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事故及应急(环保班授课08年)_第1页
辐射事故及应急(环保班授课08年)_第2页
辐射事故及应急(环保班授课08年)_第3页
辐射事故及应急(环保班授课08年)_第4页
辐射事故及应急(环保班授课08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子弹爆炸辐射事故与应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安全所李连波

内容放射源分类辐射事故简介辐射事故应急处理一、放射源分类按来源可分为天然放射源人工辐射源按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放射性核素密封在包壳内的放射源;非密封源:

以潜在危害程度分类

(一)放射源分类原则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1、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2、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3、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4、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5、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二)放射源分类表常用不同核素的64种放射源按下列表进行分类。放射源分类表

核素名称I类源(贝可)II类源(贝可)III类源(贝可)IV类源(贝可)V类源(贝可)Am-241≥6×1013≥6×1011≥6×1010≥6×108≥1×104Am-241/Be≥6×1013≥6×1011≥6×1010≥6×108≥1×104Au-198≥2×1014≥2×1012≥2×1011≥2×109≥1×106Ba-133≥2×1014≥2×1012≥2×1011≥2×109≥1×106C-14≥5×1016≥5×1014≥5×1013≥5×1011≥1×107Cd-109≥2×1016≥2×1014≥2×1013≥2×1011≥1×106Ce-141≥1×1015≥1×1013≥1×1012≥1×1010≥1×107Ce-144≥9×1014≥9×1012≥9×1011≥9×109≥1×105Cf-252≥2×1013≥2×1011≥2×1010≥2×108≥1×104Cl-36≥2×1016≥2×1014≥2×1013≥2×1011≥1×106Cm-242≥4×1013≥4×1011≥4×1010≥4×108≥1×105Cm-244≥5×1013≥5×1011≥5×1010≥5×108≥1×104Co-57≥7×1014≥7×1012≥7×1011≥7×109≥1×106Co-60≥3×1013≥3×1011≥3×1010≥3×108≥1×105Cr-51≥2×1015≥2×1013≥2×1012≥2×1010≥1×107Cs-134≥4×1013≥4×1011≥4×1010≥4×108≥1×104Cs-137≥1×1014≥1×1012≥1×1011≥1×109≥1×104Eu-152≥6×1013≥6×1011≥6×1010≥6×108≥1×106Eu-154≥6×1013≥6×1011≥6×1010≥6×108≥1×106Fe-55≥8×1017≥8×1015≥8×1014≥8×1012≥1×106Gd-153≥1×1015≥1×1013≥1×1012≥1×1010≥1×107Ge-68≥7×1014≥7×1012≥7×1011≥7×109≥1×105H-3≥2×1018≥2×1016≥2×1015≥2×1013≥1×109Hg-203≥3×1014≥3×1012≥3×1011≥3×109≥1×105I-125≥2×1014≥2×1012≥2×1011≥2×109≥1×106I-131≥2×1014≥2×1012≥2×1011≥2×109≥1×106Ir-192≥8×1013≥8×1011≥8×1010≥8×108≥1×104Kr-85≥3×1016≥3×1014≥3×1013≥3×1011≥1×104Mo-99≥3×1014≥3×1012≥3×1011≥3×109≥1×106Nb-95≥9×1013≥9×1011≥9×1010≥9×108≥1×106Ni-63≥6×1016≥6×1014≥6×1013≥6×1011≥1×108Np-237(Pa-233)≥7×1013≥7×1011≥7×1010≥7×108≥1×103P-32≥1×1016≥1×1014≥1×1013≥1×1011≥1×105Pd-103≥9×1016≥9×1014≥9×1013≥9×1011≥1×108Pm-147≥4×1016≥4×1014≥4×1013≥4×1011≥1×107Po-210≥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238≥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239/Be≥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239≥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240≥6×1013≥6×1011≥6×1010≥6×108≥1×103Pu-242≥7×1013≥7×1011≥7×1010≥7×108≥1×104Ra-226≥4×1013≥4×1011≥4×1010≥4×108≥1×104Re-188≥1×1015≥1×1013≥1×1012≥1×1010≥1×105(三)非密封源分类上述放射源分类原则对非密封源适用。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Ⅲ类放射源。二、辐射事故简介国外核辐射事故国内核辐射事故省内核辐射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1时23分,乌克兰(原苏联)切尔诺贝利第4号机组在低功率工程试验过程中,形成失控性不稳定状态,进而引起爆炸和起火,反应702堆遭受严重破坏,大量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向环境释放。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事故的影响及危害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6)放射性物质污染: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总量,约12×1018Bq,

释放出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是碘

由于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随大气扩散,造成大范围的污染,放射性物质沉降在前苏联西部

广大地区和欧洲国家,并有全球性沉降,事故后在整个北半球均可测出放射性沉降物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总污染面积(>1Ci/km2):

1

000

000(一百万)km2近地带(<100km):

重粒子沉积(Sr,Pu...)远地带(达到2000km):

挥发性成分的沉积(I,Cs)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6)事故应急处理:灭火、覆盖反应堆、吸收放射性气溶胶颗粒调动300多架次军用直升飞机空投了碳化硼、白云石、砂土和铅等防止堆底部结构破坏修筑了人工排热通道修筑“石棺”将整个反应堆用混凝土封闭,形成所谓的“石棺”1999年,位于东京东北约75英里的茨城县核加工厂的工人将过多的铀注入核处理装置,造成重大临界事件。日本的核事故

处理这座工厂的六名经营者在2000年因涉嫌渎职和违反核安全法而遭到拘捕。工厂的总负责人被判处4千美元的罚款,并入狱三年,缓期五年执行。其它涉嫌人员,其中包括这场事件的一名受害者,也被判处三年以上的缓期执行。后果大约600多人遭到辐射。近320万人被通知滞留在屋内至少一天,以防止被辐射。两名造成这次灾难的工人由于受到强烈辐射,送到医院后死于多器官功能丧失。

影响反核呼声更加高涨影响日本当局表示,将减少未来十年兴建核电站的数量。这是因为日本发生核泄露事故使日本公众对核电站产生反感。

日本政府原定兴建十六到二十座新的核电站,但目前计划只兴建十三座。

2001年德国宣布20年内关闭所有核电站挪威辐照装置事故(1982)1982年9月2日,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发生了一起重大辐射事故,造成1人死亡。该研究所的辐照装置的传送系统发生故障并报警。按照控制系统功能,在此种情况下辐射源应能自动下降,但实际上没有下降,值班人员也未发现此种异常现象。辐照装置事故(1982,挪威)维修技师进入照射室进行检修,数分钟后通知有关人员故障已排除。约半小时后,维修技师感到心脏不适,被送往医院,初步诊断为“心脏病?”。维修一个小时后,有关人员到达工厂,发现辐照源停在工作位置。确认发生了辐射事故,维修技师受到了照射。辐照装置事故(1982,挪威)剂量估算:全身红骨髓平均剂量为21Gy,

头部剂量14.0Gy,

腹部15-35Gy放射损伤:受照者诊断为肠型急性放射病,于照后第13天死亡事故原因:

一是安全系统不健全二是受照者疏忽,进入照射室时也未携带辐射监测仪阿尔及利亚192Ir源丢失事故(1978)1978年5月5日,在阿尔及利亚一个工业探伤用的192Ir源在运输途中由汽车上掉落。1-2d后被两名3岁和7岁的儿童拾回家中,他们的祖母将源放在厨内5-6周。除祖母外,还有4名女青年每天在房间内做家务。

有关当局在丢失源后积极寻找,于6月12日找到(丢源后第38天)。

祖母因受照剂量过大死亡。其余4名女青年骨髓平均剂量估算为10-14Gy,皮肤剂量23-28Gy,均经治疗后活存。巴西137Cs源丢失事故(1987)1987年,巴西某放疗机构将一台装有57TBq137Cs的放疗机废弃,但未将放射源取出,后被人偷走,并卖给了废品收购店。废金属商将容器打开,使粉末状的放射性物质散落出来,由于其颜色鲜艳好看,使许多人将其装入衣袋、放在床下或涂在身上。

发现此次事故的是一位医学物理学家,因参加会诊,发现了由事故照射引起的皮肤放射损伤,他追踪病人线索找到了放射源。在距源1m处的剂量率达4.6Gy·h-1,附近地面污染区为1.1Gy·h-1。这次事故造成较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共造成:7个主要污染区,85间房屋污染,249人受照射,

121人体内受137Cs污染,

54人住院治疗用细胞遗传学方法估算:12人受照剂量超过2.7Gy(范围在2.7-7.0Gy),

其中有4人死亡美国医疗照射事故(1968)1968年8月,美国某医疗单位进行诊断时,按要求为一名病人静脉注射7.4MBq核素,但却错误地注入了7400MBq。患者不同组织器官受到了大剂量照射:

肝脏和脾脏分别达73Gy

肠6Gy

红骨髓4.4Gy入院后68d突然出现头晕,剧烈头疼,感觉迟钝等,症状加重,意识未能恢复,导致死亡武汉医疗照射事故案时间:1972.12.9概况:武汉市某医院钴-60治疗机检修中钴-60源掉落在机头出线口处的滤过板上,未被发现,检修后未经检测即开始治疗病人,直至12月25日工作人员检查机头取下滤过板时方发现。后果:21名患者受到以局部为主的多次分割全身大剂量照射。其中2人患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7人为中度急性放射病,6人为轻度急性放射病,5人为急性放射反应。2人照后10天左右先后死亡。不同人员全身受照剂量在0.9~16Gy之间。南京医疗照射事故

时间地点:1985.5.13概况:某肿瘤防治研究所主管加速器的技术人员在设备经常自动停机、工作不正常情况下,擅自切断安全连锁装置,违章操作,用电子束治疗病人,造成特大超剂量照射事故。后果:使20名肿瘤患者、4名非肿瘤患者共计24人受到超剂量照射,受照剂量为11.3Gy~42.4Gy。其中两人数月内死亡。中国吉林末学文

1996年1月5日早晨7:30上班途中,末学文在地面的薄雪上拾到一条类似“手饰链”的小链子,短短的不足10个小时,使其在二年中共做了7次大手术。截去了左前臂、右腿。其后又陆续截去了左腿,在为争取自己的权益不断上访的同时,用他仅存的右手敲出了30万字的书稿《生死链:中国首例核辐射受害者与生命对话》。上海“6.25”60Co源辐射事故•事故发生时间:

1990年6月25日上午9点00分~9点40分•事故发生地点:

上海某大学放射医学研究室•放射源活度:

8.5×1014Bq(~23000Ci)

•人员受照过程:

7名工作人员先后误入照射室,在约40min时间内,陆续进出照射室搬运已经辐照过的水晶玻璃、中成药箱和化妆品原料桶。受到不同程度、大剂量、高剂量率的全身相对均匀的急性外照射。

•受照人员早期症状:事故照射后20min内有2人明显乏力、头晕、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照后2h内多人多次呕吐,有的颜面明显潮红、球结膜充血、乏力和腹泻等;7名受照人员立即送长海医院血液科紧急诊治。受照者全身剂量(Gy)临床诊断

(急性放射病)物理剂量染色体畸变分析微核估计照后1d照后34d照后1d照后34d市12.0----极重度骨髓型万11.0----极重度骨髓型龙5.25.15.26.65.1重度骨髓型俊4.13.53.53.93.7重度骨髓型武2.52.52.72.43.0中度骨髓型给2.42.93.04.03.6中度骨髓型军2.01.92.11.92.5中度骨髓型上海“6.25”60Co源辐射事故危害估计

辐射事故危害•受照人员中、后期情况:

发生了2例极重度、2例重度和3例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2例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经大力积极救治延长了病人生存期,他们分别生存了25d和90d。

忻州特大放射事故案

1992年11月19日,山西省忻州市一位农民张某在忻州地区环境检测站宿舍工地干活,捡到一个亮晶晶的小东西,便放进了上衣口袋里,几小时后,便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十几天后,他便不明不白地死去。没过几天,在他生病期间照顾他的父亲和弟弟也得了同样的“病”而相继去世,妻子也病得不轻。后来经过医务工作者的调查,才找到了真正的病因,那个亮晶晶的小东西是废弃的钴-60,其放射性强度高达10居里。

忻州事故2.54Gy乏力、脱发、牙龈出血、白细胞降低、皮肤红斑、溃疡、放射病忻州特大放射事故案法院判决

赔偿总额共计778888.87元,由忻州地区科委支付每一位受偿者50%,由山西省放射环境管理站支付每位受偿者35%,由忻州地区环境监测站支付每位受偿者15%。

1998年5月,忻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作出终审判决,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罪判处贺某2年有期徒刑。废弃放射源辐射事故20世纪80年代,某农户在开挖一口废井时,挖出了一个封盖严密的铁质盒,以为挖到了财宝。带回家后,父子俩砸开铁盒,果真有两个闪闪发光的“宝贝”,于是父子俩经常偷偷赏玩。不到半个月,两人先后发病,送往医院后不到5天便先后死亡。公安部门在调查这起神秘的案件时,请来专家鉴定,发现这两个“宝贝”竟是放射性极强的镭元素,是某工厂废弃多年的放射源。

广州放射源报复同事案因与合作对象有私人恩怨,拥有硕士学历、在广州从事医学工作多年的古计明在办公室安装放射源,加害有恩怨的同事。同时也伤害到医院其他70多名医护人员。2003年7月,78受害人为此告上法庭,向两案犯和出售设备及放射源的两家单位共同索赔共计3000万元。2005年12月,越秀法院判赔约200万。

济宁金乡“10.21”钴-60源辐照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4年10月21日下午5点20~35分发生地点:济宁金乡辐照厂放射源活度:

1.4X1015Bq(3.8万Ci)受照人员:李汝红(37岁)、李保存(41岁)弟兄俩

•事故发生经过:

在放射源没有正常回落到井下安全位置的情况下,2名工作人员先后进入照射室,在离源距离约1.5米处,往辐照架上搬运、摆放辐照物品(脱水蔬菜)。1人受照时间约9分钟,另1人约5分钟后,感到眼前灰蒙蒙、似有电光刺眼,1人意识到可能受到照射,便招呼着、快速跑出辐照室。

2004年10月22日上午9点30分,省疾控中心辐射防护安全所接到肇事单位电话后,立即根据肇事单位电话中提供有关信息,对受照人员受照剂量进行最快速、最简单的粗略估算。根据初步剂量估算结果,判断此事故重大。在接到事故报告20分钟内分别向省卫生厅、省环保局和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进行了报告,展开了医学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

辐射事故危害李汝红确诊为轻度肠型急性放射病,李保存确诊为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经积极进行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BMT),延长了病人生存期:李汝红生存了33d李保存生存了75d

济宁金乡“10.21”60Co源辐照事故济宁金乡“10.21”60Co源辐照事故

济宁金乡“10.21”60Co源辐照事故胜利油田放射源丢失事件测井用放射源运输途中丢失国务院领导要求一定找到全力查找未果遗留隐患济宁某电厂建设工地事故

事故经过:探伤工何某于06年7月13日凌晨1:30探伤工作结束时,由于违反操作程序,将放射源75Se(硒-75)掉出,当时又没有携带辐射报警仪,没有觉察放射源未归位。管道工步某在上夜班期间将放射源捡去,约1个多小时后感觉不适,恶心、呕吐,于早上4时提前下班回宿舍,将装有放射源的衣服放置在一空床上。7月13日11:45探伤工何某再上班准备进行探伤作业时,发现放射源丢失,迅即进行查找,于下午3点在某明宿舍找到放射源。

三、辐射事故应急处理(一)辐射事故的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是减轻辐射事故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举措之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公安、卫生、财政等部门编制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与本辖区内放射源和射线装置使用的规模及类型相适应;应急预案中的应急措施和应急响应准备必须有效和可行;应急预案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全面、具体、细化,提高可操作性。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2、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以及应急和救助的装备、资金、物资准备;3、辐射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措施;4、辐射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辐射工作单位应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级别,制定各自的应急预案,其内容应当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辐射工作单位是防止发生事故的主体,也是处理辐射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主要责任人;

辐射工作单位应积极主动做好事故处理的各项工作;发生辐射事故后,应当立即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