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钢结构抗震设计7.1震害现象及其分析7.2钢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7.3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7.4多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7.5网架结构抗震设计7钢结构抗震设计7.1震害现象及其分析7.1震害现象及其分析多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有三种:1)节点连接破坏;2)构件破坏;3)结构倒塌。1、节点破坏圆钢支撑连接的破坏7.1震害现象及其分析多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有三2、构件破坏支撑的压曲柱的局部失稳钢柱地震脆断实例(图下中间所示为硬币,以示断缝大小)3、结构倒塌2、构件破坏支撑的压曲柱的局部失稳钢柱地震脆断实例3、结7.3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7.3.1钢结构房屋的结构类型1、框架体系(节点刚接)2、框架-支撑体系中心支撑体系偏心支撑体系-延性更好易压曲首先屈服7.3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7.3.1钢结3、框架-抗震墙板体系带竖缝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板3、框架-抗震墙板体系带竖缝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板4、筒体体系筒体体系密柱深梁-外筒内框架-梁柱铰接外框筒上增设交叉支撑-受剪剪力滞后4、筒体体系筒体体系密柱深梁-外筒内框架-梁柱铰接外框筒5、巨型框架体系巨型框架结构型式(a)桁架型;(b)斜格型;(c)框筒型5、巨型框架体系巨型框架结构型式7.3.2多高层钢结构的布置原则结构平面布置:简单、规则、对称;结构竖向布置:规则、质量与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连续;7.3.2多高层钢结构的布置原则结构平面布置:简单钢结构的楼盖:1宜采用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或钢筋混凝土楼板,并应与钢梁有可靠连接。
2对6、7度时不超过50m的钢结构,尚可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也可采用装配式楼板或其他轻型楼盖;但应将楼板预埋件与钢梁焊接,或采取其他保证楼盖整体性的措施。
3对转换层楼盖或楼板有大洞口等情况,必要时可设置水平支撑。钢结构的楼盖:1宜采用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或钢筋7.3.3地震作用计算1、计算模型一般可假定楼板在自身平面内为绝对刚性。对整体性较差、开孔面积大、有较长的外伸段的楼板,宜采用楼板平面内的实际刚度进行计算。多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平面抗侧力结构的空间协同计算模型。2、阻尼比的取值钢结构抗震计算的阻尼比宜符合下列规定:
1多遇地震下的计算,高度不大于50m时可取0.04;高度大于50m且小于200m时,可取0.03;高度不小于200m时,宜取0.02。
2当偏心支撑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阻尼比可比本条1款相应增加0.005。
3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阻尼比可取0.05。7.3.3地震作用计算1、计算模型一般可假定楼板在自身平3、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在低于12层高层钢结构初步估算中,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公式其中,T1可按下式之一估算:高于12层的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3、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在低于12层高层钢结构初步估算中,采用《抗震规范》规定: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如果楼层侧移满足下式,应考虑P-⊿效应:-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层间位移;-楼层层高;-计算楼层以上全部竖向荷载之和;-计算楼层以上全部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之和。
4、结构内力分析中的二阶效应P-△效应:重力荷载与侧向变形的乘积形成重力附加弯矩。进行二阶效应的弹性分析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在每层柱顶附加假想水平力。《抗震规范》规定: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如果楼层侧移满足下式,应《高钢规》JGJ99-98《高钢规》JGJ99-98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钢结构抗震课件钢结构抗震课件钢结构抗震课件钢结构抗震课件7.3.4地震作用下内力和变形验算1、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内力和位移计算时,应考虑梁、柱弯曲变形和柱的轴向变形。宜考虑梁柱的剪切变形。还应考虑梁柱节点域的剪切变形对侧移的影响。一般高层钢结构房屋可不考虑风荷载及竖向地震作用,高度大于60m须考虑风荷载,9度区尚须考虑地震作用。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薄弱楼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方法:对规则结构,可采用弯剪层间模型或平面杆系模型,对不规则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的空间结构模型。7.3.4地震作用下内力和变形验算1、多遇地震作用下3、侧移控制在多遇地震下,钢结构的层间侧移标难值应不超过层高的1/250。结构平面端部构件的最大侧移不得超过质心侧移的1.3倍。在罕遇地震下,钢结构的层间侧移不应超过层高的1/50。同时结构层间侧移的延性比对于纯框架、偏心支撑框架、中心支撑框架、有混凝土抗震墙的钢框架应分别大于3.5,3.0,2.5和2.0。3、侧移控制在多遇地震下,钢结构的层间侧移标难值应不超过层延性比:延性比即为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延性是指材料、构件、结构在初始强度没有明显退化的情况下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延性比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截面的延性比、构件的延性比和结构的延性比。结构的延性比通常是指达到极限时顶点位移与屈服时顶点位移的比值。可以通过绘制水平荷载-顶层水平位移(P-DELTA)、水平荷载-层间位移等曲线求出。
延性比:延性比即为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延性是指材料、构件、7.4.5钢结构构件及节点抗震承载力验算7.4.5.1框架柱抗震验算包括截面强度验算、平面内外的整体稳定性验算。截面强度平面内整体稳定性平面外整体稳定验算7.4.5钢结构构件及节点抗震承载力验算7.4.5.17.4.3.2框架梁抗震验算包括截面强度验算、整体稳定性验算。受弯承载力验算抗剪承载力验算框架梁端部截面的抗剪承载力整体稳定性验算7.4.3.2框架梁抗震验算受弯承载力验算抗剪承载力6.4.5钢结构构件连接抗震承载力验算强连接,弱构件1.梁、柱连接的极限承载力验算2.支撑与框架的连接及支撑拼接的极限承载力验算3.梁、柱构件拼接处的极限承载力验算4.梁柱构件有轴力时的全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焊缝的极限承载力计算6.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极限承载力计算6.4.5钢结构构件连接抗震承载力验算强连接,弱构件1.6.5钢结构抗震构造措施6.5.1钢框架结构的构造措施6.5钢结构抗震构造措施6.5.1钢框架结构的构造措钢结构抗震课件外包式柱脚埋入式柱脚外包式柱脚埋入式柱脚7钢结构抗震设计7.1震害现象及其分析7.2钢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7.3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7.4多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7.5网架结构抗震设计7钢结构抗震设计7.1震害现象及其分析7.1震害现象及其分析多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有三种:1)节点连接破坏;2)构件破坏;3)结构倒塌。1、节点破坏圆钢支撑连接的破坏7.1震害现象及其分析多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有三2、构件破坏支撑的压曲柱的局部失稳钢柱地震脆断实例(图下中间所示为硬币,以示断缝大小)3、结构倒塌2、构件破坏支撑的压曲柱的局部失稳钢柱地震脆断实例3、结7.3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7.3.1钢结构房屋的结构类型1、框架体系(节点刚接)2、框架-支撑体系中心支撑体系偏心支撑体系-延性更好易压曲首先屈服7.3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7.3.1钢结3、框架-抗震墙板体系带竖缝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板3、框架-抗震墙板体系带竖缝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板4、筒体体系筒体体系密柱深梁-外筒内框架-梁柱铰接外框筒上增设交叉支撑-受剪剪力滞后4、筒体体系筒体体系密柱深梁-外筒内框架-梁柱铰接外框筒5、巨型框架体系巨型框架结构型式(a)桁架型;(b)斜格型;(c)框筒型5、巨型框架体系巨型框架结构型式7.3.2多高层钢结构的布置原则结构平面布置:简单、规则、对称;结构竖向布置:规则、质量与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连续;7.3.2多高层钢结构的布置原则结构平面布置:简单钢结构的楼盖:1宜采用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或钢筋混凝土楼板,并应与钢梁有可靠连接。
2对6、7度时不超过50m的钢结构,尚可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也可采用装配式楼板或其他轻型楼盖;但应将楼板预埋件与钢梁焊接,或采取其他保证楼盖整体性的措施。
3对转换层楼盖或楼板有大洞口等情况,必要时可设置水平支撑。钢结构的楼盖:1宜采用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或钢筋7.3.3地震作用计算1、计算模型一般可假定楼板在自身平面内为绝对刚性。对整体性较差、开孔面积大、有较长的外伸段的楼板,宜采用楼板平面内的实际刚度进行计算。多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平面抗侧力结构的空间协同计算模型。2、阻尼比的取值钢结构抗震计算的阻尼比宜符合下列规定:
1多遇地震下的计算,高度不大于50m时可取0.04;高度大于50m且小于200m时,可取0.03;高度不小于200m时,宜取0.02。
2当偏心支撑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阻尼比可比本条1款相应增加0.005。
3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阻尼比可取0.05。7.3.3地震作用计算1、计算模型一般可假定楼板在自身平3、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在低于12层高层钢结构初步估算中,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公式其中,T1可按下式之一估算:高于12层的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3、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在低于12层高层钢结构初步估算中,采用《抗震规范》规定: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如果楼层侧移满足下式,应考虑P-⊿效应:-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层间位移;-楼层层高;-计算楼层以上全部竖向荷载之和;-计算楼层以上全部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之和。
4、结构内力分析中的二阶效应P-△效应:重力荷载与侧向变形的乘积形成重力附加弯矩。进行二阶效应的弹性分析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在每层柱顶附加假想水平力。《抗震规范》规定: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如果楼层侧移满足下式,应《高钢规》JGJ99-98《高钢规》JGJ99-98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钢结构抗震课件钢结构抗震课件钢结构抗震课件钢结构抗震课件7.3.4地震作用下内力和变形验算1、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内力和位移计算时,应考虑梁、柱弯曲变形和柱的轴向变形。宜考虑梁柱的剪切变形。还应考虑梁柱节点域的剪切变形对侧移的影响。一般高层钢结构房屋可不考虑风荷载及竖向地震作用,高度大于60m须考虑风荷载,9度区尚须考虑地震作用。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薄弱楼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方法:对规则结构,可采用弯剪层间模型或平面杆系模型,对不规则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的空间结构模型。7.3.4地震作用下内力和变形验算1、多遇地震作用下3、侧移控制在多遇地震下,钢结构的层间侧移标难值应不超过层高的1/250。结构平面端部构件的最大侧移不得超过质心侧移的1.3倍。在罕遇地震下,钢结构的层间侧移不应超过层高的1/50。同时结构层间侧移的延性比对于纯框架、偏心支撑框架、中心支撑框架、有混凝土抗震墙的钢框架应分别大于3.5,3.0,2.5和2.0。3、侧移控制在多遇地震下,钢结构的层间侧移标难值应不超过层延性比:延性比即为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延性是指材料、构件、结构在初始强度没有明显退化的情况下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延性比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截面的延性比、构件的延性比和结构的延性比。结构的延性比通常是指达到极限时顶点位移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影响力分析》课件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实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
- 技术合同模板锦集(12篇)
- 共青团成立百年演讲稿(4篇)
- 湖南长沙现代传统山水画住宅景观方案
- 2025-2026年银行监管效劳的智能化与市场需求
- 《营销策略应用于数字化时代》课件
- 三好学生自我鉴定怎么写(4篇)
- 淘宝装修培训课件
- 栏杆灯施工方案
- 消防安全监督与检查要点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复杂网络概述》课件
- 骨盆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 2024年医院职工奖惩办法实施细则范例(3篇)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奥数竞赛试卷》
- 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 地铁运营管理
- 现场巡检与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 钢结构光伏施工方案
- 【MOOC】以案说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