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复习五-句子的选用与仿写、句式变换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复习五-句子的选用与仿写、句式变换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复习五-句子的选用与仿写、句式变换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复习五-句子的选用与仿写、句式变换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复习五-句子的选用与仿写、句式变换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五句子的选用与仿用、句式变换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复习五-句子的选用与仿写、句式变换课件-新人教版11.(2015江西5题2分)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B.房子能盖不高吗?

C.房子应该盖不高。D.房子是否盖得高?江西中考真题展示1.(2015江西5题2分)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2

【解析】A项转换成陈述句就是:房子不能盖得高,所表达的意思和题干相近,语气也相近。B项转换成陈述句就是:房子能盖得高,所表达的意思和题干相反。C项是陈述句所表达的意思和题干相近,但语气和题干有差别,一个是“肯定”,一个是“应该”。D项是疑问句,句中有疑问,但没有做出否定或肯定的回答,所以表达的意思和题干有较大的差别。【答案及评分】A(2分)【解析】A项转换成陈述句就是:房子不能盖得高,所表达33.(2013江西5题2分)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

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

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3.(2013江西5题2分)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4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

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解析】A项“大雪山”与“深陷其中”搭配不当;B项“沼泽地”与“深陷其中”相对应;C项“沼泽地”与“饥寒交迫”搭配不当;D项“大雪山”与“不能自拔”搭配不当。所以正确答案选B。【答案及评分】B(2分)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

55.(2011江西5题2分)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A.原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瘦肉精。

改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谁没有监管和查处

瘦肉精的责任呢?

B.原句: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改句:日本福岛核电站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

C.原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健儿把五块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5.(2011江西5题2分)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6

改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五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中。

D.原句:一个人如果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常常会把

人看错。

改句:一个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是因为他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解析】B项“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并不一定是“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原句意思是以前可能是好消息,改句意思是从未有过好消息,自始至终都是坏消息。所以答案为B。【答案及评分】B(2分)改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五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7

考点一句子的选用“句子的选用”是指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并结合具体语境,选择正确答案或书写合适的语句填入空白处。这一考点是江西近年来中考试题的考查重点,2014年以辨析选择的形式考查,在考查形式上是给出一段话语,根据句子的前后衔接和语境,来选择切合语言环境的一项,所选语段要求与陈述对象贴合。预计2016年考查形式将继续保持选择题,这类考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进行表达的能力。

考点方法突破考点一句子的选用考点方8例:(2014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江西2010—2015中考真题展示”2题。【思路归纳】题干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项。首先应明确句子的陈述对象是“云雀”,根据选项可知,四句都是描写云雀飞起来时的动作,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经过分析可知,A项、D项中“利箭”“炮弹”与“飞旋”语意上不搭配。B项将

典例剖析例:(2014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江西2010—209“云雀”比喻成“猛虎”不恰当。只有C项中的“陀螺”,从形体、大小上来看和云雀相似,“打转转”也和“飞旋”照应,最能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因此选C项。最后将C项放入语段检验即可。【答案及评分】B(2分)“云雀”比喻成“猛虎”不恰当。只有C项中的“陀螺”,从【答案10

解答“句子的选用”这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题目要求,读懂上下文,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语段所表达的中心。

2.比较各选项的异同,注意选中答案的陈述对象是否与整个语段的陈述对象一致,表达的感情与使用的语气、句式是否协调一致,语意重点是否适合语境的需要,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前后是否符合逻辑。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筛选出正确答案。

3.把选中的答案放入语段中,然后试读,检验效果。

方法指导解答“句子的选用”这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11考点二句子的仿用“句子的仿用”是根据句中所给的某一句话,选择形式相近的一项。根据近3年江西中考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2013年以辨析选择的形式考查,预计2016年考查形式将继续保持选择题,从考查点上分析,考查的是对句子的修辞、语法结构、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掌握。考点二句子的仿用“句子的仿用”是根据句中所给的某12例:(2013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江西2010~2015中考真题展示”3题。【思路归纳】这类试题前后共有两处空,要依据画线句子选择恰当的选项。首先在句式上,所填内容要与所给句子保持一致,其次分析句子的修辞,可知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最后根据以往的常识,分析各个选项,“原始森林”有让

典例剖析例:(2013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江西2010~213人“迷失方向”“步入歧途”的特征;A项中,“大雪山”不能与“深陷其中”搭配;C项中,“沼泽地”与“饥寒交迫”搭配不当;D项中,“大雪山”与“不能自拔”不搭配;故B项正确。【答案】B(2分)人“迷失方向”“步入歧途”的特征;A项中,“大雪山”不能与“141.解答“句子的仿用”这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有以下几点:(1)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根据上下文及语境,仔细揣摩。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仿写内容。(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3)初步仿写,反复揣摩。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切忌依样画葫芦,确定“形神兼备”之后再确定答案。

2.句子仿用的类型: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

3.作答时,应遵循的四原则:内容协调一致;句式统一;修辞相同;不可雷同,要有创新。

方法指导1.解答“句子的仿用”这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有以下几点:15考点三句式变换例:(2015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江西2010~2015中考真题展示”1题。【思路归纳】这道试题是考查句式变换。四个选项中,A项和B项是反问句,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答案就在问句之中。肯定的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表达肯定的意思。根据这个特点,A项转换成陈述句就是:房子不能盖得高,所表达的意思和题干相近,语气也相近。B项转换成陈述句就是:房子能盖得高,所表达

典例剖析考点三句式变换例:(2015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16的意思和题干相近,但语气和题干有差别,一个是“肯定”一个是“应该”。D项是疑问句,句中有疑而问,没有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以表达的意思和题干有较大的差别。【答案】A(2分)的意思和题干相近,但语气和题干有差别,一个是“肯定”一个是“17

一、句式变换的原则:

1.变换句式一般是在同义句式中进行的,变换后不改变原意。

2.可增删个别词语,不能增删改变内容。

3.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注意语言的通顺、生动、合理,防止顾此失彼。二、变换类型的分类:

1.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长句变短句:①先抓住句子的主干,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它们变成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短句。②抽出句子的主

方法指导一、句式变换的原则:方法指导18干,让并列的修饰语分别变成分句。③抽出复杂的修饰成分中的一部分,改为复句里的分句。

短句变长句:找出几个短句陈述的主要内容,再找出其共有的部分作为句子的主干,然后把几个短句中的其他内容变为长句里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修饰成分。例:勇气让我不断战胜自我,勇气让我不断挑战自我,勇气让我不断超越自我。(长句)

勇气让我不断战胜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短句)干,让并列的修饰语分别变成分句。③抽出复杂的修饰成192.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常式句与变式句转换的要点是找准需要强调的内容并将其推前或置后。(具体方法是:首先要仔细分析原句的特点,弄清单句句子成分之间或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结构特点等,然后依据题目要求,改变单句句子成分或复句中分句的位置,同时修改标点符号或增删个别关联词语,疏通文句即可。)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复习五-句子的选用与仿写、句式变换课件-新人教版20

常式句:指语序正常的句子,即每个句子的各个分句是按照一般用法的次序来进行排列的句子。

变式句:指将句子成分倒装的句子,即改变了单句的成分次序或复句中分句语序的句子。

变换情况:

(1)由主前谓后句(常式句)转化为谓前主后句(变式句)。(谓语前置)

(2)由动前宾后句(常式句)转化为宾前动后句(变式句)。(宾语前置)

常式句:指语序正常的句子,即每个句子的各个分句是21

(3)由定语前置句(常式句)转化为定语后置句(变式句)。(定语后置)

(4)由状语前置句(常式句)转化为状语后置句(变式句)。(状语后置)例:1.密密的、细细的小雨洋洋洒洒地从天上落下来。(常式句)小雨洋洋洒洒地从天上落下来,密密的,细细的。(变式句——定语后置)

2.他在八点的时候就赶到了发布会的现场。(常式句)他赶到了发布会的现场,在八点的时候。(变式句——状语后置)

(3)由定语前置句(常式句)转化为定语后置句(变22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注意否定的反问句变为肯定的陈述句,肯定的反问句变为否定的陈述句,不要把意思说反了。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23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例:盲人捡起垃圾的场景,难道不让他感到惭愧吗?(反问句)盲人捡起垃圾的场景,让他感到惭愧。(陈述句)(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244.祈使句与疑问句的变换:

将祈使句改成疑问句时,首先要去掉表示祈求命令的动词,使原先的被祈使者成为祈使对象,作主语。然后,要在谓语中心词前面加上“能不能”“可不可以”之类的词语向对方发问,最后将祈使句末尾的句号、感叹号改成问号。把疑问句改成祈使句,就是把谓语中心词前的“能不能”“可不可以”之类的词语去掉,然后加上表示祈求命令的动词,最后将句末的问号改成感叹号或句号。4.祈使句与疑问句的变换:255.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主动句和被动句互相转换的要点是主语和宾语的转换:主动句变被动句时,将主动句的宾语变为被动句的主语,主动句原来的主语与“被”构成介宾短语作被动句的状语;被动句变主动句则恰好相反。例:我做完了今天的语文作业。(主动句,一般陈述)今天的语文作业被我做完了。(被动句,强调“我”)

5.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266.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肯定句和否定句句式转换的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意。转换的要点是否定词的运用:保持原意则加两个否定词;变成相反的意思则加一个否定词。另外,要注意反问句也是一重否定。

肯定句变否定句的方法:将其中的形容词变成它的反义词。

肯定句变双重否定句的方法:6.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27(1)把肯定句中的肯定词如“必须”“一定”之类的肯定词改为“不能不”“不得不”“非……不可”“不敢不”“无非”等。(2)如果肯定句中有“人们都”这样的词就用“没有一个人不”代替。(3)以“否定词+原词的反义词”的格式改写。例:他这次新发表的小说写得很好。(肯定句)他这次新发表的小说写得不好。(否定句)他这次发表的小说没有写得不好的。(双重否定句)(1)把肯定句中的肯定词如“必须”“一定”之类的287.整句与散句的变换: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要使散句变成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能够体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最常见的是排比句、对偶句。将散句变为整句,就是将散句变成排比句或对偶句。将整句变成散句正好与此相反。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复习五-句子的选用与仿写、句式变换课件-新人教版29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五句子的选用与仿用、句式变换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复习五-句子的选用与仿写、句式变换课件-新人教版301.(2015江西5题2分)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B.房子能盖不高吗?

C.房子应该盖不高。D.房子是否盖得高?江西中考真题展示1.(2015江西5题2分)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31

【解析】A项转换成陈述句就是:房子不能盖得高,所表达的意思和题干相近,语气也相近。B项转换成陈述句就是:房子能盖得高,所表达的意思和题干相反。C项是陈述句所表达的意思和题干相近,但语气和题干有差别,一个是“肯定”,一个是“应该”。D项是疑问句,句中有疑问,但没有做出否定或肯定的回答,所以表达的意思和题干有较大的差别。【答案及评分】A(2分)【解析】A项转换成陈述句就是:房子不能盖得高,所表达323.(2013江西5题2分)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

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

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3.(2013江西5题2分)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33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

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解析】A项“大雪山”与“深陷其中”搭配不当;B项“沼泽地”与“深陷其中”相对应;C项“沼泽地”与“饥寒交迫”搭配不当;D项“大雪山”与“不能自拔”搭配不当。所以正确答案选B。【答案及评分】B(2分)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

345.(2011江西5题2分)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A.原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瘦肉精。

改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谁没有监管和查处

瘦肉精的责任呢?

B.原句: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改句:日本福岛核电站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

C.原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健儿把五块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5.(2011江西5题2分)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35

改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五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中。

D.原句:一个人如果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常常会把

人看错。

改句:一个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是因为他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解析】B项“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并不一定是“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原句意思是以前可能是好消息,改句意思是从未有过好消息,自始至终都是坏消息。所以答案为B。【答案及评分】B(2分)改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五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36

考点一句子的选用“句子的选用”是指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并结合具体语境,选择正确答案或书写合适的语句填入空白处。这一考点是江西近年来中考试题的考查重点,2014年以辨析选择的形式考查,在考查形式上是给出一段话语,根据句子的前后衔接和语境,来选择切合语言环境的一项,所选语段要求与陈述对象贴合。预计2016年考查形式将继续保持选择题,这类考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进行表达的能力。

考点方法突破考点一句子的选用考点方37例:(2014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江西2010—2015中考真题展示”2题。【思路归纳】题干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项。首先应明确句子的陈述对象是“云雀”,根据选项可知,四句都是描写云雀飞起来时的动作,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经过分析可知,A项、D项中“利箭”“炮弹”与“飞旋”语意上不搭配。B项将

典例剖析例:(2014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江西2010—2038“云雀”比喻成“猛虎”不恰当。只有C项中的“陀螺”,从形体、大小上来看和云雀相似,“打转转”也和“飞旋”照应,最能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因此选C项。最后将C项放入语段检验即可。【答案及评分】B(2分)“云雀”比喻成“猛虎”不恰当。只有C项中的“陀螺”,从【答案39

解答“句子的选用”这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题目要求,读懂上下文,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语段所表达的中心。

2.比较各选项的异同,注意选中答案的陈述对象是否与整个语段的陈述对象一致,表达的感情与使用的语气、句式是否协调一致,语意重点是否适合语境的需要,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前后是否符合逻辑。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筛选出正确答案。

3.把选中的答案放入语段中,然后试读,检验效果。

方法指导解答“句子的选用”这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40考点二句子的仿用“句子的仿用”是根据句中所给的某一句话,选择形式相近的一项。根据近3年江西中考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2013年以辨析选择的形式考查,预计2016年考查形式将继续保持选择题,从考查点上分析,考查的是对句子的修辞、语法结构、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掌握。考点二句子的仿用“句子的仿用”是根据句中所给的某41例:(2013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江西2010~2015中考真题展示”3题。【思路归纳】这类试题前后共有两处空,要依据画线句子选择恰当的选项。首先在句式上,所填内容要与所给句子保持一致,其次分析句子的修辞,可知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最后根据以往的常识,分析各个选项,“原始森林”有让

典例剖析例:(2013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江西2010~242人“迷失方向”“步入歧途”的特征;A项中,“大雪山”不能与“深陷其中”搭配;C项中,“沼泽地”与“饥寒交迫”搭配不当;D项中,“大雪山”与“不能自拔”不搭配;故B项正确。【答案】B(2分)人“迷失方向”“步入歧途”的特征;A项中,“大雪山”不能与“431.解答“句子的仿用”这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有以下几点:(1)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根据上下文及语境,仔细揣摩。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仿写内容。(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3)初步仿写,反复揣摩。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切忌依样画葫芦,确定“形神兼备”之后再确定答案。

2.句子仿用的类型: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

3.作答时,应遵循的四原则:内容协调一致;句式统一;修辞相同;不可雷同,要有创新。

方法指导1.解答“句子的仿用”这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有以下几点:44考点三句式变换例:(2015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江西2010~2015中考真题展示”1题。【思路归纳】这道试题是考查句式变换。四个选项中,A项和B项是反问句,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答案就在问句之中。肯定的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表达肯定的意思。根据这个特点,A项转换成陈述句就是:房子不能盖得高,所表达的意思和题干相近,语气也相近。B项转换成陈述句就是:房子能盖得高,所表达

典例剖析考点三句式变换例:(2015江西5题2分)原题见P22“45的意思和题干相近,但语气和题干有差别,一个是“肯定”一个是“应该”。D项是疑问句,句中有疑而问,没有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以表达的意思和题干有较大的差别。【答案】A(2分)的意思和题干相近,但语气和题干有差别,一个是“肯定”一个是“46

一、句式变换的原则:

1.变换句式一般是在同义句式中进行的,变换后不改变原意。

2.可增删个别词语,不能增删改变内容。

3.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注意语言的通顺、生动、合理,防止顾此失彼。二、变换类型的分类:

1.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长句变短句:①先抓住句子的主干,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它们变成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短句。②抽出句子的主

方法指导一、句式变换的原则:方法指导47干,让并列的修饰语分别变成分句。③抽出复杂的修饰成分中的一部分,改为复句里的分句。

短句变长句:找出几个短句陈述的主要内容,再找出其共有的部分作为句子的主干,然后把几个短句中的其他内容变为长句里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修饰成分。例:勇气让我不断战胜自我,勇气让我不断挑战自我,勇气让我不断超越自我。(长句)

勇气让我不断战胜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短句)干,让并列的修饰语分别变成分句。③抽出复杂的修饰成482.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常式句与变式句转换的要点是找准需要强调的内容并将其推前或置后。(具体方法是:首先要仔细分析原句的特点,弄清单句句子成分之间或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结构特点等,然后依据题目要求,改变单句句子成分或复句中分句的位置,同时修改标点符号或增删个别关联词语,疏通文句即可。)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复习五-句子的选用与仿写、句式变换课件-新人教版49

常式句:指语序正常的句子,即每个句子的各个分句是按照一般用法的次序来进行排列的句子。

变式句:指将句子成分倒装的句子,即改变了单句的成分次序或复句中分句语序的句子。

变换情况:

(1)由主前谓后句(常式句)转化为谓前主后句(变式句)。(谓语前置)

(2)由动前宾后句(常式句)转化为宾前动后句(变式句)。(宾语前置)

常式句:指语序正常的句子,即每个句子的各个分句是50

(3)由定语前置句(常式句)转化为定语后置句(变式句)。(定语后置)

(4)由状语前置句(常式句)转化为状语后置句(变式句)。(状语后置)例:1.密密的、细细的小雨洋洋洒洒地从天上落下来。(常式句)小雨洋洋洒洒地从天上落下来,密密的,细细的。(变式句——定语后置)

2.他在八点的时候就赶到了发布会的现场。(常式句)他赶到了发布会的现场,在八点的时候。(变式句——状语后置)

(3)由定语前置句(常式句)转化为定语后置句(变51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注意否定的反问句变为肯定的陈述句,肯定的反问句变为否定的陈述句,不要把意思说反了。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3.陈述句与反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