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时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学习目标]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背景,学会评价的方法.2.学会通过图文材料分析流域早期开发带来的后果。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河流开发的原则:除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2.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3.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1)概况①位置:位于美国的东南部。②发源地:A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③地位:是密西西比河支流B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2)地形: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3)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4)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但河流落差较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5)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18世纪下半叶(1)开发状况:开发较早,形成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2)开发后果: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2.19世纪后期(1)状况:流域内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掠夺式开发。(2)后果: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探究点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有何特征?答案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2.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什么气候?其降水季节分配有何特点?为什么?答案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末春初降水较多,夏秋降水较少.因为田纳西河流域位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处于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冬末春初降水较多,而处于夏季风(东南风)的背风坡,夏秋季降水较少。3.田纳西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下表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分析其具体影响。环境要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陆路交通不便,主要依赖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资源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的农业区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建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需水季节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多,流域面积广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矿产矿产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等的发展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开发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思路(2017·郑州期末)读“田纳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 B.11~12月C.1~2月 D.4~5月答案1.C2。A解析第1题,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春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相对少。第2题,根据图中的降水资料可知该地区11月份降水开始增多,进入多雨期,在此之前应留出一定的库容用以防洪。探究点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1.该地区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试分析其原因。2.该地区早期开发中,环境污染严重,试分析其原因及造成的后果。答案原因: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后果:酸雨污染水体和土壤,许多生物消失绝迹.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使这里成为全美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表:因素经济水平低的原因自然因素地形地形起伏大,陆路交通不便气候降水冬末春初多,夏秋季较少,旱涝灾害频繁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但不稳定矿产资源丰富,但利用单一,水平低人为因素土地退化种植棉花,地力消耗较大植被破坏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及矿山开采破坏了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炼铜企业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2017·泉州期末)科学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据此回答3~5题。3.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A.18世纪下半叶,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和发展问题C.19世纪30年代初,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D.19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4.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农业带(区)中的()A.玉米带 B.小麦区C.棉花带 D.亚热带作物带5.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组合,错误的是()A.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土地退化B.矿山开采和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D.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答案3。A4。C5。D解析第3题,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历程及环境发展状况:18世纪下半叶成为重要的农业区,19世纪后期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20世纪30年代初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第4题,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棉花带.第5题,田纳西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不包含臭氧层空洞.[拓展延伸]流域开发利用中的名词辨析流域:地表水及地下水分水岭所包围的集水区域的统称,习惯上常指地表水的集水区域。根据地形图上的分水线,可以划定流域边界,此范围内为该河流域范围。水系:河流干流和支流以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地下暗河彼此连接形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的界线(山岭或高地)。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叫分水线或分水界。支流:支流是指汇入另一条河流(或其他水体)而不直接入海的河流。一级支流是指直接流入河流干流的河流。二级支流是指直接流入一级支流的河流.(2016·宜春高二检测)下图为“非洲奥兰治河水系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奥兰治河图示瀑布上、下游河段的比较,正确的是()A.上游段水能资源较贫乏B.下游段流速快C.下游段水位季节变化小D.上游段流量大A.西风导致气温升高 B.植被导致气温降低C.地形导致气温升高 D.洋流导致气温降低答案1.D2。C解析第1题,河流上游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流量大;流经高原地形起伏大,流速快.下游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流速慢,季节变化大。第2题,河流上游到河口海拔不断降低,气温不断升高。(2016·西安高二检测)田纳西河的早期开发,由于发展炼铜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使植被遭到破坏.据此回答3~4题.3.造成田纳西河流域植被破坏的原因不包括()A.扩大耕地面积 B.矿山开采C.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D.修建水库4.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炼铜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A.光化学污染 B.酸雨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答案3.D4。B解析第3题,造成田纳西河流域被破坏的原因有扩大耕地面积,毁林;矿山开采要先破坏地表植被;获取炼铜用的木炭,要砍伐木材;修建水库,是利用沟谷蓄水,对植被影响小,且是综合开发时期的措施。第4题,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炼铜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酸雨。炼铜过程中,排放的大量酸性气体,与空气中水汽结合,形成酸雨;光化学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不是主要表现。5.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在我国的河段叫澜沧江,下游叫湄公河.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下图为“澜沧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澜沧江的流向为____________;流域内城镇最集中分布的省区简称是____________。(2)澜沧江流域狭窄,其影响因素最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流域内深切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区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澜沧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试分析其主要原因。答案(1)自西北向东南(自北向南)云(滇)(2)地形流水侵蚀(3)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众多,河流的流量大地势起伏明显,河流的落差大(4)地形起伏剧烈,山高谷深坡陡;位于板块交界处,活动断层多,导致岩体破碎,坡体稳定性差;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强度大;水电、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易诱发地质灾害.解析(1)从图中看澜沧江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域内城镇最集中分布的省区是云南,简称云或滇。(2)澜沧江流域所在地形区是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因此流域狭窄,影响因素是地形;流域内深切峡谷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3)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流量大、落差大;图中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因此河流众多且流量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4)澜沧江流域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坡陡;位于板块交界处,活动断层多,导致岩体破碎,坡体稳定性差;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强度大;水电、交通等工程建设不当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3题.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植被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从图中可知本流域内径流的季节变化是()A.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季流量相对较小B.春末夏初流量大,秋季流量相对较小C.夏秋季流量大,冬春季流量相对较小D.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相对较小3.此流域内河水的补给方式及水汽主要来源地是()A.冰川融水,阿巴拉契亚山B.大气降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C.大气降水,太平洋D.湖泊水,五大湖答案1。C2。A3.B解析第1题,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2题,由图可知,降水冬末春初多,夏秋季相对较少,因此河流受降水补给的影响,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季流量相对较小。第3题,田纳西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水汽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2017·河南濮阳期末)读“黄河某河段示意图”,完成4~5题。4.甲河段水电站密集,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大B.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靠近城市,工程技术领先D.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5.丙处水文站监测的径流量比乙处小,因为()①沿途缺少河流补给②沿途向其他流域调水③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④沿途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4。B5.C解析第4题,图中甲河段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正确.第5题,丙处水文站径流量比乙处小的原因是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缺少河流补给.C正确.6.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北向西南7.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C.丙丁河段 D.丁戊河段答案6.C7.B解析第6题,结合图中指向标,根据年平均气温变化,西南方年平均气温较低,说明地势较高,为河流上游地区,所以河流从甲流向戊,即从西南向东北流。故选C.第7题,图中等温线越密集,说明该地区温差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所以该河段水能最丰富。图中乙丙河段等温线最密,水能资源最丰富.故选B。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8~9题.8.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9.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答案8。D9.B解析第8题,黄河上游水电站增多和中游水土流失加剧只能改变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不会影响一年总的流量,A、B错误;下游为地上河,降水量减少、增多不会影响黄河流量,C错误;流域内用水量增多,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减少,D正确.第9题,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气候不会变干。故选择B。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不仅是美国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也一直被许多国家奉为国土整治的样板。据此回答10~12题。10.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流域自然环境保护完好的原因是()A.人们以畜牧业活动为主B.制定了保护环境的法律C.人口较少D.人们环保意识强11.墨累-达令河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灌溉易出现的问题是()A.干旱地盐渍化 B.径流减少C.湿地生态环境变化 D.需要修建水利工程12.田纳西河流域优先发展的工业是()A.钢铁工业 B.煤炭工业C.宇航工业 D.高耗能化学工业答案10。C11.A12.D解析第10题,到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流域人口依然很少,开发强度不高,自然环境保护比较完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第11题,墨累—达令河流域地下水含盐量高,灌溉易出13.读“田纳西河上M和N城之间地形剖面图(图A)”及“N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1)N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从图中看出,N城市降水最多的季节为________,而________季降水相对较少。这种降水分配特点对农业发展和河流航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M与N城之间河流落差约为________米,这种地形特点对于航运影响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这决定了该河段流域的开发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温暖湿润(2)冬末春初夏秋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成为种植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影响河流水量的稳定性,给航运带来困难修建水库(3)180(±10)河段落差大、水流急,航运不安全发展水电、梯级开发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判断N地最低气温在0℃以上,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N地降水分布有季节差异,冬末春初稍多,夏秋季相对较少,这种特点给农作物的生长、河流的航运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靠修建水库稳定水位、调节径流季节分配可以解决.第(3)题,由剖面图可以看出M与N的相对高度为180米左右,这说明该河段落差大,水流急,对航运十分不利。但是这种自然背景却适合发展水电,进行梯级开发.14.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室护理工作方案
- 个人2025年下半年工作方案演讲稿模板
- 公司保洁服务协议
- PHP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电子教案13 用户注册-前后端数据交互
- 2025年电子政务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职计算机全国大赛题库
- 2025年电动叉车牵引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钢车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煮漂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教育研习(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第七章-第九章)
- 维修人员管理奖惩制度3篇1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产品推广活动策划方案详解
- 手卫生知识宣教培训
- 上门催收技巧培训
- 【初中地理】《日本》课件-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 智能定时开关插座设计与制作
- 大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
- 与信仰对话 课件-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培训
- 2024《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全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