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方案(中兴)_第1页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方案(中兴)_第2页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方案(中兴)_第3页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方案(中兴)_第4页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方案(中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版权所有©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ZTEConfidentialProprietaryPAGE1会场集成连线图会场设备摆放建议会场设备摆放建议会场设备连线图会场终端连线示意

设备安装要求及建议会议室是放置视频会议终端设备的场所,同时又是人们开会的场所。会议室设计是否合理性将直接影响视频会议图像和声音的质量,从而影响到会议的效果。完善的视频会议室规划设计除了可以给参加会议人员提供舒适的开会环境外,还可以逼真地反映现场的人物、景象和发言者的声音,使与会者有一种临场感,以实现良好的视觉与听觉效果。会议室装修工程参考会议室地面:要求铺地毯。顶上吊天花板:要求采用吸音材料,颜色不作要求。墙壁装修:要求采用吸音毯进行软包装,颜色推荐使用米黄色。吸音毯:用5m或者2m宽的材料,用5cm~10cm宽木条固定,另外用木板做1m高的墙围,木板和墙围的颜色均采用原木颜色。门:采用木门,并软包装,尽量避免进出时发出声响。窗:采用两层玻璃,窗帘用厚绒布,颜色推荐使用深蓝色。桌椅:主席台会议桌和椅子推荐采用浅咖啡色。会议室的类型会议室的类型按会议的性质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公用会议室与专用性会议室。公用会议是适应于对外开放的包括行政工作会议、商务会议等。这类会议室内的设备比较完备,主要包括视频会议终端设备(含编解码器、受控型的主摄像机、配套的监视器)、话筒、扬声器、图文摄像机、辅助摄像机(景物摄像等),若会场较大,可配备高清投影或者DLP设备。专用性会议室主要提供学术研讨会、远程教学、医疗会诊,因此除上述公用会议室的设备外,可根据需要增加供教学、学术用的设备,如电子白板、传真机、打印机等等。会议室大小会议室的大小与电视会议设备、参加人员数目有关。空间大小:扣除第一排座位到前面监视器的距离(该距离是提供摄像必要的取景距离),按每人2m2~2.5m2占用空间来考虑。高度:天花板的高度应大于3m,一般在4m左右。会议室环境电视会议室内摆有电视机、会议电视终端等设备,这些设备对温度、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合适的温度、湿度是保证电视会议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通常会议室的室温考虑为180C—220C,湿度考虑为60%—80%比较合理。为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每人每时换气量不小于18m3。会议室的环境噪声级要求为40dB(A),以形成良好的开会环境。若室内噪声大,如空调机的噪声过大,就会大大影响音频系统的性能,其它会场就难听清该会场的发言,更严重的是,当多点会议采用“语音控制模式”时,MCU将会发生持续切换到该会场的现象。注意:南方地区应注意防潮,因主板等容易受潮失效。北方地区应注意防静电,可通过保护地线的正确连接消除人体静电、电器静电和金属物品静电的影响,避免静电对单板的损坏。会议室音响效果根据声学技术要求,一定容积的会议室有一定混响时间的要求。一般说来,混响的时间过短,则声音枯燥发干;混响的时间过长,声音混淆不清。因此,不同的会议室都有其最佳的混响时间。具体混响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T=0.161V÷{-S×[2.3lg(1-A)]+4M×V}式中各字母含义如下所述。V:房间容积(m3)S:房间内总表面积(m2)A:室内平均吸声系数M:空气衰减系数T:混响时间(单位为s)会议室内的高度大约在4m的情况下,根据上式可以得出如下的参考数据:容积小于200m3时,最佳混响时间为0.3s~0.5s。容积在200m3~500m3范围内时,最佳混响时间为0.5s~0.6s。容积在500m3~2000m3范围内时,最佳混响时间为0.6s~0.8s。会议室照明会议室照明系统是会议室的基本必备条件。好的照明系统能使会议电视的逼真度和清晰度大大提高。灯区安排会场灯区:在距离会议室最前端2.5m处开始安装(监视区内不必安装)。纵向每隔1m装一排,横向每隔1m装一排,每个点上装两个灯。主席台灯区:主席台前安装一排射灯,在距离会议室最前端2m处开始安装。横向每隔1m装一个,只装一排。该装置为可选项,可根据会议室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灯光照度要求灯光光源:一般采用人工光源的冷光源,例如三基色灯。摄影区的照度:诸如人的脸部应为500lx(为了防止脸部光线的不均匀,三基色灯应当旋转适当的位置,这在会议电视安装调试时确定)。监视器及投影机周围的照度:50lx~80lx之间,否则将影响观看效果。文件图表照度:不大于700lx,否则文件、图表的字迹不清晰。注意:在会议电视的灯光照度方面应避免自然光和热光源。因此,会议电视室的所有窗户都要使用深色窗帘遮挡。为了减小照明灯的镇流器噪声对会议音响的不良影响,会议室所有照明灯的镇流器应集中安装于会议室外面。会议室的照明安排如下图所示。会议室的照明会议室供电接地系统供电系统会议室的供电采用三套供电系统。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议室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会议室的供电系统图如下图所示。会议室供电系统三套供电系统的交流火线分别采用三相火线中的各一相。第一套供电系统作为会议室大楼照明供电;第二套供电系统作为整个会议电视终端设备、控制室设备的供电,并采用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第三套供电系统用于空调等设备的供电。接地系统接地是电源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接地规则如下:交流电源的保护地:安装在交流三芯电源插座(接线板)的中间一芯上。可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插座三芯间的交流电压差来简易判断交流电源中地线的有效性:“地线——火线”电压差约220V,“零线——火线”电压差约220V,“地线——零线”电压差约0.5V~4V。“地线——零线”交流压差小于0.5V时,应怀疑其地线和零线是否短接在一起,交流电零线上的回流将会影响数字通信脉冲信号。“地线——零线”交流压差大于4V时,应怀疑其保护地线安装连接的可靠性,需用地阻仪测试其保护地线的地阻值,单独接地时应小于4,联合接地时应小于0.3。会议室所需的地线:宜在会议室设置的接地汇流排上引接。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若设置单独接地体有困难,也可与其它接地系统合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5。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时,保护地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第五根线(即交换、传输等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地线),它应与传输设备机架的保护地共地,而与交流电流的零线必须严格分开,否则零线不平衡电流或不正常的地线将会影响设备输出信号的脉冲波形,造成通信连接的不稳定。安装UPS时要特别注意美国标准的UPS对市电输入有“左零右火”的要求,欧洲标准对市电输入的要求为“左火右零”。若输入不对,其稳压后输出口的保护地线可能丢失,输出的交流电源插座中“零线——地线”间交流压差可能在100V左右。会议室布局会议室布局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观看效果的好坏。控制室与会议室设备间的连线长度不能大于20m,若无条件可以不设控制室,但要在会议室设备旁边安排操作员座位。主席台的座位距离会议室前端应不小于3.5m,会议桌的间距以舒适为宜。电视机的放置位置:电视机应放在相对于与会者中心的位置,最好将电视机置于会议室最前面正对人的地方,距离地面高度大约1m左右;人与电视机的距离大约为四至六倍屏幕高度;各与会者到电视机的水平视角不大于60°。电视屏幕的大小根据会议电视的数据速率、参加会议人数、会议室的大小等因素决定。摄像机的位置:摄像机的放置位置与电视机的位置基本相同。扬声器的位置:扬声器的位置可放置在会议室的四角,距离墙壁至少1m。麦克风的位置:麦克风放在主席台上。麦克风和扬声器间的距离至少在3m以上,并且要尽量避免麦克风的接收方向朝向扬声器的辐射方向。其他设备:根据会议的需要,灵活的布置会议需要的其他设备,如:录像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图像显示方式:会议室画面的显示可分为单屏和双屏两种显示方式,不同的显示方式其终端设备略有差别。会议室布线会议电视系统应采用暗敷方式布线,会议室和控制室之间应预先埋设地槽或管子。布设时,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尽可能走最短路线。注意:视频、音频、通信电缆与电源线应分开布放。布线时还要考虑布放备用线,以防线缆损坏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通信设备布线SDH光端机:SDH光端机E1接口采用75Ω同轴电缆连接,按国标长度在120m内,中兴通讯视讯设备最长支持300m(采用线径Φ4以上的同轴电缆)。考虑到电缆老化会导致信号衰减,连接不稳定等后果。建议E1通信电缆布线长度控制在200m内,线径至少在Φ3以上。DDN通信设备,卫星MODEM,RS449,其他数字通信设备(DCE)的V.35等数据通信接口:与之相连的多股双绞电缆长度一般在30m内;IP网:终端通常通过HUB连到网上,终端与HUB距离不超过100m。MCU机架:建议MCU机架安装在主会场的控制室内,MCU侧要预留的主要是通信接口电缆,如E1,ISDN,V.35等接口电缆。终端与会议网:根据使用不同网络,注意满足距离要求。电视机的AV端子视频电缆:与摄像头视频电缆一致,为75Ω同轴电缆,总线长不宜超过75m。话筒线:带屏蔽层立体声电缆,总长不宜超过75m。数量视实际需要而定,另外,需多布放50%~100%的备用线。音响设备电缆有两种:一种是两芯带屏蔽层立体声电缆,一种是分左右声道的75Ω同轴电缆。音频电缆的布线根据音响设备的音频接口而定,也可以做两种准备而同时布放两种类型的电缆,音频电缆的长度不宜超过75m。高清视频接口HD高清视频接口--HDMIHDMI是新一代的多媒体接口标准,全称是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中文意思为高清晰多媒体接口,该标准由索尼、日立、松下、飞利浦、东芝、Siliconimage、Thomson(RCA)等7家公司在2002年4月开始发起的。其产生是为了取代传统的DVD碟机、电视及其它视频输出设备的已有接口,统一并简化用户终端接线,并提供更高带宽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数字化无损传送音视频信号。2002年12月,7家公司正式推出了HDMI1.0规格。2004年5月,HDMI1.1规格发布。2005年8月,推出了HDMI的1.2版,为了更好的兼容PC系统,1.2版增加了若干条非常重要的改进,以方便PC连接和数字音频流等的传输。2005年12月,推出HDMI1.2a标准增加了CEC功能,并且完善了测试规范,CEC功能可以通过一个遥控器对所有家庭娱乐设备进行控制。2006年5月22日,制定HDMI标准的7家企业共同宣布了HDMI1.3,新标准将带宽和速率都提升了2倍以上,达到了340MHz的带宽和10.2Gbps速率,以满足最新的1440P/WAXGA分辨率的要求。传统的AV复合和色差接口都需要独立分开音频和视频数据线来传输信号,同为数字接口的DVI接口则并不支持音频传输,目前唯有HDMI具备了在一条数据线上同时传送影音信号的能力,因此人们也习惯把HDMI称为高清一线通。HD高清接口-DVIDVI全称为DigitalVisualInterface,它是1999年由Silicon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DisplayWorking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它是以Silicon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TMDS(TransitionMinimizedDifferential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解TMD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由发送器按照码送给数字显示设备。一个DVI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传送器和一个接收器。传送器是信号的来源,可以内建在上只有3排8列共24个针脚,其中右上角的一个显卡芯片中,也可以以附加芯片的形式出现在显卡PCB上;而接收器则是显示器上的一块电路,它可以接受数字信号,将其解码并传递到数字显示电路中,通过这两者,显卡发出的信号成为显示器上的图象。目前的DVI接口分为两种,一个是DVI-D接口,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接口针脚为空。不兼容模拟信号。另外一种则是DVI-I接口,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兼容模拟幸好并不意味着模拟信号的接口D-Sub接口可以连接在DVI-I接口上,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转换接头才能使用,一般采用这种接口的显卡都会带有相关的转换接头。考虑到兼容性问题,目前显卡一般会采用DVD-I接口,这样可以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到普通的VGA接口。而带有DVI接口的显示器一般使用DVI-D接口,因为这样的显示器一般也带有VGA接口,因此不需要带有模拟信号的DVI-I接口。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有些显示器只有DVI-I接口而没有VGA接口。HD-SDI,HDMI,1394HD-SDI

是一个广播级的高清数字输入与输出端口,其作用相当于民用的设备上的

HDMI。

1394是无法相比的!(1394只是一个从标清时代由苹果公司推广开的数字传输介面,其传输带宽和

HD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