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谪居黄州的养生观念,中医养生论文_第1页
苏东坡谪居黄州的养生观念,中医养生论文_第2页
苏东坡谪居黄州的养生观念,中医养生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东坡谪居黄州的养生观念,中医养生论文摘要:带罪谪居黄州的苏东坡,受政治的打压,精神沉郁,生活窘迫,加之盖将老焉,政治及人生态度发生了宏大的变化。黄州时期,苏东坡一改正过错往的积极事功,寄情于山水,醉心于fo老,开场参悟心性之道,观照生命本真,眷注养生,构成了黄州时期东坡式的尚和、尚淡、尚动、尚游养生的思想雏形。本文关键词语:苏东坡;黄州;养生思想;Abstract:SuDongpo,whowasbanishedtoHuangzhouwithcrime,draggeddownbypolitics,hisspiritwasdepressedandlifewasveryhard,addingBeAboutToBeOld,greatchangeshadtakenplaceinhispoliticsandhisattitudeoflife.DuringHuangzhousperiod,SuDongpochangedthepositiveachievementsofthepast,hefocussedonlandscapes,indulgedinBuddhism,andbegantoponderthemind,caredforreallifeandfocusedonhealth,whichformedthehealthpreservingthoughtprototypeofSuDongpostylethatincludingpeace,advocatingsimplicity,advocatingsportandadvocatingtravelinHuangzhousperiod.Keyword:SuDongpo;Huangzhou;healthpreservingthought;1.前言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奇才、全才,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皆获得了卓越的成就,甚至能够讲皆到达了登峰造极的水平。然,世人对苏东坡的了解,大多游弋在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方面,而对他在养生方面的成就,知之不多,或知之不深。苏东坡养生肇始何时?他谪居黄州时期的养生思想是什么?钩沉黄州时期的苏东坡,可探其端倪。2.苏东坡谪居黄州眷注养生的缘由2.1政治原因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东坡知湖州,上任伊始,例行公事上呈了(湖州谢上表〕。表中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的几句牢骚话,被投机钻营的新进揪住,以谤讪朝廷的罪名,构入御史台,后贬谪黄州。贬谪黄州前,苏东坡以进取的仕宦人生,力展治国抱负。谪居黄州后,苏东坡作为朝廷的政治犯,满朝王公贵胄及士大夫,害怕像司马光、张方平、范镇等一样遭到牵连,惟恐躲之不及。黄州时期,政途失落,不再妄议朝政的苏东坡,常怀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1]之感,仰天望月,嗟叹仕途险恶、壮志难酬。为摆脱庸俗污浊,追求超凡清空,他开场收敛平生心,由过往致君尧舜的积极用世,转向怀古伤今,融入大自然来体悟人生,以追求渐宽方寸,进入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之境,眷注养生。2.2物质原因苏东坡被贬黄州后,朝廷给了个没有俸禄、不得签书公事[3]的黄州团练副使[3]闲职,近似放逐。一大家人的生活特别拮据。每月初一,他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4],天天早晨用叉子挑下一块作为一天的开销,有剩余,便以大竹筒别贮[4],待有友人来时以待宾客[4]。谪居黄州的苏东坡,连天天的开支都得计划好,可见其物质生活的艰苦。如,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六〕载:苏东坡在黄州与刘贡父谈吃饭,讲尤觉当年的三白饭[5](一碟白萝卜、一碗白米饭、一碟白盐)好吃。这一方面讲明他能吃大鱼大肉,也能嚼菜根,无所挑剔,另一方面也反映他黄州时期的窘迫,连这皛饭都回味无穷。由于生活没了来源,黄州时期的苏东坡,以随遇而安之心,将视野转向大自然,开场寻求天地的帮助,如(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即便到了吃了上顿愁下顿的时候,他也能把困窘的生活,转化为高雅的情趣,转化为崇尚自然的养生之道。从客观来讲,苏东坡黄州时期崇尚自然的养生之道,是被逼出来的无奈之举;从主观来讲,是由于他潜藏的豁达性情,恰遇黄州境遇而勃发,使他能以乐观豪迈之心,应对现实的无奈。2.3精神原因苏东坡的精神思想,以黄州为分水岭。谪居黄州前,苏东坡是以千骑卷平冈[6]的豪迈,射天狼[6]的气概,力行匡扶天下,造福黎庶。谪居黄州后,因乌台诗案,在精神上遭到重大打击的他,不仅本身身心遭到摧残,而且连带数十人罹难。其间虽有张方平、王冼、黄庭坚等一些不离不弃的好友,但更多的是那些平常与他诗文唱和,引以为知己的保守派大臣,与其划清界限。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6],千里迢迢贬谪黄州,宦海生涯所交达官显贵无数,这时却只要清溪相送,给他的精神带来宏大冲击。得罪以来,深自闭塞[7]的苏东坡,从原来的高居庙堂,到远处江湖;从意气风发,到意情沉郁。处于人生低谷的他,开场考虑功业的转移,并为功业的转移,找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的根据。如是,他脱却苦闷,从人间日似年[8]中超脱,开场把自个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中观照。从一介箪食瓢饮的寒儒,蜕变为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奏响了飞扬生命的壮歌。于是乎,他开场逾越现实,络续岸然人格,濡养淳至精神,以任性逍遥,随缘放旷[9]的意趣,醉心fo道;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7]的俊逸,掸去人生尘埃;以将fo家救世、道家出世与儒家入世统一起来的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姿态,悦致养生。2.4年龄原因据学者研究,宋朝人均寿命30岁,苏东坡能寿至65岁,实为不易。况且,中年谪居黄州,精神遭到打击,又廪入既绝[4],日常生活靠痛自节省[4]撑持的苏东坡,后复被贬更为荒凉的惠州、儋州。在如此穷困潦倒的生活境遇下,苏东坡还能遐龄,这与他从谪居黄州开场,就眷注、并用自创的方式方法养生是分不开。为什么黄州时期的苏东坡那么热衷于养生?原因之一,就是他以为自个盖将老焉[11]。早在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38岁的苏东坡就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称自个为老夫。元丰三年(1080年),贬至黄州的苏东坡,年已44,这个年龄,在有宋一代,是衰迈之年。而谚曰:人到中年万事休。黄州时期的老东坡[10],治东坡,筑雪堂[11],以吾老矣,寄余龄[12]的清意,放下了那为政治不平之心,顺乎天命,以一黄人的身份,雅意品味纯正平淡的生活,意尚fo老,崇尚养生。3.苏东坡黄州时期的养生思想3.1尚和一是尚与自然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苏东坡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醉心于山水,尤为殊出。十分是谪居后,他寄情于山水清远[11]的黄州,苦闷的心灵,在黄州自然的天地里,找到了皈依,质心刷新到了新的境界。他日作于东坡,夜息于临皋,悠游于赤壁,参悟于安国寺。每每立于临皋亭下八十数步[13]的大江边上,仰见明月[2],闭目杨息,静悟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13]的真理,将闲净之心,寄予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2],以求挟飞仙以翱翔,抱明月而长终[2],与天地自然合二为一。黄州时期,苏东坡这种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之道,大有庄周化蝶、物我两忘之意,是他尚与自然相和养生的起点。二是尚与人和。此义有二。一为尚与市井人和。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远离汴梁(今开封),单独与儿子苏迈来到黄州,郡中无一人旧识[13]。由于政治作祟,先前所交的仕宦之人及黄州地方官吏,都不敢与之交往,唯黄州市井之人独不惧。苏东坡之所以与市井人交往,一是他心中本来就有一轮儒家社会责任的精神明月,深切关心百姓疾苦。看到百姓剥啮草木啖泥土[14],就歉疚自个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15]。到黄州后,看取雪堂坡下,老农夫凄切[16],更是触动了他对市井百姓的关切。二是市井人不惧与之交往。如,(记游定慧院〕载有:苏东坡五次醉于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的一株海棠树下的故事。不管是定慧院先前,还是此后的市井园主,都盛情地接待了他,这映衬了他与黄州市井人的和合。需要讲明的是,黄州的市井百姓,固然不理解朝堂安邦定国的大事,但对颐养身体,皆颇为关注,苏东坡与他们交好,于无意之中接轨了民间养生。只是市井之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给予了他聚集民间养生之法,构成自个养生之道的时机。同时,苏东坡在与市井交往之中,也渐渐淡去了人生的失意感,个中解脱身心之法,也就成为其养生妙方。二为尚与fo道人和。黄州城南有一安国寺,苏东坡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17],静思fo义,贞悟清净安命之道。每每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17]。如此旦往而暮还者[17]五年。谪居黄州五年,苏东坡不仅与fo僧交好,而且还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4],甚至还借黄州天庆观道堂,闭关修炼,四十九日乃出[4]。除此之外,苏东坡还常与僧道相携出游。处江湖之远,一心参禅修道的僧道,不仅用清心寡欲的释家fo义,厚实苏东坡的心灵,而且还用达观自然的道学玄理,荡去苏东坡的尘埃,改变着他的人生轨迹。携游之中,苏东坡常有物我相忘,身心皆空[17]之获,以致苏东坡自个也经常私窃乐之[17]。苏东坡从内心深处认同fo老思想,肇始于黄州,缘起于政治失落,事功无望,生活窘迫,年岁已老。初到黄州,苏东坡就寓僧舍[18]、随僧餐[18]、惟fo经以遣日[18],甚或去安国寺沐浴,借僧房禅修,到天庆道观闭关修炼,起居生活渐趋fo老,发轫向fo老寻求延年之术。将自个的精神世界,渐寄于fo法禅意、道学玄理、青山秀水,铺就了此后东坡式的自在洒脱、空灵超然。苏东坡正是在这种人和之中,逐步构成、升华了对其之后的人生,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的养生思想。3.2尚淡一是尚淡食。初到黄州,苏东坡旅居僧舍,与僧人同吃同住,日布衣蔬食,随僧一餐[18]。安置下来后不久,由于禄廪相绝[18],遂有饥寒之忧[18]。然而,乐观豁达的苏东坡,不仅没有被饥寒之忧难倒,反而欣慰自个至时亦必自有处置,安能预为之愁煎乎?[18]于是乎,味由心生,境由心造,他开场主动淡泊饮食欲望,常食二红饭、玉糁羹、东坡菜羮、甜藕、豆腐、汤饼等素食,并从这些素食蔬饮中,总结出生命由养而生的安分以养福[9]、宽胃以养气[9]、省费以养财[9]的三养养生理念。固然苏东坡本身嗜肉,但是经历人生风雨的他,却道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19]及蔬食有过于八珍[9]的箴言。当然,黄州时期的苏东坡,也偶食鱼肉,但那一是为了生存,二是由于黄州彼时的鱼肉,比蔬菜还便宜。其所言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11]及鱼稻薪炭颇贱[18],就是明证。也饮酒,但那一是由于宋代乐酒好饮是普遍风气,文人尤其是诗人假如不与酒发生关系,其作品不带点酒味,那么其人其诗的品味是要打折扣的[20]。二是由于苏东坡饮酒,饮的是个中超拔的真味。所饮之酒,也经常是徐知州送他的州酿,或黄州乡邻送他的发酵米酒。再则,苏东坡饮酒,酒量很小,饮酒终日,不过五合[20]。曾自言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21]然而日欲把盏为乐,殆不可一日无此君。[22]二是尚寡欲。谪居黄州后,苏东坡追思曩时[13],觉得以往的仕途追求,都是一场梦,觉得生命之中的事物,似乎自有虽然的定数。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23],苏东坡以为太多的贪欲,只会伤害本身。如,一日,太守杨君采、通判张公规邀苏东坡游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9]。苏东坡讲:皆缺乏道,难在去欲。[9]可见,黄州时期,苏东坡的去欲思想,已植生其心。由之,我们就不难理解,苏东坡回想起当初遭朝廷奸佞的排斥和免除,不禁夷然一笑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4]的缘由。何以如此?由于乌台诗案的打击和谪居黄州的孤单、凄凉,使苏东坡看破了红尘,他不再那般属意宦海浮沉,而是以海纳百川之心,包容一切。在谪居黄州的多少个月光如昼的皓夜,他静思: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3]。这一时期,远离仕途的苏东坡,把从黄州安国寺的fo经及僧人那里,所了悟的fo家清心寡欲思想,和从黄州天庆观的何道士及云游四方自庐山来黄州看望苏东坡,挂单于黄州天庆观的四川绵竹武都山杨世昌等道士那里,所融会的道家天人合一、因任自然思想,迁移于日常养生生活,找到了心中空灵的净土,进入闲人特有的安适自在、雅远宏放的澄融境界。而也正因苏东坡有如此的心境,才造就了他构成于黄州的尚寡欲养生思想。3.3尚动一是尚躬耕劳动。黄州时期,苏东坡一家有妻子王闰之(续弦,已故夫人王弗的堂妹)、长子苏迈、次子苏适,三子苏过、丫环王朝云、书童虎儿等一家老小二十多口人。贬居黄州初期,没有俸禄的苏东坡,一大家人的生活,靠先前自个为官所攒的积蓄过活。但是,由于家里人口诸多,积蓄不久就用得所剩无几。眼看一大家人的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苏东坡不得不另谋生路。谪居黄州的幅,有关苏东坡黄州时期其它方面的养生思想内容,拟另撰文阐述。以下为参考文献:[1]孔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18:245,223.[2]苏轼着.东坡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20:245,248,246,246,248,246.[3]洪本健编着.宋文六大家活动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83,283.[4]熊礼汇编撰.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要髓[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504,504,504,504,504,503,503.[5]丛书编委会编.唐宋八大家传奇[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74.[6]刘清泉撰文,杨再琪绘画.苏轼诗词写意[M].北京:中华书局,2020:136,136,50.[7]苏轼着,李之亮注译.苏轼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138,138.[8]苏轼撰,薛瑞生笺证.苏东坡词编年笺证(卷二)[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251,251.[9]苏轼撰,乔丽华点评.东坡志林[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20,29,29,29,28,23,23,20,20,20.[10]苏轼着,李宝岑译解.苏东坡诗词名篇译解[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8:193.[11]丁永淮,梅大圣,张社教编注.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399,399,399,346,60,60.[12]苏轼着,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87.[13]苏轼着,博文译注.东坡志林[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21:175,175,62,7,5,63,62,167.[14]缪钺等撰.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71.[15]曾枣庄主编.苏诗汇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573.[16]薛玉峰.苏东坡词今译[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20:112,94,94.[17]崔承运选注.苏轼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8:177,177,177,177,177,135,176,176.[18]张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