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_第1页
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_第2页
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_第3页
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_第4页
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员/司机培训讲义教材:《电梯运行与管理》

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信息反馈:组织:福建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培训部联系人:林雄电话Tel:87879290传真Fax:878792902023/1/141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电梯安全技术是电梯安全运行的技术保证,安全技术贯穿于电梯的制造、安装、维修、运行之中。安全技术包括施工过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为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必须达到的安全技术性能指标。

2023/1/142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目前,我国电梯执行的强制性安全技术规范是: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一般性安全技术规范有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2023/1/143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一节井道空间4、井道照明:1)距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m内各设一盏灯2)轿顶上1m处照度>50Lx2023/1/144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二节机房及设备一、机房空间1、活动空间净高≥1.8m,工作区域净高≥2m,主机旋转部件上方净空间≥0.3m2、救援操作地方不小于0.5m×0.6m3、机房门不得向内开4、设有标示安全载荷的吊钩5、控制柜位置:正面与维修侧≥600,距设备≥5006、机房温度为5~40℃7、机房地面高低大于0.5m时应设台阶。2023/1/145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二节机房及设备二、驱动主机1、允许使用两种驱动方式:A、曳引式B、强制式(卷筒式)(仅用于Vn≤0.63m/s)2023/1/146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二节机房及设备二、驱动主机4、紧急操作:1)移动装有QH的轿厢所需操作力≤400N,如果该力大于400N,应有紧急电动运行装置2)最迟在手盘轮装上主机时,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动作,防止主机启动。

2023/1/147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层门系统一、层门结构、强度二、层门地坎形位三、层门导轨形位

四、层门安装基准

五、防坠落保护六、防剪切保护七、层门锁2023/1/148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层门系统一、层门结构、强度1、层门间及四周间隙应尽可能小,客梯≤6mm,货梯≤8mm。由于磨损后也不得大于10mm2、中分门闭合后的间隙应均匀,且≤2。两门扇的不平度≤1。3、门及框架强度应在一定时间使用后不变形,宜采用金属制造4、在门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人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上,间隙可大于6mm,但不得大于:旁开门30mm,中分门总和45mm5、门入口高度≥2m,入口净宽度比轿厢入口任一侧超出≤50mm6、层门设计应防止正常运行中脱轨、卡阻、行程终端错位,且应设有应急导向装置,在因磨损、火灾而失效时能保持在原有的位置上。7、在关门开始的1/3行程之外,阻止关门的力应不大于150N8、应有一个门保护装置,在被撞击时,自动使门重新开启9、最快门扇的关闭速度≤0.3m/s10、阻止折叠门开启的力≤150N这个力在开启100mm时进行)11、开锁区域不应大于层站地平面上下0.2m2023/1/149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层门系统二、层门地坎形位水平度≤2/1000;高出装修后地面2~5mm2023/1/1410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层门系统三、层门导轨形位:a、与地坎槽在水平方向不平行度≤1/全长;

b、在垂直方向不平行度两端与中点三处偏差<±1mm;

c、导轨水平度<2/1000;

d、导轨铅垂度V<0.5;

e、偏心档轮与导轨下面间隙<0.5。2023/1/1411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层门系统四、层门安装基准:a、层门地坎对基准线偏差<±1mm;b、层门中点对门中线偏差<±1mm。2023/1/1412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层门系统五、防坠落保护在正常运行时,应不能打开层门,除非轿厢在开锁区内停止。

2023/1/1413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层门系统六、防剪切保护1)任何一扇门开着时,电梯应不能启动或继续运行,但可以进行预备操作。2)允许开门运行的条件:a.在开锁区内允许开门下平层或再平层平层速度≤0.8m/s;再平层速度≤0.3m/s。b.在具有对接操作运行控制下允许在平层位置以上不大于1.65m区域内运行(这时护脚板有高度应超过地坎≥0.1m;运行速度≤0.3m/s)

2023/1/1414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层门系统七、层门锁1)锁紧元件啮合深度≥7mm时才能启动2)锁紧元件的啮合强度应能满足在沿开门方向作用300N力下不降低锁紧效能3)门锁应能承受沿开门方向,在锁高处作用≥1000N力时不变形4)证实门扇锁闭状态的电气装置应由锁紧元件强制直接操作5)门锁钩活动间隙为2~3mm;门锁触点压缩量≥4mm6)当轿厢在开锁区域之外时,层门应能自动迫紧关闭。(迫紧力大小应达到层门锁闭的要求)7)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为5~10mm8)门刀与门锁滚轮的啮合深度>5mm2023/1/1415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四节轿厢设备

一、轿厢结构

二、关于手动开门

三、轿顶要求

四、轿厢照明

五、轿厢与井壁间隙

2023/1/1416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四节轿厢设备

一、轿厢结构1、内部净高≥2m;入口净高≥2m2、轿厢最大有效面积对应额定载重允许增大不大于5%3、货梯在有效控制条件下可超面积,但也应限制4、护脚板垂直高度应≥750,具有对接操作的电梯其高度应从最高对接高度延伸到地坎以下≥0.1m5、动力驱动自动门在控制盘上应设有一装置能使处于关闭中的门反开6、轿门应设有证实轿门闭合位置的电气装置7、轿厢底盘水平度<3/10008、轿架上限位开关碰铁(撞弓)相对铅垂线偏差≤3mm9、立柱铅垂度<1.510、轿厢前壁铅垂度<1/10002023/1/1417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四节轿厢设备

二、关于手动开门

1、由于任何原因在靠近层站地方(开锁区域)轿厢停止并切断门机电源下可用手从轿厢内或层站处开启轿门2、开门所需的力≤300N3、额定速度VH≥1.0m/s,在运行时开启轿门的力≥50N4、门力限开关动作力≥150N5、安全触板动作力≤5N2023/1/1418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四节轿厢设备

四、轿厢照明

1)照度≥50lx2)紧急照明:容量≥1Wh2023/1/1419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四节轿厢设备

五、轿厢与井壁间隙

1、轿厢地坎边至井道壁水平距离≤150mm2、轿厢门与闭合后的层门水平距离≤120mm3、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水平距离≤35mm,全长偏差0~+3mm4、轿厢与对重及其部件之间距离≥50mm2023/1/1420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五节曳引悬挂装置

二、钢丝绳应满足曳引条件

在125%额定载荷或超面积载荷下,保持平层不打滑。当对重压实在缓冲器上时,空轿厢应不可能提升。空载或满载下紧急制动时减速度在0.2~1.0gn2023/1/1421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五节曳引悬挂装置

三、钢丝绳磨损与失效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报废a、钢绳直径磨损至小于90%db、出现断股c、断丝在一个捻距上≥9根2023/1/1422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电气设备(一)绝缘与保护(二)电源开关(三)导线与安装(四)极限开关2023/1/1423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电气设备(一)绝缘与保护1、绝缘电阻2、控制电路3、N线与PE线的连接4、PE线的接地电阻值5、与主电源的直接连接6、使用电机温度监控时,电梯的控制2023/1/1424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电气设备(一)绝缘与保护(详细说明)1、绝缘电阻:1)导体间及对地绝缘>1000Ω/V2)250V级电路≥0.25MΩ(控制线对地绝缘电阻≥0.25MΩ)3)500V级电路≥0.5MΩ(动力线、安全电路对地绝缘电阻≥0.5MΩ)2、控制电路、安全电路的导体间或对地间直流电压平均值、交流电压有效值均≤250V3、N线与PE线应始终分开。即供电形式为:TN—S或TN—C—S采用TN—C—S时,N线与PE线至少在进入机房前应分开4、PE线接地电阻<4Ω,采用黄绿双色线5、与主电源直接连接的电动机应进行短路保护和采用自动断路器进行过载保护6、当使用电机温度监控时,电梯的超温停梯应停止在层站,以便乘客离开。电梯应在充分冷却后才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2023/1/1425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电气设备(二)电源开关1、每台电梯都应单独装设主开关,它应能切断正常使用下的最大电流。共用机房里各台电梯主开关应易于识别2、主开关不应切断照明、通风、插座、报警的电源3、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主开关的操作机构4、主开关应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并且在断开位置时应能用挂锁或其他等效装置锁住,以确保不会出现误操作5、照明电源应与主开关电源分开。可通过另外电路或者从主开关的供电侧接出。插座电源也取自以上电路,具体如下:在主开关近旁设轿厢照明和插座电源的开关在机房入口设机房照明开关井道照明开关应在机房和底坑分别装设,这两个地方均能控制井道照明插座供电为:2P+PE250V直接供电或以安全电压供电维修照明电压≤36V6、任何改善功率因数的电容器都应接在动力电路的主开关前面7、电源电压波动应≤±7%2023/1/1426设计较合理的电源箱2023/1/1427电源箱的接线图和使用警示语2023/1/1428此类电源箱不符合要求2023/1/1429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电气设备(三)导线与安装1、导线应装在线管、线槽或能确保起到等效防护作用的装置中才能使用。不得将导线直接敷设在设备的表面2、门电气安全装置的导线截面应≥0.75mm23、220V照明导线应≥1mm24、断开主开关后仍带电的端子应与不带电端子明显隔开。且电压超过50V端子应做标记5、采用园电缆,其芯数应≤40芯6、16~24芯园电缆的弯曲半径应≥400mm7、扁电缆的重叠根数≤3根、间距在30~50mm8、轿厢在最底层时随行电缆不应接触底坑地面2023/1/1430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电气设备(三)导线与安装9、利用电缆芯线作接地线时应不少于2根10、导线和电缆的保护外皮应完全进入开关或设备的壳体中11、使用线槽安装时,导线总截面应不大于线槽截面的60%12、使用线管安装时,导线总截面应不大于线管截面的40%13、进户线使用穿线钢管时,三根相线必须穿入同一根钢管内14、动力线与控制线必须分开敷设15、线槽或线管的安装位置与可移动部件的距离:机房内应≥50,井道内应≥202023/1/1431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电气设备(四)极限开关1、极限开关应设置在尽可能接近端站时起作用而无误动作危险的位置2、极限开关应在撞击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动作状态3、极限开关动作后电梯应不能自动恢复运行4、极限开关位置在上、下端站平层位置之外50~200mm2023/1/14322023/1/1433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一)电梯运行性能指标1、速度指标2、加速度指标3、噪声指标4、平层精度2023/1/1434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一)电梯运行性能指标1、速度指标1)额定运行速度偏差范围92%~105%VH2)检修速度≤0.63m/s3)开关门最高速度≤0.3m/s2023/1/1435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一)电梯运行性能指标2、加速度指标1)最大起制动加速度≤1.5m/s2最小起制动加速度a当1.0m/s≤VH≤2.0m/s时,a≥0.48m/s2当2.0m/s≤VH≤2.5m/s时,a≥0.65m/s22)振动加速度:A、垂直振动加速度≤25cm/s2B、水平振动加速度≤15cm/s22023/1/1436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一)电梯运行性能指标3、噪声指标1)机房噪声平均值≤80db2)轿厢内噪声最大值≤55db3)开关门噪声最大值≤65db2023/1/1437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一)电梯运行性能指标4、平层精度1)0.63m/s≤VH≤1.0m/s的交流双速电梯≤±30mm2)VH≤2.5m/s的交、直流调速电梯≤±15mm3)VH≥2.5m/s的电梯应满足厂家设计要求2023/1/1438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二)电梯可靠性指标2、制动器可靠性1)轿厢载有125%QH以VH速度向下运行,人为动作制动器应能可靠制停2)制停时的减速度不大于1.0gn2023/1/1439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二)电梯可靠性指标3、运行可靠性电梯在空载、50%额定负载、满载三种工况下,通电持续率为40%,到达全选种行程范围,起、制动1000次(120次/h)电梯运行平稳、起制动可靠,连续运行无故障。2023/1/1440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二)电梯可靠性指标4、超载运行轿厢载有110%额定负载下,以40%持续率全程范围起、制动30次(30min),电梯应可靠地起动、运行、和停止,无故障。2023/1/1441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二)电梯可靠性指标5、门闭合可靠性1)门锁强度:在门锁位置,沿开门方向施加1000N静力,历时300S门锁不失效2)在门扇最不利的点上,施加150N人力,门间隙可大于6mm,但旁开门应<30,中分门间隙总和应<453)当轿厢不在层站时,层门应能自动迫紧,且达到门锁啮合深度≥7mm,该尺寸由电联锁接通验证4)轿厢在层站时,打开轿门的力应<300N。运行中的轿厢打开轿门的力应≥50N2023/1/1442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三)电梯特殊运行控制1、电梯开门下的平层和再平层要求2、检修运行控制3、紧急电动运行4、对接操作运行条件5、急停开关6、超载控制2023/1/1443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三)电梯特殊运行控制2、检修运行控制1)检修速度≤0.63m/s2)运行应依靠持续揿压按钮3)运行范围不超过正常行程4)运行应依靠安全装置,包括一个急停装置2023/1/1444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九节电梯性能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