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成语典故_第1页
常见成语典故_第2页
常见成语典故_第3页
常见成语典故_第4页
常见成语典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常见易错成语典故爱屋及乌:àiwūjíw乌ū:乌鸦。《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意思是说,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后用“爱屋及乌”比喻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和他有关系的人或事物。安然无恙:ānránwúyà安ng然:平安。恙:音样,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害。按部就班:ànbùjiùbān部、班:门类,次序。晋朝陆机《文赋》 :“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意思是按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选择、 使用词句。后用“按部就班”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 遵循一定的步骤。〔注意〕“部”不能写作“步”。八面玲珑:bāmiànlíngló玲ng珑:本指器物精巧细致,转指人机灵。形容对各方面的人都应付得很周到。(多含贬义)百无聊赖:bǎiwúliáolài聊:音疗。聊赖:依靠、寄托。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杯弓蛇影:bēigōngshéyǐng《晋书·乐广传》里说,有一个人饮酒时,看见酒杯里有一条蛇,吓得生了病。后来知道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弓的影子照在杯子里,他的病也就好了。比喻疑神疑鬼,虚惊一场。杯水车薪:bēishuǐchēxīn车薪:一车柴草。《孟子·告子上》:“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意思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火的柴草。比喻效力小,对于解决困难起不了多大作用。比肩继踵:bǐjiānjìzhǒng比:挨着。比肩:并肩。踵:音肿,脚后跟。肩并肩,脚跟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敝帚自珍:bìzhǒuzìzhēn敝:破的。珍:爱惜。古代有“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的话,意思是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后以“弊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还很珍惜。鞭长莫及:biānchángmòjí鞭:鞭子。莫:不。及:到。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意是鞭子虽长,但是不能打到马肚子 (因为马肚子不是打的地方 )。后用“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并行不悖:bìngxíngbùbèi并行:同时进行。悖:音背,相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不苟言笑:bùgǒuyánxiào苟:苟且,随便。指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不刊之论:bùkānzhīlùn刊:削除,刊正。正确的、不能更改的言论。不稂不莠:bùlángbùyǒu稂:音狼。莠:音友。稂、莠:都是田里的野草。语出《诗经·小雅·大田》 。原来意思是没有野草。后用作“既不象稂,又不象莠”的意思,比喻一个人不成材,没出息。 〔注意〕“稂”不能读作liáng。“莠”不能读作 xiù。不速之客:bùsùzhīk速è: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惨淡经营:cǎndànjīngyí淡ng:又写作“澹”。惨淡:辛苦。唐朝杜甫《丹青引》诗中有“意匠惨澹(同“淡”)经营中”句,是说下笔之先,极力构思。后以“惨淡经营”指苦心经营。 (现多用于贬义)瞠乎其后:chēnghūqíhòu瞠:直瞪着眼。在别人后面干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在后头。 〔注意〕“瞠”不能读作 táng。穿凿附会:chuānzáofùhuì穿凿:很牵强地解释,把不能讲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没有关连的事物比附在一起,说成有关连。生拉硬扯,强作解释。又作“牵强附会”。牵强 (qiǎng):勉强。蹉跎岁月:cuōtuósuìyu蹉è跎:音搓驼,把时间白白地耽误。指虚度光阴。反唇相讥:fǎnchúnxiāngj反ī唇:回嘴。讥:讽刺。反过来讽刺对方。方兴未艾:fāngxīngwèiài方:正在。兴:兴起,兴盛。艾:止,完结。指事物正在发展,未到止境。多用来形容革命形势或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可阻挡。防微杜渐:fángwēidùjiàn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堵塞。渐:逐渐,指事物的发展。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飞扬跋扈:fēiyángbáh飞ù扬:放纵。扈:音户。跋扈:蛮横。形容横暴放肆。粉墨登场:fěnmòdēngchǎ粉ng、墨:化妆品,这里指化妆。原指化妆后出场演戏。现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愤世嫉俗:fènshìjís愤ú:愤恨。嫉:憎恶。旧指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增恶。感恩戴德:gǎnēndàid戴é: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因德。 (现多含有讽刺意味 )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刚愎自用:gāngbìzìyò刚ng:硬脾气。愎:音必,固执、任性。自用:自信,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采纳别人的意见。〔注意〕“愎”不能读作fù。苟延残喘:gǒuyáncánchuǎn苟延:勉强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生存。过犹不及:guòyóubùj犹í:如,同。事情办得过头了,就和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对的。含沙射影:hánshāshèyǐ传ng说有种动物叫蜮 (音域yù),常在水中含着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得病。后用“含沙射影”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毫厘不爽:háolíbùshuǎ毫ng、厘:都是很小的计量单位。爽:差失,不合。形容一点不差。后顾之忧:hòugùzhīyōu顾:回头看。忧:忧虑,担心。需要回头照顾的可忧之事。怙恶不悛:hùèbùquān怙:音户,依靠,仗恃。悛:音圈,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例〕对于~的反革命分子,必须严厉惩办。 〔注意〕“怙”不能读作 gǔ。“悛”不能读作 jùn。讳莫如深:huìmòrúshēn讳:顾忌而不说,隐瞒。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指把事情隐瞒得很严,唯恐别人知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jiāntīngzémíng,piānxìnzéàn兼听: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偏信:听了一方面的话就相信。汉朝王符《潜夫论·明暗》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唐朝魏徵概括成上面的八个字。指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地了解情况,才能明辨是非;如果听了一方面的话就相信,必然造成错误的判断。咎由自取:jiùyóuzìq咎ǔ:音旧,灾祸。灾祸是自己招来的,有自作自受的意思。开宗明义:kāizōngmíngy开ì:指阐发。宗:宗旨。明:说明。义:意思。语出《孝经》 (一部宣扬封建孝道思想的书),它第一章内容是说明全书的宗旨和中心意思,其标题为“开宗明义”。后来用“开宗明义”表示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清主要意思。苦心孤诣:kǔxīngūy苦ì心:用心艰苦。诣:音议,到。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指尽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注意〕“诣”不能读作 zhǐ。励精图治:lìjīngtúzh励ì:音历,奋勉。图:谋求。旧指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鳞次栉比:líncìzhìb栉ǐ:音质,梳子、篦子的总称。指象鱼鳞和梳子齿一样排比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一类的东西数量多而且有次序地排列着。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tiānxiàzhīdàbù冒wěi:犯,不顾。韪:音伟,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大不韪:最大的不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面面相觑:miànmiànxiāngq觑ù:音去,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注意〕“觑”不能读作xū。民生凋敝:mínshēngdiāob民ì生:人民生计。凋敝:衰败。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例〕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旧中国,~,人民痛苦不堪。莫衷一是:mòzhōngyīsh衷ì:折中。莫衷:不能作出适中的决断。是:对的,正确的。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南柯一梦:nánkēyīmè唐ng朝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中说,淳于棼 fén)做梦到大槐安国做南柯太守,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大槐安国就是住宅南边大槐树下的蚁穴。后用“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宁缺毋滥:nìngquēwúlàn宁:宁可。毋:不要。滥:过多。指选拔人材或挑选事物时,如果按一定标准不能足额,就让它不足,不要降低标准凑数。 〔注意〕“毋”不能写作“母”。旁征博引:pángzhēngbóyǐn征:寻求、搜集。旁征:多方面引证。博引:大量引证。指作文、说话广泛地引用好多材料做依据。 〔例〕说明这样简单的一个问题,不需要~,把道理说清楚就行了。 〔注意〕“征”不能写作“证”。萍水相逢:píngshuǐxiāngfé萍ng:浮萍。浮萍随水飘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欺世盗名:qīshìdàomí欺ng:欺骗。盗:窃取。名:名誉。欺骗世人,窃取名誉。黔驴技穷:qiánlǘjìqióng黔:音钳,今贵州。穷:完了。唐朝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载,黔地无驴,有人带了一头驴去,放牧在山下。老虎见到它是个庞然大物,以为是神,就躲在林间观察。驴一叫,老虎非常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惊怕,以为要吃自己。但往来观看,觉得驴并无特别本领。就靠近它,并戏弄它,驴大怒,用蹄子踢虎。老虎因而大喜,估计驴的技能不过如此,于是就跳上去一口把驴子咬死了。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使用完了。强弩之末:qiángnǔzhīm弩ò:音努,古时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力量比一般的弓大得多。 《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缟:音搞,gǎo。鲁缟:山东出产的一种质地轻细的薄绸子。 )意思是说,即使是强弩射出的箭,到最后力量也会减弱到连薄绸子也穿不透,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微,起不了什么作用。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sh罄ū:音庆,用尽。竹:古时写字没有纸,把字写在竹片上。书:写。 《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后用“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注意〕“罄”不能写作“磬”。趋炎附势:qūyánfùsh趋ì:迎合。附:依附。炎:热,比喻有权势的人。语出《宋史·李垂传》 。原作“趋炎附热”。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忍俊不禁:rěnjùnbùjīn忍不住要发笑。色厉内荏:sèlìnèirěn色:神色。厉:凶猛。荏:音忍,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上行下效:shàngxíngxiàxiào行:做。效:效法,模仿。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含贬义)审时度势:shěnshíduósh度ì:音夺。审、度:分析,考察,推究。时:时机。势:形势。观察时机,估量形势。〔注意〕“度”不读dù。声色俱厉:shēngsèjùl俱ì:全、都。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例〕孩子做了错事,应该对他讲明道理,耐心教育,不要~地斥责他。事半功倍:shìbàngōngbèi《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意思是措施才有古人的一半,而收的功效却加倍。后用“事半功倍”表示费力小,收效大,工作效率高。 〔例〕我们厂工人大胆革新旧工艺,产量迅速上升,收到了~的效果。事过境迁:shìguòjìngqiān迁:变动,改变。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改变了。拭目以待:shìmùyǐdài试: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表示盼望或确信某件事情的出现。是可忍,孰不可忍:shìkěrěn,shúbùkě是rěn:这个。孰:什么。《论语·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意思是决不能容忍。首当其冲:shǒudāngqíchōng首:最先,最早。冲:交通要道。处在冲要的地位,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压力。殊途同归:shūtútónggu殊ī:不同的。途:道路,途径。归:趋向。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共同的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四面楚歌:sìmiànchǔgē《史记·项羽本纪》中说,楚霸王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包围在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见汉军中尽是楚人的歌声,疑心楚国的地方全被刘邦占领了。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弹冠相庆:tánguānxiāngqì冠ng:帽子。《汉书·王吉传》记载,汉朝王吉同贡禹是同乡,又是朋友。当时人说:“王阳在位,贡禹弹冠。”(王吉字子阳)意思是说王吉做了官,贡禹也把帽子掸干净,准备去做官。后用“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其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啼笑皆非:tíxiàojiēfēi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探囊取物:tànnángqǔw囊ù:口袋。《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有:“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手伸到口袋里取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恬不知耻:tiánbùzhīch恬ǐ:音甜,安然。耻:羞耻。作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以为耻。同仇敌忾:tóngchóudíkài同仇:共同仇恨。敌:当,相一致。忾:音开去,愤怒。敌忾:一致愤怒。指共同一致地抱着对敌人无比的仇恨和愤怒。 〔例〕“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一致对外,抵抗日本侵略者。又作“敌忾同仇”。 〔注意〕“忾”不能读作 qì。玩世不恭:wánshìbùgō不ng恭:不严肃。旧指对社会、对生活不满而采取的一种游戏、玩弄的消极态度。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网开一面:wǎngkāiyīmiàn原作“网开三面”。见于《史记·殷本纪》。原意是把捕禽兽的网打开三面,留下宽广的生路。后多用“网开一面”比喻给罪犯一条弃旧图新的出路。妄自菲薄:wàngzìfěib妄ó:不合理,不切实际。菲薄:小看,轻视。不切实际地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的心理。〔例〕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自己,不要~,也不要妄自尊大。未雨绸缪:wèiyǔchóumóu缪:音谋。绸缪:修补。《诗经·豳风·鸱鹗》:“迨天之未阴雨, 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豳:音宾 bīn,古地名。迨:音代 dài,等到。彻:整治。牖:音友 yǒu。)意思是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翻透桑田的土地,修补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注意〕“缪”不读 miù。温文尔雅:wēnwéněry温ǎ文:温和而有礼貌。尔雅:文雅。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缺乏闯劲。文过饰非:wénguòshìfēi饰:音适。文、饰:掩饰。用虚伪漂亮的言词掩饰过失和错误。 〔例〕有了过错不改,反而~,就会犯更大的错误。无耻之尤:wúchǐzhīyóu尤:特别突出的。无耻的里面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无懈可击:wúxièkěj懈ī:松懈。击:攻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例〕这篇文章观点正确,逻辑性强,可以说是~。物极必反:wùjíbìfǎn极:顶点。反:走向反面。事物发展到极点,必定向反面转化。先斩后奏:xiānzhǎnhòuzòu斩:杀头,封建时代的一种死刑。奏: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说话。原指臣子杀了人,然后再告诉帝王。现在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相得益彰:xiāngdéyìzhā益ng:更加。彰:明显。《汉书·王褒传》:“聚精会神,相得益章。”(“章”同“彰”)原指封建时代君臣之间互相配合,以便更能发挥他们的“长处”。后用来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信口雌黄:xìnkǒucíhuáng信:听任。信口:随口说话。雌黄: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用。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虚怀若谷:xūhuáiruòg虚ǔ怀:谦虚的胸怀。谷:山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雅俗共赏:yǎsúgòngshǎng旧社会把所谓文化程度高的官僚、文人称做“雅人”,把劳动人民诬蔑为“俗人”。某些艺术作品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够欣赏。言简意赅:yánjiǎnyìgāi赅:音该,完备。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一蹴而就:yīcùérji蹴ù:音促,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 〔例〕科学上的任何发明创造都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绝不是~的。 〔注意〕“蹴”不能读作 jiù。一日三秋:yīrìsānqiū《诗经·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年。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之切。一叶知秋:yīyèzhīqi唐ū人诗句“一叶落知天下秋”的缩语。看到一片树叶落下,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现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变化。贻笑大方:yíxiàodàfā贻ng笑:见笑。语出《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后简称“大方”,泛指有某种专长的人。 )“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一语破的:yīyǔpòd破ì的:击中箭靶。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注意〕“的”不读 de。以讹传讹:yǐéchuán讹é:音鹅,错误。指把本来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义无反顾:yìwúfǎng义ù:道义。反顾:回头看。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异曲同工:yìqǔtónggō曲ng:曲调。工:工巧,精致。唐朝韩愈《进学解》 :“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子云:扬雄。相如:司马相如。都是汉代文学家。 )指曲调不同而同样精巧。比喻不同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作法和内容虽然不一样,但都很出色。也比喻两句话的说法不一样,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的两种做法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又作“同工异曲”。庸人自扰:yōngrénzìrǎo庸人:平庸的人。自扰:自己惹出麻烦来。语出《新唐书·陆象先传》 。指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有恃无恐:yǒushìwúkǒ恃ng:音事,仗恃,依靠。恐:害怕。因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含贬义)《左传·僖二十六年》 :“齐候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展喜 )对曰:“侍先王之命。”(“罄”同“磬”乐器。 )郁郁寡欢:yùyùguǎhuān郁郁:苦闷的样子。寡:少。闷闷不乐。欲壑难填:yùhènántián欲:欲望。壑:深谷。形容欲望象深谷一样,永远不能填满。越俎代庖:yuèzǔdàipáo越:超过。俎:音组,指樽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祭品的器具。庖:音袍,厨师。《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也。”(尸: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人。祝:主祭祀的人。)意思是即使厨师不在厨房做饭,司祭也不能放下祭品去替他下厨房。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注意〕“庖”不能读作 bāo。责无旁贷:zéwúpángdài责:责任。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昭然若揭:zhāoránruòjiē昭然:很明显的样子。若:像。揭:揭开。明白得好象把遮盖着的东西揭开一般。形容真相全部暴露出来。真知灼见:zhēnzhīzhuójiàn真:真实,正确。灼::音酌,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执迷不悟:zhímíbùw执ù:坚持。迷:迷惑。坚持错误而不觉悟。纸上谈兵:zhǐshàngtánbīng《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音吝,lìn)上说,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代替廉颇为赵将,只据兵书,不知变通,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全军覆没。后用“纸上谈兵”比喻只会大发空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指日可待:zhǐrìkědài指日: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待:期待(事情、希望等)。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例〕我们厂的基本建设工程已经完成,机器也安装好了,正式投产已是~。咫尺天涯:zhǐchǐtiāny咫á:古代长度单位,合当时的八寸。天涯:天边。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远在天边一样。置若罔闻:zhìruòwǎngwén置:放着。若:像。罔:没有。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例〕对同志们的意见,绝不能~。中流砥柱:zhōngliúdǐzhù中流:河的中游。砥:音底。砥柱:山名,在今河南省三门峡黄河中。出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以入砥柱之中流”。“中流砥柱”用以形容人独立不挠,象砥柱在激流中屹 (yì)立一样。也用来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众矢之的:zhòngshǐzhīd众ì:许多。矢:箭。的:箭靶子。比喻成为大家攻击的目标。 〔注意〕“的”不读de,也不读 dí。众望所归:zhòngwàngsuǒgu众ī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 (多用于期望或劝说某人承担某项任务 )惴惴不安:zhuìzhuìbùān惴:音坠。惴惴:忧愁,恐惧。形容又害怕又发愁的样子。 〔注意〕“惴”不能读作 chuǎn。自惭形秽:zìcánxínghu惭ì:惭愧。秽:肮脏。形秽:形态丑陋,引申为感到自身的缺点或不足。看到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注意〕“秽”不能读作 suì。自顾不暇:zìgùbùxiá暇:空闲。不暇:忙不过来,没有时间。顾自己还来不及 (很难再照顾别人 )。〔注意〕“暇”不能读作 jiǎ。左右逢源:zuǒyòuféngyuán逢:遇到。源:水源。《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同“源”。)意思是说做学问,功夫到家之后,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后用“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目不见睫:mùbùjiànjié“目不见睫”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喻老》。书中记载说:“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成语“目不见睫”就是从这里来的。原意是说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三人成虎:sānrénchénghǔ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魏策二》书中说:“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成语“三人成虎”就是从这儿来的。现在人们用它比喻一句谣言,或一件虚假事物,说的人一多,就能使人认假为真。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乐此不疲:lècǐbùp这í个故事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书中说:“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闲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原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 '我自乐此,不为疲也。’”。“乐此不疲”这句成语就是由这里引出来的,意思是说对一件事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