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粤教沪版)期末检测卷1_第1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粤教沪版)期末检测卷1_第2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粤教沪版)期末检测卷1_第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粤教沪版)期末检测卷1_第4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粤教沪版)期末检测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粤教沪版)期末检测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填空题.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的读数依次是'C,s,cnio甲用湍女计消体混乙用外入海时间内用刻度尺滤长跋.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处减弱噪声..大官湖位于安徽安庆宿松县,湖面碧波荡漾、一望无际,湖中映着岸边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花(选填“吸收''或“反射”)黄色光: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要浅,这是由于光的缘故。.一条彩虹飞架蓝天,这是大家都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彩虹的最上边是红色。彩虹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光的。.人的眼睛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具有光线作用.如果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填“前面”或“后面”)就会形成近视,近视眼患者需要配戴透镜来矫正视力..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域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100。,则反射角大小为,折射角大小为..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三处,其中蜡烛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小..小红同学喜欢摄影,一天清晨,她用照相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图中甲和乙所示,小红拍摄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焦距相同,那么拍摄相片时树叶与相机距离大一些。树叶上有一颗露珠,露珠下面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叶脉通过露珠而形成的正立、的像。.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闱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请把下列技术应用按照所依据的物质的物理属性分类:A.灯丝一般用鸨材料B.玻璃刀上有一小块人造金刚石C.用玻璃做房间的窗户D.电线芯线一般用铜线制成TOC\o"1-5"\h\z(1)利用物质硬度的是:(2)利用物质透光性的是;(3)利用物质熔点高的是;(4)利用物质导电性的是。—kM法as11.以下的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A.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1mB.周一升旗奏国歌用时约7mmC.成年人体重(质量)一般有60kgD.夏天教室内舒适的温度约为37c.有四个同学用最小刻度是亳米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120.7厘米

120.75厘米120.745厘米1207.5厘米.最近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B.超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到C.超声波虽然人耳听不到,但能传递信息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B.水中的倒影照相机水中的筷水瞄准鱼下方叉鱼B.水中的倒影照相机水中的筷水瞄准鱼下方叉鱼.如图是“蜘蛛人”在做玻璃幕墙清洁工作的情景,关于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幕墙表面发生了漫反射使得人们能看到玻璃幕墙上映射出的蓝天白云B.人们能看•到“蜘蛛人”,是因为光在“蜘蛛人”身体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光在玻璃幕墙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和折射D.人们能看到“蜘蛛人”,是因为“蜘蛛人”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放大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这时光屏上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F列说法正确的是(门湎)A.等于0.5kgC.大于0.5kgA.等于0.5kgC.大于0.5kgB.小于0.5kg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三、作图题.如图所示,光线AO是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射向水面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光线AO通过凹透镜前的入射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以及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四、实验题.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4)把蟒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请指出甲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2)第2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为℃.(3)如图丙所示,某同学绘制出了水的沸腾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由图象可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4)实验中有的同学对温度计中红色液体是不是酒精产生了疑问,查液体沸点表得知酒精的沸点为78c(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由此断定红色液体(填“是”或“不是”)酒精..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甲甲(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cm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再调节平衡螺母,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g;(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kg/m^o五、计算题.一个体积为0.5di。的铁球,其质量是1.58kg。问:(1)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为什么?(p-:t=7.9xl03kg/m3)(2)它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是多少?(3)若它是实心的,它的质量应该是多少?参考答案37.3104.07【解析】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水银柱液面在37℃后三个小格,所以读数为37℃+3x0.1℃=37.3℃o停表小盘上的分度值是limn,指针在Omin和Imin之间,大盘分度值为1s,指针指在10s,所以示数为OminlOs,即10s。刻度尺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0刻线”对齐,右端与4.07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4.07cm-0.00cm=4.07cnio振动音调声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男女生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音调不同;防治噪声的途径是: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据以上内容即可解答.【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由于男声和女声的音调不同,即男生的音调低,女生的音调高,所以,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肃静”即是不让说话,这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反射折射【解析】因为黄花是不透明的物体,所以黄花只反射黄色光。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要浅,是石块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发生折射造成的。红@色散【解析】(1)彩虹的形成是折射现象,由于紫光的折射程度比红光大,彩虹的最上边是红色。(2)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气中悬浮的小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过水珠折射后,分解成各种单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会聚前面凹【解析】试题分析:人的眼睛中晶状体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作用.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37043°【解析】【详解】(1)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所以入射角等于90。-53。=37。,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的大小为37。.(2)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100°,所以折射角等于180。-100。-37。=43。.b、c【解析】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实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虚像;图中a、b、c三点,b、c两点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实像,a点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成实像时的规律是物距越小像越大,故蜡烛放在b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c处得到的实像最小.【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乙放大虚【解析】(1)小红拍摄同一片树叶的两张照片,相片甲比相片乙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说明拍摄乙相片时树叶与相机距离大一些。(2)树叶上的露珠相当于“水凸透镜”,叶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熔化;吸;液化.【解析】试题分析: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熔化吸热,使海鲜的温度降低,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液化由气态变为液态。考点:熔化和液化现象BCAD【解析】(1)鹤的熔点高,灯丝一般用鸨材料制作。(2)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切割玻璃,所以玻璃刀上有一小块人造金刚石。(3)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用玻璃做房间的窗户,可以使室内明亮。(4)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线芯线一般用铜线制成。因此,以上技术应用按照所依据的物质的物理属性分类:(1)利用物质硬度的是B:(2)利用物质透光性的是C:(3)利用物质熔点高的是A;(4)利用物质导电性的是D。C【解析】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75Nm=0.075mm,约合1x10、],故A不符合实际。升国旗奏国歌用时约1mm,故B不符合实际。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成年人的体重更大,一般有60kg,故C符合实际为答案。夏天教室内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C,37C接近人的正常体温,故D不符合实际。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长度数值的认识,就是长度数值是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构成的。A数据中的分度值是1cm;B中的数据120.75厘米=1207.5mm,故其分度值为1mm,正确;C数据中分度值是0.1mm;D数据中的分度值是1cm.故选B.D【解析】B超属于“超声波”,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A正确。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超出了人的听声频率范围,人耳听不到,故B正确。超声波虽然人耳听不到,但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超声波是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B【解析】瞄准鱼下方叉鱼,是因为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像”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高,其原理为光的折射。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水中的筷子变弯折,是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逆着折射光线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实际位置高,所以感觉好像折断了。因此B图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答案为B。C【解析】玻璃幕墙表面光滑,光在玻璃幕墙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使得人们能看到玻璃幕墙上映射出的蓝天白云,故A错误。人们能看到“蜘蛛人”,是因为光在“蜘蛛人”身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B错误。光在玻璃幕墙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有一部分光进入玻璃,发生折射,故C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人们能看到“蜘蛛人”,是因为“蜘蛛人”反射出的光进入了人眼,人不是光源,不能发光,故D错误。A【解析】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放大的像,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即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然后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根据折射光路是可逆的,这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为A.C【详解】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错误;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错误;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C。B【详解】••・同一个“提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V酱油=v白酒,即:m酱油夕白酒阳白酒=——x夕白酒=——xm而由夕酱油夕酱油P酱油>p白酒,m白酒V〃7宿油,mr而V0.5kg【解析】过入射点O作垂直镜面的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SO的反射光线。光路图如下:【解析】试题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据此作出光线AO通过凹透镜前的入射光线;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上图所示.【考点定位】光路图的画法.竖直大小相等没有像和物大小相等【解析】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或与水平面垂直),否则蜡烛B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大小相等.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作屏幕,则白纸板上将没有蜡烛的像:把蜡烛B放到蜡烛A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9697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不是【解析】(1)由图知道,实验操作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这样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2)由图乙知道,温度计的一个人格表示10℃,它的分度值为1C,故此时它的读数为96c;(3)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4)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酒精的沸点为78C,因此温度计中液体的沸点用一定高于100℃,即红色液体一定不是酒精.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涉及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等,知识面比较广,但是难度较小,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