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一模拟题考卷137期_第1页
语文初一模拟题考卷137期_第2页
语文初一模拟题考卷137期_第3页
语文初一模拟题考卷137期_第4页
语文初一模拟题考卷137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占15分十一、高中物理1.教师必看书籍:●《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物理考试说明(理科)》●普通高中物理教材及教材配套作业本习题2.考试说明:考试范围为《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及《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内容80%采用09-11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物理变题15%为高考难度的其它试题5%为《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十二、高中生物1.教师必看书籍:●《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生物考试说明(理科)》●普通高中生物教材及教材配套作业本习题2.考试说明:考试范围为《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生物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及《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考试内容为80%采用09-11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生物变题15%为高考难度的其它试题5%为《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十三、高中通用技术1.教师必看书籍:●《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通用技术考试说明》●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及教师用书2.考试说明:考试内容含《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和相关题库(通用技术高考模拟题及高考试卷)其中上述指定内容占80%题型参考通用技术高考试题十四、初中历史与社会1.教师必看书籍:●《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2011年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历史与社会部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及教材配套作业本习题2.考试说明:课程标准部分以简答题形式出现占5分;09-11年浙江省中考各地(学业测试)试题(历史与社会部分)变题占80分专业试题题型参照2011年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教材"自我测评"内容或介于中考难度其它试题占15分十五、初中思想品德1.教师必看书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思想品德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及教材配套作业本习题●《中学德育大纲》2.考试说明:课程标准部分以简答题形式出现占5分;2011年1月-2011年6月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占5分;09-11年浙江省中考各地(学业测试)试题(历史与社会部分)变题占80分专业试题题型参照2011年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介于中考难度之间的其它试题占10分十六、初中美术1.教师必看书籍:●《美术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现行新课程教材及教师用书第13-18册2.考试说明:美术课程标准部分(以填空题、简答题及案例分析题形式出现)、美术常识与专业知识(以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简答题、技能题和问题形式出现)十七、初中信息技术1.教师必看书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00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用书2.考试说明:考试指定内容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00版)》和相关题库(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非操作部分)其中上述指定内容占80%试卷形式:判断题30分、选择题40分、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10分、问答题20分、程序设计15分十八、初中音乐1.教师必看书籍:●《音乐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基本乐理》李重光编●新课程教材及教师用书第13-18册(人民音乐出版社)2.考试说明:音乐课程标准部分以填空题和简答题及案例分析题形式出现;音乐常识与专业知识以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简答题和问题形式出现考试内容中必看书籍占80%其他占20%十九、初中科学1.教师必看书籍●《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宁波市2011年学业考试初中科学考试说明》●华师大版初中科学教材及教材配套作业本习题2.考试说明:考试范围为《宁波市2011年学业考试初中科学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考试内容80%采用09-11年浙江省各地的中考初中科学变题15%为介于中考难度与竞赛难度之间的其它试题5%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考试题型参照近年中考科学试题二十、初中语文1.教师必看书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宁波市2011年学业考试初中语文考试说明》●初中语文教材及教材配套作业本习题第七部分: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八种常用修辞方法及作用: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例:《白杨礼赞》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文化典籍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文言文知识(一)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4.夸张(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5.对偶(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2)对偶的几种形式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十三苏州园林叶圣陶苏州四大园林: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注释:1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略有删节。拙政园,苏州古典园林之一,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8-1521),画家文征明曾参与设计。叶圣陶(1849-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2轩榭(xuanxie):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3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市的胸怀中有山水景色的构思布局。4鱼戏莲叶间:汉乐府《江南》里的诗句。5嶙峋(linxun):枯瘦的样子。6广漆:天然漆的一种,有熟漆或生漆和熟桐油调制而成。标本:典范,样本各自然段大意:1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2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3介绍建筑物的布局特色4介绍假山和池沼里的艺术5介绍花草树木的画意6介绍花墙廊子层次7细小角落的图画美8介绍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9介绍屋室的色彩装饰10结束语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全文看:从整体到局部从各部分看:由大到小,由主到次(四个讲究,三个注意)一、1、2自然段为总说二、3-7自然段为分述三、10自然段为小结第一自然段说苏州园林具有代表性,指导性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别苏州园林的特点: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总起下面几个自然段的一句话: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全文总纲: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美感。十四故宫博物院注解:1选自《地理知识》1979年第11期,有删改。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2斗拱: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3额枋(fang):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4琐:连环形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