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1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各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的教化事业要想稳中求进,就要改革、创新、钻研、探究、积累,希望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化质量和完善老师自身素养。依据课程特点,制定本学期教学安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二(3)班已经打过一个学期的交道,对学生状况有了大体的了解。学生活泼可爱,上进心、求知欲、对生活、学习爱好都充溢了激情,学生的主题作用能充分发挥,学习比较投入,师生协作默契,这些对提高教学质量都是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须要加强培育,共同形成和谐、主动、热情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学问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主动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养成教化。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有如下特点:
1.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从儿童视角动身,通过大量的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鲜活的样式,给孩子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儿童自身动身,运用儿童语言、对话、旁白、提示主题文字等形式,让儿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与启发性。
2.教材在学问结构上,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二级主题、三级主题,各活动主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体地为单元主题服务。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呈树状分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3.教材在内容特点上,突出了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启动性、开放性、”等特点。
4.教材在实现教化目标上,各单元设计既有各自比较明确的设计意图和侧重点,具有发散性,自我性,又根据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结构排列,由低到高按部就班,由近有远螺旋上升。能够较好地实现情感看法、行为与习惯、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综合的课程目标。
5.在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注意了与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连接,留意了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协作。
三、教学目标:培育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
(一)情感看法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酷爱自然、酷爱科学。
3.自然、诚恳、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4.爱护环境,疼惜资源。
(三)学问与技能方面
1.驾驭一些自己生活须要的基本学问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社会等有关的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学问。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亲密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嬉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对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老师与儿童的创建性。在教学中主动探究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酷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化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化,为儿童形成主动的生活看法和实际生存实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主动激励儿童干脆参加主题活动,嬉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敬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开心,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6.教学活动形式:
搜集调查、探讨沟通、合作探究,情景模拟,实践活动,嬉戏与观赏,讲授与故事等形式。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2
一、教学目标:
看法和情感:
感受新学校环境的美妙,对老师充溢信任、景仰,充溢爱好地参加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欢乐。喜爱和老师、同学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欢乐,感受学习的开心。培育学生对父母的骄傲感,引导学生对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欢乐感受。
行为和习惯: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能主动相识老师和课程特点,了解学校一天的日程支配,初步培育学校生活平安意识,有正确的做、立、行、走姿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洁的礼貌用语。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身视察比较,能感受新学校的美妙。主动参加行为练习,从而完全适应学校生活。主动地参加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会简洁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心情。
学问和技能:知道校内环境中一些标记性的建筑,知道老师节,能参与升旗仪式,了解基本课程和课外活动,形成初步的平安意识。能联系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态,能辨别不美的行为习惯。相识自己的班级和全般同学及老师。
二、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刚迈进小学大门,他们以一种既新颖 又充溢希望的目光凝视着学校的一切。在他们看来,入了学就感到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也起先像大人一样有自己的学习任务了。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递进,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适应实力等并没有一夜之间走向成熟。他们一方面聪慧上进,单纯活泼;另一方面又任性、自私、脆弱、自理实力、约束实力较差。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及教材重难点。
2、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采纳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探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
四、教学进度支配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1)我背上了新书包;
其次周(2)我们的校内
第三周(3)新挚友新伙伴
第四周(4)校内铃声
第五周(5)平安回家。
第六周(6)我们的国庆节
第七周(7)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第八周(8)和钟姐姐交挚友;
第九周(9)我很整齐;
第十周(10)我会好好地吃;
第十一周(11)我会整理;
第十二周(12)看我多精神。
第十三周:(13)新年好
第十四周(14)欢高兴喜过春节;
第十五周(15)我家大团聚。
第十六周机动
第十七周复习迎考
第十八周复习迎考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相识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职责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特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化务必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动身。同时,有效的教化务必采纳儿童乐于和适于理解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忙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化工作,教化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群众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其次,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识的校内生活、无可选取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资料。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带给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视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带给能够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亲密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嬉戏、探讨、沟通、动手实践、调查探讨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老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获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动身,用自己的眼睛去视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讨;
第四,本课程资料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老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校内、老师与儿童的创建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学问和基本技能的培育,而此刻是应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其次,课程资料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期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资料,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须要和实效为动身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加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干脆参加,强调全员参加;
其次,课程目标透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加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资料转化主题活动。
三、课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酷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敬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好处。
四、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看法:
(1)教化学生爱亲敬长、爱群众、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酷爱自然,酷爱科学。
(3)自信、诚恳、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育学生构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化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礼貌行为。
(3)爱护环境,疼惜资源。
3、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驾驭一些自己生活中须要的基本学问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五、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
本册共5个主题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挚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挚友》共3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挚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挚友。透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转成有血有肉的、能够探究、能够学习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引导儿童把新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志向、有目标的专心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其次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长,透过美化教室,组织参与校内的运动会,评比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群众的可爱,进一步培育儿童的群众意识,让儿童“明白自己是群众的一员,仔细完成群众交给的任务,爱惜班级荣誉,关切和爱惜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化,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阅历的基础上,透过调查、探究、评判、嬉戏、诵读观赏、探讨、实践操作等各种学习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完备与奇妙、生命的奇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惜动植物、爱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完备”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改变动身,帮忙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酷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育和发展儿童酷爱生活、参加生活的意识和潜力。最终一课《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终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最终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2课组成,指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辞小学低年级生活的时候,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保藏童年的记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欢乐,从而为步入新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看法”、“行为与习惯”、“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变更过去偏重学问、技能学习,忽视潜力、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老师主角。
在本课程中,老师要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相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敏捷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育儿童的品德与习惯,爱护儿童的新奇心,引发儿童探究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老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贴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化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资料标准”中的某一资料或几个资料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阅历背景和学习爱好等为设计基础,将学问、技能教化的要求与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融为一体。因此老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留意以下四点:
(1)老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留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状况,依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安排和活动设计,帮忙儿童绽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安排性和敏捷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构成、学问和潜力的发展、阅历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留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忙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阅历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老师要擅长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化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爱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专心的参加中,生活得到充溢,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确定得到初步的培育。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学问的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它是老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老师应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刚好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资料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敏捷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干脆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化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资料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激励老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化好处的资料,或与儿童合作选取资料,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取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听从资料,可依据详细目标、资料、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能够是单一的,也能够几种形式结合运用;教学活动时间的支配比较敏捷机动,依据主题、资料,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支配必要的课前打算活动或课后延长活动来协作。
5、留意与其他学科、教化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留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化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化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化效益。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4
一、课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干脆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化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激励老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化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酷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敬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看法:
(1)教化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酷爱自然,酷爱科学。
(3)自信、诚恳、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化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爱护环境,疼惜资源。
3、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驾驭一些自己生活中须要的基本学问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
本册共5个主题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挚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挚友》共3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挚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挚友。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习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引导儿童把新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志向、有目标的主动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其次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长,通过美化教室,组织参与学校的运动会,评比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集体的可爱,进一步培育儿童的集体意识,让儿童“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仔细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惜班级荣誉,关切和爱惜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化,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阅历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探究、评判、嬉戏、诵读观赏、探讨、实践操作等各种学习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妙与奇妙、生命的奇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惜动植物、爱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妙”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改变动身,帮助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酷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育和发展儿童酷爱生活、参加生活的意识和实力。最终一课《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终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最终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2课组成,指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辞小学低年级生活的时候,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保藏童年的记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欢乐,从而为步入新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留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状况,依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安排和教案,帮助儿童绽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问和实力的发展、阅历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留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阅历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化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爱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主动的参加中生活得到充溢,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推断得到初步的培育。
4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刚好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探讨,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嬉戏,参观访问,观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六、课时支配:
本学期以18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36课时。
详细支配如下: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挚友》”6课时
其次单元“《班级的荣誉》”8课时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6课时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6课时
第五单元“《长大,真好!》”4课时
复习、考核4课时
机动2课时
总计:36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5
一、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58人,大部分学生年龄都在6—7岁之间。初入学的小学生,对小学生活一窍不通,一切都几乎是从零起先。他们就像一张一尘不染的白纸,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在这雪白无暇的白纸上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二、全册教学内容
1、健康、平安地生活——较快熟识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心情开心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平安的规章制度。
2、开心、主动地生活——能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骄傲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驾驭基本的交往技能。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仔细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爱亲敬长。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对新环境有探究的愿望,能想方法进行自己的嬉戏和活动。会运用简洁的工具。
三、全册教学目标
1、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当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2、熟识班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3、学会基本的生活学问和劳动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实力。
4、初步了解学校及其四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探究的爱好。
四、详细内容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周一、上学真欢乐
1、体验集体生活的开心和作为小学生的骄傲感。
2、与同学、老师热忱、礼貌地交往,敬重老师,友爱同学。了解集体生活的学问和有关学问。
3、自我介绍、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能;适应新环境的实力。
其次周二、了解我们的学校1、了解学校的设施及其功能、学校的各种活动和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2、相识学校的花草树木、自然环境。
3、表现、沟通自己所见所闻的技能。
第三周
三、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1、作为小学生的初步的独立性和责任感,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学校纪律。
2、培育初步的自我爱护、生活自理的技能;为集体服务的初步技能。
第四周四、遵守交通规则,安平安全上学1、遵守交通规则和社会行为规范。
2、具有初步的自我爱护实力。
第五周
五、祖国真漂亮1、初步了解祖国的标记和代表性的风景名胜。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2、初步相识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等祖国名山大川。
第六周
六、欢庆国庆1、感受、体验国庆的快乐气氛,表达对祖国的酷爱;体验对人民应小脑感的崇敬之情。
2、相识国旗、国徽等国家的标记,了解有关国庆节的常识;初步了解人民英雄的事迹。
第七周
七、我爱秋天1、感受的大自然的美,体验在自然中探究、发觉的乐趣。
2、了解秋天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了解秋天的特征和有关种子的学问。
第八周
八、和秋天一起玩1、学习制作植物标本、蔬菜印章等。感受探究、创作的欢乐,初步形成乐于探究、创作的习惯。
2、学习制作植物标本、蔬菜印章等。
第九周
九、中秋节1、体验传统佳节的温馨和家庭团聚、祖国统一的美妙情感。
2、初步了解关于月亮的科学常识和人类探究月球的成就。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十周
十、我的家1、学会关切父母,敬重老人,体验亲情;与家庭沟通、沟通的学问。
2、人际交往几与家庭成员交往的技能。
第十一周
十一、我是家里主子
1、培爱劳动,不断增加独立性、独立性。
2、学会礼貌用语几与不同人交往的学问。
第十二周
十二、好玩的冬天1、体验冬季的愉悦,感受冬天生活的欢乐;敢于迎接寒冷的考验。
2、了解冬季生活和运动的常识,获得必要的动机保健学问。合理支配自己的动机生活。
第十三周
十三、奇异的冬天1、冬季物候特点的欢乐;对自然现象、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爱好。
2、了解冬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懂得合作学习的有关学问。
第十四周
十四、新年到了1、对新一年的生活充溢希望和信念体验集体过节日的欢乐,尽自己的所能为活动出力。
2、了解祖国各地、世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习惯。
3、学习策划、打算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与老师、同学合作沟通。
五、对本学期的期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能够全面推动素养教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能从思想上真正相识和对待各种社会现象;用学过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气。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相识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特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化必需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动身。同时,有效的教化必需采纳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化工作,教化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二、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其次,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识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供应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视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供应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亲密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嬉戏、探讨、沟通、动手实践、调查探讨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老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获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动身,用自己的眼睛去视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讨;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老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老师与儿童的创建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学问和基本技能的培育,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其次,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须要和实效为动身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加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干脆参加,强调全员参加;
其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加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三、课程基本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酷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敬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四、课程总目标与分类目标
总目标: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看法:
(1)教化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酷爱自然,酷爱科学。
(3)自信、诚恳、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化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爱护环境,疼惜资源。
3、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驾驭一些自己生活中须要的基本学问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五、单元各主题重点难点
本册共5个主题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挚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挚友》共3课,定位在“与大师交挚友”,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挚友。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故事,找找身旁的大师等一系列围绕大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习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引导儿童把新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志向、有目标的主动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其次单元《可爱的班级》是对一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中》教学主题的延长,通过美化教室,组织参与学校的运动会,评比班级的小明星,制作班级的黑板报等各种日常班级活动,感受班集体的可爱,进一步培育儿童的集体意识,让儿童“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仔细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惜班级荣誉,关切和爱惜同伴”。
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教学主题是生命和环境教化,引导儿童在原有生活阅历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探究、评判、嬉戏、诵读观赏、探讨、实践操作等各种学习方式,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妙与奇妙、生命的奇妙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从而使“爱惜动植物、爱护自然环境、使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妙”内化为儿童自我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则是从儿童的视角看自己生活的社区、家乡,从社区的设施、社区人,家乡的食物、美景,家乡的改变动身,帮助儿童了解家乡,懂得邻里相处的道理,激发儿童酷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培育和发展儿童酷爱生活、参加生活的意识和实力。
最终一课《长大,真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最终一个单元,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最终一个单元。这个短单元由2课组成,指导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在行将告辞小学低年级生活的时候,觉察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保藏童年的记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体验成长的欢乐,从而为步入新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看法”、“行为与习惯”、“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变更过去偏重学问、技能学习,忽视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老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老师要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相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敏捷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育儿童的品德与习惯,爱护儿童的新奇心,引发儿童探究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老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化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阅历背景和学习爱好等为设计基础,将学问、技能教化的要求与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融为一体。因此老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留意以下四点:
(1)老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留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状况,依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安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绽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安排性和敏捷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问和实力的发展、阅历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留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阅历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老师要擅长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化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爱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主动的参加中,生活得到充溢,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推断得到初步的培育。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学问的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它是老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老师应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刚好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
高整个教化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敏捷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干脆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化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激励老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化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听从内容,可依据详细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运用;教学活动时间的支配比较敏捷机动,依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支配必要的课前打算活动或课后延长活动来协作。
5.留意与其他学科、教化活动的结合。工作安排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留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化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化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化效益。
七、课时支配
第一单元第1课——寻访大师的童年——2课时
第2课——大师成才的故事——1课时
第3课——大师在我身边——2课时
其次单元第1课——班级风景线——2课时
第2课——一次运动会——2课时
第3课——班级小明星——2课时
第4课——我们的班级报——2课时
第三单元第1课——漂亮的大自然——2课时
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3课时
第3课——美妙的家园——2课时
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社区——2课时
第2课——社区的文明——2课时
第3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课时
第五单元第1课——我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成长档案——2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7
一、班级状况分析:
学生总体思想素养比较高,上进心比较强,人人酷爱班集体,个个能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学习的劲头足,互助精神强,差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好转,成果也在渐渐提高。此班干部责任心强,有为大家服务的精神。卫生意识比较强,良好的卫生习惯已经养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优差悬殊较大,存在着严峻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接受实力偏低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上课听讲走神,爱摆布小东西,思想开“小车”,作业看法不端正,书写质量差,拖拉现象严峻
二、教学目标:
1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2.以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基础,.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相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索和关注。
4.培育对学生道德推断实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阅历和儿童感爱好的问题入手,采纳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加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老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化资源,老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刚好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化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留意力。
2.通过各种好玩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加的热忱。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化手段的作用。
4.力争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8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动素养教化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整体素养为重点,深化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详细形象之中。引导儿童酷爱生活,学习做人,使他们健康、平安地生活,开心、主动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是大不一样的,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学习方式……他们会有许多的不适应,甚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然而这些都须要学生尽快去适应,否则很简单给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肯定的困难,严峻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惧学等不良心情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这就要老师有耐性和信念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局限,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来。并以骄傲、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改变。那么老师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化。帮助学生顺当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心情安定、心情开心,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三、教材的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动身,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须要的内容,根据肯定的时空依次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索。在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阅历的同时,出适当关注他们对将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化的要求。通过持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化和心理健康教化,为促使他们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范例,设计思索问题,为学生创建更为广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别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纳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四、学期目标
1、情感与看法: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珍爱生命,酷爱大自然。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爱护环境,疼惜资源。
3、学问与技能:驾驭自己生活须要的基本学问。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五、教法设想:
1、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爱好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变更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视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沟通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详细形象之中。利用插图,图文比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化。
4、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刚好的把社会中新的信任、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
5、以干脆学习为主,并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特性化学习。
6、重视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对于点点滴滴进步时时赐予关注。教给学生各种学习的方法,如课堂内各种形式的探讨,使学生有机会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在成人指导下,进行多种渠道的资料调查。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讲故事,用故事情节或主子翁的形象感染、教化他人。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9
一、同学现状分析:
一年级班共有同学人,整体来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敬重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酷爱关切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局部同学对他人的敬重,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外表化,为了做给他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置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留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思想时常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学问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28课时,大致可分为: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火热的夏天。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有应付挑战的志气,醇厚友爱,有独创的愿望和乐趣。
4、亲近自然,喜爱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学会关切和爱护同伴,用自身的方式爱家长长辈。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维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视察感受燥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育同学正确做人的意识和实力。
2、培育同学关切、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充足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同学情感。
2、依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实行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同学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布置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
13.1—3.7
23.8—3.14
33.15—3.21
43.22—3.28
53.29—4.4
64.5—4.11
74.12—4.18
84.19—4.25
94.26—5.2
五.一劳动节
105.3—5.9
期中检测
115.10—5.16
125.17—5.23
135.24—5.30
145.31—6.6
156.7—6.13
166.14—6.20
176.21—6.27
186.28—7.4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10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生活》教材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老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学问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需仔细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校生活,新升二年级学生的自理实力有了提高,能做到关切集体,酷爱学校,能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但是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控实力差,坚持性短,部分学生上课听讲走神,爱摆布小东西,所以我们老师要多指导、多教化、多开展活动,让学生驾驭基本的生活学问和劳动技能,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讨的爱好。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我在集体中成长”是在经过一年的班集体生活基础上,引导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感受、体验、感谢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在完成集体的共同任务中,能以小主子翁的身份发表看法,提出建议,对大家确定的事情努力去做,培育爱集体的感情和“主子翁”责任感。
其次单元“金色的秋天”二年级第一学期正值秋季,教材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把儿童带进金色秋天的大自然中观光,视察动、植物的改变,观赏秋天多彩的叶、漂亮的树、丰硕的果实,享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欢乐,丰收带给人们的喜悦,使儿童由衷的酷爱大自然,爱华蜜生活,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第三单元“我们真棒”二年级儿童的心理发展很快,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开发的。由于他们的经验很有限,内心时间不太困难,做事、想问题都显得纯真、直率。这时候,引导他们初步懂得善待自己,善待老师、同学和伙伴,是极为重要的。教材选取富有童心的故事和事例,启发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对待同学,多发觉同学的优点,学会赞美别人;正确相识自己的特长,抓住机会发扬自己的特长;生活中遇到问题会自己解决。促使儿童心理活动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四、教材分析:
本册三个单元共12个主题,落实了课标四个方面内容要求:
1、健康、平安地生活.
(1)秋每天气凉了,要添加衣服;
(2)(2)秋游动身前打算什么,出行平安,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3)学做小雏鹰,要英勇,不娇气;
2、主动、开心地生活.
(1)欢乐的暑假生活,我的心愿;
(2)团团聚圆过中秋;
(3)做个“欢乐鸟”变苦恼为欢乐;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1)当好值日生、我是个小小保结员、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漂亮;(2)“好书大家看”同学间的亲情;
(3)“团团聚圆过中秋”家人间的亲情;
4、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奇的月亮”发挥视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嬉戏”发挥想象力;
(3)制作“感谢卡”、“我的成长包”、“树叶标本”等发挥动手动脑的实力。
(一)目标的多维性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化目标,要变更过去偏重学问、技能学习、忽视实力、看法、情感、价值观培育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二)活动的有效性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干脆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验、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学生的主体性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变更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敬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考虑其爱好,探讨其须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四)老师的指导性只有在老师引导下,儿童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学中该导的不导,放任自流,不是课改的方向,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老师应留意对儿童课上生存的问题进行筛选,对学习的反馈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五)评价的发展性“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评价理念。
五、教学重点:重难点:
1、教化学生留意坐、立、走姿态正确。
2、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
3、提高对体育熬炼的相识,教会学生自觉的进行熬炼、坚持熬炼,养成良好的熬炼习惯,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详细措施:
1.提高四个意识(1)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2)主体意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细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变更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3)情感意识:以老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留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看法。(4)诊断意识:即留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反馈。
2.做到四个敬重(1)敬重学生的生活体验。(2)敬重学生的选择。(3)敬重学生的人格。(4)敬重学生的特性。
3.实现四个转变(1)由过去的灌输向主动地引导转变。(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主动启发转变。(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挚友转变。(4)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
4.体现四个互动(1)师生信息互动。(2)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3)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4)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11
一、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简要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于探究、酷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亲密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嬉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老师与儿童的创建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全部对儿童有意义、有爱好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协作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特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干脆参加的主题活动、嬉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加活动,动手动脑,构建学问和实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战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本册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28课时,每周上两课时。其余课时各校自己支配。
二、对学生状况的简要分析
本班共有57人,通过一学年的学校生活,学生的自理实力有了提高,能做到关切集体,酷爱学校。但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控实力差,坚持性短,所以我们老师要多指导、多教化、多开展活动,让学生驾驭基本的生活学问和劳动技能,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爱好。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三、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总的要求
1、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共享同伴生日的欢乐、庆祝祖国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激发小学生珍爱生命、酷爱祖国;孝敬自己父母,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加做一个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2、知道秋天是金色的季节,丰收的季节,带着儿童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山川之美,共享收获之乐。让儿童在生活和嬉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之情,探究自然和科学的奇妙,使漂亮的起留在儿童的手指间和心窝里。
3、以儿童生活为主线,把心理教化、品德教化、行为规范教化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阅历,逐步加深对自己,对他人的相识,形成初步的道德推断实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发展儿童的创建性和动手实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慧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加生活的色调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呈现并提升自己的才智,享受创建带来的快乐。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老师要仔细学习新的课程理论,学习《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学习《义务教化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老师要树立新的教化教学观念:
(1)儿童观。老师要珍视儿童童年生活的价值,敬重儿童的权利。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相识和感悟,老师应当通过深化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化,引导儿童酷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主动的生活看法和实际的生存实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2)老师观。老师要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建相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敏捷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育儿童的品德和习惯,爱护儿童的新奇心,引发儿童探究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成长。
(3)教材观。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学问的载体来供老师讲授的,它是老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老师应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刚好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化的质量。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12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学问,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实力。
一、指导思想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老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学问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需仔细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教材分析:
(一)目标的多维性
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化目标,要变更过去偏重学问、技能学习、忽视实力、看法、情感、价值观培育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
(二)活动的有效性
3、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干脆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验、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学生的主体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变更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敬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考虑其爱好,探讨其须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四)老师的指导性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是本课程坚持的方向,也是任课老师的职责,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化、接受引导的须要。只有在老师引导下,儿童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学中该导的不导,放任自流,不是课改的方向,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老师应留意对儿童课上生存的问题进行筛选,对学习的反馈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五)评价的发展性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评价理念。本课程的评价不带有甄别和选拔的性质,它的根本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化质量,促进老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实力”,本册第一单元设计了“成长包”体现了新的评价观,新的评价方式,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成长包”的作用,运用“成长包”的形式开展评价,使评价从仅仅关注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使学生由评价的.对象转变为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给每个学生供应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评价使学生的特性得到张扬,促使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三、学生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改变,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妙的憧憬。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常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坚决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简单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仔细,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安排地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仿照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四、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改变,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妙的憧憬,充溢信念。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暖和,酷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恳、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敬重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究、发觉的开心,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学问和阅历,发展动手实力和社会参加实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低年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简单出现的胆小、缺乏敢于尝试的志气、任性、习惯不佳等方面问题,将心理教化、品德教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化有机整和,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相识,形成初步的价值推断实力,引导儿童培育良好的意志品行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欢乐。了解天气、季节改变对生活的影响,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急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方法。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家乡,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关切家乡的发展改变,亲身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为爱护四周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精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化。
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
4、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
5、充溢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改变,刚好丰富、充溢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化。
七、课时支配:
第一单元开快乐心每一天8课时
其次单元让我的身体更棒8课时
第三单元我会照看自己8课时
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8课时
第五单元我爱绿树,我爱蓝天8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安排13
一、教材分析: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教材是今年第一次运用,本册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亲密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化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习探讨的渴望和主动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依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务的选取上
(1)留意一般的生活事务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务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一般事务加工编排的。而课文我的生日、共和国的生日、少先队的生日等则是依据非日常生活事务编排的,然而这些节日在时间上和生活中的纪念日接近,意在将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事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
(2)留意学生生活圈的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共和国的生日)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改变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
(3)注意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行的教化。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动手动脑更聪慧”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就是为了注意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行的教化,为培育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
(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生日的祝愿”,4个主题活动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儿童通过共享我们班级的生日、我的生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庆祝少先队的诞生日,激发儿童珍爱生命、孝敬父母、酷爱祖国、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加做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其次单元“漂亮的秋天”,4个主题活动带着儿童一起走进金秋,去感受景色之美,共享收获之乐。孩子们在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尝一尝中,与秋天“零距离”地去相识自然、探究自然和科学的奇妙,让儿童在活动和嬉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是漂亮的秋天留在儿童的手指间和心窝里。
第三单元“动手动脑更聪慧”,3个主题活动带着学生走进聪慧屋,打开思维的天窗,绽开丰富的想象,在指导学生亲历一些初步的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创建、美化生活。本单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建性和动手实力,培育他们用自己的聪慧才智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帮助儿童享受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第四单元“你好,人类的挚友”,4个主题活动带头学生走进动、植物王国中,使学生知道全部的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这些可爱的动物、漂亮的植物与人类生活在一起,是人类密切的挚友。
三、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生日的祝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阳江2024年广东阳江市中医医院招聘核电项目组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版
- 04S52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标准图集
- 防水材料在别墅区建设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食品批发商业务知识竞赛与能力提升考核试卷
- 饲料生产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陶瓷行业产业链供应链优化-洞察分析
- 阴道肿瘤经济负担与医疗支出-洞察分析
- 医疗机构品牌建设的国际化趋势分析-洞察分析
- 舞蹈编创技巧-洞察分析
- 结肠癌的术后护理措施
- 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
- 电气二次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 初中必背古诗文138首
- 蓝色国家科学基金4.3杰青优青人才科学基金答辩模板
- DLT 5434-2021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表格
- 2024年房屋交接确认书
- 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实施方案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天疱疮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案研究
- 开放系统10861《理工英语(4)》期末机考真题及答案(第102套)
- 综合技能训练实训报告学前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