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楼市发展分析:暴涨 调控 不确定_第1页
2022中国楼市发展分析:暴涨 调控 不确定_第2页
2022中国楼市发展分析:暴涨 调控 不确定_第3页
2022中国楼市发展分析:暴涨 调控 不确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楼市发展分析:暴涨调控不确定梳理2022年楼市的时间轴,或可用“暴涨、调控和不确定”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楼典上鲜有像2022这样戏剧化的年份。沉浮在楼市中的人们亲历了一线城市的地王与“日光盘”齐飞和二线省城集体疯狂的盛况,又从“去库存”引爆的房价之“热”,突然滑落至严酷调控造就的市场之“冷”,其间还穿插着局部调控的失效和不断加码。

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给来年的楼市定下基调,但对于后市的看法依旧陷入了空前的分歧。毕竟2022年的这场“楼疯”是正应莎翁名作《麦克白》中的哀痛咏叹——“布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还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的序曲?

暴涨

2022年2月2日,央行和银监会发布房贷松绑新政,超过150个城市出台“去库存”新政,包括降低首付、松绑住房公积金、减税、鼓舞农夫工进城买房等等,在首付贷等各类金融杠杆的共同作用下,拉开了房价暴涨的序幕。

彼时,刚过完春节间续回城的购房者就掀起了一股抢房狂潮,在北上深,几乎每个人都在对赌“明天会更贵”,房东紧锁铁门隔空“跳价”、签约现场临时“尿遁”、交易中心网签系统多次挤瘫的闹剧频频上演。

3月下旬开头,眼看着楼市刺激政策没能将资金引向需要去库存的三四线城市,领先井喷的一线城市不得已出台第一次调控之举。上海祭出“3·25新政”,从2022年就开头“翻番之旅”的深圳也打出了限购限贷的组合拳。

但和2022年的楼市调控效果大相径庭的是,虽然顶着“史上最严”的名头,楼市降温的观望心情仅仅持续了两个多月。到了6月,央企、国企为主导的房企“国家队”大举囤地,伴随各地“地王”的横空出世,原本趋于平稳的形势上演了惊天大逆转,调控重锤之下,楼市疯狂的局面几近失控。

不光北上深“楼疯”卷土重来,遍地是“10w+”的楼价,当时尚未限购的二线城市南京、合肥、杭州等省城房价集体飙涨,多个楼盘开盘告罄,第一次调控非但没有起效,还使过热区域进一步扩大。

调控

眼看着“金九银十”的传统心理旺季即将来临,担忧会为烈火烹油的楼市再添一把薪的政府痛下决心,最终大规模终结执行了半年左右的宽松政策,誓将调控进行究竟。

9月30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进展的若干措施》,包括二套房首付提高至50%等,成为这次全国性调控的表率。

之后,9天内,天津、苏州、成都、合肥、广州、南京、深圳、济南、无锡、武汉、郑州、东莞、福州、惠州、南宁、芜湖、佛山、珠海、厦门等21个城市先后发布楼市调控政策,盛况空前。

11月以来,杭州、武汉和深圳等10多个城市在此前基础上进一步收紧了楼市政策,进一步提高购房资格或贷款门槛。就连3月底已经抛出严苛新政的上海也在极度保密的状态下发布了调控2.0版,史无前例地执行“认房又认贷”。

至今,这轮调控尚未结束,就在12月21日,郑州、武汉再次发布了加码收紧购房的政策。

作为监管层,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还先后出台措施,要求严格执行限贷政策,收紧企业发债,规范银行理财、保险投资等资金介入房地产。

不确定

据2022-2022年房地产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进展规划指导报告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的2022年楼市进展方向,强调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讨论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消失大起大落。

不过,虽然首提“抑制房地产泡沫”“回归住房的居住属性”,表明热点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已触及“政策红线”,但在当下的中国,房价已然不只是一道非黑即白的选择题。

它不仅肯定程度负载着GDP保增长的任务,也事关各地政府的“钱袋子”。考虑到2022年楼市调控只让房价短暂回调的前车之鉴,“宏观之手”影响购房心理的边际效应也在递减之中。

当然,现在学界和市场普遍预期,本轮调控将会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