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西省长治市赤石桥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参考答案:D2.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A.发动战争扩大市场B.扩大资本输出C.侵占中国更多领土D.瓜分中国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据材料“《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外国商品滞销,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强烈愿望,故A项正确;资本输出,属于《马关条约》之后的主要经济侵略手段,故B项错误;列强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不是侵占中国更多领土,故C项错误;瓜分中国的企图也是《马关条约》之后出现,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学生应该结合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等知识,据此即可正确判断。3.“是你拉着俺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或者咱妈妈),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反映的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A.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
B.推翻列强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D.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参考答案:B4.“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A.丞相
B.殿阁大学士
C.尚书令
D.军机大臣参考答案:B5.元朝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蚕桑生产是有所萎缩的。主要原因是()。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
B.蒙古贵族喜欢皮毛衣服,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C.元朝统治野蛮落后,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参考答案:D6.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共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B.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前,中共的重要会议和决策是在共产国际的领导和帮助下进行的。遵义会议上,中共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与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故选B。A项明显错误,C项是成就;D项错误,应该是在土地革命开始的时期。点睛: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遵义会议如何使中共从幼稚走上成熟的,这个可以从遵义会议的出背景来分析。7.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A.1个B.2个C.3个D.4个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
考点: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十月革命·“四月提纲”;【名师点睛】1、领导阶级不同: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孟什维克”领导。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布尔什维克”领导。2、革命性质不同:二月革命是资本主义性质,未能改变俄国社会性质,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无产阶级专政上台建立“苏维埃”政权(苏俄)。3、革命对象不同:二月革命推翻对象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对象是“临时政府”反动统治。4、革命影响不同: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倒行逆施,对内镇压工农运动,对外继续参加“一战”。迅速被人民推翻,湮没在历史中。十月革命后“苏维埃”采取了对外卫国战争、对内巩固政权、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8.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唐朝B.北宋C.南宋D.清朝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知识点。联系所学知识判断选项:①丝织品,距今四、五千年已经出现;②景德年间瓷罐、④哥窑瓷瓶均出现于宋代;③唐三彩,是唐代著名的陶器;⑤珐琅彩出现于清朝时期。综上,应该以出现得“最晚”的为准。据此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发展成就·陶瓷业的发展状况9.观察下图,从根本上反映了A.完善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弥合君相矛盾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再到清朝设立军机处,中央政治制度变迁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10.下列事件促进了新中国
“一五”计划建设的有: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②中国共产党“八大”的召开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④“大跃进”运动的开展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参考答案:D11.下面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的两汉时期铁质犁具、起土农具范出土情况(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实是,两汉时期出土地点犁具其他起土农具陕西韩城
铲范6件,锄范6件山东莱芜铧冠范4件大铲范6件,锄范2件山东藤县犁范锄范(数未详)河南南阳铧冠范模50多件锤范(数未详)河北满城
锄范8件A.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确立C.南方农业经济较为落后D.冶铁业以农具生产为主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反映两汉时期的铁质农具,说明两汉时期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故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确立,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南北农业经济的信息,不能得出南方农业经济较为落后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冶铁业生产以农具生产为主的信息,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12.中国开始实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
)A.西汉
B.东汉
C.宋朝
D.元朝参考答案:D13.“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信仰
B.农业生产
C.祭祀祖先
D.民间习俗参考答案:B略14.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A.实行“一边倒”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D.实行不结盟政策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根据“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苏关系交恶,且中国受到苏联的霸权威胁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行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在50年代,故排除A、B项;改变“一条线”战略后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调整是实行不结盟政策,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是在90年代以后,故排除C项,故选D。【点睛】1973年2月,毛泽东提出“一条线”外交战略,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1974年1月,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外务大臣太平正芳时又提出“一大片”的构想。“一大片”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其目的是团结“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所有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扩张势头。15.据2017年数据统计:“美国GDP总量大致相当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巴西和加拿大八个国家GDP总量之和。”对该数据理解最恰当的是A.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逐渐动摇C.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剧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中“美国GDP总量大致相当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巴西和加拿大八个国家GDP总量之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故答案为A项。B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逐渐动摇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2017年”不符,排除;C项,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与材料中的时间“2017年”,排除;D项,材料中的信息不能体现世界各地发展是否均衡,排除。【点睛】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又会影响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而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通过建立国际新秩序来解决。世界多极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趋势,促使不同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6.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参考答案:C17.邓小平晚年曾遗憾地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以下对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表述正确的是①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②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新发展③是90年代改革开放重点和标志④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浦东的开放,是中共中央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的重大决策,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其在开放后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了拉动上海和长江流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故①②③正确,选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内地沿江沿边城市的开发和开放,而不是浦东,故④错误,排除ABD。18.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D.西方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参考答案:19.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这说明A.德法之间的矛盾基本消除
B.德法合作深入到文化教育领域C.欧洲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
D.德法两国已形成政治经济联盟参考答案:B20.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政治能力参考答案:B21.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古代中国对外不开放
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参考答案:D22.民国初年,山东济南“各方铺户所列奢侈品一类,实远不若南方之多”,“首饰铺玻璃匣中所陈设者,大抵皆为南方三十年前之古旧银器”,手帕“亦皆南方三十年前通行之物”。这说明A.当时南方奢侈之风远不如山东盛行
B.辛亥革命对山东社会发展没有影响C.当时山东还没有出现近代民族工业
D.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参考答案:D23.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两大历史事件的相似之处有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B.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C.曾在武汉建立与清朝正式对峙的政权D.革命纲领都有反封建的性质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故A不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故B不正确;天平天国运动在南京建立政权,故C不正确,都强调反封建,故选D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比较24.《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增开通商口岸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参考答案:D25.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到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参考答案:D26.自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下图反映了皇帝与宰相关系的演变过程,从图中可以判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君权与相权都逐渐加强B.君权与相权都逐渐削弱C.君权逐渐加强D.相权逐渐加强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加强。从题中图片信息得知,宰相从最初的可以和皇帝坐着奏事,到要站着奏事,再到最后的必须跪着奏事。这之间的变化表明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现象,而不是皇权和相权都加强,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而不是君权与相权都逐渐削弱,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皇权的加强,相权的削弱,而不是相权的加强,故D选项错误。27.明太祖曾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消除这一苦恼,他采取的行动是(
)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正式确立内阁制度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参考答案:A28.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8世纪中后期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参考答案:A29.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的共产党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参考答案:C30.戴高乐说:“程度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B.藏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内涵C.藏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说明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主张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这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故ABD项表述正确,排除;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而是用计划来弥补市场的不足,故C项正确。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法国的经济体制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多元化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材料三、《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征税,不得任意招募军队及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3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雅典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6分)(3)有人根据唐代的中央官制断言中国古代已出现了民主制度,请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上述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5分)参考答案:(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设立民众法庭,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陪审法官。(3分)(2)地域上突破:制定1787年宪法,通过了联邦制,在广阔的地域上建立了新型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2分)形式上突破:实行代议制民主,由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2分)维护: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2分)(3)不正确(1分),英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度,国王权利受到限制,权利中心在议会;而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不断成熟的体现,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它与民主制有本质区别。(4分)32.外交政策基本出发点是要维护国家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正如韦斯塔教授认为的,中苏友谊的内容首先是作为一种反美联合,或者说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反资本主义制度的联合,它将矛头直接对准了战后美国在亚洲的出现,以及以美国为首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点上,中苏双方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的。
——引自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1)据材料一,分析中苏两国结成同盟的政治基础是什么?(2分)材料二
从历史演变的脉络看,自1972年毛泽东与尼克松打开中美和解的大门,两国先是为了对付共同威胁而形成了没有内在要求的战略合作关系;然后在战略合作过程中,于70年代末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不过从80年代初开始,中美关系已经开始发生巨大但一时还难以被清楚认识到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动力是来自于(此前)中国国内政治的历史性变动……。
——引自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美关系“历史演变的脉络”。材料中“共同的威胁”指什么?(4分)材料三
我们面临发展和摆脱落后的任务。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注:指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引自《邓小平文选》(3)材料三反映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2分)参考答案:(1)政治基础:共同对抗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2分)(2)脉络: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期对抗到70年代末实现关系正常化。(2分)共同威胁:苏联的威胁。(2分)
(3)具体表现:不结盟。(2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后,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割台湾。台湾新竹秀才姜绍祖自散家财,招募义军,组织抗日。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在日本统治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人教版历史必修①材料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连日烧杀抢掠,北京城一时成为强盗肆虐的世界。紫禁城、颐和园等皇家宫苑的大量珍宝,成为侵略者的囊中之物。联军官兵携带刀枪,三五成群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搜寻财物。他们翻箱倒柜,将想拿走的东西席卷一空。侵略者还肆意纵火,疯狂屠杀居民,甚至以杀戮难民为乐。当时的北京城到处残垣断壁、尸骸枕藉——人教版历史必修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马关条约》是在什么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台湾人民组织抗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体现了什么精神?(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结合条约内容说明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内容?(3)请用一句话概括两次战争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参考答案:(1)中日甲午战争。反对日本割台湾。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殖民统治,维护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2)签订了《辛丑条约》。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3)《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详解】第(1)题,根据所学《马关条约》签署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根据《马关条约》的内容“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结合材料“反对日本割台湾”,推出原因是反对日本割台湾。根据“台湾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推出精神是强烈的反对殖民统治,维护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第(2)题,根据八国联军侵华结合教材推出签署的条约是《辛丑条约》。根据所学《辛丑条约》中“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彰显出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第(3)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马关条约》之后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影响概括为《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辛丑条约》签署后,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影响概括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文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摘偏自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来同存异到维护准界的多样性》(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指引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怎样的外交实践?材料二在中国方面,珍宝岛事件后,中国更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苏联的直接威胁,愿意改变中美长期对抗的局面,以适应抵御苏联威胁的需要。同时,中国时刻关心着自己民族统一大业的实现,也希望中美之间的和解能有助于台湾问题的逐步解决。——1971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给尼克松总统的一份备忘录(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改变对美外交战略的原因。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北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制造入股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农业科技企业员工借调与农业技术推广合同
- 2025年度个体工商户合伙协议范文与投资融资及财务规划协议
- 2025年度征收城市老旧危房房屋拆迁补偿协议
- 2025年度人事专员劳动合同(附员工培训服务内容)
- 202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劳动合同法规范与创意人才合同
- 2025年度个人租赁市场租赁合同电子签名合同
- 2025年度健康养生馆店铺承包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机电安装服务协议
- CNC加工中心作业指导书全套
- HJ 193-201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技术规范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整合全套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 六年级《环境教育》计划及教案设计
- 2019年压力性损伤预防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 2024年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JBT 2231.3-2011 往复活塞压缩机零部件 第3部分:薄壁轴瓦
- 旅游学概论(郭胜 第五版) 课件 第1、2章 旅游学概述、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科普知识小学生电力科普小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