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题型:名词解释20分、填空15分、判断题10-15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15分左右绪论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只研究地球表层的这一部分(地壳、水圈和大气圈)和人类环境。2、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3、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4、地理学分类:①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为地理学②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5、自然地理学的任务:①研究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植被和动物)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并阐明其特征、开发和利用方向。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⑤研究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利用和改选途径。第一章1、宇宙:宇宙产生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2、天体包括:恒星(发光)、行星(不发光)、卫星、彗星、星云(云雾状的天体)、流星3、行星及卫星绕太阳运动,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轨迹近于圆形②各行星轨道面近似位于同一平面③公转——自西向东,自转——由西向东,金星与天王星除外④除天王星外,赤道面和轨道面倾斜度较小⑤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相近⑥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4、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绕太阳运动的众多小天体的总称。波得——提丢斯定则:Rn(与太阳的距离)=a+b*2n(注:单位——天文单位,a=0.4,b=0.3)5、一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是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1光年=1个天文单位)。6、月球: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外部没有大气层,表面没水没土壤。所以:永远黑暗、没有气象,昼夜温差大,常受陨石撞击。7、月含义:朔望月、恒星月、交点月(初一:朔月、上弦月,十五:望日、下弦月)8、月球对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影响是使地球形成潮汐。自转与公转同步,所以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9、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1月初离太阳最近,7月初离太阳最远10、地球形状:大地测量学认为——是指一种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面,即大地水准面。地球是一个两极比较扁平,赤道部分相对突出的椭球。11、地球的自转:绕地轴旋转,周期为1日①日:太阳日、恒星日②自转速度在改变(证据:珊瑚的日条纹;原因:潮汐摩擦力,地球膨胀——变慢;大比重的物质集中向地心——变快)③自转的意义:形成昼夜更替;使所有在北半球的物体发生右偏移,南半球左偏;同一时刻,经线上,具有不的地方时间;形成潮汐;受到局部运动的影响。12、地球的公转①地球公转,使太阳光线直射的范围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运动,从而形成了四季更替。(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②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昼夜为12小时。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夜晚比白昼长,夏至日与冬至日相反。③黄道360度:春分(3月20、21)——夏至(6月21、22)——秋分(9月22、23)——冬至(12月22、23)——春分13、地理坐标①地轴:南北极的连线,地球自转的轴线②地心:地轴的中心③赤道: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④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形成一圆线,即为纬线。⑤纬度:该地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南北纬分别为0-90度;天北极位于北极正上空;北半球,北极星为天北极;地理纬度:实际测量时,在北半球通常是以北极星的平均位置作为天北极,测出其高度角)⑥本初子午线: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⑦经度:该地所在经线与本初子午线的角距。14、地球的内部圈层(用地震波测定):①地壳:地表至莫霍面之间厚度极不一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5千米)②地幔: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至2900千米的圈层(上地幔,下地幔)③地核:2900km深度以下至地心(外地核,熔融态2900~4980km,内地核,固态<5120km)15、地球的外部构造①大气圈:N278%、Q221%、Ar0.93%、CO20.03%、水蒸汽②水圈:液态水、固态水和结合水,其面积占全球面积71%③生物圈:地球生物及其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的又极其重要的圈层。16、泛对称性现象:大陆面积越大,平均海拔越高(南极洲226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大洋越大,平均深度越深(太平洋43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洋)。岛屿: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陆块。(湖泊,河流和水库中也有)①大陆岛:非沉积所形成,而是由断裂和褶皱所形成②海洋岛包括: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珊瑚岛——珊瑚礁构成的岩岛(珊瑚礁包括岸礁、堡礁、环礁,澳大利亚东岸的大堡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珊瑚礁,我国的东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岛都是珊瑚岛)18、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6点):①太阳辐射集中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主要在地表进行②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并存③各圈层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④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差异,形成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域⑤地球表面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⑥是人类活动的场所19、记忆痕迹包括矿物、岩石、地层、地质构造、地貌、化石和古地磁等。第二章1、地壳的组成物质:O:约1/2、Si约1/3、Al约1/14,108种化学元素中,自然界存在92种。2、矿物:单个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①矿物形成的四种方式:气体升华、液体或熔融体结晶、胶体凝固、固体再结晶②鉴定依据:形态——单体形态、集合体形态;光学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和条痕;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和弹性③主要造岩矿物(七种):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3、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结构集合而成的结构体。根据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①岩浆岩的矿物组成(按SiO2含量多少分为四类):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SiO2含量(%)<4545-5252-65>65主要矿物橄榄石、辉石辉石、钙斜长石角闪石、长石长石、石英、云母代表性岩石橄榄石辉长石、玄武岩闪长石、安山岩、正长石、粗面岩花岗岩、流纹岩按其结构、构造和产状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②沉积岩概念: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具有层理(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沉积岩具有碎屑结构与非碎屑结构之分沉积岩主要类型:碎屑岩类(砾岩>2mm、砂岩2-0.05mm、粉砂岩0.05-0.005mm)、粘土岩类(泥岩、页岩、黏土)、生物化学岩(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③变质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这种作用称为变质作用。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变质作用的类型与主要的变质岩: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大理岩、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混合岩化作用——混合花岗岩)4、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特点——由内力引起。使地壳发生变为与变形,形成地质构造;方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5、构造运动与地层的接触关系:(前3个是沉积岩间的关系)①整合: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没有沉积间断。②假整合: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又称平行不整合。③不整合:上下两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又称角度不整合④侵入接触(侵入岩体和围岩间)⑤侵入体的沉积接触(后期沉积岩与前期侵入体间)6、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变形与变位。①引起地质构造的力:压应力、张应力、扭应力②主要类型:水平构造(平顶山、丹霞地貌、方山)、倾斜构造(单面山、猪背岭,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褶皱构造(褶皱:岩层在倾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褶曲:单个弯曲,分为背斜和向斜)、断裂构造③断裂构造断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称为断层。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称为节理,如“试剑石”“一线天”。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和断距断层分类: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的层面)、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的层面)、冲断层、逆掩断层、平移断层、垂直断层、枢纽断层7、大地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学说)、槽台说和地洼说、地质力学说8、火山——火山喷出物:固,液,气体;喷发类型:裂隙式(海底)、中心式(宁静式、爆炸式、中间型);分布特点:分布在板块边缘上。9、地震——大地的快速颤动,只发生在地表至700km深度以内的脆性圈层内。(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区别: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称为震级,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为地震烈度,通常分为12级。引起因素:板块间的相互作用)第三章1、大气成分是由混合物组成包括:干洁空气(N2、O2)、水汽、浮尘埃或杂质。大气分层:对流层0-11km、平流层11-55、中间层55-85、暖层85-800、散逸层800-3000霓虹有别:有时,我们可以看到天空有两条彩虹,一条叫主虹,色彩鲜艳,里面是紫色,外面是红色;另一条较副虹(即霓),里面是红色,外面是紫色,虹色较淡。这种现象是由于阳光透过水滴时,发生两次折射和反射的缘故。2、大气上界:曾把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200米定为大气上界。3、气压: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垂直空气柱的质量为大气压强(单位——Pa帕斯卡,气象学用hpa百帕)。测量仪器——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计4、气压的垂直分布:气压大小会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上升10m,减少1hpa(近地面)。用这一原理可以制作海拔仪。5、大气势能:①太阳辐射——可见光占总能量的50﹪,地球拦截的太阳能仅为1/20亿。到达地面的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总辐射。阴天或尘埃较多时为灰白色;晴空呈蔚蓝色②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③大气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吸收对地面辐射、潜热输送、感热输送6、气温:是大气热力状况的数量度量。注意区分温度与热量:热量是能量,而温度是表征物质热量状况的度量标准。测量仪器:温度计(测定要求:离地高1.5m,四周通风,阳光不能直射的百页箱内。)气温的周期性变化:日变化、年变化(北半球最高值在7月、最低值在1月;南半球全年最低温出现在南极)气温的水平分布特点(用等温线表示):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相反;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南半球全年最低温度出现在南极,北半球最低温——夏出现在极地,冬,出现在高纬度地区。7、湿度参量:①水汽压(e)和饱和水汽压(E)(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饱和水汽压:饱和空气的水汽压。)②绝对湿度(a)与相对湿度(f)(绝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所含有的水汽质量。相对湿度:大气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T↑f↓)③露点温度(Td):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8、蒸发:当e<E,出现蒸;当e>E,出现凝结;海水蒸发速度比淡水慢,清水蒸发速度比浊水慢。9、凝结条件:①f>=100%,降温(绝热冷对、辐射冷却、平流冷却、混合冷却)②凝结核(作用——对水汽的吸附作用;使形成的滴粒比单纯由水分子集聚而成的滴粒大得多,使之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有利于水汽继续凝结。)10、雾:漂浮在近地面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11、降水: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12、降水的形成的基本两个条件:雨滴下降速度超过气流上升速度;雨滴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前不至于完全蒸发。13、降水类型:对流雨(暖季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地形雨(暖湿空气遇阻抬升而形成的雨)、锋面雨(两个气团相遇,暖湿气团沿界面上升,绝热冷却,有雨区广、时间长的特点)、台风雨(风带有暖湿空气,夏、秋)14、云滴增长过程:云滴凝结增长、云滴的冲并增长15、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Cv=距平数/(平均数多年平均降水量)*100%16、大气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一般不显著,水平运动——是主要的运动17、作用于空气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惯性离心力气压梯度力:由于大气压力不均匀而作用在空气质点上的压力,其方向由同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面,也可以分解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垂直气压梯度力。显然,它的大小和气压梯度成正比。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的球面效应所引起的。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的大气,使风向东偏。高纬度向低纬度运动的大气,使风向西偏。18、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2km以上的气层,运动时不爱地面摩擦力的影响;空气作直线运动时只考虑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曲线还需考虑惯性离心力。地转风: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直线等速运动。(地转风向与水平气压之间的遵循白贝罗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梯度风: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是曲线时,作用于空气的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的风。19、在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地面愈远,风速愈大,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愈小。20、全球气压带(7个):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21、大气环流: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全球行星风系,三圈环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和高空急流,西风带中的大型扰动、季风环流。22、天气系统: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气团和锋,气旋和反气旋行星风系: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经向三圈环流:信风环流、中纬度环流圈、极地环流圈23、季风:大陆和海洋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夏季:海→陆。冬季:陆→海。亚洲地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风)24、局地环流:局部环境如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等引起的小范围气流称为局地环流。海陆风(滨海地区,白天海洋→陆地,夜晚陆地→海洋)、山谷风(山区,白天谷地→山坡,夜晚山坡→谷地)、焚风(山区,迎风坡——气温低,上升冷,背风坡——气温高)25、气候: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况及其变化特征。气象要素:日照、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向。如用以表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状态,就成为气候要素。太阳辐射是气候系统的能源。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地球划分为七个纬度气候带: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副寒带、寒带、极地带26、气候变化的原因:天文学方面(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黑子、光斑、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地文学方面(地极移动及大陆漂移、造山运动、火山运动)、人类活动(人口增长、改变地貌、地表性质、燃料废气)27、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变冷、变暖说第四章1、地球上的水的分布:水圈——主体是海洋97.3%、冰2.41%、地下水0.61%、河、湖、沼2、水循环:①水域、冰雪融化——大气层——降雨②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③水量平衡的三个因素: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Pc+Po=Ec+Eo;年平均大洋淡水平衡方程式:P+R(河川径流)-E=0④从全球水量平衡可以看出:A、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B、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分的主要来源C、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D、海洋蒸发量>降水量,陆地蒸发量<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水量刚好通过径流达到平衡3、海:大洋的边缘因伸入或接近陆地而形成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分离的部分水域。①海分为四种类型:内海(地中海、红海、里海、渤海)、边缘海(白令海、黄海、东海、南海)、外海(阿拉伯海、巴伦支海)、岛间海(爪哇海)②海水的化学成分:水占96.5%,其他物质3.5%,海水中还含有少量的有机和无机悬浮物,溶解气体O2、CO2。③海水的盐度和氯度:海水盐度—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g/kg)。氯度—每千克海水里所含的氯的克数。S%=1.8065*cl%+0.003④海水的颜色决定于海水对阳光的吸收和反射状况⑤海水透明度:直径30cm的白圆盘投入水中的可见深度来表示4、潮: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流动就是潮流。①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围周期性升降的现象。②顺潮:正对地球朝向月球和太阳一面形成的潮汐。③对潮:正对地球背向月球和太阳一面形成的潮汐。④一日之内应发生两次涨落潮。朔日和望日为大潮,上弦和下弦应为小潮。5、波浪:以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波峰前进,波谷后退。(波浪四要素:波峰、波谷、波长、波高)6、洋流:海水沿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是海水运动的主要方式。①洋流的形成:是由风系造成的,在南半球的大洋循环是反时针的方向流动,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流动。巨大的表层洋流将赤道附近的温暖海水带至高纬度的冷海水混合,再变成冷洋流流回赤道。②洋流分为:摩擦流、主力—气压流、潮流③水团:大洋中具有特别温度和盐度值的,性质相同的大团水体。7、海洋资源: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海洋资源包括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海洋动力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石油和天然气是最重要的海底资源。太阳能是海水动力能量的主要供应者。)8、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的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低洼处,能够自由流动)。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主,支流)流域:任何河流或水系的分水线内的范围。(河流流水在地面的集中区域)六大主要水系形式:.树枝状、格子状、矩形、环状、放射状、平行状总落差:河流与河口的高度差落差:某一河段两端的高度差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以小数表示。横比降:由于地砖偏向力和弯曲河道中河水离心力的影响。(转弯处)纵断面:直线型、凹形、下落型、折线型纵断面图:纵轴—落差、横轴—距河口的距离河流的横断面:河槽中垂直河流,并以河床为下界,水面为商界的断面。9、流域的分段:地理——地质特征①河源:最初具有地表水流形态的地方,海拔最高,其确定是根据“河源唯远”、“水量最丰”②上游:下蚀,侵蚀强烈③中游:上蚀,侵蚀和堆积作用大致保持平衡④下游:淤积⑤河口:三角洲10、流域特征对径流的影响:①流域面积(重要特征)②流域形状(影响到降水)③流域高度(气温和降水)④流域方向⑤河网密度(地表径流丰富与否的标志):D=L(干支流总长度)/F(流域面积)(km/km2)11、水情要素:①水位: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水位变化的意义:A根据水位观测资料,可以确定洪水波传播的速递和河流水量周期性变化的一般特征。B通过分析水位过程线,可以研究河流的水源、汛期、河床中充淤情况和湖泊的调节作用。C根据相应水位出现的时序,可以预报洪水,推算洪峰水位高度及变化情况等。②流速:单位时间内水质点移动的距离。决定于纵比降方向上水体重力的分布与河岸和河底对水流的摩擦力之比。(纵比降湿周长过水断面)薛齐公式:V=c(RI)1/2(R—水力半径;I—纵比降;C—待定系数,决定于糙度、深度和过水断面形状)③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公式:Q=AV(A—断面面积V—平均速度)12、径流的形成与激流过程:①停蓄阶段②河槽集流阶段③漫流阶段:决定于降水强度和土壤稳渗率之差(坡面漫流作为地表径流向河槽汇集的中间环节的分为:片流、沟流、壤中流)13、径流计量单位:①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过水的水量。Q=AV(m3/s)②径流总量:在特定时段内流过河流测流断面的总水量。W=QT(m3)③径流模数: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产水量。M=Q/F(F—流域面积)④径流深度r=W/F=W/F×10-5(mm)注:单位要化成mm⑤径流变率(模比系数)K=⑥径流系数a(对单因素而言,a越小越好)a=r/x(t同一时期、r—径流深度、x—降水量)14、正常的径流量:多年降水量的算术平均值15、径流的变化:(年内变化)①汛期:河流处高水位的时期②平水期:中常水位③枯水期:低水位④冰期:封冻⑤洪水:河流水位达到某一高度,至是沿岸城市、村镇、农田受到威胁时。⑥枯水期:一年内没有洪水时期的径流。河流分类的意义:当规划设计某一缺乏资料的河流时可用同类河流的水文变化规律作为参照。16、流域的水量平衡:X=y+(z2-z1)+(w2-w1)+(u2-u1)(x—降水量、y—地表径流流水、z2—雪面、土面、叶面蒸发量、z1—地表土壤凝结水的水量、w2—地下径流流出量、w1—进入流域的地下径流量、u2—增量、u1—减量)17、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①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不同转化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②河水的水文特征,无一不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③自然地理因素对径流发生影响。18、湖泊: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①按形成原因分类:火山湖、冰川湖、堰塞湖、风蚀湖、岩溶湖、泻湖和人工湖。②按湖水来源分类:海迹湖和陆面湖。③湖水与径流关系:内流湖与外流湖。④湖水的矿化程度:淡水湖、咸水湖和微咸湖。⑤湖水存在时间:间歇湖和常年湖。19、湖泊水文特征——湖水的运动①定振波:全部湖水围绕一个中心或几个重心摆动的现象。②湖流:风、波浪。20、水位变化和水量平衡:水量平衡方程式:x+y+z+k-y'-z'-e=+△w(x—降水、y—地表径流、z—地下径流、k—水汽凝结、e—水面蒸发、z'—湖水渗透量、y'—出湖地表径流量、△w—一定时期内湖的水量变化)21、沼泽: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①沼泽形成条件:喜水植物发育快、还原环境(缺氧)②沼泽的成因及分类:水体沼泽化、陆地沼泽化(草甸、森林)③沼泽的水文特征:沼泽水运动十分缓慢;泥炭中的水运动十分缓慢;苔藓沼泽中的潜水面多是中间凸起周围逐渐低落,潜水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径流极小;沼泽对河流的补给作用比较微弱。2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①总矿化度: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重(g/L)通常以水烘干所剩残渣来确定。(天然水分五类:淡水<1g/L、弱矿化水1~3g/L、中等矿化水3~10g/L、强矿化水10~50g/L、盐水>50g/L)②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重,称为水的总硬度。③根据总矿化度把水分成五类:极软水<1.5mol/L、软水1.5-3mol/L、弱硬水3-6mol/L、硬水6-9mol/L、极硬水>9mol/L23、岩石的水理性质①空隙:孔隙、裂隙和孔洞②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结水性、透水性2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分布水源消耗上层滞水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蒸发与渗透潜水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降水和地下水蒸发与渗透承压水不一致降水和地表水泉流出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这个自由表面就是潜水面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称为承压水。第五章1、地貌亦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地球内外动力互相作用塑造而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形态。①地貌成因:构造运动和地貌发育(内力:天山、帕米尔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气候因素(外力:阿诗玛、永安桃源洞)、岩性因素、人类活动(京杭大运河)②地貌类型:山地(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相对高度<1000)、平原(高平原3200、低平原200、洼地<0)③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导致地表热量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改变降水量分格局;影响生物界的生长发育;形成地域分异;使土地类型分化2、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3、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作用(负荷及应力变化、温度变化、生物生命活动)、化学风化作用(水化、水解、溶解、氧化)、生物化学风化4、风化壳: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又称残积物)。5、风化壳特征:厚薄不一;组成物质发以碎屑和粘土为主;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上层粒径细,下层相反;可以划分为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带。6、块体运动: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①崩落(崩塌):陡坡上的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快速下移。崩塌形成的条件:陡坡及相对高差(45度)、构造软弱面、水形成的地貌:崩塌崖壁、岩堆(倒石堆)②滑坡:由岩石、土体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影响因素:内在因素——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有效临空面;诱发因素——降水与地下水、地震、冲淘坡脚、坡面加固、人类活动③蠕动: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影响条件:15-30坡度、温度升降,干湿交替形成的地貌:鳞片状山坡、蠕动7、流水地貌①流水作用:地表流水——坡面流水、沟谷流水、河流;搬运方式——推移与悬移②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坡面流水地貌:坡积群(坡积裾)——坡积物连片分布于坡麓形成类似展开的裙裾的地貌。沟谷流水地貌泥石流:介于水流与滑坡之间,由松散物质、水和空气组成。(形成地貌:泥石流扇)形成泥石流的三个条件:固体物质丰富;陡坡,大比降;水源充足8、河谷地貌①河床:平水期淹没的河槽。②河漫滩:汛期洪水期淹没,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③分类:深槽与浅槽、边滩(侧向侵蚀)与河漫滩、牛轭湖与离锥山、心滩与江心洲④洪积扇:指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冲积-洪积平原河流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劫夺: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9、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的地貌。①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溶沟、石林;岩溶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岩溶盆地与溶蚀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②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亚洲第一大溶洞九天洞)、石钟乳、石笋与石柱、石幔、石瀑布;地下河(中国最美的地下河江西万年神农宫);暗湖10、风沙作用①风蚀作用:吹蚀——沙粒吹扬起;磨蚀——沙粒对岩石的作用②搬动作用:悬移、跃移和蠕动③风积作用:遇阻堆积、沉降,如风积物、风成沙、风成黄土12、风蚀地貌:风棱石;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盆地;风蚀残丘、雅丹地貌13、黄土: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点:厚50-150m,最厚达400多米,颜色——灰黄、棕黄、棕红成分:物质成分(以粉砂为主)、矿物成分(石英、长石、碳酸盐类为主)特性:具有垂直节理,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差,极易受流水侵蚀。14、黄土地貌:沟谷地貌(细沟、浅沟、切沟、冲沟和河沟)沟间地地貌(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地貌特征:沟谷众多、地面破碎;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形面。15、海岸带分为:海岸、潮间带、水下岸坡16、海蚀地貌: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台17、海积地貌:水下堤、离岸坝18、海蚀崖:海蚀穴被拍岸浪不断冲蚀扩大,使凹槽以上的岩石悬空,波浪继续作用,使悬空岩石崩坠,促使海岸步步后退,而成为陡壁,形成的悬崖状海岸。第六章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并产生收获的疏松表层。2、土壤肥力: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及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性。3、土壤形态:土壤与土壤剖面的外部形态特征4、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生物圈(养分元素循环,决定植被的分布)、与水圈(水分平衡与循环、元素的迁移及分布、水圈的化学组成)、与大气圈(气体交换)、与岩石圈(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循环)、对人类社会5、自然土壤剖面的发生层次:腐殖层A层;过渡层B层;母质层C层6、耕作土壤剖面:耕作层(疏松,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好,结构好);犁底层、心土层(沉积作用明显)、底土层(未受耕作的影响)7、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孔隙度、干湿度、新生体、侵入体8、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保存养分,提供植物生长;活化土壤的微量元素;缓冲酸碱度;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保湿效用等。9、成土因素: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人类活动10、土壤资源: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11、土壤资源的特性: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具有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具有地域分异规律;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具有不可替代性。12、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壤侵蚀严重;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土壤污染等。13、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扩大耕地面积,盘活土地存量;综合治理,合理布局;改造土壤资源的障碍因素(防治土壤侵蚀——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改良盐碱土——科学灌溉,抑制地下水的水位上升;改良沙土地——营造防风固沙林;防治土壤污染——杜绝污染源;培肥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第七章1、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一定区域的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立的固定、转化太阳能,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人工生态系统。2、城市生态系统:人类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或人工系统。3、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系统结构明显简化;开放的系统;生物产量较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人的作用。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成分复杂;动物种类少,植被覆盖率低,以人为中心;食物链简化;开放系统,物质能量流量大,转换快;自我调节能力差;人类活动频繁。5、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而建立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具有良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历年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层理:岩石的颜色、矿物的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露点:空气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地形雨:暖湿空气前进途中遇到较高山地阻碍而被迫抬升,绝热冷却,在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降水。草甸沼泽化:地表长期处于过湿状态,特别是河水泛滥及邻近水体沼泽化的影响,使潜水位升高或地下水出露造成草甸的过度湿润以致低洼处水分积聚,土壤中形成厌氧环境,死亡有机质在厌氧菌作用下,缓慢分解而形成泥炭层。腐殖化过程:进入土壤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后缩合和聚合成一系列黑褐色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种群:占据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生物的个体群。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自然地理学。二、填空题地理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三种类型。崩落形成两种地貌,即山坡上部的崩塌崖壁和坡麓的岩堆。两个相反方向的海蚀穴被蚀穿而互相贯通,这种地貌被称为海蚀拱桥。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时间和地形五大自然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层状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后,构造变动表现最为明显,主要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四种类型。三、判断题1、夏至日,太阳回到南(北)回归线,北极圈内处于晨昏圈的向太阳的一侧,因而北半球白昼比夜晚长。(F)2、黄土是第四纪形成的岩石(风力搬动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F)3、地震只发生在地球表面至700公里以内的脆性圈层中。(T)4、1884年经过国际协议,确定以穿过伦敦当时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本初子午线)。(F)5、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物种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一般认为它便越稳定。(T)四、简答题1、在鉴定矿物时,主要利用矿物的哪些物理性质来作为鉴别矿物的依据?答:=1\*GB3①形态②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度、透明度)③力学性质(硬度、弹性、断口、解理)2、简单介绍表示水汽含量的各个湿度参量之间的关系?答:=1\*GB3①水气压和饱和水气压②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③露点温度3、试画图说明河流在劫夺前和劫夺后地貌上的变化。答:P273图(中)4、如何改造土壤资源的障碍因素?答:=1\*GB3①防治土壤侵蚀②改良盐碱土③改良沙土地④防治土壤污染⑤培肥土壤,提高单位的产量5、简单介绍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答:①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②食物链简单③物质和能量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④依赖性强,抵抗性弱、自身调节能力小⑤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中影响最大、改造最彻底的生态系统6、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哪些?说出其中的六点。答:①农业开发必然破坏森林和草原②猎捕、采集动物与人为改变其生活环境加速了物种灭绝③不合理灌溉与耕作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④破坏水源涵养林引起突发性洪流⑤盲目抽取地下水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⑥排放氟利昂破换臭氧层等等五、问答题1、水情要素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在实际工作中有何意义?答:(详见下一卷的问答题)2005-2006学年第2学期自然地理学(A)卷一、名词解释,任选7题(每题3分,共21分)1、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2、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3、沼泽:较平坦或稍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4、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5、河口三角洲:对入海河流而言,河口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6、生物的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个体发育和行为特征等与其长期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互统一、彼此适合的现象。7、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约经营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8、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9、河流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10分)1、海蚀作用产生的地貌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柱和海蚀拱桥。2、气象学家所定的大气上界是距离地表1200km3、地震除直接给人类带来灾害外,还往往伴生火灾、海啸和洪水。4、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5、土壤的潜在酸度是由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的H+、AL3+。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1、河流加长时是向源头(河口)方向加长的。(F)2、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T)3、低山的绝对高度是在500米以下(500~1000m(F)4、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枝叶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生殖能力强和对生境具有明显影响的生物种类叫做建群种(优势种)。(F)5、从西半球进入东半球时,应把日期加上一日。(T)6、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单向的能量流动和循环式的物质流动。(F)(还包括信息传递)7、西方国家的天文学家以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T)8、生物化石可能存在于沉积岩中,也可能存在于变质岩和火山岩中。(F)(只存在于沉积岩)四、简答题,任选6题(共36分,每题6分)1、在气象学中,按照大气的温度和运动情况,可以将大气分为哪五层?答:对流层、平流层、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梗死护理查房教学
-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6.3长方形与正方形丨北师大版
- 大班语言教案:冬天好还是夏天好
- 物业节能源降耗措施培训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年秋)
- 急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 《小蝌蚪找妈妈》课本剧剧本: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6篇)
-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3.长度的几种特殊测量方法(分层训练)(原卷版)
- 架空绝缘导线在农网中的应用
-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Unit7SectionB(2a-2e)教案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2024年)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指南
- (高清版)TDT 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 如何有效落实护理查对制度
-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脑病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投标方案(技术标)
- 智能马桶设计开题报告
- 安装工行网银助手
-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 不锈钢罐体加工工艺
-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识别与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