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32-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教案优秀8篇
教案是以系统办法为指导。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知识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8篇数学一班级下册教学教案,希翼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一班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延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比较简单的含有延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2.引领同学连贯地思量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办法。
3.经受解决问题的普通步骤,培养同学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目标分析:
在同学学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基础上,初步接触延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同学思维的延续性,为同学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预备。
教学重点:
把握含有延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办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其次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一)试试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课件展示题目
(1)拍球竞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___________?
(2)阅读爱好小组有男生13人,___________,阅读爱好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仔细审题,明确每道题需要补充的是条件还是问题。
3.你能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吗?
4.指名同学补充条件、问题,再解答。
(二)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设计意图:利用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同学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来学习解决延续两问的应用题做学问上的预备。】
二、探索新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自主理解题意。
(1)春暖花开,小学美术爱好小组的学生组织到郊外写生,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2)同学说说自己发觉的数学信息。
2.试试提出问题
展示:美术爱好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___________?
(1)同学审题,发觉缺少问题。
(2)补充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
②美术爱好(.)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创设一种现实情境,从中提炼出要解决的数知识题,了解此类问题的结构,体味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激活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深化探索,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
(1)要解答其次个问题,需要什么已知条件?(女生和男生的人数)
(2)缺少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明确解决其次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其次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2.解决问题
(1)先求男生人数,列式计算:14-5=9(人)
(2)再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求出美术爱好小组的总人数。
列式计算:9+14=23(人)
(3)同学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爱好小组一共有23人。
3.检验结果
怎样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办法不唯一)
(1)所求得的男生9人是否比已知的女生少5人。
(2)共有些23人,减去男生的9人,剩下的女生是不是14人。
4.归纳小结
今日学习的延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要先按照已知的两个条件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一个条件,和另一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结合起来,解决出其次个问题。
【设计意图:延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教学例题时,浮现两个条件后,分次展现两个问题,指导同学仔细审题,利用思量、沟通、汇报的方式,弄清解决问题的先后挨次,培养同学连贯性地思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提高
(一)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课件展示)
1.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33+4=37(人)
3.同学研究解决其次个问题: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条件。
列式计算:33+37=70(人)
4.检验结果:把自己检验的过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同学口答问题。
(二)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六的第1题。
1.同学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
3.同学研究解决其次个问题,列式计算。
4.引领同学检验结果并口答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并把握解决延续两问的问题的解题办法,练习中引领同学学会检验结果,培养同学主动检查的好习惯。】
四、课堂小结
(一)同学回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老师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含有延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解答其次个问题时需要把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其次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做题时要先读懂题目,再仔细解答。
一班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
2.把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办法,提升同学的计算水平。
3.利用观看、比较和分析,体味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同学已有连加、连减学问阅历基础上举行探索,培养同学学问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进展同学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目标解析:
在情境中经受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更有利于同学理解运算挨次;在对照中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办法,更有利于同学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在迁移中运用连加、连减的学问,更有利于同学理解学问的内在结构。
教学重点:
把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办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并学会笔算。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迁移
课件展示:
60-24-16=18+27+39=
1.同学自立练习。
2.同学汇报沟通。说说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的挨次和竖式计算的注重要点。
(二)情境感知
课件展示:公交车情境图
1.看情境图说信息。
2.按照信息提出问题。
3.同学汇报:
问题一: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老师引领同学明确要求这一问题得先知道什么条件)
问题二:上去的人比下来的人多多少人?
4.揭示课题。
按照同学的问题,适时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迁移为同学架设了新旧学问的桥梁,既巩固了前面所学学问,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情景感知重视情境图的有效理解,引领同学发觉信息提出问题的同时,注重解决问题需要充分的条件,从而提升同学分析数据的能力。另外,问题二的提出为解题的另一种办法做好铺垫。】
二、合作沟通,探索新知
(一)探索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同学研究问题一的解决办法。
2.试试列式:6725+28
3.汇报每步算式的意思。(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自立笔算。(老师巡查)
(1)分步笔算。
(2)简便写法。
5.引领同学说说笔算时的注重事项。(注重运算符号的变化)
6.引领同学探究问题一的其他解决办法。
例如:2825+67,67+2825等,若同学用67+(2825)的算式来解决,老师应予以引领并鼓舞,同时可以通过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自然的导入下一环节──探索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由于同学有了连加、连减运算的基础,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直接让同学合作探索,充分运用学问的`迁移来完成,重点让同学在与连加、连减运算的比较中,感触新知学习的注重事项,看清运算符号。探索其他解决办法的环节,目的是拓展同学思维,同时在进一步巩固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办法。】
(二)探索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展示:6725+2872(47+16)
2.引领同学举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发觉。(小括号的浮现,运算挨次的不同)
3.试试笔算其次个算式。
4.重点研究72(47+16)有简便写法吗?假如没有,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直接展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让同学跟上一题的算式举行比较,在对照中感触小括号的作用,体味运算挨次的不同。在笔算时重点引领同学研究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有没有简便写法,充分引领同学灵便运用所学学问。】
三、巩固基础,实践应用
(一)完成做一做。
让同学利用基础练习,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办法。
(二)完成练习五的第6题。
让同学在辨析对错中发觉问题,以利于自己在计算中避开类似的错误。
(三)完成练习五的第9题。
这是一道情境题,且有两种解题思路,既可以列出连减算式,又可以列出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子,让同学自由挑选。
【设计意图:本环节练习的挑选突出了不同层次,由容易巩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养同学思维的严谨性,还充分注意培养同学思维的灵便性。】
四、畅谈心得,总结提高
(一)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二)谈谈举行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重什么?
数学一班级下册教学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同学在已有学问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举行表述和沟通。
2.引领同学观看、初步体悟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同学的主动探索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同学体味到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3页的内容。
教学设计
情境引入
1.师:教师给小伴侣带来了礼物(出示100颗星星)。估量一下,大约有几颗?为什么?
提醒有100颗星星。
师:假如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学生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
[注重创设让同学估数、数数,建立数感的问题情景,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2.课件显示百羊图。
师:估量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为什么?
3.揭示课题。
探索新知
1.教学数数办法。
a.师:学生们估量数量挺准的,教师还预备了一样东西要你们估量数量。这是一种种子(出示),农夫伯伯细心选择,将在春天用来播种的,每组的桌面上有一篮种子,现在请你们用手抓一把,估量一下你们每人手里这一把种子大约有多少粒?把你估量的数静静告知同桌。
[先让同学估一估,猜一猜再数数,既可以激活同学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同学的数感,熬炼提升同学的估量意识和能力。]
b.将种子轻轻放下,数一数有多少粒?
c.同学汇报。
师:怎样数的?(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a.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与请小伴侣数一数,每人选你喜爱 的一种,正巧数出100,还要想方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b.同学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c.同学汇报。
师:怎样数出100的?(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充分敬重同学,让同学用自己的阅历、自己的办法,动手、动口、动脑去数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计数办法,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理解,同时培养同学乐观探究,主动发觉,自主构建学问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d.师:无数学生挑选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举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看得清晰。请观看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100。)
e.小结:10个十是100。这句话还能怎样说?(100里面有10个十;5个二十是100;2个五十是100……)
f.练习。
做教材第36页的第2题。
同学自立数数。
师:你是怎样数的?(鼓舞同学找出多种数法。)
3.数一数,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a.集体操作,一边摆小棒一边数数。(请一个同学上台演示。)
师:39根小棒,再添一根就是多少根?(40)又得到一个十,下一个数就是40了,接着数41,42。
要想清晰地看出有42根小棒,可以怎样做?(引领同学十根小棒放一堆或扎起。)
师:39,40,数到这儿又增强了一个十,要特殊注重,那么49的后一个数是几?59呢?79呢?99呢?
师:对了,99接着数就到100了,就有10个十了。
[重视让同学利用边操作边数数的强化训练,突破同学在数数的拐弯处即临近整十数时的难点。]
b.练习。
一个同学随意说一个100以内的数,集体边拍手边接着往下数。
练习3次,其中一次接着数到100。
巩固与进展
1.数数接龙竞赛。
老师说一个数,同学分组以接力赛的方式每个人数一个数,数到老师说停时,数得最多的小组获胜。
2.猜数嬉戏。
两个人说定一个100以内的数,其他人猜这是一个什么数。猜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醒同位所猜数与说定的数比较是大了,小了,还是临近了……
先是师生举行嬉戏,然后小组自己组织开展嬉戏。
[注重向同学提供多种好玩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同学在估数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加深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小结
师:今日学习了什么?
说说生活中100以内的数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有100以内的数?
同学举例:公共汽车站牌、人民币、电梯按键……
布置课外任务
师: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多极了,咱们在课堂上可没法说完,课后请你们找一找,或者数一数,家里哪儿有100以内的数。
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一班级的同学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导,无数同学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悟中,经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协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学问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
教材很注意同学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同学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利用估量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非常重视让同学实际操作,例题1、2、3的教学都是在同学的动手实践中举行,利用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把握数100以内数的办法。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如前所述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2.教法和学法
a.动手操作学习。利用让同学动手操作,注重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使同学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看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详细到抽象,符合同学的认知逻辑。
b.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通教学全过程,注重同学之间的信息沟通,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3.教学过程
a.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同学20以内数的熟悉和已有些生活阅历的基础上的,同学对100以内的数看似了解,却概念含糊,老师在引入时为同学创设学习情境,给同学送来礼物──100颗星星,利用观看、估量、比较,逐步建立数感。
b.数植物的种子。首先向同学出示1粒种子的大小,接着让他们抓一把举行估数,这时也是想利用操作建立数感,但这种数感的建立已进一步扩展到了视觉、触觉和空间的范围,然后动手数一数,利用数数达到验证估量是否精确 以及同学主动探究数数办法的目的。最后以汇报的形式与全班举行沟通。同学数数的办法多种多样,有的是便利快捷的,也有的是繁琐缓慢的。这时,对各种办法的优劣不举行评论,而是出示各种办法,至于哪一种办法较好,让同学在操作中自己体味。
c.数100。这一环节以同学操作学具为主,要求就进一步提升了。物品挑选正巧要数出100,还得让人一眼看出有100。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引领同学挑选自己认为便利、快捷的办法把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并在操作中发觉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这一学问点。利用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让同学经受数1到100的过程,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逐步突破本课的难点──数临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在此插入课本第36页的练习题2。我认为这幅小皮球图并不重在数出100,而在于用什么办法来数,因为有格子,罗列整齐,又有颜色间隔,同学可以较好地去思量以不同办法数出皮球的数量,可能会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二十个二十个数,五十个五十个数,使前面所学学问既得到巩固,又得到进展。
d.数数。
边摆小棒边数数,让同学在操作中体味到十的形成,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利用操作突破本课难点──数数时临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以比赛形式练习数数,使得课堂气氛热情、开心。同学的学习爱好高涨,使学问在好玩的活动中得到巩固。
猜数嬉戏的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同学的数感。嬉戏中部分同学不断提示伙伴“猜得太大了,大了,小了,很临近了……”;另一部分同学在协助下所猜出的数不断临近目标数,直到猜中。嬉戏过程中同学的数感得到培养,对100以内数的熟悉越来越深刻。
e.说生活中的数。
100以内的数生活中有无数,利用说一说,让同学感触到数学学问与生活是如此贴近,学问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数学一班级下册教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同学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①9十39十79十49十6
②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9十()=129十()=13
②9十()=149十()=15
③9十()=169十()=17
二、新授
1.展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领同学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同学思量回答后,老师板书:15—9=
提问:假如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同学以四人为一小组,相互商议 。老师可提醒同学联系旧学问举行计算。)
同学汇报研究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状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1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老师对同学的不同主意,应准时赋予表扬,鼓舞同学多动脑筋多思量。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主意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办法又快又好呢?(鼓舞同学用想加算减的办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伴侣玩套圈嬉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同学回答后,老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老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日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老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老师指题,引领同学总结出想加算减的办法,同时也鼓舞同学可挑选自己爱慕的办法举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同学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同学自立完成,再集体纠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同学先自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同学说一说最喜爱 用什么办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一班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
1.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办法,能正确地举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受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办法的过程。
3.感触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味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办法。
2.鼓舞同学用多种办法举行计算。
教具、学具预备:
1.老师预备情景图的课件。
2.同学预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预备
口算。(电脑展示。同学开火车练)
11-3=13-8=17-9=14-5=
15-7=12-3=16-8=13-7=
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我们来做几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8-6=87-3=96-6=
师谈话:把它们改为38-9=、87-8=、96-8=,你会算吗?认真观看你发觉了什么?
学生们发觉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减数小,假如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三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2。
1、引领同学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课件演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货架画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按照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知我们哪些实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生:图上告知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
课件继续演示:两个小伴侣举行对话。左边的小伴侣在问:“我惟独8元,想买一辆赛车玩具,还要攒多少元?”
师:图上两个小伴侣在说什么和想什么?
生:左边的小伴侣说:我有8元,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钱?右边的小伴侣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
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
生答师板书
36-8=
2、引领同学探究计算办法
(1)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5-2、76-4等算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够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动手摆小棒,分组研究36-8的计算办法。
(2)引领同学说沟通摆小棒的办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和办法?
生:6不够8减,我们先打开一捆和本来的6根合并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里面减去8根。
师:16根减去8根还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20根)一共还剩28根。在算式后面写上得数“28”。
(3)引领同学总结计算办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过程中你发觉了什么?谁能按照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办法?
生: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觉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再用16减去8,最后把8和20合起来就是36-8的差。
结合生答师板书:36–8=28
/\
2016_8
8
(4)引领同学探究另外的算法。
师:还有其它算法吗?
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28。
老师按照同学的回答板书:
36–8=28
/\
2610_8
2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几种办法计算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先由同学自立计算(可指定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余的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纠正。
纠正答案时指定1到2题让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怎么办?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先同学自立计算,然后集体纠正。结合纠正答案的过程让同学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与办法,让他们进一步感触退位减的过程。
3、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先让同学明确计算任务,然后自立算,最后纠正。
四、课堂小结
老师:请学生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
同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老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5、6题。
一班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的:
利用学习,让同学把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办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退位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口算:
14-932-814-364-814-7
12-342-563-472-982-3
2、计算:
47-2356-4172-32
二、新授
1、板书:50-24
(1)首先列竖式要注重什么问题?(相同的数位对齐)
板书竖式,从哪位算起?个位上0减4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退一)也就是从十位借一,和个位上的0组成10,现在就可以减了,10-4=6,个位上写6
(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个1,还剩几?4-2=2个位上写2。
(2)四人小组研究:笔算减法要注重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假如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三、巩固练习
1、展示题目第21页的第六题,分离让同学说出个位够减不用向十位借一,让同学说出计算正确,但书写不对,十位算得的0不用写,让同学说出最好打上退位点,防止遗忘,出错。
2、4人小组分工合作,解决第21页的第7题,做完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同学自立完成练习第8题,说明先写上得数,再连线
四、课后作业:
第11题,写出竖式
教学反思:
学校一班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图画式应用题
教学目的:
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容易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娴熟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容易问题。
3、训练同学按照挂图正确表达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娴熟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容易问题
教学预备:
课件或挂图
一、引入
今日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学问。
二、新授
1、加法
[展示漂亮的郊外体面]
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漂亮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
课件展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展示2只,现在呢?
展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办法计算吗?
漂亮的蝴蝶可真美丽啊,瞧,来了一群小伴侣,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展示:1、左边4人2、右边2人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图意
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伴侣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
三、课中操
四、减法图式
那边的小伴侣玩的愉快,这边的农夫伯伯正忙着呢?展示葵花,看,这是什么?
先展示颗葵花,再演示农夫摘了3颗,再展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展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计算?
农夫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课件分步展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
数学一班级下册教学教案篇八
一、熟悉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熟悉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利用上学期的学习同学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别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利用一些操作活动,让同学初步体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掌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容易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熟悉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外形拼搭一引起好玩的图案和事物,使同学加深对所学图形的熟悉,从中感触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味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同学利用摆、拼、剪等活动体味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同学熟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外形,利用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分辨和区别这些图形。
2、培养同学初步进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利用观看、操作、使同学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熟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分
单元课时支配:约3课时
第一课时:熟悉图形(1)
教学内容:熟悉图形(1)
教学目标:
1、利用直观使同学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外形和边的特点。
2、利用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熟悉,能分辨、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利用操作让同学明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按照各自的特点举行容易区别与推断。
教学办法:观看法、操作法
教学预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展示长方形,请同学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展示正方形,也请同学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预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领同学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彻低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彻低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办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看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彻低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看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彻低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彻低合在一起。(同学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同学先思量: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彻低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举行研究,再翻开课本举行核对。
(3)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预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同学观看: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日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心得?
3、学做风车。
(1)先展示一个风车,将风车绽开,让同学观看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预备的长方形纸,同桌相互商议 ,想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托管管理暂行办法
- 投融资部管理暂行办法
- 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 抗菌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 中品牌发布会活动方案
- 福彩业务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局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疆巴楚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医务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届上海市崇明区市级名校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基础深耕】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部队训练防中暑课件
- 铁路工务新职工培训
- 道路保洁安全培训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见证取样送检计划方案
- 整形医院年度财务预算计划
-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2019)第二单元项目三《 调查中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经历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 《颅底骨折的护理》课件
- 2024年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
- 古法拓印(非遗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