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派中医妇科流派
名家简介上海胡国华
0083@
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2009年5月16日1海派中医妇科流派
上海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副院长妇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分会副会长2上海中医医院上海中2
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为何传承?传承什么?怎么传承?经典:流传与世传承:继承经典
3
3
传承就是传承经典经典就是历经临床有效,流传下来的学术思想、诊疗方法、验方等学术流派是经典的土壤,是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术流派体现地域、个体、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4
4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保护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发表2006年第一批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问世,其中中医药有9个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5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保护流派形成应具备的三项条件有影响有威望学术带头人,即大师、宗师;有反映这派观点的传世之作,并保持该流派的研究方法和学术风格;有跟随大师(包括家传和私塾)的弟子,他们本身也是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人才。6流派形成应具备的三项条件有影响有威望学术带头人,即大师、宗师名老中医在学术继承中的地位名医是中医教育的根源名医是学术流派的核心名医是传承国粹的关键名医是中医发展的灵魂7名老中医在学术继承中的地位名医是中医教育的根源7名老中医在学术继承中的地位
名老中医学术由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两大部分组成对中医经典理论有新见解、新观点诊疗风格、辨证思维分析成熟组方遣药思路经验独特治病医人、传道授业的表率8名老中医在学术继承中的地位
名老中医学术由临证经验海派文化海派:“海”---上海“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派文化:内容广泛海派首先是“容”。“容”即容量、包容、容纳、兼容。有容才能开放以纳百川,才能创新有发展。体现在学术创新、广纳贤才、培养模式裘沛然语:“海派”是无派之大派,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各派均归于“海”。“无派之派”是学术之“海量”,不拘一格,吸收众长。9海派文化海派:“海”---上海9海派中医“和而不同”——流派争鸣促进各自的学术提高发展,也相互交融渗透,达到“和”的境界除医疗、药业外,还体现在办教育、出版书刊、社会团体等方面西方医学的引进和留洋人员的归国,中西知识互通,促进中西汇通,这也是“海派中医”之特色之一10海派中医“和而不同”——流派争鸣促进各自的学术提高发展,也相海派中医“海派中医”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近代特殊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既保存自身传统特色,又具极大包容性,不断变化创新;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特色明清以来:名医汇聚,闻名全国近代上海(1843年11月17日后)租界、移民11海派中医“海派中医”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近代特殊海派中医上海自开埠以来,有祖籍本地之世家,也有外地迁沪之名医。建国以前有资料记载的上海名中医150余位。本地名医:如蔡秀荪、陆渊雷、秦阳来等;外地来沪学医行医:如程门雪、黄文东、章次公、丁甘仁、费绳甫、朱南山等上海在中医近代发展史上有诸多第一和创新。12海派中医上海自开埠以来,有祖籍本地之世家,也有外地迁沪之名医著名药号
“童涵春堂”——上海本地“胡庆余堂”——杭州“蔡同德堂”——汉口“雷允上”------苏州13著名药号13海派中医妇科妇科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源远流长著名妇科流派江湾蔡氏、南通朱氏、宁波宋氏、浦东陈氏、慈溪胡氏、浦东王氏、松江骆氏、川沙胡氏、青浦胡氏著名妇科医家14海派中医妇科妇科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源远流长14朱氏妇科
肇始于朱南山先生
奠基于朱小南先生发展于朱南孙教授15朱氏妇科肇始于朱南山先生15
朱氏妇科传承结构图朱南山
朱鹤皋朱小南朱鹤年
朱南孙乐秀珍徐斌超黄晖胡国华王采文夏融杨悦亚孟炜董莉叶玉妹汤叔良16朱氏妇科传传承三世仁术悬壶一甲春秋
朱氏妇科三代传承,已历百年。医术精湛活人无数,尤热心医学团体及教育事业,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培育后人,称道海外17传承三世仁术悬壶一甲春秋朱氏妇科三《妇科十问口诀》一问年月二问经,及笄详察婚与亲;三审寒热汗和便,四探胸腹要分明;头痛腰酸多带下,味嗅辨色更须清;五重孕育胎产门,崩漏注意肿瘤症;六淫七情括三因,八纲九候祖先问;本病杂症弄清楚,十全诊治方得准。
18《妇科十问口诀》18朱氏妇科学术思想
1、乙癸同源肝肾为纲
“治肝必及肾、益肾须疏肝”,如疏肝清肝时常配以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等益肾之品;在滋补肝肾方中少佐青皮、川楝子疏达肝气之药。经前肝气偏旺,宜重于疏肝理气以调经;经后肾气耗损,着重补源以善其本。疗肝旺肾亏的“扁鹊三豆饮”,加地黄、钩藤等滋肾清肝之品,用于胎产诸症,及妇人面部褐斑。19朱氏妇科学术思想1、乙癸同源肝肾为纲19朱氏妇科学术思想2、尤重奇经冲任通盛
小南先生总结了奇经虚实的具体冶则和常用方药,如用辛苦芳香法温通瘕聚;用食血虫类药治冲任瘀滞;用腥臭脂膏之润治秽带精枯;以奇经膏冬季进补治崩漏不止奇经虚损。朱师在继承发挥。如久婚未孕,胞脉阻滞,勿忘气虚,治以补气通络;房事不慎,热瘀交阻,冲任阻塞,又宜清热化瘀,疏理冲任。针对妇女周期气血盛衰变化,将补充冲任和疏理冲任药有机组合,应时而施。谓冲任以通盛为贵,任通冲盛,毓麟有望。20朱氏妇科学术思想2、尤重奇经冲任通盛20朱氏妇科学术思想3、处方精专善于变通朱氏用药精而不杂,多在十味左右,组方严谨、味味有据,尤善用药对。南山公早年创制治严重血崩证验方“将军斩关汤”,朱师以"治血证以通涩并用为宜"加以演变,以"失笑散"合"将军斩关汤",更新为具有祛瘀生新止血疗重症崩漏、月经过多的验方。同以"失笑散"配古方"通幽煎、"血竭散"化裁成加味没竭汤(即化膜汤)治血瘀重症痛经之验方。21朱氏妇科学术思想3、处方精专善于变通21朱氏妇科学术思想4.从合守变燮理阴阳
朱师根据《内经》“所胜平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总结出“从、合、守、变”四法以平衡妇人气血阴阳。采取纠动静失衡之大法:即动之疾制之以静药,静之疾通之以动药,动静不匀者,通涩并用而调之,更有动之疾复用动药,静之疾再用静药以疗之者。22朱氏妇科学术思想4.从合守变燮理阴阳22朱南孙教授著述《中医妇科临床手册》《朱小南妇科经验选》《朱南孙妇科临床秘验》《妇科病的中西医治疗》《女科调经要旨》《朱小南妇科经验》23朱南孙教授著述23蔡氏妇科
江湾蔡氏妇科肇始于清乾隆年间,已传八代,历经200余年。始祖蔡杏农亦儒亦医,以妇科见长,曾祖蔡砚香为同治癸亥科贡生。十九世纪后叶五世蔡小香,为光绪甲申黄科廪,才华出众,医名更著,创立我国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中国医学会”,自任会长。同时创办了最早的中医定期半月刊《医学报》,提出“纳西方之鸿宝,保东国之粹言……沟而通之,合而铸之”。24蔡氏妇科江湾蔡氏妇科肇始于清乾隆年间,已中座者为蔡香荪,左1为喉科名医朱子云。
25中座者为蔡香荪,左1为喉科名医朱子云。25
“急公好义”匾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和军长蔡廷锴题赠香荪公。
26“急公好义”匾1932年(一二八事变)天涯五友图:中立者蔡小香。左1为李叔同(即弘一大师),左2为张小楼(李公朴的岳丈)。右1为徐幻园,右2为袁希濂(即名人授孙中山大总统印袁希洛之兄)。约摄于1900年。27天涯五友图:中立者蔡小香。左1为李叔同(即弘一大师)急公好义--蔡氏妇科六世蔡香荪即蔡小荪的父亲肄业于同济大学医科,继承祖业,一贯急公好义,早年参加孙中山同盟会,尤对抗日救国作出贡献,曾获当时内政部颁发“热心捐资办卫生事业”一等金质奖章,曾担任中国医学院副院长等职。28急公好义--蔡氏妇科六世蔡香荪即蔡小荪的父亲肄业蔡氏妇科传承简表
第一代蔡杏农第二代蔡半耕第三代蔡炳(枕泉)第四代蔡兆芝(砚香)第五代蔡小香第六代蔡香荪、蔡幼笙第七代蔡小荪、蔡柏春、蔡松春、蔡长春第八代蔡庄蔡小荪门人:瞿晓竹、莫惠玉、周翠珍、黄素英29蔡氏妇科传承简表第一代蔡杏农29苏步青为蔡小荪题词
30苏步青为蔡小荪题词30蔡氏妇科学术思想1.审时论治周期疗法蔡师较早提出月经周期的四期生理特点和调周诊治思路。据此制定出不同的周期调治法和方剂。如治疗不孕症之“育肾助孕周期调治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化瘀散结周期调治法”、治疗子宫肌瘤之化瘀消坚周期调治法。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利用生育年节律,冬季偏于用阴药养血填精,以厚其基础,春季偏于用阳药温化促卵,以激其生发,提高中药治疗不孕症效果。31蔡氏妇科学术思想1.审时论治周期疗法31蔡氏妇科学术思想
2.通因通用治病求本蔡师强调气血为人身之本,以通畅为贵,“通、调”结合疗妇疾。气血不调,经候不能如期,或阻碍两精相搏,导致不孕。根据女子多气多郁的特点,强调女子以血为基础,以气为动力,主张养血为先,理气为要,“气以通为顺,血以调为补”,将疏肝理气法作为妇科常用之法,即使调血诸方,亦皆以理气为先导。32蔡氏妇科学术思想2.通因通用治病求本32陈氏妇科
上海浦东陈氏妇科已近百年,陈筱宝创派,子盘根、大年均承父业,人称“陈氏妇科一门三杰”。陈氏世居浙江海盐,曾祖耀宗公原是咸丰间的御医,致仕还乡后,太平军兴,遂率家徙居上海。陈筱宝(1872-1937)少年时秉承家传,潜心研医。随父迁沪后,受业于上海妇科名医诸香泉门下。二十岁时应聘驻浦东塘桥善堂施诊。中年遂以专业妇科鸣世。后在上海老城区三牌楼开业行医四十年,业务鼎盛。好古今医藉,成《医事散记》四卷,惜乎悉数尽毁于日寇炮火。子盘根、大年,孙惠林继其业,亦以妇科鸣世。发扬光大,日趋完善。终成“上海陈氏妇科”流派。33陈氏妇科上海浦东陈氏妇科已近百年,陈筱宝创派,子盘根、陈氏妇科传承简表
第一代陈筱宝第二代陈盘根、陈大年第三代陈惠林第四代曾真(陈惠林门人)34陈氏妇科传承简表第一代陈筱宝34陈氏妇科学术理论
陈筱宝学术思想1、扶持正气为本。“病人以元气为本”;“峻药能取效于一时,却倍伤元气,使祸患潜伏。”2、妇人以调治血分为要。“枯者滋之,瘀者行之,逆者顺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筱宝公认为:滋血宜取流畅,行瘀宜取和化,顺气应取疏达;清不可寒凉,温不可辛燥。月经不行,因风、冷、寒、湿而致血滞者,当温经散寒,行滞去瘀。若过于辛热则血热妄行,上为吐衄,下为崩败,暴下之患,损伤阴血,病则难治。
35陈氏妇科学术理论陈筱宝学术思想35陈筱宝学术思想3、妇人杂病以调肝为主。故凡七情所伤,虽少壮、年老皆有关联,而尤多见于中年时期。筱宝公发挥王旭高的“疏木培土”和“泻木和胃”之义。有经验方八制香附丸调经;黑蒲黄散治崩漏;香草汤疗经闭;回天大补膏回重损;求嗣方疗不孕等,用于临症,疗效显著。36陈筱宝学术思想3、妇人杂病以调肝为主。故凡七陈氏妇科学术理论
陈大年的用药特点
1、轻可去实。(1)指药物性味:解表用荆、防、薄、桑、菊等轻清升散之品,不用桂、麻等重浊厚味;湿浊中阻时施用茅术(米泔水浸)、茯苓等淡渗之品,不用苍术、厚朴等厚味燥湿。(2)指剂量轻微,1一9克,柴胡、郁金2.4—4.5克;制香附、延胡用到2.4—4.5克。(3)指药味少而精,9—11味之间。2、重视炮制、配伍和服法。37陈氏妇科学术理论陈大年的用药特点
3、重视结合时令气候。如春为风木之令,万物升发,肝阳易动,避免升提动火之品。夏令避免或少用辛热及滋腻呆胃的附、桂、熟地、阿胶之属;暑必挟湿,梅雨湿重季节,多用藿、佩、茅术等芳香化浊之品;秋燥季节,避免香燥之品,养阴为要;冬令藏精可及时进补。4、药疗食疗结合。月经过多以鲜藕五片加红枣十只,补血止血,煎汤常服。肝肾不足,服胡桃肉、松子仁。脾胃虚弱,运化不佳,山药、苡仁研粉煮粥。带白过多,嘱白果研碎冲豆浆,收涩止带。5、药疗与精神治疗相结合383、重视结合时令气候。如春为风木之令,万物升陈惠林学术思想
陈教授创新陈氏妇科,在痛经、闭经、崩漏、子宫肌瘤、幼稚子宫与幼女性早熟,尤其是诊治不孕症和月经疾患卓有疗效1.治疗不孕症的经验陈氏诊治不孕症抓住调经与种子,调经是种子的必要条件。分期辨证,因势利导,提高受孕机会。不孕妇女以虚为多,或虚中夹瘀夹热。故治疗应补泻得当,补中有泻,泻中有补。排卵期泻法,在于温通促卵,暖宫助孕。如此补泄得当则脾肾健、气血和、冲任调,受孕有望。39陈惠林学术思想陈教授创新陈氏妇科,在痛经、闭经、崩
2.按体质辨证和月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病病理体质是处于健康与发病的“中间状态”。陈教授从阴虚血热体质、阳虚血寒体质、气血虚弱体质、痰湿壅阻体质、肝经郁滞体质、脾虚失运体质、肾精亏损体质等七种类型调理、改善病理体质。陈教授开发了妇宝、神效镇心丸、益肾宝、立功宝、参芪精华等中成药,以及天然植物保健药和保健饮料。他多次应邀赴日讲学,1985年初,荣获大阪市市长授予的大阪市“金钥匙”。402.按体质辨证和月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病40胡氏妇科
胡氏妇科自胡菊堂创始,已历四代。胡菊堂原籍浙江慈溪,自幼家境贫寒来沪营生。初习药业,潜心自学,推敲琢磨,最终弃药从医,设诊所于上海南市王家码头。因就医妇女较多,遂对妇科疾患刻苦钻研,尤以擅治产后诸病独树一帜。胡菊堂子胡少堂(1892-1947),秉承父业,为第二代。也善治妇科杂病和产后病闻名沪上。胡少堂子胡彭寿,为胡氏妇科第三代传人。41胡氏妇科胡氏妇科自胡菊堂创始,已历四代。胡菊堂原籍浙江慈胡氏妇科胡氏妇科传承简表
第一代胡菊堂第二代胡少堂第三代胡彭寿第四代胡彭寿门人:陆燮荣、史碧云、张爱丽等42胡氏妇科胡氏妇科传承简表42胡氏妇科学术思想
1、重视饮食调养
胡氏妇科认为单纯饮食调理或配合药物,可以促进治效、增强体质和预防妇科疾病。如蜂蜜润脏腑、调脾胃、和营卫,益妊娠妇女或产后便秘。胡氏强调妇女饮食的适忌。经期忌生冷;妊娠期,阳气盛,饮食宜清凉,忌热性食物。产褥期,母体内气血随婴儿耗伤,阳气亏虚,饮食宜清淡,勿食生冷坚硬、肥腻煎炒,以免伤食。哺乳期,着重考虑发奶下乳,猪蹄、鲤鱼、赤小豆等首选。但谷麦芽、山楂因回奶禁用。43胡氏妇科学术思想1、重视饮食调养43胡氏妇科学术思想
2、独特经验方剂
复方生化汤生化汤加益母草、丹参、失笑散祛恶露、下胞衣,使恶露速净、胞衣易下,胞宫早复;血余炭下胞衣兼止血;丹皮凉血活血,防瘀血日久化热,又活血不滞血。莱菔厚朴汤仿小承气汤之意化裁,针对剖腹产或妇科手术后的肠胀气寒湿交阻、气运失司者尢为适宜。组成莱菔子、厚朴、枳实、木香、砂仁、香附、大腹皮、青皮、陈皮、生姜。44胡氏妇科学术思想2、独特经验方剂44王氏妇科
浦东川沙的王氏妇科,其先祖原籍南汇,后迁居川沙,世代医儒传家,至今已经九代。王氏妇科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当地民众所称誉,尤以第七代传人王芹生享有盛名,以民国初年川沙名医之一而载入《川沙县志》45王氏妇科浦东川沙的王氏妇科,其先祖原籍南汇,后迁居川沙,王氏妇科
王氏妇科传承简表第五代王致鹤第六代王受福第七代王文阶、王芹生第八代王震诒第九代王辉萍46王氏妇科王氏妇科传承简表46王氏妇科学术经验
1.注重调和气血
临证用药时多气血兼顾而偏于治气,虽血病,必佐气分药。尝云“气血平,然后脏腑和,经脉通,冲任盛,病患除。”2.注重益肾泻相火善用温补肉桂。认为肉桂不独温中补阳,还有引火归元,散寒止痛,宣导百药等功效。
3.注重舒肝养肝
《女科经纶》“凡妇人病,多是气血郁结,故治开郁行气为主”。妇女之病每多起于七情气郁,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郁久化火。故疏肝之郁、育肝之阴,妇科尤其重视。47王氏妇科学术经验1.注重调和气血47王氏妇科学术经验
4.注重健脾养血
王氏认为七情、六淫、饮食劳倦都可致脾胃亏损,生化之源减弱,致冲任失调,诸恙踵至。故药以补气之人参、白术等为主,“无形之气生有形之血”。诺气滞、血滞、湿阻或食滞,妄用大补,反成坏病。
5.标本兼顾
王氏妇科尊“治病必先求本”的要旨。强调虽以根本为主,但治标之品亦不可少。妇科疾患以久病为多,故病情复杂,用药非一二剂能见效,故立方就审慎辨证,择要中的,轻剂亦可去实,并非重剂方能奏效。48王氏妇科学术经验4.注重健脾养血48沈氏妇科
沈氏妇科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传代颇多的中医妇科世家。清.嘉庆年间第十三代传人沈梦塘为全盛时期。清末沈履之(16代传人)迁到南市城区,被称为“宋府衙门沈家妇科”,极盛之时。沈绍功(1939-)为19代传人,现在北京广安门医院,已不操妇科。49沈氏妇科沈氏妇科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传代颇多的中医妇宋氏妇科宋氏妇科现已有10余代之久。世居宁波小尚书桥,故称“小尚书桥宋家”。其族人宋光祯于民国期间平沪,开业于梅兰坊(现黄陂南路复兴路口)。医名显赫,人称“宁波老宋家妇科”,解放后,其进龙华医院妇科工作。传人有宋氏宗亲宋光敏、宋光裕,门人有虞佐唐、虞孝舜(小白)父子等。50宋氏妇科宋氏妇科现已有10余代之久。世居宁波小尚书桥,故上海近代著名妇科医家
.庞泮池(1919—1999)教授,博导,上海市名中医,连任四届上海市人大代表。曾多次获上海市及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卫生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表彰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之专家而享受特殊津贴。70年代成立曙光妇科肿瘤专科,是国内中医界较早开展妇科肿瘤中西医治疗和实验研究的先行者之一。51上海近代著名妇科医家.庞泮池(1919—1999)教授庞教授1938年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1941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其父庞钰为当时沪上内科名中医。庞教授秉承父传,内妇结合,大胆实践,在妇科肿瘤、不孕不育、月经病及妇科急症等领域,取得成就。1990年应邀赴日本广岛,出席“东洋医学会传统医学研讨会”,在大会进行了有关妇科肿瘤的学术交流。1992年即在台湾出版了《庞泮池妇科论丛》52庞教授1938年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1941年7月以优庞泮池学术思想
1、善用经方勇于探索庞教授熟读经典,深得经旨,善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理论辨治妇科病。中西兼容,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擅长调补灵活多变庞教授赞同刘河间“童幼属少阴,天癸行属厥阴,天癸绝属太阴”的观点。青春期少女月经病多由先天肾气不足,肾精匮乏,治疗应补益肝肾,促进卵巢的发育为主。育龄期妇女多由经孕产乳,损伤阴血,故虚多实少;实者也多本虚标实、虚实挟杂。故补虚时要注意三要素:一为补养气血,需顾脾胃;二为攻补兼施,进退有序;三为温凉并用,通涩相兼。53庞泮池学术思想1、善用经方勇于探索53庞泮池学术思想3、衷中参西不拘一格妇科恶性肿瘤属中医“癥瘕”范畴,治疗原则祛邪、扶正和攻补兼施。庞教授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主张恶性肿瘤应首先采用手术治疗,而后辅以中药扶助善后,重点在于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化疗耐受力,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并开展诸多临床课题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确立了应有的地位。54庞泮池学术思想3、衷中参西不拘一格54
唐吉父(1903~1986年),浙江湖州人。1919年师从湖州名医朱古愚。1924年学医出师,来沪悬壶行医。新中国成立前,曾在中国医学院及新中国医学院任教。1952年创办上海老闸区第一联合诊疗服务社。1956年1月唐老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任中医师,开创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1978年任中医科主任,1980年晋升为妇产科医院教授。唐吉父学术思想55唐吉父(1903~1986年)唐吉父主要学术思想
1、女子以肝为先天,乙癸同源,相得益彰唐老推崇刘河间的“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既竭,乃属太阴经也”思想以及秦天一对叶氏调经理论的分析所说的“观叶先生案,奇经八脉固属重要,其次最重调肝”的评语,治疗妇科病首先从肝着手,柔肝,疏肝,养肝,清肝,以补充肾所不能起的作用,乙癸同源,木水互补,相得益彰。
2、活血化瘀,从成瘀源头着手,标本结合 唐老认为不能见瘀则攻,见瘀则破,分清因虚致瘀,还是因实致瘀,做到扶正祛邪,或祛邪扶正,达到化瘀不伤正,补虚不留瘀。
56唐吉父主要学术思想56唐吉父主要学术思想
3、“通”“盛”结合疗闭经 女子胞功能有赖于“肾气盛”“任脉通”“太冲脉盛”。《内经》四乌贼骨盧茹汤体现闭经治疗应“通”“盛”结合。唐老认为闭经虚者以补为主,配以通经,常用益营煎、十全大补汤等。如下焦虚寒加紫石英、附子、阳起石;大便不实加补骨脂、葫芦巴;少腹冷痛加吴萸、小茴香、艾叶;腹部胀痛加益母草、马鞭草。实证以痰湿阻滞胞宫为多见,治以化湿涤痰,祛瘀软坚。方用启宫丸、苍附导痰丸加软坚化痰之品,如南星、礞石、皂角刺等;如嗜睡加菖蒲、郁金、远志等醒脾开窍;若见浮肿加党参、猪茯苓、牛膝、车前子益气健脾、行瘀利水;见肾阳虚加附片、肉桂、巴戟、菟丝子、覆盆子温补肾阳。57唐吉父主要学术思想3、“通”“盛”结合疗闭经57唐吉父主要学术思想
4、治病治“心”,医患共进,相得益彰 唐老主张治病先治“心”。首先治医者之“心”。《大医精诚》告诫“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对病员“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其次要治病员之心,妇女受社会影响其心理症结更重。要对病员“安神定志”,心理疏导,身心同治。58唐吉父主要学术思想4、治病治“心”,医患共进,相得益彰58
沈仲理(1912-2008),浙江慈溪人,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临床擅长于中医内科学、妇科学。早年擅治温热病,晚年尤善医治妇科疑难杂症、内科心脏疾病,对妇科肿瘤的临床证治和科研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1995年荣获“上海市名中医”沈仲理主要学术思想59沈仲理(1912-2008),浙江慈溪人,是我国著名的沈仲理主要学术思想1.对脾胃论的发挥2.对王清任气血亏瘀学术发微3.治疗子宫肌瘤辟癥瘕新说
创“861消瘤片”(“宫瘤宁”)
活血化瘀、消瘤攻坚、扶正固本
系根据南宋·严用和《济生方》香棱丸,金·李东垣《兰室秘藏》散肿渍坚汤,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海藻玉壶汤三方化裁而来.
4.辨治卵巢囊肿经验60沈仲理主要学术思想1.对脾胃论的发挥60“善言古者,必验于今”
中医妇科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能体现特色和优势的代表性学科之一,传承发扬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精华,善于继承,永于创新,为妇女健康作出贡献。61“善言古者,必验于今”中医妇科是我国传统中医妇科六大流派
沪上谈经论道
北京肖氏妇科肖承棕教授天津哈氏妇科哈孝廉教授杭州何氏妇科何嘉琳教授广州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上海蔡氏妇科蔡小荪教授上海朱氏妇科朱南孙教授2004年4月15-16日在上海62中医妇科六大流派
江浙沪中医妇科流派名家论坛
2004年11月9日南通王采文:“传承三世仁术
悬壶一甲春秋—朱氏妇科流派学术思想浅述
”薛永玲:天道酬勤七十载济世育人杏满园—沈仲理教授临床经验撰要黄素英:“七世传承
杏林瑰宝
—蔡小荪和蔡氏妇科”王金山:梅花依旧笑春风
—浙江裘氏妇科介绍63江浙沪中医妇科流派名家论坛
江浙沪中医妇科流派名家论坛
2004年11月9日南通姚石安:“姚寓晨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赵可令:“妇科名医---夏桂成教授”宋逸民:“宋氏妇科的传承与发展
”何嘉琳:“何氏妇科流派渊源”64江浙沪中医妇科流派名家论坛
江浙沪中医妇科流派名家论坛2004年11月9日南通65江浙沪中医妇科流派名家论坛2004年11月9日南通65谢谢!
0083@
66谢谢!海派中医妇科流派
名家简介上海胡国华
0083@
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2009年5月16日67海派中医妇科流派
上海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副院长妇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分会副会长68上海中医医院上海中2
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为何传承?传承什么?怎么传承?经典:流传与世传承:继承经典
69
3
传承就是传承经典经典就是历经临床有效,流传下来的学术思想、诊疗方法、验方等学术流派是经典的土壤,是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术流派体现地域、个体、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70
4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保护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发表2006年第一批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问世,其中中医药有9个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71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保护流派形成应具备的三项条件有影响有威望学术带头人,即大师、宗师;有反映这派观点的传世之作,并保持该流派的研究方法和学术风格;有跟随大师(包括家传和私塾)的弟子,他们本身也是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人才。72流派形成应具备的三项条件有影响有威望学术带头人,即大师、宗师名老中医在学术继承中的地位名医是中医教育的根源名医是学术流派的核心名医是传承国粹的关键名医是中医发展的灵魂73名老中医在学术继承中的地位名医是中医教育的根源7名老中医在学术继承中的地位
名老中医学术由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两大部分组成对中医经典理论有新见解、新观点诊疗风格、辨证思维分析成熟组方遣药思路经验独特治病医人、传道授业的表率74名老中医在学术继承中的地位
名老中医学术由临证经验海派文化海派:“海”---上海“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派文化:内容广泛海派首先是“容”。“容”即容量、包容、容纳、兼容。有容才能开放以纳百川,才能创新有发展。体现在学术创新、广纳贤才、培养模式裘沛然语:“海派”是无派之大派,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各派均归于“海”。“无派之派”是学术之“海量”,不拘一格,吸收众长。75海派文化海派:“海”---上海9海派中医“和而不同”——流派争鸣促进各自的学术提高发展,也相互交融渗透,达到“和”的境界除医疗、药业外,还体现在办教育、出版书刊、社会团体等方面西方医学的引进和留洋人员的归国,中西知识互通,促进中西汇通,这也是“海派中医”之特色之一76海派中医“和而不同”——流派争鸣促进各自的学术提高发展,也相海派中医“海派中医”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近代特殊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既保存自身传统特色,又具极大包容性,不断变化创新;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特色明清以来:名医汇聚,闻名全国近代上海(1843年11月17日后)租界、移民77海派中医“海派中医”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近代特殊海派中医上海自开埠以来,有祖籍本地之世家,也有外地迁沪之名医。建国以前有资料记载的上海名中医150余位。本地名医:如蔡秀荪、陆渊雷、秦阳来等;外地来沪学医行医:如程门雪、黄文东、章次公、丁甘仁、费绳甫、朱南山等上海在中医近代发展史上有诸多第一和创新。78海派中医上海自开埠以来,有祖籍本地之世家,也有外地迁沪之名医著名药号
“童涵春堂”——上海本地“胡庆余堂”——杭州“蔡同德堂”——汉口“雷允上”------苏州79著名药号13海派中医妇科妇科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源远流长著名妇科流派江湾蔡氏、南通朱氏、宁波宋氏、浦东陈氏、慈溪胡氏、浦东王氏、松江骆氏、川沙胡氏、青浦胡氏著名妇科医家80海派中医妇科妇科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源远流长14朱氏妇科
肇始于朱南山先生
奠基于朱小南先生发展于朱南孙教授81朱氏妇科肇始于朱南山先生15
朱氏妇科传承结构图朱南山
朱鹤皋朱小南朱鹤年
朱南孙乐秀珍徐斌超黄晖胡国华王采文夏融杨悦亚孟炜董莉叶玉妹汤叔良82朱氏妇科传传承三世仁术悬壶一甲春秋
朱氏妇科三代传承,已历百年。医术精湛活人无数,尤热心医学团体及教育事业,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培育后人,称道海外83传承三世仁术悬壶一甲春秋朱氏妇科三《妇科十问口诀》一问年月二问经,及笄详察婚与亲;三审寒热汗和便,四探胸腹要分明;头痛腰酸多带下,味嗅辨色更须清;五重孕育胎产门,崩漏注意肿瘤症;六淫七情括三因,八纲九候祖先问;本病杂症弄清楚,十全诊治方得准。
84《妇科十问口诀》18朱氏妇科学术思想
1、乙癸同源肝肾为纲
“治肝必及肾、益肾须疏肝”,如疏肝清肝时常配以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等益肾之品;在滋补肝肾方中少佐青皮、川楝子疏达肝气之药。经前肝气偏旺,宜重于疏肝理气以调经;经后肾气耗损,着重补源以善其本。疗肝旺肾亏的“扁鹊三豆饮”,加地黄、钩藤等滋肾清肝之品,用于胎产诸症,及妇人面部褐斑。85朱氏妇科学术思想1、乙癸同源肝肾为纲19朱氏妇科学术思想2、尤重奇经冲任通盛
小南先生总结了奇经虚实的具体冶则和常用方药,如用辛苦芳香法温通瘕聚;用食血虫类药治冲任瘀滞;用腥臭脂膏之润治秽带精枯;以奇经膏冬季进补治崩漏不止奇经虚损。朱师在继承发挥。如久婚未孕,胞脉阻滞,勿忘气虚,治以补气通络;房事不慎,热瘀交阻,冲任阻塞,又宜清热化瘀,疏理冲任。针对妇女周期气血盛衰变化,将补充冲任和疏理冲任药有机组合,应时而施。谓冲任以通盛为贵,任通冲盛,毓麟有望。86朱氏妇科学术思想2、尤重奇经冲任通盛20朱氏妇科学术思想3、处方精专善于变通朱氏用药精而不杂,多在十味左右,组方严谨、味味有据,尤善用药对。南山公早年创制治严重血崩证验方“将军斩关汤”,朱师以"治血证以通涩并用为宜"加以演变,以"失笑散"合"将军斩关汤",更新为具有祛瘀生新止血疗重症崩漏、月经过多的验方。同以"失笑散"配古方"通幽煎、"血竭散"化裁成加味没竭汤(即化膜汤)治血瘀重症痛经之验方。87朱氏妇科学术思想3、处方精专善于变通21朱氏妇科学术思想4.从合守变燮理阴阳
朱师根据《内经》“所胜平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总结出“从、合、守、变”四法以平衡妇人气血阴阳。采取纠动静失衡之大法:即动之疾制之以静药,静之疾通之以动药,动静不匀者,通涩并用而调之,更有动之疾复用动药,静之疾再用静药以疗之者。88朱氏妇科学术思想4.从合守变燮理阴阳22朱南孙教授著述《中医妇科临床手册》《朱小南妇科经验选》《朱南孙妇科临床秘验》《妇科病的中西医治疗》《女科调经要旨》《朱小南妇科经验》89朱南孙教授著述23蔡氏妇科
江湾蔡氏妇科肇始于清乾隆年间,已传八代,历经200余年。始祖蔡杏农亦儒亦医,以妇科见长,曾祖蔡砚香为同治癸亥科贡生。十九世纪后叶五世蔡小香,为光绪甲申黄科廪,才华出众,医名更著,创立我国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中国医学会”,自任会长。同时创办了最早的中医定期半月刊《医学报》,提出“纳西方之鸿宝,保东国之粹言……沟而通之,合而铸之”。90蔡氏妇科江湾蔡氏妇科肇始于清乾隆年间,已中座者为蔡香荪,左1为喉科名医朱子云。
91中座者为蔡香荪,左1为喉科名医朱子云。25
“急公好义”匾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和军长蔡廷锴题赠香荪公。
92“急公好义”匾1932年(一二八事变)天涯五友图:中立者蔡小香。左1为李叔同(即弘一大师),左2为张小楼(李公朴的岳丈)。右1为徐幻园,右2为袁希濂(即名人授孙中山大总统印袁希洛之兄)。约摄于1900年。93天涯五友图:中立者蔡小香。左1为李叔同(即弘一大师)急公好义--蔡氏妇科六世蔡香荪即蔡小荪的父亲肄业于同济大学医科,继承祖业,一贯急公好义,早年参加孙中山同盟会,尤对抗日救国作出贡献,曾获当时内政部颁发“热心捐资办卫生事业”一等金质奖章,曾担任中国医学院副院长等职。94急公好义--蔡氏妇科六世蔡香荪即蔡小荪的父亲肄业蔡氏妇科传承简表
第一代蔡杏农第二代蔡半耕第三代蔡炳(枕泉)第四代蔡兆芝(砚香)第五代蔡小香第六代蔡香荪、蔡幼笙第七代蔡小荪、蔡柏春、蔡松春、蔡长春第八代蔡庄蔡小荪门人:瞿晓竹、莫惠玉、周翠珍、黄素英95蔡氏妇科传承简表第一代蔡杏农29苏步青为蔡小荪题词
96苏步青为蔡小荪题词30蔡氏妇科学术思想1.审时论治周期疗法蔡师较早提出月经周期的四期生理特点和调周诊治思路。据此制定出不同的周期调治法和方剂。如治疗不孕症之“育肾助孕周期调治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化瘀散结周期调治法”、治疗子宫肌瘤之化瘀消坚周期调治法。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利用生育年节律,冬季偏于用阴药养血填精,以厚其基础,春季偏于用阳药温化促卵,以激其生发,提高中药治疗不孕症效果。97蔡氏妇科学术思想1.审时论治周期疗法31蔡氏妇科学术思想
2.通因通用治病求本蔡师强调气血为人身之本,以通畅为贵,“通、调”结合疗妇疾。气血不调,经候不能如期,或阻碍两精相搏,导致不孕。根据女子多气多郁的特点,强调女子以血为基础,以气为动力,主张养血为先,理气为要,“气以通为顺,血以调为补”,将疏肝理气法作为妇科常用之法,即使调血诸方,亦皆以理气为先导。98蔡氏妇科学术思想2.通因通用治病求本32陈氏妇科
上海浦东陈氏妇科已近百年,陈筱宝创派,子盘根、大年均承父业,人称“陈氏妇科一门三杰”。陈氏世居浙江海盐,曾祖耀宗公原是咸丰间的御医,致仕还乡后,太平军兴,遂率家徙居上海。陈筱宝(1872-1937)少年时秉承家传,潜心研医。随父迁沪后,受业于上海妇科名医诸香泉门下。二十岁时应聘驻浦东塘桥善堂施诊。中年遂以专业妇科鸣世。后在上海老城区三牌楼开业行医四十年,业务鼎盛。好古今医藉,成《医事散记》四卷,惜乎悉数尽毁于日寇炮火。子盘根、大年,孙惠林继其业,亦以妇科鸣世。发扬光大,日趋完善。终成“上海陈氏妇科”流派。99陈氏妇科上海浦东陈氏妇科已近百年,陈筱宝创派,子盘根、陈氏妇科传承简表
第一代陈筱宝第二代陈盘根、陈大年第三代陈惠林第四代曾真(陈惠林门人)100陈氏妇科传承简表第一代陈筱宝34陈氏妇科学术理论
陈筱宝学术思想1、扶持正气为本。“病人以元气为本”;“峻药能取效于一时,却倍伤元气,使祸患潜伏。”2、妇人以调治血分为要。“枯者滋之,瘀者行之,逆者顺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筱宝公认为:滋血宜取流畅,行瘀宜取和化,顺气应取疏达;清不可寒凉,温不可辛燥。月经不行,因风、冷、寒、湿而致血滞者,当温经散寒,行滞去瘀。若过于辛热则血热妄行,上为吐衄,下为崩败,暴下之患,损伤阴血,病则难治。
101陈氏妇科学术理论陈筱宝学术思想35陈筱宝学术思想3、妇人杂病以调肝为主。故凡七情所伤,虽少壮、年老皆有关联,而尤多见于中年时期。筱宝公发挥王旭高的“疏木培土”和“泻木和胃”之义。有经验方八制香附丸调经;黑蒲黄散治崩漏;香草汤疗经闭;回天大补膏回重损;求嗣方疗不孕等,用于临症,疗效显著。102陈筱宝学术思想3、妇人杂病以调肝为主。故凡七陈氏妇科学术理论
陈大年的用药特点
1、轻可去实。(1)指药物性味:解表用荆、防、薄、桑、菊等轻清升散之品,不用桂、麻等重浊厚味;湿浊中阻时施用茅术(米泔水浸)、茯苓等淡渗之品,不用苍术、厚朴等厚味燥湿。(2)指剂量轻微,1一9克,柴胡、郁金2.4—4.5克;制香附、延胡用到2.4—4.5克。(3)指药味少而精,9—11味之间。2、重视炮制、配伍和服法。103陈氏妇科学术理论陈大年的用药特点
3、重视结合时令气候。如春为风木之令,万物升发,肝阳易动,避免升提动火之品。夏令避免或少用辛热及滋腻呆胃的附、桂、熟地、阿胶之属;暑必挟湿,梅雨湿重季节,多用藿、佩、茅术等芳香化浊之品;秋燥季节,避免香燥之品,养阴为要;冬令藏精可及时进补。4、药疗食疗结合。月经过多以鲜藕五片加红枣十只,补血止血,煎汤常服。肝肾不足,服胡桃肉、松子仁。脾胃虚弱,运化不佳,山药、苡仁研粉煮粥。带白过多,嘱白果研碎冲豆浆,收涩止带。5、药疗与精神治疗相结合1043、重视结合时令气候。如春为风木之令,万物升陈惠林学术思想
陈教授创新陈氏妇科,在痛经、闭经、崩漏、子宫肌瘤、幼稚子宫与幼女性早熟,尤其是诊治不孕症和月经疾患卓有疗效1.治疗不孕症的经验陈氏诊治不孕症抓住调经与种子,调经是种子的必要条件。分期辨证,因势利导,提高受孕机会。不孕妇女以虚为多,或虚中夹瘀夹热。故治疗应补泻得当,补中有泻,泻中有补。排卵期泻法,在于温通促卵,暖宫助孕。如此补泄得当则脾肾健、气血和、冲任调,受孕有望。105陈惠林学术思想陈教授创新陈氏妇科,在痛经、闭经、崩
2.按体质辨证和月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病病理体质是处于健康与发病的“中间状态”。陈教授从阴虚血热体质、阳虚血寒体质、气血虚弱体质、痰湿壅阻体质、肝经郁滞体质、脾虚失运体质、肾精亏损体质等七种类型调理、改善病理体质。陈教授开发了妇宝、神效镇心丸、益肾宝、立功宝、参芪精华等中成药,以及天然植物保健药和保健饮料。他多次应邀赴日讲学,1985年初,荣获大阪市市长授予的大阪市“金钥匙”。1062.按体质辨证和月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病40胡氏妇科
胡氏妇科自胡菊堂创始,已历四代。胡菊堂原籍浙江慈溪,自幼家境贫寒来沪营生。初习药业,潜心自学,推敲琢磨,最终弃药从医,设诊所于上海南市王家码头。因就医妇女较多,遂对妇科疾患刻苦钻研,尤以擅治产后诸病独树一帜。胡菊堂子胡少堂(1892-1947),秉承父业,为第二代。也善治妇科杂病和产后病闻名沪上。胡少堂子胡彭寿,为胡氏妇科第三代传人。107胡氏妇科胡氏妇科自胡菊堂创始,已历四代。胡菊堂原籍浙江慈胡氏妇科胡氏妇科传承简表
第一代胡菊堂第二代胡少堂第三代胡彭寿第四代胡彭寿门人:陆燮荣、史碧云、张爱丽等108胡氏妇科胡氏妇科传承简表42胡氏妇科学术思想
1、重视饮食调养
胡氏妇科认为单纯饮食调理或配合药物,可以促进治效、增强体质和预防妇科疾病。如蜂蜜润脏腑、调脾胃、和营卫,益妊娠妇女或产后便秘。胡氏强调妇女饮食的适忌。经期忌生冷;妊娠期,阳气盛,饮食宜清凉,忌热性食物。产褥期,母体内气血随婴儿耗伤,阳气亏虚,饮食宜清淡,勿食生冷坚硬、肥腻煎炒,以免伤食。哺乳期,着重考虑发奶下乳,猪蹄、鲤鱼、赤小豆等首选。但谷麦芽、山楂因回奶禁用。109胡氏妇科学术思想1、重视饮食调养43胡氏妇科学术思想
2、独特经验方剂
复方生化汤生化汤加益母草、丹参、失笑散祛恶露、下胞衣,使恶露速净、胞衣易下,胞宫早复;血余炭下胞衣兼止血;丹皮凉血活血,防瘀血日久化热,又活血不滞血。莱菔厚朴汤仿小承气汤之意化裁,针对剖腹产或妇科手术后的肠胀气寒湿交阻、气运失司者尢为适宜。组成莱菔子、厚朴、枳实、木香、砂仁、香附、大腹皮、青皮、陈皮、生姜。110胡氏妇科学术思想2、独特经验方剂44王氏妇科
浦东川沙的王氏妇科,其先祖原籍南汇,后迁居川沙,世代医儒传家,至今已经九代。王氏妇科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当地民众所称誉,尤以第七代传人王芹生享有盛名,以民国初年川沙名医之一而载入《川沙县志》111王氏妇科浦东川沙的王氏妇科,其先祖原籍南汇,后迁居川沙,王氏妇科
王氏妇科传承简表第五代王致鹤第六代王受福第七代王文阶、王芹生第八代王震诒第九代王辉萍112王氏妇科王氏妇科传承简表46王氏妇科学术经验
1.注重调和气血
临证用药时多气血兼顾而偏于治气,虽血病,必佐气分药。尝云“气血平,然后脏腑和,经脉通,冲任盛,病患除。”2.注重益肾泻相火善用温补肉桂。认为肉桂不独温中补阳,还有引火归元,散寒止痛,宣导百药等功效。
3.注重舒肝养肝
《女科经纶》“凡妇人病,多是气血郁结,故治开郁行气为主”。妇女之病每多起于七情气郁,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郁久化火。故疏肝之郁、育肝之阴,妇科尤其重视。113王氏妇科学术经验1.注重调和气血47王氏妇科学术经验
4.注重健脾养血
王氏认为七情、六淫、饮食劳倦都可致脾胃亏损,生化之源减弱,致冲任失调,诸恙踵至。故药以补气之人参、白术等为主,“无形之气生有形之血”。诺气滞、血滞、湿阻或食滞,妄用大补,反成坏病。
5.标本兼顾
王氏妇科尊“治病必先求本”的要旨。强调虽以根本为主,但治标之品亦不可少。妇科疾患以久病为多,故病情复杂,用药非一二剂能见效,故立方就审慎辨证,择要中的,轻剂亦可去实,并非重剂方能奏效。114王氏妇科学术经验4.注重健脾养血48沈氏妇科
沈氏妇科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传代颇多的中医妇科世家。清.嘉庆年间第十三代传人沈梦塘为全盛时期。清末沈履之(16代传人)迁到南市城区,被称为“宋府衙门沈家妇科”,极盛之时。沈绍功(1939-)为19代传人,现在北京广安门医院,已不操妇科。115沈氏妇科沈氏妇科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传代颇多的中医妇宋氏妇科宋氏妇科现已有10余代之久。世居宁波小尚书桥,故称“小尚书桥宋家”。其族人宋光祯于民国期间平沪,开业于梅兰坊(现黄陂南路复兴路口)。医名显赫,人称“宁波老宋家妇科”,解放后,其进龙华医院妇科工作。传人有宋氏宗亲宋光敏、宋光裕,门人有虞佐唐、虞孝舜(小白)父子等。116宋氏妇科宋氏妇科现已有10余代之久。世居宁波小尚书桥,故上海近代著名妇科医家
.庞泮池(1919—1999)教授,博导,上海市名中医,连任四届上海市人大代表。曾多次获上海市及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卫生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表彰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之专家而享受特殊津贴。70年代成立曙光妇科肿瘤专科,是国内中医界较早开展妇科肿瘤中西医治疗和实验研究的先行者之一。117上海近代著名妇科医家.庞泮池(1919—1999)教授庞教授1938年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1941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其父庞钰为当时沪上内科名中医。庞教授秉承父传,内妇结合,大胆实践,在妇科肿瘤、不孕不育、月经病及妇科急症等领域,取得成就。1990年应邀赴日本广岛,出席“东洋医学会传统医学研讨会”,在大会进行了有关妇科肿瘤的学术交流。1992年即在台湾出版了《庞泮池妇科论丛》118庞教授1938年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1941年7月以优庞泮池学术思想
1、善用经方勇于探索庞教授熟读经典,深得经旨,善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理论辨治妇科病。中西兼容,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擅长调补灵活多变庞教授赞同刘河间“童幼属少阴,天癸行属厥阴,天癸绝属太阴”的观点。青春期少女月经病多由先天肾气不足,肾精匮乏,治疗应补益肝肾,促进卵巢的发育为主。育龄期妇女多由经孕产乳,损伤阴血,故虚多实少;实者也多本虚标实、虚实挟杂。故补虚时要注意三要素:一为补养气血,需顾脾胃;二为攻补兼施,进退有序;三为温凉并用,通涩相兼。119庞泮池学术思想1、善用经方勇于探索53庞泮池学术思想3、衷中参西不拘一格妇科恶性肿瘤属中医“癥瘕”范畴,治疗原则祛邪、扶正和攻补兼施。庞教授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主张恶性肿瘤应首先采用手术治疗,而后辅以中药扶助善后,重点在于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化疗耐受力,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并开展诸多临床课题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确立了应有的地位。120庞泮池学术思想3、衷中参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肺健康康复课件
- 心理家长课堂课件
- 端午节班会课件教学
- 宠物助养协议书范本
- 企业合并协议书范本
- 美缝剂采购协议书范本
- 设备修理维护协议书范本
- 死亡事故协议书范本
- 货物欠款还款协议书范本
- 立定跳远说课课件初中
- 2025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带反思)☆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与控制程序研究
- 中国功能食品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完整的保安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印前处理和制作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满足查重要求)政府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2025届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
- 会议展览活动承办服务合同
- 2025年秋季学期初中安全工作计划
- 蜜桃香型金牡丹红茶香气品质及关键呈香物质形成机理研究
- 南方全站仪NTS342R操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