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图的时间可知,这是发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五计划”在1957年提前完成,A错误;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左”错误的泛滥,B错误;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是因为1960年颁布“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工农业比例的调整,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C错误,答案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漫画是一种艺术行为,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一种渠道。以下这幅漫画喻指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参考答案:B3.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A.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B.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C.商人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D.农产品成为商品流通主体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材料“后获得政府许可”说明政府仍是食盐贸易的主要垄断者,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用于购田置地”可知,该商人用田地来守财,体现了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商人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主要是指政府放松对其身份的各种限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主要体现他靠食盐贸易发财,农产品在明清之前就已经成为商品流通主体,故D项错误。4.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表(各时期各国总计=100)年份香港日本及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19361.916.619.611.715.91.90.132.319471.81.750.16.9/1.20.338.0(说明:1936年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B.德、日的投降;中美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C.西欧的衰落;苏联的崛起D.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参考答案:B5.亨廷顿认为,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这里的“多文明”指的是A.不同文明并存与发展B.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C.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D.不同地域文化的冲突参考答案:A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认为世界安全需要文明的共存,接受文明的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才能有助于减少文明的冲突,维持世界的稳定。这里的“多文明”指的是多元文明的并存与发展,故选A项6.“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举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不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穷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白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参考答案:A7.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中国这头睡狮开始狂吼。资产阶级为之奔走呼号,学生游行示威,火烧曹宅;商人罢市歇业,国人拒买日货;工人罢工停产。连那些封建以来的王公贵族参与到抗议的队伍中来。从上述现象看,五四运动应该属于什么性质A.社会主义运动

B.民族主义运动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自由主义运动参考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国各阶层反抗的起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据此分析可知五四运动的目的是反对外来侵略,这属于民族主义运动。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理解。8.1871年,普鲁士王国在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此后,德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这部宪法的颁布表明(

)A.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统治彻底结束B.代议制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C.民主共和取代专制统治已无可逆转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趋向统一参考答案:B9.历史学家斯塔诺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夺去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参考答案:A10.20世纪初学术界、教育界论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只是少数学者。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须选择的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科学事业取得重大成就B.振兴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C.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加深D.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参考答案:B【详解】由材料看出,到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说法逐渐推广和发展扩大,结合所学,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侵华形势的加剧,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说法逐渐推广是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与政府加强思想控制无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分析,“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说法逐渐推广是增加民族自信心的需要。11.李鸿章认为:“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以喜事。”李鸿章不畏成见,敢于“言利”的表现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C.创办汉阳铁厂

D.创办京师同文馆参考答案:B略12.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感到痛苦的“散伙”实质上是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 B.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建C.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 D.中国农民面对现实的创举参考答案:D13.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参考答案:B14.下面是毛泽东致蒋介石的一封信。毛泽东盛赞蒋介石,主要是因为他A.组织东北抗日联军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C.倡议国共两党合作D.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参考答案:D材料“民国二十七年九月”是指1938年9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9月,国民政府正在组织大规模的会战,故D项正确;A项是九一八事变后;B项是1936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7年建立,故排除C项。点睛:解题的关键时间“民国二十七年九月”。15.在古代,有“闰七不闰八,闰八用刀杀”“七上八下”的俗语;但改革开放后,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这反映出()A.粤语成为时尚潮流的象征

B.人们价值观的根本转变C.珠三角的经济影响力上升

D.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参考答案:考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题干中并未提到粤语成为时尚潮流,故A项错误;题干并不能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说明粤语地区的影响力提升,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成熟,故D项错误。C16.有学者通过检索专业资料数据库发现,从1898年开始,“革命”一词的频度不断上升,但自1908年后“革命”一词的使用却日趋减少,1911年其频度更是降到100次以下。导致该词频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基础薄弱B.政府加大报刊审查C.预备立宪取得一定成效D.革命缺乏政党领导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预备立宪。义和团运动后,各地群众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反清武装起义接连不断;资产阶级改良派为抵制革命,展开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的立宪运动,并取得了清廷中央和地方一些汉族官僚的支持。这些情况,使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姿态,应付立宪运动,并乘此加强皇权,以便镇压正在兴起的民主革命,挽救清朝统治的灭亡。预备立宪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客观上则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中国政治上的近代化。故选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一开始就受到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其基础薄弱是一贯特征,与“革命”一词在1908年使用日趋减少关系不大,故排除A。B项与题干材料中的“检索专业资料数据库”不符,故排除B。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排除D。点睛:预备立宪指的是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亦称“筹备立宪”。晚清政府之所以实行预备立宪,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二是设立议会;三是实行地方自治。17.某报纸在2015年3月的报道中称:一些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等欧洲国家决定加入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就是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中国正在体验自己的布雷顿森林时刻。据此可知,这一报道认为中国A.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C.积极维护经济区域集团化D.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吸引了西方国国家的加入,有利推动经济的交流合作,是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体现。故A项正确;B项,亚投行建立并非多边外交的体现,排除。C项,亚投行建立的主要意义并非维护经济区域集团化,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对地区性和平的影响,排除。18.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到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人类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A.社会公正

B.三权分立

C.民主共和

D.共产主义参考答案:A考点:解题的关键点是要找出古代、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共同点。“三权分立”“民主共和”是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特点,“共产主义”不符合题干要求。19.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参考答案:D解析:1878年的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的时代,儿童拍球游戏用的新事物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表明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全面改造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20.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受政治体制的约束

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

C.女王有较高的素养

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参考答案:A21.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参考答案:D根据题干中“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分析,属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内容,故选D。2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其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其风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作品

A.《最后的晚餐》

B.《人间喜剧》

C.《牧神午后·前奏曲》

D.《等待戈多》参考答案:D23.北宋真宗时斯,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存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巧妙地抵制了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此材料可以说明

A.君主从此失去对财政权的控制

B相权从此不再受到限制C.沆的做法利于北宋政权稳定

D.地方割据问题彻底解决参考答案:C24.“这是一种纯文学的写作手法。它借用虚构等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等谎言,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人性特征等。”下列人物的名作符合这一艺术风格的是()A.拜伦

B.雨果

C.巴尔扎克D.贝克特参考答案:C25.如图是罗斯福为解决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之一。下列关于这项运动说法正确的是①该措施叫“蓝鹰运动”②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

③要遵守公平竞争规则

④产量、价格方面自决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准确解读图片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③说法都符合史实,②与该运动无关,产量、价格由政府协调规定,④不符合史实。所以,A项组合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组合含②或④,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26.某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道:“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该议员是就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次战争发表的言论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对于两次鸦片战争背景的掌握情况。从“走私贸易”可以看出战争直接与鸦片有关,所以C、D两项不符合题意。结合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排除B项,本题答案为A项。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国家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A.国家的性质和政权性质不同

B.政权建立的方式方法不同C.政权的组成形式和构成成分不同

D.当权者和人民的权利不同参考答案:A解析:B、C、D明显不是本质区别,故B、C、D错误。28.有学者说,冷战是“漫长的和平”时代,美苏关系以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和准则维护着“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此观点意在说明A.冷战使美苏实现了军事平衡B.美苏借冷战实现了和平相处C.美苏冷战是共同称霸的烟雾D.美苏两国极力避免战争冲突参考答案:D【详解】题干材料“漫长的和平”、“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反映了美苏冷战时期,两国极力避免战争冲突,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和平,故D正确;冷战时期美苏并未实现军事平衡,而是互有消长,故A错误;冷战时期美苏的目的并不是和平相处,故B错误;美苏冷战的目的也不是共同称霸,故C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漫长的和平”、“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学生应该结合美苏冷战的客观影响,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准确答案。29.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以下各项,属于上述两个会议精神的共同之处的是

A、阶级矛盾仍是现阶段中国的主要矛盾B、发展同发达国家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C、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D、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参考答案:C30.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民主出现频率降低,革命出现频率剧增。结合所学知识,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主张用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故答案为A项;国民革命运动是在1924-1927年,时间不符,并且材料只涉及知识分子阶层,无法得出民众普遍拥护的结论,排除B项;当时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部分知识界否定,不符史实,排除C项;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未变,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材料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遭到严重的经济困难,国防尖端项目面临“上马”还是“下马”的危机,聂荣臻力主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标志的尖端武器。在总体战略上,聂荣臻主张立足国情,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用的关键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基本方针上,聂荣臻从国内外基本形势和国防科技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在指导科技攻关时,聂荣臻根据组织大兵团攻坚作战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有限财力、物力和优秀人才进行科技攻关。面对党内“左”倾思想和轻视知识、不信任知识分子的现象,聂荣臻积极调整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求科研机构中的所有党政干部都要做好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勤务员”,积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必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摘编自战琳琳《聂荣臻: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者》(1)根据材料,概括聂荣臻的国防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聂荣臻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贡献。

参考答案:(1)思想:立足国情、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尊重人才;侧重发展国防科技。背景:西方国家对华外交封锁:中苏关系交恶;国民经济在曲折中发展(2)贡献:开创一条立足国情的国防科技事业发展道路;推动了新中国尖端武器的研发;推动了国家军事现代化。【详解】(1)思想,根据材料“主张立足国情,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用的关键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力更生为主”,即可从立足国情、自力更生、尊重人才、发展国防等方面概括聂荣臻的国防思想。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封锁、中苏交恶、经济曲折等方面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贡献,根据材料“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标志的尖端武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防科技事业、尖端武器研发、军事现代化等方面简述聂荣臻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贡献。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毛泽东指出:“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不破坏它们,中国就不能发展和进步,中国就有灭亡的危险……革命是干什么呢?就是要冲破这个压力,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解放中国人民,使他们得到自由。所以,首先就应该求得国家的独立,其次是民主。没有这两个东西,中国是不能统一和不能富强的。”

——摘编自《毛泽东文选》第三卷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各个阶段的有关史实加以论证。(说明: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参考观点:(2分)以革命的方式赢得国家独立民主是国家统一和富强的前提,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论证:(8分))晚清政府时期: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清末新政、戊戌变法等一系列改革,企图挽救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却由于统治者的腐败而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生活文明化的进程,但并未完成革命的任务。北洋政府时期: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现代化进程遭到严重挫折。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唤醒了民众的觉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1921年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北伐战争基本摧毁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后革命阵营分化,国民党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开始重新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上实行一党专制,经济上建立官僚资本,对外投靠帝国主义,虽然进行了一些现代化建设,但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独立。中共在抗战胜利后顺应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潮流,重庆谈判及《双十协定》的签订、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给全国人民带来和平民主的新希望。解放后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并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结论:(2分)综上所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统一富强(或现代化)的反动势力,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主,才能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说明: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以上答案仅为参考,学生能够史论结合加以论述,即可依据评分说明得分)

【试题解析】首先,概括材料观点,根据材料“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首先就应该求得国家的独立,其次是民主”可以做简要的归纳;其次,展开论证,根据题干要求“运用中国近代各个阶段的有关史实加以论证”。故可以从晚清、北洋政府、民国政府统治时期进行论述,也可以从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时期进行论述。只需截取每个时期的有代表意义的事件进行简要说明,注意每个事件,都必须突出反帝反封建或者求独立民主的一面。最后,进行简要的总结。

3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1832年6月7日)1.鉴于国会众议院的选举议员办法历来弊端百出,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宜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使陛下臣民中许多从未参予其事者得享受此项权利;……2.凡成年男性未被剥夺法律行为能力,并根据普通法或衡平法执有任何依租簿而获得的土地或产业之产权,或依除自由产权外的任何其他租佃方式而获得,不论享用该项权利限于其本人终身,或另一人终身,或任何其他诸人终身,或为任一较大的产业代管;其净年值除缴纳该项土地之一切租税及费用外,不少于十镑者,即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代表该项土地或租地所在的州郡,或隶属该州郡之某一区某部分,或某一范围,参加下届国会。——《世界史资料丛刊》初集,《1815-1870年的英国》材料二

1.凡年满二十一岁之男子,精神健全,目前不在因犯罪而坐牢之列者,都有选举权。2.秘密投票。3.国会议员不应有财产的资格限制。4.议员支薪。5.选区平均分配。6.国会每年改选。——《人民宪章》(伦敦工人协会1838年制订)(1)对比材料一、二,指出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宪章》形成的原因。(7分)参考答案:(15分)(1)培养公民意识;保障公民权(或选民享有选举权、监督权);实行精英政治。(6分)(2)它践行了启蒙思想理论中的“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等理论;“民主”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推动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民主的实践过程存在端弊(人民只是定期参加投票来确定决策者,并未参与具体的决策过程)。(9分)34.“体”与“用”材料一:“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861年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第25卷材料二:两广总督张树声遗折称:“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张靖达公奏议》卷8材料三:“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谭嗣同全集》第197页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体用之说。“以群术治群,群乃成;以独术治群,群乃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第3﹣4页问题:1、依据上述材料,简要归纳“体”、“用”观的变化。2、概述材料中“体”、“用”观变化的历史背景。3、你如何看待材料中“体用”观的变化?参考答案:考点:洋务思想.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查“体”、“用”观的变化及其背景以及对“体用”观的变化的认识.需要掌握洋务思想;维新思想.解答:(1)本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一、二、三可以得出变化是“名教为本、西学为用”(伦理纲常名教为本,富强之术为用)﹣﹣﹣﹣“西方体制为本、技艺为用”(学校、议院等体制为本,技艺为用)﹣﹣﹣﹣“器为体,道为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