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高血糖word版本_第1页
餐后高血糖word版本_第2页
餐后高血糖word版本_第3页
餐后高血糖word版本_第4页
餐后高血糖word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餐后高血糖DiabetesInterventionStudy(DIS)(1139名患者,平均追踪11年)餐后高血糖是引起心肌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餐后高血糖使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率升高空腹血糖水平与心肌梗塞发病率及死亡率无显著的统计学相关关系

HanefeldM,etal.:Diabetologia,1996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2认识餐后高血糖的定义

持续时间和诊断标准

餐后高血糖指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的血糖高峰超越正常范围;另一为食物消化吸收完毕后的基础血糖高于正常,一般由空腹血糖测知。3认识餐后血糖状态的定义和持续时间早餐午餐晚餐0:004:00早餐上午上午8:0011:002:005:00

上午上午下午下午为了解日间血糖波动情况而确定的每日采血时间餐后状态吸收后状态(餐前状态)空腹状态4认识

ADA专家委员会对糖尿病分型和诊断标准的报告

餐后血糖11.1mmol/l能够最好地体现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危险增加的临界值餐后血糖7.8-11.0mmol/L(IGT)时已经存在大血管病变餐后血糖越高,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越高以餐后血糖11.1mmol/L为标准诊断糖尿病,敏感性更高,漏诊率低

餐后血糖与糖尿病诊断--检测餐后血糖的重要性ReportoftheExpertCommitteeonthe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ofDiabetesMellitus.DiabetesCare2001,24(Suppl1):S5-S20认识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死亡的关系DECODE19991太平洋和印度洋19992Funagata糖尿病研究19993白厅,巴黎和赫尔辛基研究

19984糖尿病干预研究19965TheRancho–BernardoStudy19986餐后血糖檀香山心脏规划项目19877心血管

死亡4BalkauBetal.DiabetesCare19985HanefeldMetal.Diabetologia19966Barrett-ConnorEetal.DiabetesCare19987DonahueR.Diabetes19871DECODEStudyGroup.Lancet19992ShawJetal.Diabetologia19993TominagaMetal.DiabetesCare19996危害4,0003,0002,0001,000043210患者数相对危险系数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餐后2小时血糖(mmol/l)Y=0.71179+0.20777X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随

餐后2小时血糖的升高而增加

DECODE,unpublished7危害餐后血糖对心血管死亡危险的影响DECODEStudyGroup,Lancet19997550250100150125心血管死亡危险的增加(%)11.1mmol/L2小时血糖7.8–11mmol/L<7.8mmol/L4166136空腹血糖

7.8mmol/L(n=1,275)DECODE研究危害DECODE研究中既往没有糖尿病病史患者的资料显示,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与餐后2小时血糖关系最为密切Adjustedforage,center,sex,cholesterol,BMI,SBP,smoking <6.1 6.1–6.9 ³7.0³11.17.8–11.0<7.8空腹血糖(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mmol/l)2.52.01.51.00.50.0死亡率AdaptedfromDECODEStudyGroup.Lancet1999;354:617–621危害餐后血糖升高的血管毒性后果血管损害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自由基产生内皮功能

产生更有害的脂质功能蛋白糖化HDL活性NO释放血管舒张

胶原纤维瘤细胞增生生长因子

平滑肌细胞增殖

粘附分子表达

胆固醇附着内皮素释放

内皮功能

血管收缩餐后血糖炎性细胞因子 CRP IL-6 IL-18 TNF-

危害餐时高血糖–严重警告餐时血糖峰值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独立因素与单独应用空腹血糖比较,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更好地预测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与高空腹血糖相关的死亡率,多数与同时存在的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有关对无症状性高血糖的筛查,可能对于预测患者早亡非常重要降低餐时血糖峰值可以预防早亡糖尿病筛查,选择应用餐后2小时血糖要优于单独应用空腹血糖Lancet,August1999;354:617-621危害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repaglinide)-糖苷酶抑制剂(acarbose,voglibose)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aspart,lispro)短效胰岛素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Factors:营养肥胖体力活动减少IGT糖尿病2糖尿病发生并发症残废死亡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HDL-C­TG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高血压微血管病变失明肾衰冠心病截肢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炎症?

炎症?

炎症?糖尿病1理解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年-10-505101520253035030025020015010050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衰竭250200150100500相对β-细胞功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葡萄糖(mg/dl)诊断临床特点大血管病变肥胖IGT 糖尿病 未控制高血糖微血管病变理解2型糖尿病的三个阶段阶段

指示第一阶段-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 -正常PG第二阶段-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早期餐后胰岛素分泌受损 IGT(餐后高血糖)第三阶段-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受损的胰岛素分泌 -空腹高血糖-增高的内源性葡萄糖代谢 -餐后高血糖理解因为糖尿病所付出的代价

(WHO)DM者死亡率比普通人群高2-3倍。DM者心脏病卒中比普通人群高2-3倍。DM者下肢坏疽比普通人群高20倍。DM者失明率比普通人群高10倍。DM致肾脏病死亡占肾脏病死亡的第二位危害发生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增加2–3倍3*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情况发生致死性心脏病的危险增加2–4倍3*高血压2截肢的危险增加15倍4,57%18%35%4.5%患病率脑血管疾病1心电图异常2间歇性跛行1*与普通人群相比危害p<0.0001p=0.016p<0.0001p<0.0001p<0.0001p<0.0001UKPDS35.BMJ2000;321:405–412.UKPDS–平均HbA1c降低1%带来的收益危险下降(%)†At7.5to<12.5years-40-35-30-25-20-15-10-50任一糖尿病相关终点微血管病变心肌梗死白内障摘除术心衰周围血管病变21%37%14%19%16%43%认识

餐后高血糖对HbA1c有非常大的影响

HbA1C=PPG+FPG

HbA1cFBG餐后高血糖造成的差随机化水平0369Years认识只有餐后血糖与HbA1c高度相关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与HbA1c水平相关性血糖相关系数P值空腹血糖0.2380.332餐后血糖0.8450.009AvignonA,etal.DiabetesCare,1997;20:1822-1826空腹血糖与HbA1c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血糖与HbA1c高度相关,P<0.05认识餐后血糖达标有助于提高总体血糖达标率

来自2007年IDF糖尿病防治指南HbA1c达标(<7.0%)Diabetes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2007;77:280认识α-糖苷酶抑制剂发展历程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198419941994199819962004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世界首次上市时间国内首次上市时间拜耳拜耳日本武田维奥集团奥恬苹酶抑制作用更广泛,更强双糖酶多糖酶麦芽糖酶蔗糖酶海藻糖酶乳糖酶异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胰淀粉酶奥恬苹++++++++++++++++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有抑制作用-:无抑制作用DrugsExpClinRes,Jannuary1,1987;13(8):517-24.奥恬苹对于蔗糖酶的亲和力是其生理底物蔗糖的440000倍,阿卡波糖是15000倍奥恬苹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吸收未服用米格列醇服用米格列醇回肠空肠十二指肠未服用米格列醇服用米格列醇碳水化合物吸收奥恬苹延长餐后葡萄糖吸收窗奥恬苹奥恬苹

全程参与2型糖尿病治疗

米格列醇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不但可联合饮食治疗降低餐后血糖,而且可与磺脲类、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和胰岛素联合使用。且胃肠道副作用小,并没有肝毒性。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饮食治疗运动锻炼奥恬苹其它口服降糖药物奥恬苹胰岛素奥恬苹奥恬苹纳入标准:HbA1c6.5-9.0%FPG>7mol/l治疗方案:奥恬苹TM50-100mg/tid阿卡波糖100mg/tid治疗周期:24周Diabetes1999May;48Suppl.1:101与阿卡波糖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HbA1c)148例153例154例奥恬苹奥恬苹更适合中国人群糖尿病人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占55%-65%卫生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卫疾控发[2002]114号奥恬苹奥恬苹TM—无肝损伤风险的α-糖苷酶抑制性奥恬苹TM约90%经小肠吸收,不经肝脏代谢以原形形式经肾脏排泄,体内安全性极高。转氨酶CH313种代谢产物肝代谢4—甲基—l,2,3—苯三酚衍生物=单一治疗中不常见安全且耐受性好的降糖药=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安全性和耐受性低血糖的危险性[1],[2]体重增加[1],[2]胃肠道副作用[1]乳酸性酸中毒[1]水肿[3]降糖药米格列醇TZDs*胰岛素*TZDs=噻唑烷二酮胰岛素促泌剂二甲双胍奥恬苹低血糖使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7.9%7%8%9%10%9.2%死亡率(%)低血糖n=131血糖正常

n=9308

*P<0.0001*FismanEZ,etal.EurJCardiovascPrevRehabil2004;11(2):135-43.以色列14670例冠心病患者的8年死亡率随访研究Kir6.2/SUR1

-胰岛细胞

Kir6.2/SUR2A

-心肌细胞

Kir6.2/SUR2B

-血管平滑肌细胞

KATP

通道除了分布于胰腺胰岛细胞,也大量分布于心脏和血管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胰岛素促泌剂对心脏及血管平滑肌中KATP通道的抑制作用会导致产生不良的后果KATP

通道在体内分布广泛胰岛素促泌剂分类高选择性>1000x:米格列奈-唐奥低选择性10-20x:磺脲类等非选择性<2x:瑞格列奈米格列奈钙(唐奥):对胰岛素促泌剂受体的选择性最高不同降糖药物吸收达峰值时间(Tmax)及消除半衰期(T1/2)比较

促泌剂发展历程第一代SU5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第三代SU第二代SU6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90年代初期开始用于临床2000年开始用于临床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第一代非SU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第二代非SU米格列奈2008年开始用于临床正常的胰岛素呈双时相分泌《糖尿病学》许曼音,2004;64-651008060402000306090第一时相第二时相血浆胰岛素(mU/L)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的分泌第一时相:快速分泌相第二时相:延迟分泌相0.5-1.0分钟后出现持续5-10分钟后下降非生理,临床意义相当于早相30分钟后出现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非生理,临床意义相当于晚相T2DM患者分泌缺陷以早相缺失为主ButlerPandRRizz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