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原虫概论、阿米巴、滴虫、贾第修_第1页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原虫概论、阿米巴、滴虫、贾第修_第2页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原虫概论、阿米巴、滴虫、贾第修_第3页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原虫概论、阿米巴、滴虫、贾第修_第4页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原虫概论、阿米巴、滴虫、贾第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论第一页,共六十七页。一.定义原虫:体积微小,能独立完成如摄食、代谢、呼吸、排泄、运动及生殖等生命活动全部功能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原虫:6万5千余种,寄生原虫:1万种)医学原虫:寄生于人体腔道、体液、组织、或细胞内致病或非致病性原虫。(约40种)第二页,共六十七页。第三页,共六十七页。二、形态特征外形:多样,有球形、卵圆形/不规则形等。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第四页,共六十七页。原虫胞膜胞质胞核基质内含物细胞器膜质细胞器运动细胞器营养细胞器泡状核实质核伪足鞭毛纤毛外质:透明,凝胶状内质:不透明,溶胶状第五页,共六十七页。三、生活史类型滋养体(trophozite):是原虫生活史中代谢旺盛的阶段,具有运动和摄食功能,为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阶段。包囊(cyst):为原虫生活史中不运动的阶段,当环境不利时,分泌囊壁起保护作用,也是传播阶段第六页,共六十七页。按传播方式可分三种类型:1.人际传播型: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由传染源传播给易感者。感染阶段大多是包囊,如:溶组织内阿米巴;也可是滋养体,如:阴道毛滴虫。第七页,共六十七页。滋养体(trophozite)直接方式传播第八页,共六十七页。滋养体+包囊间接方式传播第九页,共六十七页。2.循环传播型完成生活史和传播过程中,至少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作为终末宿主及中间宿主,其感染阶段在两者之间进行传播。终宿主/中间宿主/脊椎动物第十页,共六十七页。3.虫媒传播型需在媒介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再传播给人第十一页,共六十七页。四、生殖生理1.无性生殖(1)二分裂:核先分裂为二,再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体(2)多分裂:核先分裂为多个,胞质再分裂并分别包绕每个已分裂的胞核,一次形成多个子体(3)出芽生殖:母体先经过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或多个芽体,再发育成新个体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2.有性生殖(1)接合生殖:两个虫体暂时结合,交换核质,再分裂成两个新个体(2)配子生殖:由原虫的雌、雄配子结合(受精)形成合子的过程3.世代交替:生活史中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交替进行第十三页,共六十七页。五、致病特点1.增殖作用破坏细胞播散作用2.机会性致病隐性感染条件适合致病危害生命第十四页,共六十七页。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一、形态第十六页,共六十七页。1.滋养体(trophozite)活时运动活泼,靠伪足做定向运动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极差,易死亡溶解外型变化大以二分裂法增殖小滋养体:10~30µm大滋养体:20~50µm第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第十八页,共六十七页。第十九页,共六十七页。

2.包囊(cyst)形状:圆球形大小:10~16µm结构:囊壁明显,核的形态同滋养体未成熟包囊12个核拟染色体呈棒状成熟包囊:4个核糖原泡1个第二十页,共六十七页。核拟染色体糖原泡糖原泡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七页。大滋养体(组织型)包囊(四核)小滋养体(肠腔型)包囊(四核)侵入肠壁落入肠腔排出体外播散至其它器官二、生活史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七页。感染与传播阶段:成熟包囊(四核包囊)分裂方式囊后(四核)滋养体:3次胞质分裂,1次核分裂(8个)病变部位小结:致病阶段:滋养体肠内:多发于盲肠或阑尾,也易累及乙状结肠和升结肠,偶及回肠肠外:肝、脑、肺等滋养体:二分裂

包囊:有丝分裂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七页。侵入组织血流播散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七页。三、致病破坏细胞外间质+溶解宿主组织存活逃避补体系统的攻击播散侵入致病1.致病三要素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七页。2.致病机理借凝集素(260kDa半乳糖/乙酰氨基半乳糖)吸附于宿主结肠上皮细胞及红细胞等释放阿米巴穿孔素释放蛋白酶(主要为30kDa半胱氨酸蛋白酶)使靶细胞(组织)溶解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七页。3.影响致病的因素虫株毒力共生菌协同作用宿主抵抗力主要是获得性免疫,抗体特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干扰素可活化巨噬细胞杀阿米巴;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可通过凝集滋养体起辅助作用。但在活动感染时,虫体可抑制T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活性,使宿主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七页。4.病理(1)肠阿米巴病好发于盲肠/阑尾,易累及结肠,偶及回肠口小底大烧瓶状溃疡,多仅累及黏膜层,但可深达肌层,溃疡间的黏膜多正常,但可大片脱落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七页。(2.)肠外阿米巴病以无菌性、液化性坏死为主,周围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极少伴有中性粒细胞。最常见于肝脏,其他组织亦可见如:肺、腹腔、心包、脑等。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烧瓶状溃疡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七页。无症状带包囊者腹泻、一日数次或数十次,粪便果酱色、奇臭并带血和粘液;80%病人腹痛,胀气,里急后重,厌食,恶心呕吐等。肠阿米巴病急性期重要传染源5.临床表现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七页。急性暴发型:大量黏液血便、发烧、低血压、广泛性腹痛、强烈而持续的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和出现腹水,60%肠穿孔,可发展为肠外阿米巴病慢性阿米巴病:1年5年以上阿米巴肉芽肿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七页。(2)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性肝脓肿多发性肺阿米巴病:死亡率15~30%阿米巴性脑脓肿最常见:10%年轻患者居多右上腹痛,向右肩放射,发热,寒战,盗汗,厌食,体重下降皮肤阿米巴病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七页。四、实验诊断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病原学检查: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涂片法(慢性腹泻患者)体外培养2.血清学诊断:ELISA、IHA等影像诊断:结肠镜、B超、CT、X线等4.PCR诊断:29/30kDa多半胱氨酸抗原5.鉴别诊断:细菌性痢疾/肝脓肿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七页。五、流行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七页。(一)分布全球性分布,热带及亚热带最常见;分布由气候、卫生及营养条件决定,与酒精中毒、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遗传性、肠道细菌感染或结肠粘膜局部损伤等也有关。全球感染者近5千万,每年死亡人数约4~10万,死亡率仅次于疟疾和血吸虫。国内:估计感染人数1千多万,平均感染率接近1%,最高是西藏,达8.124%,其次是云南、新疆、贵州、甘肃等省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七页。

(二)流行环节传染源:粪便中持续排包囊者传播途径:经包囊污染的饮水、食品、餐具;口——肛接触;蝇及蟑螂携带包囊加重传播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包括免疫力低下者(爱滋病、肿瘤、长期使用激素者)、营养不良者、旅游者、弱智人群、同性恋者、新生儿、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第四十页,共六十七页。

六、防治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七页。1.治疗2.管粪管水:粪便无害化管理(杀灭包囊),保护水源3.杀灭有害昆虫4.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5.疫苗的研制及应用(尚未成功)阿米巴病首选药物:甲硝咪唑(灭滴灵)带包囊者:选择巴龙霉素、喹碘方等肠道不吸收、低副作用的药物肠外阿米巴脓肿:药物配合穿刺排脓,有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七页。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vaginalis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七页。

是寄生在人体阴道和泌尿道的鞭毛虫,可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和尿道炎,是一种以性传播为主的传染病。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七页。一、形态活体无色透明,有折光性,体态多变。固定染色后呈梨形,前端有一个泡状核,核上缘有5颗排列成环状的毛基体,发出5根鞭毛,4根前1根后鞭毛,轴柱纵贯虫体,由后端伸出虫体。外侧前1/2处有一波动膜,虫体可借助其作旋转式运动,鞭毛摆动使其向前运动。胞质内有深染颗粒为氢化酶体。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七页。滋养体滋养体滋养体

感染阶段:滋养体感染方式:直接感染、间接感染寄生部位:女性阴道后穹窿、尿道,男性尿道前列腺致病阶段:滋养体终末宿主:人二、生活史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糖原↓乳酸↓→pH3.8~4.4↑→虫体和

细菌生长繁殖乳酸杆菌↓滴虫感染泌尿生殖系统功能失调(妊娠、月经后)阴道pH接近中性阴道的自净作用(一)阴道毛滴虫的致病机制三、致病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七页。

正常情况下,健康妇女阴道的内环境因乳酸杆菌的作用而保持酸性(pH3.8~4.4),可抑制虫体及细菌生长繁殖,这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七页。1.带虫者:无症状。2.阴道炎:阴部瘙痒或烧灼感,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黄色、泡沫、臭味;伴细菌感染时白带呈脓液状或粉红状。3.尿道炎:尿频、尿急和尿痛4.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二)临床表现第五十页,共六十七页。四、实验诊断(一)病原学检查1.直接涂片或涂片染色2.培养法(二)免疫学诊断:ELISA、DFA、LAT(三)分子生物学诊断:DNA探针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七页。五、流行(一)传染源: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或男性带虫者。(二)传播途径1.直接传播2.间接传播:公共浴池、浴具、共用游泳衣裤、坐式马桶。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七页。六、防治(一)治疗病人或无症状带虫者1.口服药物:甲硝唑2.局部治疗:滴维净或1:5000高锰酸钾冲洗(二)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七页。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lambliaStile

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七页。1681年,荷兰学者vanLeeuwenhoek(1632-1723)首先在他自己腹泻的粪便内发现本虫。贾第虫感染在旅游者中流行引起的腹泻,也称“旅游者腹泻”。目前,贾第虫病已被列为全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十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七页。一、形态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七页。1.滋养体:呈纵切为半的倒置梨形,长约为9~21mm,宽5~15mm,厚2~4mm。两侧对称,前端宽钝,后端尖细,腹面扁平,背部隆起。一对细胞核位于虫体前端1/2的吸盘部位。2.包囊:呈椭圆形,长约8~14mm,宽7~10mm。囊壁较厚,与虫体间有明显的间隙。

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七页。成熟包囊(四核)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七页。二、生活史

包囊

滋养体(2个)

包囊

经口十二指肠小肠上段感染阶段:成熟包囊感染方式:经口感染寄生部位:十二指肠或小肠上段致病阶段:滋养体(营养繁殖阶段;二分裂繁殖)终末宿主:人和哺乳动物环境不利分泌囊壁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七页。三、致病(一)机制

1.虫株致病力:GS株(强),ISR株(弱);GS株(72kDa,强),GS株(200kDa,弱)

2.宿主免疫力:先天性或后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易感;IgA缺乏易感。

3.二糖酶缺乏第六十页,共六十七页。1.带虫者:多为无症状。2.急性期:恶心厌食,上腹及全身不适;以腹泻为主的营养不良综合征,腹泻为水样便,量大,恶臭,无脓血。3.亚急性或慢性期;为间歇性排恶臭味软便(或呈粥样)、伴腹胀、痉挛性腹痛,或有恶心、厌食、嗳气、头痛、便秘和体重减轻等(二)临床表现第六十一页,共六十七页。宿主非特异性免疫,如乳汁内的游离脂肪酸、肠蠕动及肠粘膜本身对贾第虫感染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防御作用。

四、免疫第六十二页,共六十七页。五、诊断(一)病原学检查1.粪便检查2.小肠液检查3.小肠活体组织检查(二)免疫学诊断:ELISA、IFA、CIE(三)分子生物学诊断:DNA探针、PCR第六十三页,共六十七页。六、流行(一)分布;呈全球性分布,不仅流行于发展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