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_第1页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_第2页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_第3页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_第4页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回归教材夯实双基一、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________和散失的过程。传递回归教材夯实双基一、能量流动传递2.输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了能量的输入。3.总值:__________________的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2.输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了能量的输入。生产4.每一营养级中能量去向热能ATP分解者4.每一营养级中能量去向热能ATP分解者5.特点(1)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________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2)逐级递减①输入到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动到下一营养级。食物链5.特点食物链②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按营养级的顺序由低到高绘制成图,此图为___________。6.研究意义: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字塔形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②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按营养级的顺序由二、物质循环二、物质循环3.实例:碳循环(存在形式、循环形式、生理过程)。3.实例:碳循环(存在形式、循环(1)范围:在_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循环。(2)形式:主要是以_______形式进行.碳在群落内部各营养级间传递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3)特点:具有________性。生物群落无机环境CO2有机物全球(1)范围:在_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4.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两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载体动力4.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思考感悟参与无机环境中物质与生物体内生命物质相互转化的生理过程主要有哪些?【提示】主要有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细胞呼吸等。思考感悟三、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能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__________的能力.保持保持原状三、稳定性保持保持原状(2)原因:内部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3.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遭到_______________的破坏以后恢复原状的能力自动调节能力外界干扰因素(2)原因:内部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存在_______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反之亦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高。相反较低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存在_______的关系:高频考点深度剖析考点一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1.能量流动分析(1)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主要是植物)固定的太阳能。高频考点深度剖析考点一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1.(2)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3)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变化:太阳光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即能量流动无法循环。(2)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4)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食物)中的化学能。(5)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细胞呼吸(包括各营养级生物本身的呼吸及分解者的呼吸),主要形式是热能(对生物群落而言,相当于能量输出)。(4)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食物)中的化学能。(6)能量来源: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各级消费者的能量一般来自上一个营养级(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所含能量)。(6)能量来源: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各级消费者的能量一2.某营养级获取能量的过程及该能量的方向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从一个种群流入另一个种群时,需考虑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多方面的能量值,以某动物种群B捕食种群A为例,2.某营养级获取能量的过程及该能量的方向可用下图表示:可用下图表示:当种群B再被种群C捕食时,仍按上述途径进行,依此类推。现将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时的“分流”情况总结如下:当种群B再被种群C捕食时,仍按上述途径进行,依此类推。现将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3.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理解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1)定量不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3.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2)定量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第④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名师点拨①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②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即摄入量只有部分被同化。名师点拨③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不是照射到生态系统的总光能.④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③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不是照射到生态系统的总即时应用1.如下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即时应用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解析:选A。据图分析:②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即次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而粪便为次级消费者的摄食量,但未被同化,故不包括在②或④中,应包含于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中交给分解者的部分,即⑥途径。解析:选A。据图分析:②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1.能量传递效率考点二能量传递效率及应用1.能量传递效率考点二能量传递效率及应用2.能量流动模型——生态金字塔类型、含义比较不同的生态金字塔能形象地说明营养级与能量、生物量、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定量研究生态系统的直观体现.2.能量流动模型——生态金字塔类型、含义比较类型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类型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每一阶含义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总生物量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每一阶食物链中每一营类型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特点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有时会出现倒金字塔形,如树上昆虫与树的数量关系正金字塔形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特点正金字塔形一般为类型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象征含义能量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生物个体数目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生物量(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象征含义能量流动过程名师点拨①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因能量可人为补充,可能会使能量金字塔呈现倒置状况,如人工鱼塘中生产者的能量未必比消费者(鱼)多。②天然生态系统必须当能量状况表现为正金字塔时,方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名师点拨运转,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由低到高,能量因逐级损耗而逐级递减,故从能量数值看,前一营养级总大于后一营养级,但若从数量或生存区域或个体体积看,则未必存在上述关系。运转,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大约有10~20%传到下一营养级,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因此食物链越长,能量损失越多。为了充分利用能量,应尽量缩短食物链。3.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有关能量的“最值”计算方法总结如下:有关能量的“最值”计算方法总结如下: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如:一条食物链共有n个营养级,求第n营养级生物每增加1kg体重,需要消耗生产者“至少”或“最多”多少kg?如:一条食物链共有n个营养级,求第n营养级生物每增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即时应用2.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的体重若增加20g,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即时应用A.600g

B.900gC.1600gD.5600gA.600gB.900g解析:选B。依图中食物关系分析,猫头鹰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在食物链植物→鼠(兔)→猫头鹰中,猫头鹰属第三营养级,最少消耗植物为20×4/5÷20%÷20%=400g。解析:选B。依图中食物关系分析,猫头鹰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另一条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中,猫头鹰属第四营养级,最少消耗植物20×1/5÷20%÷20%÷20%=500g,所以最少需要消耗植物900g。另一条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中,猫头鹰属第四营养级,最少1.对物质循环的分析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循环过程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范围生物圈1.对物质循环的分析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组成生物体的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形式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无机物生物群落内:有机物动力能量特点全球性、循环往复关键生物类群生产者:物质、能量输入分解者:物质、能量输出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形式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无机物动力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为载体无机物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循环往复范围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生物圈(全球性)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的动力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3.实例——碳循环(1)过程3.实例——碳循环(2)图解说明①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渠道: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来实现。②碳的循环形式(2)图解说明a.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或碳酸盐的形式进行的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形式是有机物。a.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或碳酸盐的形式进行④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在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是④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在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双向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⑤“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CO2浓度增高。双向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名师点拨几种常见物质循环比较水碳硫氮循环形式水蒸气液态水CO2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名师点拨水碳硫氮循环形式水蒸气液态水CO2有机物有机物水碳硫氮循环中涉及的生理过程蒸腾作用吸收作用降水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燃烧作用分解者分解吸收作用分解者分解燃烧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吸收作用燃烧分解者分解水碳硫氮循环中涉及的生理过程蒸腾作用吸收作用降水光合作用细胞即时应用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即时应用A.a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B.c、e、f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a~g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流动A.a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D.大气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的循环途径除了图中的b、d、g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D.大气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碳循环的相关知识。a过程是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也能固定二氧化碳,但是由硝化细菌完成;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但是在群落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碳循环的相关知识。a过程是指光合作用1.稳定性的前提条件(1)三大功能类群齐全。(2)能量的输入保持稳定。(3)物质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考点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解析1.稳定性的前提条件考点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解析2.稳定性的表现(1)结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消费者(b)和分解者(c)在种类和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一般相关动植物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2.稳定性的表现可用如图曲线表示:(2)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相等,保持相对稳定。可用如图曲线表示:3.稳定性的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实质保持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3.稳定性的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实质保持自身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影响因素与稳定性的关系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影响因素与稳定性的关系一般地说,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联系①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低,反之亦然,可用下图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联系①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联系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联系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名师点拨①生态系统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能力或特性,而不是一种状态。②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③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名师点拨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4.稳定性的破坏与保护(1)稳定性的破坏①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流行病等。②人为因素:a.破坏植被;b.破坏食物链;c.污染环境。4.稳定性的破坏与保护(2)稳定性的保护①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特点,采取相应保护对策,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②遵循生态规律,建立新的稳定生态系统,使其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2)稳定性的保护即时应用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即时应用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一、营养结构越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则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就变得比较单一,导致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一、营养结构越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实验探究专项突破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验原理】1.一个生态系统能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实验探究专项突破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衡量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3.将少量植物、以该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广口瓶中可制成一个小生态瓶。是衡量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4.通过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4.通过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实验流程】①瓶子处理:洗净标本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瓶子可以是玻璃的也可以是塑料的。

↓②放沙注水:在瓶中放入1cm厚的沙【实验流程】子,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不能加满).

↓③投放生物: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④加盖封口:瓶子加盖,并在瓶盖子,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不能加满).周围涂上凡士林。↓⑤粘贴标签:在瓶上贴标签,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⑥放置瓶子: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于阳面窗台上(以后不要再随意移动其位置)。周围涂上凡士林。【问题探究】1.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事项?提示:(1)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透明且是密封的。【问题探究】(2)小生态瓶内的各种生物之间及与无机环境之间,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生态瓶不宜过大,瓶中的生物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动物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2)小生态瓶内的各种生物之间及与无机环境之间,能够进行物质在散射光下,不要随意移动其位置(4)设置对照组。一个人或一个班内都可以设计多种对照实验,如水质、植物的数量、动物数量、非生物物质成分、见光与否等。在散射光下,不要随意移动其位置(5)不能用新鲜的自来水,因其含有氯气。(6)观察时必须做到定期观察,随时记录。(5)不能用新鲜的自来水,因其含有氯气。2.实验要观察的对象是什么?提示:(1)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基质变化情况等。(2)各种小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时间的长短。2.实验要观察的对象是什么?特别提醒①小生态瓶中虽然成分齐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但是由于小生态瓶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动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特别提醒因此,小生态瓶只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活性。②外界的非生物因素极易影响小生态瓶中的生物。因此要注意小生态瓶中的水温不能过高,以免藻类死亡,影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小生态瓶只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活性。实战演练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实战演练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乙-+++-+丙++++--丁++++++注:“+”表示有,“-”表示无。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回答以下问题:(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_______,原因是_解析:密闭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配。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为消费者——浮游动物和小鱼提供氧气和食物。泥沙中含有微生物——分解者,可将水中解析:密闭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瓶内物质循环。乙瓶缺光,丙瓶缺分解者,两者都不能长久地维持稳定,甲瓶无小鱼较丁瓶有小鱼而稳定的原因可能是生态瓶较小,小鱼的存在和长大会引起生物间的竞争加剧,打破原有的平衡。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瓶内物质循环。乙瓶缺光,丙瓶缺分解答案:(1)下降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2)缺乏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3)减少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氧气答案:(1)下降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4)①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②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4)①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命题视角把脉高考视角1洞察高考热点生态系统功能示意图的理解命题视角把脉高考视角1洞察高考热点生态系统功能示(2011·山东理综)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例1(2011·山东理综)6月5日是世界环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能(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________锐减或丧失。(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________锐减或丧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引起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解析】

(1)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大有小,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有高有低。【解析】(1)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生物组成成分缺少了分解者。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2)据图分析,鹰所在的食物链有三条,分别占据着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它所获得的能量最低值要按照最长食物链(草→鼠→蛇→鹰)、最低能量传递效率(10%)来计算,即10000×10%×10%×10%=10kJ;(2)据图分析,鹰所在的食物链有三条,分别占据着第三营养级和它所获得的能量最高值要按照最短食物链(草→鼠或兔→鹰)、最高能量传递效率(20%)来计算,即10000×20%×20%=400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兔的数量不变,而鼠的数量增多,去除蛇后,它所获得的能量最高值要按照最短食物链(草→鼠或兔→鹰)、最高因为鹰的食物来源还有兔和鼠,且通过更短的食物链获得鼠的能量,故鹰的数量增多;若外来物种入侵到当地生态系统,外来物种会以当地物种为食物,或与当地物种竞争食物、空间等资源,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锐减甚至丧失。因为鹰的食物来源还有兔和鼠,且通过更短的食物链获得鼠的能量,(3)图中兔与草、狐、鹰形成捕食关系,与鼠形成竞争关系,两种种间关系都影响到兔种群的数量变化;兔和鼠都以草为食,鼠的数量增加势必影响兔种群的繁殖,增加的400只鼠争夺了100只兔

的食物,所以兔种群的K值是1000-100=900只。(3)图中兔与草、狐、鹰形成捕食关系,与鼠形成竞争关系,两种标志重捕法是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其计算公式是M/N=m/n(其中N表示种群内个体总数;M表示第一次捕捉到并标记个体数;n表示第二次捕捉数;m表示第二次捕捉个体中标记数),则N=Mn/m,若部分标记标志重捕法是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个体迁出,即m值偏小,N值会偏高。(4)动物机体缺水时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内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经反射弧传导到垂体,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放,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个体迁出,即m值偏小,N值会偏高。【答案】

(1)自我调节(或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抵抗力分解者(2)10

4000增加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3)捕食900偏高(4)升高下丘脑肾小管和集合管【答案】【知识链接】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理清生物与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值,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最多”“最少”“至少”等字眼,确定使用20%或10%来解决,【知识链接】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如一条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现实问题思路求解D营养级净增重M至少需要A营养级多少N×(20%)3=M最多需要A营养级多少N×(10%)3=M如一条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现实问题思路求解D营养现实问题思路求解A营养级净增重ND营养级最多增重多少N×(20%)3=MD营养级至少增重多少N×(10%)3=M现实问题思路求解A营养级净增重ND营养级最多增重多少N×(2[变式训练]如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变式训练]如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A.7.1×108kJ

B.4.8×107kJC.5.95×107kJD.2.3×107kJA.7.1×108kJ解析:选B。由图可知D为生产者,要使A获得的能量最少,则必须保证三个条件,即:一是能量来源途径最少;二是能量传递效率最低(按10%算);三是食物链要最长。故从理论上讲,与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相关的食物链不可能是D→A,解析:选B。由图可知D为生产者,要使A获得的能量最少,则必须也不可能是D→A、D→E→C→A同时存在,只能是D→E→C→A。为此,E的能量在传递给A的途径中,只有确保:①E在传递给B时用去的能量最多;②E的总能量减去传递给B的后再传给C时效率最低;也不可能是D→A、D→E→C→A同时存在,只能是D→E→C→③C在传递给A时效率最低,结果才能使A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据此计算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7.1×109-2.3×108÷10%)×10%×10%=4.8×107kJ。③C在传递给A时效率最低,结果才能使A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据视角2体验方法要点物质循环的过程分析1.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间,物质循环的形式是无机物。2.生物群落内物质循环的形式主要是有机物。视角2体验方法要点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例2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____;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请据图回答:(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途径产生CO2。(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在a~d中选【思路点拨】考查了碳循环过程,属理解层次。套用物质循环的概念解答(1)。由CO2和甲的关系,既能吸收又能利用,推断甲为生产者,由生产者包含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两类生物,解答X代表的生物种群。【思路点拨】考查了碳循环过程,属理解层次。套用物质循环的概由图示细胞结构的信息,确定丙中细胞为细菌,推断Y为营腐食的动物类群。依据细胞器特征,写出各字母代表的细胞器名称,结合细胞器的生理过程,解答第(3)小问。由图示细胞结构的信息,确定丙中细胞为细菌,推断Y为营腐食的动【解析】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结合图形可以推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生产者中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因此X应该是代表硝化细菌等。【解析】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结合图形可以推有机物的合成是在暗反应阶段,其场所为叶绿体基质(c)。生成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有机物的合成是在暗反应阶段,其场所为叶绿体基质(c)。生成酒【答案】

(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2)化能自养细菌(或硝化细菌等)

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3)c

a和b(4)微生物的分解【答案】[变式训练]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的甲、乙、丙各表示(

)[变式训练]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的甲、乙、丙各表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解析:选B。由图解可知,CO2和H2O由乙进入生态系统的循环,最后由丙释放出CO2,因此乙为生产者,丙为分解者。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视角3突破易错疑点不会根据提供的数据构建食物链(网)1.曲线图呈现构建食物链如图1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果它们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般的生态系统中,种群的相对数量与种群的能量呈正相关。视角3突破易错疑点从图示三条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可以看出,此生态系统中乙的相对数量最多,能量也最多,应处于第一营养级,丙其次,甲最少,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则食物链是乙→丙→甲。从图示三条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可以看出,此生态系统中乙的相对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2.柱形图呈现构建食物链(网)如图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各营养级的有机物总量可以看作各营2.柱形图呈现构建食物链(网)养级含有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低,所占有的能量越多,反之,则越少。据此可以推出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3.表格数据形式直接呈现(能量值)构建食物链(网)养级含有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低,所占有的能量越多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营养级ABCDPg15.9870.70.9141.0所以根据能量多少和传递效率10~20%可以确定食物链为B→D→A→C。营养级ABCDPg15.9870.70.9141.0所以根据4.表格数据形式间接呈现(重金属、DDT等浓度)构建食物链(网)如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4.表格数据形式间接呈现(重金属、DDT等浓度)构建食物链(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ppm)0.0570.51680.39注意本表直接呈现的是某生物体的有机汞浓度,并非能量值。有机汞存在生物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0.0570.51680.39注意本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汞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有机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而判断各生物能量值的大小。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汞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表中A有机汞浓度最低,属第一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多,C和E的有机汞浓度差不多,表明两者属同一营养级,D有机汞浓度最高,属最高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少,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如图。表中A有机汞浓度最低,属第一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多,C和E的有5.根据提供的捕食方面的信息构建食物链(网)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草蛉、七星瓢虫捕食红蜘蛛、蚜虫;红蜘蛛、蚜虫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麻雀、花喜鹊以5.根据提供的捕食方面的信息构建食物链(网)红蜘蛛、蚜虫、草蛉为食。根据上述材料,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以表示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红蜘蛛、蚜虫、草蛉为食。根据上述材料,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自我挑战](2012·天津一中模拟)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2.5013.309.800.28220.00[自我挑战](2012·天津一中模拟)下表是一个相对封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A.①③B.②③【解析】结合表中能量的数值及能级传递效率(10~20%),可以发现戊为生产者,乙与丙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丁是三级消费者。由此可以判断出图①和图③是错误的。【解析】结合表中能量的数值及能级传递效率(10~20%),生物的营养关系可以用能量金字塔②来表示,乙与丙是竞争关系,可用④表示二者的数量变化。【答案】

A生物的营养关系可以用能量金字塔②来表示,乙与丙是竞争关系,可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回归教材夯实双基一、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________和散失的过程。传递回归教材夯实双基一、能量流动传递2.输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了能量的输入。3.总值:__________________的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2.输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了能量的输入。生产4.每一营养级中能量去向热能ATP分解者4.每一营养级中能量去向热能ATP分解者5.特点(1)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________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2)逐级递减①输入到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动到下一营养级。食物链5.特点食物链②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按营养级的顺序由低到高绘制成图,此图为___________。6.研究意义: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字塔形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②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按营养级的顺序由二、物质循环二、物质循环3.实例:碳循环(存在形式、循环形式、生理过程)。3.实例:碳循环(存在形式、循环(1)范围:在_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循环。(2)形式:主要是以_______形式进行.碳在群落内部各营养级间传递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3)特点:具有________性。生物群落无机环境CO2有机物全球(1)范围:在_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4.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两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载体动力4.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思考感悟参与无机环境中物质与生物体内生命物质相互转化的生理过程主要有哪些?【提示】主要有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细胞呼吸等。思考感悟三、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能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__________的能力.保持保持原状三、稳定性保持保持原状(2)原因:内部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3.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遭到_______________的破坏以后恢复原状的能力自动调节能力外界干扰因素(2)原因:内部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存在_______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反之亦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高。相反较低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存在_______的关系:高频考点深度剖析考点一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1.能量流动分析(1)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主要是植物)固定的太阳能。高频考点深度剖析考点一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1.(2)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3)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变化:太阳光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即能量流动无法循环。(2)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4)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食物)中的化学能。(5)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细胞呼吸(包括各营养级生物本身的呼吸及分解者的呼吸),主要形式是热能(对生物群落而言,相当于能量输出)。(4)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食物)中的化学能。(6)能量来源: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各级消费者的能量一般来自上一个营养级(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所含能量)。(6)能量来源: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各级消费者的能量一2.某营养级获取能量的过程及该能量的方向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从一个种群流入另一个种群时,需考虑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多方面的能量值,以某动物种群B捕食种群A为例,2.某营养级获取能量的过程及该能量的方向可用下图表示:可用下图表示:当种群B再被种群C捕食时,仍按上述途径进行,依此类推。现将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时的“分流”情况总结如下:当种群B再被种群C捕食时,仍按上述途径进行,依此类推。现将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3.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理解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1)定量不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3.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2)定量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第④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名师点拨①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②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即摄入量只有部分被同化。名师点拨③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不是照射到生态系统的总光能.④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③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不是照射到生态系统的总即时应用1.如下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即时应用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解析:选A。据图分析:②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即次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而粪便为次级消费者的摄食量,但未被同化,故不包括在②或④中,应包含于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中交给分解者的部分,即⑥途径。解析:选A。据图分析:②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1.能量传递效率考点二能量传递效率及应用1.能量传递效率考点二能量传递效率及应用2.能量流动模型——生态金字塔类型、含义比较不同的生态金字塔能形象地说明营养级与能量、生物量、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定量研究生态系统的直观体现.2.能量流动模型——生态金字塔类型、含义比较类型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类型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每一阶含义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总生物量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每一阶食物链中每一营类型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特点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有时会出现倒金字塔形,如树上昆虫与树的数量关系正金字塔形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特点正金字塔形一般为类型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象征含义能量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生物个体数目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生物量(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象征含义能量流动过程名师点拨①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因能量可人为补充,可能会使能量金字塔呈现倒置状况,如人工鱼塘中生产者的能量未必比消费者(鱼)多。②天然生态系统必须当能量状况表现为正金字塔时,方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名师点拨运转,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由低到高,能量因逐级损耗而逐级递减,故从能量数值看,前一营养级总大于后一营养级,但若从数量或生存区域或个体体积看,则未必存在上述关系。运转,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大约有10~20%传到下一营养级,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因此食物链越长,能量损失越多。为了充分利用能量,应尽量缩短食物链。3.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有关能量的“最值”计算方法总结如下:有关能量的“最值”计算方法总结如下: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如:一条食物链共有n个营养级,求第n营养级生物每增加1kg体重,需要消耗生产者“至少”或“最多”多少kg?如:一条食物链共有n个营养级,求第n营养级生物每增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即时应用2.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的体重若增加20g,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即时应用A.600g

B.900gC.1600gD.5600gA.600gB.900g解析:选B。依图中食物关系分析,猫头鹰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在食物链植物→鼠(兔)→猫头鹰中,猫头鹰属第三营养级,最少消耗植物为20×4/5÷20%÷20%=400g。解析:选B。依图中食物关系分析,猫头鹰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另一条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中,猫头鹰属第四营养级,最少消耗植物20×1/5÷20%÷20%÷20%=500g,所以最少需要消耗植物900g。另一条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中,猫头鹰属第四营养级,最少1.对物质循环的分析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循环过程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范围生物圈1.对物质循环的分析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组成生物体的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形式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无机物生物群落内:有机物动力能量特点全球性、循环往复关键生物类群生产者:物质、能量输入分解者:物质、能量输出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形式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无机物动力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为载体无机物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循环往复范围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生物圈(全球性)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的动力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3.实例——碳循环(1)过程3.实例——碳循环(2)图解说明①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渠道: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来实现。②碳的循环形式(2)图解说明a.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或碳酸盐的形式进行的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形式是有机物。a.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或碳酸盐的形式进行④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在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是④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在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双向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⑤“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CO2浓度增高。双向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名师点拨几种常见物质循环比较水碳硫氮循环形式水蒸气液态水CO2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名师点拨水碳硫氮循环形式水蒸气液态水CO2有机物有机物水碳硫氮循环中涉及的生理过程蒸腾作用吸收作用降水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燃烧作用分解者分解吸收作用分解者分解燃烧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吸收作用燃烧分解者分解水碳硫氮循环中涉及的生理过程蒸腾作用吸收作用降水光合作用细胞即时应用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即时应用A.a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B.c、e、f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a~g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流动A.a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D.大气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的循环途径除了图中的b、d、g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D.大气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碳循环的相关知识。a过程是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也能固定二氧化碳,但是由硝化细菌完成;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但是在群落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碳循环的相关知识。a过程是指光合作用1.稳定性的前提条件(1)三大功能类群齐全。(2)能量的输入保持稳定。(3)物质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考点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解析1.稳定性的前提条件考点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解析2.稳定性的表现(1)结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消费者(b)和分解者(c)在种类和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一般相关动植物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2.稳定性的表现可用如图曲线表示:(2)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相等,保持相对稳定。可用如图曲线表示:3.稳定性的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实质保持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3.稳定性的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实质保持自身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影响因素与稳定性的关系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影响因素与稳定性的关系一般地说,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联系①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低,反之亦然,可用下图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联系①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联系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联系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名师点拨①生态系统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能力或特性,而不是一种状态。②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③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名师点拨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4.稳定性的破坏与保护(1)稳定性的破坏①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流行病等。②人为因素:a.破坏植被;b.破坏食物链;c.污染环境。4.稳定性的破坏与保护(2)稳定性的保护①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特点,采取相应保护对策,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②遵循生态规律,建立新的稳定生态系统,使其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2)稳定性的保护即时应用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即时应用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一、营养结构越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则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就变得比较单一,导致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一、营养结构越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实验探究专项突破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验原理】1.一个生态系统能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实验探究专项突破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衡量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3.将少量植物、以该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广口瓶中可制成一个小生态瓶。是衡量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4.通过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4.通过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实验流程】①瓶子处理:洗净标本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瓶子可以是玻璃的也可以是塑料的。

↓②放沙注水:在瓶中放入1cm厚的沙【实验流程】子,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不能加满).

↓③投放生物: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④加盖封口:瓶子加盖,并在瓶盖子,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不能加满).周围涂上凡士林。↓⑤粘贴标签:在瓶上贴标签,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⑥放置瓶子: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于阳面窗台上(以后不要再随意移动其位置)。周围涂上凡士林。【问题探究】1.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事项?提示:(1)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透明且是密封的。【问题探究】(2)小生态瓶内的各种生物之间及与无机环境之间,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生态瓶不宜过大,瓶中的生物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动物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2)小生态瓶内的各种生物之间及与无机环境之间,能够进行物质在散射光下,不要随意移动其位置(4)设置对照组。一个人或一个班内都可以设计多种对照实验,如水质、植物的数量、动物数量、非生物物质成分、见光与否等。在散射光下,不要随意移动其位置(5)不能用新鲜的自来水,因其含有氯气。(6)观察时必须做到定期观察,随时记录。(5)不能用新鲜的自来水,因其含有氯气。2.实验要观察的对象是什么?提示:(1)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基质变化情况等。(2)各种小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时间的长短。2.实验要观察的对象是什么?特别提醒①小生态瓶中虽然成分齐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但是由于小生态瓶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动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特别提醒因此,小生态瓶只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活性。②外界的非生物因素极易影响小生态瓶中的生物。因此要注意小生态瓶中的水温不能过高,以免藻类死亡,影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小生态瓶只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活性。实战演练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实战演练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乙-+++-+丙++++--丁++++++注:“+”表示有,“-”表示无。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回答以下问题:(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_______,原因是_解析:密闭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配。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为消费者——浮游动物和小鱼提供氧气和食物。泥沙中含有微生物——分解者,可将水中解析:密闭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瓶内物质循环。乙瓶缺光,丙瓶缺分解者,两者都不能长久地维持稳定,甲瓶无小鱼较丁瓶有小鱼而稳定的原因可能是生态瓶较小,小鱼的存在和长大会引起生物间的竞争加剧,打破原有的平衡。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瓶内物质循环。乙瓶缺光,丙瓶缺分解答案:(1)下降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2)缺乏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3)减少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氧气答案:(1)下降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4)①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②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4)①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命题视角把脉高考视角1洞察高考热点生态系统功能示意图的理解命题视角把脉高考视角1洞察高考热点生态系统功能示(2011·山东理综)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例1(2011·山东理综)6月5日是世界环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课件(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能(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________锐减或丧失。(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________锐减或丧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引起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