作业。画一画心中的夕阳西下美景图并用上一两句话赞一赞
附:板书
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线
夕阳真美下沉涨红、染成
落山走向、遥远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风光,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读背课文。
教具学具预备:
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
2.夕阳真美
西斜收起天空西山
光线深蓝披余辉
往下沉脸涨红染云黄红紫夕阳真美
走向西更红天涯留霞光
山背后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上面的一课《秋游》,知道了秋天的风光很美,今日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说太阳落山时天空风光很美。新课文题目是--
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投影
1.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的?它正朝哪里走?
2.太阳四周的云有哪些颜色?
3.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
由学生按以上挨次观看画面,仔细组织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1.小结图意。
2.学习课题里的生字。
四.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状况。
a.指名读词语。
b.了解词语把握状况。
c.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段指名读。
5.理清脉络,说说每段的意思。
6.谁来把5个自然段分成三局部。把意思概括一下。
五.精读训练
1.指名读第一段。
2.“日落“是什么意思?
3.这一段里的“黄昏“和“日落“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说“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而不说“我带着爷爷和奶奶去看日落“?
5.小结。
6.布置作业:读抄词语。
其次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连续精读课文
其次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西斜“是什么意思?“刺眼“是什么意思?
3.其次句话说了什么?
4.第三句话写的是什么?请学生上台来画“连绵起伏的西山“?理解“余辉“的意思?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理解“壮美“。
5.小结。齐读。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
去掉“渐渐“,体会意思有什么不同。
3.其次句说了什么?为什么后面用了省略号?这里的“……脸“说的是什么?“身边的云“是什么意思?靠近太阳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这景象美不美?这样的美景是谁造成的?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结。齐读。
第四段
1.默读。
2.“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白什么?
3.其次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轻轻地走向……“?这时太阳已经看不到了,只看到什么?
4.小结。齐读。
齐读二、三、四段。
第五段
1.指名读。
2.爷爷脸上的“红光“是哪里来的?爷爷说的话说明白他的什么心情?感情读。
3.有感情地齐读。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用生动、详细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你们读了有什么感受?
四.练习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
一.检查练习朗读状况。
指名三人感情读,教师相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掩书仔细听。
2.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3.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4.指名试背。
5.同桌交互背。
6.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组词:
皮()主()夕()
披()往()多()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天空()的云朵
()的太阳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7
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的最终一篇课文《夕阳真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给人一种“诗画合一,身临其境”的美感。其中其次、三、四自然段重点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美而富有变化的风光,勾画出了一幅幅变化多样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阳美景图,因此,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便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育学生观赏美的安康情趣和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课前预备
1.观看实践:组织学生在黄昏到柳堤观看夕阳。
2.教学用具:CAI课件
三、教学设计
(一)导人新课。
1.课前播放有关夕阳的影像资料。
2.一曲悦耳的音乐,将我们带人了漂亮的黄昏。课前,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柳堤观赏了夕阳,谁能给我们说说你印象最深、觉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阳是什么样的?
3.学生谈见闻和感受。
4.进入新课,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实践观看时收集到的信息并进展沟通,以学定教,自然导入课题,不仅激发了他们观看生活的兴趣,还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特别自然地进
入了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检查复习。
1.嬉戏:摘云朵
2.合作复习
3.开火车读生字
4.看录像,听范读
5.读自己最喜爱的课文段落。
[设计意图:把每一个生字的字音读准,这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步。让学生将所学的学问在嬉戏中进展复习稳固,孩子们学得快乐,调动了参加学习的积极性。范读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学生通过细看录像中的景象,静听课文的范读,能清楚地把握每个自然段所描绘的情景,为他们的自主学习供应“拐杖”。]
(三)有感情地朗读,激活画面。
指导朗读其次自然段。
1.教师也特别喜爱课文的其次自然段,留意听教师读,待会儿请同学们给我评评?
2.师生评价。
3.轻声读读这段中你最喜爱的一个句子,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些什么?
4.指导朗读。
A: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线。
师:读这句时,你似乎看到了什么?这时太阳的样子像什么?
师:这时的光已经不再刺眼,我们能很清晰地看着太阳,你看到的和课文里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呢!真会想象。
师:全班同学一齐读读这句话。
B: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非常壮美。
(1)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小手比画比画。。
(2)大伙评评,究竟谁比画的是连绵起伏的山?为什么?[
(3)(手势表示)对,一个接着一个,一起一落,这就是“连绵起伏”。
师:我们广西也是山水之乡,你在哪儿也见过“连绵起伏”的山呢?(放课件:广西连绵起伏的山)
师:一齐读读这句话1
5.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读。
【设计意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别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加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看、联想、发觉和制造等多种力量的培育,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实地体会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1.引读:太阳渐渐地往下沉——
2.那么美的风光,这么美的课文,你还有别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好玩吗?
3.学生反应。
4.制造方法,合作学习。
5.展现成果。
句式联系:
太阳渐渐地往下沉。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
火红的天空非常壮丽。被染成五颜六色的云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6.有感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展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觉,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仆人。】
品尝第五自然段。
1.(放课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们观看得真认真!不仅夕阳红了,爷爷奶奶的脸也红了,他们的心更红了呢!(板书:更红)我们祝福他们的生活也像夕阳一样美妙、幸福1
2.假如你就是课文里的这个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回归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夕阳真美》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不露痕迹地表白,摒弃了以往归纳、升华中心的生硬,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渗透德育,教学效果很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夕阳给我们带来了漂亮,夕阳更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我们赞美夕阳,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1
2.自读全文。
【设计意图:这么美的课文,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与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回归板书,总结全文,课外延长。
1.(回归板书,总结全文)日落任沉着,余晖照晓丛。山河多壮美,人老心更红。
2.漂亮的夕阳,曾令很多人沉醉,进而为它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让我们走近夕阳,更多地了解它吧!同学们上上网,网上的资料可多了,有你喜爱的资料,可以动手抄写下来。
3.若有时间,课堂沟通展现,若无时间,课后沟通。
[设计意图:在新课标中,教会学生学会积存,这是一个新兴的技能。把收集、处理信息的指导不失时机地放进课堂,避开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为难。】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8
教学内容:
精读2—5自然段,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风光。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卡片
二、连续精读训练
1、其次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太阳已经西斜”的“西斜”是什么意思?“收起了刺眼的光线”的“刺眼”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3)其次句说了什么?
(4)第三句说了什么?“连绵起伏”是写西山的什么样子?
“披着夕阳的余辉照着连绵起伏的西山”而说“连绵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
(5)小结
师:这一自然段说的是太阳西斜的景象。
(6)齐读其次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
出示:太阳往下沉
太阳渐渐地往下沉
师:这句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加上“满慢地”?
为什么这一自然段开头要说这一句话?
(3)其次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这个句子结尾用了一个新的符号?
板书……(省略号)(领读)
“它圆圆的脸涨红了”跟“它圆圆的、红红的”来比,你比拟喜爱哪一句?为什么?
“身边的云”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风光美不美?这样的美景是谁造的?这句当中哪一句表示“造成”的意思?
(4)小结:这一自然段说的是太阳渐渐往下沉时的景象。
(5)齐读第三自然段
3、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白什么?
(3)其次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这时太阳已经看不到了,只看到什么?
把绚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涯。
出示:
遥远的天涯有一片绚烂的霞光。
齐读。比拟:这两种说法哪一句好?为什么?
师:这句话把太阳说得多么得意,谁能有感情的把它读一读?
(4)小结;这一自然段说的是太阳落山后的景象。
(5)齐读第四自然段
4、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头说“爷爷满面红光”这红光是从哪里来的?爷爷说“夕阳真美呀”,表示爷爷什么样的心情?
(3)有感情地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用详细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漂亮景象。你们读了有什么感受。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育学生观赏美的安康情趣和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教师要和大家一起连续学习《夕阳真美》这一课,先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是按什么挨次来写夕阳的了,谁再来说一说。(指名说:是按时间挨次写的)
那你能告知大家分别是哪几个时间段呢?聪慧的你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精读课文,感受夕阳之美。
1.自读课文,思索上面的问题。(读后沟通)(师依据答复板书:西斜、下沉、落山)
2.哪位同学来读一读描写夕阳西斜的那段话?(指名读其次节)
读得真好,教师很想亲眼去看看他所说的夕阳,大家有没有同感?(有)我们就去看看夕阳是不是如他所说的一样美。(看录象----夕阳西斜时的情景)
(由于诸多的缘由,同学们是极少有时机亲自看日落的,这时候安排看一段录象,可以弥补生活中的圆满,也可以促动他们对大自然布满无限遐想,有一种想亲自去体验的冲动。)
真是耳闻不如一见呀!现在你能告知大家你最观赏文中的哪些词句吗?说说你的理由。
出示其次小节(沟通)
“收起了刺眼的光线”(说明太阳光已经不象白天那么剧烈了)你读了这句话有什么感觉?(-------)你能把你的这种感觉用你的朗读来传递给大家吗?(指名读、齐读)
“天空一片深蓝”(说明当时天空的颜色已经发暗,没白天那么亮了)说的真好!你来听听教师读得怎么样?(师示范读)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好象整个人都沉醉在蓝色中了)啊!你对教师的评价真是太高了,看来我读得还是可以的。谁能象教师一样读好这句话?(指名练读)
“连绵起伏”(说明山许多,很美)是嘛,那你能用画笔把他画出来吗?(指名上台画)
真了不起,他能用画画的方法帮忙我们理解这个词语,我们感谢他。让我们知道还能用画的方式来理解词语。
“披着夕阳的余辉”中的“余辉”用得好,说明阳光不是完全没有,还有剩余。看来你真是很会读课文。就请你把这句话完整的读一遍吧。(指名读第三句)
什么样的场景才能称得上“壮美”?(说说对壮美的理解)为什么西山也会给我们一种壮美的感觉呢?(由于他披上了夕阳的余辉,好象穿了一件金色的风衣-----)说得好,金色的风衣,现在就请你帮西山穿上金色的风衣。(指名上台画——在连绵起伏的西山上画上一层闪烁的金黄)
(在这里安排学生通过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说是在动中学,在学中悟,也让他们有一种对胜利的喜悦,增加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真是神笔呀!瞧,现在的西山真是不同凡响啊!这就是壮美。(板书:壮美)
文中的句子美,同学们的手更巧。我想,你们的朗读肯定也能一鸣惊人。(齐读其次节)
读得让教师都有点沉醉了,真是了不起。
3.太阳已经往下沉了,这时候的风光又会如何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用语句来描绘的。
出示第三节(指名读)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时候的风光吗?(五彩斑斓,五颜六色---)为什么用这样的词语,你有什么依据?(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
我数了又数,也只有三种颜色呀!(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颜色)真是一语点破梦中人呀!教师把这六点给忘了。那你说说可能还会有什么颜色?(绿色、蓝色------)
这是太阳的颜色吗?(不是,是云的颜色)你真会读书。那太阳自己呢?(圆圆的脸涨红了)。
看写得那么好,我也有点手痒,写了一段文字,想让大家来观赏一下。请多多指教。
出示文字:太阳往下沉。它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五颜六色。
谁来评一下教师写得如何?盼望大家实话实说。这样才能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啊!(学生评价)(略)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看来我还要多多练笔,才能有所进步呀!
(对学生而言,教师的全部言行都值得他们去学习和仿效,而在这一环节,他们可以毫无保存地对教师的习作做出点评,也可以看出他们对美文的理解。从而通过比拟的方法来更深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挖掘到课文中的精彩。而教师的鼓舞和赞同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动力。)
那让我们一起把书上的这一节来美美地读一下吧!(齐读第三节)
4.太阳下山后又会怎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看录象)
怎么样?美吧?说说你的感受。(沟通)
那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出示第四节)
你喜爱其中的哪些词语?为什么?(沟通)
“轻轻地”(说明它下山时很慢,很轻,就象是不想打扰别人一样)说得真好,我想你读得会更好。(读读这个词)
“把绚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涯”(“绚烂”说明霞光很美,“遥远”表示霞光许多吧!连天涯都有了。)(板书:绚烂)
哎呀!真是说得我如痴如醉呀!你能用朗读再来让我们感受霞光的美吗?(指名读其次句)你的朗读真让我回味无穷啊!。连太阳也发生变化了,变得怎样了?(脸更红了)
不仅太阳变化了,爷爷都变了,谁来读读最终一节?
5.出示第五节:(指名读)
“满面红光”表示什么?(爷爷心情特别快乐)所以他由衷地发出赞美,齐读:夕阳真美呀!
6.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沟通学习后的感受)
三.总结
1.我想,此时此刻,大家也肯定体会到了我和爷爷奶奶当时的心情了,也能真实的感受到了夕阳的美。那就请你用最悦耳的声音把这漂亮的夕阳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齐读课文(配乐)
3.假如你有时机肯定要亲自去看看日落,亲身去体会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10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熟悉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育学生观赏美的安康情趣和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预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看图释题,初读课文,精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秋游》,知道了秋每天空和农田风光很美,今日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太阳落山时天空风光很美。新课文题目是……
二、板书课题:2、夕阳真美(领读)
三、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投影放大图
1、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它正朝哪里走?
2、太阳四周的云有哪些颜色?
3、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ED灯具购销合同范本
- 二手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客房一次性用品采购合同范本
- 有限合伙股权转让合同书
- 电子化办公与电子政务的未来趋势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4有机合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基础与应用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2图形的旋转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 知识产权战略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
- 风筛式清选机的使用与维护
- 《计算流体力学CFD》
- 骆驼祥子 故事情节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件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
- 【课件】第11课+美术的曙光-史前与早期文明的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GB/T 22919.3-2008水产配合饲料第3部分:鲈鱼配合饲料
- 船舶涂装课件
- 【薪酬】国有企业中长期股权激励课件
-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第三章 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职责与素养
-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一章观察概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