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⑷同一性过早完成是指一个人没有在职业、理想选择等方面产生内在的冲突或困惑,而是过早地接受了他人(通常是父母或其他的成年人)所灌输的思想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案例中的一些积极上进的青少年属于同一性完成;对于浑浑噩噩没有目标的这一类青少年则属于同一性扩散和同一性延缓的范畴。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同一个问题:你的好朋友是谁?幼儿可能说一些经常与他们在一起玩的同伴,小学生可能说一些经常帮助他们、为他们所信任的同伴,初中生可能说一些与自己“感情很好”、能保守秘密的同伴。为什么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给出的回答各不相同?请从儿童友谊认知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塞尔曼(Selman,1980)采用临床访谈法把友谊概念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阶段1:即时游戏阶段。儿童还未形成友谊概念,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谊。约3~7岁。阶段2:单向帮助阶段。儿童要求朋友听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顺从自己的同伴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约4~9岁。阶段3:双向帮助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互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明显的功利性,还不是患难与共的合作。约处于6~12岁。阶段4: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逐渐懂得忠诚、理解、共同兴趣是友谊的基础,他们互相倾诉秘密、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但这时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约9~15岁。阶段5:自主的相互依赖的友谊。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约12岁以后根据塞尔曼的理论不难看出,案例中的幼儿属于阶段一;小学生则属于阶段二和阶段三中,但也有些阶段四的成分;中学生则属于阶段四和阶段五的范畴。从总体上看,儿童的友谊关系是从单项自利或看重外部行为的阶段,向互惠、信任或看重个人品质的阶段发展的,儿童友谊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交友从看重同伴外部的行为,逐渐发展为看重同伴的个人品质或个人特点,丛自立自立逐渐发展为互利,从短暂的、表面的伙伴关系逐渐发展为稳定的、深刻的友谊关系。所以才会有案例中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给出的回答各不相同的情况。洋洋三岁的时候,隔壁家的女孩丽丽把头发剪得短短的,洋洋看见了,惊奇地对妈妈说:“丽丽怎么变成男孩了呀?”为什么洋洋会做出这样的反应?请你结合幼儿自我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幼儿自我发展的特点,洋洋此时的自我概念是具体的、与身体相联系的,并且通常不能觉察自己的心理特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幼儿对于自己的描述通常都是外部可以观察的特征。这时,幼儿对自我的觉察更多的集中在自己的长相、打扮以及拥有的物品上,倾向于用外部的特征,如所有物、明显的行为或自己爱好的活动,来描述自己。第二,幼儿的自我概念常与自己拥有的物品联系在一起。幼儿在回答“你是谁”这样的问题时,他们的回答常常包括有什么玩具、有什么新衣服之类的内容,他们以此来强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我的概念大多来自对自我身体的表征或者对那些与自己有关的物理环境的标准,还不能完全用心理术语概括自己的心理特征。所以洋洋会认为丽丽剪了短发,和自己一样了,她就变成了男孩。习题十一、简答题1.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道德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水平和阶段?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水平1——前习俗水平: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包括两个阶段:阶段1:服从与惩罚定向。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阶段2: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个体的道德判断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特点,即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2)水平2——习俗水平:习俗的规则与服从性道德,主要满足社会期望。阶段3:好孩子定向:儿童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去做,开始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求。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阶段4: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个体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认识到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全社会共同约定的某些行为准则,即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3)水平3——后习俗水平: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个体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程序加以改变。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定向。个体的认识超越了法律,认为除了法律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将道德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五个阶段:阶段1: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的推理。助人与不助人的理由包括个人的直接得益、将来的互惠,或者是由于自己需要或喜欢某人才关心他(她)。阶段2:需要取向的推理。当他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儿童对他人身体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要表示关注。儿童仅仅是对他人的需要表示简单的关注,并没有表现出自我投射性的角色采择、同情的言语等。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儿童在证明其助人与不助人的行为时,所提出的理由是好人或坏人、善行或恶行定型形象,他人的赞许和认可等。阶段4: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子阶段。阶段4a:自我投射性的移情推理。儿童的判断中出现自我投射性的同情反应或角色采择,他们关注他人的人权,注意到与一个人的行为后果相联系的内疚感或肯定情感。阶段4b:过渡阶段。儿童选择助人与不助人的理由涉及到内化了的价值观、规范、责任和义务,对社会状况的关心,或者是提到保护他人权利和尊严的必要性等。但是,儿童并没有清晰而强烈地表述出这些思想来。阶段5:强有力的内化推理。儿童决定是否助人的主要依据是他们内化了的价值观、规范或责任,尽个人和社会契约性的义务、改善社会状况的理想等。此外,儿童还提到与实践自己价值观相联系的否定的或肯定情感。目前存在的攻击理论主要有哪些?它们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一、从遗传角度阐释攻击的理论。1)本能论。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这两种本能交互斗争,促使个体朝向不同的发展方向。生的本能让个体继续生存下去,死的本能是促使个体的死亡。死的本能的释放方式有两种:一种指向自身,导致的行为就是自残或自杀;另一种是指向他人,导致的结果就是攻击行为。2)习性学观点。持习性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洛仑兹(Lorenz,1966),他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印刻概念的提出。他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一种好斗的本能,攻击的驱力来自于有机体内部能量的不断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就要释放出来,释放的形式包括了攻击行为。在动物界中,攻击主要发生在三种情况下:一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二是保护领土,三是争夺资源。但是存在争议,没有人类被试。3)生物学观点。生物学观点则主要从脑机制和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出发,得出一些结论:比如暴力行为可能与下丘脑和杏仁核有关。二、从环境角度阐释攻击的理论。1)挫折——侵犯理论。该理论最初由多拉德(Dollard,1939)提出。他认为,攻击行为总是和挫折有关。当个体遭遇挫折后,总会表现出攻击行为,最常见的就是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贝克威茨(Berkowitz,1967)认为,挫折会导致个体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前提,但是否一定出现攻击行为,还取决于攻击线索等因素。2)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强调攻击行为也是一种观察学习的过程。攻击行为的形成也是两个强化过程: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3)社会信息加工观点。该理论由道奇(Dodge,1986;Dodge&Crick,1994)提出,他认为,个体之所以表现出攻击行为,是因为存在一个相应的信息加工流程,该流程包括六个步骤:编码,解释,建构社会目标,产生问题解决策略,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和选择反应,反应执行(见书P349图10-1)。4)GAAM模型GAAM是指一般情感性攻击模型(GeneralAffectiveAggressionModel),该模型由安德森(Anderson,2002)提出,该模型包括两个部分:短时效模型和长时效模型(俞国良,2006)。短时效模型包括四个阶段:变量的输入、当前内部状态、评估过程和唤起状态。输入变量包括两种:人格变量和情景变量,这两种变量为下面的三个阶段奠定基础。内部状态包括三种:情绪状态认知状态和唤起状态,这三种状态互相影响,认知状态(如敌对思维)导致情绪状态(敌意)的形成,促使唤起状态(如心率)等的变化。评估过程包括两个:自动评估和控制后的再评估。自动评估是指在事件发生后立刻进行的评估,控制的再评估则进程较慢且更为理性。结果输出就是最终的行为表现。相当于社火学习论。长时模型强调,个体重复暴露在视频暴力游戏中,将学习并强化与攻击性相关的知识结构,包括攻击性的信念和态度、攻击性的知觉模式、攻击性的期望模式、攻击性的习惯为脚本、攻击性的脱敏。这些知识结构会导致攻击性个性成分的增加,导致新一轮的攻击循环。相当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综合理论——自负感受到威胁:人格、社会取向对暴力的联合解释。4.对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理论解释?它们分别具有哪些主要观点?一、进化理论1)亲缘关系理论利他造成的损失小于利他的接受者得到的益处时,利他机制才会演化形成。遗传相关。2)互惠利他理论只要帮助者能够在将来某个时刻从受惠者那里取得回馈式的收益,那么促使人类在非亲属之间产生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就能够得到进化。3)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五种认知能力,以保证合作的进行。4)多重选择理论利他合作者在群体中相互帮助,而自私的人不存在任何帮助行为,欺骗者要想在合作群体中获得生存只能采取利他行为二、决策理论注意到需要帮助的个体;对发生的事件做一个评估,是否必须提供帮助;会考虑现场的人数,如果人数很多,则会发生责任扩散,助人行为的可能性降低;对个体能力的评估,个体需要评估自己有没有能力进行助人行为,如果只有一个人,助人行为的频率会相当高;个体需要对助人行为的代价和回报做一个评估,如果代价过高,则助人行为也不会发生。三、社会学习论个体之所以会助人,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的助人行为受到表扬,受到称赞,带来比较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助人行为。班杜拉把这种强化称为自我强化。他认为,除了自我强化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强化——替代强化。我们之所以会助人,是因为我们看到他人的助人行为受到大众的称赞,为了获得这种认可,我们也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即学习榜样的助人行为,我们称之为观察学习。四、社会交换论该理论由霍曼斯(Homans,1961)提出。他认为,助人行为对实施者和受助者都有好处。对实施者而言,帮助别人就是能力的体现,它能够提高个体的自我价值感,获得外部的称赞和荣誉,同时,也可以减少内疚感,因为如果没有实施助人行为,我们会被一种消极心境所笼罩。五、社会规范论该理论由坎贝尔(Campbell,1975)提出,他们认为,亲社会行为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因此,它会形成一种社会规范,在这种规范的引导下,人们会提供帮助行为,否则就会产生违背规范的内疚感。他们认为,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社会公平规范与助人行为有更大关联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理论,儿童道德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道德判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1.5-5)与感知动作思维和前运算思维相对应。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此阶段儿童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律道德阶段(5-8)对道德的看法啊是遵守规范,服从权威就是对的。他们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可改变的。在评价行为时往往抱有极端的态度,认为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在判断行为对错时,只重视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动机。自律到的阶段(8岁之后)儿童不再忙碌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行为的对与错,除了看行为后果也要看当事人动机。他们认识到社会规则不是固定的,可以被怀疑和改变,违反规则并非总是错误的,并非一定要受到惩罚。这时期的儿童认为要对所有人实行平等正义的公道,他们能够从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判断不再绝对化。二、论述题1.结合有关的心理学研究,谈谈应如何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1)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角色扮演使人们能够亲自实践他人的角色,从而可以更好地正确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内心情感。心理学家证实,对于他人内心的体验,是一个人建立明确的自我角色概念的必要途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内心世界之中具有了与他人相同(或类似)的体验时,他才知道在与别人发生相互联系时怎样行动和采取怎样的态度是适当的。因此,角色扮演法在发展人们的社会理解力和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着尤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心理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较长时间的角色扮演经验还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理结构。由于扮演中的真实、直接的情感体验的支持,所扮演的角色的某些特征最终能固定在人们的心理结构当中,使人们的个性发生实质性变化。2)移情训练移情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产生与之共鸣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儿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采纳他人的观点,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情感,更好地从他人角度出发,获得情感共鸣,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增加亲社会行为的举动。儿童在经受过苦难后,会更自觉地去帮助与他有过相似经历的人。3)自我概念训练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与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紧密相关。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与儿童讨论具有社交意义和利他意义的帮助、合作等问题,并在讨论中通过价值澄清的方式提出自己对儿童的期望、对事件的评价,从而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在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应注意培养儿童对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责任感,提高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4)榜样示范设置一定的社会情境,树立一定的榜样,使儿童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可以有效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示范作用之所以能够影响学习,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儿童通过反复看到利他行为榜样,就可以帮助培养自己的利他行为。父母既是儿童直接模仿的榜样,又是选择模仿榜样的控制者,父母应注意在儿童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包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5)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这个大环境在培育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小说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家长、学校和舆论应承担起监督的责任,共同努力净化社会环境,主动向儿童推荐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爱护和互相帮助的优秀的课外读物、影视节目等,为他们学习和巩固亲社会行为提供直观、生动的示范,为其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6)训练儿童青少年在同伴交往中解决冲突的技能六步法:了解他人想法;了解他人感受;了解他人产生想法和感受的原因;换位思考;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冲突的办法;选出大家觉得最好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7)提高儿童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的情绪胜任力包括: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觉知,对他人情绪的识别,使用情绪词汇表并以文化认可的方式表达情绪,移情性的卷入他人情感体验,认识到情绪的内部体验不需要与外部表现相一致,使用自我调节策略适应性的处理厌恶和悲伤等消极情绪,认识到人际关系会受到情绪沟通的影响,能够控制并接纳自己的情绪。习题十一一、名词(概念)解释1.性别度性别度是个体在性别角色的发展过程中具备的性别心理和行为与社会期望的一致性程度。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是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成员所期待的社会行为的总和,对个体来说,也可以说是对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期待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性别标定性别标定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4.性别稳定性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认识到人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5.性别一致性性别一致性是指儿童认识到人的性别不因其外表(如发型、衣着)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性别图式性别图式指人们关于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的朴素理论,是人们持有的有关男性和女性的观念和愿望。根据性别图式理论,儿童基本的性别认同推动着儿童把那些与性别相关的信息纳入性别图式中去。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又称为性别定型。它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比较固定的看法,是人们在能力、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对男性和女性的程序化认知和态度。二、简答题1.按照社会范畴化理论与社会角色理论,一个人的刻板印象是怎样形成的?社会范畴和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具有这些性别刻板印象是,因为他们倾向于根据性别、年龄、民族等容易认定的自然特征,把个体化入不同的范畴和类别中去,以简化自己的社会知觉。社会角色理论认为刻板印象起源于人们对各类人承担其典型的社会角色的行为的观察,性别刻板起源于将女性与家庭角色联系在一起,而将男性的职业角色联系在一起。因而,人们倾向于认为女性具有亲和性的人格特征,而男性具有行动性的人格特征。性别图式理论是如何解释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性别图式指人们关于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的朴素理论,是人们持有的有关男性和女性的观念和期望。根据性别图式理论,儿童基本的性别认同推动着儿童把那些与性别相关的信息纳入性别图式中去。群体社会化理论是如何解释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群体社会化理论是目前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家庭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影响并不大,真正对性别角色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同伴群体。研究发现,以“双性化”方式教养孩子,并不能减少孩子的性别分化的行为和态度。社会学习理论是怎样解释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学习理论主张,个体的性别角色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个体的行为受情境的制约,一个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中往往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是学习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把性别角色当作一套反应,男性和女性的行为都是由强化和惩罚所促成的。儿童的性别身份认知是怎样发展的?柯尔伯格认为,儿童最初不能认识到他们性别的恒常性。在性别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要依次经历三个阶段:性别标定阶段、性别稳定性阶段、性别一致性阶段。性别标定阶段(2——3岁):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性别稳定性阶段(4——5岁):儿童认识到人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性别一致性阶段(5——7岁):儿童认识到人的性别不因其外表(如发型、衣着)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三、论述题1.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有关研究进行分析。1、身体特征、体育成绩和运动。在胎儿期和婴儿期,男孩与女孩在身体特征上的差异就已经表现出来,这不仅表现在生理结构上,而且表现在体能和某些方面的优势上。在学前期和学龄初期,男孩与女孩的运动技能相似,他们各自擅长不同的运动。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的运动技能占相对优势。2、玩具和游戏。男孩与女孩在游戏和兴趣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在学前期和学龄初期,男孩与女孩往往偏爱不同的游戏模式。男孩和女孩通常更喜欢选择与同性别的儿童在一起玩,到了小学阶段,这种“性别隔离”现象更为明显。3、认知和语言能力。男孩与女孩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数学能力、空间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女孩在词汇、阅读理解和言语创造性等方面占据相对优势。在视觉空间能力上,男孩在心理旋转任务和空间关系任务上,对两维或三维物体操作、读图和确定目标物等活动中的成绩优于女孩。4、社会性和情绪。大量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在攻击性、活动性、情绪和行为问题等方面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儿童的性别角色知识是如何发展的?请结合有关的研究进行分析。库恩等人为考察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结果发现,2岁儿童就已具备了一些性别刻板印象。儿童的性别角色知识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到童年中期,儿童的性别角色已相当稳定。到了青春期,由于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会产生相当强烈的与性别相联系的期望,他们的性别角色态度有可能再次出现刻板状态。性别度的单维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性别度单维模型有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是:性别角色特征的个体差异可以从男性化——女性化这一个维度来描述,男性化与女性化是相互对立的两极。个体的男性化程度与女性化程度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这表现为,男性化程度愈高,女性化程度则愈低;反之,男性化程度愈低,女性化程度则愈高。第二种假设是:与生理性别相一致的性别定型是恰当的性别定型,大多数人性别定型是恰当的,具有恰当性别定型的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状态。只有少数个体属于人格发展不成熟或不健康的跨性别定型。个人认为这些观点没有道理。许多心理学家对男女性单维模型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康斯坦丁波尔认为,男性化与女性化既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也不存在相关关系,两者不会相互影响,因而,这种模式不足以充分地反映个体性别度的差异;该模型中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含义是模糊不清的,这使得关于性别度的心理测验的测量内容各不相同,许多研究结果相互矛盾,难以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泰勒等人回顾了有关的研究,结果发现,几乎没有研究支持单维模型的观点,即使是在这种模型基础上进行的几项传统研究,其研究假设也是相互矛盾的。性别度的双维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桑德拉·贝姆提出了双维模型,即男女双性化模型。贝姆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特征可以是双性化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兼有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双性化模型假定,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两个独立的维度,而不是同一维度的对立的两极,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倚关系。这些观点是比较有道理的。双性化模型得到很多研究的支持。有关研究的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首先,这些研究证实了双性化个体确实是存在的。其次,这些研究证明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类型,双性化个体比其它类型的个体有更为良好的适应状态。具有双性化性格的个体更容易按照环境的要求调整他们的行为。精神分析理论是怎样解释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这种观点合理吗?为什么?弗洛伊德于1924年提出了性别角色的竞争——认同理论。他认为,人对某一性别角色的偏好是通过对同性别父母的竞争和认同建立起来的。儿童在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3——6岁)产生了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这种情结最终使儿童形成性别定型。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了很多质疑,男孩的阉割焦虑和女孩阴茎羡慕无法让人信服,也很难得到研究的证实。而且,研究发现,男孩对父亲的认同也并非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害怕,而更多的是因为温暖的父子关系。认知发展理论是怎样解释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这种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都与其性别角色的分化密切相关。儿童在认知上对性别形成一定的概念和规则,把自己归于某一概念之中,并按照特定的规则去行动。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概念、规则的理解愈加深刻,行为也趋向于多样化。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柯尔伯格。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关于儿童言语理解的研究表明,儿童很早就能理解性别分化的称呼,如男孩和女孩,并能将它们应用到活动、游戏过程中,用来称呼玩具。性别称呼在儿童24——36个月时迅速发展,在24个月时儿童能正确说出自己的性别,但对性别恒常性和稳定性的理解还很有限。到5岁左右,儿童才开始懂得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不到7岁他们就以能完全理解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意义。人们通常对男性和女性具有哪些性别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具有什么特点?是否与真实情况相符?请结合有关的研究加以分析。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有:1.女孩比男孩更喜欢社交2.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3.女孩的自尊比男孩低4.女孩擅长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男孩则擅长于需要高水平的认知能力才能处理的工作5.男孩比女孩的分析能力强6.女孩缺乏成就动机这些刻板印象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性别刻板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同一文化特别是亚文化群体中,性别刻板一项具有比较高的一致性。2.特定文化群体的性别刻板印象具有相对稳定性。3.性别刻板印象还可能具有跨文化的相似性。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考察了包括美国在内的29个国家的大学生对典型的男性与女性的看法。4.人们关于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只有少数事实相符,绝大多数与现实是不相符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5.在某些具体的方面,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受到民族或种族、社会阶层、身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美国白人和美及拉丁美洲人相比,美国黑人的性别刻板印象相对较少。四、观点辨析题1.有人说,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是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有人说,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请你结合有关研究的结果,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发展是由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对这两个因素进行细致地讨论。1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主要是指遗传、性激素等。生物性因素尤其是性激素在个体的生命初期独自发挥作用,塑造了个体的性别。在出生以后,生物性因素的影响依然巨大。1.1性染色体男女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染色体的差别。人类的第23对染色体——性染色体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别:在正常的男性身上性染色体组合为XY;在正常的女性身上,性染色体色的组合为XX。1.2性激素性激素在性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胎儿期,性激素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决定的胎儿性别及诸多性别特征的形成。受精卵最初发育成胚胎时,只有一个尚未发育的性腺,在他外形上看它是中性的。到第八周时,男性胚胎收到指令,其睾丸开始大量分泌两种性激素——睾酮和缪勒氏管抑制物质。睾酮的作用是促进男性内部生殖器官的发育,而缪勒氏管抑制物质得作用则是抑制女性内部生殖器官的发育。正是在这两种性激素的作用之下,中性的性腺最终发育为男性生殖系统。正常情况下,女性胚胎不会收到这种指令,也不会分泌以上两种性激素。在出生以后,性激素的作用虽然不像胎儿时期那么明显,但其作用仍不容忽视,性激素与环境因素一起影响就性别的发展和诸多性别差异的形成。1.3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分化程度脑的研究表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大脑两半球的组织方式。通常,大脑右半球以空间信息加工为主,左半球则以语言信息加工为主。大脑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分化,日益特异化。有证据表明,男性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单侧化程度高于女性。左半球受伤的女人比男人更少出现言语缺陷,右半球受伤的女人也比男人更少出现空间能力缺陷。从关于形状知觉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到女孩大脑功能的“双侧化”程度较高。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很多争论,要对大脑功能分化的性别差异做出肯定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社会性因素在出生之前,个体的性别发展完全由生物因素控制,但是在出生之后,社会因素就开始发挥作用。成人往往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男孩和女孩,使性别表示形式多样。在诸多社会因素中,研究者最关注的主要是家庭、学校和文化等社会因素。2.1家庭因素家庭在影响性别发展及性别差异形成的诸多社会因素之中,其作用是第一位的。在孩子出生以后,父母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角色榜样行为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孩子,而且,父母以性别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在孩子生命的第二年里,在儿童尚未获得基本的性别认同,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角色偏好时,父母就会鼓励与儿童性别相适宜的行为,并阻止那些与儿童性别不一致的行为。在日常教养行为方面,父母对男孩和女孩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父母往往给男孩更大的自主权,而对女孩则进行更多的直接控制。遇到困难时,父母总是倾向于很快地为女儿提供帮助,而更多地鼓励男孩自己解决问题。2.2学校因素学校是社会性因素中另外一个重要变量。从幼儿园开始,个体在学校中度过相当长的时间,学校对性别发展及性别差异形成的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在学校里影响个体性别发展以及性别差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教科书以及教师等。我国研究者佐斌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文的研究分析发现:小学语文分配对男女两性扮演主角的数量,男性是女性的四点三倍;而在男女能力方面,语文教材中描述的女性多是无知低能的,男性则是多是知识渊博、能力高强的;在男女性格方面,描述女性更多的是不良性格特征,如小气、狠毒、不信任、迷信等,而描述男性则多是坚强、勇敢、正直、有爱等优良的性格品质。2.3文化因素人是社会性动物,性别发展以及性别差的形状也深受文化的影响,被图上了浓厚的时代色彩。有一项“六种文化的研究”中,研究者直接观察了肯尼亚、日本、印度、菲律宾、墨西哥和美国六种文化背景下的7——11岁的男女儿童,观察的主题是“支配性”、“对委屈事件的反应”、“攻击行为的特征”等。结果发现,在上述大部分文化背景中,女孩表现出更高的抚育性特点,更喜欢身体接触;而男孩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更喜欢打斗性的游戏。此外,电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对性别发展以及性别差异形成的影响也引了研究者的关注。有的研究还表明电视还被研究者称为性别刻板印象的源泉。许多人认为,男性与女性在心理上是截然不同的。这种说法确切吗?有没有充分的证据?请结合有关的研究对此进行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大量的研究已经开始尝试回答在行为上是否真的存在性别差异的问题。尽管研究已经证实了一些方面的差异,然而在其它的方面则没有证实。例如,麦考贝等人总结了1965年至1974年在美国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近两千项关于两性差异的研究,最后归纳出五十项差异。其中,正确确凿的差异只有4项,而且都是较小的差异;有六项是证据不充分或模棱两可差异;其余40项差异没有任何证据。也就是说,虽然性别有差异的项目很少,而且这些差异有是微小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讲,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知识细微的方面,但是绝对不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男性和女性都富有同情心,但是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多一些。习题十二一、填空题1.学校的规模、学制、教室的空间、课堂的组织与结构等组织结构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同伴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包括:同伴是强化者、同伴是榜样、同伴提供了社会比较的参照物。3.儿童对朋友的期望经过三个发展阶段:报偿阶段、规范阶段、亲密阶段。二、名词(概念)解释1.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学生)在被付予更高期望以后,他们会表现的更好的一种现象,被总结为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最小充分性原则使用外在诱因训练和改变儿童行为时,成人提供的外在诱惑必须最小而又足够改变儿童行为,外在诱惑本身不应该比成人想要传授的行为标准更突出。即运用足够的压力或奖赏推动儿童做出新行为,但又不使儿童对这些压力或奖赏形成过于深刻的印象。在这种条件下,儿童的态度和行为将会得到改变,同时将成人传递的标准内化。儿童对于本来非常有兴趣的活动,,若受到明显的外来奖励,会降低兴趣。三、简答题1.班级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哪些?1)教师期望与学业成功罗森塔尔效应,由于教师对学生抱有主观期望而导致的学生在学业和行为方面发生改变的现象。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高成就者不仅得到更多的指导,而且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班级活动和回答问题。他们的正确回答会受到更多的赞扬而错误的回答则会挨较少的批评。相反,教师成就者知道答案和参加活动。因而对他们提供了较少机会和鼓励。2)作为评价者的教师教师做出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动机和行为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儿童在考试情境中极为焦虑,尤其容易受害的是高焦虑儿童,他们在学业技巧,课堂学习,言语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常常表现欠佳,而这些方面对儿童在学校的进步又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这些儿童并不比那些低焦虑的同伴低能。研究表明,高焦虑学生的成绩不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动机和考试情境因素造成的,而不是学习能力不够,因为这种成绩不良在简单的调整一下考试条件后就消失了。但是,由于在通常的环境中不太可能调整考试条件,因而指导学生如何对待考试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了。3)作为纪律实施者的教师教师不仅是一位评价者,而且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扮演一位纪律实施者。其重要手段之一是利用课堂中的操作性强化。将操作性强化原则应用于课堂控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某些情况下,教师们使用语言赞扬形式的社会性强化,即以系统一贯的方式赞赏适当的行为而忽视破坏性行为。另一种建立课堂控制的有效技术是将物质奖励或代券奖励与社会性强化联合使用。大量研究证明了在课堂中使用这种方法控制儿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每个孩子都可以积攒对他们的奖赏以便获得特殊的待遇,如参加晚会、去博物馆或动物园。对于调皮捣蛋者,班集体可能将他排除,是他在集体活动中找不到一个玩伴。但是,代券奖赏并不是一贯必须的,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降低儿童对学校活动的兴趣。儿童原本内部有趣的活动可能由于受到奖赏二失去其魅力。研究表明。代券奖赏应该在很有必要时才用到课堂上来,而不应该作为一种日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店铺增资扩股合同范本
- 2024建筑合同范文(中英版)
- 2024月嫂雇佣的合同模板
- 2024私人购土地合同样本
- 2024年度委托研究合同:新材料开发
- 2024广告屏租赁合同范文
- 2024个人借款还款合同范本
- 联合开办分公司合同模板新
- 全面网络服务合同
- 专业房屋维修合同范本收录
- 2024-2030年飞机租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届高考英语3500词汇基础+提升练01含解析
- 食源性疾病培训内容知识
- LED显示屏拆除方案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 项目管理与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2024年度假区(阳澄湖镇)国(集体)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经济学(本)》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考2025届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