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_第1页
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_第2页
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_第3页
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_第4页
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说出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举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解释各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成因.说出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能初步鉴别自然界的常见岩石.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二、教材分析本节重点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二是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的外力;三是内外作用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在第一部分中,教材介绍了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在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中又重点介绍了地壳运动,分析了地壳运动的两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阐述了两种运动的相互关系。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第二部分中,教材介绍了外力作用的概念、能量来源、四种方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是重点。在第三部分中,教材讲述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因此,在介绍岩石圈物质循环时,教材首先阐述了二者的相互关系。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以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为基础的岩石圈物质循环,难点是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学生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海陆变迁和板块构造学说,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地表形态。高中地貌重点介绍地貌演化过程的发生条件(内、外力作用)、发生背景(岩石圈物质循环)、基本形式(内力地貌演化形式与外力地貌演化形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常见地貌形成过程的能力。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②说明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相互作用,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过程与方法①结合实例,分析一个区域的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形式和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教案②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对陆地环境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案例分析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表形态的变化。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难点: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表形态的变化。六、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教学法、地理问答法。.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练习法。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科学家从喜马拉雅山脉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证明早在4000多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的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是什么力量让地球表面产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呢?”生: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板书)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二)讲授新课师:阅读教材P18-19,思考: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哪?.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生: 师:1.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教案.地壳运动(主要)、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是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板书)一、内力作用【小组活动探究】”合作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探讨下列问题。材料一喜马拉雅山有“世界屋脊”的美称,那儿是地球最高的地方。鱼龙是古代海洋中成功进化的一种脊椎动物,是海洋鱼类的劲敌。在1964〜1968年,我国科学家在对喜马拉雅山上考察时发现了许多鱼龙化石。材料二当地时间2016年10月7日,印尼东爪哇省,婆罗摩火山喷发,火山灰绵延空中场面壮观。探讨1:根据化石特征,可推知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怎样的环境?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属于内力作用的哪种表现?探讨2:该火山频繁喷发属于内力作用的哪种表现形式?【提示】探讨1:温暖的海洋环境。地壳运动。探讨2:岩浆活动。【知识归纳】根据以上问题引导,请归纳总结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否孤立存在的?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以哪种运动为主?不管在什么地区、什么时期,是否总以某种运动为主?[答案]在地壳运动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同时存在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板书)1、地壳运动(主要)①水平运动②垂直运动【典型例题】2008年四川地震后,专家称地震致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而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历史上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教案曾是一片海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最高大的山脉的作用是()A.外力作用一一冰川作用B.内力作用一一地壳运动C.内力作用一一变质作用D.内力作用一一岩浆活动2.关于2008年四川地震后,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喜马拉雅山长高是以地壳的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B.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而人们却没有察觉,说明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人类不易感知C.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常伴有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D.喜马拉雅山的增高说明了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答案:1B;2B[过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除了内力作用以外,还有外力作用。师:阅读教材P20-P1“外力作用”图文资料,思考:什么是外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从何而来?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外力作用主要形成哪些典型的地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生: 师:(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2)太阳辐射能;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紧密联系、互为条件。风化为侵蚀提供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沉积提供条件。(3)侵蚀作用:海蚀崖、海蚀柱、冰斗、角峰。堆积作用:沙滩、新月形沙丘外力作用总是使地表趋于平缓。(板书)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w视律总结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教案师: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表现不同,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也会形成不同的地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有何规律?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有哪些表现形式?地区主导外力作用地貌类型典型地貌举例干旱、半干旱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高山地区沿海地区生: 师:答案地区主导外力作用地貌类型典型地貌举例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力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流水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沉积地貌河口三加州高山地区冰川作用冰蚀地貌冰斗冰碛地貌冰碛丘陵沿海地区海浪作用海蚀地貌海蚀柱海浪堆积地貌沙滩师:回顾所学知识,填表比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生: 师:答案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的热能太阳辐射能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主要)、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教案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使地表趋于平缓【典型例题】蛇形丘是一种冰川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大陆冰川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⑴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A.中国B.巴西C.加拿大D.澳大利亚(2)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A.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CB【过渡】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一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相互转化。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2-23文字内容以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思考:(1)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分别是怎么形成的?(2)这三类岩石和岩浆之间是如何循环的?(3)根据教材上该部分的原理,自己绘制一幅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图,并且标示各种地质作用,用来表示三类岩石与岩浆之间是如何循环的?生:请几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自己理解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绘制,教师点拨点评。师:(1)岩浆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是裸露在地表的各类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崩解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变质岩是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2)(3)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教案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板书)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典型例题】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⑴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aS b.② C.③ D.④(2)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