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复习课件解读_第1页
《指南录后序》复习课件解读_第2页
《指南录后序》复习课件解读_第3页
《指南录后序》复习课件解读_第4页
《指南录后序》复习课件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

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后人评价他:“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事业虽无所成,大节亦已无愧”肯定他主要不是名相,而是以名相能为烈士。

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指南录》《指南录》,文天祥诗集。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元军进逼南宋首都临安,文天祥赴元营谈判,被扣押,后乘隙逃归。他把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集,取作者《渡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为“指南录”。作者在写这篇序之前,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称为“后序”。《指南录》《指南录》,文天祥诗集。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6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有关文天祥的祠联

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禋yīn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禋:祭祀。)海丰县方饭享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有关文天祥的祠联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朗读课文注意字音朗读课文正音(1)德祐(yòu)(2)缙绅(jìn)(3)纾祸(shū)(4)觇北(chān)(5)献谄(chǎn)(6)诟虏帅(gòu)(7)贵酋(qiú)(8)羁縻(jī)(mí)(9)二阃(kǔn)(10)渚洲(zhǔ)(11)自刭(jǐng)(12)殆例(dài)(13)巡徼(jiào)(14)檄文(xí)(15)毗陵(pí)(16)邂逅(xiè)(hòu)(17)余僇(lù)(18)愧怍(zuò)(19)号呼靡及(háo)(mǐ)正音(1)德祐(yòu)(2)缙除:授官,被任命为。都督:名词用作动词。统率。迫:逼迫,这里引申为逼近。迁:迁移,转移。施:施行,实行,做。萃:聚集。莫:无定代词,没有谁。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除:授官,被任命为。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会:适逢,正好。副词。当国者:当权者北:指元军。纾:解除,消除。意:估计,料想。觇:窥探,察看。求:寻求。翌日:第二天。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会:适逢,正好。副词。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古代官职升迁除:授官拜:授予官职(一般为升职)擢:提拔辟(bì):征召

迁:升官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贬职

左迁:降职古代官职升迁除:授官翻译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军马。当时元军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满朝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翻译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翻译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许可以用言辞打动。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我就更想察看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翻译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探讨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明确:文天祥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交战、防守、转移全都来不及做了)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探讨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明确:文天祥是在探讨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明确:心情:“予不得爱身”(我不能顾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希望用言语说动元军,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去打探元军的情况,回来后谋求挽救国家的计策)。探讨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明确:心情:“予不得爱上下:指元军上下。遽:立即,立刻。轻:轻视,小看。构恶:挑拨,陷害。羁縻:扣押,拘留。遂:就。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上下:指元军上下。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度:揣度,估量。直:径直。前:向前,上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诟:辱骂,责骂。顾:顾及,考虑。貌:表面上。名词用作状语。则:却名:名义上。名词作状语围:包围。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度:揣度,估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翻译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刚到元营时,我陈词不屈,意气激昂,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没敢立刻轻视我国。可不幸的是,吕师孟在这之前就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向敌人献媚,于是我被拘留不能返回,国事就不可收拾了。翻译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翻译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我自料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想他们杀死我,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朝廷了。翻译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未几:不久。诣:到……去。驱:驱使。而:表转折,但,却。分当:本当,理当。昔人:即古人。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未几:不久。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翻译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军驱使我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往。正如古人说:“将要有所作为啊!”翻译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探讨提问: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明确:不矛盾。“求死”是因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

探讨提问: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间:空隙,这里指机会。即:立即。中兴:国家由衰弱走向复兴。庶几:差不多。诡:隐蔽。草,露:在野草间;在露天。名词用作状语日:名词用作状语。相出没:指与元军互相遭遇或没有遇见。这里可翻译成“周旋”。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间:空隙,这里指机会。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穷饿:困窘饥饿。无聊:这里指无依无靠。古今异义。迥:远。靡:无,没有。避:避开。出:逃出。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穷饿:困窘饥饿。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翻译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奔到真州,我立刻把元方的虚实情况告诉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与他们约定联兵讨元。复兴我朝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留住了两天,驻守维扬的统帅竟下了逐客令。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行走,在露天留宿,每天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周旋在淮河一带。翻译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翻译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高声呼喊,没有人应答。后来找到一条船,避开元军占据的沙洲,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过扬子江口,进入苏州洋,辗转在四明、天台等地,最后到达永嘉。翻译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探讨提问:第4段写了哪几层意思?明确:第1层,得脱后的喜悦;第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第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探讨提问:第4段写了哪几层意思?明确:诋:辱骂。争:争论。屡:多次,屡次。挟:携带。为……所:表被动。物色:访求,这里是盘查的意思。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颈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逐:逐出。如:到……去。竟使:假使。为……所:表被动。趋:趋向;奔向。捕系:捕捉。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逐:逐出。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哨:哨船。如:到……去。无辜:指无罪。道: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凡:总共,一共,总计。可:可能。固:本来。堪:忍受。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哨:哨船。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翻译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唉!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痛骂元军统帅该当死;辱骂判国贼该当死;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多次该当死;离开京口,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几乎自杀而死;经过元军兵舰停泊的地方十多里,被巡逻船只盘查,几乎投江喂鱼而死;翻译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翻译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真州守将把我逐出城门外,彷徨无路,几乎死掉;到扬州,路过瓜洲扬子桥,假使遇上元军哨兵,也不会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两难,几乎等于送死;坐在桂公塘的土围中,元军数千骑兵从门前经过,几乎落到敌人手中而死;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兵凌辱逼迫而死;夜晚奔向高邮,迷失道路,几乎陷入沼泽而死;天亮时,到竹林躲避哨兵,巡逻骑兵有好几十,几乎无处逃避而死;到了高邮,制置使官署的通缉令下达,几乎被捕而死;翻译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翻译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经过城子河,在乱尸中出入,我乘的船和敌方哨船一前一后行进,几乎不期而遇被敌人杀死;到海陵,往高沙去,经常担心无罪而死;经过海安、如皋,共计三百里路,元军与土匪往来于这一带,没有一天不可能死;到通州,几乎因为不被收留而死;靠了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是没有办法,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唉!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世间的人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之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翻译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探讨提问:这段文字中连用了22个“死”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连用了22个“死”字,间隔反复,构成了生动有力的排比句式,说明环境险恶,表现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探讨提问:这段文字中连用了22个“死”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间:断断续续,有时。存:保存;本:指底稿。手:用手,名词用作状语。为:作为。悲:悲叹;同情;思念。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间:断断续续,有时。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翻译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我在患难中,有时用诗记叙个人的遭遇,现在还保存着那些底稿,不忍心废弃,在逃亡路上亲手抄录。现在将出使元营,被扣留在北门外的,作为一卷;从北门外出发,经过吴门、毗陵,渡过瓜洲,又回到京口的,作为一卷;逃出京口,奔往真州、扬州、高邮、通州的,作为一卷;从海路到永嘉、来三山的,作为一卷。我将把这些诗稿收藏在家中,使后来的人读了他,为我的志向而悲叹。翻译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提问: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提问: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探究理解

本段用说明了诗集中卷次的划分情况和结集的目的,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作为一国之重臣和使者,被押往敌国的都城不选择慷慨就义而是“隐忍以行”,你觉得他选择正确吗?积累补充:1、屈原自投汨罗江,项羽自刎乌江边,陆秀夫纵身跳大海,谭嗣同血洒菜市口,史可法在守扬州城时说:如果落入敌手,那将是莫大的耻辱,只有与城为殉,才能保全大节。“士可杀而不可辱”。孔子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古人说,“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2、勾践曾石屋养马,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司马迁曾痛遭腐刑,蔺相如曾引车避匿。对此,怎么解释呢?难道说,这些人都不是志士吗?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人生的大目标,不计较一时一事的荣辱得失,才是志士仁人的远见卓识啊!探究理解本段用说明了诗集中卷次的划分情况和结集的目的,使写作特色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表现在:

①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

②在叙事的前后,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例如第4段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文中用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表达心境。

③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如第3段,既写出了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写作特色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表现在:

2.语言生动而准确,特别是动词的使用。

如文中表现行踪的动词,表示离开某地用“去(京口)”表示前往某地用“如(杨州)”“趋(高邮)”;表示到达某地用“至(海陵)”,“来(三山)”;表示经由某处用“过(瓜州扬子桥)”,“道(海安、如皋)”,“历(吴门毗陵)”。此外,动词“奔”“变”“诡”“行”“宿”“出”“没”“穷饿”“呼号”“避”“渡”“入”“展转”都准确地表明了活动地点,也表达了作者心情急切、紧张和经历的坎坷。2.语言生动而准确,特别是动词的使用。总结

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心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作为一位历史上的爱国志士,他的报国行为是感人的,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总结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文笔提升

1、读了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一文,你一定会为文天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让我们在感动之余,为文天祥写一段颁奖词。颁奖词写法1、大笔写意,点明人物事迹2、纵身开掘,彰显人物精神3、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4、言简意丰,自然流畅,富有音韵美

素材应用实践文笔提升

1、读了文天祥的《指南录后

他感动苍天,让他的惶恐和零丁都融入了草木山川。他感动世人不只因为他对故国故土故民的无限依恋,还因为他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矢志不渝,毫不世俗和功利的不识时务,以及视死如归的浩然气概。一个忠臣孤子的泣血残红,谱写成一首人间绝响的正气歌。

他感动苍天,让他的惶恐和零丁都融入了草木山巩固自测达标

2、屈原、文天祥的事例可用在在“忧国爱民、献身祖国”“坚忍不拔、执着追求”“敬仰真理、崇尚人格”“追求人生理想”“人性之美在于内在的美德”等话题立意中,你还能想到那些可利用的话题?请引用屈原文天祥的事例,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话,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领略。巩固自测达标

2、屈原、文天祥的事例可用在在“忧国爱民2.国家危亡时,他毅然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他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的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是人民的楷模。他的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的写照.2.国家危亡时,他毅然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他一、通假1、缙绅缙,同“搢”,插2、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同“俱”,全,都3、展转四明、天台展,同“辗”4、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5、层见错出见,同“现”。出现6、臣死有余僇

僇,同“戮”。罪一、通假二、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

1、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2、予分当引决分:按本分

3、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间。露:在露天下。4、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5、道中手自抄录手:亲手

B.名词作动词

1、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2、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3、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序,为……作序

4、名曰《指南录》名:命名5、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下:下达

二、词类活用C动词作名词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巡徼的人

D形容词作动词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视C动词作名词三、古今异义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托。今:单调,没有价值。2、以至于永嘉古:到达。今: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3、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意气激昂。今:大方。4、为巡船所物色古:盘查。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5、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今:犹豫不定,

三、古今异义6、国事遂不可收拾古:挽回今:整理7、不复顾利害顾古:再今:重复利害古:个人安危今:利益和损害8、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古:赠予今:遗留)9、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去一趟。今:一群人)古:去是。今:外面的活动。10、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古:可以用。今:表示可能或能够。6、国事遂不可收拾四、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1、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2、避哨(于)竹林中3、出入(于)乱尸中4、请罪于先人之墓5、将请罪于君6、请罪于母7、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四、特殊句式被动句1、予羁縻不得还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3、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4、为巡船所物色定语后置骑数千过其门宾语前置而幸生也何为?判断句死生,昼夜事也。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被动句被动句1、用“于”表被动不拘于时,学于余。2、用“见”“见……于……”“受……于……”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被动句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4、用“被”字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5、无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只能从句意及上下文判断。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六、一词多义爱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秦爱纷奢()使六国各爱其人()当北邀当国者相见()予分当引决()失期当斩()木兰当户织()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六、一词多义六、一词多义爱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吝惜)秦爱纷奢(喜爱)使六国各爱其人(爱护)当北邀当国者相见(主持)予分当引决(应当)失期当斩(判决)木兰当户织(面对)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阻挡,抵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同“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住,守往)六、一词多义数数吕师孟叔侄为逆()骑数千过其门()范增数目项王()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数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骑数千过其门(表数目)范增数目项王(多次)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气数,命运)数古代官职升迁拜:擢:

辟: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迁:再迁为太史令贬:贬连州刺史谪: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左迁:古代官职升迁古代官职升迁拜:授予官职擢:提拔辟:征召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迁:升迁再迁为太史令贬:降职贬连州刺史谪:被罚流放或贬职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左迁:降职古代官职升迁(二)预习检查1、注音萃(cuì)遽(jù)构恶(è)羁(jī)縻(mí)地迥(jiǒng)缙绅(jìn)纾祸(shū)觇北(chān)献谄(chǎn)诟虏帅(gòu)贵酋(qiú

)二阃(kǔn)渚洲(zhǔ)(二)预习检查2、解释加点的字词。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官

都督诸路兵马统率地方区域名称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聚集

会使辙交驰适逢北邀当国者相见主持

予更欲一觇北窥视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

抗辞慷慨意气激昂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立刻

予羁縻不得还被扣押2、解释加点的字词。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

而不在使者之目列予分当引决按本分

得间奔真州机会庶几在此。差不多

穷饿无聊,没有依靠追购又急悬赏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1、通假字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同“俱”

2、古今异义词①穷饿无聊,古:没有依托今:没有价值②抗辞慷慨

古:意气激昂今:大方③以至于永嘉。古:到达今:另提一事1、通假字3、词类活用①北虽貌敬名词做状语,表面上②予分当引决名词做状语

按本分③草行露宿,名词做状语,在草丛中

④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名词做状语,每天

⑤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名词做动词,走上前3、词类活用[间]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扁鹊立有间(一会儿)出没于长淮间(之间)中间崩倒之声(夹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安得广厦千万间(量词)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间][靡]A动词mǐ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B动词mí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C形容词mí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D副词mǐ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靡及:达不到)[靡][如]

A动词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到)劳苦功高如此(像)固不如也(比得上)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就怕)

B介词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按照)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如]1、预习检查自刭(jǐng)殆例(dài)巡徼(jiào)檄文(xí

)毗陵(pí

)邂逅(xiè

)(hòu)余僇(lù

)愧怍(zuò)号呼靡及(háo)(mǐ)1、预习检查2、解释加点的词诋大酋当死辱骂,责骂

为巡船所物色盘查竟使遇哨,假使

殆例送死几乎质明

天刚亮

几邂逅死不期而遇道海安、如皋,取道

悲予志焉同情修我戈矛整治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无诚不自意返吾衣冠实在2、解释加点的词1、通假字①层见错出同“现”,出现②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2、古今异义词①为巡船所物色,古:盘查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②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今:犹豫不定3、偏义复词不复顾利害偏“害”

1、通假字4、词类活用①道海安、如皋:名作动取道

②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作动为……作序

③名曰《指南录》名作动命名(2)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显著特色?举例说明(完成“思考和练习”四)。写作上的特点是记叙中兼用了抒情和议论。

4、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得间奔真州机会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道芷阳间行从小路间以诗记所遭间或间一词多义得间奔真州机会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道芷阳间行从小古今异义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靠。今:单调,没有价值。)以至于永嘉(古:到达。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意气激昂。今:大方。)不复顾利害(古:安危。今:利益和损害。)追购又急(古:重金收买。古:购买。)为巡船所物色(古:搜寻。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出使一次。今:一群人)是年夏五(古:指示代词,这。今:判断动词)古今异义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靠。今:单调,没有价值A.名词作状语北虽貌敬(貌:表面上)予分当引决(分:按名分,职分)草行露宿(草:在荒草间。露:在露天下。)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B.形容词作动词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轻视)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词性活用

词性活用C.动词作名词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名词作动词道海安、如皋(道:取道)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下:下达)词性活用C.动词作名词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约以连兵大举避哨(于)竹林中/出入(于)乱尸中请罪于先人之墓将请罪于君/请罪于母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介宾短语(状语)后置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约以连兵大举避哨(于)竹林介词短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翻译是就把它作了状语。例: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公与之乘,占于长勺2、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后作状语例: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介词短语后置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定语后置骑数千过其门定语后置骑数千过其门予羁縻不得还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被动句式☆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羁縻不得还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被动句式☆初,奉使往来,无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1、用“于”表被动例:而君幸于赵王……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2、用“见”“见……于……”“受……于……”表被动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赤壁之战》)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1、

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例: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用“被”字表被动例: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5、无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只能从句意及上下文判断。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古代官职升迁除:授官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授予官职(一般为升职)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擢:提拔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辟(bì):征召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迁:升官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贬:降职贬连州刺史谪:被罚流放或贬职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左迁:降职古代官职升迁除:授官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

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后人评价他:“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事业虽无所成,大节亦已无愧”肯定他主要不是名相,而是以名相能为烈士。

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指南录》《指南录》,文天祥诗集。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元军进逼南宋首都临安,文天祥赴元营谈判,被扣押,后乘隙逃归。他把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集,取作者《渡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为“指南录”。作者在写这篇序之前,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称为“后序”。《指南录》《指南录》,文天祥诗集。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6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有关文天祥的祠联

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禋yīn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禋:祭祀。)海丰县方饭享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有关文天祥的祠联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朗读课文注意字音朗读课文正音(1)德祐(yòu)(2)缙绅(jìn)(3)纾祸(shū)(4)觇北(chān)(5)献谄(chǎn)(6)诟虏帅(gòu)(7)贵酋(qiú)(8)羁縻(jī)(mí)(9)二阃(kǔn)(10)渚洲(zhǔ)(11)自刭(jǐng)(12)殆例(dài)(13)巡徼(jiào)(14)檄文(xí)(15)毗陵(pí)(16)邂逅(xiè)(hòu)(17)余僇(lù)(18)愧怍(zuò)(19)号呼靡及(háo)(mǐ)正音(1)德祐(yòu)(2)缙除:授官,被任命为。都督:名词用作动词。统率。迫:逼迫,这里引申为逼近。迁:迁移,转移。施:施行,实行,做。萃:聚集。莫:无定代词,没有谁。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除:授官,被任命为。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会:适逢,正好。副词。当国者:当权者北:指元军。纾:解除,消除。意:估计,料想。觇:窥探,察看。求:寻求。翌日:第二天。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会:适逢,正好。副词。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古代官职升迁除:授官拜:授予官职(一般为升职)擢:提拔辟(bì):征召

迁:升官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贬职

左迁:降职古代官职升迁除:授官翻译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军马。当时元军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满朝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翻译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翻译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许可以用言辞打动。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我就更想察看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翻译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探讨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明确:文天祥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交战、防守、转移全都来不及做了)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探讨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明确:文天祥是在探讨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明确:心情:“予不得爱身”(我不能顾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希望用言语说动元军,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去打探元军的情况,回来后谋求挽救国家的计策)。探讨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明确:心情:“予不得爱上下:指元军上下。遽:立即,立刻。轻:轻视,小看。构恶:挑拨,陷害。羁縻:扣押,拘留。遂:就。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上下:指元军上下。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度:揣度,估量。直:径直。前:向前,上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诟:辱骂,责骂。顾:顾及,考虑。貌:表面上。名词用作状语。则:却名:名义上。名词作状语围:包围。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度:揣度,估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翻译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刚到元营时,我陈词不屈,意气激昂,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没敢立刻轻视我国。可不幸的是,吕师孟在这之前就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向敌人献媚,于是我被拘留不能返回,国事就不可收拾了。翻译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翻译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我自料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想他们杀死我,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朝廷了。翻译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未几:不久。诣:到……去。驱:驱使。而:表转折,但,却。分当:本当,理当。昔人:即古人。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未几:不久。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翻译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军驱使我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往。正如古人说:“将要有所作为啊!”翻译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探讨提问: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明确:不矛盾。“求死”是因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

探讨提问: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间:空隙,这里指机会。即:立即。中兴:国家由衰弱走向复兴。庶几:差不多。诡:隐蔽。草,露:在野草间;在露天。名词用作状语日:名词用作状语。相出没:指与元军互相遭遇或没有遇见。这里可翻译成“周旋”。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间:空隙,这里指机会。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穷饿:困窘饥饿。无聊:这里指无依无靠。古今异义。迥:远。靡:无,没有。避:避开。出:逃出。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穷饿:困窘饥饿。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翻译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奔到真州,我立刻把元方的虚实情况告诉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与他们约定联兵讨元。复兴我朝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留住了两天,驻守维扬的统帅竟下了逐客令。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行走,在露天留宿,每天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周旋在淮河一带。翻译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翻译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高声呼喊,没有人应答。后来找到一条船,避开元军占据的沙洲,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过扬子江口,进入苏州洋,辗转在四明、天台等地,最后到达永嘉。翻译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探讨提问:第4段写了哪几层意思?明确:第1层,得脱后的喜悦;第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第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探讨提问:第4段写了哪几层意思?明确:诋:辱骂。争:争论。屡:多次,屡次。挟:携带。为……所:表被动。物色:访求,这里是盘查的意思。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颈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逐:逐出。如:到……去。竟使:假使。为……所:表被动。趋:趋向;奔向。捕系:捕捉。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逐:逐出。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哨:哨船。如:到……去。无辜:指无罪。道: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凡:总共,一共,总计。可:可能。固:本来。堪:忍受。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哨:哨船。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翻译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唉!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痛骂元军统帅该当死;辱骂判国贼该当死;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多次该当死;离开京口,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几乎自杀而死;经过元军兵舰停泊的地方十多里,被巡逻船只盘查,几乎投江喂鱼而死;翻译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翻译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真州守将把我逐出城门外,彷徨无路,几乎死掉;到扬州,路过瓜洲扬子桥,假使遇上元军哨兵,也不会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两难,几乎等于送死;坐在桂公塘的土围中,元军数千骑兵从门前经过,几乎落到敌人手中而死;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兵凌辱逼迫而死;夜晚奔向高邮,迷失道路,几乎陷入沼泽而死;天亮时,到竹林躲避哨兵,巡逻骑兵有好几十,几乎无处逃避而死;到了高邮,制置使官署的通缉令下达,几乎被捕而死;翻译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翻译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经过城子河,在乱尸中出入,我乘的船和敌方哨船一前一后行进,几乎不期而遇被敌人杀死;到海陵,往高沙去,经常担心无罪而死;经过海安、如皋,共计三百里路,元军与土匪往来于这一带,没有一天不可能死;到通州,几乎因为不被收留而死;靠了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是没有办法,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唉!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世间的人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之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翻译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探讨提问:这段文字中连用了22个“死”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连用了22个“死”字,间隔反复,构成了生动有力的排比句式,说明环境险恶,表现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探讨提问:这段文字中连用了22个“死”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间:断断续续,有时。存:保存;本:指底稿。手:用手,名词用作状语。为:作为。悲:悲叹;同情;思念。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间:断断续续,有时。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翻译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我在患难中,有时用诗记叙个人的遭遇,现在还保存着那些底稿,不忍心废弃,在逃亡路上亲手抄录。现在将出使元营,被扣留在北门外的,作为一卷;从北门外出发,经过吴门、毗陵,渡过瓜洲,又回到京口的,作为一卷;逃出京口,奔往真州、扬州、高邮、通州的,作为一卷;从海路到永嘉、来三山的,作为一卷。我将把这些诗稿收藏在家中,使后来的人读了他,为我的志向而悲叹。翻译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提问: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提问: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探究理解

本段用说明了诗集中卷次的划分情况和结集的目的,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作为一国之重臣和使者,被押往敌国的都城不选择慷慨就义而是“隐忍以行”,你觉得他选择正确吗?积累补充:1、屈原自投汨罗江,项羽自刎乌江边,陆秀夫纵身跳大海,谭嗣同血洒菜市口,史可法在守扬州城时说:如果落入敌手,那将是莫大的耻辱,只有与城为殉,才能保全大节。“士可杀而不可辱”。孔子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古人说,“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2、勾践曾石屋养马,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司马迁曾痛遭腐刑,蔺相如曾引车避匿。对此,怎么解释呢?难道说,这些人都不是志士吗?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人生的大目标,不计较一时一事的荣辱得失,才是志士仁人的远见卓识啊!探究理解本段用说明了诗集中卷次的划分情况和结集的目的,使写作特色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表现在:

①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

②在叙事的前后,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例如第4段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文中用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表达心境。

③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如第3段,既写出了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写作特色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表现在:

2.语言生动而准确,特别是动词的使用。

如文中表现行踪的动词,表示离开某地用“去(京口)”表示前往某地用“如(杨州)”“趋(高邮)”;表示到达某地用“至(海陵)”,“来(三山)”;表示经由某处用“过(瓜州扬子桥)”,“道(海安、如皋)”,“历(吴门毗陵)”。此外,动词“奔”“变”“诡”“行”“宿”“出”“没”“穷饿”“呼号”“避”“渡”“入”“展转”都准确地表明了活动地点,也表达了作者心情急切、紧张和经历的坎坷。2.语言生动而准确,特别是动词的使用。总结

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心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作为一位历史上的爱国志士,他的报国行为是感人的,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总结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文笔提升

1、读了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一文,你一定会为文天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让我们在感动之余,为文天祥写一段颁奖词。颁奖词写法1、大笔写意,点明人物事迹2、纵身开掘,彰显人物精神3、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4、言简意丰,自然流畅,富有音韵美

素材应用实践文笔提升

1、读了文天祥的《指南录后

他感动苍天,让他的惶恐和零丁都融入了草木山川。他感动世人不只因为他对故国故土故民的无限依恋,还因为他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矢志不渝,毫不世俗和功利的不识时务,以及视死如归的浩然气概。一个忠臣孤子的泣血残红,谱写成一首人间绝响的正气歌。

他感动苍天,让他的惶恐和零丁都融入了草木山巩固自测达标

2、屈原、文天祥的事例可用在在“忧国爱民、献身祖国”“坚忍不拔、执着追求”“敬仰真理、崇尚人格”“追求人生理想”“人性之美在于内在的美德”等话题立意中,你还能想到那些可利用的话题?请引用屈原文天祥的事例,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话,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领略。巩固自测达标

2、屈原、文天祥的事例可用在在“忧国爱民2.国家危亡时,他毅然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他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的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是人民的楷模。他的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的写照.2.国家危亡时,他毅然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他一、通假1、缙绅缙,同“搢”,插2、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同“俱”,全,都3、展转四明、天台展,同“辗”4、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5、层见错出见,同“现”。出现6、臣死有余僇

僇,同“戮”。罪一、通假二、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

1、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2、予分当引决分:按本分

3、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间。露:在露天下。4、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5、道中手自抄录手:亲手

B.名词作动词

1、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