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业分析国际新药研发外包市场的价值构成分析_第1页
2022年行业分析国际新药研发外包市场的价值构成分析_第2页
2022年行业分析国际新药研发外包市场的价值构成分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新药研发外包市场的价值构成分析2022年,生物制药公司的新药研发(RD)费用合计约为600亿美元,其中25%约150亿美元实行外包服务形式。而在1998年这一市场仅仅42亿美元,10年来增长了320%。尤其在近几年增长率高达19-20%,远高于RD的增长速度。估计在将来5年将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平均渗透率(penetratingrate)为22%,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0亿美元。可以说,制药工业正在加速削减传统的内部研发(inhouse),增加外包比例。新药研发外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主要分早期讨论服务,包括调研、先导化合物和活性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工艺;中期服务,包括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学、动物模型和I期临床讨论;后期服务,包括II-IV期临床讨论、临床样本检测、上市申报、市场推广以及上市后药物平安监测。驱动外包服务市场急速扩张有几个重要因素,首先,大批“重磅炸弹”药品的专利爱护到期,仅2022和2022两年就有总价值达35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到期,品牌药的利润将被仿制药吞噬;其次,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线(productpipeline)“苍白”,具有“重磅炸弹”潜力的新药候选者凤毛麟角,更糟糕的是,数个“重磅炸弹”的新药开发失败,包括辉瑞公司(NYSE:PFE)的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Torcetrapib和肺吸入型胰岛素Exbera;第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的RD花费和托付外包服务的费用存在着巨大差距,外包服务可为制药公司节约30-70%的经费;第四,生物技术公司的内部结构使其必需实行大量的研发外包,几乎占RD经费的50%。几乎全部大型国际制药公司在2022年宣布了裁员和增加CRO的比重,包括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裁员10%,其他生物制药巨头强生(NYSE:JNJ)、葛兰素史克(NYSE:GSK)、安进(NYSE:AMGN)、诺华(NVS)和施贵宝(NYSE:BMY)等也正在实施较大范围裁员和关闭生产设施方案。辉瑞公司方案把外包服务占RD的比例从15%提高至30%,阿斯利康(NYSE:AZN)和葛兰素史克也将大幅度提高外包服务比重,默克公司(NYSE:MRK)与印度Piramal公司合作开展临床前讨论,礼来(NYSE:LLY)与中国的Hutchison医药公司合作开发癌症药物。

外包服务市场的重心正在向进展中国家偏移,进展最快的国家包括印度、中国、新加坡、韩国、巴西、墨西哥和以色列。偏移的驱动力首先是RD支出的差距,大型制药企业的一个RD科学家平均每年消费375000美元,而外包服务的一个FTE(full-time-equivalent)位置产生的价值为176500万美元/年;十个药明康德(NYSE:WX)科学家的工资总和相当于辉瑞公司一个科学家的薪水。巨大的资金缺口将维持外包服务市场连续高速扩张至少10年。

一、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的价值构成分析

2022年新药研发外包市场的规模为150亿美元,其中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6个公司的产值合计为62.6亿美元,占总市场的41%,是外包服务市场挺进的引擎。这6家公司中有4个基地在美国,一家在加拿大,另一家在我国上海。按2022年全年销售额大小排列为,Covance(NYSE:CVD)为15.4亿美元占10%的市场份额排在首位[1],PharmaceuticalProductDevelopment(NASDAQ:PPDI)为14亿美元居次席[1],CharlesRiverLab(NYSE:CRL)为12.3亿美元排在第三位[3],MDS(NYSE:MDS)为12.1亿美元[4],Paxrexl(NASDAQ:PRXL)为7.42亿美元[5],药明康德(NYSE:WX)为1.35亿美元[6]。

依据以上6个公司2022年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临床讨论及其服务占有外包市场的最大份额达51%,而临床前讨论占有46%的市场份额,各占半壁江山。

临床前讨论主要包括化合物开发讨论、合成工艺讨论、活性药物成分(API)生产、动物模型讨论、药代动力学、(常规和特别)药理毒理学以及I期临床讨论。其中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学以及I期临床讨论(图2中的“临床前讨论至I期临床讨论”)占有最大份额为32%,其次是动物模型讨论(ResearchModelService,RMS)占有9%。临床讨论包括II-IV期临床、后期临床样品检测(也称中心试验室业务)和新药上市服务(包括新药上市申报、上市后平安监测和市场推广),其中II-IV期临床讨论以及临床样品检测排在前两位,分别占有32%和12%的市场份额。

二、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价值构成的特点

依据年报数据分析,国际新药研发外包市场的最大份额是后期临床讨论,绝大部分市场被大型公司占据;其次是临床前讨论中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理毒理学,竞争特别激烈;临床样品检测和动物模型讨论基本被上市公司垄断。

1、后期临床讨论进展快速

临床讨论服务(CRS,ClinicalResearchService)涵盖了临床讨论的全程,包括讨论设计、志愿者招募、各期临床讨论(一般把I期临床讨论归为临床前讨论服务)的监管、总结以及新药申报,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最大的业务也是进展最快的。仅2022年一年,大型外包服务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23000个临床讨论,督导15万个临床讨论医师和募集了64万个志愿者[7]。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III和IV期临床,包揽了全部临床讨论的20-22%,今后5年这一比例可能增大至30-35%。进一步的,由于药物平安问题,IV期临床近年愈发重要,占全部RD的11%。其高速增长的缘由包括,第一,临床讨论特别昂贵,1000名患者规模的临床讨论也许需要1500万美元-4000万美元,而且为了顺当通过审批上市,临床规模越来越大,辉瑞的Torcetrapib的III期临床竟高达18000人,耗资8亿美元;其次,外包服务拥有专业持续性的优势,比如制药公司在几年前开发过抗生素,但近年来并没有研发同类药,对标准的变化缺乏了解,而CRO公司很可能始终都在进行同类药品的临床讨论,熟识每个环节;第三,由于生物技术公司内部结构的缘由,临床讨论大部分实行外包形式。所以,出于资金和效率的考虑临床讨论外包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后期临床讨论的市场基本由大型CRO公司所把持,这是由于每个新药会在尽可能多的国家上市,而每个国家都要求上市前在本国进行临床讨论,这就需要公司有足够的“全球触角”。中等规模的公司只能开展全球合作参加竞争,以临床业务为主的小型公司将越来越少,要么被收购要么关门。

2、药代动力学和药理毒理学服务业务竞争特别激烈

几乎全部上市公司都有这项业务,合计占32%的市场份额。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是进入后期临床讨论的“铁门槛”,许多新药候选者因此“死”在I期临床。各国政府新药审批部门要求很高,如我国SFDA要求从事药理毒理学的机构要达到GLP标准。所以,尽管是块“肥肉”,规模一般的机构也难以下嘴。对药代动力学的要求相对放松。

这一领域是大中型公司的必争之地。

3、临床样品检测和动物模型讨论被垄断

本文中临床样品的检测服务主要指收集和分析III期临床讨论的样品,也称“中心试验室”服务。CVD公司的中心试验室规模最大,业务范围超过45个国家,为全球1/4的临床讨论进行样本检测服务,是全部竞争者的总和,呈现垄断趋势。这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全球关注药物平安问题,要求权威机构供应检测报告;其次,检测机构必需在多国有分支或合作;第三,要求拥有尖端仪器。很明显,这些条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试验模型和服务(RMS)占有市场9%的份额,上市公司中仅有CharlesRiver试验室一家供应该项服务,2022年的销售收入比前一年增长12.1%,主要由于美国、欧洲以及全球范围对转基因动物模型等的需求增加。

三、我国新药研发外包市场的切入点分析

新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的特点驱使市场的重心向进展中国家转移,增长最快的是印度和中国,增长最快的业务是临床讨论。比如,非印度国家在印度进行的临床讨论从2022年的40个增长到2022年的200个,3年内增幅达500%[8]。CRO向进展中国家进军并不全是为了节约经费,也存在自然资源、地方病和伦理问题。比如,抗疟疾新药需要巴拿马的自然植物提取物;疱疹和黄热病以及艾滋病新药研发最为常用的猕猴仅生存在南非和东南亚;进展中国家的某些疾病,如胃癌高于发达国家,开发抗胃癌新药更简单募集到志愿者;某些发达国家因伦理学限制猴子应用于讨论,进展中国家就没有类似困扰。

CRO市场的急速扩张和向进展中国家转移为我国供应了重大机遇。但是,机遇具有很强的流淌性,没有合适的切入点就可能丢失良机。虽然本文只分析了41%的市场,大部分市场没有数据。但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短期内临床讨论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中心试验室业务和动物模型服务也有被垄断的趋势。虽然非上市公司的数据无法查到,但是临床讨论以及连带服务的总销售额与制药企业公布的外包比例是全都的。即便制药企业加大临床讨论的外包比例,上市CRO公司也有充分的力量吃下去。简洁地说,尽管我国有临床资源优势和利于制药企业进展的管理环境,但作为产业,后期临床讨论和配套服务没有给我们太大的进展空间。面对这种现实,现阶段我国只能重在参加当当配角。临床前讨论(含I期临床)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理毒理学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进展潜力大,现有的机构很难满意需要。当然,硬件投入很大,企业起点高。其他业务,如上市注册服务、上市后药物平安监测以及电子数据捕获(EDC,Electronicdatacapture)技术的增长也较快。

我们更关怀的是六大上市公司掌握以外的市场,也就是59%近88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是什么。很难勾画出这个巨大的盘子是由多少个碎片、什么样的碎片拼成,但是我们至少能猜出其中一个最大和不断膨胀的“碎片”,就是各种药物中间体、活性药物成份(API)的合成工艺讨论以及生产。上市公司的数据明显不能照实反映这个“碎片”的大小,由于6家公司同类业务的销售额相加也不过2亿美元。但有关数据显示仅我国该产业的直接从业人员就达数万人。并且,从我国最大规模CRO企业上海药明康德的年报可透视出这个市场增长有多快。药明康德2022年全年试验室服务(主要包括新化合物讨论Discoverychemistry和合成工艺process讨论)的销售额为1.024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71.3%,讨论生产(ResearchManufacture)为3280万美元,增长222.9%;去年第四季度试验室服务业务的销售额为2880万美元,前一年同比增长33.1%;讨论生产更是进入快行道,第四季度毛收入为830万美元,同比增长603.9%!

药明康德估计2022年销售收入将达3亿美元,是今年的2.2倍,可见势头之凶狠。然而,市场之大一个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