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概念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预后_第1页
隆德概念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预后_第2页
隆德概念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预后_第3页
隆德概念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预后_第4页
隆德概念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预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隆德概念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预

后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许汪斌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第十届编辑委员会编委,云南省医院协会重症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在瑞典隆德大学医院神经科学中心从事临床脑代谢的研究工作,师从于诺贝尔奖生理及医学评奖委员会主席UrbanUngerstedt教授,有非常出色的临床研究论文发表在Anesthesiology,IntensiveCareMedicine,Actaneurochirurgica等杂志。摘要本文介绍了隆德概念用于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的主要原理,同时对隆德概念或改良后隆德概念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了描述。与其他以meta分析为重要基础的指南不同,隆德概念主要建立在脑容量和脑灌注调节的生理学机制以及如何降低跨毛细血管血浆渗漏和扩容的基础之上。目前,与隆德概念或改良后的隆德概念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九个非随机对照研究和两个随机对照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隆德概念有益于患者的预后,另外两个随机对照研究虽然样本数量少,但是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对照组(接受传统方法治疗),改良后的隆德概念对患者的预后更好。介绍虽然过去的数十年重症监护得到迅猛发展,但是有关颅脑创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对此,瑞典隆德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NordstromCH.和麻醉学的GrandePO.两位教授在1990年针对颅脑创伤共同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概念:以控制脑容量为目标,进而达到控制颅内高压的治疗方法(Volume-targetedtherapyofincreasedICP),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隆德概念(LundConcept*最初,用于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的隆德概念只是一种理论方案,该方案主要建立在脑容量和脑灌注调节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上。本理念重点为阻止颅脑创伤后颅内压的升高或降低已经升高的颅内压,同时改善挫伤及其周围已经受损的脑灌注。因此该理念可描述为颅内压和脑灌注靶向性治疗,隆德概念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证明,这点在后文会描述到。迄今为止,所有有关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指南都没有得到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明,因此目前所有颅脑损伤指南都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所以,相应的特异性治疗方案都必须建立在meta分析、实验室研究和基础生理学原理等小型临床预后研究上。虽然不同的指南在本质上都存在区别,但是过去十年中脑外伤协会的一些指南正逐渐向隆德概念靠近,比如对脑灌注压和血管升压药的影响进行了关注等。与脑外伤协会指南中提到的颅内压高于20mmHg时才开始启动降颅压治疗不同,隆德概念建议患者到达医院后应尽早启动降颅压方案,以阻止脑水肿的发生并保证脑灌注的最佳化。据我们所知,隆德概念尚无明显副作用出现,因此应尽可能早的实施该治疗,无需过多考虑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自主调节能力。除了双氢麦角胺不再应用外,隆德概念自推出之后没再改变过。双氢麦角胺可以通过收缩脑静脉起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在最初版本的隆德概念中,无法控制高颅压时才会使用双氢麦角胺,后来之所以淘汰该药,原因在于大剂量应用时可以引起周围血管的收缩。图1为隆德概念临床应用概要图。图1:隆德概念临床应用概要。药物应用以及其他参数详见grande(2006)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测量和其他指南一样,颅内压监测也是隆德概念的重要部分,应在患者入院后尽早监测。颅内压监测既可以通过外部脑室引流管,也可以通过脑实质内的装置,同时监测动脉压力和平均动脉压也很重要。在计算脑灌注压时必须保证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的参考点一样。例如,头位抬高15°后测量颅内压时若以外侧导管为0参考点,而测量平均动脉压时以心脏水平作为0参考点,比不抬高头位时计算的值差10mmHg左右。在计算脑灌注压时必须将这种差异考虑在内。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颅内压的处理:对可处理的颅内大块损伤(如血肿和局部损伤)推荐早期外科清除(有时需要切颅术,见下文)以降低颅内压并减少损伤引起的其他潜在不良作用。创伤后或使用血管升压药后出现的高灌注压,会使脑损区域出现短暂压力诱导性的脑灌注和氧合提高,同时引起毛细血管中小物质的被动渗透,而且较高的脑灌注压也会造成毛细血管静水压的升高,引起跨毛细血管滤过增加以及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血管升压药也会带来ARDS等颅外副作用,导致全身血浆渗透增加,引起低血容量和全身组织水肿。以上不良反应可通过采用较低的脑灌注压来减少,而不是最初建议的保证脑灌注压在70mmHg以上,同时限制升压药的应用也可降低这些不良作用,因此隆德概念倡导抗高血压治疗(61阻滞剂、a2激动剂、血管紧张素II抑制剂)。研究发现6阻滞剂可提高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存活率;a2激动剂可以有效降低这类患者的血压,而且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体外模型中发现该药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6受体阻滞剂对脑创伤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血管紧张素II抑制剂可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引起的促炎症反应给患者带来益处,同时该药也有助于阻止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促炎症反应。若抗高血压治疗后脑灌注压仍然很高,对于心血管功能稳定的患者可以采取合适的头高位降低灌注压。头高位可以降低颅脑中毛细血管静水压,使颅内压缓慢降低,但是该方法同样可能引起颅内血容量的被动降低,进而导致颅内压的快速下降,由于颅脑可以通过被动变化静脉流出道阻力使自己免受静脉压力变化带来的损害,因此此时血容量的下降主要出现在动脉端。同时,应避免过度头高位(>15-20°)引起的静脉回心血量的减少,该现象在无意识、镇静治疗状态下压力感受器反射灵敏度下降的患者中更为突出。接受隆德概念治疗的成人患者脑灌注压通常控制在60-70mmHg范围内。经个体化评估后,如果有必要,可通过降低脑灌注压来控制颅内压,成人和小儿患者最小可接受的灌注压值分别为50mmHg和40mmHg,该值的前提是接受隆德概念治疗的患者经液体复苏可以保障正常血容量。现在,这些脑灌注压值在美国成人和儿童指南中也被推荐。一项针对严重颅脑损伤成人患者的微透析研究发现,在符合隆德概念病理学、药理学和液体治疗原则的基础上,脑灌注压降低至50mmHg时不会出现氧合功能紊乱。作为扩容剂的白蛋白除了可以使血浆胶体渗透压处于正常水平以维持正常血容量外,根据Starling液体平衡公式在脑受损区域也可以起到阻止滤过的作用,但是白蛋白的益处可能有点夸大。首先,发生创伤后人体的通透性会增高,大量血浆液体和蛋白质漏入间质中,此时白蛋白作为扩容剂的效果将会降低;其次,修正后的Starling原理加入了血管内皮细胞糖萼层,受毛细血管静水压的影响跨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的吸收能力下降,但是这一假设颇有争议,并且直到现在仍未被证明;最后,一项针对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随机post-hoc研究(SAFE-TBI研究,见下文)发现,生理盐水的扩容效果比白蛋白好。因此,尽管生理盐水作为扩容剂时可以诱发组织水肿(包括受损的颅脑),但颅脑损伤时使用白蛋白作为扩容剂的效果或许并不像之前说的那么理想。但是,在符合下文给出的参数以及合理使用的前提下,隆德概念仍然推荐使用白蛋白。扩容:低血容量状态下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激活可以引起儿茶酚胺类释放入血,同时导致半暗带血管收缩进而加重组织缺氧。即使半暗带缺乏肌原性反应和自主调节能力,但是它仍然对体液中的儿茶酚胺a刺激有反应。因此为了避免低血容量出现,隆德概念建议联合应用白蛋白和生理盐水作为扩容剂,当血红蛋白浓度低时建议输注血液(见下文)。通过应用白蛋白(最好20%浓度)以及等渗溶液,可以降低大量晶体液的使用。对晶体液的限制可以减少全身组织水肿的发生(包括血脑屏障破坏状态下已受损脑组织的水肿),因为此时的晶体液会分布到整个细胞外区域中。一项通过液体冲击造成大鼠脑水肿的试验表明,与等渗的白蛋白溶液相比,晶体液作为扩容剂时皮质中的水分更高。一项有关脑膜炎大鼠的研究发现,和生理盐水相比,等效扩容时使用20%的白蛋白颅内压更低。一项针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白蛋白作为扩容剂临床预后更好。一个有关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较大型研究(SAFE-TBI研究)亚类分析发现,与生理盐水相比,严重颅脑创伤患者接受大量低渗4%白蛋白溶液灌注后预后更差,该研究的结果让人惊讶,因为白蛋白作为一种自然胶体,分子量如此大的蛋白外漏至损伤的脑组织中的量非常小。而且有证据表明不管用不用白蛋白,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的蛋白质浓度都处于1-2g/L之间,相对于血浆中60g/L的蛋白质浓度,如此低的值在跨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引起的滤过作用中完全可以忽略。SAFE-TBI研究中白蛋白引起不良结果的原因不清楚,可能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源于颅脑外的影响,而非颅内因素所致,同时该研究中频繁使用的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可增加经毛细血管膜丢失的蛋白质的量,这对结果可能也有不良影响,对此下文会进一步讨论。数项研究都表明白蛋白对颅脑损伤患者有益处。目前为止只有这个post-hocSAFE-TBI研究发现了这种不良结果,而且此研究原始数据库的设计并不完全符合任何一个颅脑创伤标准,同时对颅脑创伤组患者的选择也不清晰,与此同时两个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并不相同,而且应用的白蛋白是具有增加脑水肿风险的低渗液。白蛋白潜在的不良作用可以通过使用等渗液以及采取减少扩容剂需求等措施来降低。以其他组织跨毛细血管液体交换基础生理学原理为基础、同时可潜在降低扩容剂需求的方法也纳入在隆德概念中,并在下文论及。颅脑外其他组织跨毛细血管交换的原理:随时随刻都有液体从血浆中漏入间质,这种现象称为跨毛细血管交换率(TER*正常情况下,每小时白蛋白的跨毛细血管交换率占血浆中白蛋白总量的5-6%脓毒症/SIRS或创伤状态下该值会增高2-3倍。同时,孤立性颅脑创伤患者的全身血浆渗漏也会增加。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渗漏出去的液体会经淋巴系统重新回到循环系统,因此血容量和间质容量维持在正常水平。创伤后或脓毒症/SIRS状态下,跨毛细血管渗漏增加,淋巴系统的再循环功能超载,进而造成低血容量和间质水肿的形成,因此促进淋巴系统再循环能力(比如理疗)可作为抑制低血容量的一种方式。可用双孔理论解释跨毛细血管液体交换的机制,图2为该机制的概要。根据该机制,整个毛细血管网的被膜上都存在微孔,这些微孔只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同时也存在少量较大的孔道,可以允许如蛋白质等较大的分子通过,这种大的孔道只存在于毛细血管网的末端和小静脉中。当发生创伤或脓毒症/SIRS时,大孔道数量增加,这可以解释血浆液体和蛋白质向间质丢失增加以及扩容物扩容效果降低的原因。小孔道中,符合Starling定律的静水压和胶体渗透压共同控制液体的进出,但持续漏出蛋白的大孔道,其跨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接近零,因此大孔道中静水压力才是控制跨毛细血管液体交换的唯一驱动力,即大孔道中毛细血管静水压在滤过作用的驱动力中占主要优势,蛋白质通过对流方式随着液体流动转运。根据以上理论,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时(比如动脉压升高或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引起的后毛细血管收缩)会导致经过大、小孔道的血浆液体流失增多,同时通过大孔道血浆蛋白丢失增加,进而加重低血容量。当血管通透性增加时,这种因静水压升高引起的血浆液体流失会加剧。以上理论已经得到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证实。与此同时,快速输注扩容剂会引起血容量向间质流失增多,原因是输注速率过快的情况下有一段时间动脉压会过度升高,该假设已经得到患有脓毒症的大鼠和几内亚猪实验研究的证明,该研究显示:当白蛋白输注速率过快的情况下血容量的丢失更多。通过限制白蛋白的输注量或许可以降低白蛋白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使其扩容效果更佳。图2:颅外毛细血管概要图描述了跨毛细血管液体交换的双孔理论,数量较多的小孔道。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毛细血管网末端较少的大孔道还可以允许蛋白质通过。该图并没有显示红细胞。需要注意的是大孔道两侧无胶体渗透力(△n=0),即跨毛细血管静水压(△?)通过大孔道促进大量白蛋白的对流。创伤后大孔道数量增加导致白蛋白的流失增加。输血:颅脑损伤的患者对贫血和低血容量十分敏感,红细胞不仅对颅脑的氧合作用重要,因其在血管内占据很大的容积,因此同时可起到维持正常血容量的作用。数个研究表明输注红细胞可以改善氧合能力;当血红蛋白浓度高时,经毛细血管渗漏程度相对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机制可能为:当血红蛋白浓度低时,为了维持正常血容量,较大一部分血管内容积被扩容剂代替,造成渗漏入间质的液体增加,即:给的扩容剂越多,漏入间质的量也就越多。一项针对重症监护室输注需求的post-hoc亚类分析研究分析了输血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量输血组临床预后没有明显改善(两组60天对比为17%vs13%),但是该研究输注的血液没有剔除白细胞。有证据表明高质量血液(储存时间短)和剔除白细胞的血液可降低输血副反应并提高患者预后。白细胞引起副反应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白细胞促炎微血管反应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反应有关。在此需要强调下,大多数研究对输血都持否定态度。Hebert等人的研究发现与限制血液输注相比,危重症患者大量输血的预后更差,但是该研究同样发现急性心梗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可在输血中获益,这两种情况与脑损伤区域挫伤/半暗带的形成机制存在相同之处。某meta分析同样质疑血液输注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一项囊括1150例脑损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血液输注的患者预后更差,但是该研究同时指出贫血本身就是危险因素,而且该研究另一不足之处为接受血液输注的贫血患者年龄普遍偏大,并且初始阶段患者的创伤程度就更重、GCS评分也更低。一些回顾性和meta分析研究(如MarikandCorwin(2008)和Salimetal.(2008))都忽略了输血本身就是病情危重的标志。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针对输血不良结局的研究使用的血液都没有剔除白细胞。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白,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脑受损区域的氧合情况才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一点,不应该完全与其他接受输血治疗危重症患者进行对比。综上所述,输注高质量的剔除白细胞的血液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有益,因此隆德概念推荐使用输血治疗,使血红蛋白浓度维持在115-120g/L。提高脑灌注:一项纳入了48个病例、采用隆德概念治疗并存在颅内压增高的严重颅脑损伤的微透析研究结果发现,半暗带中乳酸/丙酮酸比值和丙三醇浓度在治疗过程中会从较高浓度逐渐恢复正常,这意味着尽管脑灌注压下降但受损区域的氧合功能得到改善,细胞破裂程度降低。对此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隆德概念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扩容剂、降低跨毛细血管渗漏、低血红蛋白浓度时输注血液以及避免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血管收缩等方法阻止低血容量的形成,以上所有方法都可以改善脑灌注和氧合能力(见表1)b即使存在颅内压下降的情况,以上方法仍然可以改善脑灌注,这可以通过以下生理学原理进行解释:组织灌注不仅仅与灌注压有关,同时也高度依赖血管阻力。隆德概念通过抗高血压和白蛋白治疗可以阻止血管源性水肿的形成,同时通过提高脑灌注和氧合能力阻止细胞毒脑水肿的发生。表1:隆德概念相关研究概要隆德概念中通过静脉应用前列环素(1-1.5ng/kg/min)改善脑灌注。该方法已经得到两个微透析研究的支持:前列环素可以改善半暗带氧合功能。通过联合使用白蛋白、晶体液和输血阻止低血容量,同时摒弃升压药物的使用可以改善身体其他部位的灌注,如肠、肺和肾。渗透疗法:隆德概念并不推荐渗透疗法作为常规治疗,因为该方法缺乏科学和生理学依据,同时存在很多副作用。渗透疗法可以引起颅内压反弹性升高,并且与肾衰竭和严重高钾血症有关。在一些情况下渗透疗法具有诱发脑干疝形成的风险,比如救护车上或手术室转运过程中。肺功能:隆德概念纳入了几项肺保护策略:不推荐使用大剂量巴比妥类药物,它会引起肺功能不全和高热的出现;避免促炎介质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以降低肺功能衰竭的发生,这类似于血管紧张素II抑制剂对促炎介质血管紧张素的抑制作用;通过吸入剂和适度肺复张(控制颅内压情况下)以及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来预防肺不张,隆德概念强烈推荐使用PEEP,它对颅脑不存在损害,原因在于只要颅内压比硬膜外静脉压高,PEEP引起的静脉压力的升高就不会传递至颅脑内;限制晶体液的使用可以降低肺水肿发生的风险,同时有报道指出采用升压药升高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的方法非常容易诱发ARDS;不建议使用过度通气,它可以恶化脑受损区域的组织缺氧。抗应激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也会明显升高。可以通过镇静(咪达唑仑X镇痛、联合使用可乐定以及避免应激性觉醒试验等方法降低应激反应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和儿茶酚胺的释放。镇静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减少癫痫发作,但是没有必要预防性的应用抗癫痫药物。体温:治疗性降温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加重应激反应以及儿茶酚胺释放的潜在副作用,后者可恶化半暗带脑循环。以寒战为特点的应激反应与体温和体温调节中枢设定值间的差异性有关。主动降温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同时复温过程中会引起高颅压反弹。目前为止,尚没有针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科学依据。因此在隆德概念中不推荐使用主动降温治疗,体温过高时推荐使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有时单次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酯)降温,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血糖。营养:隆德概念推荐肠内和低能量营养,即轻微高于镇静状态时所需的基础能量代谢(成人15-20kcal/kg/24-h,儿童相对多一点),以阻止过度营养带来的嗜血细胞和发热。脑脊液引流和减压术:可以使用脑脊液引流,但是当颅内压较高时应格外小心,因为组织压力降低会增高跨毛细血管压,从而引起跨毛细血管滤过。因此消失的脑脊液容积会被更多的水肿代替,具有脑室塌陷的风险。过去十年为了阻止脑干疝带来的威胁开始逐渐普及开颅减压术,但是,减压术后由于反抗压力的消失,颅骨开放部位会出现脑疝和绞窄的风险。通过维持相对低的脑灌注压和正常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以减轻颅脑开放部位的肿胀。2007年一项有关隆德概念的研究显示:相对于不开颅的患者,尽管接受开颅减压患者的颅内压更高,但是这部分患者的预后并没有变差。对于顽固性高颅压的患者,颅骨切开减压术可作为一种阻止脑干疝形成的潜在保命方法。临床预后研究隆德概念表1总结了相关研究的临床预后数据。第一篇使用该全新理念治疗严重颅脑损伤合并顽固性高颅压患者的临床报告于1994年发表于隆德大学医院。研究纳入的患者存在顽固性颅高压、过度通气脑血管反应受损以及预后差等特点。来自Umea大学医院有关隆德概念的回顾性研究有两篇文章得到发表,第一篇为短期临床预后,第二篇为长期临床预后。两篇文章显示:接受此理念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低,并且50%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预后(GOS4-5)纳入了136位患者的三个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也已得到发表,一个来自于隆德大学医院(Eker等人),一个来自于Umea大学医院,还有一个来自于瑞士琉森州立医院的St.Gallen。Eker等人的研究发现,与来自同一个重症监护室的历史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以上三个研究都表现出低死亡率以及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总共纳入了131位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三个回顾性研究也已发表,这三个研究的结果都呈现出低死亡率和大量良好的临床预后。来自Umea和Gothenburg大学医院采用隆德概念对严重颅脑损伤儿童患者进行治疗的回顾性研究也表现出<10%的死亡率以及多数临床预后良好。修改版隆德概念两个随机对照研究对颅内压-靶向治疗(即修改版的隆德概念)和传统脑灌注压-靶向治疗进行了对比。第一个为波斯尼亚Sarajevo大学2006年至2008年进行的研究,总共纳入了60位年龄低于70岁的严重颅脑创伤或蛛网膜下腔动脉瘤出血(SAH)的颅脑损伤患者(平均每组30人)。隆德概念组使用尼莫地平控制血压,同时使用了高渗盐水治疗;传统治疗组的脑灌注压目标值为70-80mmHg以上,并频繁使用血管升压药和甘露醇。两组患者都预防性的使用苯妥英以阻止癫痫发作。隆德概念组患者死亡率为20%,而以2000年脑创伤协会指南为治疗依据的传统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3%(p=0.03)。隆德概念组儿童患者良好预后(GOS4-5)的比例为53%,传统治疗组的比例则为40%。第二个随机研究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该研究共纳入68位GCS<9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初始GCS以及APACHEII评分等基础值差异不大。其中一个组主要使用隆德概念进行治疗(n=30,治疗时间2006-2009年),另一组使用传统治疗方法(n=38,治疗时间2004-2006年)b隆德概念组的28天死亡率为30%,而传统治疗组的28天死亡率为57%。隆德概念和脑膜炎最后,还有两个研究使用隆德概念治疗严重脑膜炎患者。其中一个研究纳入了12位GCS<9和颅内压>20mmHg的患者,结果两名患者死亡,死亡率20%。剩下的十个人GOS评分恢复到4-5分。另一个研究纳入了15位GCS<9分的患者其中只有一位颅内压不高的患者,结果共有十位患者存活,死亡率33%o可将之前报道的脑膜炎患者62%的死亡率作为对照组与这些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反映了1989年至2013年间相关患者的治疗预后,患者良好预后比例为64-80%,相对于同一时间段采用其他方法治疗的研究结果而言,这一结果是好的。两个大型随机颅脑创伤试验显示患者死亡率在28%左右,不良预后的比例为57%o上文提到的隆德概念中研究结果最好的为Rosner与其合作伙伴所做的研究该研究总共纳入157位患者,结果显示死亡率为29%,具有良好预后(GOS4-5)患者的比例为59%。将前面纳入了48位患者的研究数据(研究VI,表1)输入IMPACT研究组和CRASH研究组进行预后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实际良好预后结果比预后工具预期的结果还要好。采用多个脑损伤研究数据库的IMPACT预后计算工具再次获得应用批准,这意味着IMPACT组预后模型结果仍然有效,因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接受隆德概念治疗的患者其预后不差于接受其他指南治疗的患者。在研究III,IV,V,VI,VII和VHI中(表1),GCS=3分的患者也被纳入研究。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