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安庆市童铺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由此判断孟子“仁政”学说产生的客观基础是(
)
A.民心向背在战国争雄中的重要作用
B.战国时期,奴隶主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强大
C.生产力发展,生产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D.大一统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参考答案:A2.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的推理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m=900,n=100
B.m=800,n=200
C.m=600,n=400
D.m=400,n=600参考答案:I1近代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D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活动,从亚非拉掠夺了巨额的贵金属,导致欧洲货币大量贬值,引起价格革命。在价格革命中,新兴的资产阶级获得暴利,传统的封建主阶层逐渐没落,阶级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分析,答案为D。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3.公元前449年,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刻于12块铜牌之上的某部法律条文。该法律的特点有()①是习惯法②是成文法③是公民法④是万民法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参考答案:A4.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的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A.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B.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C.有助于民族意识觉醒
D.是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参考答案:C5.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A.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
B.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参考答案:A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B、C项都正确;而特权贸易公司是随市场扩大而出现,故D项也正确;而A项是属于价格革命,而不是商业革命,故A项不正确,符合题意6.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2408.11567.760:40天禧末年2641.23874.040:60厢宁十年2021.35117.228:72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在实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C7.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毛泽东思想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B.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D.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参考答案:A8.在古代招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湖南沅陵出土的元代油漆颜料包上印有“潭洲,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的字样和“父业子传”的印号。据材料可知
(
)
A.中国最早的商标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C.工商业者重视产品质量和信用的宣传
D.商标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参考答案:C.解析:据材料“湖南沅陵出土的元代油漆颜料包上印有“潭洲,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的字样和“父业子传”的印号”选C。材料中没有“中国最早”的信息,排除A。B不符合史实,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9.下图是对1890—1926年间关键词“革命与维新、改革、改良”使用频率所作的统计。它可以说明(
)A.坚信革命必然取代改良维新的信心增强B.此时段“革命”出现频率高于“维新、改良”C.认识到改良或革命都是时代的迫切需要D.赞成革命,怀疑、否定维新与改良参考答案:考点:辛亥革命戊戌变法答案:C解析:仔细观察题干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的表述与图表信息无关,属于无关项;B项表述明显错误,不符合史实和图片意思。而C项的表述,符合史实和题干图表意思,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10.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A.精耕细作的重要B.粮食产量的稳定C.生产技术的成熟D.生产效率的低下参考答案:A“广种未必多收”、“锄头底下三分泽”、“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等信息都与精耕细作相关,故选A;题干没有说到产量稳定和生茶技术的成熟,是为了防止效率低下提出的上述主张,故排除BCD。点睛:比较的学习方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查,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在我们的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相似的概念或者事件,通过比较可以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尤其是在复习时,更应该提倡用比较的方法来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一题是考查考生对三个材料比较之后能否得出共性的东西。11.朱熹在论述“理”与“气”的关系时说,“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若理,则只是个净洁空阔的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也。但有此气,则理便在其中”。这里朱熹强调A.理与气缺一不可 B.气是万物的本原 C.理直接生成万物 D.理与气同属第一性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文字“理未尝离乎气”“但有此气,则理便在其中”可知,朱熹强调理与气缺一不可。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主张理是万物的本源,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根据材料文字“理便在其中”可知,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12.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参考答案:A材料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反映了在明末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市民阶层的基本认识,故选A;世俗化不是明末儒学的主流,明末儒学的主流应是理学思想,故排除B;C只说到了题干的部分内容,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题干说的是儒学思想而不是市民文学,故D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13.1917年4月,北京政府税务处规定,旧式土布,为织布生计攸关,并应量予维持。1928年l月,南京政府工商部规定,凡属行销国内至土布,所有50里内外常关税及附征之内地税并内地征收之税厘概予免征。这些规定A.加速了民族工业近代化进程B.表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C.增强了国货土布市场竞争力D.旨在改善对外贸易不利境地参考答案:C【详解】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材料中的“旧式土布,为织布生计攸关,并应量予维持”及南京政府的免税规定有利于降低国货土布的成本,增强了国货土布的市场竞争力,故C项正确;北京政府的规定与南京政府对土布的免税规定,虽有利于传统织布业的发展,但也延缓了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因此并未起到加速民族工业的近代化,故A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规定与改善对外贸易不利境地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14.《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参考答案:B15.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提出“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实质上反映了晚清时期A.人们已认识到发展近代海军的重要性B.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重要运输通道C.国人海洋领土观念和海权意识的增强D.中国传统交通运输业开始向近代转变参考答案:C考查近代中国的海洋权益意识。从材料可知,即使在丧权辱国的晚清时期,我国的海洋事业也在艰难推进,海洋领土观念和海权意识逐步加强,开发利用海洋也在发展。故应选C。16.观察《格致汇编》书影(右图),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A.清政府积极倡导国人向西方学习B.“格物致知”仍是清末主流思想C.当时维新思想得到较广泛传播D.国人对西方近代科学已有接触参考答案:中体西用思想根据图片信息“在上海格致书室发售”可知,并非清政府倡导,故A项错误;根据图片信息“是编补续中西闻见录”可知,格致指西方先进科技,非理学的“格物致知”,故B项错误;根据图片信息“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二年春季”可知,指1892年,洋务思想盛行,维新思想尚未广泛传播,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是编补续中西闻见录”可知,当时国人已经渐渐开始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故D项正确。答案:D17.二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B.美苏两国冷战加剧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D.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参考答案:A【详解】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材料中涉及的也是美元与黄金的关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出现了美元危机,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两国冷战加剧,故B项错误;二战至今美国一直是全球的经济霸主,故C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确定了世界经贸和金融的秩序,但是仅一次美元危机无法说明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故D项错误。18.有材料证明:1955年春,各地纷纷反映“闹粮荒”,许多地方发生大批出卖耕畜、滥宰耕畜、杀羊、砍树等现象。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一五计划”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参考答案:B19.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国内政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全国各省区均已宣布独立
B.清朝皇帝已经决定退位
C.革命派掌握了各省的政权
D.袁世凯已掌握了清政府的实权参考答案:D20.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清明上河图》局部参考答案:D21.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5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1999年1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这表明在中国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D.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97年”可知B项中的“已经”说法有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形式,A项说法有误;从材料中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增多,国家批准私营企业的自营进出口权,可分析出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增强。D项材料未涉及到。故选:C。22.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
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苏争霸正式开始
D.世界大战即将爆发参考答案:A23.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
)A.民本思想盛行 B.礼崩乐坏统治失序C.社会分化加剧 D.诸子学说注重实用参考答案: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战国时期不同的学术派别,派别越多受众群体就越分散,表明社会分化越加剧,符合题意的是C项;民本是儒家思想,不能代表所有学派的观点,排除A项;B项在题干中没有提到;D项表述过于绝对,不是所有学说都注重实用,排除。24.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参考答案:C2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参考答案:D26.如下图,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于图中阴影部分的内容推测正确的是A.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参考答案:D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新旧三民主义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理论的影响;包括解放战争在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因此中国民主进程体现出西方思想中国化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排除A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体现出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排除B项;辛亥革命不涉及统一战线,排除C项。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27.“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希罗多德《雅典统治》)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参考答案:B28.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这一发言体现出当时A.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B.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消失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D.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发言体现了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故A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故BD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的相关信息,排除C。29.从1990年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先后废除粮票.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这反映出A.城乡区域差别完全消除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C.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了经济体制改革。城乡区域差别完全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事实,故排除A项;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于80年代,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的内容,故排除D项。根据题意可知,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逐渐松动甚至变动,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故选C。【点睛】粮票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代表性物品,通过发行粮票对社会物资进行行政调配。所以粮票的废除即使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深刻改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物资充足的表现。30.北宋副宰相张方平在论及地方武职官员任职状况时感叹说:“地形山川未及知,军员仕伍未及识,吏民士俗未及谙,已复去(再度离任)矣!”材料表明当时()A.事权分割导致宰相无所事事B.重文轻武造成武将碌碌无为C.强干弱枝致使人事变动频繁D.中央集权强化终结地方分裂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地形山川未及知,军员仕伍未及识,吏民士俗未及谙,已复去(再度离任)矣”反映的是地方武职官员任职时间短,即人事变动频繁,故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地方武职官员,与分化事权导致宰相无权不符,排除A。题干反映的是地方武职官员,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B。仅从地方武职人员的任职情况不能得出中央集权强化终结地方分裂,这只是其中一个措施,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少年时代,勤奋好学,熟读诗书。22岁考中乡试副榜贡生,但这远未能走上仕途。难能可贵的是,清顺治十八年他以44岁高龄在基层任职,并没有丝毫心灰意冷,也没有打算做一个太平官,而是要做到“天理良心”。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他怜贫苦、抑豪强、治盗贼、赈灾荒、清杂派、平冤狱、肃吏治,为官一任,流惠一方,被百姓称为“青天”;他箪食瓢饮,淡泊自甘,数十年如一日,位愈尊而操守愈厉,志节弥坚。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清康熙十七年,于成龙被擢升为江防道员,操练水师,亦卓有成效。在直隶巡抚任内,告诫州县,不许搜刮百姓,馈送长官,如有违反绝不宽宥。赴任两江总督时,于成龙不像其他官员一样大张旗鼓,以示威严,而是与幼子共骑骡车一辆,悄悄入衙。平日里,轻车简从,查访民间,革除积弊,通宵达旦地工作,由于于成龙常常食用青菜而不知肉味,竞还得了个“于青菜”之称呼。1684年于成龙在江宁任上离世,当时整个南京城万人空巷,大家都举着香,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这就是正义与纯粹的力量,人性的光芒,永远不被遮拦,善良的意义,永远会被人民所诠释。——《清初吏治清明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于成龙成为清朝第一廉吏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这一现象。参考答案:(1)康乾时期,政治清明;清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需要;于成龙优秀的个人品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拥有家国情怀。(2)封建社会即使政治相对清明,但是封建专制制度本身的弊端难以消除官场腐败的大环境;于成龙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下廉吏第一”很大程度上因为有康熙帝的贤明;于成龙秉持为官之道,坚守清廉、正心诚意、忠实为民的理念符合人民的愿望。(1)结合材料“没有打算做一个太平官,而是要做到“天理良心””“箪食瓢饮,淡泊自甘,数十年如一日,位愈尊而操守愈厉,志节弥坚”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于成龙之所以成为清朝第一廉吏,主要是由于清朝出席政治清明,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再加上于成龙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个人品质优秀,拥有家国情怀。(2)从材料“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怜贫苦、抑豪强、治盗贼、赈灾荒、清杂派、平冤狱、肃吏治,为官一任,流惠一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摘自《世界史》材料二
1950年法国提出《舒曼计划》1951年法、德、荷、比、卢、意签订《巴黎和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法、德、荷、比、卢、意签订《罗马条约》成立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在此基础上成立欧盟(28国,经济政治实体)1999年欧元问世(英国除外)材料三
结束了在阿尔卑斯山的度假之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回到白金汉宫之后向其内阁解释了英国脱欧的原委,并称本次脱欧是一个彻底的英国行为。材料四
巴西众议院要求政府退出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而进行的谈判,理由是美国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委内瑞拉也要求考虑自由贸易区计划给拉美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和冲击。请回答:(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推动欧洲统一的因素有哪些?(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欧洲统一的过程有什么特点?(3)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欧洲统一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有哪些?(4)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集团要注意哪些问题?参考答案:(1)因素:欧洲统一的历史渊源;二战后欧洲的衰落;美苏对峙生存需要;法德两国有识之士的推动;经济发展需要统一市场。(2)特点:主要由法德两国推动;经济入手,全面推向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以法律为保障。(3)不利因素:英国摇摆不定;欧洲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美国对欧洲统一的干扰。(4)注意问题:国家安全和经济主权问题;民族经济受到冲击的问题;环境生态保护问题;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保护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文字“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文字“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欧盟(28国,经济政治实体)”“《舒曼计划》”“《巴黎和约》”“《罗马条约》”“《欧洲联盟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文字“欧元问世(英国除外)”“英国脱欧”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第(4)问,根据材料文字“美国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自由贸易区计划给拉美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和冲击”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第一次在鸦片战争后,主要围绕“中体西用”论进行;第二次在甲午战败以后,宣扬“西体中源”;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但也刺激了现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开端于1928年的文化反省则因规模不大,后又爆发了华北事变,人们的注意力转移而就此结束。——摘编自李晓语《钱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材料二约翰·密尔说,英国人“生而自由”。这指引着英国把抗拒王权、限制王权看做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英国人极为尊崇经验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如钱乘旦所言。“一个民族往往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迎面扑来的艰难险阻,但要战胜自己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荣耀却相对困难。”——摘编自吕文辉《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不断反思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目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说明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因素日益成长;西学传播深入,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冲突;开明知识分子的不断探索等。(任4点目的:学习西方,探索独立富强之路。(2)特点:热爱自由,崇尚民主,尊崇理性,宗教宽容。不同取向的历史影响:①中国:一方面逐渐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促进了思想解放、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另一方面照搬西方文化的做法,也未能在近代中国实现独立富强。②英国:坚持回归传统文化的做法,促进了宗教改革和思想解放,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推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和自由主义体制的确立;但过于尊崇传统文化的风尚,也阻碍了英国在近代后期的深入创新和持续发展。(1)由材料“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因素日益成长;西学传播深入,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冲突;开明知识分子的不断探索等。(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特点:热爱自由,崇尚民主,尊崇理性,宗教宽容;第二小问,不同取向的历史影响:①中国:一方面逐渐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促进了思想解放、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另一方面照搬西方文化的做法,也未能在近代中国实现独立富强。②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丁基磺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磺胺嘧啶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瘦滤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计划
-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廉政合同协议书样本
- 标准正规劳动合同范本
- 音响设备销售合同格式
- 销售合同与三方协议详解
- 住宅建筑合同(2024年版)
- 2024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中央202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招聘应届生等2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西游记》情节梳理及专项训练(21-40回)解析版
- DL-T5161.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8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 骨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 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
- MOOC 数学文化十讲-南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20kV级变压器安装使用说明指导书
- 2023年1月自考00324人事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家庭室内装修预算方法1
-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