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治疗行业之药明巨诺研究报告一、
从巨人肩膀上成长起来的细胞治疗领军企业1.1
公司是中国细胞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在
2021
年开启商业化元年。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独立的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
目前产品管线已涵盖血液及实体肿瘤领域。公司的首款
CAR-T产品倍诺达®(瑞基奥仑赛注射液,Relma-cel)已于
2021
年
9
月获批,成为国内细胞治疗领域的领军者并参与完善行业监管,引领中国细胞免疫治疗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公司已创建了成熟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具有显著先发优势。细胞治疗产品作为自体“活药物”具有较强的个体化特点和严格
的运输条件:1)产品是利用患者的自身细胞作为原材料,因此也仅可用于这名患者,从而需要给患者材料和细胞产物制作
身份链并在整个流程中进行实时跟踪,进一步确保个体化细胞产品的安全性,同时可尽早与治疗中心协调安排患者的回输前
准备及护理;2)细胞的活性和质量将影响细胞治疗产品的疗效,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对时间以及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运输
人员必须经过公司的全流程培训,并进行不断的模拟演练,确保产品能在最快最好的状态下回输到患者体内。公司作为国内
商业化的领军企业,目前已经拥有成熟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并已在多家医院培训验证,具有显著先发优势。公司最早由
Juno和药明康德合资成立,在
Juno被
BMS收购后,其合作关系被转移到
BMS,因此公司背靠全球龙头药企
和国内龙头
CXO公司,是从巨人的肩膀上起步,逐渐独立成熟的生物科技企业,拥有丰富产业资源。1.2
公司高管团队经验丰富,已搭建成熟商业模式高管团队具有丰富的医药行业经验。公司的高管团队均拥有丰富的医药行业从业经历,并且此前都在外资头部药企担任要职,
有望助力公司快速成长。CEO李怡平曾是医生,后在
Merck担任过研发科学家,以及
Amgen公司大中华区创始总经理,
拥有丰富的临床研发和企业管理经验。CTO林立源具有丰富的
CMC开发经验,曾先后在多家领先的生物科技和细胞治疗企
业担任过研发负责人,拥有很强的研发实力。此外,为进一步铺垫公司的商业化以及全球化战略布局,公司邀请了吴琼和
Mark担任公司的首席商务官和首席医学官,持续扩大高管团队,提升销售能力以及临床推进能力。倍诺达®的
IND和
NDA快速审批时间表已经验证公司较强的临床开发能力以及政府沟通能力,保障后续产品的执行效率。公司持续提升内生研发实力。公司于
2022年
1月
10日宣布任命
ShaunPaulCordoba博士为首席科学官(CSO)。Cordoba博士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深耕多年,所持有的与嵌合抗原受体(CAR)技术相关的专利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三,有超过
270
项
与增强
CAR活性、保护
CAR-T细胞免受免疫抑制作用和提高
CAR安全性相关的专利申请。Cordoba博士此前在细胞
治疗开发公司
AutolusTherapeutics担任研发负责人,主导公司
5款在研产品的开发。Cordoba博士带领的研发团队主要负
责研究并解决
CAR-T疗法的局限性。因此,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有望进一步提高产品效果,同时解决实体瘤和异体产品的
难点,丰富产品管线梯队。持续补充销售力量,全方位提供学术教育和患者服务。截至
2021
年
6月,营销团队已有超过
90位销售人员,覆盖约
60家
医院,除了加大学术教育和宣传,提升倍诺达®的市场影响力以外,每家医院都会有专职的销售团队,其主要职责包括:1)
对医生护士进行培训。细胞治疗产品的操作相比普通药物更为严格,公司需要使医护人员熟悉产品的整个管理流程,并对通
过试运行的医院和医护人员颁发资格证书;2)对患者进行产品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产品的生产使用流程和周期,并
且告知可能出现的副作用;3)和医生共同管理不良反应。每家医院会配备专门的患者服务团队,其成员都具有护理经验,
能够更好的与医生共同监测和管理患者的不良反应;4)创新支付团队。为患者提供多样的创新支付解决方案,提高可及性。公司逐步完善销售布局,多层级覆盖医院和市场。公司对于医院和市场的销售布局方式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1)线下主要
覆盖核心大三甲医院。中国具备血液肿瘤诊疗能力的医院较少,患者分布较为集中,头部的
100
家医院覆盖了接近
65%的
患者。此外,细胞产品的使用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能力和经验及时观测处理不良反应,因此公司在线下主要覆盖头部三甲医院;
2)线上则下沉到其他医疗机构及患者。公司通过使用网络传播渠道对其他医疗机构和患者进行覆盖,主要是让患者认识产
品,同时了解能从哪些附近的机构获得治疗。因此,公司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同时进行
ToB和
ToC端教育宣传,进一步推广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1.3
持续完成多层级支付体系,提高药物可及性通过探索创新支付方式和降低成本减轻患者负担。由于细胞治疗产品具有高度个体化特点,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等影响,每批
次仅能生产一名患者的细胞产品,叠加进口原料和冷链运输等费用,细胞治疗产品的成本相比抗体和小分子药物更为昂贵,
同时,由于细胞治疗产品不需要反复用药,仅需注射一针,不存在高频特点,因此其定价也相对较高。公司的倍诺达®目前
的销售价格为
129
万元/针(除去支付给上药的渠道费,公司实际确认收入为
100
万/针),也是目前国内单价最高的药物之
一。为了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使更多患者能够用上该款具有治愈潜力的产品,公司分多层级持续布局创新支付,同时
探索降成本方案,进一步为后续产品铺路:创新支付:通过探索多层级支付方式提升药物可及性。1)健康人方面,倍诺达®已被加入到险种类别涵盖百万医疗险、高端医疗保险等的十余款产品中,如众安百万医疗保
险、平安
e生保、安盛天平“卓越馨选”医疗保险、太保特药医疗保险等;2)带病体方面,公司目前已经纳入苏州、河北、武汉和杭州的城市级别惠民保项目,2022
年会继续推进惠民保的覆
盖(居民每年只需要缴不高于
200
元,当地政府即可提供高达
100-200
万的保额);3)探索保险理赔,依托优秀的产品临床数据,对于前
50
例患者,若患者在给药后一年内因为疾病进展死亡,合作的
保险公司会进行赔偿,如果发生三四级以上的不良反应,保险公司会赔付患者十万以内;4)探索患者分期付款,通过创新支付方案的对接,开通了
1-2年的信用贷款,分期付款和快速房屋抵押贷款等方案帮
助患者提高支付能力。分阶段降成本计划:公司计划3-5
年实现成本降低,这个目标将分成三步达成。1)近期提升效率:完成小的工艺改进,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通过将使用率较低的大包装原料拆成小包装,提高原材
料使用率;2)中期国产替代:目前公司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进口,成本昂贵,未来原材料将会陆续进行国产替代,成本有望大幅
下降;3)长期工艺升级: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整合生产模块,降低原料和人工成本。1.4
商业化产能布局逐步完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公司已完成商业化产能布局。为支持倍诺达®及后续产品的商业化和临床开发,公司分别在上海外高桥和张江、苏州建立了
生产基地,其中外高桥和张江主要是覆盖实体瘤和
JWCAR129
前期临床生产,而苏州主要覆盖
CD19的商业化生产及其适
应症拓展临床试验,从开发到生产全面满足生产需求。其中,苏州基地于
2020
年
6
月获得生产许可,占地
9976
平方米,
共设立
4
大独立模块,可支持所有细胞平台,包括
NK、TIL、自身
T细胞、同种异体免疫细胞和病毒载体等。目前
2
个模
块已建成投产,设计产能可支持最多
2500
名患者的治疗。公司刚步入商业化阶段,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公司的首款产品于
2021
年
9月上市,因此刚步入商业化阶段,截至
2021H1
公司仍然处于尚未盈利的状态,此前营收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和政府补贴。而伴随公司研发管线的持续推进和扩展,以及研
发人员数量的增加,公司研发投入保持高增长,2021H1
研发费用达到
1.86
亿元,同比增长
126%,但亏损大幅收窄。二、
中国步入细胞治疗商业化元年,支付环境不断完善2.1
细胞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下一程细胞疗法是在体外对免疫细胞进行再教育。在肿瘤细胞的发展过程中,细胞的癌变会导致新抗原物质的产生。而这类不表达
于正常细胞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促使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和清除。然而,肿瘤细胞在宿主体
内能通过招募免疫调节细胞、下调肿瘤抗原表达、释放免疫抑制性因子等免疫逃逸机制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从而得
以继续增殖和转移,最终形成可见的肿瘤病灶。而细胞疗法则旨在通过体外对患者免疫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扩增后,使其能
够直接在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并回输至患者体内,发挥治疗作用。这种治疗方法能大幅增加患者体内抗肿瘤的免疫细胞
数量,达到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的治疗目的。细胞治疗相比传统疗法具备优势。由于免疫细胞天然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的能力,因此在该理论基础上发展的细胞免疫疗法
旨在通过克服肿瘤逃逸机制,激活和利用人体自身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使其对肿瘤细胞再次发挥监视和清除功能。临床表
现显示,相比其他肿瘤治疗方法,免疫细胞疗法具有治疗精准度高、有效时间持久、提高长期生存率,对其他疗法治疗失败
的患者有效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后线患者重要的治疗选择之一。1984
年,StevenRosenberg首次使用
LAK细胞和
IL-2成功治疗黑色素瘤患者,开启了细胞治疗的新旅程。根据所使用的
效应细胞来源,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I)主要可以分为两类:非特异性
ACI和特异性
ACI,其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主要包
括
CAR-T、TCR-T。伴随技术持续迭代更新,到
2021
年,全球已经有5
款细胞治疗产品上市。CAR-T是在体外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使
T细胞能够表达
CAR(ChimericAntigenReceptor),从而能够使
T细胞能够再次识
别肿瘤细胞上的靶抗原,并发挥杀伤作用。CAR结构由胞外抗原结合域、跨膜区和胞内信号区三部分构成:1)胞外域主要
是单链
scFv,负责抗原识别,例如
CD19、CD20等;2)跨膜区主要是连接胞内和胞外域;3)胞内域主要包含
T细胞信号
转导结构域(CD3ζ)结构域和共刺激结构域(例如
CD28或
4-1BB),负责信号传导,促进
T细胞扩增并触发后续效应子
功能。从胞内域结构的迭代来看,可将
CAR-T分为
5
代:第一代:胞内域只包含
CD3信号域,没有共刺激分子,所以只能短暂激活
T细胞,效果不具备持续性,而且无法扩增。第二代:在第
1代基础上引入一个共刺激信号,例如
CD28/4-1BB,增强了
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功能。其中,
4-1BB相比
CD28
具有存续时间越长、扩增相对温和、安全性更好等优势。第三代:第
2代的基础上再多引入了一个共刺激信号,共包含
3个胞内信号域,例如
CD28+4-1BB/OX40+CD3,能够
进一步加强
CAR-T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同时能够扩大细胞信号,放大下级细胞杀伤作用的级联反应。第四代:是新一代
CAR-T,被设计成将在
CAR与靶向抗原结合时能够释放改造基因的产品到肿瘤组织中,例如如促
炎症、细胞因子和酶,旨在克服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抑制,以及促进浸润。第五代:在第
2
代的基础上,添加了激活其他信号通路的共刺激结构域,例如
STAT3/JAK等。细胞治疗产品制备流程较为复杂,整个过程耗时
2-3周:1)首先需要通过离心法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收集白细胞;2)分离
提取
CD4/CD8
特异性
T细胞,并加入
CD3/CD28磁珠对其进行离体扩增激活;3)使用基因编辑的方法构建
CAR结构;4)
通过慢病毒/逆转录病毒载体,或非病毒方式(包括电转染等)将
CAR转染到
T细胞内;5)筛选并对完成构建的目标
CAR-T细胞进行扩增培养;6)洗涤收获最终产物,在完成检测后进行冷冻运输;7)患者在回输前需要进行清淋预处理,以便为
CAR-T细胞提供体内增殖环境,需要连续
3
天化疗制剂(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8)解冻并且完成回输。行业监管逐步成熟。在魏则西事件之前,行业整体监管力度较弱,细胞治疗可以作为技术也可以作为药物进行监管,而伴随
医疗技术门槛持续放宽,细胞治疗作为医疗技术可以直接通过备案进行临床使用,因此较多医院开始自研细胞治疗产品用作
治疗。而在魏则西事件发生后,国家暂停了所有未经批准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使用,并且明确免疫治疗技术仅可用作临
床研究,行业整体监管力度提高。后续国家又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细胞治疗药物的临床开发,行业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2.2
逐步搭建医保+商保治疗体系适应高端治疗自体细胞治疗是个体化疗法,每个患者都是单个生产批次,无法进行批量生产,同时生产过程复杂,因此其单价较为昂贵。
目前国外上市的
4款
CAR-T定价区间为
37.3
-
47.5万美元,而国内
2款产品定价分别为
120万元和
129万元,虽已是全
球最低价,但患者用药负担相较传统治疗更大。为了提高药物可及性,使更多患者能够用上细胞治疗,我们认为,中国会逐
步搭建医保+商保治疗体系适应高端治疗:高价药可能会成为中国医药市场中的重要成员。由于研发投入以及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新疗法的定价也较为昂贵:
GoodRx公布了全球
10大最贵药物榜单,其中最高的年治疗费用高达上千万元。中国目前单次最贵的药物的是
2款细
胞疗法,目前价格在
120
万元左右。考虑到国内患者仍然存在较多未满足需求,贵价药仍将逐步进入国内市场,同时
国产创新药技术也在向国外靠拢,因此,未来高价药物数量将会持续增长。贵价药也有可能进医保。2019年
2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终结了国内
SMA患者一
度无药可医的局面。然而,这款药物定价较高,单支价格为
69.97
万元,年治疗费用约为
140
万元。为了提高可及性,
在
2021年医保谈判中,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正式纳入医保,每瓶从
699700元砍到
33000元,最终患者自费只需要一
年
10
万元左右,大幅提高药物可及性。多层次支付方式支持。高价药在短期内的医保谈判压力较小,放量依靠创新支付系统。医保目前支付压力较大,可能短
期无法覆盖贵价药,因此未来中国药物市场可能将面临医保和创新支付双轮并驱的局面。这些药物短期不存在大幅压缩
利润的风险,但其放量需要借助商保和创新支付等方式,提高可及性。我们认为在基本医保“保基本”的背景下,对接商
业保险或将成为高值创新药商业化新常态。2020
年中国健康险收入
8173
亿元,同比增加
16%;赔付
2921
亿元,
同比增加
24%;赔付比例为
36%。健康险支付占卫生总费用比例达到
11.32%,保持持续提升态势。2.3
细胞治疗市场广阔,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中国
CAR-T市场有较大发展潜力。2017年,在首
2款
CAR-T产品
Yescarta和
Kymriah获批上市后,全球
CAR-T市场由
2017
年约
0.13亿美元,增长至
7.34亿美元,预期到
2024年将达到
47亿美元,并将于
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
18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
25%。国内
CAR-T细胞治疗行业虽然刚进入商业化,但考虑到国内患者基数较大,同时支付体系的完善将提
高药物可及性,中国
CAR-T疗法的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4年达到
54亿元,到
2030年将达到
243亿元,复合增速为
28.7%。公司已从竞争激烈的赛道中脱颖而出。从中国在研
CAR-T产品的竞争情况来看,目前血液瘤赛道较为拥挤,其中较为热门
的主要是
CD19
和
BCMA,但大多数仍然处于临床早期阶段。公司是最早实现商业化的企业之一,具有显著先发优势。公司所处赛道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75
亿元。目前公司获批上市的产品主要是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是淋巴瘤中的主要类型,约占淋巴瘤病例的
90%。根据癌细胞来源不同,NHL主要可以分类为
B细胞、T细胞或
其他类型淋巴瘤。其中
B细胞淋巴瘤病例数约占
NHL亚型的
85%,并且可以进一步分为侵袭性
NHL和惰性
NHL。根据
Frost&
Sullivan数据,中国
NHL患病人数预期将于
2024年达到
61.09万人,并于
2030年进一步达到
73.00万人,年复合增速
达到
3%。假设
CAR-T治疗峰值渗透率为
2%,治疗单价为
120万元,NHL细胞治疗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
175亿元,而公
司作为细分赛道领军者,具备显著先发优势,有望抢占较多市场份额,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三、
通过合作完成早期管线积累,逐步建设内生性研发能力通过与领先的细胞治疗企业合作,公司持续完善管线布局。基于经验丰富的高管团队,公司展现出强大的
BD能力,获得了
多款领先的细胞治疗产品的大中华区权益,覆盖血液瘤和实体瘤领域,成为国内细胞治疗行业的领军者。2017
年,公司和
Juno签订了战略协议,获得对
Juno开发的
T细胞候选产品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后来
Juno被
BMS收购,该
战略协议也被转移到了
BMS。2020年,公司与
Acepodia就
2款
CAR-NK细胞产品签订授权协议,同年,公司获得了
Eureka两款
T细胞产品的大中华区权益,适应症主要是实体瘤。伴随公司持续完善布局,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优质管线。持续加大早期自研能力建设,打造自主
IP。除了直接获得产品权益外,公司还在持续加大自身研发能力建设,先后引进了
Eureka公司和
Lyell公司的技术平台,通过这种平台合作的方式加快早期技术积累。目前公司正在持续发力自研产品开发,
有望能够进一步打开全球市场。而公司此前通过合作从全球龙头企业学习的国际化临床开发和商业化经验,可以更好的为后
续自研产品铺路,是一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创新企业。细胞治疗的行业主要壁垒之一在于制备工艺的开发,需要实现安全、高效、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制备:1)细胞治疗产品
的起始物料之一是患者的自体细胞,而个体之间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对工艺的稳健性有很高的要
求;2)由于细胞治疗产品的制备流程较为复杂,生产周期较长(至少
2周),而患者又是处于晚期阶段,治疗时间宝贵,因
此需要确保较高的生产成功率以及较快的生产速度;3)细胞治疗产品作为“活药物”无法进行杀菌,因此需要保证生产过
程中的无菌环境和洁净度。公司专注于
CMC工艺优化,打造出先进的制造流程。为了优化并开发出适应国内患者的生产工艺,公司初期花费了
2年时
间自主开发工艺,目前已经能够通过提高
T细胞纯度,控制后续生产,获得高度一致的产品。公司已经完成了超过
100
批
次的生产,成功率高达
99%,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平均
95%)。此外,公司的工艺相比
Juno具有成本更低的特点,相比
Juno需要分别选择
CD4
和
CD8
T细胞,再进行双列加工,公司可以进行同时选择,因此在耗材使用等方面效率更高。3.1
倍诺达®是潜在的
Best-in-Class产品倍诺达®(Relma-cel)是公司的首款商业化产品,是一款靶向
CD19
的
CAR-T疗法。CD19
是参与
B细胞活化和增殖的重
要跨膜抗原,主要通过与
CD21、CD81
以及
CD225
共同形成信号转导复合物激活
B细胞下游通路,从而参与调节其活化
及增殖。CD19在大部分
B细胞恶性肿瘤中出现高表达(如
NHL、ALL和
CLL等),而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和非造血细胞并不
表达
CD19,因此,以靶向
CD19的药物其脱靶毒性较小。倍诺达®的
CAR结构主要由抗
CD19
scFv、4-1BB和
CD3三个
部分组成,在识别
CD19
的胞外域后,CAR的胞内域将促进
T细胞扩增,并同时引发
T细胞的免疫活性,从而清除肿瘤。倍诺达®凭借其疗效获得多项殊荣。倍诺达®于
2021年
9月获得
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成
人患者的复发或难治性大
B细胞淋巴瘤(3Lr/rLBCL)。由于公司在
Juno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工艺的改进开发,因此
是按照
1类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和申报,是中国首个获批的
1类
CAR-T产品,也是全球第
5款
CD19
CAR-T新药。同时,该
产品还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款同时获得“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新药上市申请优先审评资格和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
3项殊荣的
CAR-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体现了其创新性和潜力。倍诺达®多项适应症正在同步推进临床研发。除了已经获批上市的
3LLBCL以外,公司还在持续拓展其他适应症,包括
3L滤泡性淋巴瘤(FL)、3L套细胞淋巴瘤(MCL)、3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以及将
LBCL向
2L治疗推进等,不断扩大倍诺达®的使用范围,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项,持续增厚产品销售表现。CAR-T产品具有治愈潜力,公司产品的安全性是同类最佳。从疗效来看,CD19
CAR-T解决现有临床难点,对于经历
2线
或以上系统性治疗的
LBCL患者而言,在使用挽救化疗后,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
6个月,而根据
Gilead/Kite在
2021
年
ASH上公布的跟踪数据,CAR-T疗法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收益,5年
OS达到
43%,其中
92%不需要额外的抗癌治疗。因此,
CD19
CAR-T是为晚期患者带来治愈希望的创新疗法,有望大幅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横向对比来看,在
5款已上市的产品
种,倍诺达®的疗效与全球领先产品相近甚至更好,而在安全性上则大幅超过其他同类产品,是目前最安全的
CD19
CAR-T。倍诺达®的
1年期生存率相比同类产品更高。从主要终点
OS和
PFS来看,公司的倍诺达®虽然临床跟踪时间仍然较短,目
前尚未达到
mPFS和
mOS,但其患者的
1
年
OS率达到
76.8%,相比其他同类产品更高,具有成为潜在
Best-in-Class的
潜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期。靶点赛道较为拥挤,进度落后的玩家获批难度加大。由于
CD19靶点具有较高特异性,也是细胞治疗中为数不多已经得到验
证的靶点之一,因此整个赛道相对拥挤,在研企业和项目数量众多。根据药渡数据库显示,目前国内已经进入临床的
CD-19
CAR-T在研项目共有
96
个,其中处于临床
III期的产品有
2
款,36
款处于
II期临床阶段,根据
CDE新规,进度较为落后
的玩家有可能需要跟公司及其他已上市产品进行头对头,但公司数据已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将进一步加高获批门槛。我们认为,倍诺达®有望长期占据国内
CD19
CAR-T的主导地位:1)倍诺达®较好的安全性使患者后续住院治疗费用更低,
也能够更好的进行渠道下沉,治疗更为方便,在医生中的推广也更迅速;2)倍诺达®较高的生存率有望进一步吸引患者,为
更多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受益,提高市场影响力;3)作为最早商业化的产品之一,公司迅速培训和覆盖了主流医院,并培
养了医生习惯,这些过程前期投入的时间和费用成本较高,公司的先发优势显著;4)公司持续推进降成本计划,未来在其他竞品进入市场后,能够更好的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竞争。从目前适应症布局情况来看,3LLBCL适应症已上市;3LFL适应症已经拿到较好的注册临床数据,预计将于
2022年
提交
BLA申请,2023年开始贡献业绩;3LMCL预计将于
2023年上市;3LCLL和
2LLBCL预计将于
2024年上市;从新发患者占比来看,NHL占淋巴瘤的
90%,其中
DLBCL是国内最常见的
NHL类型,占比达到
41%,而
FL、MCL、
CLL分别占比约
6.1%、3.4%、4.6%;考虑到
CAR-T疗法主要针对后线患者,并且价格较为昂贵能够负担的患者较少,假设
CAR-T疗法在
3LLBCL、3LFL、
3LMCL、3LCLL和
2LLBCL适应症的市场初期渗透率均为
1%;考虑到倍诺达®具备先发优势,以及对应适应症的竞争格局情况,假设其在
3LLBCL、3LFL、3LMCL、3LCLL和
2LLBCL适应症的市场初期市占率为
55%、90%、85%、90%和
85%;倍诺达®计入收入的年治疗费用约为
100
万元,后期在竞争格局加剧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将在
2023
年出现价格下调,
预计降幅为
15%,并于之后每年下降
5%。3.2
JWCAR129
有望为
MM患者带来治疗选择JWCAR129是公司从
Juno引进的一款靶向
BCMA的
CAR-T疗法,经由基因改造的
CAR在识别恶性浆细胞表面的
BCMA后,将启动免疫功能,导致肿瘤细胞死亡。BCMA是一种跨膜的糖蛋白受体,是
TNF受体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表达在成熟
的
B细胞表面。BCMA在结合了配体分子(BAFF/APRIL)后,其下游信号通路将进一步促进
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并维持
长生命周期骨髓浆细胞的稳态。而癌变的浆细胞将过表达
BCMA,从而刺激浆细胞恶性增殖,导致多发性骨髓瘤(MM),
同时导致体内产生大量的病理性免疫球蛋白,引起患者的终末器官的损伤,乃至死亡。因此,BCMA是治疗
MM较为理想
的靶点,具有较高特异性,并且很少在其他造血细胞中表达。国内尚无
BCMACAR-T产品上市。目前全球仅
1款
BCMA产品获批上市,为
BMS和
Bluebird合作开发的
Abecma,用于
治疗前至少经过
3种治疗方案(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抗
CD38抗体)的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此外,南京传奇
的
LCAR-B38M已向
FDA递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第二款上市的
BCMACAR-T。而中国虽然尚未有上市的
BCMACAR-T产品,但目前进入临床的项目数量已达到
25款,竞争格局也较为拥挤。JWCAR129已于
2021年
9月获得
IND批件,正在
推进
I期临床,有望为
MM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考虑到公司在推进倍诺达时已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望实现加速赶超。公司引进的是
Juno的
Orva-cel,在此前的临床中
ORR和
CR分别达到
93%和
36%,且安全性也相比部分竞品较好。考虑
到
JWCAR129
是在
Juno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采取了和现有产品不同的路线,可能具有潜在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JWCAR129销售峰值有望达到
2.4亿元。我们主要从目前公司多发性骨髓瘤(MM)适应症来对其进行销售预测,主要假设
为:预计
MM适应症将于
2024
年上市;根据统计,中国
MM发病率约为
1.6/10
万人;考虑到
JWCAR129
对应适应症的竞争格局情况,假设其峰值市占率为
23%;假设
JWCAR129
价格趋势与倍诺达®相似。3.3
肝细胞癌赛道目前仍是一片蓝海TCR-T相比
CAR-T具有更显著的实体瘤治疗潜力。虽然CAR-T疗法已经在血液瘤中展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以及治愈潜力,
然而实体瘤中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可能有:1)CAR-T被设计成直接识别肿瘤表面的抗原,并且由于亲和力太强,因
此容易聚集在肿瘤组织表面,造成
T细胞耗竭,同时难以渗透进致密性的实体瘤,杀伤力较弱;2)实体瘤上
CAR-T可以
选择的表面特异性抗原较少,并且多数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别只是在于表达量的高低,可能出现脱靶效应。而
TCR-T有望能够解决以上问题:TCR-T通过
HLA复合体的递呈识别抗原,由于
MHC能呈现从细胞表面和细胞内蛋白中获得的肽链,因此对胞内和表
面的抗原都具有识别能力,而
90%以上的蛋白质靶点主要存在于胞内,因此
TCRs与
CARs相比能够靶向更多种抗原;TCR相比
CAR对抗原的灵敏度更高,因此可以识别低表达的抗原,效果相比
CAR更好;TCR是人体自然表达的,完全人源化,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同时,TCR-T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可以在体内
存活较长时间。而
CAR结构是人为的基因改造的,可能会引发免疫排斥缩短
CAR-T存活时间,影响治疗的持续性。公司在平台布局和技术选择方面拥有明确战略。因此,公司目前在实体瘤方面的布局主要集中在
TCR-T,并从
Eureka和
Lyell公司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平台,分别有望解决实体瘤领域的
3大难题:1)如何浸润到致密的实体瘤组织内发挥作用;2)
如何在提高细胞量的情况下降低不良反应;3)如何降低
T细胞衰竭并保持作用活性。通过嫁接两个平台的技术,公司旨在
开发出具有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潜力的细胞治疗产品。ARTEMIS技术平台(Eureka):有望减少细胞治疗的不良反应1)避免因错配产生的脱靶毒性。TCR受体结构域主要使用αβ
TCR链,但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引入外源性α和β链,
可能会使外源性α和内源性β配对,导致生成错配的αβ
TCR,并结合非目标靶点。而该平台使用了γδ
TCR链,
由于γδ不会和αβ结合或配对,因此能够降低错配和脱靶毒性;2)通过独特设计降低
CRS毒性。将
CD3信号域直接融合到共刺激表达域的构建方式可能会导致
T细胞过活化,从而
产生较严重的
CRS和
NT,乃至被给予黑框警告。为了进一步减少毒性,公司设计的
TCR结构将
CD3
刺激域和共刺
激域分开,因此可能可以避免
T细胞超活化和典型细胞治疗毒性。此外,平台验证可以通过与
T细胞较大的肿瘤渗透
有关的新型共刺激域提升
T细胞对抗实体瘤中癌细胞的功能。Gen-R技术平台(Lyell)有望提高浸润性以及持续性:通过构建优化过表达
c-JUN蛋白的
T细胞,该技术平台可以防
止
T细胞耗竭,目前已在动物模型中得到验证,c-JUN过表达
T细胞具有更好的浸润性以及持续性。公司的实体瘤管线主要针对肝细胞癌治疗。因此,利用以上平台,公司有望能够开发出具有实体瘤治疗潜力的
TCR-T产品,
由于肝细胞癌已有高特异性靶点和较大市场需求,因此公司目前的实体瘤管线主要集中在该疾病领域。中国肝细胞癌领域仍有较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肝细胞癌(HCC)是肝癌的主要组织学亚型,占所有肝癌病例的
90%,在
全球恶性肿瘤中患病率排名第
6,但死亡率排名第
3,恶性程度较高。而中国是全球肝细胞癌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占比超
过全球
50%,2019年中国
HCC新增患者数量达到
39.64万人,预计到
2024年将增到
41.65万人,2030年达到
47.34万人,患者规模将从
2019年的
55.13万人增长到
2030年的
120万人。目前中国
HCC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化疗、靶向药和
PD-1
单抗,然而,从临床数据来看,最多仅有不超过
50%的患者对现有治疗手段能够产生应答,并且单个疗法的患者
OS只在
1
年左右,因此,目前仍然亟需更有效、持久的创新治疗手段。公司
4款实体瘤产品的靶点是肝癌特异性甲胎蛋白(AFP)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
3(GPC3),两者均为肝癌特异性相关抗
原。其中,AFP是
HCC早期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而
GPC3是在肝癌组织中过表达,而在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HCC患者中,约
70%的患者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
AFP,80%的患者表达
GPC3,因此这两个靶点是
HCC较为理想的靶点之一。所处赛道竞争情况良好,市场拥有较大空间。目前全球尚未有同靶点的细胞产品获批上市,最快的也仅在临床
II期,实体瘤
开发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国内目前已经入临床的同靶点细胞产品数量较少,根据药渡数据库统计,一共仅
8款产品(6款为
GPC3,2
款为
AFP),进度最快的是吉凯基因开发的
GPC3
CAR-T产品
GB-5011,已经进入临床
II期。赛道整体还是一
片蓝海,尚未形成明显竞争格局。由于目前多数产品刚进入临床阶段,因此可参考的临床数据较少。根据公司合作伙伴
Eureka此前披露的数据来看,
JWATM203
在部分后线的肝细胞癌患者中有望达到持续性
CR,具有治愈的潜力。因此,伴随公司临床的持续推进,以及技
术的嫁接升级,这几款实体瘤产品有望能为肝细胞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JWATM203(ET140202)
在此前
Eureka进行的临床实验中,数据显示,6例患者中
4例患者血清中的
AFP水平下降。在接受治疗后
5个月,1
例患者达到
CR。在接受多次治疗后,他的原发肝脏肿瘤和在肺部的转移瘤都得到缩小,而且血清中的
AFP水平恢复
正常。在接受治疗后
7
个月,该患者的完全缓解状态仍然得到维持。另外在接受治疗后
1~3
个月的复查中,2
例患者
出现部分缓解,2
例患者疾病症状稳定,1
例患者疾病恶化。JWATM204(ECT204)
尚无数据读出,Eureka目前已于
2021年
7月
21日在美国开展肝细胞癌
I/II期临床试验,有望能借鉴参考其临床数据。3.4
研发+引进持续完善通用型产品布局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通过自研和引进两种方式共同驱动管线完善,在丰富管线布局的同时,将通过工艺优化等方式进一步
降低细胞治疗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推进医保谈判,使更多患者能够接受治疗,降低其治疗负担。自研公司通过引进的方式布局了较为领先的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包括
Eureka的
ARTEMIS、E-ALPHA平台以及
Lyell的
Gen-R平台,快速完成了早期的技术积累,再结合公司较强的内生性
CMC开发能力,有望能逐步推出自研管线,从而增加现有管
线的厚度以及增加产品出海潜力。除了拓展管线布局外,公司还将进一步整合
CMC流程,NEX-G降低成本计划。此外,在
新任
CSOCordoba博士的带领下,公司有望进一步加强自研能力,丰富公司产品管线。引进公司凭借较强的
BD能力已经与全球多家企业达成合作,能够通过授权的形式继续引进优质候选产品,进一步丰富公司在研
管线梯队。公司目前的主要合作伙伴包括
Juno(BMS)和
Acepodia:1)公司拥有针对
Juno开发的
T细胞产品进行优先
授权引进大中华区的权利,候选管线有
5
款产品,其中
1
款为靶向
CD22
的血液瘤细胞产品,其余
4
款均为实体瘤细
胞产品;2)公司拥有
Acepodia开发的2
款产品优先授权引进权利,分别为靶向
HER2
以及某血液流靶点的NK-CAR。公司未来的开发重点可能集中在实体瘤和通用型。从现有的后续潜在管线来看,公司的布局方向将集中在实体瘤领域和通用
型细胞治疗领域,解决细胞疗法的两大难点。其中,通用型治疗产品主要是指可能将与
Acepodia合作的两款
CAR-NK产品,
通过做成可批量生产的异体产品,降低细胞治疗药物的成本和价格,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可及性。NK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
经过
CAR修饰的
NK细胞也能高效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此外,与
T细胞相比,NK细胞具有更独特的治疗优势:安全性更好。细胞因子风暴(CRS)是目前细胞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由
T细胞分泌的
IL-2、TNF-α、IL-1
和
IL-6
等因子诱导的。而
NK细胞通常分泌
IF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员个人总结简短500字
- 指定监护人决定书(5篇)
- 科技读书节开幕词(3篇)
- 灭火应急预案大全15篇
- 建筑项目施工合同范本(34篇)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针对训练(10月) 数学试卷含答案
- 风险整改报告5篇
- DB11T 1500-2017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规范
- 2023年冷弯型钢资金需求报告
- 2023年建材级纤维素醚资金申请报告
- 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 海洋科考船队航次规划
- 实体店培训计划书
- 急性心肌梗死小讲课
- GB/T 14685-2022建设用卵石、碎石
- 第5.2课《学习工匠事迹领略工匠风采》(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2024年中考历史九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部编版)
- 大学数据结构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 保险行业2024年市场发展趋势
-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治疗临床路径全套
-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