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谈课堂评价的地位与重建_第1页
专题五谈课堂评价的地位与重建_第2页
专题五谈课堂评价的地位与重建_第3页
专题五谈课堂评价的地位与重建_第4页
专题五谈课堂评价的地位与重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向东.(2009).谈课堂评价的地位与重建.《全球教育展望》,第38卷第9期,42-46.谈课堂评价的地位与重建杨向东[摘要]课堂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对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当前总结性的外部评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课堂评价研究相对缺失的前提下,开展课堂评价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课堂评价研究的转型和提高,必须要综合考虑学习科学、测量技术、课程标准、教学与学业评价的系统整合,确保课堂评价可以提供准确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同时必须重视对课堂评价结果反馈模式和机制的研究。关键词:课堂评价外部评价学业成就观连续性评价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副教授近年来,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跨国教育质量比较的普及,世界上众多国家纷纷展开旨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教育改革。在这种背景下,旨在改进学习的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受到了空前的关注。⑴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教育研究者提出开放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评价等各种替代性评价(alternativeassessment)模式,倡导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评价的多元化等理念,无疑是有助于我国教育评价领域的变革和发展的。而对学习的关注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刃l_2J诚如美国教育心理与测量学家Baxter和Glaser(1998)所言,“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对学业成就评价的革新。”⑶这其中,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的课堂评价的研究和变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课堂评价在我国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研究取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分析视角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于学生在人为创设的或者自然的特定情境中的表现来对学生所知所能进行推断的过程。⑷这一过程与人类其他推断过程一样,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证据的推理(evidence-basedreasoning)〃,⑸是如何收集各种证据来支持我们所要做出的关于学生的种种推断的过程。学业成就评价对学生所做推断的内容以及所寻求的证据主要取决于评价人员对学生学业成就的理解和评价目的两大主要因素。⑹评价人员关于学生学业成就的理解是评价人员所具有的关于学生学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理解,是评价人员的学习观和才能观的集中体现。学生学业成就的理念不同,直接影响和决定评价人员认为什么样的推断内容是有价值的,学生的哪些表现构成其学业成就水平的证据。它决定学业成就评价强调考察学生掌握的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数量与质量,还是强调考察学生的认知结构、问题解决能力、探究与解释能力。⑺前面提到的对开放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评价等评价方式的倡导正是从变革有关学业成就理念以及相应的推断内容、证据和评价模式的角度提出的。评价目的则是关于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推断的问题。即使是在同样的学业成就理念下,评价目的不同,学业成就评价在推断类型、题目选择、评分规则、解释框架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如果评价目的是将学生排序,通常我们所要推断的是学生在所学的学科范围内能正确回答各种问题的熟练程度。相关的证据是在相应的学科领域中选取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任务样本,观察学生所答对的题目的数量。相反,如果评价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学习或教学,我们所要推断的是学生现有知识或认知结构、状态以及存在的错误观念。这时,推断证据就不再是学生答对题目的数量,而是学生回答问题过程的特征、规律与模式。相应的,所选取和设计问题和任务情境的依据和过程也就截然不同。学业成就理念和评价目的提供了分析学生学业评价的两个重要视角。它表明,基于不同理念或者服务于不同评价目,对不同教育评价的推断、证据和解释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因此,不能用一种考试或者评价的模式来取代所有的评价模式。然而,这正是我国现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的问题所在。二、现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存在的问题我国当前学生学业评价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各种总结性评价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一直以来主要集中在对中高考和各种大规模外部考试或评价模式的研究和开发上,而与教学息息相关的课堂评价却长期无人问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这种用总结性的外部评价模式来取代课堂评价的做法使得我们国家的学生学业评价过分强调了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发展功能,过分强调了学生学业评价如何为管理和决策服务,而忽视了评价的结果其实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服务的可能性。具体而言,我国现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问题可以简述如下:(一) 以中考和高考为主的选拔性考试对中小学课程和教学的控制性过强我国现行的中考和高考是以选拔为评价目的的学业成就测验。由于在内容上与中小学课程紧密联系,再加上该类考试的高利害后果,这就直接导致中高考对中小学课程和教学的控制性过强。其后果是中小学教育不得不以应试为目的,重点强化与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唯选拔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是瞻。这与我国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不一致的。此外,作为选拔性测验,其根本目的是筛选考生。而提高测验区分能力的办法是提高测验题目的难度和鉴别力。这样以来,选拔性考试的高难度加上对中小学课程和教学的过强控制性,严重限制了学校课程设计和教学的自由度,阻碍中小学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二) 以管理和决策为目的的各种阶段性考试过于频繁与中高考等选拔性考试相关联,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的众多的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阶段性考试。这种阶段性考试,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统考,在本质上都属于总结性评价,是在某个阶段的教学活动完成之后进行的评价,旨在评价学生学业的一般情况,以便作为评定学生学业等级、教师乃至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⑻阶段性考试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管理和控制手段,评价的结果常常被用来确定其是否升学或者升级,或对学校质量进行判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管理和决策,满足对他们进行问责的需要。虽然总结性评价模式能够相对合理的了解学生学业能力的一般水平,但是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和知识表征方面,总结性评价模式却失之不足。另外,总结性评价由于覆盖的课程内容通常较为宽泛,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有关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的信息在具体性和针对性上不强,考试结果的反馈比较迟缓和零散,因而不能满足服务于学生日常学习和课堂教学的要求。由于现行教育中形形色色的统考过于频繁,[9]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这种问责制度中频于应付,疲惫不堪,严重干扰和影响学校日常教学的正常进行。(三)课堂评价研究缺失,质量有待提高与各种外部评价相比,我国当前课堂评价研究亟待改进。这里所讲的课堂评价,是指包括课堂观察、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课堂测验等评价形式的总称,[10]其本质是为改进教学和学习提供反馈信息的形成性评价活动。皿长期以来,我国课堂评价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没有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足够重视,课堂评价研究的主体主要依赖一线教师。大多数教师通常没有受过系统科学的课堂评价设计以及合理利用课堂评价结果的训练,导致实际课堂评价的开发和运用主要依赖于任课教师的经验和偏好、对评价任务的设计能力、以及对课外练习资料的理解、鉴别或者选择水平。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来指导他们如何检验课堂评价的质量,不能通过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将不同形式的课堂评价的方式加以整合,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框架中来。此外,受各种外部总结性评价主导地位的影响,教师常常将旨在促进学习和教学的课堂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形式理解为经常性的总结性测验,而教师自编课堂测验则通常是对外部总结性评价的简单模仿。评价任务的选择和设计上多关注回忆性和重复性任务,较少关注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思考性和批判式的任务。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和对课堂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关系的理解,教师自编测验或作业通常不能提供改进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信息,后果之一便是教师盲目增加学生作业数量,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三、课堂评价的地位重建与研究转型我国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倡教育应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学生在主动探究和思考的基础上理解、建构和生成知识,实现个体生活经验与学科内容体系的统整。询在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下,学业成就评价应该是关注个别差异的、多元的、动态的和开放性的,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显然,在前面所分析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中,只有课堂评价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与教师和学校的教育活动水乳交融。在这个意义上,课堂评价才是实现新型学业成就评价的核心形式,在推进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业成就评价模式中占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现有学生学业评价的体系与研究重心,重视课堂评价在转变现有评价理念和实践中的核心地位,通过研究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形式和内容、设计开发过程以及相应的质量体系,实现我国学业成就评价以及教育评价领域变革和发展的目标。认清课堂评价在实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中的核心地位,并不能直接导致课堂评价研究和实践的变革。要实现这种变革,现有课堂评价在理论基础、设计运作模式和科学化程度上都需要转型。具体而言,实现课堂评价研究的转型至少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与新课程的学业成就观相一致的评价模式。新课程倡导建构学习,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质疑、思考、探究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体验过程。在这种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描述事物,提出问题,探索现象,构建假设和解释,将当前问题与已有的学科知识相联系,通过思考或讨论解决问题,并交流自己所思所得。这就要求新的课堂评价建立在与该学业成就观相一致的评价模式。概言之,新的课堂评价必须降低对主要是测量学生学科内容知识和技能的传统评价模式的依赖,转而寻求对学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去理解、探究世界的能力,以及基于理解基础上进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它要求改变传统评价中对学生通过记忆和操练所掌握的孤立、零碎的科学知识得多少和技能熟练程度的考察,转而测量学生现有的学科知识结构和组织化程度,以及基于该结构和组织化基础上的理解,推理和知识运用情况。(2) 建立在对学生学习和认知过程以及学业成就发展过程的认识基础上。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在具体学科领域中形成概念、表征知识、习得技能以及发展专长(competence的理论或模型。[13]要形成与新课程的学业成就观相一致的评价模式,必须要充分了解在建构学习观下,学习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学生学科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阶段及其特征,问题解决能力是如何形成和培养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学生学业成就的哪些方面是有价值的和应该评价的,高水平学业成就所具有知识结构化特征和表现形式等。它不但提供了学业成就评价如何考查这些方面的重要线索,同时也是设计有效评价任务,开发合理评分框架,以及建立结果解释与课堂教学联系的依据。(3) 在课程(包括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学和评价三者协调一致的大背景下思考课堂评价的设计和运用。课程、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是指课堂评价的设计和检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实施都必须与课程设计的理念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相一致。问只有当课堂评价与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相整合时,课堂评价才能提供改进教学的信息,进而实现学生从现有状态到课程目标状态的转变。「[15](4) 追求一种将评价活动整合到教学过程之中的动态的连续性评价模式。连续性评价模式能有效准确地把握学生实际学习过程的情况,为指导学生学习提供针对性依据。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可以根据学生先后的表现来分析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诊断并提供具体建议。它能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长处、经验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修改课程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当前理解和能力水平的活动。由于测评活动是整合到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师随时可以了解学生的以上情况,根据学生的经验、已有理解和特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困难和进展情况的及时改进课程方案。(5)追求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测评手段的多样化能够保证收集到有关学生理解和能力的不同方面的信息。除了正确运用传统的纸笔测验的手段,课堂评价还应运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生作品、探究实验,团体合作任务以及文本分析等方式。在评价方式上,既要运用教师或者评价专家的评价方法,也要考虑学生自我评价的价值和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还包括评价任务或问题的多元化。新型学业成就评价模式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纸笔测验形式,而是一种扬弃。原有纸笔测验任务可以通过重新设计,从对孤立、零散的知识点或技能的考查转型到对基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上的考查。此外,创设开放性的、复杂的、没有明确解决方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展示其理解、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课堂评价转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6)重视对课堂评价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检验。课堂评价的科学性是实现其有效改进学习和教学的功能的前提。保证课堂评价的科学性是一件非常复杂、不断提高的过程。真正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新型学业成就评价,并不是简单的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发展过程,从封闭式问题到开放性问题,从纸笔考试到多元评价就大功告成了。开放性问题未必就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维活动,而纸笔考试也未必就一定不能考查复杂思维。因此,课堂评价要能真正回应新型学业成就评价的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检验体系。这种质量检验,既包括对新型学业成就的学习和发展过程的深刻理解和反复验证,也包括对评价任务和情境创设的分析与反省,还包括对学生表现水平的正确界定和合理解释,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等。这一过程在本质上是不断研究、假设、观察、修正和提高的过程。这其中,具体领域的学习与心理发展研究、作为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的测量学的重要性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7)建立评价结果与学习、教学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研究表明,课堂评价有效性既取决于课堂评价设计水平和结果质量,也取决于结果反馈的质量和具体机制。[16如果基于课堂评价的反馈信息能够引导学生重新思考问题解决或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产生根源,纠正错误或完善已有观念,则对改进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时,如果详细指明学生所犯错误和不当的问题解决策略,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对学生后继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一般而言,对学生描述性的、标准参照的反馈信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以及后继的行为调整。四、结语1、 课堂评价研究是我国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领域。在当前选拔性的中高考和各种总结性的外部评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课堂评价研究相对缺失的前提下,开展课堂评价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 课堂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对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课堂评价研究的开展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评价改革向关注学习和教学的功能的转变,建全我国现有教育评价体系。3、 课堂评价研究的转型和提高,必须要综合考虑学习科学、测量技术、课程标准、教学与学业评价的系统整合,确保课堂评价可以提供准确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改变我国长期以来课堂评价的经验式做法。同时,必须重视对课堂评价结果反馈模式和机制的研究,切实实现课堂评价在新型学业成就评价中的核心地位。参考文献:[1]Redfield,D.,Roeber,E,&Stiggins,R.J.(2008).Buildingbalancedassessmentsystemstoguideeducationalimprovement.PaperpresentedattheNationalConferenceonStudentAssessment,June15,Orlando,FL.⑵崔允漷.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Baxter,G.P.&Glaser,R.(1998).Investigatingthecognitivecomplexityofscienceassessment.EducationalMeasurement:IssuesandPractices,17(3),37-45.Popham,W.J.(2000).Moderneducationalmeasurement:Practicalguidelinesforeducationalleaders.Needham,MA:AllynandBacon.[6]Mislevy,R.J.(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