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性影响研究的几个领域分析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073ffefa17c5e8b838d70af07f1784/b1073ffefa17c5e8b838d70af07f17841.gif)
![实证性影响研究的几个领域分析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073ffefa17c5e8b838d70af07f1784/b1073ffefa17c5e8b838d70af07f17842.gif)
![实证性影响研究的几个领域分析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073ffefa17c5e8b838d70af07f1784/b1073ffefa17c5e8b838d70af07f17843.gif)
![实证性影响研究的几个领域分析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073ffefa17c5e8b838d70af07f1784/b1073ffefa17c5e8b838d70af07f17844.gif)
![实证性影响研究的几个领域分析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073ffefa17c5e8b838d70af07f1784/b1073ffefa17c5e8b838d70af07f178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
实证性影响研究的几个领域
第六讲
实证性影响研究
放送者
→
传递者
→接受者
(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法国学者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提出,在影响这个领域中,每一项研究都要走过“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这样一条路线,并且都要沿着这条路线去追根溯源。如果我们置身在放送者的立场,研究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命运,包括传播过程中的声誉、成就和变异,这种研究即为流传学;如果我们置身于接受者的立场,探讨作家作品的来源,分析它们所受到的各国文学的影响,这一研究被称为渊源学;如果我们研究文学传递的路线,即各国文学互相影响的途径和手段,就是通常所说的媒介学。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第一节流传学一、研究类型
(一)中国文学在国外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学者就已开始了中国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的研究。例如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包括中国对东方邻国如日本、越南的影响和在西方的流传,出版了一套丛书:《中国文学在法国》、《中国文学在英国》、《中国文学在俄国》等。第一节流传学一、研究类型实践阐释:鲁迅在日本1、1909-1924年期间,日本人对鲁迅文学活动的初步介绍。(1)1909年:《日本及日本人》杂志。(2)五四文学革命爆发后:A.“中国学家”青木正儿:鲁迅形象——“中国小说创作第一人”。B.清水安三:《周三人》鲁迅形象——“文学成就很高的作家”。
C.《北京周报》:鲁迅形象——优秀小说作者、杰出的中国小说史的研究者、外国文学的优秀翻译者、中国社会的改革者等等。
实践阐释:鲁迅在日本1、1909-1924年期间,日本人对鲁2、从1925年至1932年,是鲁迅影响扩大但日本人对鲁迅的接受有了偏差的时期。(1)《故乡》:鲁迅形象——民国第一流的短篇小说作家。(2)1929-1931:鲁迅形象——“精神界之战士”、世界性作家。这一时期,日本的革命文学界和学术研究领域以及新闻界也都给予了鲁迅更多的关注,但同时受中国国内文学形势即“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变化的影响,人们对鲁迅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
2、从1925年至1932年,是鲁迅影响扩大但日本人对鲁迅的3、1933-1936年鲁迅逝世,这一时期是作为小说家的鲁迅在日本的影响继续扩大的时期。1934年日本岩波书店决定将佐藤春夫和增田涉翻译的鲁迅作品和为《鲁迅选集》出版。1935年6月《鲁迅选集》在收入了增田涉的《鲁迅传》后,列入“岩波文库”。日本白桦派作家长与善郎1935年7月在《经济往来》第10卷第7期上发表了《与鲁迅会见的晚上》;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阵营在遭到镇压后,也出现了一些放弃共产主义信仰的“转向”作家,借对鲁迅或错误或准确的理解来为自己的“转向”进行辩解。3、1933-1936年鲁迅逝世,这一时期是作为小说家的鲁迅(二)外国文学在中国
1、1840年以来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流传。
2、1978年以来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例如马原、余华、北村等人的创作形式就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二)外国文学在中国1、1840年以来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流(三)外国文学在外国
这是外国文学史专家们研究的课题。如法国文学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俄罗斯文学对法国的影响,莎士比亚对法国文学的影响等。这种研究可以勾勒出国际文学关系的交流与发展的状况,同时也可以说明世界文学之间的普遍联系。
以流浪汉小说在欧洲的影响为例。(三)外国文学在外国这是外国文学史专家们研究的课题。如法国第二节渊源学一、西方渊源学研究理论(一)渊源学的提出:“思想、主题和艺术形式之从一国文学到另一国文学的经过,是照着种种形态而画过去的。这一次,我们已不复置身于出发点上,却置身于到达点上。这时所提出的问题便是如此:探讨某一作家的这个思想、这个主题、这个作风、这个艺术形式的来源,我们给这种研究定名为‘渊源学’”。(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戴望舒译.商务印书馆,1937.170)第二节渊源学一、西方渊源学研究理论
(二)渊源研究的分类
1、口传渊源研究通过口头传播方式而造成的文学影响和渊源关系,也就是研究旅行者对外国文学的口头传播以及外国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对作家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和渊源关系。(二)渊源研究的分类1、口传渊源2、印象渊源作家对异域的体验和印象往往会直接影像到他的创作实践。对印象渊源进行的研究可以按照实践长短大致分为几类:旅行、旅居、游学、留学等。2、印象渊源3、直线式渊源直线方式的渊源(或称孤立式的渊源)研究的目的是从一部作品重新找到另一国文学作品的渊源,可以是题材,可以是情节和细节,也可以是思想。当然,这类研究所感兴趣的还是思想史的渊源关系。3、直线式渊源4、集体渊源
指一个作家不是受一部外国作品或一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影响。换言之,是以一个作家为中心点,探讨他受益于外国文学的一切事实联系。这种情况一般只有在兼收并蓄的大作家身上才有可能或体现。4、集体渊源5、笔述渊源(1)影响作家人格的渊源研究
(2)影响作家艺术手法、技巧的渊源研究(3)对外国作家作品提供的素材、主题方面的渊源研究(4)思想渊源的研究
5、笔述渊源二、中外文学渊源研究
(一)中国文学中的外来渊源
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论及孙悟空形象的来历时,认为孙悟空的原型出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坚持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看法,认为孙悟空的形象袭取六朝志怪小说中的无支祁.陈寅恪先生曾在大学开过一门课,名日“中国文学中的印度故事”。他认为,孙行者与印度佛典中的舍利弗之间有联系.二、中外文学渊源研究(一)中国文学中的外来渊源(二)外国文学中的中国渊源
(三)渊源的国际性循环“二妇争子”
《高加索灰阑记》《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二)外国文学中的中国渊源实践阐释:曹禺研究中的笔述渊源(一)易卜生渊源:戏剧结构的影响“我从事戏剧工作已数十年,我开始对于戏剧及戏剧创作产生的志趣、感情,应该说,是受了易卜生不小的影响。中学时代,我就读遍了易卜生的剧作。我为他的剧作谨严的结构,朴素而精炼的语言,以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发出的锐利的疑问所吸引。我至今还记得,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当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学校里就曾演出过易卜生的名著《玩偶之家》。还记得,当年我们演出易卜生的另一部名著《国民公敌》的时候,曾被当时的反动军阀压制过。”(《纪念易卜生诞生一百五十周年》1978年)实践阐释:曹禺研究中的笔述渊源(一)易卜生渊源:戏剧结构的影“外国剧作家对我的创作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易卜生是西欧公认的近代戏剧之父。有人说现代许多戏剧流派都受易卜生的影响,甚至如荒诞派等。易卜生小的时候写过诗剧、史剧,后来写过现实主义的戏,也写过象征主义的喜剧。有一个时期人们把易卜生忘了,现在又重新发现他,还称他是现代戏剧之父。萧伯纳可以说是易卜生的学生,受他很大的影响。美国奥尼尔也受易卜生的影响。易卜生读过许多书,他把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读透了。他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当过导演和剧场经理,小时候写过很多诗,后来写现实问题剧。我们中国读者接触易卜生大都是他现实主义的这一部分作品”(1982年,《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外国剧作家对我的创作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易卜生是西“十八九岁的时候,我把易卜生英文版的大多数作品都读了。他那种宁肯孤立,要对大多数宣战的思想,对我影响不小。《国民公敌》中的医生说:最孤立的人是最强的人。给我的印象很深很深。他的个性主义,他赞成孤立,宁愿在保守派的大多数面前孤立。我就受这种思想影响。从我读鲁迅、郭沫若的作品,受他们的影响,从他们又到易卜生,还有林肯的影响,好像又走了回来。看到,人的思想也不是笔直前进的。易卜生的戏剧技巧,的确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境界。”(1988年)“十八九岁的时候,我把易卜生英文版的大多数作品都读了。他那种《雷雨》与《群鬼》都保留了古典主义三一律特征,在时间、地点和情节方面均表现出较为完整的一致性。两剧的“追溯式”结构十分相似。《雷雨》与《群鬼》(二)契诃夫渊源:戏剧风格的影响
“我记起几年前着了迷,沉醉于契诃夫深邃艰深的艺术里,一颗沉重的心怎样为他的戏感动着。读毕了《三姊妹》,我阖上眼,眼前展开那一幅秋天的忧郁,玛夏,艾琳娜,阿尔加那三个有大眼睛的妹妹悲哀的倚在一起,眼里浮起湿润的忧愁,静静地听着窗外远远奏着欢乐的进行曲,那充满了欢欣的生命的愉快的军乐渐远渐微,也消失在空虚里,静默中,仿佛年长的姐姐阿尔加喃喃的低诉她们生活的悒郁,希望的渺茫,徒然的工作,徒然的生存着,我的眼渐为浮起的泪水模糊起来成了一片,再也太不起头来。然而在这出伟大的戏里没有一点长牙舞爪的穿插,走进走出,是活人,有灵魂的活人,不见一段惊心动魄的场面。结构很平淡,剧情人物也没有什么起伏生展,却那样抓牢了我的魂魄,我几乎停住了气息,一直昏迷在那悲哀的氛围里。我想再拜一个伟大的老师,低首下气的做个低劣的学徒。”(1936年,《〈日出〉跋》)(二)契诃夫渊源:戏剧风格的影响“契诃夫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发现,原来在戏剧的世界中,还有另外一个天地。”(1957年)“对我影响较大的另一个剧作家是契诃夫。我读他的作品比较晚,我从他的作品中学到什么呢?他叫我懂得艺术上的平淡。一个戏不要写得那么张牙舞爪,在平淡的人生的铺述中照样有吸引人的东西。读了他的作品,使你感到生活是那样丰富。他的作品反映生活的角度和莎士比亚、易卜生都不一样,它显得很深沉,感情不外露,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虽然他对自己的剧本是反复的修改,是费了力气写出来的。我在50年代曾到过莫斯科,看过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员演契诃夫的《三姊妹》。虽然我听不懂俄语,但看演出是我感觉到好像自己生活在《三姊妹》当中。整个剧场鸦雀无声,演得好极了。“契诃夫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发现,原来在戏剧的世界中,还有戏的最后,三个姐妹留下来了,永不能去她们向往了多少年的莫斯科,她们认为光明与幸福的地方。远处传来军乐声,大姐抱着小妹妹,眼泪流下来了。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大,使观众也不禁流下同情之泪。契诃夫的戏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动作,实际上它是有动作的。戏剧不可能没有动作,没有动作就不成其为戏。只是契诃夫剧本中的动作并不表现在我们通常安排的高潮、悬念和矛盾冲突之中,他看得更深,写真实的人在命运中有所悟,在思想感情上把人升华了,把许多杂念都洗涤清静了。我写的《北京人》在风格上确实受契诃夫的影响,但不等于说《北京人》和《三姊妹》相似,因为《北京人》写的是中国人的事,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两个剧中的人物的悲哀、向往都是不同的。”(1982年)戏的最后,三个姐妹留下来了,永不能去她们向往了多少年的莫斯科“我说过,我受过契诃夫戏剧的影响,但是,《日出》不是,《北京人》有点。契诃夫自有他的深刻处,但是,学是学不像的,中国也演不出来,就是演得出,也没有人看。在风格上,《北京人》受到契诃夫影响,我是很喜欢他的《三姊妹》的。50年代,我去莫斯科,看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出的《三姊妹》,那确实是美妙极了。这出戏没有我们通常说的那种戏剧动作,但它是有动作的,只是这种动作并不是我们通常所安排的高潮、悬念和矛盾冲突,他写得很深很深,他着力写人的醒悟,写人在他的命运中一种悟到的东西,他把人的思想感情升华起来,把许多杂念都荡涤干净而显得更加美好,我是从其中悟到一点东西。但是,《北京人》和契诃夫的戏剧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北京人》毕竟写的是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你可以把《北京人》和《三姊妹》中的人物比较一下,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悲哀、他们的憧憬和希望是不同的啊!人物的感情表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1988年)“我说过,我受过契诃夫戏剧的影响,但是,《日出》不是,《北京契诃夫戏剧风格“平淡中的深邃”:《三姊妹》、《北京人》
“从头到尾都充满着抒情味”:《樱桃园》、《北京人》契诃夫戏剧风格(三)奥尼尔渊源:表现技巧的借鉴“美国的奥尼尔也是对我影响较大的剧作家。《天外边》是他早期的作品,我很喜欢读。我佩服这个剧作家有几点:一是他不断探索和创作能生动的表现人物的各种心情的戏剧技巧;二是他的早期的作品,理解下层水手,是真正从生活中来的。他后来的作品写知识分子,慢慢地走上了一条更深奥的道路。《安娜·克利斯蒂》是写水手生活的。…这个戏写得好极了,如果你要学习戏剧性,学习如何集中,如何写人物,这个戏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剧中的青年水手得很可爱,很粗犷、豪放,有巨大的内心冲突,从失望、痛苦到觉醒过程中的激情写得多么激动人心。”(1982年,《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
(三)奥尼尔渊源:表现技巧的借鉴《琼斯皇》与《原野》幻觉和幻象独白《琼斯皇》中的鼓声/《原野》的鼓声以及新版本中的木鱼声《琼斯皇》与《原野》第三节媒介学
媒介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联系的具体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原因与规律,是对把一国文学作品和该国文学思潮传播给另一国的中间环节的研究。
第三节媒介学媒介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学之间产
媒介的承担者主要有三类:
1、个人媒介:指将一国文学介绍、传播到另一国去的个人,包括翻译家、作家、旅行家或其他人员。(1)接收者国家的个人媒介,即将外国文学介绍到本国来的人员。(2)放送者国家的个人媒介,即将自己国家的文学介绍给外国的人员。(3)第三国的个人媒介,既非放送者国家也非接收者国家的人员,他们是以世界公民的身份来促进各国文学交流的。
媒介的承担者主要有三类:2、团体媒介:由社会、集团充当介绍和传播的媒介。(1)文学社团、文学派别在这方面处于领先位置。(2)新闻机构在传播外来文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影响之广,速度之快是其他社团无法与之相比的,但由于新闻受意识形态控制较严,因此我们在接受时要警惕新闻的妖魔化倾向。(3)国际性学术会议,这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一种直接手段,各种民族的声音,各种文化理念,都可以在这里汇集、交锋,并通过会议代表带回各地。2、团体媒介:由社会、集团充当介绍和传播的媒介。3、特殊媒介:由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沟通渠道充当了媒介的功能。“丝绸之路”;处于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也具有影响和交流的性质。3、特殊媒介:由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沟通渠道充当了媒介的功第四节译介学传统的翻译研究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归为一种语言研究,而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其实质是一种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它不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中涉及的语言现象置于民族、文化或社会这一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下加以考察。第四节译介学传统的翻译研究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归为一种语言研一、中英文字的差异《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中英文字的差异《静夜思》IntheQuietNight(WitterBynner)Sobrightagleamonthefootofmybed---Couldtherehavebeenafrostalready?Liftingmyheadtolook,Ifoundthatitwasmoonlight.Sinkingbackagain,Ithoughtsuddenlyofhome.IntheQuietNight二、翻译的性质和要求
关于翻译,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1、《翻译的理论概要》:“翻译的等值就是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2、《论翻译的原则》:“原作的长处完全转注在另一种语言里,使得译文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用原作文字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翻译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翻译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词义的选择,二是语言的表达。二、翻译的性质和要求关于翻译,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三、译介学的研究对象(一)文学翻译史的研究
(二)翻译大家及其译著风格的研究
(三)译本的文化研究
三、译介学的研究对象(一)文学翻译史的研究四、翻译在文学交流中的作用(一)影响时代风尚
(二)产生新的词语(三)发展新的技巧与文体(四)翻译与作家
四、翻译在文学交流中的作用(一)影响时代风尚五、翻译的负影响(一)作品选择上的失衡(二)译者翻译中的误译误译包括自觉或不自觉两种。不自觉:由于知识和语言能力上的欠缺,造成翻译的失误。自觉:译者有意的处理,例如出于政治、宗教、道德的考虑,对原作有所增删,从而歪曲原作的语言和思想;或者有意将西方的某些成分纳入到本国的思想文化体系之中。五、翻译的负影响(一)作品选择上的失衡作业一、名词解释影响研究二、简答1、影响与模仿的区别。2、简述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理论主张及各自的优缺点。作业一、名词解释
第六讲
实证性影响研究的几个领域
第六讲
实证性影响研究
放送者
→
传递者
→接受者
(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法国学者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提出,在影响这个领域中,每一项研究都要走过“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这样一条路线,并且都要沿着这条路线去追根溯源。如果我们置身在放送者的立场,研究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命运,包括传播过程中的声誉、成就和变异,这种研究即为流传学;如果我们置身于接受者的立场,探讨作家作品的来源,分析它们所受到的各国文学的影响,这一研究被称为渊源学;如果我们研究文学传递的路线,即各国文学互相影响的途径和手段,就是通常所说的媒介学。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第一节流传学一、研究类型
(一)中国文学在国外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学者就已开始了中国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的研究。例如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包括中国对东方邻国如日本、越南的影响和在西方的流传,出版了一套丛书:《中国文学在法国》、《中国文学在英国》、《中国文学在俄国》等。第一节流传学一、研究类型实践阐释:鲁迅在日本1、1909-1924年期间,日本人对鲁迅文学活动的初步介绍。(1)1909年:《日本及日本人》杂志。(2)五四文学革命爆发后:A.“中国学家”青木正儿:鲁迅形象——“中国小说创作第一人”。B.清水安三:《周三人》鲁迅形象——“文学成就很高的作家”。
C.《北京周报》:鲁迅形象——优秀小说作者、杰出的中国小说史的研究者、外国文学的优秀翻译者、中国社会的改革者等等。
实践阐释:鲁迅在日本1、1909-1924年期间,日本人对鲁2、从1925年至1932年,是鲁迅影响扩大但日本人对鲁迅的接受有了偏差的时期。(1)《故乡》:鲁迅形象——民国第一流的短篇小说作家。(2)1929-1931:鲁迅形象——“精神界之战士”、世界性作家。这一时期,日本的革命文学界和学术研究领域以及新闻界也都给予了鲁迅更多的关注,但同时受中国国内文学形势即“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变化的影响,人们对鲁迅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
2、从1925年至1932年,是鲁迅影响扩大但日本人对鲁迅的3、1933-1936年鲁迅逝世,这一时期是作为小说家的鲁迅在日本的影响继续扩大的时期。1934年日本岩波书店决定将佐藤春夫和增田涉翻译的鲁迅作品和为《鲁迅选集》出版。1935年6月《鲁迅选集》在收入了增田涉的《鲁迅传》后,列入“岩波文库”。日本白桦派作家长与善郎1935年7月在《经济往来》第10卷第7期上发表了《与鲁迅会见的晚上》;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阵营在遭到镇压后,也出现了一些放弃共产主义信仰的“转向”作家,借对鲁迅或错误或准确的理解来为自己的“转向”进行辩解。3、1933-1936年鲁迅逝世,这一时期是作为小说家的鲁迅(二)外国文学在中国
1、1840年以来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流传。
2、1978年以来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例如马原、余华、北村等人的创作形式就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二)外国文学在中国1、1840年以来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流(三)外国文学在外国
这是外国文学史专家们研究的课题。如法国文学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俄罗斯文学对法国的影响,莎士比亚对法国文学的影响等。这种研究可以勾勒出国际文学关系的交流与发展的状况,同时也可以说明世界文学之间的普遍联系。
以流浪汉小说在欧洲的影响为例。(三)外国文学在外国这是外国文学史专家们研究的课题。如法国第二节渊源学一、西方渊源学研究理论(一)渊源学的提出:“思想、主题和艺术形式之从一国文学到另一国文学的经过,是照着种种形态而画过去的。这一次,我们已不复置身于出发点上,却置身于到达点上。这时所提出的问题便是如此:探讨某一作家的这个思想、这个主题、这个作风、这个艺术形式的来源,我们给这种研究定名为‘渊源学’”。(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戴望舒译.商务印书馆,1937.170)第二节渊源学一、西方渊源学研究理论
(二)渊源研究的分类
1、口传渊源研究通过口头传播方式而造成的文学影响和渊源关系,也就是研究旅行者对外国文学的口头传播以及外国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对作家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和渊源关系。(二)渊源研究的分类1、口传渊源2、印象渊源作家对异域的体验和印象往往会直接影像到他的创作实践。对印象渊源进行的研究可以按照实践长短大致分为几类:旅行、旅居、游学、留学等。2、印象渊源3、直线式渊源直线方式的渊源(或称孤立式的渊源)研究的目的是从一部作品重新找到另一国文学作品的渊源,可以是题材,可以是情节和细节,也可以是思想。当然,这类研究所感兴趣的还是思想史的渊源关系。3、直线式渊源4、集体渊源
指一个作家不是受一部外国作品或一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影响。换言之,是以一个作家为中心点,探讨他受益于外国文学的一切事实联系。这种情况一般只有在兼收并蓄的大作家身上才有可能或体现。4、集体渊源5、笔述渊源(1)影响作家人格的渊源研究
(2)影响作家艺术手法、技巧的渊源研究(3)对外国作家作品提供的素材、主题方面的渊源研究(4)思想渊源的研究
5、笔述渊源二、中外文学渊源研究
(一)中国文学中的外来渊源
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论及孙悟空形象的来历时,认为孙悟空的原型出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坚持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看法,认为孙悟空的形象袭取六朝志怪小说中的无支祁.陈寅恪先生曾在大学开过一门课,名日“中国文学中的印度故事”。他认为,孙行者与印度佛典中的舍利弗之间有联系.二、中外文学渊源研究(一)中国文学中的外来渊源(二)外国文学中的中国渊源
(三)渊源的国际性循环“二妇争子”
《高加索灰阑记》《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二)外国文学中的中国渊源实践阐释:曹禺研究中的笔述渊源(一)易卜生渊源:戏剧结构的影响“我从事戏剧工作已数十年,我开始对于戏剧及戏剧创作产生的志趣、感情,应该说,是受了易卜生不小的影响。中学时代,我就读遍了易卜生的剧作。我为他的剧作谨严的结构,朴素而精炼的语言,以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发出的锐利的疑问所吸引。我至今还记得,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当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学校里就曾演出过易卜生的名著《玩偶之家》。还记得,当年我们演出易卜生的另一部名著《国民公敌》的时候,曾被当时的反动军阀压制过。”(《纪念易卜生诞生一百五十周年》1978年)实践阐释:曹禺研究中的笔述渊源(一)易卜生渊源:戏剧结构的影“外国剧作家对我的创作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易卜生是西欧公认的近代戏剧之父。有人说现代许多戏剧流派都受易卜生的影响,甚至如荒诞派等。易卜生小的时候写过诗剧、史剧,后来写过现实主义的戏,也写过象征主义的喜剧。有一个时期人们把易卜生忘了,现在又重新发现他,还称他是现代戏剧之父。萧伯纳可以说是易卜生的学生,受他很大的影响。美国奥尼尔也受易卜生的影响。易卜生读过许多书,他把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读透了。他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当过导演和剧场经理,小时候写过很多诗,后来写现实问题剧。我们中国读者接触易卜生大都是他现实主义的这一部分作品”(1982年,《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外国剧作家对我的创作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易卜生是西“十八九岁的时候,我把易卜生英文版的大多数作品都读了。他那种宁肯孤立,要对大多数宣战的思想,对我影响不小。《国民公敌》中的医生说:最孤立的人是最强的人。给我的印象很深很深。他的个性主义,他赞成孤立,宁愿在保守派的大多数面前孤立。我就受这种思想影响。从我读鲁迅、郭沫若的作品,受他们的影响,从他们又到易卜生,还有林肯的影响,好像又走了回来。看到,人的思想也不是笔直前进的。易卜生的戏剧技巧,的确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境界。”(1988年)“十八九岁的时候,我把易卜生英文版的大多数作品都读了。他那种《雷雨》与《群鬼》都保留了古典主义三一律特征,在时间、地点和情节方面均表现出较为完整的一致性。两剧的“追溯式”结构十分相似。《雷雨》与《群鬼》(二)契诃夫渊源:戏剧风格的影响
“我记起几年前着了迷,沉醉于契诃夫深邃艰深的艺术里,一颗沉重的心怎样为他的戏感动着。读毕了《三姊妹》,我阖上眼,眼前展开那一幅秋天的忧郁,玛夏,艾琳娜,阿尔加那三个有大眼睛的妹妹悲哀的倚在一起,眼里浮起湿润的忧愁,静静地听着窗外远远奏着欢乐的进行曲,那充满了欢欣的生命的愉快的军乐渐远渐微,也消失在空虚里,静默中,仿佛年长的姐姐阿尔加喃喃的低诉她们生活的悒郁,希望的渺茫,徒然的工作,徒然的生存着,我的眼渐为浮起的泪水模糊起来成了一片,再也太不起头来。然而在这出伟大的戏里没有一点长牙舞爪的穿插,走进走出,是活人,有灵魂的活人,不见一段惊心动魄的场面。结构很平淡,剧情人物也没有什么起伏生展,却那样抓牢了我的魂魄,我几乎停住了气息,一直昏迷在那悲哀的氛围里。我想再拜一个伟大的老师,低首下气的做个低劣的学徒。”(1936年,《〈日出〉跋》)(二)契诃夫渊源:戏剧风格的影响“契诃夫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发现,原来在戏剧的世界中,还有另外一个天地。”(1957年)“对我影响较大的另一个剧作家是契诃夫。我读他的作品比较晚,我从他的作品中学到什么呢?他叫我懂得艺术上的平淡。一个戏不要写得那么张牙舞爪,在平淡的人生的铺述中照样有吸引人的东西。读了他的作品,使你感到生活是那样丰富。他的作品反映生活的角度和莎士比亚、易卜生都不一样,它显得很深沉,感情不外露,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虽然他对自己的剧本是反复的修改,是费了力气写出来的。我在50年代曾到过莫斯科,看过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员演契诃夫的《三姊妹》。虽然我听不懂俄语,但看演出是我感觉到好像自己生活在《三姊妹》当中。整个剧场鸦雀无声,演得好极了。“契诃夫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发现,原来在戏剧的世界中,还有戏的最后,三个姐妹留下来了,永不能去她们向往了多少年的莫斯科,她们认为光明与幸福的地方。远处传来军乐声,大姐抱着小妹妹,眼泪流下来了。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大,使观众也不禁流下同情之泪。契诃夫的戏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动作,实际上它是有动作的。戏剧不可能没有动作,没有动作就不成其为戏。只是契诃夫剧本中的动作并不表现在我们通常安排的高潮、悬念和矛盾冲突之中,他看得更深,写真实的人在命运中有所悟,在思想感情上把人升华了,把许多杂念都洗涤清静了。我写的《北京人》在风格上确实受契诃夫的影响,但不等于说《北京人》和《三姊妹》相似,因为《北京人》写的是中国人的事,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两个剧中的人物的悲哀、向往都是不同的。”(1982年)戏的最后,三个姐妹留下来了,永不能去她们向往了多少年的莫斯科“我说过,我受过契诃夫戏剧的影响,但是,《日出》不是,《北京人》有点。契诃夫自有他的深刻处,但是,学是学不像的,中国也演不出来,就是演得出,也没有人看。在风格上,《北京人》受到契诃夫影响,我是很喜欢他的《三姊妹》的。50年代,我去莫斯科,看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出的《三姊妹》,那确实是美妙极了。这出戏没有我们通常说的那种戏剧动作,但它是有动作的,只是这种动作并不是我们通常所安排的高潮、悬念和矛盾冲突,他写得很深很深,他着力写人的醒悟,写人在他的命运中一种悟到的东西,他把人的思想感情升华起来,把许多杂念都荡涤干净而显得更加美好,我是从其中悟到一点东西。但是,《北京人》和契诃夫的戏剧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北京人》毕竟写的是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你可以把《北京人》和《三姊妹》中的人物比较一下,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悲哀、他们的憧憬和希望是不同的啊!人物的感情表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1988年)“我说过,我受过契诃夫戏剧的影响,但是,《日出》不是,《北京契诃夫戏剧风格“平淡中的深邃”:《三姊妹》、《北京人》
“从头到尾都充满着抒情味”:《樱桃园》、《北京人》契诃夫戏剧风格(三)奥尼尔渊源:表现技巧的借鉴“美国的奥尼尔也是对我影响较大的剧作家。《天外边》是他早期的作品,我很喜欢读。我佩服这个剧作家有几点:一是他不断探索和创作能生动的表现人物的各种心情的戏剧技巧;二是他的早期的作品,理解下层水手,是真正从生活中来的。他后来的作品写知识分子,慢慢地走上了一条更深奥的道路。《安娜·克利斯蒂》是写水手生活的。…这个戏写得好极了,如果你要学习戏剧性,学习如何集中,如何写人物,这个戏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剧中的青年水手得很可爱,很粗犷、豪放,有巨大的内心冲突,从失望、痛苦到觉醒过程中的激情写得多么激动人心。”(1982年,《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
(三)奥尼尔渊源:表现技巧的借鉴《琼斯皇》与《原野》幻觉和幻象独白《琼斯皇》中的鼓声/《原野》的鼓声以及新版本中的木鱼声《琼斯皇》与《原野》第三节媒介学
媒介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联系的具体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原因与规律,是对把一国文学作品和该国文学思潮传播给另一国的中间环节的研究。
第三节媒介学媒介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学之间产
媒介的承担者主要有三类:
1、个人媒介:指将一国文学介绍、传播到另一国去的个人,包括翻译家、作家、旅行家或其他人员。(1)接收者国家的个人媒介,即将外国文学介绍到本国来的人员。(2)放送者国家的个人媒介,即将自己国家的文学介绍给外国的人员。(3)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四川省职教高考《语文》核心考点必刷必练试题库(含答案)
- 第2章 陆地和海洋(真题重组卷)-(解析版)
- 2025年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疗行业上云用云研究报告2024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运营效益及营销前景预测报告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2届高三体育特长生家长会
- 不对外供货协议
- 公司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车间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