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参考答案-_第1页
四年级科学参考答案-_第2页
四年级科学参考答案-_第3页
四年级科学参考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中南地区综合素质教育自测题四年级科学单元检测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1、弹大2、向上、向下3、轻4、热空气5、空气流动6、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7、氧气21%8、污染9、石灰水空气灭火10、人类活动11、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12、占据一定的空间有质量能流动被压缩二、1、(×)2、(√)3、(×)4、(√)5、(√)6、(√)7、(√)三、1、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不就流不进去。2、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四、实验题: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性质实验材料:塑料袋、玻璃杯、水槽、饮料瓶、气球、小木条、线、针、纸等实验步骤:(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3)把两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木条上,平衡后刺破其中的一个。(4)解开气球口,对着脸。(5)用手压“气垫”。实验现象:纸团不会湿。气球吹不大。破气球轻往上翘。有被风吹的感觉。有被推的感觉。用力越大感觉越明显,松手“气垫”恢复原状。实验结论: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有质量,会流动,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第二单元一、1、(温度)。2、(温度计)3、(37℃左右),(100℃),(0℃)。4、(轻拿轻放)。5、(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底和侧壁)。6、(不再上升或下降)(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7、(由快到慢)。8、(高温)(低温)9、(传导)、(对流)、(辐射)10、(传导)。11、(对流)。12、(空气)、(水)或(其他)13、(传导)。(对流)14、(外焰)15、(液体),(固体)。16、(干冰)(气体)17、(膨胀)(收缩),(热胀冷缩)。18、(热胀冷缩)19、(形态)、(体积)。20、(吸热和散热)21、(沙子)22、(快),(快)。23、(云)、(雾)、(雨)、(露)、(霜)、(雪)、(冰)24、(水蒸气)25、(气体)(水蒸气),(蒸发)。26、(冷)(凝结)。27、(温度)、(蒸发面积)(空气流通)二、1、(×)2、(√)3、(√)4、(√)5、(×)6、(×)7、(×)8、(√)三、1、答:对物体形态的影响:如糖和蜡烛的加热溶化和冷却凝固过程;二氧化碳和干冰的转化;水的三态转化。对物体体积的影响:如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等。2、答:如:烫鼓乒乓球、弯玻璃管、炼钢、设计铁轨空隙等。3、答:因为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不烫手,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容易传热把食物弄熟。4、答:因为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使人在冬天里觉得暖和。浅色衣服散热能力强,使人在夏天觉得凉爽。四、5、实验名称: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器材:玻璃弯管、胶塞、平底烧、红色水、滴管;实验步骤:1、准备一只中间插有细弯管的胶塞把平底烧瓶塞紧瓶口。2、在细弯管中滴入一滴红水珠,使其停中管中。3、用双手捂住烧瓶,观察细弯管中水珠位置变化情况。4、松开双手再观察水珠位置变化。实验现象:双手捂住烧瓶时,水珠慢慢向管口移动;松开双手时情况却相反。实验结论: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义务教育第三单一、1、振动振动声音振动2、固体液体气体各个方向3、变大4、噪音、轮船的汽笛声、废水、废气5、强弱高低音量音调6、真空中7、琴声、读书声、鸟叫声二、(1)(×)(2)(√)(3)(×)(4)(√)三、(1)(A)(B)(C)(2)(AC)(3)(C)四、1、答:小球会振动。这是因为敲鼓时,鼓声冲击纸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振动。2、答:(1)用手捂住耳朵。(2)戴上耳塞;(3)离开噪声区。3、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6分)(6)(5)(2)(1)(3)(4)4、答:(1)揉、搓保鲜袋;(2)绷紧保鲜袋,放在唇间吹;(3)吹足气后用指头弹击保鲜袋;(4)吹足气体系紧再挤破;(5)来回抖动保鲜袋。5、答:制作材料:两个纸杯、一根长线、两根牙签制作过程:(1)找两个纸杯,在每个杯底戳一个小洞。(2)找一根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洞,在线头处捆上一小段牙签或打个结。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做成了。传声原因:当人对着纸杯说话时,纸杯的底部就会振动起来,振动被细线传送到另一个纸杯的底部,这个纸杯底部的空气也振动起来,于是,对方就能听到声音了。6、(1)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音调变高。(2)弹变短的橡皮筋,我发现:音调变高。(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弹粗橡皮筋时音调低,弹细橡皮筋时音调高。4、答:(答案不唯一)例如(1)减少噪音源;(2)在家中安装双层玻璃窗;(3)多用木质家具以吸收噪音。5、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至少写出三种方法)我的科学实践1、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实验过程:(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实验名称:探究沙子、水和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实验材料: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实验过程:(1)把桌面整理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