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讲义课件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讲义课件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讲义课件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讲义课件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讲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5—1基本概念§5—2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5—4奈奎斯特判据§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5—1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定义及其与时间响应的关系2.表示方法—一般坐标、极坐标、对数坐标、尼氏图3.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4.开环系统频率特性的绘制——极坐标、对数坐标5.稳定判据——奈氏判据6.稳定裕度——幅值裕度、相角裕度7.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稳态、暂态)8.传递函数的实验确定法主要内容21.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定义及其与时间响应的关系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开环系统频率特性的绘制——极坐标、对数坐标稳定判据——奈氏判据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

重点难点频率特性的绘制与奈氏判据3重点与难点开环系统频率特性的绘制——极坐标、对数坐标本章引言一般来说,系统工作性能用时域特性度量为最好,但高阶系统的时域特性很难用分析法确定故引出了频率特性法,不用解方程,也不用求特征根,而是利用系统的频率响应图以及频率响应与时间响应的某些关系解决系统的设计和分析问题,间接的运用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闭环响应,是一种图解法,非常形象直观。4本章引言一般来说,系统工作性能用时域特性度量4一、定义:以RC网络为例:§5-1基本概念且初始条件为零,用拉氏变换有:当sinωt时,

§5-1基本概念5一、定义:以RC网络为例:§5-1基本概念且初始条件为零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其中:A==§5-1基本概念6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其中:A==§5-1基本概念6§5-1基本概念<利用公式sinx=>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7§5-1基本概念<利用公式sinx=>频率特性的基本用有效值表示:当时,暂态分量0,所以有: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8用有效值表示:当时,暂态分量0,所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绘制频率特性图如下页所示§5-1基本概念9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绘制频率特性图如下页所示§5-1基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0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0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它完整的描述了RC网络在正弦输入下稳态输出时电压幅值和相角随正弦信号频率变化的规律。§5-1基本概念12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它完整的描述了RC网络在正弦输入下稳态输出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所以,频率特性是输出、输入正弦函数用向量表示时之比,表示线性系统稳态下输出、输入正弦信号间的数学关系。§5-1基本概念13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所以,频率特性是输出、输入正弦函数用向量表定义:频率特性——指线性系统或环节在正弦函数作用下,稳态输出与输入之比对频率的关系特性。二、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的关系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4定义:频率特性——指线性系统或环节在正弦函数作二、频率特性和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5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5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6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6△说明:⑴频率特性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否则不能用拉氏变换。⑵上述理论在稳定前提下推出,如不稳定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7△说明:⑴频率特性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否则

无法观察稳态响应。但理论上分析,并不依赖于系统的稳定性。⑶它包含了全部动态的结构、参数及规律。虽然是一种稳态响应,但动态过程及其规律必在其中,故频率特性也是一种数模。三、正弦输入信号下

ess

的计算

所以,不能用终值定理求其ess

,此时可用频率特性法求。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8无法观察稳态响应。但理论上分析,并不依赖于系三、例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解:§5-1基本概念19例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解:§5-1基本概念19横、纵坐标的刻度都是常用的线性刻度,例如上面RC网络的

(二)极坐标特性曲线(也叫奈奎斯特曲线):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四、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一)一般坐标特性曲线:§5-1基本概念20横、纵坐标的刻度都是常用的线性刻度,例如(二)极坐标特

01jω=0ω=1/Tω§5-1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2101jω=0ω=1/Tω§5-1基Nyquist曲线§5-1基本概念22Nyquist曲线§5-1基本概念22(三)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对数幅频特性对数分度的特点:当变量增大或减小10倍(十倍频程)时,坐标间距离变化一个单位长度。§5-1基本概念23(三)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对数幅频特性对数分度的特点对数坐标系L(ω)(dB)L(ω)=20lgA(ω)0.111010023124681020406080100ωlgω012§5-1基本概念24对数坐标系L(ω)(dB)L(ω)=20lgA(ω)0

注意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5-1基本概念25注意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5-1基本概念250.111010023对数相频特性Φ(ω)(弧度或度)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5-1基本概念260.111010023对数相频特性Φ(ω)(弧度或度)对数频(四)对数幅相特性曲线:为一个参变量标在曲线上相应点的旁边,此曲线称为尼柯尔斯图。§5-1基本概念27(四)对数幅相特性曲线:为一个参变量标在曲线上相应点的旁边,0一、比例环节:

1、一般坐标:

2、极坐标:j0K§5-2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K280一、比例环节:1、一般坐标:2、极坐标:j0K§5-23、对数坐标:00.11100.1110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续)293、对数坐标:00.11100.1110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二.积分环节与微分环节1、一般坐标:积分环节微分环节积分微分0-90090A(ω)0ωw00积分微分30二.积分环节与微分环节1、一般坐标:积分环节微分环节积分微分①②2、极坐标:沿虚轴从无穷远处指向原点。

(1)积分:(2)微分:从原点向虚轴正方向无限延伸,与积分环节相加形成虚轴。0积分微分31①②2、极坐标:沿虚轴从无穷远处指向原点。3.对数坐标:每十倍频程下降20db,一条斜率为[-20]的直线。(1)积分环节:00.11100.1110db20-20[-20]0-90积分微分323.对数坐标:每十倍频程下降20db,(1)积分环节:00.00.11100.1110db20-20[-20]0-90积分微分(2)微分环节:[+20]090积分环节与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续)3300.11100.1110db20-20[-20]0-90积惯性环节三.惯性环节与一阶微分环节一阶微分

34惯性环节三.惯性环节与一阶微分环节一阶微分341、一般坐标:(1)惯性环节T1TTTT543201234)(wAw0900450w0-900-45惯性一阶微分(2)一阶微分环节351、一般坐标:(1)惯性环节T1TTTT543201234)2、极坐标:

(1)惯性环节1j01(2)一阶微分环节半径为0.5、位于第四象限的半圆。惯性一阶微分362、极坐标:(1)惯性环节1j01(2)一阶微分环节半径为03、对数坐标(1)惯性环节-20-40-45°-90°3703、对数坐标(1)惯性环节-20-40-45°-90°370-20-40-45°-90°380-20-40-45°-90°38★实用中采用渐近线:①②0-20-40-45°-90°[0][-20]39★实用中采用渐近线:①②0-20-40-45°-90°[0](2)一阶微分环节0-2020-45°-90°90°45°[0][+20]40(2)一阶微分环节0-2020-45°-90°90°45°[四、振荡环节与二阶微分环节振荡环节二阶微分环节41四、振荡环节与二阶微分环节振荡环节二阶微分环节411、极坐标:(1)振荡环节j01421、极坐标:(1)振荡环节j0142(2)二阶微分环节j01二阶微分环节振荡环节43(2)二阶微分环节j01二阶微分环节振荡环节432、对数坐标:(1)振荡环节442、对数坐标:(1)振荡环节440.1110-404090°180°-180°-90°0°0.1110450.1110-404090°180°-180°-90°0°0而且,不同的阻尼比,可以得到不同的频率特性。阻尼比越小,谐振峰值越大。但相频特性在固有角频率处都是-90°。46而且,不同的阻尼比,可以得到不同的频率特性。阻尼比越小,谐振★实用中采用渐近线:①②

④③47★实用中采用渐近线:①②④③470.1110-404090°180°-180°-90°0°0.1110[0][-40]★实用中幅频采用渐近线:480.1110-404090°180°-180°-90°0°0(2)二阶微分bode图与振荡环节的对应图形关于横轴对称.49(2)二阶微分bode图与振荡环节的对应图形关于横轴对称.40.1110-404090°180°-180°-90°0°0.1110500.1110-404090°180°-180°-90°0°00.1110-404090°180°-180°-90°0°0.1110[0][+40]★实用中幅频采用渐近线:510.1110-404090°180°-180°-90°0°0五.延时环节:1、一般坐标:-57.3。-229.2。τω-114.6。012L(ω)τω1341234-171.9。52五.延时环节:1、一般坐标:-57.3。-229.2。τω-2、极坐标:1ω=00j延迟环节(续)532、极坐标:1ω=00j延迟环节(续)533、对数坐标:延迟环节(续)-57.3。0.1110τω-573。0.1110L(ω)τω543、对数坐标:延迟环节(续)-57.3。0.1110τω-5

一、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极坐标图):0jυ=2Kυ=0υ=1υ=3§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55一、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极坐标图):0jυ=2Kυ=

以确定的角度收敛于原点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56以确定的角度开环幅相频率特3.确定幅相曲线与实轴的交点:4.确定曲线与虚轴的交点:★例1:解:

§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573.确定幅相曲线与实轴的交点:4.确定曲线与虚轴的交点

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58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

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59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5二、开环对数频率特性:§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0二、开环对数频率特性:§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0

可见:用对数表示频率特性后,变乘除为加减.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续)绘制对数频率特性。(一)环节曲线迭加法:例2:解:四个典型环节:§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1可见:用对数表示频率特性后,变乘除为加减.开

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2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续)§5-3系jL[-20][-20]L1[-20]L2j2j4[-20]L3j3L4[+20]10.110100ww202Ldb02040j(ω)-90000900j1§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3jL[-20][-20]L1[-20]L2j2j4[-20]因为开环传递函数是由若干个典型环节串联而成,而且典型环节的对数曲线均为不同斜率的直线或折线,所以迭加后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仍为由不同斜率的线段组成的折线。所以只要确定低频起始段的位置和斜率,并能确定线段转折频率以及转折后线段的斜率变化量,就可以从低频到高频一气呵成。环节曲线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4因为开环传递函数是由若干个典型环节串联而环(二)顺序斜率迭加法1.低频起始段的确定:§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5(二)顺序斜率迭加法1.低频起始段的确定:§5-3系统开0Klg20[]n20-1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60Klg20[]n20-1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2、ω折及线段斜率变化量的确定:3、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绘制步骤:§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72、ω折及线段斜率变化量的确定:3、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绘制步

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8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8例3:解: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9例3:解: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顺序斜率迭加(续)[-20][-60][-80][-60]0.1101242040Ldb0w-900j(ω)-1800-270000§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70顺序斜率迭加(续)[-20][-60][-80][-60]0三、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可见:两者的极坐标图不同,一个在第四象限,一个在第三象限。§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71三、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可见:两者的极坐§5-3最小相位系统与最小相位系统(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72最小相位系统与最小相位系统(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续)j1j2Ldb0wj(ω)00-1800-900wL1=

L2§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73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续)j1j2Ldb0wj(ω)①最小相位系统------在s右半平面上没有零、极点的系统均为最小相位系统。

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续)★定义:②非最小相位系统------在右半s平面上有零、极点的系统均是非最小相位系统。2.最小相位系统的特征:§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74①最小相位系统------在s右半平面上没有零、最小相位系

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75最小相位系统与3.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频率特性:(2)绘制其极坐标图时,起点不再按前面规定的那样§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763.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频率特性:(2)绘制其极坐标图时,起点不(3)最小相位系统与最小相位系统(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77(3)最小相位系统与最小相位系统(续)§5-3系统开环频§5—4奈奎斯特判据§5—4奈奎斯特判据奈氏稳定判据可以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依据是复变函数论的映射定理,又称幅角定理。一、幅角定理:78§5—4奈奎斯特判据§5—4奈奎斯特判据§5—4奈奎斯特判据

★幅角定理(续)Gk(s)F(s)00-179§5—4奈奎斯特判据★幅角定理(续)Gk(s)F(s§5—4奈奎斯特判据的任一点,之外

根据复变函数理论知,若对于s平面下除了有限奇点(不解析的点)即单值、连续的正则函数,那么对于s平面上的每一点,在F(s)平面上必有一个对应的映射点。因此,若在s平面上画一条闭封曲线,并使其不通过F(s)的任一奇点,则在F(s)平面上必有一条对应的映射曲线。★幅角定理(续)80§5—4奈奎斯特判据的任一点,之外根据复变函数理论§5—4奈奎斯特判据

F(s)在s平面上的零点对应F(s)平面上的原点(零点使F(s)=0,即原点),而F(s)在s平面上的极点对应F(s)平面上的无穷远处。s0[s]zs0[s]p★幅角定理(续)81§5—4奈奎斯特判据F(s)在s平面上的§5—4奈奎斯特判据0[F(s)]无穷远处

当s绕F(s)的零点z顺时针旋转一周时,对应在

F(s)平面上绕原点顺时针旋转一周;当s绕F(s)的极点p顺时针旋转一周时,对应在F(s)平面上绕无穷远处顺时针旋转一周,而对于原点则为逆时针旋转一周。★幅角定理(续)82§5—4奈奎斯特判据0[F(s)]无穷远处当s绕F(s§5—4奈奎斯特判据★幅角定理(续)★幅角定理:设s平面上不通过F(s)任何奇点的封闭曲线Γ包围s平面上F(s)的z个零点和p个极点。当s以顺时针方向沿着封闭曲线Γ移动一周时,则在F(s)平面上相对应于封闭曲线Γ的映射函数

83§5—4奈奎斯特判据★幅角定理(续)★幅角定理:设s平面§5—4奈奎斯特判据★上已推出:F(s)的零点=闭环极点,而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特征根即F(s)的零点都位于s左半平面上。因此,需要检验F(s)是否具有位于s右半平面的零点。为此,选择一条包围整个右半平面的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的封闭曲线,称为奈氏回线:★幅角定理(续)Γˊ将以顺时针方向围绕原点旋转N圈:N=z-p(或以逆时针方向转N圈:N=p-z)。

84§5—4奈奎斯特判据★上已推出:F(s)的零点=闭环极§5—4奈奎斯特判据此曲线肯定包围F(s)在s右半平面的所有零点。设F(s)在右半s平面有z个零点和p个极点。★幅角定理(续)85§5—4奈奎斯特判据此曲线肯定包围F(s)在s★幅角定理§5—4奈奎斯特判据◆系统稳定的条件是z=0,则有:若在s平面上,s沿奈氏回线顺时针移动一周时,在F(s)平面上的Γ围绕原点顺时针转N=-P圈(即逆时针转p周),则系统稳定,否则系统不稳定。所以F(s)的Γ曲线绕原点运动相当于★幅角定理(续)根据映射定理,当沿着奈式回线移动一周时在F(s)平面上的映射曲线将按顺时针方向绕原点转N=z-p圈。根据映射定理,当沿着奈氏回线移动一周时在F(s)平面上的映射曲线86§5—4奈奎斯特判据◆系统稳定的条件是z=§5—4奈奎斯特判据因为对应于奈氏回线中:★幅角定理(续)87§5—4奈奎斯特判据因为对应于奈氏回线中:★幅角定理(§5—4奈奎斯特判据◆F(s)的极点=开环极点,N=z-p中的p也就是开环极点在s右半平面上的个数。◆若s在s平面上沿着奈氏回线顺时针移动一周,在

F(s)平面上的曲线绕原点顺时针转

N=-P圈,半平面的极点恰好为p,则系统稳定.二、奈氏判据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在平面上的★幅角定理(续)88§5—4奈奎斯特判据◆F(s)的极点=开环极点,N=z§5—4奈奎斯特判据★奈氏判据⑵若闭环不稳,则闭环系统在s右半平面的根数为:

z=p+N—N为顺时针或z=p-N—N为逆时针。89§5—4奈奎斯特判据★奈氏判据⑵若闭环不稳,则闭§5—4奈奎斯特判据而F(s)的极点=GK(s)的极点。而奈氏回线是经过原点的,但幅角定理要求封闭曲线不能经过F(s)的奇点(但极点正好是奇点),故不能直接应用前述奈氏回线。这时可略改奈氏回线,既不经过原点又能包围整个右半s平面:三、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时奈氏判据的应用

90§5—4奈奎斯特判据而F(s)的极点=GK(s)的极点§5—4奈奎斯特判据★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时奈氏判据的应用◆91§5—4奈奎斯特判据★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时奈氏判据的§5—4奈奎斯特判据★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时奈氏判据的应用◆在有积分环节的系统中:平面上就是沿着半径为无穷大的圆弧按顺时针方向从92§5—4奈奎斯特判据★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时奈氏判据的§5—4奈奎斯特判据★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时奈氏判据的应用§5—4奈奎斯特判据★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时奈氏判据的§5—4奈奎斯特判据★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时奈氏判据的应用例1、解:先画镜像曲线,再补大圆弧,不包围(-1,j0)点,或逆时针一圈,顺时针一圈,故闭环稳定。94§5—4奈奎斯特判据★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时奈氏判据的§5—4奈奎斯特判据★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时奈氏判据的应用例2、解:先画镜像曲线,再补大圆弧,顺时针包围(-1,j0)点2周,故闭环系统不稳定,且有两个右根。95§5—4奈奎斯特判据★开环传递函数有积分环节时奈氏判据的§5—4奈奎斯特判据四、几点说明

这时应将奈氏回线作相应改变,在jω轴上的极点处作半径为无穷小的右半圆(转角为π),奈氏判据仍可用.96§5—4奈奎斯特判据四、几点说明这时应将奈氏回线作相应§5—4奈奎斯特判据★重点说明例3、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函为:解:开环系统有虚根:97§5—4奈奎斯特判据★重点说明例3、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5—4奈奎斯特判据▼先画出开环幅相特性及其镜像,★重点说明98§5—4奈奎斯特判据▼先画出开环幅相特性及其镜像,★重★重点说明99★重点说明99§5—4奈奎斯特判据临界稳定,在jω轴上有闭环极点,也属于不稳定。▼因为p=0,由开环幅相特性及其镜像可见,顺时针包围(-1,j0)点2周,故闭环不稳,且闭环右根个数为z=N=2个。★重点说明100§5—4奈奎斯特判据临界稳定,在jω轴上有闭环极点,也属§5—4奈奎斯特判据例如:★重点说明101§5—4奈奎斯特判据例如:★重点说明101§5—4奈奎斯特判据▼例如:0=p2=n1-0(a)★重点说明102§5—4奈奎斯特判据▼例如:0=p2=n1-0(a)★§5—4奈奎斯特判据p=1n=21-0(b)▼注意:若p=0及双数,则从正实轴开始补,若p为单数,则从负实轴开始补。★重点说明103§5—4奈奎斯特判据p=1n=21-0(b)▼注意:若p§5—4奈奎斯特判据另外,上述方法在不稳时同样可确定右根个数,如上例:▼五、根据伯德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重点说明104§5—4奈奎斯特判据另外,上述方法在不稳时同样可确定右根§5—4奈奎斯特判据★根据伯德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例:1#、2#系统,当p=0时都稳定。看出:1#不穿越(-∞,-1)实轴,2#穿越两次。由于判稳是逆时针包围(-1,j0)点,所以从上往下为正穿越,从下往上为负穿越.。105§5—4奈奎斯特判据★根据伯德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例:1#§5—4奈奎斯特判据▼▼p=0,正、负穿越次数相等或不穿越。▼★根据伯德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06§5—4奈奎斯特判据▼▼p=0,正、负穿越次数相等或不§5—4奈奎斯特判据★根据伯德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的充要条件是:在L(ω)>0的范围内,正穿越—从下向上;负穿越—从上向下。闭环系统稳定107§5—4奈奎斯特判据★根据伯德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的充要§5—4奈奎斯特判据▼因为在控制工程中常遇到的是最小相位系统,则闭环稳定的充要条件简述为:(1)(2)★根据伯德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08§5—4奈奎斯特判据▼因为在控制工程中常遇到的是最小相位§5—4奈奎斯特判据(3)★用频率特性判稳的步骤:1、★根据伯德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09§5—4奈奎斯特判据(3)★用频率特性判稳的步骤:1、★§5—4奈奎斯特判据2、3、用奈氏判据判稳。4、00()wj0=pwp-j★根据伯德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10§5—4奈奎斯特判据2、3、用奈氏判据判稳。4、00()§5—4奈奎斯特判据六、稳定裕度:稳定的系统还有一个稳定程度的问题,而衡量的指标就是稳定裕度。因为系统稳定的条件(最小相位系统)是不包围(-1,j0)点,若Gk(jω)曲线穿越(-1,j0)点则有系统临界稳定。故Gk(jω)曲线离(-1,j0)点的远近体现系统稳定裕度或相对稳定性。111§5—4奈奎斯特判据六、稳定裕度:稳定的§5—4奈奎斯特判据1、幅值裕度

112§5—4奈奎斯特判据1、幅值裕度112§5—4奈奎斯特判据★稳定裕度

稳定系统在ωg处幅值增大Kg倍【或L(ω)上升Lg分贝】,系统将处于临界稳定。若大于Kg倍,则不稳。或者说在不破坏稳定的条件下,开环频率响应的幅值尚可允许增大的倍数。幅值裕度物理意义:113§5—4奈奎斯特判据★稳定裕度稳定系统在ωg处幅值增大控制系统参数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系统由稳定变为不稳定。为了使控制系统能可靠地工作,不但要求它能稳定,而且还希望有足够的稳定裕量,即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对于开环稳定的系统,度量其闭环系统相对稳定性的方法是通过开环频率特性曲线与点(-1,j0)的接近程度来表征。开环乃氏图离点(-1,j0)越远,稳定裕度越大。一般采用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来定量地表示相对稳定性。四、稳定裕度114控制系统参数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系统由稳定变为不四5-4-1、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的概念1.相角裕度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上幅值为1时所对应的角频率称为幅值穿越频率或截止频率,记为,即定义相位裕度为相角裕度的含义是,对于闭环稳定系统,如果系统开环相频特性再滞后度,则系统将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四、稳定裕度(1)1155-4-1、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的概念四、稳定裕度(1)1152.幅值裕度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上相位等于-1800时所对应的角频率称为相位穿越频率,记为,即定义幅值裕度为幅值裕度的含义是,对于闭环稳定系统,如果系统开环幅频特性再增大倍,则系统将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复平面中和的表示如下张图所示。对数坐标下,幅值裕度按下式定义:四、稳定裕度(2)1162.幅值裕度四、稳定裕度(2)116图四、稳定裕度(3)117图四、稳定裕度(3)117例5-12已知单位反馈系统设K分别为4和10时,试确定系统的稳定裕度。解:

可得K=4时四、稳定裕度(4)118例5-12已知单位反馈系统四、稳定裕度(4)118K=10时分别作出K=4和K=10的开环幅相曲线即闭合曲线,如图所示。由奈氏判据知:

K=4时,系统闭环稳定,;K=10时,系统闭环不稳定,。

四、稳定裕度(5)119K=10时四、稳定裕度(5)119例5-14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确定系统开环增益K=5和K=20时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解:由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知,转折频率为,。按分段区间描述方法,写出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的表达式为四、稳定裕度(11)120例5-14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四、稳定裕度(本例的伯德图如左。四、稳定裕度(12)121本例四、稳定裕度(12)121当K=5时,要满足,只能在区间[1,10],且,则当K=20时,同理可得,,。由前面知求得。四、稳定裕度(13)122当K=5时,要满足,只能在区可求得当K=5时,h=-==6dB;当K=20时,h=-=-6dB。绘制K=5和K=20时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前面图所示。从图中也可概略读出K=5和K=20时的幅值裕度。显然,当K=5时h>0dB,,该闭环系统稳定;而当K=20时h<0dB,,故该闭环系统不稳定。四、稳定裕度(14)123可求得当K=5时,h=-=§5—4奈奎斯特判据>0L0-270-pj(ω)Ldbww00-40-20-600-90g>02.相角裕度g

Gk(jω)曲线上模值为1的矢量(夹角最小的一个)与负实轴的夹角:124§5—4奈奎斯特判据>0L0-270-pj(ω)Ldbw§5—4奈奎斯特判据稳定系统在ωc处相角滞后增大g度,系统将为临界稳定。若超过g度,则不稳.或者说在不破坏稳定的条件下,尚可允许增大的开环频率响应的滞后相角。▼对于最小相位系统(p=0):▼相角裕度物理意义:125§5—4奈奎斯特判据稳定系统在ωc处相角滞后增大g度,系§5—4奈奎斯特判据例:某单位反馈系统的试分别求K=2和K=20时系统的解:

★稳定裕度

用渐近法126§5—4奈奎斯特判据例:某单位反馈系统的试分别求K=§5—4奈奎斯特判据★稳定裕度-20-40-60wLdb0.0.1510-900-p0-27000Lg1Lg21ωc1ωc2ωgj(ω)127§5—4奈奎斯特判据★稳定裕度-20-40-60wL2)§5—4奈奎斯特判据★稳定裕度:1282)§5—4奈奎斯特判据★稳定裕度:128§5—4奈奎斯特判据★稳定裕度129§5—4奈奎斯特判据★稳定裕度129§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一、稳态分析(一)稳态误差与开环频率特性的关系:开环频率特性一般分为三段:低、中、高;低频段由υ决定斜率,K决定高度。时域中已知:1、若用λ表示频率特性低频段的斜率,2、§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130§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一、稳态分析(一)稳态误差与1)0型:§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稳态分析(续)1311)0型:§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稳态分析(续)13§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2)1型:①132§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2)1型:①132§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②斜坡信号下:阶跃信号下:133§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②斜坡信号下:阶跃信号下:§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3)2型:①134§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3)2型:①134§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稳态分析(续)Ka=wcw1w0Ldbw20-40-②★结论:根据低频段,确定υ、K,求得ess,在阶跃输入下达到ess=0的条件是低频段具有负斜率。135§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稳态分析(续)Ka=wcw(二)稳态误差与闭环频率特性的关系由尼氏图最终求得的闭环频率特性基本如图所示,在此有:§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二)稳态误差与闭环频率特性的关系由尼氏图最终§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稳态分析(续)★单位反馈:137§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稳态分析(续)★单位反馈§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二、暂态性能分析(一)典型一阶系统:如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即为一阶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138§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二、暂态性能分析(一)典型一§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二)典型二阶系统:139§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二)典型二阶系统:139§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即为振荡环节,§5—2中绘制的振荡环节频率特性即为二阶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暂态性能分析(续)140§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即为振荡环节,§5—2中绘制§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暂态性能分析(续)得到下页图中所示关系曲线:141§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暂态性能分析(续)得到下页§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暂态性能分析(续)142§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暂态性能分析(续)142§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暂态性能分析(续)143§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暂态性能分析(续)143§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暂态性能分析(续)144§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暂态性能分析(续)144★暂态性能分析(续)Mr=1.2~1.5时,ζ=0.35~0.47,σ%=20%~30%较好145★暂态性能分析(续)Mr=1.2~1.5时,ζ=0.35~0§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sbtw5023451010304020rM146§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sbtw5023451010§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暂态性能分析(续)ωrts1230203010rM147§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暂态性能分析(续)ωrts(三)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148(三)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1、中频段为[-20]且宽:149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相当于一阶系统)。2、中频段为[-40]且宽:150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一般在ωc附近(+20db~-10db)斜率为[-20]会得3、高频段对系统的影响:151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增强4、高阶系统性能指标的估算: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5、最小相位系统三频段概念:1)为了达到误差度,低频段应有负斜率,并且有较大的K(位置要高)。153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3)为提高抗高频干扰能力,高频段应有较大的负斜率。注意:1)三频段概念以稳定为前提。稳定前提下中频段为[-20]且宽,若中频段为[-20]且窄,两边都是[-60],很可能不稳定。相反则完全有可能稳定。所以不能用三频段判稳。2)衡量h以“倍频程”,而且高频并一定具有很高的频率,相对而言。154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高阶系统的暂态性能§5—5闭环系统的性§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

分析和设计系统的第一步是建模。一般的,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利用基本的物理定理、化学定律等解析法求得,但有时很难很繁琐,尤其是较复杂的系统。所以,工程上多数采用频率相应实验法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对于那些难以写出传函的系统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155§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一、用正弦信号相关分析法测试频率特性:做频率响应实验时要求:必须采用规范的正弦波,即无谐波分量和畸变,频率范围一般为0.001~1000Hz/s。1)超低频信号(0.01Hz以下)—用机械式正弦信号发生器§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56一、用正弦信号相关分析法测试频率特性:做频率响应实验时要求:2)0.01~1000Hz—用电子式信号发生器用正弦信号相关分析法测试频率特性(续)2、测试原理:相关分析法能从被测系统的输出信号中分检出正弦波的一次谐波,同时抑制直流分量、高次谐波和噪声。§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572)0.01~1000Hz—用电子式信号发生器用正弦信号二、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用频率特性测试仪将被测系统的输出、输入之比对ω的关系曲线记录下来,即可绘出其对数L(ω)曲线和φ(ω)曲线,对最小相位系统,可写出其传递函数。1.确定渐近线形式:对测得的曲线进行分析,用[±20]的倍数的直线段近似。2.确定转折频率即典型环节:[+20],[-20],[-40]←振荡或两个惯性。§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58二、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用频率特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59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60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Lww1w2-20-40-600ωc§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61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Lww1w2-20-40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62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63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64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例1、已知某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其L(ω)如图所示,求G(s)。解:§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65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例1、已知某系统为最小相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例2、若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如图所示,求Gk(s)。

解:§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66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例2、若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20-40-8Ldbw01010.40.12.5§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67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20-40-8Ldbw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例3、通过实验获得的对数频率特性如图所示:试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并绘出φ(ω)曲线。解:§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68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例3、通过实验获得的对数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69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例4、已知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如图所示,试求Gk(s)§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70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例4、已知系统开环对数频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解:故ω1在0.1~1的几何中点,即§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71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解:故ω1在0.1~1的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72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73由Bode图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续)§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5—1基本概念§5—2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5—4奈奎斯特判据§5—5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5—6系统传函的试验确定法174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5—1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定义及其与时间响应的关系2.表示方法—一般坐标、极坐标、对数坐标、尼氏图3.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4.开环系统频率特性的绘制——极坐标、对数坐标5.稳定判据——奈氏判据6.稳定裕度——幅值裕度、相角裕度7.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稳态、暂态)8.传递函数的实验确定法主要内容1751.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定义及其与时间响应的关系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开环系统频率特性的绘制——极坐标、对数坐标稳定判据——奈氏判据闭环系统的性能分析

重点难点频率特性的绘制与奈氏判据176重点与难点开环系统频率特性的绘制——极坐标、对数坐标本章引言一般来说,系统工作性能用时域特性度量为最好,但高阶系统的时域特性很难用分析法确定故引出了频率特性法,不用解方程,也不用求特征根,而是利用系统的频率响应图以及频率响应与时间响应的某些关系解决系统的设计和分析问题,间接的运用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闭环响应,是一种图解法,非常形象直观。177本章引言一般来说,系统工作性能用时域特性度量4一、定义:以RC网络为例:§5-1基本概念且初始条件为零,用拉氏变换有:当sinωt时,

§5-1基本概念178一、定义:以RC网络为例:§5-1基本概念且初始条件为零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其中:A==§5-1基本概念179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其中:A==§5-1基本概念6§5-1基本概念<利用公式sinx=>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180§5-1基本概念<利用公式sinx=>频率特性的基本用有效值表示:当时,暂态分量0,所以有: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81用有效值表示:当时,暂态分量0,所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绘制频率特性图如下页所示§5-1基本概念182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绘制频率特性图如下页所示§5-1基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83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0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84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它完整的描述了RC网络在正弦输入下稳态输出时电压幅值和相角随正弦信号频率变化的规律。§5-1基本概念185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它完整的描述了RC网络在正弦输入下稳态输出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所以,频率特性是输出、输入正弦函数用向量表示时之比,表示线性系统稳态下输出、输入正弦信号间的数学关系。§5-1基本概念186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所以,频率特性是输出、输入正弦函数用向量表定义:频率特性——指线性系统或环节在正弦函数作用下,稳态输出与输入之比对频率的关系特性。二、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的关系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87定义:频率特性——指线性系统或环节在正弦函数作二、频率特性和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88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5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89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6△说明:⑴频率特性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否则不能用拉氏变换。⑵上述理论在稳定前提下推出,如不稳定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90△说明:⑴频率特性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否则

无法观察稳态响应。但理论上分析,并不依赖于系统的稳定性。⑶它包含了全部动态的结构、参数及规律。虽然是一种稳态响应,但动态过程及其规律必在其中,故频率特性也是一种数模。三、正弦输入信号下

ess

的计算

所以,不能用终值定理求其ess

,此时可用频率特性法求。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基本概念191无法观察稳态响应。但理论上分析,并不依赖于系三、例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解:§5-1基本概念192例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解:§5-1基本概念19横、纵坐标的刻度都是常用的线性刻度,例如上面RC网络的

(二)极坐标特性曲线(也叫奈奎斯特曲线):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四、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一)一般坐标特性曲线:§5-1基本概念193横、纵坐标的刻度都是常用的线性刻度,例如(二)极坐标特

01jω=0ω=1/Tω§5-1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19401jω=0ω=1/Tω§5-1基Nyquist曲线§5-1基本概念195Nyquist曲线§5-1基本概念22(三)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对数幅频特性对数分度的特点:当变量增大或减小10倍(十倍频程)时,坐标间距离变化一个单位长度。§5-1基本概念196(三)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对数幅频特性对数分度的特点对数坐标系L(ω)(dB)L(ω)=20lgA(ω)0.111010023124681020406080100ωlgω012§5-1基本概念197对数坐标系L(ω)(dB)L(ω)=20lgA(ω)0

注意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5-1基本概念198注意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5-1基本概念250.111010023对数相频特性Φ(ω)(弧度或度)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5-1基本概念1990.111010023对数相频特性Φ(ω)(弧度或度)对数频(四)对数幅相特性曲线:为一个参变量标在曲线上相应点的旁边,此曲线称为尼柯尔斯图。§5-1基本概念200(四)对数幅相特性曲线:为一个参变量标在曲线上相应点的旁边,0一、比例环节:

1、一般坐标:

2、极坐标:j0K§5-2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K2010一、比例环节:1、一般坐标:2、极坐标:j0K§5-23、对数坐标:00.11100.1110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续)2023、对数坐标:00.11100.1110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二.积分环节与微分环节1、一般坐标:积分环节微分环节积分微分0-90090A(ω)0ωw00积分微分203二.积分环节与微分环节1、一般坐标:积分环节微分环节积分微分①②2、极坐标:沿虚轴从无穷远处指向原点。

(1)积分:(2)微分:从原点向虚轴正方向无限延伸,与积分环节相加形成虚轴。0积分微分204①②2、极坐标:沿虚轴从无穷远处指向原点。3.对数坐标:每十倍频程下降20db,一条斜率为[-20]的直线。(1)积分环节:00.11100.1110db20-20[-20]0-90积分微分2053.对数坐标:每十倍频程下降20db,(1)积分环节:00.00.11100.1110db20-20[-20]0-90积分微分(2)微分环节:[+20]090积分环节与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续)20600.11100.1110db20-20[-20]0-90积惯性环节三.惯性环节与一阶微分环节一阶微分

207惯性环节三.惯性环节与一阶微分环节一阶微分341、一般坐标:(1)惯性环节T1TTTT543201234)(wAw0900450w0-900-45惯性一阶微分(2)一阶微分环节2081、一般坐标:(1)惯性环节T1TTTT543201234)2、极坐标:

(1)惯性环节1j01(2)一阶微分环节半径为0.5、位于第四象限的半圆。惯性一阶微分2092、极坐标:(1)惯性环节1j01(2)一阶微分环节半径为03、对数坐标(1)惯性环节-20-40-45°-90°21003、对数坐标(1)惯性环节-20-40-45°-90°370-20-40-45°-90°2110-20-40-45°-90°38★实用中采用渐近线:①②0-20-40-45°-90°[0][-20]212★实用中采用渐近线:①②0-20-40-45°-90°[0](2)一阶微分环节0-2020-45°-90°90°45°[0][+20]213(2)一阶微分环节0-2020-45°-90°90°45°[四、振荡环节与二阶微分环节振荡环节二阶微分环节214四、振荡环节与二阶微分环节振荡环节二阶微分环节411、极坐标:(1)振荡环节j012151、极坐标:(1)振荡环节j0142(2)二阶微分环节j01二阶微分环节振荡环节216(2)二阶微分环节j01二阶微分环节振荡环节432、对数坐标:(1)振荡环节2172、对数坐标:(1)振荡环节440.1110-404090°180°-180°-90°0°0.11102180.1110-404090°180°-180°-90°0°0而且,不同的阻尼比,可以得到不同的频率特性。阻尼比越小,谐振峰值越大。但相频特性在固有角频率处都是-90°。219而且,不同的阻尼比,可以得到不同的频率特性。阻尼比越小,谐振★实用中采用渐近线:①②

④③220★实用中采用渐近线:①②④③470.1110-404090°180°-180°-90°0°0.1110[0][-40]★实用中幅频采用渐近线:2210.1110-404090°180°-180°-90°0°0(2)二阶微分bode图与振荡环节的对应图形关于横轴对称.222(2)二阶微分bode图与振荡环节的对应图形关于横轴对称.40.1110-404090°180°-180°-90°0°0.11102230.1110-404090°180°-180°-90°0°00.1110-404090°180°-180°-90°0°0.1110[0][+40]★实用中幅频采用渐近线:2240.1110-404090°180°-180°-90°0°0五.延时环节:1、一般坐标:-57.3。-229.2。τω-114.6。012L(ω)τω1341234-171.9。225五.延时环节:1、一般坐标:-57.3。-229.2。τω-2、极坐标:1ω=00j延迟环节(续)2262、极坐标:1ω=00j延迟环节(续)533、对数坐标:延迟环节(续)-57.3。0.1110τω-573。0.1110L(ω)τω2273、对数坐标:延迟环节(续)-57.3。0.1110τω-5

一、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极坐标图):0jυ=2Kυ=0υ=1υ=3§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28一、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极坐标图):0jυ=2Kυ=

以确定的角度收敛于原点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29以确定的角度开环幅相频率特3.确定幅相曲线与实轴的交点:4.确定曲线与虚轴的交点:★例1:解:

§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303.确定幅相曲线与实轴的交点:4.确定曲线与虚轴的交点

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31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

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32开环幅相频率特性的绘制(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5二、开环对数频率特性:§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33二、开环对数频率特性:§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0

可见:用对数表示频率特性后,变乘除为加减.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续)绘制对数频率特性。(一)环节曲线迭加法:例2:解:四个典型环节:§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34可见:用对数表示频率特性后,变乘除为加减.开

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35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续)§5-3系jL[-20][-20]L1[-20]L2j2j4[-20]L3j3L4[+20]10.110100ww202Ldb02040j(ω)-90000900j1§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36jL[-20][-20]L1[-20]L2j2j4[-20]因为开环传递函数是由若干个典型环节串联而成,而且典型环节的对数曲线均为不同斜率的直线或折线,所以迭加后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仍为由不同斜率的线段组成的折线。所以只要确定低频起始段的位置和斜率,并能确定线段转折频率以及转折后线段的斜率变化量,就可以从低频到高频一气呵成。环节曲线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37因为开环传递函数是由若干个典型环节串联而环(二)顺序斜率迭加法1.低频起始段的确定:§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38(二)顺序斜率迭加法1.低频起始段的确定:§5-3系统开0Klg20[]n20-1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390Klg20[]n20-1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2、ω折及线段斜率变化量的确定:3、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绘制步骤:§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402、ω折及线段斜率变化量的确定:3、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绘制步

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41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8例3:解: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42例3:解:顺序斜率迭加法(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6顺序斜率迭加(续)[-20][-60][-80][-60]0.1101242040Ldb0w-900j(ω)-1800-270000§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43顺序斜率迭加(续)[-20][-60][-80][-60]0三、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可见:两者的极坐标图不同,一个在第四象限,一个在第三象限。§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44三、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可见:两者的极坐§5-3最小相位系统与最小相位系统(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45最小相位系统与最小相位系统(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续)j1j2Ldb0wj(ω)00-1800-900wL1=

L2§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46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续)j1j2Ldb0wj(ω)①最小相位系统------在s右半平面上没有零、极点的系统均为最小相位系统。

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续)★定义:②非最小相位系统------在右半s平面上有零、极点的系统均是非最小相位系统。2.最小相位系统的特征:§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47①最小相位系统------在s右半平面上没有零、最小相位系

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48最小相位系统与3.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频率特性:(2)绘制其极坐标图时,起点不再按前面规定的那样§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493.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频率特性:(2)绘制其极坐标图时,起点不(3)最小相位系统与最小相位系统(续)§5-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250(3)最小相位系统与最小相位系统(续)§5-3系统开环频§5—4奈奎斯特判据§5—4奈奎斯特判据奈氏稳定判据可以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依据是复变函数论的映射定理,又称幅角定理。一、幅角定理:251§5—4奈奎斯特判据§5—4奈奎斯特判据§5—4奈奎斯特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