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山界》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喜爱长征的革命传统。
2、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大事、安排层次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语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动中外。勇敢的红军战士克制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成功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陡崖峭壁,非常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英勇地翻过去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受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叙述吧。
二、在学生预习课文的根底上,整体感知文章,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争论、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三、探究学习
㈠明确挨次安排
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挨次清晰。本文以什么为挨次呢?(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2、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说明时间、地点的词句。
㈡了解大事经过。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地点人物活动
第一天(上午傍晚天黑夜黑半夜)
其次天(拂晓以后下午)
㈢理清构造层次。
1、提问:记叙一件事,文章构造一般如何安排?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
分三局部:交代打算翻越老山界(第一自然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3段);说明老山界比起其它“小得很”(34段)。
一、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挨次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但翻越老山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㈠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全面思索。
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境况难
㈡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
走路难:陡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境况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㈢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欣赏夜景。
鼓着士气、连续前进。毫不畏惧、称赞敌机
㈣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坚韧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㈤首尾两段的作用。
1、文章主要记叙翻山的困难,首尾两段说了这个意思没有呢?
⑴首段交代了高度(三十里高)名称(土名叫老山界)说明山难翻(示意中心愿思)。用土名“老山界”?(联系与瑶民攀谈一段)通俗亲切:示意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尾段。抓住“第一座”、“小得很”细加体会。
其次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连续学习课文,揣摩生动描写
1、本文把红军战士的坚韧意志和乐观刻画得详细形象,靠的是什么?——生动的描写。
2、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3、揣摩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贯穿全篇,只要求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细节加以领悟。
4、揣摩语言描写
细读文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如“别落伍、做乌龟、顶着天、哈哈笑”等,表现了相互鼓舞,豪迈乐观。
5、揣摩场面描写
⑴找出最典型的场面描写。“之”字奇观
⑵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
着重于观看的立足点和角度的理解,想象场面的雄奇壮丽。
⑶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衬托出红军勇敢豪迈的英雄气势。
6、揣摩景物描写
⑴找出最精彩的一段。
半夜醒来欣赏夜景(所见所闻)
⑵“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方、排比
⑶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了什么特点?
庄重、奇伟。安静
⑷可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冲突吗?
不冲突。以动写静,角度巧,效果好。(进一步要求学生谈谈自身感受)
⑸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纳什么方法写出?
远、近、大、细;比方、拟人(山泉哽咽)
⑹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愿思有何作用?
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观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静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三、小结
本文真实、生动地表达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难奋斗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布置作业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山界》教案篇2
目的要求
学问与力量:
能说出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写出并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争论,了解课文内容,说出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并学习红军不怕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
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难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不怕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争论、沟通、总结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热忱)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勇敢的红军战士克制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成功到达陕北。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陡崖峭壁,非常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英勇地翻过去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受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讲吧。
二、检查预习(了解预习状况,把握字词)
1、同学们在课前早已预习了文本,想要表现的心情肯定特别迫切了吧!来,展现一下吧!二次备课
教学步骤(指名学生答复,其他同学补充)
惊惶(huáng)、篱笆(líba)、缀(zhuì)、酣然入梦(hān)
咀嚼(jǔjué)、耸立(chù)、蜷(quán)、骨碌(gūlu)
哽咽(yè)、打着颤(zhàn)、马匹(p?)、澎湃(péngpài)
(以上环节旨在催促学生养成仔细预习的好习惯)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扫瞄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挨次清晰。聪慧的你是否已经发觉文章的挨次了呢?一起争论一下吧!
(学生跳读、勾画,意在培育良好的读书习惯)
争论、明确:全文除首尾两段外,中间一大局部就是根据翻越老山界的时间和空间挨次来写的。时间变化:“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黑了才到山脚——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拂晓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直到宿营地”。地点转移:上山(从山脚到山顶)——下山。
3、本文的构造已经很明显了,你们说说本文的构造是如何安排的?
明确:一、打算翻越老山界(1段),
二、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3段),
三、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34段)。
注:通过反复的朗读,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养成正确的读书方法与习惯。
教学步骤
四、合作探究
1、翻越老山界,从第一天下午动身,到其次天下午两点以后才下山,整整一天时间,从中我们看出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答复。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山界》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和把握按时间挨次、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以及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方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
2、学习红军战士不怕困难险阻的坚韧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按时间挨次、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
2、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方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自学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提示
中心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头,到1935年IO月完毕,是为了突破国民党“围剿”,争取北上抗日而进展的战略大转移。这篇课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老山界,位于广西东北和湖南新宁边疆。
一、学生通读全文
阅读这篇课文,留意课文的记事挨次,划出描述山势险峻和表现在山上过夜的细腻感受的一些生动句子,想想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并留意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查工具书,把握下边加点的字的读音:
惊惶、欺侮、哽咽、咀嚼、酣然入梦、耸立、蜷、陡、落得很远、苛捐杂税。缀。
三、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地点人物所做的事情
第一天下午
黄昏
天黑
上半夜
半夜
其次天拂晓
下午
四、指导学生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其次课时
一、分析文章构造:
第一局部(1)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
其次局部(2—32)表达翻山的经过。
第三局部(33)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二、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1、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得详细、逼真、动人。
2、在写法上,前面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后面到处照应,层层相连。
3、围绕中心,多方面描写景物,使中心思想突出、深刻。
三、课堂练习(解决难点)
1、推断以下加点字注音的正误。
惊惶(huāng)缴(jiǎo)租欺侮(fu)哽咽(wūyiè)
咀嚼(zǔjiáo)骨碌(gūlu)浑身打着颤(chàn)
2、红军翻山遇到的很多困难险阻,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是怎样对待的?
3、写安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声写静。这篇课文既说“安静”,又说“耳朵里有不行捉摸的声响”,正是以声写静。恰恰由于静极了,才听到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恰恰由于听到了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才说明实在是静极了。你在生活中曾有这样的感受吗?试用一二百字写出来,练习用比方。
4、描写景物要留意观看景物的立足点和角度。课文第一次写火把,立足点在,——观看角度是仰视;其次次写火把,立足点在,——观看角度是既有()视,又有()视。找出你最喜爱的一张照片,说说摄影者是站在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照的。
5、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惹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假如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
(2).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也许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飞时机“叹息”吗?这里为什么用“叹息”?)
(3).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笨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顽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惫甚至受伤的苦痛都被这个意志克制了。
(这“意志”指什么?)
(5).男人也许是由于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删去“照着习惯”行不行?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山界》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二、教学设想:
(一)、预习要求:
1.把握生字词,积存词汇,稳固根底学问
2.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多读课文
(二)、教法学法:
教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本文第一课时重在解决目标1和2,培育学生的阅读理解力量,让学生从对课文的熟读过程当中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而其次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留意启发性,给以方法,让学生来解决问题。
学法:动脑思,分析理解;动口说,组织语言;动手写,整理明确。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预备教具:录音机朗读带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按时间和地点变化转移材料的特点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导入新课
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宏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
师板书:老山界难
二、自主学习
1、放录音,听朗读带
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A、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生答复后出示投影,引导生连续思索)明确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挨次?以什么为线索?
B、划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
思索:这样有什么作用?(可采纳投影的方式,稍作提示)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师述:从毛主席的诗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五岭是绵延宏伟。在诗中,诗人笔下的红军战士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困难,那么实际状况毕竟如何?
生速读课文
同桌争论:翻越老山界过程当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归纳整理,师板书
3、提问: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
5、要求学生组织好语言,在笔记本上作记录
并点名上黑板归纳,师检查其句子语言是否组织的完整通顺,当堂批改
三、感悟、延长
1、点名作小结:你从课文的学习中又增加了哪些学问?哪些将来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师作简洁板书
2、课堂活动、争论:你从红军战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怎样详细的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学生自由发言
四、布置作业
1、连续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2、将学习红军的行动落实到实处,做出行动,在这一单元完毕后全班沟通
3、思索:你觉得文中哪些语言写得比拟好?找出来,多读一读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2。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赏析精彩的段落,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
课前预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描写精彩的句子,多读
教学过程: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展柜借用合同范例
- 路基路面检测合同模板
- 简易土建劳务合同模板
- 楼盘渠道代理合同模板
- 营养钵采购合同范例
- 2024年度货物出口销售代理合同4篇
- 2024年度物业服务公司能源管理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化楼宇风管集成采购合同2篇
- 《水利工程测量》课件
- 《审计概论》课件2
- 学会学习 班会课件
- 日本侵华简史
-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剪影丨浙美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A(1a-2d)说课稿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199页PPT_ppt
- (完整版)现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 (完整ppt)柳永-介绍ppt课件
- 管道焊接质量控制ppt课件
- 元旦节模板ppt
- 讲课资料完整解读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