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体认识《地理必修3》整体认识《地理必修3》1学科领域
基本内容价值追求自然地理地理1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尊地之规,建设美好家园人文地理地理2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地为生,协调人地关系
区域地理地理3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体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学科领域基本内容价值追求自然地理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2必修3在必修模块中的地位地理1自然地理地理2人文地理地理3区域研究及地理信息技术基础应用必修3在必修模块中的地位地理1地理2地理3基应3必修3知识结构区域与人类活动区域区域差异不同阶段区域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区域之间的联系区域环境问题及治理流域综合治理区域能源与矿产合理开发区域农业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出现问题及解决措施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数字地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研究(应用性)(工具性)必修3知识结构区域与人类活动区域区域环境问题4区域地理——各个地区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和人地关系状况——指一特定区域,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在相互联系、影响和作用中形成的,区别于任何其他区域的综合整体特征。——人地关系,人地协调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区域地理的核心与理论基础。——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掌握地表各主要区域的地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发展的趋向和前景。研究内容学习目的中心课题区域特征区域地理——各个地区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和人地关系状5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1.充分运用地图,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2.学会运用综合法和比较法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综合法:就是将一个特定区域中的各种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事物)及其成因和相互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认识,找出其区别其他任何区域的特点,并抓住形成的主要因素。
比较法:就是通过对不同区域各地理要素和人地关系状况的比较、对照分析,找出其相似性与差异性,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3.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线索,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分析区域发展的趋向和前景。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1.充分运用地图,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6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区域差异人类活动差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陆地环境海洋和岛屿环境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自然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第一章知识结构掌握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探讨人地关系,概括研究区域特征的意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区域差异人类活动差异区域地理71.1了解区域的含义1.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4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同一时段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时段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人——地)(地——人)同一时段同一区域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人——地)8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知道课标要求、北京市模块学习要求、以及会考内容标准的要求知道层次
应用层次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知道课标要求、北京9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寒区中国的温度带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中国气候类型自然区一、什么是区域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寒区中国的温度带热带季风气10经济区辽中南工业地区经济区辽中南工业地区11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社会文化区区域是以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社会文化区区域是以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区12北京行政区行政区域的界线明确北京行政区行政区域的界线明确13
自然区区域的界线有过渡性特征
14
一、区域1、含义: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2、划分: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3、具体表现:区域范围有大有小区域等级有高有低区域边界有实有虚区域类型多种多样一、区域15二、区域特征地理环境各要素区域整体性开放性差异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有差异特征特征特征水文地形土壤气候生物1、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2、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二、区域特征地理环境各要素区域整体性开放性差异性相互影响相16模块3样题1.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限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会考说明63.下列有关区域的正确叙述是()[易]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C.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 D.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DCC模块3样题DCC17二、区域差异1、含义: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2、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目的:
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从而为选择区域发展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二、区域差异1、含义: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18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比较法地理位置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气候、地形、植被、土壤、资源工农业生产、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对外开放、城市化水平、科教文化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比较法地理位置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人19水文地形土壤气候生物(植被)自然区域差异基本要素基本要素标志地理位置自然区三、中国三大自然区水文地形土壤气候生物自然区域差异基本要素基本要素标志201.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21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界线3000M等高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界线3000M等高线400mm22地形图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比较地形地势差异中国地形比较气候差异中国气候中国水系比较水文特征差异地形图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比较地形地势差异中国地形比较气候差异中23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比较植被土壤差异比较植被土壤差异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比较植被土壤差异比较植被土壤差异24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海拔较低
高原和盆地,海拔较高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温差大,风力较强
高寒气候,光照强、气温低、风力大河湖多,雨水补给,外流河河湖少,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多内流河多冰川、湖泊,内外流区兼备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多农作物和人工林。多森林土壤
大部为荒漠,东→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土壤为荒漠土壤和草原土壤
高寒荒漠,少成熟土壤,冻土广布气温随纬度的变化
降水随距海洋远近的变化水热状况随海拔变化
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海拔较低25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海拔较低
高原和盆地,海拔较高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温差大,风力较强
高寒气候,光照强、气温低、风力大河湖多,雨水补给,外流河河湖少,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多内流河多冰川、湖泊,,内外流区兼备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多农作物和人工林。多森林土壤
大部为荒漠,东→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土壤为荒漠土壤和草原土壤
高寒荒漠,少成熟土壤,冻土广布气温随纬度的变化
降水随距海洋远近的变化水热状况随海拔变化
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海拔较低262.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比较农业活动差异2.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比较农业活动差异27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河谷农业灌溉农业比较农业活动差异季风水田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河谷农业灌溉农业比较农业活动差异季风水田28中国百万以上城市分布比较聚落差异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中国百万以上城市分布比较聚落差异中国的三大自然区29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比较交通差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30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比较最主要的农业区(种植业)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畜牧业
、河谷农业
密集
较稀疏
很稀疏
发达
水平居中
不便
发达
较滞后
很滞后
经济重心移入/开放早
经济重心移出/开放晚
经济欠发达/开放更晚
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影响程度:深刻微弱经济文化:发达落后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比较最主要的农业区(种植业)畜牧业,灌溉农31(
)1.在我国,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气候、地貌B.地貌、植被
C.植被、土壤D.土壤、气候()2.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季节变化不大B.植被以森林为主C.全部为外流区D.海拔较高()3.关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为内流区B.地势相对高差不大C.气候干燥D.气温日较差不大()4.关于青藏高寒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资源丰富B.植被主要为森林C.全部为外流区D.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AABC()1.在我国,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32()5.下列地貌单元在东部季风区的是
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
C.阿尔泰山
D.内蒙古高原()6.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势平坦,很少有山脉分布的我国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7.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东北平原()8.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两面“镜子”是
A.气候和地形
B.水文和植被
C.植被和土壤
D.土壤和气候BBAC()5.下列地貌单元在东部季风区的是BBAC33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南方北方——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为北方和南方、暖温带与亚热带、旱地与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东部季风3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南方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北方红壤黑土比较土壤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南方东部35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南方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北方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比较植被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南方东部36东部季风区的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比较东部季风区的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比较37东部季风区的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比较东部季风区的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比较38阅读《教材》P10图1-1-8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阅读《教材》P10图1-1-8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亚区的各自地39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旱地为主水田为主小麦、棉花、杂粮稻谷、茶叶、蚕丝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铁路、公路、通达性好平顶屋,墙体厚斜顶屋,墙体高…….铁路、公路、内河航运、通达性好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旱地为主水田为主小麦、棉40北方和南方地区景观差异形成的原因地形、气候气候气候地形气候地形、气候北方和南方地区景观差异形成的原因地形、气候气候气候地形气候地411.耕地类型:南()北()2.粮食作物:南()北()3.糖料作物:南()北()4.气候灾害:南()北()5.交通运输:南()北()6.工业结构:南()北()7.饮食习惯:南()北()8.民居建筑:南()北()9.武术专长:南()北()10.方言种类:南()北()11.戏曲和音乐:南()北()你还能说出哪些?南()北()……水旱稻麦甘甜涝旱船马甜咸轻重拳腿多少高低填字游戏多少柔刚1.耕地类型:南()北()水旱42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A自然环境B地理景观C居民主食D人种和宗教2、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米B.小麦C.高粱D.水稻3、下列哪条线不是秦岭—淮河线经过的地方()A.800mm年降水量线B.一月0℃等温线C.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4、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类型是()
A.暖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5、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A.长江B.珠江C.黄河D.闽江小试身手:6、读右面四大分区图,表示西北地区的是哪个字母?DDCBCA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436、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柴达木盆地
7、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A自然环境B地理景观C居民主食D人种和宗教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A秦岭——淮河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D200毫米等降水量线9、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分界线B黄河冬季不结冰C秦岭—淮河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D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BDDC6、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7、秦岭——淮河线44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45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GDP则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国内生产总值(GDP)46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较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较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地区47了解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不同
1、读图1-1-14,比较三个经济地带2002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哪个最高?哪个最低?从1978年至2005年三个经济地带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都是增加的还是降低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哪个经济地带?2、根据表1-1-2,分别计算三个经济地带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2005年比1998年变化的多少?3、通过上述了解中国三个经济带的活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了解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不同1、读图48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49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大部分地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多属干旱区和高寒区,不利于农业发展地势低平,有利于开发利用大部分地区地势低,较利于开发利用多数地区海拔较高或地形崎岖,不利于开发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区位优势明显距海较远,不利于对外开放,区位条件较差距海远,比较封闭,区位条件很差近代工业起步早、工业基础好,思想开放、竞争意识强,产业结构较合理,改革开放早等
工业基础较薄弱,思想观念保守、竞争意识不强,第一产业比重大,文化教育落后,改革开放晚,交通不便,引进外资少等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原因社会经济地理区位地形气候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50案例研究:都江堰吐鲁番的葡萄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案例研究:都江堰吐鲁番的葡萄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51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52比较四川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区域差异亚热带季风区西部西北干旱区
周围高山、高原环绕,东部为平行山岭和谷地,西北部为成都平原,中间分布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周围山岭环绕,海拔差别大,中部有东西向的低山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工河渠坎儿井
长绒棉、葡萄
水稻、蚕丝人类活动灌溉方式农作物地形地势比较四川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区域差异亚热带季风区西部西北干旱53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图16),完成65—67题。65.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易] A.aB.bC.cD.d66.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正确叙述是[易] A.a——洪涝灾害B.b——热量条件 C.c——土壤肥力D.d——灌溉水源67.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易]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图16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图16),图16544、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形状况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太阳辐射5、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D.大陆邻近约海区6、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C.我国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受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向北弯曲
CBD4、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5564.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正确叙述是[易]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32.我国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采用“高脚”式建筑形式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寒冷干燥B.地表崎岖不平C.风俗习惯D.气候湿热33.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文④土壤⑤植被A.①②B.②⑤C.③④D.④⑤第一节区域与区域差异课件56读图8“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完成43—46题。43.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盛行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44.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②45.我国政府在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A.进口木材成本低B.伐木难度大,成本高C.开发特色森林旅游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甲乙丙图8读图8“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完成43—457整体认识《地理必修3》整体认识《地理必修3》58学科领域
基本内容价值追求自然地理地理1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尊地之规,建设美好家园人文地理地理2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地为生,协调人地关系
区域地理地理3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体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学科领域基本内容价值追求自然地理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59必修3在必修模块中的地位地理1自然地理地理2人文地理地理3区域研究及地理信息技术基础应用必修3在必修模块中的地位地理1地理2地理3基应60必修3知识结构区域与人类活动区域区域差异不同阶段区域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区域之间的联系区域环境问题及治理流域综合治理区域能源与矿产合理开发区域农业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出现问题及解决措施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数字地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研究(应用性)(工具性)必修3知识结构区域与人类活动区域区域环境问题61区域地理——各个地区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和人地关系状况——指一特定区域,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在相互联系、影响和作用中形成的,区别于任何其他区域的综合整体特征。——人地关系,人地协调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区域地理的核心与理论基础。——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掌握地表各主要区域的地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发展的趋向和前景。研究内容学习目的中心课题区域特征区域地理——各个地区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和人地关系状62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1.充分运用地图,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2.学会运用综合法和比较法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综合法:就是将一个特定区域中的各种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事物)及其成因和相互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认识,找出其区别其他任何区域的特点,并抓住形成的主要因素。
比较法:就是通过对不同区域各地理要素和人地关系状况的比较、对照分析,找出其相似性与差异性,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3.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线索,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分析区域发展的趋向和前景。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1.充分运用地图,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63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区域差异人类活动差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陆地环境海洋和岛屿环境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自然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第一章知识结构掌握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探讨人地关系,概括研究区域特征的意义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区域差异人类活动差异区域地理641.1了解区域的含义1.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4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同一时段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时段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人——地)(地——人)同一时段同一区域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人——地)65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知道课标要求、北京市模块学习要求、以及会考内容标准的要求知道层次
应用层次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知道课标要求、北京66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寒区中国的温度带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中国气候类型自然区一、什么是区域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寒区中国的温度带热带季风气67经济区辽中南工业地区经济区辽中南工业地区68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社会文化区区域是以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社会文化区区域是以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区69北京行政区行政区域的界线明确北京行政区行政区域的界线明确70
自然区区域的界线有过渡性特征
71
一、区域1、含义: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2、划分: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3、具体表现:区域范围有大有小区域等级有高有低区域边界有实有虚区域类型多种多样一、区域72二、区域特征地理环境各要素区域整体性开放性差异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有差异特征特征特征水文地形土壤气候生物1、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2、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二、区域特征地理环境各要素区域整体性开放性差异性相互影响相73模块3样题1.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限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会考说明63.下列有关区域的正确叙述是()[易]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C.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 D.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DCC模块3样题DCC74二、区域差异1、含义: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2、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目的:
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从而为选择区域发展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二、区域差异1、含义: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75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比较法地理位置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气候、地形、植被、土壤、资源工农业生产、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对外开放、城市化水平、科教文化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比较法地理位置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人76水文地形土壤气候生物(植被)自然区域差异基本要素基本要素标志地理位置自然区三、中国三大自然区水文地形土壤气候生物自然区域差异基本要素基本要素标志771.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78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界线3000M等高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界线3000M等高线400mm79地形图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比较地形地势差异中国地形比较气候差异中国气候中国水系比较水文特征差异地形图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比较地形地势差异中国地形比较气候差异中80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比较植被土壤差异比较植被土壤差异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比较植被土壤差异比较植被土壤差异81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海拔较低
高原和盆地,海拔较高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温差大,风力较强
高寒气候,光照强、气温低、风力大河湖多,雨水补给,外流河河湖少,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多内流河多冰川、湖泊,内外流区兼备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多农作物和人工林。多森林土壤
大部为荒漠,东→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土壤为荒漠土壤和草原土壤
高寒荒漠,少成熟土壤,冻土广布气温随纬度的变化
降水随距海洋远近的变化水热状况随海拔变化
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海拔较低82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海拔较低
高原和盆地,海拔较高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温差大,风力较强
高寒气候,光照强、气温低、风力大河湖多,雨水补给,外流河河湖少,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多内流河多冰川、湖泊,,内外流区兼备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多农作物和人工林。多森林土壤
大部为荒漠,东→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土壤为荒漠土壤和草原土壤
高寒荒漠,少成熟土壤,冻土广布气温随纬度的变化
降水随距海洋远近的变化水热状况随海拔变化
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海拔较低832.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比较农业活动差异2.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比较农业活动差异84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河谷农业灌溉农业比较农业活动差异季风水田中国的三大自然区河谷农业灌溉农业比较农业活动差异季风水田85中国百万以上城市分布比较聚落差异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中国百万以上城市分布比较聚落差异中国的三大自然区86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比较交通差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87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比较最主要的农业区(种植业)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畜牧业
、河谷农业
密集
较稀疏
很稀疏
发达
水平居中
不便
发达
较滞后
很滞后
经济重心移入/开放早
经济重心移出/开放晚
经济欠发达/开放更晚
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影响程度:深刻微弱经济文化:发达落后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比较最主要的农业区(种植业)畜牧业,灌溉农88(
)1.在我国,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气候、地貌B.地貌、植被
C.植被、土壤D.土壤、气候()2.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季节变化不大B.植被以森林为主C.全部为外流区D.海拔较高()3.关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为内流区B.地势相对高差不大C.气候干燥D.气温日较差不大()4.关于青藏高寒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资源丰富B.植被主要为森林C.全部为外流区D.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AABC()1.在我国,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89()5.下列地貌单元在东部季风区的是
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
C.阿尔泰山
D.内蒙古高原()6.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势平坦,很少有山脉分布的我国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7.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东北平原()8.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两面“镜子”是
A.气候和地形
B.水文和植被
C.植被和土壤
D.土壤和气候BBAC()5.下列地貌单元在东部季风区的是BBAC90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南方北方——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为北方和南方、暖温带与亚热带、旱地与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东部季风91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南方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北方红壤黑土比较土壤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南方东部9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南方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北方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比较植被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南方东部93东部季风区的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比较东部季风区的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比较94东部季风区的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比较东部季风区的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比较95阅读《教材》P10图1-1-8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阅读《教材》P10图1-1-8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亚区的各自地96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旱地为主水田为主小麦、棉花、杂粮稻谷、茶叶、蚕丝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铁路、公路、通达性好平顶屋,墙体厚斜顶屋,墙体高…….铁路、公路、内河航运、通达性好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旱地为主水田为主小麦、棉97北方和南方地区景观差异形成的原因地形、气候气候气候地形气候地形、气候北方和南方地区景观差异形成的原因地形、气候气候气候地形气候地981.耕地类型:南()北()2.粮食作物:南()北()3.糖料作物:南()北()4.气候灾害:南()北()5.交通运输:南()北()6.工业结构:南()北()7.饮食习惯:南()北()8.民居建筑:南()北()9.武术专长:南()北()10.方言种类:南()北()11.戏曲和音乐:南()北()你还能说出哪些?南()北()……水旱稻麦甘甜涝旱船马甜咸轻重拳腿多少高低填字游戏多少柔刚1.耕地类型:南()北()水旱99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A自然环境B地理景观C居民主食D人种和宗教2、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米B.小麦C.高粱D.水稻3、下列哪条线不是秦岭—淮河线经过的地方()A.800mm年降水量线B.一月0℃等温线C.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4、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类型是()
A.暖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5、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A.长江B.珠江C.黄河D.闽江小试身手:6、读右面四大分区图,表示西北地区的是哪个字母?DDCBCA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1006、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柴达木盆地
7、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A自然环境B地理景观C居民主食D人种和宗教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A秦岭——淮河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D200毫米等降水量线9、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分界线B黄河冬季不结冰C秦岭—淮河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D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BDDC6、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7、秦岭——淮河线101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102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GDP则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国内生产总值(GDP)103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较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较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地区104了解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不同
1、读图1-1-14,比较三个经济地带2002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哪个最高?哪个最低?从1978年至2005年三个经济地带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都是增加的还是降低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哪个经济地带?2、根据表1-1-2,分别计算三个经济地带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2005年比1998年变化的多少?3、通过上述了解中国三个经济带的活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了解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不同1、读图105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5篇有关公司车辆租赁合同范文
- 2023年重阳节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策略报告
- 2023年版R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山东省)考试内部通关培训模拟题库含答案
- 2023年网络管理与维护试题与答案
- Unit+1+People+of+Achievement+People+of+Achievement高二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学等四校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福州租赁合同标准范本与租赁违约责任
- 2025版新能源充电桩安装与运营服务合同条款与补贴政策
- 2024国家能源集团呼和浩特审计中心系统内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J51T 036-2015 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技术规程
- DBJ50-071-2020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 2025村庄房屋拆除合同范本
- 合作框架协议合作绩效考核标准
- 易制毒安全培训
- 安全四新培训
- 2024年消防文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
- 《三国志曹操传》完整攻略(包括单挑、宝物、对话选择)
- 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2部分: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车、青少年自行车、山地自行车与竞赛自行车的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