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知识岗前培训-通用doc资料_第1页
药学知识岗前培训-通用doc资料_第2页
药学知识岗前培训-通用doc资料_第3页
药学知识岗前培训-通用doc资料_第4页
药学知识岗前培训-通用doc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知识岗前培训--通用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安全

有效

适宜

合理用药是个永恒的课题,是个跨世纪的难题合理用药(一)安全性为规避风险和/或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将药物安全性信息分为5个内容:

1、禁忌

2、警告

3、注意事项

4、不良反应

5、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1、不良反应的机理分类1)A型反应指因某种药物正常的药理作用过强而引起的反应,如广谱抗菌药引起的菌群失调。A型反应可根据药物的药理学特性预知,通常呈剂量依赖性。A型反应较常见,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

主要与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相关。合理用药

2)B型反应指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新的或异常的不良反应,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通常不可预知,也不常见,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相对较高。 主要与个体的特异性相关。合理用药

2、药物不良反应程度分类

1)轻度:有症状出现,但能很好地耐受,不影响正常工作。

2)中度:症状稍重,患者难以忍受,需要停药或对症处理。

3)重度:症状影响正常生活,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4)严重: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器官功能造成永久损伤,须立即停药或紧急处理。

5)非常严重: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致死。合理用药(二)有效性

一、有指征应用抗菌药

必须按适应症使用抗菌药,避免超适应症滥用。合理用药

二、按治疗指南选用有效的抗菌药

1、首选药物

2、次选药物

3、辅助治疗药物合理用药

三、按临床价值选择有效性抗菌药

1、挽救生命

2、恢复健康

3、减轻症状 抗菌药的临床价值既能挽救生命,又能恢复健康,所以是临床最重要的一类药物,也是泛用药物。合理用药(三)适宜性:指针对性和个体化

1、针对性和个体化:病源、病种、病情等

2、注意病理基础和生理状况

1)、病理基础如肝肾功能减退

2)、生理状态如:老年、小儿、围产期合理用药(四)经济性

以扁桃体炎为例:

一、疗程: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发生化脓性并发症,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因此抗菌治疗以清除病灶中的细菌为目的,疗程需10天。合理用药二、疗程价格比较 1、首选阿莫西林,15元/10天。 2、青霉素过敏可用阿奇霉素14.78元,门诊病人一个疗程,可采用3天或5天疗法(相当于10天全疗程) 3、可选药:头孢呋辛68.80元/10天 不能用于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病人

药物不一定都是越贵越好合理用药

(五)说明书与合理用药

一、说明书的重要性 根据FDA调查,1992年至1997年5年之间,估计美国每天有一名患者死于用药错误,6000例用药错误的50%与说明书有关。 足以证明说明书的重要性。合理用药

二、SFDA关于修改说明书的规定指出

药品说明书应当包含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数据和结论,用以指导安全、合理用药。合理用药

三、说明书的对象

1、药品说明书的对象--医生 美国FDA强调:说明书是美国FDA与医师交流的基本工具合理用药

2、说明书的对象---病人

美国FDA希望通过说明书去教育公众,但调查证明患者阅读说明书的不足50%。合理用药

四、要充分包含ADR信息

药品说明书应当充分包含详细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如未根据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及时修改说明书,或者未将药品不良反应在说明书中充分说明的,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由该生产企业承担。处方管理办法目的: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处方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试用期人员开具处方,应当经所在医疗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处方管理办法第十四条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处方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第十九条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医师应当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处方管理办法

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处方管理办法

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处方管理办法

第二十九条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第三十一条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一)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二)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处方管理办法(三)剂量、用法的正确性;(四)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五)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六)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七)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 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第四十条 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 未取得处方权的人员及被取消处方权的医师不得开具处方。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 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处方。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九条 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处方调剂工作。处方管理办法第五十条 处方由调剂处方药品的医疗机构妥善保存。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处方管理办法

本办法共八章六十三条 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0.2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一)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二)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三)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四)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五)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六)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七)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八)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九)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十)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十一)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十二)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十三)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十四)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一)适应证不适宜的;(二)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三)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四)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五)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七)重复给药的;(八)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九)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1.无适应证用药;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42号)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药物滥用已经成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全球化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药物滥用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由用药者采用自我给药的方式,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利用其致欣快作用产生松弛和愉快感,从而逐渐产生对药物的渴望和依赖,由于不能自控而发生精神紊乱,并产生一些异常行为,经常会导致严重后果。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都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要实行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用处方、专册登记、专用帐册、专柜加锁。“五专”工作是医疗单位药库、药房管好麻醉药品防止流弊非常重要的环节。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本单位执业医师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执业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后,方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根据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确需使用麻醉药品或者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应当满足其合理用药需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根据WHO癌痛三阶梯治疗指南,癌症疼痛治疗有五项基本原则:

(一)首选无创途径给药:如口服,芬太尼透皮贴剂,直肠栓剂,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等。可依患者不同病情和不同需求予以选择。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二)按阶梯给药:指镇痛药物的选择应依疼痛程度,由轻到重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轻度疼痛:首选第一阶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

中度疼痛: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重度疼痛: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两类药合用可增加阿片药物的止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三阶梯用药的同时,可依病情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抗惊厥类药等辅助用药。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三)按时用药:是指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规定时间给予,不是等患者要求时给予。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一次用药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前给药。患者出现突发剧痛时,可按需给予止痛药控制。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四)个体化给药:阿片类药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即是正确的剂量。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缓解疼痛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用药剂量,即为个体化给药。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五)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应注意监护,密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反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治疗效果。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精神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催眠药或具有兴奋作用的中枢兴奋药物。 许多镇静催眠药和中枢兴奋药物具有潜在的依赖性,长期使用可产生耐受性,以及躯体和心理依赖性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镇静药和抗焦虑药能减轻焦虑症状,安定情绪。然而,在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的同时,一些催眠药物会影响睡眠时相的正常比例,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多数镇静药加大剂量即可产生催眠作用,催眠药过量可引起全身麻醉,更大剂量可引起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抑制进而导致昏迷,甚至死亡。老年人及有呼吸、肝肾功能障碍者,使用镇静催眠药更易发生不良反应。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签署姓名,并予以登记;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拒绝发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医疗机构应当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进行专册登记,加强管理。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年。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单位应当设立专库或者专柜储存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专库应当设有防盗设施并安装报警装置;专柜应当使用保险柜。专库和专柜应当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企业应当在药品库房中设立独立的专库或者专柜储存第二类精神药品,并建立专用账册,实行专人管理。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

5年。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于2007年1月25日起施行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13.05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我国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非常严重,品种多、使用量大,致使耐药的“超级细菌”增加,长此以往,将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活动范围

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疗机构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二级以上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医疗机构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要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DDD是成人限定日剂量的测量单位,可以不受药品销售价格、包装剂量以及各种药物每日剂量不同的影响反映出药物的使用频度。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每种药日剂量的规定,按规定服用一次药就是1个DDD,DDD越高,说明用药的合理性就越差。我国40DDD的要求是指每百人每天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这也是WHO的标准。据了解,现在我国医院抗菌药物平均使用频度达到81DDD,要达到目标尚有很大的差距。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二级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