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大单元整体学习学案第三、四、五单元《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审核:包科领导:学科主任:年级主任: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_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探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说明文化的交互性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探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说明文化的交互性单元概述单元概述【单元内容】本单元包括《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与途径》第3、4、5单元的内容,介绍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多种方式与途径。文化的交流既有牧歌式的和平交往,又有暴力性的碰撞冲突。每一次文化的相遇、碰撞、交汇都会促进文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一是能理解人口迁徙、商路与贸易、战争对人类文化的双重影响。二是认识文明交流、文明互鉴的意义。【课标要求】1.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2.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3.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单元目标】1.研读文本,自主梳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史实,构建出“文化交流与传播途径”的思维导图,说明文化交流与传播途径的多样性。2.结合271BAY资源,通过分析拉丁美洲文化形成过程的原因,探讨文化交流与传播途径的特点及影响,说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
3.对话“舌尖上的美食”,审视食材流变的历史,探究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意义,说明其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4.重构思维导图,完成单元过关,运用合理时间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阐释文化的时代性、继承性、发展性。【评价预设】水平质量描述3能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不同方式的演变过程及特点;能够运用特定的时空术语对较长时段、较大范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不同方式加以概括和说明;能够准确研判关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各类史料及其价值,获取有效信息;能够理解文化交流与传播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能用具体史实说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文化观。4运用唯物史观解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程和问题;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特征及相互关系;借助史料的收集、研读、甄别,从中判断史料的实证价值,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叙述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可靠证据,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增跨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单元任务学习阶段学习任务创造学习过程实施学生学习领导力提升探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说明文化的交互性探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说明文化的交互性整体感知3课时初步感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1.自主研读课本,标注出重点,概括出课题、子目、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关键词解读课本目录。2.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途径,说明文化交流与传播方式的多样性。3.联系当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现实,用事实说明还有哪些方式能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初步运用自己的话说出文化之间交流互鉴的可行性。4.提出疑问,写在271BAY问答交流区域。5.合作学习,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问,建构出单元的内在联系。1.每一名同学认真阅读单元目标和单元导航,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2.学习小组长把控好成员学习进度,按时完成自主学习任务。3.课堂上人人参与组内讨论和班级分享,依据评价量规做好组内评价。探究建构2课时透过拉丁美洲文化,探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1.结合文本与271BAY资源,总结拉丁美洲文化的形成过程,并归纳出其独特性。2.结合271BAY资源,通过分析拉丁美洲文化形成过程的原因,探讨文化交流与传播途径的特点及影响,说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3.结合拉丁美洲文化形成历史,围绕着“文化的交互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1.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说说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及影响。2.高效学习小组组织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所学。应用迁移2课时对话“舌尖上的美食”,探文化的碰撞与融合1.再读文本,说出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途径,辩证的看待不同途径对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影响。2.对话“舌尖上的美食”,审视食材流变的历史,探究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意义,说明其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结合在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的贡献,全面比较两者的作用,用自己的话说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发挥高效科研团队在学习中的作用,运用自己掌握的认知体系解决迁移提升的问题。2.注重联系社会现实,提升学生从历史中寻找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重构拓展2课时重构思维导图,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互鉴1.结合问题清单查漏补缺,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及影响。2.结合复习收获,重构思维导图,形成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深层认知。3.运用合理时间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阐释文化的时代性、继承性、发展性。4.通过单元过关,纠错反思,进一步总结文化交流的不同途径,阐释对人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与交融、矛盾与冲突的认识。。1.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内化。【学习导航】【单元情境】自从人类产生,便有了文化。不同区域的人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华文化、西亚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美洲文化……伴随着人口迁徙、商贸、战争的进行,不同地域上生存的人类相互有了接触,便有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人们通过欣赏、学习、吸纳不同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更加丰富和成熟。本单元着重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方式、途径和载体,展现中外历史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以及对不同文化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说明“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初步感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初步感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自主梳理古今中外人口迁徙、商路贸易、战争的主要史实,用自己的话说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途径。2.结合问题引领以及271BAY资源二次精读,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为主题构建思维导图,初步归纳出文化交流与传播途径的各自特点。3.联系当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现实,用事实说明还有哪些方式能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初步运用自己的话说出文化之间交流互鉴的可行性。【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一:自主梳理教材第三、四、五单元,勾画、标注课本,概括出课题、子目、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活动一:自主梳理教材第三、四、五单元,勾画、标注课本,概括出课题、子目、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六1.亚历山大远征.mp42.张骞出使,凿空西域.mp43.人口迁移史.doc4.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doc※问题思考1结合教材中的示意图,说出印欧人早期迁徙的过程,并说明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问题思考1结合教材中的示意图,说出印欧人早期迁徙的过程,并说明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的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的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在古代,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不同地区产生了新的人群。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在近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了新的族群。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导致当地人口的代替性变化。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也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战争灾难贫困等因素导致难民问题,国际社会努力为难民提供救助。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问题思考2※问题思考2殖民扩张对美洲族群的造成变化主要有哪些?※问题思考3※问题思考3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对人口迁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史料实证现存17至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思考:同学们从表格可以得出什么信息?思考:同学们从表格可以得出什么信息?※问题思考※问题思考4以美国和新加坡移民文化的特不同特点?商路的开辟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古代,丝绸之路为中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除丝绸之路外,古代欧亚大陆还存在其他重要的商路往往也被纳入丝绸之路的广义范畴,比如“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商路的开辟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古代,丝绸之路为中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除丝绸之路外,古代欧亚大陆还存在其他重要的商路往往也被纳入丝绸之路的广义范畴,比如“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渐形成。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问题思考5※问题思考5271BAY如何理解将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这种说法?※问题思考6※问题思考6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史料实证在思想和文学方面,佛教的传入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思潮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印度寓言、童话,对中国古代志怪、传奇文类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代高僧守温仿古代印度梵语体系,制定汉语三十个字母,为汉语音韵学的重建奠定了基础。——王欣《丝绸之路与古代东西文明交往》※问题思考7结合地图和271BAY资源,指出亚历山大远征与蒙古西征的路线、遭遇的反抗与影响范围?※问题思考7结合地图和271BAY资源,指出亚历山大远征与蒙古西征的路线、遭遇的反抗与影响范围?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战争不仅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使物质财产遭到巨大的破坏,而且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文化的毁损和断裂,甚至民族文化的失意,但是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也是彼此交互的前奏,甚至也是渗透融合的开始。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战争不仅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使物质财产遭到巨大的破坏,而且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文化的毁损和断裂,甚至民族文化的失意,但是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也是彼此交互的前奏,甚至也是渗透融合的开始。在古代,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希腊文化。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13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蒙古汗国,并进行了三次西征。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交流,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史料实证在希腊化过程中,希腊文明处于主导地位,并对东方世界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在政治上希腊化的东方世界的政治建构是服从于马其顿人的殖民统治的,在经济上,商品货币因素也随同希腊人的殖民而融入东方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在语言上,在一个希腊化的世界中,希腊语不仅是希腊移民的母语,更是帝国的官方语言。东方世界的各个层面的改观,实质是强势文明外在冲击下的变异,是内外两种文明碰撞,交融并自我调适的结果。——摘编自岑松、王立桩《“化”之能与不能——希腊化时期的东方世界》※问题思考8你认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样性有哪些异同?※问题思考8你认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样性有哪些异同?在近代,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元化。拿破仑战争后,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普遍的政治诉求。在欧洲的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殖民国家往往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在回应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过程中,被殖民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接受外来文化,但也会努力保护传统文化,其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在现代,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了。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不断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世界殖民体系在战后土崩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兴民族国家在建立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问题思考9※问题思考9一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问题思考10怎样理解新型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学习活动二: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不同文化的交融。学习活动二: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不同文化的交融。六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三:据教材并结合所学,列出促成世界贸易网形成及演变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写出简介。六学习活动四:研读文本,列举不同时空下的战争与文化交锋,完成表格。学习活动四:研读文本,列举不同时空下的战争与文化交锋,完成表格。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战争不仅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使物质财产遭到巨大的破坏,而且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文化的毁损和断裂,甚至民族文化的失意,但是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也是彼此交互的前奏,甚至也是渗透融合的开始。时间战争文化的碰撞、交流和重构古代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近代独立战争美国文化拉美文化拿破仑战争俄国波兰德意志现代一战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二战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学习活动五:构建思维导图学习活动五:构建思维导图【我的疑问】(写下你在梳理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形成性评价1】◆评价量规评价评价标准优秀根据文本及271BAY资源,有逻辑的构建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思维导图,并能举出人口迁徙、商路贸易、战争的相关实例,说明对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影响,并用自己的话表述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影响。提出了有价值的疑问。良好完成课本勾画批注以及学程问题引导,根据文本及271BAY资源构建出完整的思维导图,初步说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并能提出疑问。合格完成课本勾画批注以及学程问题引导,根据文本及271BAY资源构建出思维导图,初步说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自主达标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例如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例如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阖家团聚,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独居一室,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方式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探究建构探究建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透过拉丁美洲文化,探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学习目标】1.结合文本与271BAY资源,总结拉丁美洲文化的形成过程,并归纳出其独特性。2.结合271BAY资源,通过分析拉丁美洲文化形成过程的原因,探讨文化交流与传播途径的特点及影响,说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3.结合拉丁美洲文化形成历史,围绕着“文化的交互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学习资源】1.马尼拉大帆船的文化意义.mp42.黑奴贸易史.mp41.马尼拉大帆船的文化意义.mp42.黑奴贸易史.mp43.早期殖民扩张对文明的破坏.mp4刘文龙在《全球化与拉丁美洲文化走向》中谈到:“16世纪起就移植而来的欧洲—基督教文化和残存的美洲土著文化,以及伴随奴隶制而来的非洲黑人文化,这些异质文化汇集与新大陆,经过碰撞和冲突之后,趋向相互妥协、调和与适应,最终都偏离其原型而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种新的杂交型文化。显然,这种多成分的文化始终是在西欧的政治经济文化霸权下形成和成长起来的。经过500年的发展,这种杂交型文化已成为拉美新生国家的民族文化,在西半球各地已深深地扎下了根,这就使得全地区形成了文化的一致性和同类性”。让我们一起通过史料研究拉丁美洲文化分析文化的特点。学习活动六:透过拉丁美洲文化,探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学习活动六:透过拉丁美洲文化,探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六◎人口迁徙与文化的交融与认同材料一据记载,墨西哥和中美洲在1607-1708年、1631年、1686年和1693-1694年曾流行过班疹伤寒、瘟疫和天花。在大陆的另一端,布宜诺斯艾利斯在1642-1643年、1652-1653年、1670年、1675年、1694年、1700-1705年、1717-1720年、1734年和1742年不断受到时疫的袭击,众多疾病中成为地方病的当首推黄热病。美洲沿海低地为携带黄热病的蚊虫的繁殖提供了类似其在非洲老家的条件。——[莱斯利贝器尔主编:《创桥拉丁美洲史》第二卷,李道摆等译材料二18世纪后半叶奴隶贸易的急剧增加是由于在加勒比海不断扩大种植热带作物(尤其是甘蔗)的结果。1761年到1810年之间,大约有30万非洲人输入西班牙美洲,年平均略超过6000人。古巴和位居其后的波多黎各几乎接纳了全部的供应。非洲移民完全改变了各岛屿的种族构成。(到19世纪70年代有色人种和奴隶)黑人已是多数。——莱斯利贝瑟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第二卷,李道等译,北京:经管理出坂,1997年P34材料三除了巴西境内各地的人口迁徙到采金区以外,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量葡萄人也移居到米纳斯吉拉斯,在1700年,葡萄牙大约有200万人口。尽管国王对移居国外严加限制,18世纪仍有大约40万人离葡前往巴西。葡萄牙人来自母国各个地区,特别是人口最稠密的米尼寞省:来自备社会阶级和职业,从农民到坤士,包括工匠、店主教士和许多无国定职业的人。据官方估计,在1817-1818年,白人人口总计1302000人;在巴西取得政治独立的1822年,白人约占居民总数的35%。—莱斯利贝瑟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第二卷,李道等译,北京:经管理出坂;1.上述材料对于研究拉丁美洲各国人口变化问题有何价值?对于研究这一问题你还能从哪些角度补充史料。2.请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所学,对“拉丁美洲的文化结构是以移植而来的欧洲文化传统为主体的”这一历史结论做出合理解释。◎商路贸易与文化的差异与借鉴材料四新航路开辟后的国际贸易材料五1565年,西班牙人乌尔达内塔,开辟了从菲律宾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太平洋航道。1565年西班牙入侵菲律宾,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后,把马尼拉作为统治全菲岛的首府和通航美洲的唯一港口,西班牙在东方的垄断贸易体制由此开始确立。1573年,第一艘装载中国货物的大帆船抵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在现在的墨西哥的女性群体中仍然流传着一种“民族服装”,它是一种无袖长裙,墨色的底衣上镶制以金色镶边和红白绿色的绣花,相传是一名17世纪初的“中国公主”带来的款式,后世被墨西哥人称为“中国村姑”装。对大家每年引颈期盼的马尼拉大帆船,墨西哥人更习惯的一种称呼是“中国船”。3.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内容,说明商路贸易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战争与文化的碰撞与重构材料六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美]斯基徳莫尔、史密斯、格林著,张森根等译《现代拉丁美洲》墨西哥三文化广场墨西哥欧式建筑材料七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材料八由于19世纪初,拉丁美洲仍是一个封建主义的殖民地社会。1810—1826年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们,向往社会进步和自由,放弃了已有的家产和奴隶,提出了解放奴隶,取消对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劳役制,废除教会特权,鼓励自由贸易等进步主张。——摘编自赵长华《论1810-1826年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性质》材料九(拉丁美洲)独立的经济意义限于摆脱衰落中的宗主国的野蛮掠夺和落后统治,但独立后却缺乏独立迅速建立民族经济的能力,经济依附性的状况没有改变……尽管革命后建立了十几个“共和国”,但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质相去甚远。拉美独立运动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族独立运动的有利国际环境中出现的由落后的地主阶级占有成果的革命。——摘编自张伟伟《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运动比校研究》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简要阐释关于战争与拉丁美洲多元文化形成的关系。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拉丁美洲文化形成历史,围绕着“文化的交互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少于120字。)【形成性评价2】◆评价量规评价评价标准优秀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出拉丁美洲文化形成的原因,以拉美为例总结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和影响,举例说明文化的交互性,结合当今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发表自己的见解。良好能具体说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不同途径并举出实例,多角度分析拉丁美洲文化形成的原因并能进行充分论证。合格能具体说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不同途径并举出实例,并从一个方面分析拉丁美洲文化形成的原因。◆自我达标人口的迁移,带来文化的交汇,而在这种文化交汇的机遇与挑战中,在这种文化借鉴与适应中所产生的认同,又往往催生出一种海纳百川、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如古代史上的“泛希腊化”、近代史上的“美利坚文化”等。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既是一个多样文化广泛接触、交流与传播的历程,也是不同文化交融、渗透与丰富的过程。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你的看法。应用迁移应用迁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对话“舌尖上的美食”,探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学习目标】1.再读文本,说出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途径,辩证的看待不同途径对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影响。2.对话“舌尖上的美食”,审视食材流变的历史,探究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意义,说明其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结合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的贡献,辩证认识两者的作用,用自己的话说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历史上的唐人街是怎么来的.doc2.1.历史上的唐人街是怎么来的.doc2.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mp43.辣椒.doc4.中西方食物背后的文化差异.doc【情境任务】从远古到今天,人类在这颗星球上,从未停止过迁徙的脚步,有多少人远离故土,定居他乡,又有多少人追根溯源,寻找同族。食物也是如此,物种流传,食材碰撞,风味交融,造就多彩的饮食风貌,每一次我们追问自己来自何方,也开启了对风味的寻根之旅。学习活动七:透过饮食文化中的“变与守”,探文化的交融与认同学习活动七:透过饮食文化中的“变与守”,探文化的交融与认同材料一:日本横滨唐人街印度唐人街的馍馍见证了美国旧金山的历史沧桑,穿梭于温哥华唐人街的热闹繁华,流连在曼谷唐人街的美食和喧嚣,最令人百感交集的,还是在印度唐人街品尝的那一口中国酱料。这是一种经过200年时光不断进化的酱料,有酸甜,有酸辣,有甜辣,为了符合印度人的口味,还有一种加入了咖喱。印度几乎所有的中餐馆都会用这种中国酱料,其中最著名的搭配,是馍馍蘸酱。印度的馍馍,其实就是中国人的蒸饺。自从200多年前中国人把这种美食带来之后,同样是白面皮包着拌着葱蒜、蔬菜的猪肉,但是在印度一定要蘸着中国酱料来吃。除了蒸饺变成了馍馍,印度中餐的招牌菜“满洲鸡”也是一种奇怪的组合。印度的华人几乎全部都是客家人,而来自广东的客家餐厅招牌菜确是有着东北气息的“满洲鸡”。除了名字上和东北的满洲带上的关系,其实这道菜完全是印度华人为了适应当地的口味自创的。正是这些中国人看起来熟悉的食材和中餐,到了印度之后被重新组合,令初来乍到的中国人感到亲切又陌生。唐人街的“中国味道”反映了饮食文化的唐人街的“中国味道”反映了饮食文化的”变与守”,结合材料及所学对这一文化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学习活动八:透过食物“前世今生”,探文化的交流学习活动八:透过食物“前世今生”,探文化的交流特征最常出镜的凉拌菜——拍黄瓜历史上传入中国的瓜果蔬菜有很多,名字上留有明显外来痕迹,“胡”系列大多为两汉至唐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例如胡瓜、胡桃、胡豆、胡蒜等,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黄瓜,最初叫“胡瓜”(“胡”在古代指的是北方或西域的少数民族,这种从西域引入的瓜就被称为“胡瓜”了),原产于印度喜马拉雅山南麓,由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后赵后始称黄瓜。大蒜原产地在西亚和中亚等地区,在中国家落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黄瓜、大蒜传入中国后,成为了家常菜肴常见的材料,凉拌黄瓜味美可口,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一对好CP——土豆与番茄土豆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东部迁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脉,是他们最早发现并食用了野生的土豆。十六世纪中期,土豆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把它当作装饰品。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发现土豆可以食用。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土豆。1650年土豆已经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开始在欧洲普及。17世纪时,土豆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西红柿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西红柿最早生长在南美洲,因为色彩娇艳,人们对它十分警惕,视为“狐狸的果实”,又称狼桃,只供观赏,不敢品尝,后来一个画家,在画西红柿的时候,饥渴难耐,实在忍不住才吃了一个,从此以后西红柿才进入到餐桌之上,西方人叫做番茄,传入中国之后,因为跟我国的柿子外形相似,所以我们称之为“西红柿“,而今它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佳品。快餐食物界的扛把子——肯德基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公司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正式开业,截至2017年8月,肯德基在全国共有5347家分店。为何肯德基在中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除了抢占先机外,它的本土化策略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周鸿承博士说:“肯德基餐饮文化中不断地将自己产品进行中国口味化的调整,不断推出适合国人口味的新产品,如骨肉相连等产品概念。”根据《哈佛商业评论》2011年刊登的报道,肯德基中国分店的菜单约有50款食品,远比美国本土的分店要多。除了经典产品老北京鸡肉卷,肯德基也推出粥品、油条、煎饼、饭食等。不过,本土化策略需要恰到好处。周鸿承说:“坚持炸鸡,汉堡包等经典产品形象,使得欧美风产品与内地本土产品保持差异与距离。”随着收入上升、科技发展,中国消费者追求品质更高、更健康的食品,美式快餐显然不能再完全满足要求。另外,本土品牌也异军突起,希望分快餐市场的一杯羹。肯德基近来的不少举动——例如试验脸部识别的付款系统、推出“超级APP”等努力吸引年轻消费者是正确的方向。诚如“舌尖上的中国”第八集《合》的宣传片所讲:每一种滋味都有着久远的历史。在食材的更迭演化过程中蕴含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些食材通过各种方式相聚到一起,碰撞出新的“舌尖上的美食”。结合所学与271BAY资源,诚如“舌尖上的中国”第八集《合》的宣传片所讲:每一种滋味都有着久远的历史。在食材的更迭演化过程中蕴含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些食材通过各种方式相聚到一起,碰撞出新的“舌尖上的美食”。结合所学与271BAY资源,以“吸纳与兼容”为主题,任选一组史料进行解读。(要求:史观结合、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学习活动九:透过食物背后的“故事”,探文化的交锋学习活动九:透过食物背后的“故事”,探文化的交锋茶与咖啡的革命史波士顿倾茶事件17世纪后期,随着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扩张,咖啡和茶几乎同时传入北美。虽然咖啡和茶起初都是上层社会的奢侈消费品,但是很快就在北美殖民地流行开来,成为广受北美殖民地人民欢迎的饮料。然而,从北美独立革命开始,北美人民对茶产生了微妙的偏见,而更加偏爱咖啡。……首先,茶传入北美主要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北美殖民地的咖啡则主要源于西印度,由于北美地理位置离西印度群岛更近,咖啡价格因而比茶更为便宜,同为殖民地、同处美洲的境遇让北美殖民地人民对西印度的商品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其次,在18世纪中期的北美殖民地,从茶和咖啡消费的地点和场所来看,茶更多地和家庭联系在一起,而咖啡更多地在咖啡馆和酒馆里喝,因此咖啡与公共和社交的联系更为密切,更加符合北美殖民地人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最后,独立革命期间北美殖民地人民把咖啡看作爱国和自由的象征,还因为咖啡馆里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与他们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精神非常契合,因而使他们对咖啡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综上所述,独立革命期间北美殖民地人民对茶的反感和对咖啡的认可,导致茶和咖啡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人们把茶看成英国专制和压迫的代表,把咖啡看作爱国和自由的象征。波士顿倾茶事件人类学家西敏司说过“食物的意义与国家统治者的意愿和利益紧密相关,与国家本身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命运联系在一起”,请结合茶和咖啡在北美的不同命运论证他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荆玲玲《北美独立革命时期的茶与咖啡——日常消费、政治话语和独立革命》人类学家西敏司说过“食物的意义与国家统治者的意愿和利益紧密相关,与国家本身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命运联系在一起”,请结合茶和咖啡在北美的不同命运论证他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形成性评价3】◆评价量规评价等级评价标准优秀根据文本,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出全球文化的差异性及交流互鉴,论证不同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必要性。能够根据史料及271BAY资源,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辩证的看待不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良好根据文本,能够从食材流变的历史中分析出全球文化的差异性及交互性,会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结论进行解释。合格基本能够运用史料及271BAY资源,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不同途径进行分析,说出其特点和影响。◆自我达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时,杰出人物作为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历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对历史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根据以上材料,提取论点,并运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晰,符合逻辑。)在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地的商人、近代的欧洲殖民者、三角贸易中的奴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工、华人等群体,虽然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但他们对人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拿破仑、伏尔泰、肖邦等杰出人物对历史进程或文化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以上材料,提取论点,并运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晰,符合逻辑。)重构拓展重构拓展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与途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与途径---重构思维导图,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学习目标】1.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主题重构思维导图,用史实说明文化的交流性、互补性。2.运用合理时间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阐释文化的时代性、继承性、发展性。3.通过单元过关,纠错反思,进一步总结文化交流的不同途径,阐释对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与交融、矛盾与冲突的认识。1.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饮食文化.doc2.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意义.doc3.习近平关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讲话.mp4学习活动十:重构思维导图,形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结构性认知学习活动十:重构思维导图,形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结构性认知(一)查缺补漏必备知识,人人过关核心问题清单自评互评1.古代人类迁徙的表现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2.近代殖民活动的表现及其对人口和文化的影响3.现代社会移民的原因、影响,现代移民社会多元文化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4.古代商贸的表现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5.近代世界贸易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6.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7.近代战争对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8.现代战争是如何影响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发展(二)重构单元思维导图说明:1.可以以“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途径”为主题在原来的构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2.也可以从不同时空下,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进行整合,完成单元体系的重构。学习活动十一:利用合理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学习活动十一:利用合理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文化交流与传播是一个跨越时空的继承、交流、融汇、发展、完善的历史现象。它既有地域文化历时性在传承与丰富,也有异域文化的交往与互补互鉴。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部分)时间历程3000左右5后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了古代希腊文化;此后,古罗马在大量吸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5世纪以后在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城文化。16世纪之前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有代表性。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西方殖民者对残留下来的印第安人实行欧化,通过语言、宗教、艺术、教育等文化的移植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17世纪以后英国开始侵略印度,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兴办学校,强行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19世纪上半期面对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2050后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与传播》等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上表中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做出合理解释。学习活动十二:限时单元过关学习活动十二:限时单元过关要求:用对待高考试卷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限时过关。1.限时45分钟,完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单元过关,注意合理分配时间。2.审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勾画关键词,划分层次进行归纳概括。3.卷面要书写认真、规范,提示语、序号化。一、选择题(15×4,共60分)1.伏尔加河和顿河是现代西方人的母亲河;在这里,生活着现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印欧人。游牧和迁徙成为了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印欧人的大迁徙中,形成了欧洲的一些古老民族。印欧人能够实现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A.原始农业的产生 B.畜牧业发达C.铁器的发明和使用 D.马的驯化和马拉战车的发明2.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材料表明北人南迁A.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导致南北风俗习惯趋同C.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D.促进南北文化融合3.“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驻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B.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4.1851年2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巴瑟斯特发现金矿;8月,又在距墨尔本不到100英里的巴拉腊特和本迪戈发现了金矿。澳大利亚于是掀起了淘金热潮,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潮水般涌来。这一现象A.说明世界市场首次实现跨洋资源整合 B.证明全球自由贸易网络正在迅速形成C.有利于面临资本困境的欧洲得到补充 D.吸引了大量黑人奴隶前往实现发财梦5.如图为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示意图。由此可推知A.美国难以实现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B.美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移民国家C.美国民族和文化多样性日益凸显 D.美国移民逐渐占据人口的大多数6.年代尺是展现历史时空观念的方式之一。观察下面年代尺,方框内应填写的是A.阿拉伯帝国 B.西哥特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法兰克王国国7.“万里茶道”是17—19世纪,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俄国人称为“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这说明A.中国闭关锁国发生转变 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 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8.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约公元前1300年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 B.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C.19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牧场 D.宋元时期棉花从陆、海两渠道传入内地9.早在公元前1世纪晚期,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为了能不经过中亚地区与汉朝直接贸易,多次派出探险队收集商路情报。此后多位古希腊地理学家在著作中提到从幼发拉底河渡口出发,最终到达赛里斯国都城赛拉(东汉首都洛阳)的商路。由这些记载可推断出。A.汉朝与欧洲有密切的直接往来 B.西域地区成为东西贸易枢纽C.丝绸之路提升了汉朝的影响力 D.儒家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10.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二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A.“关贸总协定”有利于世界贸易发展B.“关贸总协定”存在着严重弊端C.世界贸易组织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 D.世界各国贸易壁垒不复存在11.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下列对这段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A.和平往来促进了各地经济文明交流B.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要道C.暴力冲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D.暴力冲突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12.某同学制作了下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他所探究的主题是时间事件历史人物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真纳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纳赛尔1959年古巴革命卡斯特罗A.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C.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D.两极格局的瓦解13.《全球通史》中写道:“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发生了反作用。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下列关于拿破仑战争说法正确的是A.限制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启蒙思想的传播B.横扫欧洲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自由独立的民主国家C.客观上推动了民主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独立的诉求D.引发了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导致欧洲战场溃败14.《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指出:“希腊化时代,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希腊化”恰恰是使分散的希腊、埃及、西亚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它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由此可知希腊化时代A.突出的表现为暴力冲突与政治联姻 B.推动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和交融C.对不同地区的文明造成毁灭性打击 D.希腊文明对其他文明采用排斥方式15.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不断发展。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通过谈判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使大多数说法语的非洲国家在60年代初获得了独立。此举意在A.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C.遏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削弱美苏两极的力量二、问答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表1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185015004~5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
- 《天然药物的开发》课件
- 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
- 社区项目方案设计模板
-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能力测试口算题带答案
- 家庭教育活动报告
- 《组织行为学》激励课件
- 严重精神病性管理工作培训
-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智慧养老技术概论
- 音乐照护健康评估-老年康体指导 初 级 -1729733444183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网络游戏利与弊》课件
- 4.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主要设备设施布局操作流程等文件
- 法律文书校对规定
- 小学食堂结算统计表(午餐、晚餐都吃的学校适用)
- 海水的性质 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医院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
- CFM56-5B发动机VBV活门的钢丝软轴操控原理及软轴刚度研究
- Mysql 8.0 OCP 1Z0-908 CN-total认证备考题库(含答案)
- 带式输送机胶带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