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新课件_第1页
杨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新课件_第2页
杨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新课件_第3页
杨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新课件_第4页
杨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杨浩

312928255@考试及课程简介: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包括:执业药师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中开展业务活动、从事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集中反映了执业药师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解决和处理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分值预测第一章占2分、第二章占8分、第三章占8分、第四章占10分、第五章占18分、第六章占12分、第七章占10分、第八章占4分、第九章占8分、第十章占8分、第十一章占3分、第十二章占3分、第十三章占4分、第十四章占2分,不难看出第二、三、四、五、六、七、九、十章占了绝大部分,约80分。因此我们的总点章节也就是以上几个章节。

第一章药学服务1、药学服务的目标:为了(提高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宜性,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包括:药学监护、药学干预、药学咨询)2、药学服务(最基本要素:“与药物有关”的“服务”)3、服务人群(病人及家属:重要人群、医师、护士)4、药历由(药师)填写。国外标准格式有:(SOAP格式)5、药历格式:(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历摘要“得什么病”+用药记录“用了哪些药”+用药评价“用药后怎么样”)6、美国药师可依据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等血凝相关指标,(调整华法林用量)。国内药师对自杀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检测,(进行血液净化治疗)。7、①病情需要时,处方用药,超出说明书中的适应证或剂量(需医师双签字)。②药品说明书有修订的,需提示。③近期发现严重或罕见不良反应的药品,需提示。8、对患者:要以(容易理解的医学术语,尽量不用带数字)的术语。需提供书面材料:①(第一次用药)的患者;②(使用地高辛、茶碱等治疗窗窄的药物)的患者;③用药(依从性不好)的患者。9、合理用药信息①急性患者,青霉素、头孢过敏,只有头曲呈阴性,可用。②血药浓度监测信息:(地高辛、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癫痫药、免疫抑制剂环孢素)③不良反应:阿昔洛韦:抗病毒药,治疗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损害肾功能)利巴韦林(致畸、致肿瘤和溶血性贫血)人促红素:促红细胞生成,治疗肾性贫血、肿瘤等慢性病引起的贫血(可引起更严重的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继而引起血栓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可引起牙龈出血、手术出血等,与抗凝药合用可致大出血,应监测;还可致肠道菌群改变,造成维生素B和K缺乏,因此须适当补充维生素B、K(凝血酶辅酶))④被召回或撤市的案例:抗震颤麻痹药(培高利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替加色罗)均导致严重的心脏病;含钆造影剂(钆双胺、钆喷酸葡胺、钆贝葡胺等)对于肾功能不全者会引起的肾源性纤维化和皮肤纤维化等。10、禁忌证①由于糖代谢紊乱而被撤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的是(加替沙星):糖尿病患者禁用;②(坦洛新)主治前列腺增生,不能作为抗高血压药③急性胰腺炎伴脂质肾病或肿瘤患者不能(静滴脂肪乳),可导致死亡。11、药物相互作用①氟喹诺酮类(沙星类),尤其是(培氟沙星)可致跟腱炎、跟腱断裂,约半数为双侧,如联合糖皮质激素更危险。②抗抑郁药(氟西汀、帕罗西汀)若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包括呋喃唑酮、异烟肼、异卡波肼、吗氯贝胺、帕吉林、司来吉兰等)合用,易引起(5-羟色胺综合征):表现为高热、兴奋、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肌阵颤、高血压危象、甚至死亡,两类药替代治疗时应至少间隔14日。(西汀色胺综合征,呋喃异烟异卡肼。)③他汀类药物与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的药品(环孢素、依曲康唑、酮康唑、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奈法唑酮)合用,可致(横纹肌溶解症)。他汀类药物与(吉非贝齐、烟酸)合用,(也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环孢依曲酮康唑,克拉罗红奈法子,合用他汀肌肉损。)12、护士用药咨询①(不宜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的药品)——普拉睾酮、洛铂、(两性霉素B、红霉素)、哌库溴铵、(氟罗沙星、两性红氟罗,不用盐)②(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的药品——青霉素、头孢菌素、苯妥英钠、)阿昔洛韦、瑞替普酶、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奈达铂(青头英钠,不吃糖)第二章处方调剂1、处方具有(法律性/负法律责任,技术性/有职称,经济性/报销收据)2、处方可分为:(法定处方/药典处方,医师处方/医生开具,协定处方/仅限于在本单位使用。)3、处方颜色:普通、右上角标注“精二”(白)、急诊(淡黄色)、儿科(淡绿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淡红色)4、处方书写:修改处(签名并注明日期);不得使用(遵医嘱);小儿应写(实足年龄、月龄);不超过(5种药);特殊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医师双签字);应使用(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开具(麻醉药品处方,应有病历记录);中药饮片(写煎服方法,特殊药物的煎煮法);不得涂改(需医师签名,及标日期)。5、氟尿嘧啶(抗肿瘤药)、氟胞嘧啶(抗真菌药)、阿糖腺苷(抗病毒药)、阿糖胞苷(抗肿瘤药)顺口溜(氟胞真菌,尿肿瘤;腺苷病毒,胞肿瘤)异丙嗪(抗组胺药);氯丙嗪(抗精神病药)。6、处方审核:①审核资质(医、药师)②审核内容:(处方当日有效,有无签字,是否规范,用药合理性:皮试、剂量、用法、给药途径配伍禁忌)③审核结果(合理和不合理)。不合理处方:(a不规范处方/没按要求写、未按规定开具抗菌药物,b用药不适宜处方/不对症、该首选的不首选、重复给药、配伍禁忌——不懂,c超常处方/超适应症、违背良心)。7、审核要点①(非适应证用药)不懂,错用药。病毒、咳嗽非感染用抗生素;(肠球菌感染应用克林霉素—错!);大观霉素肌内注射用于非淋球菌泌尿道感染——错!②(超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不按说明书用药。口服小檗碱:主治肠炎,却用于降低血糖;罗非昔布:改善骨关节炎,却用于预防结肠癌;二甲双胍用于减肥;坦洛新: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却用于降压。阿托伐他汀钙:降血脂药,却用于补钙。③撒网式用药:滥用激素、广谱抗菌药。④(盲目联合用药)没必要的联合用药,或重复给药,造成不良反应;⑤过度治疗用药:盲目补钙,滥用抗菌药、白蛋白、肿瘤辅助药等。⑥有禁忌症用药:a盐酸伪麻黄碱,治疗感冒的鼻充血,有升高血压作用,禁用于严重高血压患者;b脂肪乳严禁用于急性肝损伤、急性胰腺炎、脂质肾病、脑卒中、高脂血症的患者,否则,容易出现脂质紊乱;c司来吉米:抗抑郁,禁用于伴有尿潴留、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可加重排尿困难。●改变剂型,作用不同:(甘露醇注射液)利尿剂。静滴用于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外用冲洗用于前列腺切除术;(硫酸镁)外敷消水肿,口服50%导泻,33%解除胆管痉挛,注射降压、抗惊厥。(尿素)静滴降颅内压,外用治甲癣。●改变剂型,用于疾病的各个阶段(皮肤病)a急性红肿用溶液剂湿敷;b急性渗液先湿敷后油剂;c亚急性红肿用糊剂、粉剂和洗剂;d慢性皮损增厚,用膏剂。8、重复给药:(降糖药)常含格列本脲:消渴丸、消糖灵胶囊;(降压药)常含氢氯噻嗪:脉君安片、珍菊降压片;(抗感冒药)常含对乙酰氨基酚:速感宁胶囊、维C银翘片9、(必须做皮试的药物)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链霉素、碘造影剂、局麻药:普鲁卡因、生物制品:酶、抗毒素、类毒素、血清、菌苗、疫苗。三.

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1.药物相互作用的含义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所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即一种药受另一种药的影响,或由于期间人体的作用,改变了药品原有的性质、体内过程和组织对药品的敏感性.2.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学的影响

(1)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

A.作用不同靶位

B.保护药品免受破坏

C.促进机体利用

D.延缓或降低抗药性(2)协同作用或减少不良反应

(3)敏感化作用(4)拮抗作用

(5)增加毒性或不良反应3.药物相互作用对药动学的影响(1)影响吸收

(2)影响分布(3)影响代谢

(4)影响排泄4.药物的理化配伍禁忌

主要表现在静注、静滴及肠外营养液等溶液的配伍,包括药液的混浊、沉淀、变色和活性降低等变化。5.化学药与中成药的联合应用(1)化学药与中成药联合应用的优势

A.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B.降低药品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C.减少剂量,缩短疗程

D.减少禁忌证,扩大应用范围

E.西医和中医治法互相取长补短

(2)中成药、化学药合用的基本原则药简力专,取长补短、发挥独特疗效和各自优势。

(3)规避和预防药物配伍禁忌第三节处方调配、核查与发药一.处方调配

1.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2.处方调配的注意事项

3.特殊调剂:个体化用药

二.核查与发药

1.核查

由另一药师进行

2.发药三.新技术在药品调配中的应用

1.单剂量配方系统(UDDS)

2.药品编码

单品单码一.依从性

1.含义

患者能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及服从医护人员和药师对其健康方面的指导。

2.患者缺乏依从性的后果(1)治疗失败

(2)严重中毒

(3)干扰临床试验结果

3.提高依从性的方法(1)简化治疗方案

(2)改善服务态度

(3)加强用药指导

(4)改进药品包装第四节用药指导1.药师指导用药的作用(1)提高治疗效果

(2)减少不良反应

(3)指导合理用药

(4)节约医药资源

(5)互补临床医师(6)提高药师形象二.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1.适宜时间服用(见复习资料)根据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用药时间,可:(1)顺应人体生物节律变化,充分调动人体内积极的免疫和抗病因素。

(2)增强疗效或提高生物利用度(3)减少不良反应(4)降低剂量,节约资源(5)提高依从性

2.剂型的正确使用剂型的正确使用泡腾片(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舌下片(30分钟内不要进食、喝水);咀嚼片(中和胃酸应餐后1小时);软膏,乳膏、含漱剂(p38)滴耳剂(耳聋,耳道不通不不宜使用)同时用两种眼药水(间隔10分钟);滴耳剂:(滴5-10滴,连续用3日无效去医院。)破损、有渗出处一般不涂(膏剂);使用几种滴鼻剂,先用鼻黏膜血管收缩剂,再用抗菌药。阴道栓:(给药后1-2小时不排尿)直肠栓:(给药后1-2小时不排便)

三.服用药品的特殊提示

1.多喝水

(1)易脱水药

A.平喘药利尿

B.利胆药可引起腹泻或胆汁过度分泌(2)保持高尿量药

A.蛋白酶抑制剂可形成结石

B.双膦酸药可致水、电解质紊乱

C.抗痛风药

可使尿酸沉淀

D.抗尿结石药可使尿盐沉淀

E.磺胺药代谢物易结晶(3)电解质应加大量水冲服(4)氨基糖苷类加快排泄,减少肾毒

2.饮食与吸烟对药品疗效的影响(见资料)(1)饮酒

A.降低药效

B.增加不良反应几率(2)喝茶茶中鞣酸、咖啡因、茶碱等可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3)喝咖啡

咖啡因可与钙结合,易缺钙。(4)醋含醋酸,可与碱性药物发生作用,亦可改变体液pH。

(5)食盐脂肪蛋白质吸烟

第五节处方调配差错的防范与处理

一.处方调配差错的防范

1.差错的表现

(1)内容:名称、剂量、适应症等(2)类别:客观条件或环境可能引起的差错;发生差错但未给患者;

未造成伤害

需要检测差错对患者的后果,并采取措施

造成患者各种伤害(轻、中、久、危、亡)

2.出现差错的原因

3.差错的防范和处理

(1)处方调配遵守法规(2)熟知工作程序和职责(3)建立“差错、行为过失或事故”登记,及时处理并报告。(4)建立首问责任制(5)遵守药房有关规则药品储存、调配处方、发药、制定明确的防范措施

二.应对原则和报告制度第六节药学计算一.给药剂量的计算

1.老幼剂量的换算(1)老年人用药剂量的调整

60岁以上老人:成人3/4

初始剂量成人1/2-1/3

2.儿童用药剂量的换算

(1)根据年龄计算

A.Fried’s公式婴儿剂量=月龄*成人剂量/150B.Young’s公式小儿剂量=(年龄*成人剂量)/(年龄+12)

C.其他公式一岁以内儿童=0.01*(月龄+3)*成人一岁以上儿童=0.05*(月龄+2)*成人

(2)根据儿童体重计算

A.已知儿童每千克剂量,则乘以剂量例:口服阿莫西林,一日每千克体重20mg,如体重为10kg,即为10*20=200mg每日。

B.不知儿童每千克剂量,则有: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70*小儿体重

C.若不知体重,可按下式计算:

1-6个月体重(kg)=月龄*0.6+37-12个月体重(kg)=月龄*0.5+31-6个月体重(kg)=月龄*2+3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A.体表面积=(体重*0.035)+0.1

对于30kg以上,10岁以上的儿童,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超过50Kg,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m2B.若已知每平方米剂量,则直接相乘

C.若未知,则有下公式:儿童剂量=成人剂量*体表面积/1.73

(4)按成人剂量折算表计算剂量偏小

2.剂量单位换算

kggmgugngLmlul二浓度的相关换算换算原则:量要守恒,单位对等.

1.浓度(1)百分浓度

A.重量比重量百分浓度[%(g/g)]=溶质重量/溶液重量*100%B.重量比体积百分浓度[%(g/ml)]=溶质重量/溶液体积*100%C.体积比体积百分浓度[%(ml/ml)]=溶质体积/溶液体积*100%(2)摩尔浓度摩尔浓度(mol/L)=溶质摩尔数/溶液体积(3)比例浓度1:x

一份溶质重量与溶液体积份数的比例例:1:5000高锰酸钾溶液

5000ml高锰酸钾溶液中含有1g高锰酸钾.

(4)百万分浓度ppm1ppm的铅溶液指含铅量为百万分之一的溶液

2.高浓度向低浓度的稀释

C浓*V浓=C稀*V稀

3.两种浓度混合的换算

(1)交叉法

C1AC1浓溶液浓度.A浓溶液体积

C3C2稀溶液浓度B稀溶液体积

C2BC1混合溶液浓度

算法:A=C3-C2,B=C1–C3

体积=A+B

例配制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需50%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各多少?

A=10-5=5,B=50-10=40A+B=40+5=45ml再放大

(2)方程法解上题:设用50%的葡萄糖溶液xml

则需5%的葡萄糖溶液1000-xml

得:50*x+5*(1000-x)=10*10004.摩尔浓度的换算

(1)不用密度换算的公式

(2)需要密度进行的换算

%(g/ml)=%(g/ml)*d溶液(溶质密度)

%(g/ml)=%(ml/ml)*d溶质(纯溶质密度)

%(g/g)*d溶液=%(ml/ml)*d溶质

三抗生素及维生素质量单位的换算

1.抗生素

xug=1IU

,1ug=xIU

2.维生素

xug(mg)=1U,1ug(mg)=xU第三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第一节血常规检查1.血液概述(1)定义: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由循环系统流经全身各器官的红色粘稠液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形成血流,具有输送营养、氧气、抗体、激素和排泄废物及调节水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功能。(2)特点:

A.占体重8-9%,5000-6000ml,pH7.35-7.45B.构成:血浆(无形成分)

+细胞(有形成分)一.白细胞计数

临床意义:

1.白细胞减少:(1)疾病流行感冒、麻疹、白血病等

(2)用药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3)特殊感染伤寒、副伤寒,疟疾等(4)其他放射线、化学品的影响

2.白细胞增多(1)生理性月经前、妊娠、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新生儿及婴儿等

(2)病理性细菌感染、恶性肿瘤、药物中毒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1.白细胞分类(1)细胞质有颗粒:中性、嗜碱性、嗜酸性(2)细胞质无颗粒: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2.中性粒细胞

(1)吞噬细胞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2)临床意义:

A.增多:a.急性、化脓性感染局部及全身感染

b.中毒、出血及其他疾病

B.减少:a.疾病伤寒、副伤寒、疟疾等

b.中毒(重金属等)及用药

3.嗜酸性粒细胞

(1)变形运动及吞噬功能(2)临床意义:

A.增多:a.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等

b.皮肤病与寄生虫病牛皮癣等

c.血液病嗜酸性细胞性白血病等

d.用药头孢系列抗生素

B.减少:a.疾病或创伤伤寒或术后

b.用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4.嗜碱性粒细胞

(1)无吞噬功能,可与免疫球蛋白结合(2)临床意义:

A.增多:a.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增多达10%以上;淋巴网细胞瘤等.b.创伤及中毒脾切除及铅铋中毒

B.减少:a.疾病速发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等

b.用药促皮质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等

5.淋巴细胞

(1)参与体液免疫(2)临床意义

A.增多:a.传染病百日咳、水痘等

b.血液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贫血等

c.其他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B.减少: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等

6.单核细胞

(1)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强大的吞噬功能(2)增多:传染病、寄生虫病、血液病等

白细胞异常的归纳

①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减少(酸多、碱少)②过量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减少(酸少、碱少、淋巴少)③伤寒——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多(酸少、单核多)④副伤寒——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单核细胞无明显变化(酸少)⑤结核——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多(单核多)三.

红细胞计数男(4.0~5.5)*10^12女(3.5~5.0)*10^12新生儿(6.0~7.0)*10^12

1.血液中最多的有形成分

2.作为呼吸载体,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3.临床意义:

1、增多:相对性增多:血浆容量减少(如出汗、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绝对增多:1、继发:生理性(新生儿,登山运动员)病理性(肺心病、COPD等)

2、原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减少:生理:老年人、孕妇病理: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原料不足:缺铁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再障,白血病;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脾亢进地中海贫血)四.血红蛋白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1.红细胞主要成分,承担运输气体功能

2.临床意义: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轻度贫血:大于90g/L中度:90~60g/L重度:60~30g/L极重度:小于30g/L

增多减少的意义同红细胞的意义。五.血小板计数

1.作用:(1)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

(2)止血、参与并促进血液凝固

2.临床意义(1)减少:A.生成减少贫血、造血功能障碍

B.破坏过多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C.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稀释等

D.其他及药物中毒或过敏(2)增多:A.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B.创伤脾摘除术后、骨折等六.红细胞沉降率

1.定义:血沉,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沉降距离.2.临床意义(1)增快:A.生理性增快女性经期、妊娠3月

B.炎症风湿病、结核病等

C.组织损伤及坏死

D.各种原因造成的高球蛋白血症

(2)病理性减慢:见于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凡体内有感染、炎症或坏死组织的情况,血沉就可加快,提示有病变的存在恶性肿瘤(血沉是否增快是鉴别恶性和良性肿瘤的重要指标之一)(务必牢记)、高胆固醇血症(血管炎症机制)

(务必牢记!)

第二节尿液检查

1.构成:97%水分,3%固体物质(有、无机物)

2.特征:正常尿液黄色或淡黄色,新鲜尿液呈弱酸性

3.尿液检查的目的:(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2)血液及代谢系统疾病的诊断(3)职业病,急性汞中毒;慢性重金属中毒(4)治疗药物检测具有肾毒或安全窗窄的药物一.尿液酸碱度中性或弱碱性

1.酸碱度增高(1)疾病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草酸盐和磷酸盐结石、肾小管性酸中毒等(2)用药应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尿酸盐和胱氨酸结石、尿液PH值减少等

2.酸碱度降低(1)疾病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痛风等(2)用药应用酸性药物氯化铵等二.尿比重

4℃时同同体积水的重量比

1.升高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梗阻等

2.降低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多尿期等三.尿蛋白(100mg/d)

1.生理性蛋白尿

剧烈运动、低温刺激、精神紧张导致

2.病理性蛋白尿(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病导致

(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损伤所致(3)混合型蛋白尿肾小球、小管同时受损(4)溢出性蛋白尿血液中多量异常蛋白质(5)药物肾毒性蛋白尿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多肽抗生素其中:(药物肾毒性蛋白尿)记住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抗真菌药(灰黄霉素)、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四.尿葡萄糖

1.疾病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肾上腺疾病等

2.饮食性糖尿健康人短时间内过量进食糖类

3.暂时性和持续性糖尿暂时性:剧烈运动及头部受伤、脑出血等持续性:原发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4.烧伤、感染、骨折、应用药物等五.尿胆红素

1.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2.阻塞型肝炎化脓性胆管炎、胆结石等六.尿胆原

1.增多:(1)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硬化等(2)其他疾病顽固性便秘、肠梗阻等

2.减少:(1)阻塞性黄疸胆总管结石(2)其他疾病七.尿液隐血含0.1%以上血液

1.尿血红蛋白阳性红细胞大量破坏(1)创伤心瓣膜手术、严重烧伤等

(2)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及引起血尿的疾病(3)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4)用药阿司匹林、磺胺药等

2.尿肌红蛋白阳性(1)创伤挤压综合症、电击伤等

(2)原发性肌肉疾病肌肉萎缩等

(3)局部缺血性肌红蛋白尿心肌梗死等(4)代谢性疾病及酒精或药物中毒(重点记忆:可引起肌红蛋白阳性的药物——他汀类调节血脂药物)八.尿沉渣白细胞

1.离心尿沉淀物中白细胞的数量

2.增多: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白带混入尿液等九.尿沉渣管型

1.尿液中蛋白在肾小管聚集而成

2.临床意义:不同的管型反映不同的症状(1)急、慢性肾小球肾炎(2)肾病综合征

(3)急、慢性肾盂炎十.尿沉渣结晶

1.主要为无机沉渣物结晶,来自食物和盐类代谢

2.不同结晶意义不同十一.尿酮体

1.酮体是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中间产物

2.酮体增高见于:(1)非糖尿病酮尿婴儿、儿童急性发热

(2)糖尿病酮尿提示酮症酸中毒十二.尿肌酐

1.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肾小管不重吸收

2.临床意义(1)病理性增加:A.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

B.消耗性疾病(2)病理性减少:A.疾病严重进行性肌萎缩

B.其他碱中毒、肾衰竭等十三.尿尿酸

1.尿酸增高(1)疾病痛风等(2)核蛋白代谢增强(3)生理性使用嘌呤食物过多(4)用药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2.尿酸减少:(1)疾病肾功能不全(2)饮食高糖、高脂肪饮食十四.尿淀粉酶

1.增高:(1)急性胰腺炎发作期(2)疾病胰头癌、流行性腮腺炎等

2.减少:重症肝病、严重烧伤、糖尿病

第三节粪便检查一.粪外观

1.特点:正常人黄褐色,婴儿黄色主要受粪胆素影响

2.影响粪便色泽的因素(1)饮食:肉-黑褐色;绿叶菜-暗绿色巧克力-酱色;西红柿、西瓜-红色

(2)药物(原型或代谢物):

炭、铋、铁制剂,中草药-灰黑色大黄、番泻叶-黄色;解热镇痛药-红色;抗生素、利福平-橘红至红色;抗凝血药-红色

3.临床意义

(1)稀糊状或水样便、粘液便、冻状便、脓血便

胃肠道疾病、痢疾、肠炎等

(2)米泔水样便:大量分泌水分,见于霍乱等

(3)乳凝块便: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常儿童

(4)鲜血便:下消化道出血(痔疮、肛裂等)

(5)柏油便: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消化)

(6)白陶土便:阻塞型黄疸(胆汁缺乏所致)

(7)细条便:直肠狭窄所致,见于直肠癌二.粪隐血

1.消化道溃疡:出血量大但非持续性

2.消化道肿瘤:出血量小但呈持续性三.粪胆原

1.增加:溶血性黄疸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减少:阻塞性黄疸四.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

1.白细胞、红细胞及吞噬细胞增多:肠道炎症等

2.上皮细胞:肠壁炎症(结肠炎等)

3.真菌: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

第四节肝功能与乙肝血清学检查1.肝脏简述

人体各种物质的代谢和加工中枢,“中心实验室”,“综合性化工厂”。

(1)双重血液供应:肝动脉-氧门静脉-营养物质

(2)丰富的酶类:生物转化和解毒功能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存于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等组织细胞中,富含ALT的组织细胞受损时,ALT从细胞释放进入血液,其增高程度与肝细胞被破坏程度成正比。

2.临床意义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胆管炎等

(2)其他疾病:ALT来源于其他组织

(3)服用有肝毒药物或接触化学品:

A.抗生素类:红霉素、依托红霉素肝毒大

B.抗真菌药:氟康唑、灰黄霉素等

C.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等

D.调血脂药:他汀类

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存于心肌、肝肾、骨骼肌、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织细胞及血浆、胆汁、脑脊液及唾液中。

2.临床意义:(1)心肌梗死:心梗时AST最高,单纯心绞痛时,AST正常。

(2)肝脏疾病:

A.急性或轻型肝炎:AST上升幅度低于ALT

B.慢性肝炎及肝硬化:AST上升幅度高于ALT

(3)用药及其他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1.存在于血清及肌肉外的所有组织中

2.γ-GT升高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2)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1.骨、肝、乳腺、小肠、肾脏浓度高

2.ALP增高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阻塞型黄疸、胆道梗阻等(2)骨骼疾病:骨损伤、骨疾病等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和球蛋白(G)

1.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在肝脏合成

2.A/G=1.5~2.5:1

3.临床意义

(1)血清总蛋白

A.增高:a.脱水所致:呕吐、腹泻等

b.合成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等

B.降低:a.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入不足

b.血清水分增加:水钠潴留等

c.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

(2)白蛋白

A.降低:a.营养不良:摄入不足等

b.消耗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等

c.合成障碍:肝功能障碍

B.增高:严重失水导致的血浆浓缩

(3)球蛋白

A.增高:a.炎症或慢性感染性疾病

b.自身免疫性疾病

c.骨髓瘤和淋巴瘤等

B.降低(合成减少):a.生理性减少

b.免疫功能性减少

c.低-球蛋白血症

(4)A/G比值

A.A/G比值小于1:慢性肝炎、肝硬化

B.急性肝炎早期,A/G比值正常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1.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的一种糖蛋白,为乙肝病毒感染最早期血清出现的特异性血清标记物.

2.临床意义

(1)慢性或迁延性乙型肝炎活动期(2)慢性HBsAg携带者: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而HBsAg尚未转阴,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而患者既无乙肝症状也无ALT异常.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

1.人体针对HBsAg产生的中和抗体,为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2.临床意义:乙肝恢复期、已接种疫苗八.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1.HBV复制的指标,位于HBV病毒的核心部分

2.临床意义阳性(1)提示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为活动性(2)乙肝加重之前,HBeAg即有升高(3)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的妊娠期妇女,可将乙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九.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

1.HBeAg的对应抗体,非中和抗体,出现于HBsAg转阴之后

2.临床意义阳性

(1)HBeAg转阴的患者,即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十.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

1.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对应抗体,非中和抗体,为急性感染早期标志性抗体,主要包括IgM和IgG两型

2.临床意义

IgM阳性提示患者血液有较强的传染性十一.大三阳与小三阳

1.大三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

临床意义:HBV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应尽快隔离

2.小三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

临床意义:HBV在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小,不需隔离第五节肾功能检查1.肾的功能(1)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2)调节和维持体液容量和成分(水分和渗透压、电解质、酸碱度)(3)维持机体内环境(血压、内分泌)的平衡一.血清尿素氮

1.血清尿素氮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液排出体外

2.临床意义(1)增高:A.肾脏疾病:慢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

此值偏离正常,则有效肾单位60%-70%受损

B.泌尿系统疾病:尿道结石等

C.其他(2)降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等二.血肌酐

血肌酐升高临床意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第六节血液生化检查一.淀粉酶

1.主要由胰腺分泌,在体内水解淀粉

2.临床意义(1)增高:急性胰腺炎等(2)降低:肝癌、肝硬化、糖尿病等二.血脂及脂蛋白

1.血脂:核心:胆固醇酯+三酰甘油酯

外周:胆固醇+磷脂

2.脂蛋白=血脂+载脂蛋白分类:(1)乳糜微粒(CM)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3)低密度脂蛋白(LDL)(4)中间密度脂蛋白(IDL)(5)高密度脂蛋白(HDL)

若前四项高于正常,或第五项低于正常,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三.血清总胆固醇

1.临床意义(1)升高:A.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

B.其他:各种肾病等

C.用药:避孕药等激素药物

(2)降低:A.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肝病

B.各种贫血四.三酰甘油酯

1.临床意义

(1)升高:A.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

B.其他疾病

C.生理性:长期饥饿、食用高脂食品

D.应用雌激素等激素类药物

(2)减少: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主要在血管内合成,肝脏降解

2.增高临床意义:胆固醇酯增高高脂蛋白血症六.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主要在肝脏合成

2.增高临床意义:胆固醇酯增高高脂蛋白血症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主要在肝脏合成,抗动脉粥样硬化

2.降低临床意义:

(1)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脂蛋白血症

(2)生理性:吸烟、肥胖、营养不良等

(3)其他疾病:肝硬化,糖尿病等第四章

常见病症的

自我药疗第一节常见症状的自我药疗一.发热

1.直肠温度超37.6℃,口腔超37.3℃,腋下超37.0℃,昼夜体温波动超1℃

2.原因:外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释放前列腺素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热

3.临床表现

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突发热0.5-1天,持续热3-6天(1)伴有头痛、关节、咽喉痛、鼻塞等可能感冒(2)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可能有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可能有病毒感染(3)儿童伴有咳嗽、眼结膜充血,全身斑丘疹,可能是麻疹;伴有腮腺肿大,多为流行性腮腺炎(4)有间歇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可能疟疾(5)持续高热,伴随寒战、胸痛、咳嗽、为肺炎(6)起病缓慢、持续发热,无寒战,玫瑰疹、肝脾肿大,可能伤寒

4.非处方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1)对乙酰氨基酚: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弱,作用缓和持久(2)阿司匹林解热镇痛作用强,吸收迅速(3)布洛芬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弱,解热同阿司匹林(4)贝诺酯

对胃肠刺激小,作用时间长

5.处方药

5岁以下儿童高热,20%安乃近滴鼻

6.注意事项(1)解热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

(2)发热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3)餐后服用(4)可透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5)注意交叉过敏反应

(6)用药不能超过3日

(7)不宜同时用两种以上药物(8)用药期间不宜饮酒(9)注意饮食并物理降温

1.人体受到伤害刺激后的保护性反应

2.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

(1)急性感染性发热,常伴有头痛(2)脑血管意外

(3)剧烈头痛伴精神症状可能内脏出血

(4)早晨头痛,咳嗽或打喷嚏引起可能脑肿瘤(5)头痛、头晕、呕吐、失语可能脑卒中(6)头痛伴一侧瞳孔改变可能有动脉瘤(7)单侧头痛伴对光敏感,呕吐可能偏头痛(8)头痛伴一侧瞳孔扩张,精神紧张可能脑出血(9)头痛伴颈部僵硬,发热、全身痛、可能脑膜炎(10)头痛、视力突然改变,脑卒中、脑血管损伤一只眼失明,提示颈动脉病变或损伤二.头痛

3.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1)偏头痛

由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或体内物质暂时改变所致(2)紧张性头痛

由焦虑、抑郁、妄想等引起(3)三叉神经痛

疼痛仅限于三叉神经支配的范围

4.药物治疗-对症治疗(1)非处方药:解热镇痛抗炎药

(2)处方药:A.紧张性头痛:安定

B.反复性偏头痛:麦角胺咖啡因片

C.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

5.注意事项(1)维生素B1,调节神经传导(2)解热镇痛抗炎药不能解除病因(3)确定病因,治本(4)解热镇痛药用药镇痛不超过5日(5)餐后或餐中服用,不宜饮酒(6)注意饮食及休息(7)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布洛芬三.咳嗽1.概述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同时亦是呼吸系统疾病(感冒、肺炎等)所伴发的症状2.临床表现与分型(1)感冒伴随咳嗽:轻咳或干咳,少量薄白痰

(2)百日咳:多发儿童,阵发性剧烈痉挛性咳嗽(3)支气管病变所伴随咳嗽:

A.支气管哮喘:反复性喘息、咳痰

B.支气管扩张:大量脓痰,反复咳血

(4)肺结核:发热,消瘦、胸痛等,黄绿色痰液(5)肺炎所伴随咳嗽:高热、寒战、铁锈色痰

3.药物治疗

(1)非处方药

A.咳嗽症状:刺激性干咳、阵咳选苯丙哌林

B.咳嗽频率或程度:剧咳首选苯丙哌林;弱咳选喷托维林

C.咳嗽发作时间:白用苯丙哌林,晚用右美沙芬

D.感冒所伴随咳嗽:右美沙芬复方制剂

(2)处方药

A.频繁、剧烈无痰干咳、刺激性干咳:可待因

B.呼吸道大量粘痰并阻塞气道:黏液调节剂

C.镇咳同时注意感染:应用抗菌药物4.注意事项(1)痰液较多咳嗽应以祛痰为主

(2)持续一周以上伴有其他症状者应就诊(3)对支气管哮喘咳嗽应合用平喘药(4)注意生活起居,饮食(5)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禁忌四.消化不良1.病因:(1)胃肠原因:

A.慢性持续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B.胃动力不足:老年人胃肠动力降低

C.全身疾病在胃肠方面的表现:感染,发热等

(2)饮食:进食过饱、过油腻、饮酒等

(3)药物:阿斯匹林等

(4)精神因素:感冒、疼痛、失眠2.临床表现:腹部不适、无食欲、胃肠胀气等3.药物治疗(1)非处方药

A.食欲缺乏者用增加食欲药:维生素B1、B6等

B.胰腺外分泌不足等引起的消化酶不足者:胰酶片,餐前或餐中服用

C.进食过多或蛋白食物过多:胃蛋白酶、乳酶生

D.中度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上腹痛、恶心、呕吐等:胃动力药:餐前1小时服用

E.中成药:山楂丸,香砂六君子丸等

(2)处方药:弄清病因,对症治疗

A.功能性消化不良: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

B.胃病导致消化不良:抗酸药、胃粘膜保护药等4.用药注意事项

(1)酶或活菌制剂性质不稳定,不宜热水送服(2)酸碱可降低助消化药效价:

A.胃蛋白酶在胃酸性环境下消化力最强

B.胰酶酸性条件下易破坏,需用肠溶衣片

(3)药物相互作用:

A.抗菌药可抑制或杀灭活菌制剂活性

B.胰酶可降低降糖药药效,增强抗酸性药物药效

(4)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禁忌干酵母、乳酶生、胰酶、立潘多酮等

五.腹泻1.一日内排便超过三次,或粪便中脂肪成分增多、或带有未消化的食物、脓血者称为腹泻

(1)感染性腹泻:由细菌、病毒感染造成

(2)炎症性肠病:由直肠或结肠溃疡、肿瘤引起

(3)消化性腹泻:由消化、吸收不良引起

(4)激惹性腹泻:由外界刺激所致

(5)激素性腹泻:变态反应或肠肿瘤产生过多激素

(6)菌群失调性腹泻:肠道正常细菌比例失衡

(7)功能性腹泻:精神因素或结肠过敏引起

(8)肠易激综合征:原因不明2.临床表现(1)急性腹泻:痢疾样腹泻:脓血便,腹痛水泻:无脓血和腹痛

(2)慢性腹泻:见于阿米巴痢疾、结核、血吸虫病等

A.小肠炎性腹泻:泻后腹痛多不缓解

B.结肠炎性腹泻:泻后腹痛多可缓解

(3)粪便性状与腹泻3.药物治疗(1)非处方药

A.感染性腹泻:黄连素、药用炭(餐前)、鞣酸蛋白(空腹)

B.消化性腹泻:a.胰酶:胰腺功能不全引起

b.胰酶或碳酸氢钠:摄入脂肪过多

c.胃蛋白酶:摄食蛋白质过多

d.乳酶生或二甲硅油:腹胀者

C.激惹性腹泻:双八面蒙脱石,覆盖消化道

D.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补充微生态制剂

(2)处方药

A.感染性腹泻:抗菌药诺氟沙星等

B.病毒性腹泻: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等

C.腹痛较重或反复呕吐腹泻:山莨菪碱

D.激惹性腹泻:硝苯地平

E.急慢性功能性腹泻:洛哌丁胺,抑制肠蠕动

F.肠易激综合征:匹维溴铵等4.用药注意事项(1)注意对症治疗:A.胰酶替代疗法

B.微生态制剂的使用

(2)注意并发效应:A.补充钾盐

B.补充水和电解质

(3)注意配伍:A.鞣酸蛋白不宜于黄连素、铁剂同服

B.微生态制剂不宜于抗生素、药用炭、黄连素、鞣酸蛋白合用

(4)药用炭可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六.便秘1.概述(1)一日排便不多于三次或每周不少于三次,每次大便150-350g,皆属正常(2)便秘原因:A.饮食习惯不良

B.饮水不足或肠蠕动过缓

C.排便习惯不规则

D.缺少运动

E.粪便重量不足

F.结肠张力低,运行不正常

G.滥用泻药、抗酸药等

H.肠易激综合征2.临床表现及分类(1)意识性便秘:感觉意犹未尽

(2)功能性便秘:粪便不能形成或粪便干结

(3)痉挛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痉挛

(4)低张力型便秘:老人、产妇或体弱者

(5)药物性便秘:A.吗啡降低刺激敏感性

B.抗胆碱药降低肠平滑肌张力

C.抗酸药及金属离子引起便秘

D.滥用泻药可降低肠道敏感性3.药物治疗(1)非处方药:容积、刺激、膨胀、润滑性

A.功能性便秘:乳果糖,容积性排便

B.急、慢性或习惯性便秘:比沙可啶

C.低张力性便秘:甘油栓、开塞露

D.急性便秘:硫酸镁,应大量饮水

E.痉挛性便秘:聚乙二醇:润滑肠壁,软化粪便

羧甲基纤维素钠:润滑肠壁,吸收水分,膨胀后刺激肠壁

(2)处方药:欧车前亲水胶,替加色罗4.注意事项(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尽量少用药

(2)用药禁忌:

A.长期便秘不宜大量使用刺激性泻药

B.乳果糖,有乳酸血症患者禁用

C.比沙可啶不得嚼碎,接触眼睛和皮肤粘膜,妊娠妇女慎用,急腹症禁用

D.排便反射减弱引起腹胀时,禁用硫酸镁

(3)儿童不宜应用缓泻药(4)便秘缓解,即时停药,最长不宜超过7天(5)缓泻药对伴有阑尾炎、肠梗阻、不明原因的腹胀、腹痛禁用,妊娠妇女慎用七.痛经1.概述(1)定义(2)原因:A.内分泌因素:前列腺素的释放

B.子宫异位,子宫颈管狭窄

C.精神因素:紧张、忧郁、恐惧等

2.临床表现(1)疼痛: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或下坠感,可放射到上腹部、会阴、肛门或大腿部

(2)全身症状:腰酸、头痛、胃痛、头晕等

(3)精神症状:紧张或忧郁、恐惧3.药物治疗

(1)非处方药:

A.解热镇痛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B.解痉药:氢溴酸山莨菪碱、颠茄浸膏片

C.精神紧张者:谷维素

(2)处方药

A.内分泌治疗:黄体酮、口服避孕药

B.严重疼痛:可待因或氨酚待因片

C.解痉药:阿托品4.用药注意事项(1)痛经伴有月经过多、盆腔炎、子宫肌瘤继发性痛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2)若经血量过大、或下腹疼痛,且伴有其他症状,须就诊(3)解热镇痛药和解痉药只缓解疼痛,不能解除病因,并有毒副作用,服用不宜超5日(4)经期不宜服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平衡,少饮酒和少摄食盐,使水分不在体内滞留,减轻肿胀感(5)经血较多的两天应休息,注意饮食(6)保持外阴清洁,保证良好身体状态八.鼻粘膜肿胀1.鼻腔黏膜受到刺激、过敏、感染时,鼻黏膜血管迅速扩张和肿胀,出现鼻塞.

病因(1)感冒(2)鼻部过敏或感染(3)鼻炎2.临床表现鼻塞,嗅觉减退、流鼻涕3.药物治疗

(1)非处方药

A.缓解感冒后鼻塞:伪麻黄素,收缩血管

B.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局部滴鼻,1%麻黄素等血管收缩药,改善鼻腔通气性能

C.打喷嚏、流鼻涕为主的患者:选用含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的制剂,严重者加滴鼻

(2)处方药用足量的抗菌药控制感染4.用药注意事项

(1)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剂收缩血管作用强大,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A.高血压、萎缩性鼻炎,妊娠妇女等禁用;

B.久用可致药物性鼻炎,不宜长期使用

(2)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精密仪器操作者用药4小时内不得从事本职工作(3)不宜与中枢抑制药,抗精神病药合用(4)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减少用药第二节

常见疾病的

自我药疗一.口腔溃疡1.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口疮,是慢性的口腔黏膜小溃疡,为圆型或椭圆型损害,反复、周期性发作。2.胃肠功能紊乱、缺乏锌铁、微循环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精神紧张、睡眠不足、肠道寄生虫症等常可引发口腔溃疡3.临床表现多发于口腔非角化区,唇、颊粘膜、舌缘、齿龈等处,圆形或椭圆形,外观灰黄或灰白,上盖黄白渗出膜,局部有灼烧样疼痛,进餐时严重,影响说话.4.药物治疗(1)非处方药

A.口服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或地塞米松甘油糊剂+0.5%(复方)甲硝唑含漱剂

另:甲硝唑口颊片

B.西地碘片:杀菌

C.地塞米松粘帖片:抗炎

(2)处方药

A.溃疡面较大时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溃疡面

B.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口服强的松5.注意事项(1)甲硝唑长期使用可引起念珠菌感染

(2)氯己定可引起接触性皮炎,与牙膏可产生配伍禁忌(3)对碘过敏者禁用西地碘片(4)频繁使用地塞米松粘贴片可引起局部组织萎缩,真菌感染等

(5)注意去除口腔溃疡诱因二.咽炎1.咽炎:人体口腔、咽喉常潜伏着条件致病菌,当体内环境改变时,大量繁殖,咽喉受到感染,出现红肿、充血、发干和疼痛等症状.

(1)急性咽炎:咽粘膜、粘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继发于鼻炎、鼻窦炎等

(2)慢性咽炎: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过度使用声带或吸烟刺激;或由全身性疾病继发2.临床表现(1)急性咽炎:喉内干痒、灼热、轻度喉痛、声音嘶哑,伴有发热、干咳,严重者水肿、阻塞咽喉

(2)慢性咽炎:喉部不适、有异物感,总想清嗓子3.药物治疗(1)非处方药

A.全身服用抗炎中药:清咽丸,双黄连等

B.局部口含抗炎消毒药物:溶菌酶、西地碘片等

C.发热较重者口服解热镇痛药,伴有感冒者可选用板蓝根、夏桑菊等

D.清除口腔潜伏的条件致病菌:甲硝唑含漱剂等

(2)处方药

A.急性炎症者为预防咽喉肿胀或喉头水肿引起的呼吸困难,可采用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B.严重感染者可使用抗菌药物4.用药注意事项(1)对碘过敏者禁用西地碘片

(2)度米芬、氯己定不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牙膏等)(3)注意生活质量(4)口含片宜把药片置于舌根部,尽量贴近咽喉

A.含服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B.含服时不宜咀嚼或吞咽

C.偶有过敏反应,及时停药三.感冒与流感1.感冒和流感多见于冬、春季

(1)感冒(上感)

俗称伤风或急性鼻卡他,有多种病原体感染而致

A.鼻感冒鼻病毒

B.夏感冒腺病毒

C.胃肠型感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感冒患者呼吸分泌物传染

(2)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传播2.临床表现(1)感冒局部症状(非感染)全身症状

细菌感染(严重时)

(2)流感

A.单纯型:全身+上呼吸道症状

B.肺炎型:多见小儿及老年体弱者

C.胃肠型:全身+胃肠症状

D.神经型:高热、昏迷等3.组方原则

(1)解热镇痛药:退热+镇痛(2)鼻粘膜血管收缩药:解除鼻塞

(3)抗过敏药:减少打喷嚏和鼻腔溢液

(4)中枢兴奋药:促进(1)+拮抗(3)

(5)蛋白水解酶:改善体液局部循环(6)抗病毒药:抑制腺病毒等复制4.用药(1)非处方药

A.发热、头痛者对乙酰氨基酚

B.感冒初始阶段盐酸伪麻黄碱等

C.伴有咳嗽者含右美沙芬制剂

D.抗病毒药复方氨酚烷胺

E.缓解鼻塞1%麻黄素等

(2)处方药

A.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或金刚乙胺

B.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扎那米韦等四.贫血1.贫血:凡在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值者2.缺铁性贫血与恶性贫血(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2)恶性贫血:缺乏叶酸或B12,形成巨幼红细胞3.铁摄入过少原因(1)慢性失血:钩虫病、痔疮等(2)需铁量增加:妇女妊娠或哺乳期等(3)长期摄入不足、偏食、应用非铁制烹饪用品4.药物治疗:铁剂(二价铁)5.用药注意事项(1)酸性环境可促进铁剂吸收,胃酸缺乏者可与稀盐酸并用(2)注意与食物、药物的配伍(3)注意特殊人群(4)预防铁负荷过重,引起中毒(5)注意饮食五.蛔虫病1.蛔虫病:蛔虫寄生于人小肠内的寄生虫病2.药物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