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长沙市一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长沙市一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长沙市一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长沙市一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一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寒噤jìn缉私jī口角jué太监jiàn百发百中fāB.框架kuāng蕴藉jiè划拳huá闷热mēn渐臻佳境zhēnC.脚踝huái佛龛kān皴裂jūn着手zhuó咸与维新yùD.漂白piǎo倾轧yà挟制xiá踏实tā如丧考妣bǐ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矫枉过正倾刻之间羁绊通牒B.不计其数孺子可教伎俩融会C.磬竹难书蜂拥而上贸然分歧D.挑拨是非改弦更张霎那渲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虽不便说它们在不时地警醒着人们远离那些使人精神矮化的事物,但在我心里很清楚,它们的存在是怎样在延缓着我个人精神生活的退化和萎缩。B.这使得人们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以及其他奢侈品来肯定自我生活品质,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C.为了这次遥远的北国之旅,我早早地就在脑海里储备了许许多多的神秘幻想和童话故事,以至于今夜在这美丽的拉普兰,我的梦境也变得光怪陆离。D.每年到了樱花盛开的季节,这个城市常常是十室九空,人们举家来到这里赏樱花,到那时,这里就如同一个浪漫、梦幻的世界,处处花朵簇拥,人流如织。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1969年的某天,有一只野猫闯进了日本漫画家藤子不二雄的家里,画家忙里偷闲为这只野猫抓掉跳蚤,而正是这场经历,他灵感一闪,画出了一只“机器猫”。B.一个来自各行业年轻人组成的民间义工组织,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招募3000多名义工和数十辆车,执行了1.8万多人次的志愿服务,转运物资3万多吨。C.在10月26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为一批因奥运会安保工作而推迟婚期的青年民警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集体婚礼,208对新人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旁缘定终身。D.民族唱法一贯强调唱曲要唱情,所以即便一首歌的歌词写得很精彩,且唱出来的情感与歌曲的词意背道而驰,就不但感动不了人,反而会使听众觉得索然无味。5.填入下面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雨,悒郁而又固执地倾泻着。那_____的细语正编织着一种幻境,使人想起辽阔的江村。小楼一角,雨声_____,从窗外望去,朦朦胧胧,有如张着纱幕,远山巅水墨画似地逐渐融化,终于跟雨云融合作一处。我又记起故乡的乌篷船,夜雨淅淅地_________竹蓬,船头水声汨汨。——可是一睁眼我却看见了灰色的壁,灰色的窗,连梦的翅膀也无从回翔的斗室。我独自阑珊地笑了。A.淙淙正急滴着B.轻轻正酣滴着C.淙淙正酣敲着D.轻轻正急敲着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流感病毒的主要抗原是突出其表面的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在流感病毒所有发生突变的部分中,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突变最快。这令免疫系统跟不上步伐。决不是所有的病毒抗原——哪怕是所有RNA病毒的抗原——都突变得那么快。麻疹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突变的其他部分在变,只有抗原岿然不动(最可能的原因是,免疫系统识别为麻疹病毒抗原的那部分所承担的功能是病毒自身不可或缺的,如果它的结构变了,麻疹病毒就无法存活)。因此,人只要患过一次麻疹,一般就可对其终身免疫。然而,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却能在保持功能的前提下千变万化。它们的突变使其能避开免疫系统而未令病毒遭到破坏。事实上,它们突变得太快了,即使在一次流行中,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都经常在变。有时突变所导致的变化很小,使得免疫系统仍然能够识别它们并与之结合,从而轻易避免同种病毒的二次感染。但有时突变显著改变了血凝素或神经氨酸酶的形状,于是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它们。与旧结构完美结合的抗体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结构了。这种经常发生的现象被称为“抗原漂移”。当抗原漂移出现时,病毒就能在人体获得立足点,即使那人的免疫系统已有了能结合以往形态抗原的抗体。显然,变化越大,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力就越低。为了理解“抗原漂移”的概念,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橄榄球运动员,身着白短裤、绿衬衣、镶有绿色V字的白色头盔。免疫系统能识别这种运动服并攻击它。如果运动服稍作改变——如在白短裤上加一条绿色条纹而其他不变,免疫系统还是能够毫不费力地识别出该病毒。但若运动服由绿衬衣白短裤变成了白衬衣绿短裤,免疫系统就没那么容易识别了。抗原漂移引发流行病。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在33年间就出现了19种不同的已鉴定的流行病——平均每两年就有一种以上。每一种仅在美国就造成了10000至40000的“过量死亡”——高于该疾病通常所导致的死亡数量。结果在美国,流感比任何其他传染病——包括艾滋病(AIDS)——导致了更多人死亡。公共卫生专家监控了抗原漂移,并每年调整流感疫苗以期与之同步。但他们却从未能将疫苗调整得恰到好处。流感病毒是作为一个突变群存在的,即使他们预测到了突变的方向,总会有一部分病毒与众不同而躲过了疫苗和免疫系统。但是,因为医学领域其他新的发现,现在不管抗原漂移多严重,造成的流感有多致命,它也并不会再造成流感大爆发,不会造成如1889——1890年、1918——1919年、1957年和1968年时那样席卷世界的大流感。6.关于“抗原漂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抗原漂移发生的原因是突变显著改变了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形状。B.抗原漂移是病毒入侵人体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C.抗原漂移出现时,如果人的免疫系统拥有能结合以往形态抗原的抗体,病毒就难以在人体获得立足点。D.抗原漂移引发的流行病,一次就会造成至少10000人的死亡。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麻疹病毒的抗原之所以在其他部分都在突变的时候岿然不动,是因为它的结构一旦发生了变化,整个病毒就不能存活。B.流感病毒发生突变的程度与人体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力是成反比的,变化越小,免疫系统的应答效力就越高。C.人体免疫系统有时难以识别流感病毒,主要是因为病毒中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了颜色上的很大变化。D.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在33年间共出现了19种不同的流行病,从导致死亡的人数来看,流感是最致命的传染病。8.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患过一次流感的人,即使注射了疫苗也有可能再次感染,但是患过一次麻疹的人,却可以终身免疫。B.如果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了突变,那么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无法识别它们,从而无法破坏病毒。C.公共卫生专家已监控了抗原漂移,所以他们很快就会预测流感病毒突变的方向并将疫苗调整得恰到好处。D.如果出现了过去那种席卷世界的流感大爆发,那就可以确定在抗原漂移之外还存在其他的原因。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4分)通州海门兴利记王安石余读豳诗:“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②至喜。”嗟乎!豳之人帅其家人戮力以听吏,吏推其意以相民,何其至也。夫喜者非自外至,乃其中心固有以然也。既叹其吏之能民,又思其君之所以待吏,则亦欲善之心出于至诚而已,盖不独法度有以驱之也。以赏罚用天下,而先王之俗废。有士于此,能以豳之吏自为,而不苟于其民,岂非所谓有志者邪?以余所闻,吴兴沈君兴宗海门之政,可谓有志矣。既堤北海七十里以除水患,遂大浚渠川,酾取江南,以灌义宁等数乡之田。方是时,民之垫于海③,呻吟者相属。君至,则宽禁缓求,以集流亡。少焉,诱起之以就功,莫不蹶蹶然奋其惫而来也。由是观之,苟诚爱民而有以利之,虽创残穷敝之馀,可勉而用也。况于力足者乎?兴宗好学知方,竟其学,又将有大者焉,此何足以尽吾沈君之才,抑可以观其志矣。而论者或以一邑之善不足书之,今天下之邑多矣,其能有以遗其民而不愧于豳之吏者,果多乎?不多,则予不欲使其无传也。至和元年六月六日,临川王某记。注:①馌,yè:给在田间劳动的农夫送饭。②田畯(jùn):监督农奴劳动的农官。③海:东海。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叹其吏之能民能:能干的B.以赏罚用天下用:治理C.遂大浚渠川,酾取江南酾:疏导D.少焉,诱起之以就功就:完成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妇子,彼南亩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B.君至,则宽禁缓求,以集流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可勉而用也,况于力足者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D.则予不欲使其无传也秦王恐其破壁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引用豳诗,是要通过描写豳国人民和谐的生活情景来表现豳国官吏的与民亲善、赏罚分明,从而引出具有古代遗风的官吏沈兴宗。B.作者认为沈兴宗是能够用豳国官吏的行为来要求自己而且对百姓负责的官吏,可以称得上是有志向的人了。C.对于为沈兴宗写文章赞颂他一事,作者与当时的一些喜欢议论政事的人意见不一,他认为能够像沈兴宗这样的为官之人其实不多,应该为他写一篇文章。D.文章标题中的“兴利”即指第三段沈兴宗在海门兴修水利一事。作者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既交待了沈兴宗的政绩,也表达了对沈兴宗爱民利民行为的赞颂。第Ⅱ卷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1)夫喜者非自外至,乃其中心固有以然也。(2)苟诚爱民而有以利之,虽创残穷敝之馀,可勉而用也。(3)兴宗好学知方,竟其学,又将有大者焉。13.为什么作者认为沈兴宗是“能有以遗其民而不愧于豳之吏者”?(请用自己的话结合内容具体作答)(4分)四、古代诗歌鉴赏与默写(13分)14.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念奴娇黄庭坚①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

,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注释]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②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④醽醁(línglù):酒名。⑤老子:作者自指。⑥霜竹:指笛子。(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山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这是采用了表现手法。(2分)(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5分)答:15.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古诗默写①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校对稿上,括号前多了一根横线,应该删掉。)②,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③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2)古文默写。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巷子里的阳光王克楠①出了门,便是一条巷子,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拐过三条宽宽细细的巷子,就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②我很高兴有那样三道弯,倘若没有三道弯,大街上的尘土就会毫无阻拦地逼入我的院子,那将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巷子是一条漏斗型的死胡同,朝街的方向呈出开放的姿态。不熟悉路况的人,从街上拐过几道弯,走到我家门口,鼻子碰到了墙壁,叹了口气,就无奈地回返了。③看那些无奈的人回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一个个像误入迷途的孩子,脸红耳赤地跺跺脚:唉,这鬼地方怎么是条死胡同?④我显然对他们的牢骚不满,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我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⑤我站在巷口,最喜欢看的,还是驳印在巷子里的阳光。阳光很好,阳光不会唉声叹气,它从早晨露头,到晚上收尾,不露声色,真格是一位藏在云外的哲人。⑥早晨的阳光是桔红色的,它比巷子里的懒人要起得早。它像是画家手中的画笔,横一笔竖一笔,紧一笔慢一笔,就把小巷子画滋润了,画热了。懒人们就会说:你看看,太阳都晒热屁股了,咱也别压床了。⑦巷子里有几棵树,树干茁壮,树头蓬勃。夏天的午后,树下常有几个退休老人坐在小板凳上闲侃。就是这几棵树,支撑着阳光的舞蹈。阳光穿过蓬松的树头映在地上、墙上,地上和墙上就成了阳光的“舞台”。风是导演,树叶被吹得越厉害,阳光舞蹈的姿势就越激烈,反之,就温柔得很。它或刚猛激烈,或纤细入微,皆是一种自在的景致。⑧中午的阳光发出了惨白,白晃晃地扎眼,猛烈时,把人的头皮晒得煞痛。因而,中午巷子里很少有人走动。大家坐在自己的家中饮茶,或睡午觉。心里想:就让太阳发泄一会儿吧,它也有委屈焦躁的时候,过一阵子就好啦。⑨果不出其然,一过下午两点,太阳就像做错事的孩子羞答起来,它把阳光一缕又一缕轻轻地投进小巷子里,投在人们的头顶上,非常轻,恐怕在人们头顶上砸出了包。人们便走出院子,走到树阴下打毛衣聊天,或把有毛病的自行车倒扣在巷子里,没完没了地修理。⑩傍晚的阳光是有诗意的。它是太阳在一天之中的绝唱,它不知明天早晨还能不能吐着光彩从地的东边升上来。这有点好似人之将逝,还不知下辈子还能不能像活佛似地再转为人类。因而,傍晚的阳光最温柔,最贴人了。你抓它,捏它,碰它,它一点也不急,你亮开嗓门咋唬它,它也不恼,当然,很少有这样二板吊子,就像很少有这样的恶丈夫,面对如花似玉、善解人意的爱妻,你舍得动她一指头吗?11傍晚的阳光一片深红。它把整条巷子都映得红彤彤的。走在巷子里,会感到有一种被强化了的意味,或者说一种末世的味道。大家该去洗菜的,就过去洗菜,该洗衣的过去洗衣,巷口的棋摊上,依然是那些七嘴八舌爱乱支着的人们,但是,街坊们活动的幅度比白天要小了许多。也许,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已经感受到了与太阳的惜别。12明天还能不能见到太阳呢?老人和病人躺在床上,看着颤颤巍巍的阳光,心想,就要走了,走的时候如果用碗能扣上一碗阳光,躺在棺木里,就永远放着这只碗。13老人们一年中有三季都喜欢坐在巷子里的墙根下,晒“老爷儿”。他们的山羊胡子稀稀疏疏,但脸色红润,一旦阳光晒热了头顶,他们的话闸就打开了,滔滔不绝,无穷无尽,如果凑近了去听,一大堆老故事和昨天讲的基本相似,但他们却像大姑娘和小伙子第一次恋爱似地向老伙计们眉飞色舞地讲着,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阳光点燃了他们不灭的灵感。14——重复又有什么?人生在世不是进行着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重复吗?不是他重复你,就是你重复他:不是历史重复现实,就是现实重复历史。阳光也是重复的,以相同的节奏和相同的色调度过一天又一天,但没有人去烦它,因为它暖人。15我很为那些误进巷子而回返的人感到惋惜,你们至少可以在小巷子驻足一会儿,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16.请分析第13段“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中“扑扑扑”的妙处。(3分)答:17.你认为用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形容小巷的环境特点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答:18.第④段的“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和第②段的“巷子是一条漏斗型的死胡同”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答。(5分)答:19.文章末尾说“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阳光给人的丰富“意味”。(6分)答:六、文章赏析(14分)20.请从下列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赏析本文运用词语的艺术(2)赏析本文的主旨七、作文(60分)2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表述规范,卷面整洁。长沙市一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答案】A(B框架kuàng;C皴裂cūn;D挟制xié)2.【答案】B(A倾——顷C磬——罄D霎——刹;渲——宣)3.【答案】D(十室九空:形容因灾荒、战乱或暴政使得人民破产或流亡的景象。)4.【答案】C(A缺少成分,应该在“他灵感一闪”前加上“让”;B搭配不当,“招募”应改为“调动”;D关联词使用不当,“且”应改为“但”)5.【答案】C(“淙淙”照应前面的雨水,拟声词更形象;“酣”意为“尽兴,畅快,赋雨声以人的情感”,较“急”更符合语境,更具表达效果;“敲”写出声音的清脆,更能以省衬静,更有质感,运用修辞,更形象,更符合语境。)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6.【答案】B(A“和”要改成“或”C原文表述为“病毒就能在人体获得立足点,即使那人的免疫系统已有了能结合以往形态抗原的抗体”D“通常一次就会造成至少10000人的死亡”与原文中“高于该疾病通常所导致的死亡数量”矛盾,同时,这也只是美国的一组统计数据)7.【答案】B(A原文表述为“最可能的原因是”C“颜色上的很大变化”有误D原文表述的是“19种不同的已鉴定的流行病”)8.【答案】D(A原文讲的是“一般就可对其终身免疫”B原文讲“有时突变所导致的变化很小,使得免疫系统仍然能够识别它们并与之结合”C“很快就会预测流感病毒突变的方向并将疫苗调整得恰到好处”在原文中没有根据)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4分)通州海门兴利记(译文)王安石我读《豳风·七月》诗,见到“领着老婆孩子送饭到田中,田官老爷非常高兴”。啊!豳国的人率领他的家人齐心协力,听从官吏指挥,官吏也以诚相待帮助百姓,多么尽心尽力。这份高兴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他的心中本来就有值得高兴的东西。我不禁感慨豳国的官吏与民亲善,又想着它的国君是如何对待官吏的,那么向善的心情是出于至诚而已,不单单是法规制度迫使他这样做的。靠赏和罚来治理天下,那么先王时代的习俗就废掉了。有士大夫做到这样,能够用豳国官吏的行为来要求自己,而不是对百姓不负责任,难道不是所说的有志向的人吗?以我的所见所闻,吴兴人沈兴宗在海门所做的政事,可以说是有志向的人。在海边筑堤七十里来消除水患之后,就大力疏浚沟渠河流,疏导长江以南的水来灌溉义宁等几个乡的农田。这个时候,老百姓苦于东海水患,个个叫苦连天。沈君到任后,放松禁制,慢慢索求,以招集背井离乡的人。过一段时间,劝导百姓起来去完成水利事业,没有哪一个不是不顾困乏而即时赶来的。从这一点看,如果确实爱护百姓而能够使他们获利,虽然在残破穷困之余,还是可以勉励他们,使用他们,何况是对于行有余力的人呢?兴宗喜好学习并知道如何去做,完全施展出他的学识,还将会有更大的成就,这个哪里足以完全施展我们沈君的才华,然而可以看出他的志向。但发议论的人或许以为在一个县的善政不足以写成文章,现在天下的县很多,那些能够有善政留给百姓而无愧于豳国的官吏,真的很多吗?如果不多,那么我不想使沈君没有一篇传文。至和元年六月六日,临川人王安石作。9.【答案】A(能:亲善)10.【答案】D(A率领,带领;因为B表承接,就;副词,用于加强判断,就是C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D第三人称代词,他)11.【答案】A(“赏罚分明”有误,原文意思是靠赏和罚来治理天下,那么先王时代的习俗就废掉了)第Ⅱ卷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1)译文:这份高兴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他的心中本来就有值得高兴的事物。(中心:心中;固:本来;有以:有……的事物)(2)译文:如果确实爱护百姓而能够使他们获利,虽然在残破穷困之余,还是可以勉励他们,使用他们。(苟:如果;诚:确实;虽:虽然)(3)译文:兴宗喜好学习并知道如何去做,完全施展出他的学识,还将会有更大的成就。(方:道理;竟:彻底、全;大者:大的成就职)13.答:沈兴宗在海边筑堤七十里来消除水患之后,就大力疏浚沟渠河流,疏导长江以南的水来灌溉义宁等几个乡的农田,(2分)同时又放松禁制,慢慢索求,以招集背井离乡的人,劝导百姓起来去完成水利事业。(1分)因为这样爱护百姓与民亲善又能够使他们获利(1分),所以称他为“能有以遗其民而不愧于豳之吏者”。四、古代诗歌鉴赏与默写(13分)14.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1)答案: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2)【参考答案】①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1分)本词上阙通过选用“断虹”、“秋空”、“万里青天”、明月等巨大而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明净、壮阔的仲秋景象,衬托诗人豪迈快意的情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