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小麦倒伏的类型与预防_第1页
【农业种植技术】小麦倒伏的类型与预防_第2页
【农业种植技术】小麦倒伏的类型与预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种植技术】小麦倒伏的类型与预防

小麦倒伏茎叶重叠,通风不良,湿度增大,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轻者根茎损伤,影响养分和水分向穗部输送,严重时基部腐烂,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减产30%-50%,倒伏愈早,减产愈重。一、倒伏类型小麦倒伏分根倒与茎倒,通常以茎倒为常见。(一)根倒由于根系发育不良,扎根不深,次生根少而细弱,支持不住地上部分的重量而发生的。主要是耕作层浅,土壤结构性差,土壤水分过多等抑制了根系的生长发育。(二)茎倒由于茎基部的机械组织不发达,第一、二节间过长。主要原因是群体过大,或氮肥施用过多,遇风雨侵袭,茎下部弯曲或折断而倒伏。二、预防措施(一)改善生育环境,壮苗安全越冬小麦出苗后20天左右开始分蘖,年前单株有蘖2-4个。要达到这一壮苗标准,必须由浅到深勤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地温,增加积温,促进分蘖;对生长过旺、过密的麦苗,及时采取去密留稀,去弱留壮,进一步深中耕,切断部分老根,促进新根生长;拔节前促使分蘖达到4-6个。为此,必须做好厢、腰、围沟工作,降低地下水位,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沥,促使根群下扎,为支撑地上茎叶打好基础。(二)平衡科学施肥除基肥不足土壤瘠薄的地块,或腊肥不足的晚麦、弱苗外,均要控制施用氮素化肥。如棉麦两熟制的麦苗,可重追施氮素拔节肥;而棉花桃肥施得较足、地力较好的麦苗,可不追施拔节肥,否则会加速麦苗倒伏。稻麦两熟制或稻稻麦三熟制的麦苗,应普施苗肥,但腊肥和拔节肥要防止偏施氮肥;基肥未施磷、钾肥可适当补施磷、钾肥,以利麦苗壮秆和提高结实率及增加千粒重。对植株瘦小,叶色黄绿,叶片直伸的脱肥苗可在拔节始期每亩追施尿素6-7千克;若基部叶片发黄,心叶生长缓慢的受早苗,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磷胺14-16千克;对播种过早,冬前旺长,已在头年拔节脱肥、冻死主茎的早旺苗,及早亩用尿素6-7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作接力肥,争取中晚期部分分蘖成穗。而对群体苗数适中,壮苗可在倒2叶出生前后,亩施尿素4.5千克,加强后劲成大穗。(三)年前看苗镇压,年后及早化控麦苗进入2-3叶期若7有旺长势头,可在主茎4叶1心到拔节前,趁晴天露水干后,用重100-150千克、长1-1.5米的水泥磙筒或石磙碾压(小面积亦可用脚踩压),抑制主茎生长,防止倒伏,同时可使节间缩短,茎秆增粗,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延长幼穗分化时间,以及破碎土块,使麦根与土壤密切结合,为穗大、穗多打好基础。一般旺苗镇压2-3次,每次隔间7-10天;而壮苗则仅压1-2次,每次间隔6-10天。镇压后再中耕松土,效果更好。但阴雨天和露水未干前不压,麦苗主茎未达到3叶1心时不压,麦田过湿不压,冬春土壤和麦叶未解冻时不压。春后对仍有旺长趋势的麦苗,拔节前每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