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博文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遥感考古近年来见诸报端的有关遥感考古消息可以说是连篇累牍,例如美国的考古学家们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发现了早已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欧洲的考古学家根据早期航空照片发现了多处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和著名的“罗马大道”,欧美等国考古学家联手通过卫星遥感资料发现了深藏于南美密林深处十世纪玛雅人的宫殿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考古学家是如何利用遥感探测分析研究出地下考古遗迹的呢?这是由于保存于地表或地表以下的古代遗迹随着岁月的流失逐渐荒废,有的成了农田,有的形成村镇,但由于这些遗迹全部为人工建成,与周围没有经过人工扰动的土壤环境存在着差异,这就形成了这一地区在土壤、水分、地表温度等一系列的特别征象,人们在平地观察这些特别征象是微乎其微,但在高空中使用遥感探测仪器就会发现明显的区别。例如一处古代的宫殿已被夷为平地,其宫殿基址部分是用石头或夯土建造的,反映到地表上的植被就由于缺少水分,不易扎根而枯萎低黄;而周围没有人工扰动的土壤,因其水分充沛,腐殖质丰富,植被就显得油绿茂盛,这一点从高空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一个有经验的考古学家在高空或通过遥感影像很容易分辨出在一般人眼中杂乱无章的现象,他能够准确地说出哪些是人工留下的痕迹,哪些可能是古代建筑基址、陵墓、城镇、村落、道路等等。当然在确定了准确位置后还要靠考古发掘才能最后证实判断是否正确。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位业余考古学家误把“二战”时期德国人修建的战壕当成古罗马时期的水渠,经过考古发掘才证明了判断的错误。中国的航空遥感考古工作起步较晚,但考古学家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已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过涉及航空遥感考古资料。从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就利用航空照片去分析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到70—80年代利用遥感技术探测秦始皇陵和陪葬地区的地下情况。在吸收了国外航空遥感考古成功经验条件下,经过外国专家专业理论培训和河南洛阳地区进行航空遥感考古实践,中国的航空遥感考古学家把目光集中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大家知道,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草原游牧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特别是从公元3世纪以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的日渐崛起,经过鲜卑人首次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王朝,到公元8世纪以后辽、金、元草原帝国的形成,特别是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元帝国,把帝国疆域扩展到马队骑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内蒙古草原上留下了丰富的考古遗迹和千古之谜。正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域广阔,文物众多再加上现在荒漠广阔而人迹罕至的困难条件,采用航空遥感考古的方法进行研究是再好不过的尝试。5.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保存于地表或地表以下的古代遗迹与随着岁月流失逐渐荒废的地区存在差别。B.由人工形成的村镇与没有受到人工扰动的农田在保存古代遗迹方面明显不同。C.古代遗迹是人工建成的,与一般的农田和村镇在地面上的征象虽有区别,但微乎其微。D.地表上和地表下的古代建筑遗迹,与周围自然形成的土壤环境有明显区别的征象。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考古学家对广袤的内蒙古草原遥感考古,解开了游牧民族疆土扩大的千古之迷。B.文中所说的欧美考古学家一系列重大发现都得益于现代航空遥感探测技术的使用。C.有经验的考古学家在高空通过遥感考古就能准确地说出人工痕迹和古代遗址的区别。D.地表上的植被枯萎低黄与油绿茂盛的特别征象可以辨别出已夷为平地的人工遗址。7.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推断准确的一项是A.业余考古学家误把“二战”战壕当成古罗马水渠,证明遥感考古一定要经专业训练。B.我国从60年代就利用航空照片进行考古,说明我国遥感考古学理论研究较为先进。C.在高空中使用遥感仪器就会发现特别征象的区别,说明考古学家不一定要在高空。D.采用遥感技术考古研究内蒙古,证明这一地区地表环境形成的特别征象非常明显。参考答案:5.DA.文中没有与“随着岁月流失逐渐荒废的地区”比较的内容。B.文中要说明的是环境差异形成不同的征象,并非说明“保存古代遗迹”有什么不同。C.征象区别在平地看是微乎其微的,而到高空用仪器就会发现明显的区别。6.DA.“对广袤的内蒙古草原遥感考古”,还处在设想阶段。B.文中所说的有的重大发现未必“都得益于现代航空遥感探测技术”。C.是一般的“人工痕迹”还是“古代遗迹”,还要有待于考古发掘的证实。7.CA.文中举业余考古学家的例子是要说明“确定了准确位置后还要靠考古发掘才能最后证实判断是否正确”的。B.条件不充足,结论缺少充足的依据。D.颠倒了“特别征象”与考古研究的关系,对内蒙古的考古研究还没有进行,不可能有证明的结论。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大家孙瀛洲
当代中国文博界,被人称之为专家甚至“著名”专家好像不太难,但称得上“大”的不多,孙瀛洲先生即是这少数中的一个。
孙瀛洲1893年出生于河北冀县一个贫苦的家庭。1900年到北京“同春永”古玩铺做学徒,后又到“聚宝斋”、“铭记古玩铺”任职。他聪明好学,积累了丰富的文物基础知识。
早在20世纪30年代,孙瀛洲先生就对历代瓷器了如指掌,先于他人准确鉴别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至明代的永乐、宣德、咸化、弘治瓷器。1956年,孙瀛洲受聘到故宫博物院专门从事古陶瓷研究、鉴定工作。面对故宫数以万计的陶瓷藏品,孙先生如鱼得水,他曾说:“活到60多岁,没想到还能为人民做一点事,内心很乐意接受这一工作,并愿意把我几十年在文物认识上的一点经验贡献给祖国的文化事业。”孙先生对自己在古陶瓷鉴定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先后发表了《明嘉靖青花加彩鱼藻罐》、《试谈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瓷年款》、《元明清瓷器的鉴定》等有关瓷器研究鉴定的论文9篇,文章中归纳的鉴定经验,对古陶瓷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期间,有一次孙先生让人们把宋代官窑、哥窑、汝窑瓷器及一些明清的仿品放在一起,他背过身,人们打乱摆放次序,他闭上眼,转过身来,用手摸,一一准确地说出了各自的名称。
明清时期的墓葬出土瓷器很少,带纪年的更少;造型不像唐宋及更早期的瓷器那样有相对固定的标准。明清各个朝代的年限不长,瓷器的品种又繁杂,连续性又较强,因此明清瓷器的鉴定有自己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精确的断代是非常困难的。孙瀛洲先生以明清带年款的官窑瓷器作为标准器,把不同朝代的瓷器所具有的不同时代特征排比出来,进行研究归纳,并将这些“鉴证”提到理论化的高度再用以指导鉴定实践,为明清瓷器的科学鉴定奠定了基础。孙瀛洲先生是我国采用类型学方法对明清瓷器进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他使明清瓷器的鉴定从朦胧走向清晰。
孙瀛洲先生还是一位真诚待人、诲人不倦的教育家。身为古陶瓷界德高望重的大专家却从不摆架子,热心培养青年一代,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同行。有时生病在家休息,还让学生到家中听讲,对年轻一代寄予莫大的期望。孙老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一大批文物鉴定人才,其中既有耿宝昌先生这样堪称古陶瓷鉴定“泰斗”级的专家,也不乏为数众多、各领风骚的中青年栋梁之材。
孙瀛洲的生活是朴素的,平日一身素衣,一日三餐也是极其简单,每星期只吃一次肉——二两猪头肉。过春节,自己动手给孩子们做糖葫芦吃。可是,为了收购绝世珍品成化斗彩三秋杯,孙瀛洲当年一掷就是40根金条。旧北平古玩商会会长要高价收买,孙瀛洲不为所动,坚决拒绝。
孙瀛洲的子女曾说过,觉得父亲好像就因为文物才来到这个世界,全身心投入到文物当中,生活在文物当中,就像他只有文物。据女儿回想,视古玩如命的父亲是向来不会让家里人看他的珍宝的,常常自己关门把玩甚至忘了吃饭。私藏丰盛到不可想象,但家里的日子却非常简朴,她冬天戴的手套都是母亲用袜筒改的。正是这种对陶瓷的热爱,使得孙瀛洲收藏了一大批高质量的陶瓷精品,从晋唐名瓷,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到明清瓷器,无所不包,自成系列。1950年,为抗美援朝,孙瀛洲拿出一批珍贵文物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献国家;1956年以后,出于爱国热忱,孙瀛洲毅然将毕生收藏的文物精品2900余件全部捐献故宫博物院,陶瓷占2000多件,其中25件珍贵瓷器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森先生说,孙瀛洲先生“从学徒到经营者,从经营者到收藏家,从收藏家到文物鉴定专家,从文物鉴定专家再成为文物捐赠大家,这是一条自学成才的道路,也是由小我到大公的升华过程”。相关链接:①明清瓷器鉴定有四个要点,即: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纹饰与色彩;掌握住明、清两代款识的规律;细致观察胎釉的特征。如果满足于局部的特征相符而失于整体的条件不合,或只看外表而忽略器里,或但观釉色而不问胎质,都是片面的。所以说造型、纹饰、款识、釉质与胎质等鉴定方法必须同时并用,方能收到全面一致的效果。
(摘自《孙瀛洲先生谈元明清瓷器鉴定》)②孙瀛洲先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明成化斗彩三秋杯、宋代哥窑弦纹瓶、元代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等25件瓷器被定为一级文物,即国之重宝。如今,故宫馆藏数十万件古陶瓷中只有几百件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意味着孙瀛洲捐献的藏品奠定了故宫陶瓷收藏的基础。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孙瀛洲对历代瓷器了如指掌,由于采用类型学方法,总能先于他人准确鉴别宋代五大名窖瓷器以及元代至明清两代的瓷器。B.尽管对明清瓷器进行精确的断代是非常困难的,但孙瀛洲采用独特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最终为明清瓷器的鉴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C.孙瀛洲还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既培养出耿宝昌这样堪称“泰斗”的古陶瓷鉴定专家,也为其他文物鉴定领域培养了为数众多的栋梁之材。D.孙瀛洲一生收藏了大批陶瓷精品,在受聘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后,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激情,最终他用自己的藏品为故宫博物院的建设做出了贡献。5.结合材料概括分析孙瀛洲是如何“使明清瓷器的鉴定从朦胧走向清晰”的。(4分)6.文中说孙瀛洲“好像就因为文物才来到这个世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4B5①孙瀛洲以明清带年款的官窑瓷器作为标准器,把不同朝代的瓷器所具有的不同时代特征排比出来,进行研究归纳,是我国采用类型学方法对明清瓷器进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②将这些“鉴证”写成《明嘉靖青花加彩鱼藻罐》《试谈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瓷年款》《元明清瓷器的鉴定》等瓷器研究鉴定论文,提到理论化的高度再用以指导鉴定实践。③提出明清瓷器鉴定的四个要点,指出把造型、纹饰、款识、釉质与胎质等鉴定方法同时并用进行鉴定的方法。(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6①藏文物不为利动,花40根金条收购绝世珍品成化斗彩三秋杯却不愿高价售出。②藏文物不为物质享受,家里私藏丰盛到不可想象,但日子却非常简朴。③爱文物异于常人,向来不让家里人看自己的收藏,自己把玩,乐在其中。④对文物的熟悉、鉴别异于常人,闭上眼也能鉴别瓷器。(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4试题分析:A项,采用类型学方法鉴别的是明清瓷器。C项并没有“为其他文物鉴定领域”培养栋梁之才。D项并不只是在“受聘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后”才激发孙瀛洲的爱国主义激情。【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别抓身份的变化。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比较其异同。ADE三项主要是考查文本的内容。本题A注意筛选时间,他的类型学方法鉴别的是明清瓷器。C项范围扩大了,“孙老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一大批文物鉴定人才”,不是“为其他文物鉴定领域培养了为数众多的栋梁之材”。D项时间错误,把他的爱国激情向后拖延了。5【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题目要求的是如何“使明清瓷器的鉴定从朦胧走向清晰”,就是回答原因,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不能丢掉相关链接部分,这部分中会暗含对传主思想品质或艺术成就的补充。6【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技巧点拨】本题是探究的题目,应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本题要通过文本阅读,体会大家孙瀛洲对文物的深入骨髓的爱,这爱是他“因为文物才来到这个世界”。3.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不妨从语文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上感受一下语文教学中的三个主体(编者按:文本和师生)关系问题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文本,实际上是人类的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它是过往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他们的创造,体现的是他们的创造者的主体意志和思想愿望,他们对于他们的创造物是有主体性的。我们要感受和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不是从它对我们现实人的直接使用价值来判断、衡量,而更应当从他对当时社会、当事人的作用和意义来衡量。在这里,重要的不是这种遗产的本身,更是创造者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过程。一代代的人要得到更迅速的成长,是不可能一切从头开始摸索和创造的,而必须首先了解过往人类的创造成果和创造过程。在从事各项具体社会事业的社会成员则需要掌握过往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他们要通过现代知识分子的著作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文化遗产,以具体的从事各项事业,他们在这种文化传承的关系中更接近语文教学中的学生的位置。这也就有了社会文化中的三个主体的关系的问题。这三个主体是有差异、有矛盾的。创造者的主体性假若压抑了现实社会知识分子和一般社会成员的主体性,古代文化的创造者就被神圣化了、绝对化了。在这时,现实的人就成了传统文化的俘虏,文化遗产表面上得到传承,但一代代人却失去了古代文化创造者的创造精神,它所导致的是现实文化的衰弱和现实社会的主体性地位的丧失。若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并不尊重人类的、民族的文化遗产,并不尊重过往人类的创造意志和创造精神,并不想感受和了解这些遗产是怎样被古代人创造出来的,而是一味根据自己的现实愿望和要求抹杀古代人的创造成果,他们的创造性也是得不到发展的。这种虚无主义态度同时也意味着对自我以外的所有人的主体性的蔑视,意味着把其他社会成员都置于自己的奴从者的地位,它抹杀了古代人对于自己创造物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也压抑了接受者的主体性地位。这正像一个教师既不想切实的感受文本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也不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的地位。这时,社会表面上很繁荣的文化,知识分子编织着五花八门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却不是从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理解中产生出来的,而是从与别人对着干的方式中产生出来的。你说向左我向右,你说向右我向左;你讲唯物我唯心,你讲唯心我唯物,其实他自己是什么思想也没有的。但是广大社会成员的主体性也不能无视人类文化遗产的创造者的主体性,不能抑制和窒息的现实社会,知识分子的主体性。在这时,整个社会陷入愚昧和盲目,否认知识、文化、历史和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把狂妄当个性,把蛮干当创造,把迷信当信仰;整个社会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盲目状态。以上这三种社会状态是我们都经历过的,我们应当吸取这些历史的教训。(节选自王富仁《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文本的价值和意义,由我们师生直接使用价值来判断、衡量。B.作者、教师和学生衡量“文本”价值所产生的矛盾和差异需统一,不能对着干。C.古代文化被神圣化、绝对化,现实社会人就不是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和创造者。D.教师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解释文化遗产时,文本、师生三个主体性都会受到伤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类比论证,指出文化传承主体之间的关系近似于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B.文章主要运用假设推理的方法,论证衡量文本的三个主体有差异、有矛盾的观点。C.文章分析语文教学中的三个主体关系的问题,旨在强调文化传承是语文学科的使命。D.文章以反思与关怀历史的视角,论述了社会成员主体性膨胀导致的不良社会状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风影响世风,世风反映学风,我们要注意二者关系,以学风带动世风。B.对待前人的创造,后辈不是推倒重来,必须虚心学习,这样才能迅速成长。C.文化创造者和师生都是主体,唯有彼此尊重,文化价值才能得到良性的衡量。D.“你说向东我说向西”或许有利于对话者衡量对方,从而利于它们的产生思想。参考答案:1.D
2.C
3.D【1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相关信息的综合与概括能力。需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主要观点和文章重要概念,对照选项,逐一精准核对。这种题型考验学生对议论文文体内容的把握程度,有一定难度。加强训练,完全可以应对。A项,“直接使用”判读错误,与原文“我们要感受和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不是从它对我们现实人的直接使用价值来判断、衡量,而更应当从它对当时社会、当时人的作用和意义来衡量”相悖。B项,“矛盾和差异须统一”判断错误,与原文“这三个主体是有差异、有矛盾的”相悖。C项,“现实社会人就不是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和创造者”夸大其词,原文“在这时,现实的人就成了传统文化的俘虏,文化遗产表面上得到传承,但一代代人却失去了古代文化创造者的创造精神,它所导致的是现实文化的衰弱和现实社会的主体性地位的丧失”,可见只是丧失了主体性地位,不是“就不是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和创造者”。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相关信息的综合概括能力,注意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正确判断,学生议论文基础知识薄弱的,这种题型不易拿分。学生需要加强议论文三要素知识点的学习。C项,“旨在强调文化传承是语文学科的使命”错误,应该是强调“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这一论点。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型需要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看法,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和设置陷阱的主要方法: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不合逻辑,等等。同时需要学生细心和耐心,仔细甄别选项和原文的区别。D项,“或许有利于对话者衡量对方,从而利于他们产生思想”与原文观点不一致,原文“你说向左我向右,你说向右我向左;你讲唯物我唯心,你讲唯心我唯物,其实他自已是什么思想也没有的”。故选D。【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如何审题?(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①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②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③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④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2)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鲁云谷传[明]张
岱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纷至沓来,应接不暇。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术擅痈疽,更专痘疹。然皆以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人终疑其游戏岐黄①,不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云谷也诊视灵敏,可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却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性极好洁,负米颠②之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尤恨人唾洟秽地。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向与李玉成竹肉③相得,后惟王公端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其密友惟陆癯庵、金尔和与余三人,非大风雨,非至不得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今年三月之晦,二鼓方寝。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④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谓生死大事,迅速若此,真如梦幻,痛悼不已。归坐山斋,忆其生平,遂为作传。张子曰:云谷居心高旷,凡炎凉势利,举不足以入其胸次。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不解丹青,而有画意;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数月前有客在座,命苍头取其所藏雪水煮茶,而大为室人⑤所谪,云谷大怒,经旬不与交语。谓余弟道之曰:“某以朋友为性命,乃欲绝我朋友。”只此一语,具见侠肠,是岂不读书、不晓文墨之人而能道此也哉!(节选自《中国古典传记》)【注】①岐黄:指医学。②米颠:指宋代书画家米芾。③竹肉:指伴奏和歌唱。④遗蜕:死去。⑤苍头:仆人。室人:妻子。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小小药肆
肆:店铺B.不可救则望之却走
却:拒绝C.向与李玉成竹肉相得
向:以前D.排闼而入
排:推开3.下列四组中,全都表现鲁云谷心胸豁达开朗的一组是(3分)①术擅痈疽,更专痘疹②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③尤恨人唾洟秽地④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⑤凡炎凉势利,举不足以入其胸次⑥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4.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云谷医术高明,却遭到众人的怀疑,缘于他不墨守古代医学的陈规,不迷信古方。B.文章拿鲁云谷与米芾相比,意在表现鲁云谷的性格和艺术修养都有米芾的风范。C.鲁云谷好恶分明,个性率真,是作者的知心朋友,他的突然去世让作者悲痛不已。D.文章补叙鲁云谷及其妻对雪水煮茶的不同态度,凸显出鲁云谷对待朋友情真意切。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3分)译:
(2)是岂不读书、不晓文墨之人而能道此也哉!(3分)译:
参考答案:2.(3分)B(却:退)3.(3分)D(①说的是医术;③说的是癖好;④说的是爱好。)4.(3分)B(“艺术修养有米芾的风范”于文无据。)5.(6分)(1)(3分)别人对这种烦琐的事会感到疲倦,但云谷却乐此不疲。(意思对、语言通顺1分,“其”“而”各1分。)(2)(3分)这难道是不读书、不懂得文墨的人能够说出的话语吗!(意思对、语言通顺1分,“是”“岂……哉”各1分。)【参考译文】(一)会稽宝祐桥的南面,有家小小的药铺,是我的朋友鲁云谷行医卖药的地方。云谷对茶的道理和学问有深刻的领悟,知心的朋友每天聚集在一起品茶,接连不断地前来,以至应付接待不过来。别人对这种烦琐的事会感到疲倦,但云谷却乐此不疲。他的医术擅长治疗痈疽,更专长于治疗痘疹。但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治疗不一味效法前辈医师,处方不一味沿袭古书,每次都是考虑病情后再配药剂,并不沿袭旧方,医术高明。民众始终怀疑他没有把医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不尊重信奉古代医学的条条框框,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反常,别的医生拒绝治疗的时候,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云谷看病灵活机敏,可以救治的就救治,不能救治的看一眼就退避离开,不曾犹豫不决,前顾后盼,接受别人一文钱。他生性极其喜欢洁净,有米芾一样的癖好,痛恨吸烟喝酒,痛恨别人采摘花朵;特别痛恨别人吐痰擤鼻涕弄脏地面。所以不是趣味高尚的人,都不能和他长久交往。他从小就有多方面的技艺,羌笛、胡琴、凤笙、斑管这些乐器,没有不能精妙演奏的。而且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以前他和李玉成两人一奏一唱配合得很和谐,后来只有王公端的演唱能和他合调,其余的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亲密的朋友只有陆癯庵、金尔和与我三人,除非遇到大风雨,除非碰到无可奈何的事,一定每天到他家,饮茶燃香,畅谈说笑,十三年都是这样。今年三月的最后一天,云谷二更天才睡。第二天叫他,没有起来,推门进去,他已在床上去世了。我和尔和听到这消息后十分惊诧,匆匆忙忙地赶到他家探望,痴呆地站着,失神了好久。所谓生死大事,这般迅速,真像梦幻一般,令人悲痛悼惜不能停止。回来坐在书房里,回忆云谷的生平,于是为他写了这篇传记。张岱说:云谷心胸豁达开朗,所有人情反复无常、势利的事,全不能进入他的心里。所以他一生不懂得写作,却有诗意;不懂得绘画,却有画意;未走出街市,却有山林意。至于他结交好友,只是缘自性情,不是由于虚假勉强。几个月前有朋友到家座谈,他让仆人拿出贮藏的雪水煮茶,却被妻子大加指责,云谷很生气,整整十天不和她说话。他告诉我弟弟说:“我把朋友看作性命一样,她竟然想断绝我的朋友。”只这一句话,就完全可以看出他的侠义心肠,这难道是不读书、不懂得文墨的人能够说出的话语吗!(二)①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②孟子说:“羿教人射箭,一定拉满弓;学习的人也一定要求努力拉满弓。有名的木工教导人,一定依循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循规矩。”③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我不屑于去教诲他,这也是一种教诲呢。”
略5.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是年,楚庄王初即位。十二年,齐人弑其君懿公。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听。已又见死人手,二人前谏。随会先谏,不听。灵公患之,使鉏麑刺赵盾。盾闺门开,居处节,鉏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初,盾常田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示眯明也。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齧狗名敖。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猛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德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也。”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盾遂奔,未出晋境。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挑园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盾复位。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于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赵盾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成公者,文公少子,其母周女也。壬申,朝于武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夫胹熊蹯不熟
胹:烧煮
B.初,盾常田首山
田:耕种C.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
觞:进酒D.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恶:罪名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盾忠贵得民的一组是(3分)①使鉏麑刺赵盾
②盾义之,益与之饭肉③晋灵公饮赵盾酒
④盾遂奔,未出晋境
⑤得民和……盾复位
⑥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顷王死后,周王室和诸候国都不安定。王室内公卿争位,诸候国内国君与臣下不协,赵盾为周王室及晋国都尽了力。B.晋灵公生活奢侈,对臣下百姓暴虐厚敛,不听忠言,残害忠良。导致臣民都不依附他,最后被将军赵穿袭杀而死。C.赵盾有慈悯心肠。看到桑下有人挨饿,就送他饭吃;得知其孝,还增加饭肉。后来难中得此人相救并一同逃走。D.孔子认为赵盾仍然是一位良好的大夫。后来赵盾让其弟赵穿从周王室迎回了黑臀,并拥立他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成公。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鉏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2)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
参考答案:4.(3分)答案:B项。解析:B项中的“田”在句中的含义是打猎。5.(3分)答案:A项。解析:筛选标准是“全部表明赵盾忠贵得民”的一组。全部表明,包括直接和间接,即虽不是赵盾的言行举止,只要表现了其“忠贵得民”的都符合。忠,指对国君本人及晋国的忠;贵,指地位高受人尊敬;得民,指爱民并得民心。故此,其③④两句不符合,③句讲晋灵公谋害赵盾,④句讲赵盾避难逃亡但没有逃出国界。其①句是难点,主语不是赵盾而是晋灵公,且说的是刺杀赵盾,但究其原因可知是因为赵盾的进谏,恰好从侧面体现了赵盾对国君的忠。6.(3分)答案:C项。分析:桑下饿人救了赵盾,但并没有和赵盾一同逃走,而是自己也逃离了晋灵公。桑下饿人出于感恩和道义救了赵盾,最后连名字都不告诉赵盾,说明他并不求回报,所以不可能和赵盾一同逃走。7.(10分)(1)鉏麑退回家中,叹息道:“杀死忠臣,抛弃国君的命令,犯罪是相同的。”于是就撞树死了。(2)太史说:“你是晋国的正卿,但逃亡没有逃出国界,返回朝中没有诛杀叛乱国家的人,杀死国君的人不是你还能是谁呢?”
略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六年,除知南阳府。唐、邓二属州为襄阳府所夺,曾按图经、稽国制以闻,事得复旧。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民便之。十七年,朝廷以安南世子陈日烜不就征,选曾使其国,不辱使命。二十九年,召至京师,入见内殿,有旨令曾再使安南,授吏部尚书,以礼部郎中陈孚为副。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陪臣郊迎,将由左门日新门入。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即回馆,既而请开右门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中门阳明门迎诏入。又责世子日燇亲出迎诏,具宣布天子威德。日燇大感服,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八月,还京师,帝大悦,解衣赐之。是日,有亲王至自和林,帝命酌酒,先赐曾,复于便殿赐酒馔,留宿禁中,语安南事,至二鼓方出。明日,陶子奇等见诏,陈其方物象、鹦鹉于庭,而命曾引所献象。曾以袖引之,象随曾转如素驯者。帝以曾为福人。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仍乘传之任淮安。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大德四年,丁内艰。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明年,迁两浙都转运盐使。又明年,拜云南行省参知政事。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皇庆元年,仁宗以曾前朝旧臣,特授昭文馆大学士。累章乞致仕,不允,复起为集贤侍讲学士。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选自《元史·梁曾传》)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B.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C.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D.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大德”“皇庆”都是皇帝的年号,“皇庆元年”是仁宗皇帝即位或改元的第一年。“仁宗”是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大臣等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的称号。B.“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C.“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乞骸骨”,一般七十左右就可以退休了。文中“乞致仕”是指自请退职,请求回家安度晚年。1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曾为官得法,卓有政绩。他担任南阳知府期间,想办法要回了被并入襄阳府的两个州;他掌管淮安期间,河南行省有疑难的事,都委托他商议。B.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皇帝为表彰他出使安南之功,脱下自己的衣服奖赏给他;有亲王在场,赐酒时也是先赐给梁曾。C.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他两次出使安南,都圆满完成任务,并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D.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14.翻译下列句子。陶子奇等见诏,陈其方物象、鹦鹉于庭,而命曾引所献象。曾以袖引之,象随曾转如素驯者。参考答案:11.D
12.B
13.C
14.陶子奇等人被召见,在朝廷上献土产大象和鹦鹉,皇帝要梁曾牵引所献的大象,梁曾用衣袖引导,大象随着梁曾转,如往常驯过一样。【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安南国相”“陶子奇”“曾”“阙”“罪”“万寿颂”“金册”“方物”“黄金器币奇物”“赆”,虚词“其”“而”“以”“为”,“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作“令”的宾语,前省略主语“陈日燇”,意思是“陈日燇让安南国相陶子奇等随梁曾到朝廷请罪”,结构完整,意思独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曾”作“不受”的主语,承前省略了宾语“黄金器币奇物(或者说‘赆’)”,意思是“梁曾拒不接受(那些礼物)”,结构完整,意思独立,前后断开,排除B项,再结合本句意思:让安南国相陶子奇等随梁曾到朝廷请罪。并献上万寿颂、金册表章、土产,还拿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送给梁曾作为礼物,梁曾拒不接受,将原物交还陶子奇。句子可以断开为: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故选D。【12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仁宗’是谥号”说法错误,“仁宗”是庙号。C项,“‘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说法错误,应该为:“丁内艰”,遭逢母亲丧事。D项,“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乞骸骨’”说法错误,应该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并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说法错误,入朝请罪的不是陈日燇,根据原文“日燇大感服,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可知是安南国陈日燇让安南国相陶子奇等随梁曾到朝廷请罪。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本题中的“见”,表被动;“陈”,指摆出,献出;“方物”,指地方土产;“陈其方物象、鹦鹉于庭”,状语后置,在朝廷上献土产大象和鹦鹉;“而命曾引所献象”省略主语“皇上”,翻译时,补齐;“引”,牵;“以”,用;“引”,引导;“如”,像……一样,如……一样;“素”,平素,往常;“象随曾转如素驯者”,大象随着梁曾转,如往常驯过一样。【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因考核及格而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任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第二年被授予南阳府知府。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梁曾请求折算成布匹来交纳,百姓认为这样很方便。三十年正月梁曾到达安南。其国都有三座门,中间的叫阳明门,左边的叫日新门,右边的叫云会门。陪臣在郊外迎接梁曾等人,将从进日新门进入。梁曾特别生气地说:“奉皇帝命令而来,不从中门进入,这是我有辱君命。”立即回到驿馆。不久,该国又打开云会门请梁曾进去,梁曾又坚持不进,后来才从阳明门迎诏进城。梁曾要求陈日燇亲自出来迎诏,讲明元朝重右的礼节。用书信的形式和陈日燇多次交流,详细地宣布天子的威德,劝告他们的国君入朝。世子陈日燇深为感动佩服。三月,让安南国相陶子奇等随梁曾到朝廷请罪。并献上万寿颂、金册表章、土产,还拿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送给梁曾作为礼物,梁曾拒不接受,将原物交还陶子奇。八月回京师入宫见帝,献上与陈日燇往来议事的记载。皇帝非常高兴,解下自己的衣服赐给他,右丞相阿里认为这样不对,皇帝生气地说:“梁曾两次出使外国,用言辞平息了战争,你怎么敢这样呢?”有人进谗言说梁曾接受安南贿赂,皇帝用这件事来询问梁曾,曾回答说:“安南把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赠送给我,我没接受,还给陶子奇了。”他于是乘驿站的车马赶回淮安上任。他到任后在淮安兴办学校,整肃风俗,河南行省有疑难的事,都委托曾商议。大德元年,(梁曾)被授予杭州路总管,(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写成法令。四年,母亲去世,归家守孝。在这之前,守孝的制度没有施行,他上奏按礼实施守孝制度。七年授潭州路总管,因服丧期未满没赴任。不久召回京师,因为母亲灵柩尚未下葬而推辞,扶灵柩北上。四年因病辞官归乡,皇帝下令赏赐药物,慰问关怀很周到。延祐元年,回至汴梁,因病不再复职,居住在淮南,闭门不与宾客交往,每天以读书史为乐。至治二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将于12月份推出的“市民卡”,除了包含现行“社保卡”所具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功能外,还可享受各类公共服务。B.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C.据悉,在以后两天中,与会代表将盈利方式、信息转载规范化、运作与管理等问题展开专题研讨。D.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主要是由最近一段时间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引起的。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主谓搭配不当,“市民卡”不能享受公共服务。B项,不合逻辑,“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C项,成分残缺,应在“将”后加上“就”或“围绕”。8.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站。下面是它的徽标,公司通过形象的徽标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请写出该徽标的构成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5字。
参考答案:示例:百度徽标由“百度”的汉字、拼音及熊掌(或“足迹”)图案构成。“百度”源自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摩托车前刹拉索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非油炸食品项目发展计划
- 大型仪器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功能需求分析
- 2025年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度科技创新经典实习期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环保产业借款合同印花税税率调整与绿色金融发展
- 2025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标准教案《萝卜兔》含反思
- 《开学第一课:一年级新生入学班会》课件
- 右侧腹股沟疝教学查房
- 《趣味经济学》课件
- 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
- 医院放射诊疗中的辐射防护常识学习培训
- 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
- 法学涉外法治方向课程设计
- 广州市2023年中考:《道德法治》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 家政服务员培训课件
- 无人驾驶技术的传感器技术应用
- 公会挂靠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