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环境与环境科学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生背景。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四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2、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环境。人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亦称地理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物资源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自然地理学上,通常把这些构成自然环境总体的因素,分别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农村、工矿区等。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演替,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其质量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之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6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增长=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展开讲座.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RachelCarson(莱切尔•卡逊)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事业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美国学者BarbaraWard(巴巴拉•沃德)和ReneDubos(雷内•杜博斯)的享誉全球的著作《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扒向一个新境界,可持续发展的境界。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即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The:LimitstoGrowth),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1987年,以挪威首相GroHarlemBrundtland(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2](一)缘于一个海洋生物学家对鸟类的关怀在所有可持续发展大事记中,有一个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的名字总会被提起,她就是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中叶她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危害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逊一度备受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环境问题从此由一个边缘问题逐渐走向全球政治、经济议程的中心。在这之后,随着公害问题的加剧和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谋求发展,只能给地球和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源于这种危机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80年代逐步形成。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年,受联合国委托,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WECD的成员们,把经过4年研究和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提交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和模式。“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订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其概念最初源于生态学,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其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加入了一些新的内涵,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二、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我国人口问题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口增殖应保持在适当比例内。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2、人口问题主要包括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三个方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国人口问题的这三个方面始终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无条件的消费者,所以,人口数量的增加,即使人均消费水平不变,对各种消费品总需求也会增加,也会要求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这些增长的需求。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又必然导致对各种资源需求的增加。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为了满足这些不断增加的需求,往往造成对各种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资源的分类及其属性。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自然资源一般是指一切物质资源和自然过程,通常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益的资源。2、自然资源有整体性、有限性、多用性、区域性、发生上的差异性等自然属性。(1)整体性。各个自然资源要素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2)有限性。自然资源的规模和容量有一定限度。有限性决定自然资源的可垄断性,决定自然资源有绝对地租;决定对自然资源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如果规模是无限的,就不称为自然资源了。有限性决定自然资源替代状况的重要性。按照自然资源的替代状况,可分两类。一类是可以替代的自然资源,如木材等各种材料资源。另一类是较难替代的自然资源,如水、氧气等。从长远的观点看,不可替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在上升。淡水资源是大量消耗的不可替代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石油。美国五大湖占全世界淡水资源五分之一,占全美国淡水资源9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传统工业发达的五大湖地区成为经济萧条区。沿湖各州寄希望于向西南缺水区出售谈水,实现经济再兴。(约翰·奈斯比特,1988)。(3)多用性。大部分自然资源有多种用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用途在发展。以河流资源为例,首先出现泄洪、排水、补给地下水功能,接着出现捕鱼功能。农业社会出现灌溉、运输功能。工业社会出现发电功能。近来,调节小气候、净化大气、水质等环境功能,娱乐、陶冶情操、景观等休憩功能、防灾避难功能等方面在上升。此外,某些河流有地域分界功能。多用性决定了综合开发、优化开发,这是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方向。(4)区域性。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富集,有的地区贫乏。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决定了自然资源在地域间的流通和调剂。在国际贸易中,石油等自然资源是最重要进出口单项物资。三、环境污染(文明书)1、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或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2、目前最严重的就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固废污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大气污染主要体现在城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阴霾天气越来越多,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等等;水污染主要体现在河流水污染,饮用水水源水质差,工业区偷排漏拍以及工业区排放水污染等等;固废污染主要体现在固废产生量巨大,填埋过程占用大量土地,及处理过程产生的渗滤液等的。四,三峡。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正在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三峡工程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秭归县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1、三峡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广,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甚至还有人认为三峡工程将会使得全球的气候和海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库区人们对三峡工程影响环境的最大担忧来自于水库的污染。目前三峡两岸城镇和游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在蓄水后,由于水流静态化,污染物不能及时下泻而蓄积在水库中,因此已经造成了水质恶化和垃圾漂浮,并可能引发传染病,部分城镇已在其他水源采集生活用水。2、三峡水库库容极大,因此必然会增加库区地震的频率,由于三峡两岸山体下部未来长期处于浸泡之中,因此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频率会有所增加,这将是三峡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质灾害。而工程的反对者们则质疑论证过程只考虑了地质的静态状况,没有考虑蓄水后可能带来的地质条件质变。蓄水后,库区微震已经明显增多。3、三峡工程将会对周边生态造成严重的冲击。因为有大坝阻隔,鱼类无法正常通过三峡,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遗传等会发生变异。三峡完全蓄水后将淹没560多种陆生珍稀植物,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淹没线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两种完全在淹没线以下,现均已迁植。4、三峡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水的蒸发量上升,因此会造成附近地区日夜温差缩小,改变库区的气候环境。由于水势和含沙量的变化,三峡还可能改变下游河段的河水流向和冲积程度,甚至可能会对东海产生一些影响,并进而改变全球的环境。但是考虑到海洋的互通性,以及长江在三峡以下的一千多公里流程中还有湘江、汉江、赣江等多条重要支流的水量汇入,因此估计不会对全球海洋和气候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环境的变化是由多种可变因素交织形成的,极其复杂,所以也无法确定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明细程度。5、三峡工程也会对环境产生有益的作用。水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将会代替大批火电机组,使每年的煤炭消耗减少5000万吨,并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和引起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间接实现了环保。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地球上存活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的历史。每年夏秋,中华鲟聚集于长江口,沿长江而上至金沙江一带产卵,幼鲟顺江而下,到东海、黄海的深水中成长到性成熟后再游到金沙江产卵。中华鲟的这种特性因三峡工程而改变了,长江三峡工程阻断了其繁殖洄流的通道。6、观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洞庭湖水量减少,地下水位有明显变化。而这正是三峡工程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综合所带来的影响之一。为进一步收集证据,自2011年起,研究人员历时两年,沿洞庭湖设置了19条样带,针对荻、苔草、虉草、辣蓼4种群落的植被组成和群落特征展开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植被格局是多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以地下水位最为重要,物理因子次之,化学影响相对较小。[3]另外,三峡工程还对环境、南水北调、养殖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益处。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五、一、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1. 从全局和长远讲,两者是统一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经济难以发展,即使发展了,也难以为继,后果不堪设想。环境保护可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因此,发展的同时强调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2. 从局部和眼前讲,两者又有着不相统一的一面一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一边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会导致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农业化肥、农药、助长剂的使用,虽然增加了农业收入但其过量使用却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和人居环境污染,不但给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影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如发展养殖业,可以调整农业结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丰富食品结构,但是在发展养殖业过程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全面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 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发展与环保"双赢"。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已成为保障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一项意义重大深远的政治任务。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和解决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要把环保和生态治理放到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相适应的位置,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这是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所在。其次,应注重经济结构调整。淘汰、关闭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和产品。同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积极开展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重视退耕还林,大搞植树造林实施"碧水、蓝天、绿色"工程。"二、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一个大产业进行经营、开发生态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保护环境、进行生态建设并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纯公益性事业,也不是政府和社会的包袱,而是潜在的巨大资产、资源和效益。实践证明,哪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和经营,那里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环保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地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例如,调整能源结构,利用再生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可以形成环保产业。例如我国部分农村已实现庭院经济高效化、家居清洁温暖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沼气用于农户烧饭、取暖,沼肥用于农田,沼液经集中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实现了生态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三、创造新机制,注入新活力,切实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步伐。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同样需要比现在更多的投入。政府投入主要起引导作用,而完善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包括吸引外资则是投入的大头。“十五”期间,全国污染防治的投资需求就达7000亿元政府不可能包下来,必须创新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生态环保投入机制。四、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战略任务制定一个科学的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应有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切合实际的目标,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有明确的部门职责和监督检查制度。违背环境、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既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搞好总体规划,做到合理布局规划制定之后,要分步实施,并严格执行。这是确保经济、社会生态环保同步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应怎么规划才合理呢?1.规划要包括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以利于从源头上把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关口。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的项目上马建设。2.规划要强调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产生量和资源、生态损耗量。对于造纸、水泥、医药、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浙江重视淘汰作坊式的传统工艺,通过鼓励和支持这些行业改进技术,推行清洁生产,改变工艺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提高管理水平,大幅度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变传统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等,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在降低污染的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这对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城市、农村、企业、学校和社区、家庭,都应当注重典型示范。4.加强协调和统一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宏观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特点,必须加强组织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五、利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提升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总体水平。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难度非常大的事业,更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既包括治理技术,又包括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要通过汲取世界生态环保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技术,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路子。要重视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目前国际上环境治理的成熟技术很多,但成本往往比较高,有些技术也不适合在我国运用。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更要重视我国适用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如成熟的沼气、太阳能、垃圾发电和污水处理生物技术的应用等,既经济,又有效,应当积极推行。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估价环境形势、确定工作目标,制定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都要注重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管理,要实行由单要素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污染防治管理,要实行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大力推行污染监测自动化,生态监测遥感化,环境管理信息化,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广泛普及生态环境科技知识,强化科技培训,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六、坚持依法治理、依法管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有法可依。近年来,我国环境立法步伐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法律制度。全国人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法律。国务院颁布了30多件环保法规,部门规章达70多件。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起到了引导、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了较好的法制环境。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六,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也是生态学的规律之一。它的内涵有几个方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可持续发展要求以环境与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另外,我们经常说搞循环经济要以生态学的规律作为指导,那么生态学的规律之一叫做“负载定额”。也就是说,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比如说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七、城市环境质量水平基本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大小,即城市环境质量是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城市环境质量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中的重要性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是一个城基础实力、竞争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而这些城市支持系统水平又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因此,城市环境质量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先决条件和重要内容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分析,两者有着共同的目的性,那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人类普遍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有着高度的统一性,但也必须看到两者的差异性、互补性,特别是要看到环境保护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即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先决条件、重要内容。首先,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发展的初期,人类利用自身力量去影响和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地力下降、河床淤塞、改道及决口,危害人类的生存。但从整体上来看,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作用尚未达到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程度,因此,人类还没有意识到社会同环境之间存在着需要协调发展的规律。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在这种思想的温床上应运而生。大气污染、水土流失、能源枯竭、温室效应等,特别是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三废”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各种化学废物的随意排放威胁着生物以及人类安全,废弃物充斥全球。加上发展过程中,对资源需求的增加而严重破坏了地球表层的生态环境。此时,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类才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要想谋求继续发展,必须解决好环境问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其次,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经济按以前追求速度的方式持续增长下去,不仅生态资源承受不了这样的增长结果,而且生态环境也承受不了这样的发展结果。对人类来讲,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而是生态系统的脆弱。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种生命非正常的灭亡,都是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要解除人类生存威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也就是说,要发展,首先要从环境入手,不满足发展所需要的环境这个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最后,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艰难的漫长历程。可持续发展十分强调环境的可持续性,并把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因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环境系统的支撑,没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存在价值上。在追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既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又要加大力度保护环境。发展的实践反复告诉我们,不重视环境保护,或者说不抓好环境保护,发展就不可能是可持续的。纵观国际国内成功的发展经验,我们不难看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备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优势,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重视环境。(二)可持续发展必将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效益追求可持续发展,就是使人类的经济发展基本达到“低能耗、低排放、无污染”的水平,人类改造、利用生态、资源、环境的能力提升到极高的层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再对立,而是相互作用、互补互促,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必将优化生态环境。1992年联合国发表著名的《里约宣言》指出:“为了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众所周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位任务是加快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只有经济发展了,贫富悬殊、社会保障和生态危机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比如东莞市被誉为国际花园城市,其环境保护方面达到了蓝天、碧水、洁净、绿色的标准,难能可贵。究其原因在于东莞市坚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数十年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东莞市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重视环保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仅以排水排污设施建设为例,“十五”期间投入20多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工程18项;“十一五”期间将投100亿元,新建污水处理工程38项和截污主干管网工程35项,建成后将实现污水处理城乡全覆盖。投入70多亿元,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的方针,对285公里的河道、水系进行综合整治和景观绿化,可以说,为了保护环境东莞市可谓不惜代价,在这种背景下,能够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足为奇了。但这种变化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因此,经济发展为优化环境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必将提高环境效益。一个国家或地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优化环境系统的过程。环境保护是区别可持续发展和传统发展模式的主要标志。事实证明,凡是在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进步和成绩的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也随之放大。在此次考察中,本人对“效益深圳”的印象尤为深刻。“效益深圳”指的正是深圳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从2005年开始,曾在25年城市发展历程中创下“速度奇迹”的深圳,第一次正式宣布施行“效益深圳”的新模式;在全国创新提出《深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控指标体系》,不再以GDP论英雄;“生态环境”考核指标成为最核心的调控目标。对于这一事关城市发展方向的重大转变,主要是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让深圳付出了代价,如果按照当时的消耗水平简单推算,深圳市GDP达到万亿元,需要占用全市土地面积的90%,耗用3倍于目前的水电和环境资源。当时深圳市的发展已明显受到土地、能源、人口和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需要主动探索“效益深圳”的新模式。《深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控指标体系》将“效益深圳”具体化了,变成了可以考核的工作流程。这主要包括“宏观效益”、“生态环境”和“创新动力”三个方面共41项考核指标,其中“生态环境”的指标多达16项。正是由于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深圳进行了多方面领先全国的创新尝试,也获得了发展的“先机”。2005年11月,深圳在全国首次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将超过市域面积一半的1100平方公里的农业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绿化隔离带等非建设用地,以法定的方式强制保护。在该“基本生态控制线”内除重要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外,禁止其他类型的各项建设,线内的违法建筑将被限期拆除。等等。4年多来,“效益深圳”的实践给深圳带来了众多变化。据统计,2008年深圳万元GDP能耗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继续下降,万元GDP水耗同比下降10.5%;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9.3%和6.8%。深圳的目标是,通过持续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行动计划,推动城市生态文明水平不断进步,把深圳建设成为“中国最干净、最美丽、最生态化的城市,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从“效益深圳”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必将创造可观的环境效益,使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投资环境获得持续的优化,这是一个人类生态与发展、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双赢”的过程,也是理想的发展道路。九、改变发动机的工作方式,是燃料更充分的燃烧。安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将污染物转化为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再排放。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现有的化石燃料。1、以乘公共交通车为荣比起私人车和的士来,公共交通工具显得有些拥挤和不便。如果大家外出时都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可以减少汽车的出行,既可节省汽油,又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还可缓解道路的堵塞。2、当“自行车英雄”自行车是多种代步工具中最省能源的一种,它不需要燃烧,在使用中又不会排放废气。另外,它的体积小,较灵便,不像汽车那样需要大面积的停车场。骑车外出是环保时尚,国际上也流自“自行车英雄”的称号。3、汽车、摩托车使用无铅汽油(拼车)无铅汽油对改善城市空气清洁度有很大的益处,是目前较理想的汽车燃料之一。1升无铅汽油中只含约0.01克铅,使用中可以大大降低铅粒子的释放。使用含铅汽油的摩托车、汽车会通过尾气排放出铅。这些铅粒随呼吸进入人体后,会伤害人的神经系统,还会积存在骨骼中;如落在土壤或河流中,会被各种动植物吸收而进入人类的食物链。铅在人体中积蓄到一定程度,会使人得贫血、肝炎、肺炎、肺气肿、心绞痛、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请告诫你的家人及周围的人使用无铅汽油。十、水环境治理;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是治理水污染乃水环境改善基本条件之一。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提高污水处理率是水环境改善基本条件之二我国传统的城市排水管道是同时收集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市政下水管道#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越来越多的生活污水和雨水一起排放到城市河流中#造成今天的水污染局面!目前#许多污水处理厂#几乎都是因为城市排水管网采用&雨污合流’制管道#使生活污水无法全部收集入截污管道#很多已建好的污水处理厂处于放空状态#污水处理率得不到保证!可见#完善城市生活污水管网与建设污水处理厂同等重要#实施&雨污分流’制收集管网列入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日程已是大势所趋!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进行老城区排水管网的改造和新城区&雨污分流’制排水管网的建设#江苏常州生态型城市居住区的水环境系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工程!因此#&雨污分流’制排水管网应作为城市规划市政设计规范#可以在城市建设规划观念比较落伍的城市中强制实行!建设污水处理厂是水污染末端治理的必要条件#是保证污水处理率的基础!应在加强水处理厂建设的同时#改变我国污水处理管理体制#使污水处理处于良性循环!现阶段#我国污水处理基本上是政府行为#污水处理厂基本上是建得起#用不起!主要原因都是投入多#效益少#只注重社会效益#很少追求经济效益!显然没有了经济支持#工程建设及污水管理方面就会受到一定限制!实行多元化投资渠道#建立股份制管理机构#二、在根治排污的基础上#辅以生物"生态等环保措施#改善水体水质#治理水环境生态修复是水环境治理的国际潮流!发达国家在水环境治理和改善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已逐步走向以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为主的路线!城市河道治理传统的方法以防洪保安为主要目的#若同时加上生态环境的规划思想和治理措施#能收到双重效果!如在进行河道空间治理时#河道护坡采用利于植物生长的新材料多孔植物生态砖#这是一种生态复原"亲近大自然的新工艺!该工艺与传统的以制水为目的使用水泥"石块"混凝土护砌的河道不同#不仅可以达到稳固边坡"防止冲刷的目的#还可以起到确保生物栖息空间和绿化的作用!这方面#韩国的设计理念"施工工艺及新材料使用值得我们借鉴!此外#还可以采用城市人工湿地"恢复多自然型河道等措施净化水环境!十一、因为十二、环境保护的意义: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6]有利于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实现转型跨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利于民而又利于国的关系到千秋万代的政策十三、城市化-不利影响环境问题大城市人口膨胀原因大城市人口膨胀原因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岩石圈: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大气圈:空气污染。加剧热岛效应。水圈: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乡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调整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拖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寂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四十、结构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社会系统涉及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及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编辑本段组成要素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资供应与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编辑本段内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可包括有机质的合成与生产、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调节气候、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土壤肥力的更新与维持、环境净化与有害有毒物质的降解、植物花粉的传播与种子的扩散、有害生物的控制、减轻自然灾害等许多方面。而在城市生命支持系统中,以下6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至关重要:净化空气(大气调节)、调节城市小气候、[1]减低噪声污染、降雨与径流的调节、废水处理(废物处理)和文化娱乐价值。编辑本段功能物质流城市物质流高度密集、周转迅速,[2]是物资生产、流通、消费的中心。包括自然物质流、农产品流、工业产品流三种,这些流流的输入、转移、变化和输出以保持城市的活力。进入城市内的物质主要有建筑材料、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三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变动最快、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影响最大的是水、氧气、食物、燃料、建筑材料和纸。(1)水。城市的生命线,也是城市流量最大,速度最快的物质。功能多样:食物、原料、传递物质和能量的载体。(2)氧气。氧气的消耗一部分与生物活动有关;另一部分在使用各种化学燃料为主的有机物质是被消耗。(3)建筑材料。包括砂、石、砖、瓦、石灰、水泥、沥青、钢筋、木材等是城市中流动量最大的一类物质。(4)纸。是城市中周转最快的、周转量最大的一类物质。人口流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和高强度的人口流动城市的一个重要特点。货币流一种特殊的信息流,它凝聚了各生产部门间、生产和消费部门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大量信息,反映了产品的价值和需求程度。货币是城市生产和生活中最活跃的一个因子。总之,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系统。为了维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就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输入负熵或排出熵,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态。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是靠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输入和输出而得以实现的,而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的根本影响在于对资源的利用和消耗以及“污染输出”。[2]能量流城市的能量流包括自然能以及辅助能。进入城市的燃料包括碳和碳氢化合物,还包括少量的氮、硫、氧以及其它微量成分的化合物。各种燃料除了释放二氧化碳,还产生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可能造成光化学烟雾;燃料中添加成分造成重金属污染;城市热污染源;固体燃料燃烧生产废渣。信息流城市是依靠人类的活动,通过获取、加工、储存和传递信息建立起城市各部门之间的以及城市和外部系统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城市复杂的生产和生活活的有条不紊,城市是人类社会中信息最密集的场所。信息的特点:非消耗性、非守恒性、累积效果性、时效性、信用价值性城市的信息流通过文字、语言、音像、思维及感觉传播,包括经营信息、生活信息、科技信息和社会信息等。十五、城市,自从诞生以来就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积聚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从而逐步演变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但与此同时,城市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首先,城市人口数量聚增,已由1800年占世界总人口的10%,增至1900年的15%,预计2000年将达到50%.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将给地球造成巨大的压力;其次,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相互作用和累加,使得本来问题已十分严重的城市更加脆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会有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同之处 自然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组成主体 各种生物 人类营养结构 金字塔型 倒金字塔型系统功能 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还具有人口流和价值流能量流通 在通过食物网各生物间流通 利用机械设备调控机制 具有自净能力 依赖性强,易被破坏组成从组成上看,自然生态系统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而城市生态系统主要有两大部分,即由生物物质与无生命物质两部分组成,生物物质主体是消费者——人,而不是动植物。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制造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分解者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功能不强。营养结构从营养结构上看,我们知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自然生态系统内能量的流动是靠各种有机体来转化和传递的,能量在顺着营养级序列传递时,大部分用于呼吸,只有10%左右输送给上一级。这样便形成了逐级地、急剧地、梯级般的递减图形,即能量金字塔。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则成倒金字塔,即生产者所占比例很小,消费者所占比例大。维持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正常生产的物质与能量,必须从环境中或外界输入,并同时向环境排泄废物,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是开放式的。系统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及其内部各子系统或各组成成分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类型优的服务。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除了上面3个流以外,还有人口流和价值流在发括重要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表现为系统内外的物质、能量、信息、货币及人力资源的输入、转换和输出。生物生产功能1生物的初级生产: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2生物的次级生产:非生物生产功能1物质生产:是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所需的各类有形产品及服务。包括,各类生态产品;生态建设的设备产品;服务性产品2非物质生产:是指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所需的各种文化艺术产品及相关的服务城市起到了保存与保护人类文明与文化进步的作用。城市又始终是文化知识的“生产基地”,是文化知识发挥作用的“市场”,同时城市又是文化知识产品的消费空间。城市非物质生产功能的加强,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品味和层次,有利于提高城市人类及整个人类的精神素养。能量流通城市生态系统的能力流通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而在能量使用上,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的能量显著不同之处是:前者的能力流动类型主要集中于系统内各生物物种间所进行的生态过程,反映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之中;而后者在人力制造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它的能量,物资供应地区范围越来越广,从城市所在的临近地区到整个国家,直到世界各地;在传递方式上,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式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多。自然生态系统主要通过食物网传递能量,而城市生态系统可通过农业部门,采掘部门,能源生产部门,运输部门等传递能量;在能量流运行机制上,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自为的,天然的,而在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以人为主,如一次能源转换成二次能源,有用能源等皆依靠人工;在能量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遭到污染。调控机制从生态平衡上看,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多样化,营养结构相对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较大,易维持生态平衡,因此,自然生态系统总是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推动着自身的变化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足,CO2含量多,环境容量小,净化能力弱,随着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工业的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也日趋复杂,所以城市生态平衡最易遭到破坏,从而出现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弱,容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对环境污染的自动净化能力远远不如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十七、推行清洁生产的意义和必要性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理念,这种理念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是环境保护战略由被动反应向主动行动的一种转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资源和能源的短缺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开发有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对所产生的污染进行末端治理所实现的环境效益是非常有限的。如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可能更为有效,因此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实践也随之出现了,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首先,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环境战略。传统的末端治理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先污染,再去治理,这是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清洁生产要求从产品设计开始,到选择原料、工艺路线和设备、以及废物利用、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不断地加强管理和技术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出包油漆合同范例
- 2025年江苏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物流运输报价合同范例
- 婚宴酒席合同范例
- 2025年郑州a2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 棉花机械转让合同范例
-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毒理学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茂名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什么软件
-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档案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培训学校兼职会计合同范例
- 联轴器基本知识讲解
-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课件
-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 夜听电台情感故事【十二篇】
- Unit 1 What's he like Part B Let's learn(说课稿)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国开2023年春《人文英语4》机考网考期末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 教师追悼会家属答谢词(三篇)
- 初三英语中考模拟试卷
- 酒店业轻资产运营模式案例研究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分享
- 员工食堂承包合同、考核细则、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